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_第1頁
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_第2頁
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_第3頁
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_第4頁
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第第頁第一章

負荷計算用無功功率補償

第一節(jié)

概述………1

1負荷計算的內容和目的

⒉負荷計算的方法

第二節(jié)

設備功率的確定………1

臺用電設備的設備功率………2

電設備組的設備功率

電所或建筑物的總設備功率

油發(fā)電機的負荷統(tǒng)計

第三節(jié)

需要系數(shù)法確定計算負荷…………3

⑴用電設備組的計算負荷

⑵配電干線或車間變電所的計算負荷

⑶配電所或總降壓變電所的計算負荷……………7

⑷對于臺數(shù)較少的用電設備(4臺及以下)的計算負荷用系數(shù)

⑸自備柴油發(fā)電機組的計算負荷

第四節(jié)

利用系數(shù)法確定計算負荷…………7

⑴用電設備組在最大負荷班內的平均負荷

⑵平均利用系數(shù)……8

⑶用電設備的有效臺數(shù)……………8

⑷計算負荷…………9

⑸例1-1

第五節(jié)

單位面積功率法和單位指標法確定計算負荷………………11

⒈單位面積功率(或負荷密度)法

⒉單位指標法

⒊單位產品耗電法

第六節(jié)

單相負荷計算…………12

⒈計算原則

⒉單相負荷換算為等效三相負荷的一般方法

⒊單相負荷換算為等效三相負荷的簡化方法…13

⒋例1-2

第七節(jié)

電弧爐負荷計算……14

第八節(jié)

尖峰電流的確定……15

⑴單臺電動機、電弧爐或電焊變壓器的支線尖峰電流公式

⑵接有多臺電動機的配電線路,只考慮一臺電動機起動時的尖峰電流公式

⑶對于自起動的一組電動機

⑷供電給起重機的線路

第九節(jié)

企業(yè)年電能消耗量計算……………15

⑴用年平均負荷來確定(公式)

⑵單位產品耗電量法

第十節(jié)

電網(wǎng)損耗計算…………16

⒈電網(wǎng)中的功率損耗

⑴三相線路中有功及無功功率損耗(公式)

⑵電力變壓器的有功及無功功率損耗(公式)

⑶變壓器空載無功損耗公式……19

⑷變壓器滿載無功損耗公式

⑸變壓器負荷率不大于85%時,功率損耗公式

⒉電網(wǎng)中電能損耗…………………20

⑴供電線路年有功電能損耗公式

⑵變壓器年有功電能損耗

第十一節(jié)

無功功率補償……20

一、提高用電設備的自然功率因數(shù)

二、采用并聯(lián)電力電容器補償……21

⒈功率因數(shù)計算

⑴補償前平均功率因數(shù)公式

⑵已經投入使用的用戶,其平均功率因數(shù)

⒉補償容量的計算

⑴補償容量的計算方法

⑵補償計算負荷下的功率因數(shù)

三、利用同步電動機補償…………22

⒈同步電動機輸出無功功率公式一

⒉同步電動機輸出無功功率公式二

四、電力電容器補償、控制及安裝方式的選擇…23

五、全廠負荷計算及無功功率補償計算實例……23

第二章

供配電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負荷分級及供電要求…25

一、規(guī)范對負荷分級的原則規(guī)定…25

㈠一級負荷及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4條)

㈡二級負荷(2條)

㈢三級負荷

二、部分行業(yè)的負荷分級

⒈機械工廠的負荷分級表…………26

⒉民用建筑負荷分級………………27

三、一級負荷對供電電源的要求(2條)

⒈應由兩個電源供電,一個電源故障時,另一個不應同時損壞

⒉特別重要的負荷,還必須增設應急電源

四、二級負荷對供電電源的要求……27

⒈應由兩個電源供電,即兩回線路供電,供電變壓器亦應有兩臺

⒉負荷較小地區(qū)可由一回6kV及以上專用架空線供電;采用電纜線路時,應采用兩根電纜組成的電纜段供電,每根應能承受100%的二級負荷

第二節(jié)

