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3 文言文閱讀-五年(2020-2024)高考語文真題專項分類匯編_第1頁
考點3 文言文閱讀-五年(2020-2024)高考語文真題專項分類匯編_第2頁
考點3 文言文閱讀-五年(2020-2024)高考語文真題專項分類匯編_第3頁
考點3 文言文閱讀-五年(2020-2024)高考語文真題專項分類匯編_第4頁
考點3 文言文閱讀-五年(2020-2024)高考語文真題專項分類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五年(2020-2024)高考真題專項分類匯編PAGEPAGE2考點3文言文閱讀—五年(2020—2024)高考語文真題專項分類匯編一、[2020年全國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除中書舍人。選授御史,巡視中城。捕治吏部豪惡吏,獲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輦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條上三因十四議,詔悉允行。水利大興,北人始知藝稻。鄒元標嘗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種水田利也?!遍幦藙⒊Q東宮令旨,索戚畹廢莊。光斗不啟封還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遍幦藨嵍?。楊漣劾魏忠賢,光斗與某謀,又與攀龍共發(fā)崔呈秀贓私,忠賢暨其黨咸怒。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忠賢诇知,先二日假會推事與漣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復構(gòu)文言獄,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擁馬首號哭,聲震原野,緹騎亦為雪涕。至則下詔獄酷訊。許顯純誣以受楊鎬、熊廷弼賄,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諸人俱自誣服,光斗坐贓二萬。忠賢乃矯旨,仍令顯純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諸人始悔失計。容城孫奇逢者,節(jié)俠士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輔,倡議醵金,諸生爭應之。得金數(shù)千,謀代輸,緩其獄,而光斗與漣已同日為獄卒所斃,時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贓猶未竟。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忠賢既誅,贈光斗右都御史,錄其一子。已,再贈太子少保。福王時,追謚忠毅。(節(jié)選自《明史·左光斗傳》)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B.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C.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D.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輦下,又稱為輦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車駕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稱。B.東宮是古代皇家宮殿的稱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宮,文中用來借指太子。C.殿下是古代對太子、諸王、丞相的敬稱,禮尊意味次于敬稱皇帝的“陛下”。D.追比指舊時地方官吏嚴逼限期辦事,逾期以杖責等表示警懲,繼續(xù)追逼。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左光斗為人剛直,大力整肅吏治。他的字為遺直,正與他的性格相符;他擔任御史時,捕治吏部惡吏,起獲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極大震驚。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對無理要求。他的建議得以施行,水利大興,百姓得利;劉朝以東宮名義索取戚畹廢莊,他將信件原封返還,堅決拒絕。C.左光斗揭露贓私,受到小人陷害。他與人彈劾魏忠賢、揭發(fā)崔呈秀,引起魏忠賢及其黨羽的憤恨,魏以先發(fā)制人的手段,繞過法司,害死光斗。D.左光斗飽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連,母親、兄長以及同宗群從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賢被誅,他才受到追贈,謚為忠毅。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2)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5.孫奇逢等為什么倡議湊集金錢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沒有?請簡要說明。二、[2020年全國新高考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xiāng)試。署南平教諭,遷淳安知縣。布袍脫粟,令老仆藝蔬自給。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久之,陸光祖為文選,擢瑞戶部主事。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視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督撫大吏爭上符瑞,禮官輒表賀,瑞獨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zhí)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cè)曰:“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钡勰?。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留中者數(shù)月。遂逮瑞下詔獄,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聞狀,以瑞且見用,設(shè)酒饌款之。瑞自疑當赴西市,恣飲啖,不顧。主事因附耳語:“宮車適晏駕,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奔创髴Q,隕絕于地。既釋,復故官。帝屢欲召用瑞,執(zhí)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有御史偶陳戲樂,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擿,欲先發(fā),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丑詆。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無子。卒時,僉都御史王用汲入視,葛幃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為斂。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頒一條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無偏云。(節(jié)選自《明史·海瑞傳》)6.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B.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C.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D.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7.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鄉(xiāng)試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來自全國各地。B.宦官也稱太監(jiān),是古代宮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屬的人員,由閹割后的男子充任。C.晏駕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說法,“晏”義為晚,晏駕指帝王車駕未能按時發(fā)出。D.執(zhí)政指掌管國家政事,又指執(zhí)掌國家大權(quán)的重臣,還可作為高級官員的通稱。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海瑞生活儉樸,時時關(guān)心國事。他擔任淳安知縣時,布衣粗食,老仆種菜;任職戶部時,見皇上深居西苑,不親理朝政,又獨自上奏勸諫。B.