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要則…29

⒉用電單位宜設置自備電源時符合的條件(4條)

⒊應急電源與正常電源之間必須采取防止并列運行的措施(保證專用性、防止反送電)

⒋除特別重要的負荷外,不應考慮電源檢修時,另一個又發(fā)生故障

⒌需要兩回電源線路的用電單位,宜采用同級電壓

⒍有一級負荷的用電單位,難從地區(qū)電力網(wǎng)取得兩個電源時,宜從臨近單位取得第二電源

⒎同時供電的兩回及以上供配電線路中,一回中斷

時,其余能滿足全部一級、二級負荷的用電需要

同一電壓供配電系統(tǒng)的變配電級數(shù)不宜多于兩級

⒏變電所、配電所宜靠近負荷中心,可將35kV直降至220/380V配電電壓

⒐單位內部鄰近的變電所之間宜設置低壓聯(lián)絡線

⒑小負荷的一般用電單位宜納入地區(qū)低壓電網(wǎng)

⒒沖擊性負荷引起的電網(wǎng)電壓波動和電壓閃變(不含電動機起動),宜采取下列措施(4條)

⒓非線性用電設備的諧波引起的電網(wǎng)電壓正弦波形畸變率,應采取的措施(4條)

………30

第三節(jié)

高壓配電系統(tǒng)…………30

一、電壓選擇

⒈3kV及以上交流三相系統(tǒng)的標稱電壓及電氣設備的最高電壓值(表)

……31

⒉各級電壓線路的送電能力(表)

…31

⒊決定配電電壓高低的因素

⒋供電電壓為35kV及以上的單位,配電電壓宜采用35kV

二、接地方式…………31

㈠接地種類

⒈中性點直接接地(大接地電流系統(tǒng)、有效接地)

⑴零序電抗與正序電抗的比值X0/X1≤3,零序電阻與正序電抗的比值R0/X1≤1

⑵過電壓水平、設備絕緣水平低,動態(tài)電壓升高不超過系統(tǒng)額定電壓的80%

⑶單相接地電流大。供電連續(xù)性差

⑷要保證任何故障,不應使系統(tǒng)解列為不接地

⑸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點的數(shù)量要求

①零序電抗與正序電抗的比值X0/X1≤3,零序電阻與正序電抗的比值R0/X1≤1,以使單相接地時健全相上工頻過電壓不超過閥型避雷器滅弧電壓

②X0/X1還應大于1~1.5,使單相接地短路電流不超過三相短路電流

⑹普通變壓器中性點應經隔離開關接地、應在中性點裝設避雷器保護

⑺終端變電所的變壓器中性點一般不接地

⒉中性點不接地…………………32

⑴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小,供電可靠性高

⑵要求系統(tǒng)絕緣水平較高

⑶線路很長時,接地電容電流大

⒊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32

⑴3~63kV電網(wǎng)當單相接地電流超過規(guī)定值時,可采用消弧線圈補償電流

⑵消弧線圈接地方式,正常情況下,中性點的長時間電壓位移不應超過電網(wǎng)標稱相電壓的15%,故障點的殘余電流不宜超過10A,必要時電網(wǎng)分區(qū)。采用過補償方式