海瑞勸諫皇上,不懼以死報國?;噬系檬璐笈?,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讓他逃遁,但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會逃跑后,又細讀疏文,并感動嘆息。C.海瑞嚴厲執(zhí)法,受到小人詆毀。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時,因要求嚴明,部下怨恨,部屬房寰懼遭揭發(fā),又受慫恿,上疏詆毀,致使海瑞被迫退休。D.海瑞為人剛直,身后窮困窘迫。他生平以剛為主,雖然一心為民,但行事卻有偏頗;他一生清廉自律,家境貧寒,死后竟至靠人湊錢殮葬。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有御史偶陳戲樂,欲遵太祖法予之杖。(2)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10.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訣妻子”?請簡要說明。三、[2021年全國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對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鄙显唬骸叭?。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线又唬骸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擇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上善其言,擢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裴矩諫曰:“為吏受賂,罪誠當死。但陛下使人遺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鄙蠍偅傥奈湮迤芬焉细嬷唬骸芭峋啬墚敼倭?,不為面從,儻每事皆然,何憂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1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12.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子,甲為天干首位,子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紀年月日,文中是紀日。B.宗室,是古代社會中對與君主同一宗族血親的稱謂,歷代皇族例稱為宗室。C.海內(nèi),即國內(nèi),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繞著大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D.庶務,指國家的各種政務,后來指朝堂之上跟軍國大事相關(guān)的各種急務。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太宗贊同封德彝的意見,認為天子應該養(yǎng)育百姓,不應辛勞百姓以養(yǎng)活自己的宗族,于是將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為縣公。B.在討論制止偷盜一事時,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認為應減輕賦稅,選用清官,使百姓衣食無憂,嚴刑峻法反而不能達到目的。C.唐太宗向張玄素詢問政事,張說隋亡在于君王專權(quán),以致下諛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賢能之臣,考核成敗,賞罰分明,一定能夠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舊臣,進入唐朝后,忠于國事,不做面從之臣,敢于進言,對唐太宗的不當行為諫諍,受到唐太宗的認可和當眾表揚。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2)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15.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四、[2021年全國新高考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薄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quán),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以復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響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逖既入譙城,石勒遣石虎圍譙,桓宣救之,虎解去。晉王傳檄天下,稱:“石虎敢?guī)浫?,渡河縱毒,今遣九軍,銳卒三萬,水陸四道,徑造賊場,受祖逖節(jié)度。”大興三年,逖鎮(zhèn)雍丘,數(shù)遣兵邀擊后趙兵,后趙鎮(zhèn)戍歸逖者甚多,境漸蹙。秋七月,詔加逖鎮(zhèn)西將軍。逖在軍,與將士同甘苦,約己務施,勸課農(nóng)桑,撫納附,雖疏賤者皆結(jié)以恩禮。逖練兵積谷,為取河北之計。后趙王勒患之,乃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與逖書,求通使及互市。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諸將不使侵暴后趙之民。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書仆射戴淵為西將軍,鎮(zhèn)合肥,逖以已翦荊棘收河南地,而淵一旦來統(tǒng)之,意甚怏怏,又聞王敦與劉刁構(gòu)隙,將有內(nèi)難。知大功不遂,感激發(fā)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喪父母,譙、梁間皆為立祠。祖逖既卒,后趙屢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圍譙。豫州刺史祖約不能御,退屯壽春。后趙遂取陳留,梁、鄭之間復騷然矣。(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祖逖北伐》)16.下列對文中畫框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B.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C.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D.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17.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是古代長江下游軍事重鎮(zhèn),為兵家所重。B.遺民,指改朝換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淪陷區(qū)的人民,文中指后者。C.部曲,原指古代豪門大族和將領(lǐng)招募的私人軍,文中是指部隊的編制單位。D.傳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曉諭聲討的文書,傳檄即傳布檄文。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祖逖力請北伐,時任左丞相的司馬睿雖無北伐之志,但仍然盡力支持,這堅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發(fā)誓:若不能收復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B.祖逖北伐,先在譙城遭石虎圍攻,幸得桓宣救;后鎮(zhèn)雍丘,屢次派兵邀擊后趙軍隊,使后趙疆土日益縮?。挥譃楣ト『颖本毐e谷,與后趙相持。C.大興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為鎮(zhèn)西將軍。祖逖與將士同甘共苦,嚴于律己,廣施恩惠,勉勵督促農(nóng)桑,安撫接納新來歸附的人,不論貴賤都加以禮遇。D.祖逖死后,后趙頻頻侵犯河南地區(qū),攻陷襄城、城父,包圍譙城,豫州刺史祖約抵擋不住,退駐壽春,后趙攻取陳留,梁、鄭之間又重新陷入了騷亂。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2)知大功不遂,感激發(fā)病。20.文中說到“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具體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五、[2022年全國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寡人謀,奈何?”孟嘗君曰:“有諸侯之救,則國可存也?!蓖踉唬骸肮讶嗽缸又幸玻 敝貫橹s車百乘。孟嘗君之趙,謂趙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趙王曰:“寡人不能。”