⑶消弧線圈裝設地點,不宜多臺安裝在一處;斷開一、二回線路時,大部分不致失去補償

⑷消弧線圈的連接

①直接接于YN,d或YN,yn,d接線的變壓器中性點上,也可接在ZN,yn接線變壓器的中性點上,容量不超過三相總容量的50%,并不得大于任一相容量

②接于YN,yn接線的變壓器中性點上,容量不超過三相總容量的20%

③不應接在零序磁通經鐵心閉路的YN,yn接線的變壓器

③無中性點或中性點未引出時,應裝設專用變壓器

⑸兩臺變壓器合用一臺消弧線圈時,應分別經隔離開關與變壓器中性點相連。運行時只合其中一組隔離開關,避免虛幻接地現(xiàn)象

⒋中性點經電阻接地……………33

⑴中性點經高電阻接地

①限制單相接地故障電流,阻值數(shù)百-數(shù)千

②可消除大部分諧振過電壓,限制單相間歇弧光接地過電壓

③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小于10A,不中斷供電

④系統(tǒng)絕緣水平較高

⑤主要用于發(fā)電機回路

⑵中性點經低電阻接地

①用于6~35kV由電纜構成的送、配電網(wǎng)絡

②阻值一般在10~20Ω

③單相接地故障電流為100~1000A

④用于以電纜為主,不容易發(fā)生瞬時性單相接地故障且系統(tǒng)電容電流比較大的配電系統(tǒng)

⒌電網(wǎng)中性點各種接地方式的比較(表)

㈡中性點接地方式的選擇…………34

⒈選擇中性點接地方式時應考慮的因素(5條)

⒉系統(tǒng)接地要求(3條)

⑴3~10kV不直接連接發(fā)電機的系統(tǒng)和35k系統(tǒng),根據(jù)單相接地故障電容電流的大小,采用不接地或消弧線圈接地方式(2條)

⑵6~35kV主要由電纜構成的送、配電網(wǎng)絡,單相接地故障電容電流較大時,可采用低、中電阻接地

⑶6kV和10kV配電系統(tǒng)以及發(fā)電廠廠用電系統(tǒng),單相接地故障電容電流較小時,可采用高電阻接地

三、配電方式…………35

⒈高壓配電系統(tǒng)宜采用放射式、也可采用樹干式、環(huán)式及其組合式(各種特點)

⒉10(6)kV配電系統(tǒng)接線方式及特點(表)

第四節(jié)

變壓器選擇和變配電所主接線……37

一、變壓器選擇………37

㈠變壓器類型的選擇………………37

⒈各類變壓器性能比較(表)

⒉按環(huán)境條件選擇變壓器

各類變壓器的適用范圍和參考型號(表)

……38

⒊變壓器繞組連接組別的選擇…38

三相變壓器常用連接組和適用范圍(表)

⒋變壓器調壓方式的選擇………39

⑴一般應采用無載手動調壓變壓器

⑵變壓比和電壓分接頭的選擇見第六章

⑶35kV降壓變電所的主變壓器應采用有載調壓變壓器,10(6)kV不宜采用

⒌按并列運行條件選擇變壓器

變電所變壓器并列運行的條件(表)

⒍變壓器阻抗電壓(uk%)的選擇………………40

⑴滿足系統(tǒng)電壓偏差和電壓波動要求(第六章)

⑵滿足限制低壓系統(tǒng)短路電流的要求(4、11章)

㈡35kV主變壓器臺數(shù)和容量的選擇……………40

⒈采用三相變壓器,容量按5-10年預期選擇,至少留有15%-25%的裕量

⒉有一、二級負荷的變電所中宜裝設兩臺主變壓器

⒊裝有兩臺及以上主變壓器的變電所中,斷開一臺時,其余能保證全部一、二級負荷,且不小于60%全部負荷

⒋具有三種電壓的變電所中,各側繞組的功率均達到該變壓器的15%以上時,宜采用三繞組變壓器

⒌過載能力滿足運行要求

⒍變電所兩臺或多臺主變壓器經濟運行的條件(表)

㈢10(6)kV配電變壓器臺數(shù)和容量的選擇………41

⒈宜裝設兩臺及以上變壓器的條件(3條)

⒉裝有兩臺及以上變壓器的變電所中,斷開一臺時,其余能保證全部一、二級負荷的用電

⒊晝夜或季節(jié)性波動較大的負荷,可采用容量不一致的變壓器

⒋一般情況下,動力和照明宜共用變壓器??稍O專用變壓器的條件(6條)