孟嘗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蓖踉唬骸翱傻寐労??”孟嘗君曰:“夫趙之兵非能強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為趙蔽也。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趙王許諾,為起兵十萬、車三百乘。又北見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數(shù)千里而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國門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許也。田文曰:“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蓖踉唬骸按笞兛傻寐労酰俊痹唬骸把嗖痪任?,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聽子?!蹦藶橹鸨巳f、車二百乘,以從田文。魏王大說曰:“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鼻赝醮罂郑畹卣堉v于魏。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田文。(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三》)21.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趙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22.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寡人意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君主常如此謙稱自己。B.百乘即一百輛兵車,“乘”指四馬一車?!鞍俪恕薄扒С恕背S米鞅Φ拇Q。C.“為趙蔽”的“蔽”指屏障,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國門,文中是實指,指魏國國都的城門;現(xiàn)在則用來指一個國家的邊境。2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王受到強秦武力威脅之際,連夜向孟嘗君問計,孟嘗君表示有了諸侯的幫助,國家就可以存續(xù)下來,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諸侯,搬取救兵。B.孟嘗君見趙王不愿出兵,勸說趙王,指出魏國每年地危民死,而趙國土地與民眾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趙國將面臨危險,趙王這才同意出兵。C.孟嘗君請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猶豫不決,孟嘗君指出魏國倘若聯(lián)合他國合力攻打燕國,將會對燕國十分不利。燕王聽從了建議,出兵救助魏國。D.孟嘗君計謀得以實現(xiàn),魏王非常高興,夸獎他短時間內(nèi)搬來很多援軍。秦王非??只牛畹亟o魏國,魏王于是讓燕、趙援軍返國,封賞孟嘗君。2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25.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說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六、[2022年全國新高考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吳漢,字子顏,南陽人。韓鴻為使者,使持節(jié),徇河北,人為言:“吳子顏,奇士也,可與計事。”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上既破邯鄲,誅王郎,召鄧禹宿,夜語曰:“吾欲北發(fā)幽州突騎,諸將誰可使者?”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鄙嫌谑且詽h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苗曾,上以禹為知人。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彼旃亩M,賊兵大破。北擊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賊,皆平之。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吳漢兵守成都,公孫述將延岑遺奇兵出吳漢兵后,襲擊破漢,漢墮水,緣馬尾得出。吳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cè)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zhàn)攻具,上常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封漢廣平侯。吳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yè)。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吳漢爵位奉賜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不作祠堂,恭儉如此。疾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識知,唯愿慎無赦而已。”病甍,奏謚曰:“有司議宜以為武。”詔特賜曰忠侯。(節(jié)選自《東觀漢記》卷十)26.下列對文中畫框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B.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C.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D.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27.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銜枚指在口中橫銜著枚。枚的形狀像筷子,是古代行軍時用以禁止喧嘩的器具。B.差強人意,文中指表現(xiàn)較差,不能令人滿意,后來的意思轉(zhuǎn)變?yōu)槊銖娏钊藵M意。C.尊重,文中是尊貴顯要的意思,現(xiàn)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視,二者的意思不同。D.車駕,文中以帝王所乘車馬代指帝王,與古詩文中“絲竹”代指音樂用法相同2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鄧禹向皇上推薦吳漢承擔調(diào)發(fā)幽州軍隊的任務,皇上命吳漢為大將軍,吳漢斬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贊賞鄧禹有知人之明。B.吳漢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設(shè)大營,北營不利,合兵南營,大破公孫述,但后來被延岑襲擊后方,吳漢落水,拉著馬尾才得以脫險。C.吳漢為人質(zhì)樸,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著皇上征戰(zhàn)四方時,常常隨從左右,小心侍衛(wèi)總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吳漢處世儉樸恭敬謹慎,不置田產(chǎn),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時家人曾置買一些田產(chǎn)宅業(yè),他歸來后全部都分送給了故舊部署。2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2)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30.《后漢書·吳漢傳》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述吳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七、[2023年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材料一:襄子圍于晉陽中①,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張孟談曰:“晉陽之事,赫無大功,今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敝倌崧勚唬骸吧瀑p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賞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群臣不敢失禮。上設(shè)其法,而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則可謂善賞罰矣。襄子有君臣親之澤,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也。