㈣配電變壓器能效及技術經濟評價……………41

⒈配電變壓器能效評價方法及基本計算公式

⑴配電變壓器的綜合能效費用計算公式

⑵配電變壓器單位空載損耗的基本費用A系數(shù)

⑶配電變壓器單位負載損耗的基本費用B系數(shù)

⑷不同功率因數(shù)及年最大負載利用小時數(shù)(Tmax)時的年最大負載損耗小時τ(表)

⑸不同行業(yè)的年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shù)(Tmax)與年最大負載損耗小時τ的典型值(表)

……………43

⒉計算實例

二、變配電所的電氣主接線………46

㈠主接線的一般要求

⒉35kV室內、外配電裝置的接線

⑴35kV室外配電裝置,有兩回路電源線和兩臺變壓器時,主接線可采用“橋形接線”

①電源線路較長時,應采用內橋接線,可增設帶隔離開關的跨條

②電源線路較短,需切換變壓器、或橋上有穿越功率時,應采用外橋

⑵35kV出線為兩回路以上或采用室內配電裝置,宜采用單母線或分段單母線接線

⑶10(6)kV側宜采用單母線、分段單母線接線

⒊10(6)kV配電所主接線宜采用單母線或分段單母線接線;要求高時,可采用雙母線接線

⒋10(6)kV配電所專用電源線的進線開關宜采用斷路器或帶熔斷器的負荷開關;也可采用隔離開關或隔離觸頭

⒌高壓斷路器的電源側及可能反饋電能的一側,必須裝設高壓隔離開關或隔離觸頭

⒍高分斷能力和頻繁操作性能的斷路器

⒎10(6)kV母線的分段處,宜裝設斷路器;可裝設隔離開關或隔離觸頭組的情況(4條)

⒏10(6)kV兩配電所之間的聯(lián)絡線上斷路器的裝設要求

⒐避雷器及其隔離開關的裝設要求

⒑每段高壓母線應裝設一組電壓互感器,采用專用熔斷器保護

⒒由地區(qū)電網(wǎng)供電的變配電所電源進線處,宜裝設計費用的專用電壓、電流互感器

⒓所用變壓器宜采用高壓熔斷器保護

㈡35kV變電所的主接線………46

常用35kV變電所的主接線圖及特點(表)

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

-

3

-

㈢10(6)kV配變電所的主接線…50

10(6)kV配變電所的主接線圖及特點(表)

㈣10(6)kV配變電所主要設備的配置…………51

10(6)kV配變電所主要設備的配置及使用條件

㈤10(6)/0.4kV變電所的接線及電器選擇……53

⒈10(6)/0.4kV變電所高壓接線常用方案…53

⒉10(6)/0.4kV戶內型成套變電所高、低接線方案

⒊10(6)/0.4kV戶外型成套變電所高、低接線方案

⒋10(6)/0.4kV變電所高、低壓側電器及母線規(guī)格

㈥35/0.4kV直降變電所高壓電器及母線規(guī)格…56

三、變配電所所用電源……………56

⒈35kV總降壓變電所

⑴一般裝設兩臺所用變壓器,防止兩臺并列運行

⑵允許裝設一臺所用變壓器的情況(3條)

⑶當所內380V配電變壓器滿足要求時,可不裝設專用所用變壓器

⑷所用變壓器一般不供所外用電

⒉10(6)kV配電所…………………56

⑴宜引自所內或就近的配電變壓器220/380V側。不超過30kVA。兩回電源時,宜有自動投入裝置

⑵采用交流操作時,可引自電壓互感器

⑶設置固定的檢修電源點

第五節(jié)

低壓配電系統(tǒng)…………57

一、電壓選擇………57

⒈50Hz交流低壓設備的額定電壓和系統(tǒng)標稱電壓(表)

⒉車間及其他建筑物的配電電壓應采用220/380V

二、帶電導體系統(tǒng)和接地系統(tǒng)的分類………………57

⒈帶電導體系統(tǒng)的分類

⑴帶電導體包括相線、N線、PEN線,不包括PE

⑵帶電導體系統(tǒng)的型式(圖)