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一》)材料二:陳人有武臣,謂子鮒曰②:“韓子立法,其所以異夫子之論者紛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歷遠,遏奸勸善,韓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韓非者,亦當世之圣人也?!弊吁V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必以深淵為名。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jīng)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若諸子之書,其義皆然。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蔽涑荚唬骸爸Z。”子鮒曰:“乃者趙、韓共并知氏,趙襄子之行賞,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韓非書云夫子善之引以張本然后難之豈有不似哉?然實詐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遠,而韓非公稱之,曾無怍意。是則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測淵,矇大道而不悟,信誣說以疑圣,殆非所望也。”(節(jié)選自《孔叢子·答問》)〖備注〗①襄子:趙襄子。春秋末年,知、趙、韓、魏四家把持晉國國政,稱“晉四卿”。晉陽之戰(zhàn),知氏(荀瑤)聯(lián)合韓、魏攻趙,反被趙襄子聯(lián)合韓、魏滅殺。②子鮒:即孔鮒,孔子八世孫。31.材料二畫框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在答題卡上勾選相應位置。韓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張本E然F后難之G豈有H不似哉?32.下列對材料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圍,指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示被選拔,兩者用法相同。B.勸,指鼓勵、勸勉,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不相同。C.具臣,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D.誣說,指沒有事實依據(jù)的胡說妄言,與現(xiàn)在所說的“誣蔑之辭”并不一樣。3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主上設(shè)置有關(guān)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職侵權(quán),也沒有了奸詐之心,他們履職行事,有了功勞就能得到賞賜,韓非認為這樣才叫“善賞罰”。B.在武臣看來,韓非與孔子觀點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勸善等方面,韓非不一定就不對,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韓非也可以稱得上是當世圣人。C.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底必定會以深淵作比,他們常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D.子鮒對韓非之類的諸子學說閉口不言,充耳不聞,而武臣卻深信不疑,進而懷疑圣人,子鮒對此深感失望,認為武臣是見識短淺,不明大道。3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2)請略說一隅,而君子審其信否焉。35.子鮒用以批駁韓非的事實依據(jù)是什么?八、[2023年新課標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材料一:凡戰(zhàn),若我眾敵寡,不可戰(zhàn)于險阻之間,須要平易寬廣之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無有不勝。法曰:“用眾進止?!睍x太元時,秦苻堅進屯壽陽,列陣淝水,與晉將謝玄相拒。玄使謂符堅曰:“君遠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zhàn)。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堅眾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堅曰:“但卻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shù)十萬向水,逼而殺之?!比谝嘁詾槿弧K祺獗鴧s,眾因亂而不能止。于是,玄與謝琰、桓伊等,以精銳八千渡淝水。玄、琰進兵大戰(zhàn)淝水南,堅眾大潰。(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靖曰〖備注〗:“前代戰(zhàn)斗,多是以小術(shù)而勝無術(shù),以片善而勝無善,斯安足以論兵法也?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碧陬櫴坛紮z《謝玄傳》閱之,曰:“苻堅甚處是不善?”靖曰:“臣觀《苻堅載記》曰:‘秦諸軍皆潰敗,唯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此有以見秦師之亂。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符堅之類是也?!碧谠唬骸氨蟹志?,各貴適宜。前代事跡,孰為善此者?”靖曰:“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吳漢討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來攻漢,尚出合擊,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節(jié)選自《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備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將,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36.材料二中畫框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在答題卡上勾選相應位置。夫為人A所B陷C而欲勝D敵E不亦難乎F臣故曰無術(shù)焉G苻堅之類H是也。37.下列對材料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溫和。B.聞金則止,金指敲擊刁斗發(fā)出的聲音,古代軍隊行動中聽到鳴金信號就停止前進。C.片善,文中指微小長處,其中的“片”與成語“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D.果,指實現(xiàn)、成為事實,與《桃花源記》中“未果,尋病終”的“果”意思相同。38.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苻堅與謝玄隔淝水列陣,苻堅的部下認為,應當在淝水阻擊,不讓晉軍渡河,苻堅則想讓晉軍先渡河上岸,再以鐵騎逼殺晉軍。B.苻堅的大軍在后撤過程中發(fā)生了混亂,不受控制,謝玄等人乘機率八千精兵渡河,兩軍大戰(zhàn)于淝水之南,苻堅的部隊潰敗。C.苻堅全軍大敗,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隊得到保全,苻堅帶領(lǐng)殘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他乘機殺掉苻堅。D.李靖認為,吳漢善于用兵,在討伐公孫述的戰(zhàn)斗中,分兵合擊,最終取得了勝利;唐太宗認為,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3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2)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40.材料二中,李靖認為淝水之戰(zhàn)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哪些?九、[2024年新課標Ⅰ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李廣有孫陵,為侍中,善騎射。帝以為有廣之風,使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及貳師擊匈奴〖備注〗,陵叩頭自請曰:“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愿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xiāng)貳師軍。臣愿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上壯而許之。陵至?;?,與單于相值,騎可三萬圍陵軍。陵搏戰(zhàn)攻之,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shù)千人。單于大驚,召八萬余騎攻陵。陵軍步斗樹木間,復殺數(shù)千人。陵居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蹂戎馬之地,抑數(shù)萬之師。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上以遷為誣罔,下遷腐刑。久之,上悔陵無救。上遣(公孫)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軍無功還,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上于是族陵家。既而聞之,乃漢將降匈奴者李緒,非陵也。陵使人刺殺緒,大閼氏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單于以女妻陵,立為右校王,與衛(wèi)律皆貴用事。衛(wèi)律常在單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議。(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廣利將七萬人出五原,擊匈奴。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zhuǎn)戰(zhàn)九日。(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材料二:李陵之降也,罪較著而不可掩。如謂其孤軍支虜而無援,則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獲辭也。陵之族也,則嫁其禍于李緒;迨其后李廣利征匈奴,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zhuǎn)戰(zhàn)九日,亦將委罪于緒乎?如曰陵受單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轉(zhuǎn)戰(zhàn)者,匈奴豈伊無可信之人?令陵有兩袒之心,單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與漢將相持乎!遷之為陵文過若不及,而抑稱道李廣于不絕,以獎其世業(yè)。為將而降降而為之效死以戰(zhàn)雖欲浣滌其污而已緇之素不可復白。大節(jié)喪,則余無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當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其背逆也,固非遷之所得而文焉者也。(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三)〖備注〗貳師,指漢代貳師將軍李廣利。41.材料中畫框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勾選相應位置。為將而降A(chǔ)降而為之B效死C以戰(zhàn)D雖欲浣滌E其污F而已緇之素G不可復白。42.下列對材料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壯,認為……豪壯,意動用法,與《老子》“不貴難得之貨”的“貴”用法相同。B.親,父母,可偏指父或母,與《孔雀東南飛》“我有親父兄”的“親”意思不相同。C.“彼之不死”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D.迨,等到,與《項脊軒志》“迨諸父異爨”的“迨”字意思相同。4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陵擅長騎馬射箭,受命在酒泉、張掖訓練軍隊。李廣利出擊匈奴時,李陵請求以少擊眾,率五千步卒深入單于王庭,王夫之認為這是“自炫其勇”。B.李陵遭遇單于三萬人馬,奮力作戰(zhàn),單于震恐,召八萬人圍攻李陵,李陵率軍殺敵數(shù)千。對于李陵的戰(zhàn)功,司馬遷稱贊他雖敗猶榮,而王夫之則未置一詞。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馬遷竭力替李陵辯白。王夫之認為,司馬遷這樣做的原因,是擔心如果不及時為李陵掩飾罪過,就會損害李廣的聲譽。D.武帝誤信李陵幫助匈奴訓練軍隊,誅殺李陵家族,其實幫助匈奴的是李緒。王夫之認為,即便滅族之禍可以歸罪于李緒,李陵的罪責也無可推卸。4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愿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xiāng)貳師軍。(2)李陵曰“思一得當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45.王夫之強調(diào)李陵“大節(jié)喪,則余無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實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觀點?請簡要概括。十、[2024年新課標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材料一:文侯受子夏經(jīng)藝,客段干木①,過其闊,未嘗不軾也。秦嘗欲伐魏,或曰:“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文侯由此得譽于諸侯。(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材料二: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呂后恐,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強要曰:“為我畫計?!绷艉钤唬骸邦櫳嫌胁荒苤抡撸煜掠兴娜?。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之,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shù)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上曰:“煩公幸卒調(diào)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起去,罷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節(jié)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材料三:論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閭,秦兵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雖全國有益,非所貴也?!狈蚍ǘ戎φ撸^何等也?養(yǎng)三軍之士,明賞罰之命,嚴刑峻法,富國強兵,此法度也。六國之亡,皆滅于秦兵。六國之兵非不銳,士眾之力非不勁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強弱不敵,眾寡不同,雖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變孟賁之意②,孟賁怒之,童子操刃與孟賁戰(zhàn),童子必不勝,力不如也。孟賁怒,而童子修禮盡敬,孟賁不忍犯也。秦之與魏,孟賁之與童子也。夫力少則修德,兵強則奮威。秦以兵強,威無不勝。卻軍還眾,不犯魏境者,賢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禮也。高皇帝議欲廢太子,呂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禮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議,猶魏文式段干木之閭,卻強秦之兵也。(節(jié)選自王充《論衡·非韓》)〖備注〗①段干木:戰(zhàn)國初魏國名士。②孟賁:戰(zhàn)國時勇士。46.材料一畫框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勾選相應位置。魏君賢A人B是禮C國人D稱仁E上下F和G合H未可圖也。47.下列對材料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燕,同“宴”,指宴飲,成語有“新婚燕爾”,其中的“燕”字意思與此相同。B.怪,以……為怪,意動用法,與《師說》中“不恥相師”的“恥”用法相同。C.為壽,向尊長敬酒并祝長壽,《鴻門宴》“沛公奉卮酒為壽”的禮儀與此相同。D.式,同“軾”,指扶軾,與《周亞夫軍細柳》“改容式車”的“式”意思相同。48.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文侯曾經(jīng)師從子夏學習儒家經(jīng)藝,他崇禮敬賢,在諸侯之中享有美譽。每次乘車經(jīng)過名士段干木居住的里巷時,他一定會行禮致意。B.漢高祖想廢掉太子,改立趙王如意,呂后為此十分恐慌,派人強行要留侯出主意,留侯認為如請到漢高祖景仰已久的四位賢人,將會對太子有利。C.四位賢人表示太子仁孝愛士,漢高祖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希望他們好好輔助太子;四人本是留侯親自招來的,這也是沒有另立太子的一個因素。D.