⒉接地系統(tǒng)的分類

三、低壓電力配電系統(tǒng)………………58

㈠基本原則…………58

⒉自變壓器二次側至用電設備的低壓配電級數(shù)不宜超過三級

⒊大部分用電設備容量不大,宜采用樹干式配電

⒋用電設備容量大,宜采用樹干式配電

⒌容量小,距供電點遠,彼此近時,可采用鏈式配電。每一回路鏈接設備不超過5臺,不超過10kW

⒍高層建筑內宜用分區(qū)樹干式配電;大容量集中負荷或重要負荷,應從低壓配電室以放射式配電

⒎平行的生產流水線或互為備用的生產機組,宜由不同的母線或線路配電;同一生產流水線的設備,宜由同一母線或線路配電

⒏單相設備力求三相平衡。三相不平衡引起的中性線電流不得超過Y,yn0接線變壓器低壓繞組額定電流的25%

⒐沖擊負荷和用量較大的電焊設備,宜與其他分開由單獨線路或變壓器供電

⒑配電箱、電源形狀的設置要求

⒒用電單位內部的鄰近變電所之間宜設置低壓聯(lián)絡線

⒓由建筑物外引來的配電線路應在屋內靠近進線點裝設隔離開關

⒔樹干式系統(tǒng)供電的配電箱,進線開關宜選用帶保護的開關;放射式選用隔離開關

㈡常用低壓電力配電系統(tǒng)…………59

常用低壓電力配電系統(tǒng)接線及有關說明(表)

四、照明配電系統(tǒng)……60

㈠基本原則…………60

⒉宜與電力負荷合用變壓器,不宜與較大沖擊性負荷合用,否則應由專用饋電線供電、照明專用變壓器

⒊備用照明應由兩路電源或兩路線路供電,具體方案如下(3條)

⒋備用照明作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并經常使用時

⒌疏散照明的電源設置

⒍不能用三相斷路器對三個單相分支回路控制

⒎單相回路的電流及光源數(shù)量

⑴照明系統(tǒng)中每一單相回路的電流不宜超過16A,光源數(shù)量不宜超過25個。

⑵連接建筑物組合燈具每一單相回路的電流不宜超過25A,光源數(shù)量不宜超過60個。

⑶高強度氣體放電燈電流不應超過30A

⒏插座的設置要求

⑴插座宜由單獨回路供電

⑵插座為單獨回路時,數(shù)量不宜10超過個

⑶備用照明、疏散照明回路上不應設置插座⑷

⒐將氣體放電光源接在不同相序,頻閃效應

⒑機床局部照明一般由電力線路供電

⒒移動照明可由電力或照明線路供電

⒓道路照明可以集中供電,盡量一處控制

⒔露天堆場照明

⒕三相宜平衡分配,最大相負荷不超過115%,最小相負荷不宜小于85%

㈡電壓選擇…………61

⒈照明網(wǎng)絡一般采用220/380V三相四線制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tǒng),一般為220V

⒉安全電壓限值有兩檔:正常環(huán)境50V;潮濕環(huán)境25V。正常環(huán)境手提行燈電壓36V;狹窄地點用電壓12V

⒊特殊環(huán)境燈具安裝高度距地面2.4m以下時,電壓可取24V

㈢常用照明配電系統(tǒng)………………61

常用照明配電系統(tǒng)接線及有關說明(表)

第六節(jié)

應急電源…………………63

一、應急電源種類

⒈獨立于正常電源的發(fā)電機組:允許中斷供電時間15s以上的供電

⒉UPS不間斷電源:允許中斷供電時間ms級負荷

⒊EPS應急電源:允許中斷供電時間0.25s以上負荷

⒋有自動投入裝置的有效地獨立于正常電源的專用饋電線路:允許中斷供電時間1.5s或0.6s以上負荷

⒌蓄電池:容量不大的特別重要負荷

二、應急電源系統(tǒng)…………………63

⒉嚴禁將其他負荷接入應急供電系統(tǒng)

⒊應急電源與正常電源之間采取防止并列運行措施,保證專用性,防止反送電

⒋重要設備的兩回電源線路應在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自動切換

三、柴油發(fā)電機組……65

四、不間斷電源UPS…………………67

五、應急電源EPS……68

第七節(jié)

民用建筑供配電系統(tǒng)…70

一、高層建筑供配電系統(tǒng)

㈠高壓供電系統(tǒng)

㈡低壓配電系統(tǒng)

二、體育建筑供配電系統(tǒng)……………71

㈠體育建筑負荷分級

㈡體育建筑的供配電

三、影劇院供配電系統(tǒng)………………72

㈠概述

㈡劇場用電負荷分級及供配電系統(tǒng)

㈢低壓配電系統(tǒng)

四、醫(yī)療建筑供配電系統(tǒng)……………73

㈠概述

㈡供電系統(tǒng)

㈢低壓配電系統(tǒng)

㈣接地系統(tǒng)及電氣安全

五、商住樓供配電系統(tǒng)………………75

第三章

35~10(6)kV變配電所

第一節(jié)

變配電所所址和型式選擇……………77

一、變配電所分類(3條)……………77

二、變配電所所址選擇………………77

⒈變配電所所址選擇的要求(10條)

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

-

4

-

⒉變配電所與火災危險區(qū)域的建筑物毗連時的要求(3條)

⒊裝有可燃性油浸電力變壓器的車間內變電所。建筑物的耐火等級

⒋多層建筑中,裝有可燃性油的電氣設備的配變電所的布置

⒌高層主體建筑物內,裝有可燃性油的電氣設備的配變電所的布置

⒍不應設置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的場所

三、變配電所型式選擇(3條)………78

⒈35/10(6)kV變電所分為屋內式、屋外式;35kV變電所宜用屋內式

⒉配電所一般為獨立式建筑物

⒊10(6)kV變電所的型式確定(4條)

第二節(jié)

變配電所的布置………78

一、總體布置(16條)…………………78

⒉適當安排建筑物內各房間的相對位置,便于進出線:低壓配電室、變壓器室、電容器室、控制室、值班室、輔助房間

⒊自然采光、自然通風、避免西曬、朝南

⒋宜高出室外地面150-300mm,附設于車間內可與地面相平

⒌35kV屋內變電所宜雙層布置,變壓器高底層;單層時,變壓器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⒍10(6)kV配變電所宜單層布置;雙層時變壓器設底層

⒎設于二層的配電室應留吊裝孔、吊裝平臺

⒏不帶可燃性油的高、低壓配電裝置和非油浸的電力變壓器的布置

⒐屋內變電所的每臺油量100kg及以上的三相變壓器,應設在單獨的變壓器室內

⒑變電所輔助用房的安排

⒒變配電所經常開啟的門、窗不宜直通酸、堿等室

⒓配電室、變壓器室、電容器室的門應向外開。相鄰配電室之間的門應雙向開啟或通低壓方向

⒔地震設防烈度7度及以上時,電氣設備的安裝要求(3條)

⒕可燃油油浸電力變壓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室和多油斷路器宜設置在高層建筑外的專用房間內

⑴條件限制,必須布置在高層建筑或其裙房內時

①總容量不應超過1250kVA

②單臺容量不應超過630kVA

⑵置在高層建筑或其裙房內時的防火要求(4條)

⒖配變電所設于地下室時,應注意事項(6條)

⒗變配電所方案(4個圖)

⑴35/10kV變電所布置方案(雙層)

⑵35/10kV變電所布置方案(單層)

⑶10/6kV配電所布置方案(油浸式、干式)

⑷10(6)kV變電所布置方案(車間內附式、車間外附式共4種情況)