王充認為,假如有兒童持刀與孟賁相斗,兒童肯定不能取勝;如果兒童對孟賁恭敬有加,孟賁就不忍心傷害,魏國與秦國的情況正與此相類似。4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求公數(shù)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2)卻軍還眾,不犯魏境者,賢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禮也。50.王充認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議”猶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閭,卻強秦之兵”,請根據(jù)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處。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句首發(fā)語詞、句末語氣詞,要確定謂語,等等。一般情況下,句首發(fā)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霸弧薄昂酢薄坝凇薄岸薄爸薄耙病薄耙印薄把伞薄岸薄皠t”這些關(guān)鍵詞要特別注意。同時還要注意結(jié)構(gòu)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等修辭。解答本題時,可先忽略停頓相同的地方,重點分析停頓不同之處,用排除法進行選擇。“忠賢及魏廣微”是并列結(jié)構(gòu),是動詞“劾”的對象,中間不應斷開,據(jù)此排除A、C項。“擬”是打算、準備的意思,“十一月二日”是“上之”的時間,中間不應斷開,據(jù)此排除D項。故選B。2.答案:C解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涉及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C項,“殿下是古代對太子、諸王、丞相的敬稱”說法有誤。殿下是中國古代對皇后、皇太子、諸王的敬稱,次于對皇帝的敬稱“陛下”。也指現(xiàn)代社會對君主制國家王儲、王子、公主等的敬稱。不能稱丞相為“殿下”。故選C。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題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guān)語句,分析選項概括是否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shè)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譯錯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選項涉及的相關(guān)句子,然后將原文內(nèi)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fā)現(xiàn)問題。本題要求選擇“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D項,“母親、兄長以及同宗群從十余人被迫害致死”說法有誤。原文中說“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開始時拘捕左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最終左光斗家破人亡。故選D。4.答案:(1)楊漣等起初不招認,隨后擔心不招認會被酷刑斃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緩死,日后再做謀劃。(2)都御史周應秋還認為主管官員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jié)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guān)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guān)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xiàn)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題關(guān)鍵點有:(1)“承”,招認;“已而”,不久、繼而;“為酷刑所斃”,被動句,被酷刑斃命;“下”,作動詞,下至;“緩”,延緩、推遲;“圖”,動詞,謀劃。(2)“猶”,副詞,還、仍然;“以”,動詞,認為;“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趣”,通“促”,催促;“破”,破亡。5.答案:第一問:左光斗對京都附近地區(qū)有恩德。第二問:沒有成功,在救助過程中左光斗被害。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概括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審讀題干可知,本題分兩問。然后,閱讀翻譯原文,勾畫關(guān)鍵語句。結(jié)合“容城孫奇逢者,節(jié)俠士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輔,倡議醵金,諸生爭應之”分析,可知孫奇逢等救助左光斗的原因。結(jié)合語句“得金數(shù)千,謀代輸,緩其獄,而光斗與漣已同日為獄卒所斃”分析,可知救助結(jié)果。【文言文大意】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歷三十五年考中進士。后來升為中書舍人。被選拔授予御使一職,負責巡視京城。其間收捕處理了吏部的一些兇悍作惡的官吏,收繳假印七十多枚,揭發(fā)假官一百多人,整個京城都為之震動驚悚。出京管理屯田,于是分條上疏共陳述三因十四條建議,皇上下詔全部應允施行。因而水利大興,北方人開始懂得種植水稻。鄒元標曾經(jīng)說:“三十年前,京都人不知道稻草為何物,如今所處的地方都是水稻,這是種植水田的好處啊!”閹人劉朝稱東宮有旨,索要供外戚聚居的土地。光斗沒有將意旨拆封就還給劉朝,說:“天下每一尺土地都歸殿下所有,今日怎敢私自授予。”閹人憤然離開。楊漣彈劾魏忠賢,左光斗和他一起謀劃,又和高攀龍一起揭發(fā)崔呈秀貪贓,魏忠賢和他的黨羽都對他非常怨恨。等魏忠賢驅(qū)逐了趙南星、高攀龍、魏大中以后,接著將驅(qū)逐楊漣、左光斗。左光斗很氣憤,草擬奏疏彈劾魏忠賢和魏廣微有三十二條當斬罪,準備十一月二日奏上,預先將妻子兒女遣還原籍。魏忠賢偵知,提前兩天將他和楊漣二人一起免職。奸邪小人還不解恨,又制造文言案,將左光斗的名字掛上,派差役前往逮治。父老鄉(xiāng)親抱著馬頭號哭,聲震原野,差役也為之流淚。到京后,左光斗被關(guān)入詔獄,嚴刑拷問。許顯純誣蔑他們收受楊鎬和熊廷弼的賄賂,楊漣等起初不招認,隨后擔心不招認會被酷刑斃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緩死,日后再做謀劃。于是他們都承認了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左光斗也虛擔了收受賄銀兩萬兩的罪名。魏忠賢于是偽造圣旨,仍命許顯純每過五天就追贓拷打一次,不交給法司,楊漣等人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容城人孫奇逢,是一個節(jié)義俠氣之士,他和定興人鹿正都認為光斗為官時對京城所管轄地區(qū)的人民有恩德,倡議為他們湊齊錢款,人們爭相響應。共募得數(shù)千兩銀子,商量要代他們繳納罰金,來緩解他們的訟事,但左光斗與楊漣已經(jīng)在同一天被獄卒殺害,當時是天啟五年(1625)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享年五十一歲。左光斗死后,贓物追查還未結(jié)束。魏忠賢命令撫按嚴厲追繳,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長兄左光霽因被牽連治罪而死,母親由于為兒子哭泣悲傷而死。都御史周應秋還認為主管官員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魏忠賢被殺后,朝廷追賜左光斗為右都御史,錄用了他的一個兒子。不久,又追封他為太子少保。福王時,追加謚號為“忠毅”。答案:A答案:A答案:C9.答案:(1)眾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動加以糾正。有御史偶爾演戲奏樂,海瑞將要遵照太祖法規(guī)對他杖責。(2)市民停業(yè)悼念。靈柩經(jīng)過江面,民眾穿戴白衣帽兩岸送行,灑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絕。