二、控制室(共11條)…………………82

⒉控制室一般毗連高壓配電室,變電所為多層時,控制室一般設上層

⒊控制室內設置集中的事故信號和預告信號;室內安裝的主要設備有,,

⒋應電纜最短,交叉最少

⒍主環(huán)采用一字形、L型或Π形

⒎主環(huán)正面布置控制屏、信號屏;側面或正面的邊上布置電源屏或所用電屏;模擬接線應清晰

⒏控制室各屏間及通道寬度參考表(表)

⒐應有兩個出口,出口應靠近主環(huán)

⒑控制室的門不宜直通室外,宜通走廊或套間

三、高壓配電室……83

⒈一般要求

⑴高壓配電設備應裝設閉鎖及連鎖裝置

⑵帶可燃性油的高壓配電裝置,宜裝設單獨配電室;10(6)kV高壓開關柜數(shù)量為6臺以下時,可與低壓配電屏設同一房間。

⑶同一配電室內單列布置的高低奪配電裝置,二者頂面上有裸露帶電導體時,凈距不小于2m;頂面外殼的防護等級符合IP2X時,可靠近布置

⑷高壓配電室宜預留開關柜備用位置

⑸兩段母線供給一級負荷用電時,分段處應設防火隔板或有門洞隔墻;供給一級負荷用電的兩路電纜不應通過同一電纜溝,否則應采用阻燃性電纜,并敷設于兩側支架上。

⑹高壓配電室可開窗,窗臺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

⒉安全凈距、通道、圍欄及出口

⑴室內外配電裝置的最小電氣安全凈距(表、圖)

⑶高壓配電室內各種通道的寬度(表)

高壓開關柜靠墻布置時,側面離墻不應小于200mm,背面離墻不應小于50mm

⑷電源柜后進線且需在正背后墻上另設隔離開關及操動機械時,柜后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5m,防護等級為IP2X時,可減為1.3m

⑸高壓配電室的出口設置

①長度大于7m設兩個出口,并布置在兩端

②長度大于60m時,宜增添一個出口

③樓上的配電室至少一個出口通室外平臺通道

⑹配電裝置的長度大于6m時,柜后通道應為兩個出口

⑺配電室裸帶電部分上方不應布置燈具,必須布置時,水平凈距應大于1m,不得采用吊鏈或軟線

⑻室內裸露帶電部分上方不應有明敷線路跨越

⑼室內通道應暢通,不得有門檻、無關管道

⒊防火與蓄油設施

⑴儲油設施、擋油設施的設計

①室內單臺設備總油量100kg以上時,應設置儲油設施或擋油設施

②擋油設施宜按容納20%設計,并應有將油排到安全處的措施,否則按容納100%油量設計

③排油管內徑不應小于100mm

⑵配電室門應為防火門,應有彈簧,嚴禁門閂。相鄰配電室門應雙向開啟

⑶通風裝置的電源由室外引來,開關在出口外面

⑷應有消防器材,可設置氣體滅火裝置

⒋配電裝置的布置

幾種高壓開關柜的布置及外形尺寸

四、電容器室…………88

⒈高壓電容器組宜設單獨房間內,容量較小時,可設高壓配電室內,但與高壓開關柜距離應不小于1.5m

⒉低壓電容器組可設低壓配電室內,三臺或450kvar時,宜設獨立房間內

⒊成套電容器柜的布置

單列布置時,柜正面與墻面距離不應小于1.5m

雙列布置時,柜面之間距離不應小于2m

⒋裝配式電容器組布置

單列布置時,網(wǎng)門與墻距離不應小于1.3m

雙列布置時,網(wǎng)門之間距離不應小于1.5m

⒌安裝在室內的裝配式高壓電容器組

①下層電容器的底部距地面不應小于0.2m

②上層電容器的底部距地面不宜大于2.5m

③電容器裝置頂部到屋頂凈距不應小于1m

④電容器布置不宜超過三層

⑤電容器外殼之間(寬面)凈距不宜小于0.1m

⒍長度大于7m的高壓電容器室(低壓為7m)應設兩個出口,并布置在兩端,電容器室門向外開

⒎自然通風、介質損耗

⒏高壓電容器室布置圖

五、低壓配電室………90

⒉配電室長度超過7m,應設兩個出口,并在兩端,樓上的配電室至少應設一個通室外的平臺或通道

⒊成排布置的低壓配電屏超過6m時,屏后應設兩個出口,兩個出口間距離15fhfpm時應增加出口

⒋可開設自然采光窗,臨街不宜開窗

⒌同一配電室內并列的兩段母線經,任一段有一級負荷時,分段處應設防火隔斷。供給一級負荷的兩路電纜不應通過同一電纜溝,否則應采用阻燃電纜,敷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詳細目錄

-

5

-

設于兩側支架上

⒍低壓配電室各種通道寬度(表)

⒎低壓配電室兼任值班室時,配電屏正面距墻不宜小于3m

⒏低壓配電室的高度和變壓器室的高度參考尺寸

⒐低壓配電室的布置(圖)

六、變壓器室…………90

⒈一般要求

⑴每臺油量100kg及以上的三相變壓器,應設單獨變壓器室。

①寬面推進的低壓側宜向外

②窄面推進的變壓器油枕宜向外

⑵變壓器防護外殼與變壓器室墻壁和門的凈距(表)

⑶變電所內非封閉式干式變壓器的防護

①應裝設高度不低于1.7m的固定遮欄,遮欄網(wǎng)孔不應大于40mm×40mm

②變壓器外殼與遮欄的凈距(表)

③變壓器之間凈距不應小于1m

⑷變壓器室的開關的操動機構裝的近門處

⑸變壓器室的面積按裝設大一級容量考慮

⑹可燃性油浸變壓器室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的情況(6種)

⑺通風窗應采用非燃燒材料

⑻車間內變電所、附設變電所的可燃性油浸變壓器,應設置容量100%的儲油池(通常做法卵石層厚度250mm,底下設儲油池或卵石縫隙作儲油池)

⑼應設置容量100%的擋油設施或20%擋油設施并將油排到安全處的可燃性油浸變壓器的場所(3條)

⑽室內宜安裝搬運地錨

⑾變壓器室的大門一般按變壓器外形尺寸加0.5m。當一扇門的寬度為1.5m及以上時,應大門上開0.8m、1.8m的小門

⑿多臺干式變壓器布置在同一房間內時,變壓器防護外殼間的凈距表、布置圖

⒉變壓器室通風窗有效面積計算

⑴通風窗有效面積計算公式

⑵變壓器室通風窗有效面積(表)

七、露天安裝的變壓器、戶外箱式變電站…………96

⒈露天或半露天變壓器的安裝要求

⑴普通變壓器不應設在傾斜屋面的低側

⑵10(6)kV變壓器四周應設不低于1.7m的固定圍欄或墻

①變壓器外廊與圍欄或墻凈距不應小于0.8m

②變壓器底部距地面距離不應小于0.3m

③相鄰變壓器之間凈距不應小于1.5m

⑶供給一級負荷用電或油量2500kg以上的相鄰可燃性油浸變壓器的防火凈距不應小于5.0m,否則應設防火墻,墻應高出油枕頂部,長度大于擋油設施兩側各0.5m

⑷建筑物的外墻距室外可燃性油浸變壓器外廊不足5m時,應采取的措施

⑸油量為1000kg以上時,儲油池、擋油墻的設置要求

⒉戶外箱式變電站的進出線應采用電纜

第三節(jié)

柴油發(fā)電機房…………97

⒈機房設備布置

⒉控制室的電氣設備布置

⒊對有關專業(yè)要求

⒋機房布置示例

第四節(jié)

變配電所對土建、采暖、通風、給排水的要求………………102

⒈⒉⒊⒋⒌⒍⒎

⒏變配電所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