10.答案:①自知觸怒皇帝將死②抱定必死的決心解析:參考譯文:海瑞,字汝賢,瓊山人。鄉(xiāng)試中舉。(海瑞)代理南平縣教諭,升任淳安縣知縣,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讓家中老仆種菜自給。總督胡宗憲曾經(jīng)告訴別人說:“昨天我聽說??h令為母親祝壽,只買了二斤肉。”都御史(官職名)鄢懋卿從淳安縣經(jīng)過,海瑞對他們的招待都很簡陋,說淳安縣地方太小容不下車馬。鄢懋卿非常憤恨。但是一直都聽說過海瑞的名聲,只好收斂威風離開了。過了一段時間,陸光祖任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他提拔海瑞為戶部主事。當時世宗在位時日已久,不再上朝聽政,深居皇宮西苑,專心一意齋戒祀神??偠窖矒岽蟪紶幭噙M獻各種祥瑞征兆,禮部官員往往就此上表祝賀,唯獨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頭對身邊的宦官說:“趕緊把他抓起來,別讓他跑了?!被鹿冱S錦在一旁說:“此人一向有癡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難免一死,就買了一口棺材,訣別妻子兒女,在朝廷待罪,家中僮仆也都是打發(fā)走了沒有留一個,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笔雷诨实鄢聊徽Z。過了一會兒,皇帝又拿出奏章來看,(就這樣)一天之中看了兩三次,被感動而嘆息,將它留在宮中數(shù)月。于是命令逮捕海瑞,關(guān)進詔獄,追究主使他上疏的人。世宗剛?cè)ナ罆r,外界多不知道。而監(jiān)獄主事聽到消息,估計海瑞將會受到任用,因此辦了酒菜款待海瑞。海瑞懷疑以為要赴西市刑場斬首,于是就恣意飲食,沒有顧及其它。提牢主事這時貼著海瑞耳語:“皇上適才已經(jīng)駕崩,您馬上就要出獄,受到重用了?!焙H痣S即十分哀慟,暈倒在地。海瑞獲釋后,恢復了原來的官職。神宗數(shù)次想召用海瑞,但被執(zhí)政的大臣暗地里阻止了,只當了南京右都御史。眾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動加以糾正。有御史偶爾演戲奏樂,海瑞將要遵照太祖法規(guī)對他杖責。官員們惶恐不安,多對此叫苦不迭。提學御史房寰,擔心被檢舉揭露,想先下手發(fā)難,給事中鐘宇淳又從中慫恿,房寰便二次上疏誣蔑海瑞。海瑞也屢次上疏要求告老回家,皇上勸慰他,不讓他辭官。萬歷十五年,海瑞死于南京任上。海瑞沒有兒子。去世之時,僉都御史王用汲前來探視,見他房中只有葛布做的帳子和空箱籠,過著一般寒士都不能忍受的生活。因而感動得流了淚,出面湊錢作為斂棺之用。市民停業(yè)悼念。靈柩經(jīng)過江面,民眾穿戴白衣帽兩岸送行,灑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絕。海瑞平生治學,以剛為主,因此自號為剛峰,天下人稱他為剛峰先生。所以所到之處均致力于清丈土地,頒行一條鞭法。他的思想主要在于利民,而行事很難避免會出現(xiàn)一些偏差。11.答案:B解析:12.答案:D解析:“后來專指朝堂之上跟軍國大事相關(guān)的各種急務”錯誤。庶務,指各種政務。13.答案:B解析:“嚴刑峻法反而不能達到目的”錯誤。文中太宗沒有表明這一觀點。14.答案:(1)皇上擔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賄賂的,暗地里叫身邊人賄賂官員進行試探。(2)君主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忠臣就會變?yōu)樨迹痪飨矏勐牭秸钡难哉?,佞臣就會變成忠臣?5.答案:第一問: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隨著君主的好惡而行動。第二間:告誡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解析:回答第一問間,需聯(lián)系上文“君惡聞其過……化為忠”的意思進行分析?;卮鸬诙?,需要聯(lián)系司馬光《資治通鑒》的撰書目的“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來進行理解。參考譯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季八月甲子,太宗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起初,太上皇想加強皇室宗族的力量來震懾天下,所以與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遠房堂兄弟以及他們的兒子,即使是幼童也均被封為王,做王的有數(shù)十人。太宗語氣和緩地問群臣:“遍封皇族子弟為王,對天下有利嗎?”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親善厚待皇親國戚,大肆分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多的。封的爵位已經(jīng)很高,又大量賜給勞力仆役,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顯示大公無私吧?!碧谡f:“是的。朕做天子,就是為了養(yǎng)育百姓,怎么可以使百姓辛勞來養(yǎng)活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將宗室郡王都降為縣公,只有幾位有功者沒有降。太宗與群臣討論制止偷盜一事。有人請求用嚴酷的刑法來禁止偷盜,太宗笑他說:“百姓之所以做盜賊,是因為賦役繁重,官吏貪財求賄,百姓饑寒交迫,所以便顧不得廉恥了。朕主張應當杜絕奢侈減少浪費,輕徭薄賦,選用清廉守正的官吏,使百姓吃穿有余,那么他們自然不去做盜賊,怎么用得到嚴酷的刑法呢?”從此數(shù)年之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大門不閉,商人旅客可在野外住宿。太宗聽說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的名聲,召見他,向他詢問為政之道。張玄素答道:“隋朝皇帝喜歡自己把持所有事務,不委任給群臣,群臣內(nèi)心畏懼,只知道奉命加以執(zhí)行罷了,沒有誰敢違抗他??恳蝗说闹腔蹧Q定天下事,假使做到得失參半,荒謬悖理的地方已經(jīng)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面人的阿諛奉承蒙蔽,國家不滅亡還等什么?陛下如果真能夠謹慎地選擇群臣,分別讓他們擔任事務,自己安坐在朝廷上,天下太平,考查臣下的成敗,然后施以刑罰或者賞賜,(如果能夠這樣,)還擔心國家治理不好嗎?”太宗贊許他的言論,提拔他為侍御史?;噬蠐墓倮糁卸嘤薪邮苜V賂的,暗地里叫身邊人賄賂官員進行試探。有司門令史收受絹帛一匹,太宗想要殺掉他,民部尚書裴矩勸諫說:“當官的接受賄賂,犯的罪的確應當處死。但是陛下派人送賄賂給他,他才接受,這是陷害人觸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說的‘用道德加以引導,以禮教來整齊民心’。”太宗聽了很高興,召集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對他們說:“裴矩能夠做到在位敢于力爭,不一味順從,假如每件事情都能這樣做,還擔憂國家治理不好嗎?”臣司馬光說:古人說過:“君主賢明則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佞臣而在唐朝則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變化,君主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忠臣就會變?yōu)樨迹痪飨矏勐牭秸钡难哉?,佞臣就會變成忠臣。由此可知君主如同圭表,大臣如同影子,圭表一動影子就隨之而動。16.答案:C解析:17.答案:C解析:“文中是指部隊的編制單位”錯誤,根據(jù)原文中的“不給鎧仗,使自招募”可知,祖逖率領(lǐng)的應是自己招募的私人軍隊。18.答案:A解析:“盡力支持”曲解文意,根據(jù)原文“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可知司馬睿連鎧甲和兵器都未供給祖逖,還讓祖逖自己招募士兵,從中難以看出“盡力支持”;“這堅定了祖逖的斗志”強加因果。19.答案:(1)祖逖沒有回信,卻聽任雙方往來貿(mào)易,從中獲取十倍利益。(2)(祖逖)知道大業(yè)難以成功,感傷激憤而生病。20.答案:①后趙王石勒有意緩和矛盾,主動溝通;②祖逖默許邊境往來貿(mào)易,方便兩國百姓;③祖逖禁止各將領(lǐng)侵犯后趙百姓。解析:根據(jù)“后趙王勒患之……求通使及互市”,可以概括出原因一:后趙王石勒有意緩和矛盾,主動溝通。根據(jù)“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可以概括出原因二:祖逖允許邊境往來貿(mào)易,方便兩國百姓。根據(jù)“禁諸將不使侵暴后趙之民”,可以概括出原因三:祖逖禁止各將領(lǐng)侵犯后趙百姓。參考譯文當初,范陽人祖逖年少時就有大志向,和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一起睡覺,半夜聽到雞叫聲,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于是起床舞劍。等到渡過長江,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諮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不行德政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由于皇族之間爭奪權(quán)力,自相殘殺,于是讓戎狄鉆了空子,禍患遍及中原?,F(xiàn)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后,人人都想著自強奮發(fā),大王您如果能夠派遣將領(lǐng)率兵征討,派遣像我一樣的人統(tǒng)領(lǐng)軍隊來光復中原,全國各地的英雄豪杰中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彼抉R睿一向沒有北伐的志向,他任命祖逖擔任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他一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給鎧甲和兵器,讓祖逖自己招募士兵。這一年秋天八月,祖逖帶領(lǐng)自己的私人隊伍共一百多人渡過長江,到了長江中段,祖逖在江中敲打著船槳發(fā)誓說:“我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太平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于是駐扎淮陰,開始熔煉鑄造兵器,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繼續(xù)前進。祖逖進入譙城后,石勒派遣石虎圍困譙城,桓宣來救助祖逖,石虎撤軍離去。晉王向全國發(fā)布征討的文書,說:“石虎膽敢率領(lǐng)賊寇,渡過黃河肆意殘害百姓,如今派遣大軍、三萬精銳士兵,從水道和陸道分出四條路,直接到敵人的場地,接受祖逖指揮調(diào)度。”大興三年,祖逖鎮(zhèn)守雍丘,多次派遣士兵截擊后趙軍隊,鎮(zhèn)守后趙而歸附祖逖的人很多,后趙領(lǐng)土日漸狹小。秋天七月,朝廷下詔加封祖逖為鎮(zhèn)西將軍。祖逖在軍中,和將士們同甘共苦,約束自己,樂善好施,勉勵督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安撫接納新來歸附的人,即使關(guān)系疏遠、地位低下的人他都以禮遇結(jié)交。祖逖操練士兵,囤積糧食,為奪取黃河以北地區(qū)謀劃。后趙王石勒對此感到擔憂,于是下令讓幽州官吏為祖逖的祖父、父親修建墳墓,安置兩家守墓人,趁機紿祖逖寫信,請求互通使者和往來貿(mào)易。祖逖沒有回信,卻聽任雙方往來貿(mào)易,從中獲取十倍利益。祖逖約束各將領(lǐng)不讓他們侵犯暴掠后趙的百姓,兩國邊境相交之處,稍得休養(yǎng)生息。大興四年秋天七月,朝廷任命尚書仆射戴淵擔任征西將軍,鎮(zhèn)守合肥。祖逖認為自己已經(jīng)清除紛亂收復黃河以南各地,然而戴淵突然就來總管它們,祖逖心里十分不高興。又聽說王敦和劉隗、刁協(xié)結(jié)怨,朝廷將有內(nèi)部變亂。(祖逖)知道大業(yè)難以成功,感傷激憤而生病。九月,祖逖在雍丘逝世。豫州百姓如同失去了父母一樣,譙、梁等地的百姓都為他修建了祠堂。祖逐死后,后趙軍隊多次進犯黃河以南地區(qū),攻占襄城、城父,包圍譙城。豫州刺史祖約不能抵御,退兵駐扎壽春,后趙于是攻取了陳留,梁、鄭一帶又陷入騷亂。21.答案:答案:C解析:22.答案:C解析:“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的‘蔽’相同”錯誤,《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的“蔽”的意思是“所受的蒙蔽”,兩者詞義不同。23.答案:A解析:“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諸侯,搬取救兵”錯誤,原文說的是“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意思是“魏王說:‘我希望您去做這件事!’”,由此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嘗君出使諸侯,而不是孟嘗君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諸侯。24.答案:(1)我國收成不好已經(jīng)兩年了,如今又要行軍數(shù)千里去援助魏國,將怎么辦呢?(2)如果燕國不救援魏國,魏王就會屈節(jié)割讓土地,以魏國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離開。25.答案:①對待趙國:分析利弊。②對待燕國:威脅恐嚇。解析:首先審清題干要求。由題干可知,此題考查的內(nèi)容是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時分別采用了什么游說策略。然后據(jù)此在文中尋找相關(guān)語句。游說趙國的語句是“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民亦且歲死矣”,游說燕國的語句是“秦已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則道里近而輸又易矣,王何利”。綜合以上語句可知,游說趙國主要是通過分析利弊,孟嘗君闡明唇亡齒寒的道理,讓趙國明白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游說燕國主要是通過威脅恐嚇,讓燕國明白不出兵相救將會導致什么惡果。參考譯文秦國將要討伐魏國,魏王聽說了這件事,夜里去見孟嘗君,告訴他說:“秦國將要進攻魏國,您替我謀劃一下,怎么辦?”孟嘗君說:“有了諸侯援救,那么國家可以存續(xù)下來。”魏王說:“我希望您去做這件事!”鄭重地為孟嘗君準備了百輛兵車。孟嘗君到了趙國,對趙王說:“我希望(向大王)借兵去解救魏國!”趙王說:“我不能借。”孟嘗君說:“我冒昧地借兵,是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壁w王說:“可以說給我聽聽嗎?”孟嘗君說:“趙國的軍隊并非比魏國的軍隊強大,魏國的軍隊并非比趙國的軍隊弱小。然而趙國的土地沒有年年戰(zhàn)亂且百姓沒有年年死亡,但魏國的土地年年戰(zhàn)亂且百姓年年有死亡的,為什么?因為魏國在西邊做趙國的屏障?,F(xiàn)在趙國不援救魏國,魏國與秦國歃血結(jié)盟,這樣趙國與強大的秦國相鄰,趙國的土地也將年年戰(zhàn)亂,百姓也將年年死亡。這就是我所說的效忠于大王。”趙王答應了,為魏國派出十萬士兵、三百輛兵車。孟嘗君又北上拜見燕王說:“現(xiàn)在秦國將要進攻魏國,希望大王前去援救魏國!”燕王說:“我國收成不好已經(jīng)兩年了,如今又要行軍數(shù)千里去援助魏國,將怎么辦呢?”孟嘗君田文說:“跋涉幾千里去援救別人,這有利于燕國。現(xiàn)在魏王出了國門便看見秦軍,即使想跋涉幾千里去援助他人,可以做到嗎?”燕王還是沒有答應。孟嘗君田文說:“我給大王獻上有利的計策,但大王不采用我忠誠的計策,我請求離開,恐怕天下將有大的變化了?!毖嗤跽f:“我可以聽聽這個大的變化嗎?”孟嘗君說:“如果燕國不救援魏國,魏王就會屈己下人割讓土地,以魏國的一半送給秦國,秦國一定會撤兵離開。秦兵離開魏國后,魏王傾盡韓國、魏國的軍隊,又向西借秦國軍隊,再依靠趙國軍隊,用四個國家的兵力攻打燕國,大王將會得到什么好處呢?燕國是跋涉幾千里去援助他人好,還是一出去就看見敵軍好?對于四國軍隊來說路程很近而且運輸也方便,這對大王有什么好處呢?”燕王說:“您走吧,我聽從您的。”于是為孟嘗君派出八萬士兵、二百輛兵車,跟從孟嘗君。魏王非常高興地說:“您借到燕國、趙國這么多士兵,而且很快啊?!鼻赝醴浅?只?,割讓土地向魏國請求講和。魏王于是歸還了燕國、趙國的士兵,并且封賞了孟嘗君田文。26.答案:C解析:27.答案:B解析:古代軍事術(shù)語、古今異義、特定稱謂等知識;“文中指表現(xiàn)較差,不能令人滿意”錯誤。由原文“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zhàn)攻具”等中吳漢的表現(xiàn)看,“差強人意”應該是皇上用來肯定或贊揚吳漢的話,指“還能振奮人的意志”。28.答案:D解析:理解文意;“全部都分送給了故舊部屬”錯誤,原文說的是“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即全部都分送給了兄弟舅家。29.答案:(1)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屢次與他交談,那人勇猛而有智謀,眾將少有能趕得上的。”(2)吳漢回來,責備他們說:“軍隊出征在外,官兵們用度不足,為什么多買田地房產(chǎn)呢?”解析:參考譯文吳漢,字子顏,是南陽人。韓鴻擔任使者,拿著符節(jié)出使,使河北降服,有人告訴他:“吳子顏,是位奇士,可以和他計議大事?!眳菨h為人質(zhì)樸敦厚但缺少文采,倉促間不能用言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鄧禹和諸位將領(lǐng)多次舉薦吳漢,吳漢多次被召見,從那以后他勤苦不倦沒有離開過官署,皇上也因為他是南陽人,逐漸親近他。皇上已經(jīng)攻克邯鄲,誅殺王郎,召見鄧禹留宿,晚上他對鄧禹說:“我想要向北方調(diào)發(fā)幽州的精銳騎兵,諸位將領(lǐng)中哪一個可以派遣呢?”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屢次與他交談,那人勇猛而有智謀,眾將少有能趕得上的。”皇上于是讓吳漢擔任大將軍。吳漢于是斬殺了幽州牧苗曾,皇上認為鄧禹有知人之明。吳漢與蘇茂、周建交戰(zhàn),吳漢親自披甲持戟,命令眾部將說:“聽到鼓聲都大聲呼喊一同前進,后到的人斬首。”于是擊鼓進軍,賊兵大敗。向北攻打清河長垣和平原五里的賊人,都平定了他們。吳漢討伐蜀地,分別在水南、水北設(shè)置大營,北營作戰(zhàn)不利,于是帶領(lǐng)士兵在口中橫銜著枚無聲前進與南營會合,大敗公孫述。吳漢駐兵守衛(wèi)成都,公孫述的將領(lǐng)延岑派遣奇兵出現(xiàn)在吳漢軍隊后方,襲擊并打敗了吳漢,吳漢落水,拉著馬尾才得以出來。吳漢性情忠厚,忠誠地侍奉皇上,自從最初跟隨皇上征戰(zhàn),常常伴在皇上身邊,皇上沒有安寢,他就側(cè)身屏住聲息(小心地陪伴),皇上安歇后他才退出去。武器不鋒利,軍營物資不充實,吳漢常常一個人修理矯正弓戟,檢閱兵馬,激勵將士們?;噬蠒r常派人看吳漢在做什么,(派去的人)回來說他正在修整作戰(zhàn)時進攻的器具,皇上常常說:“吳漢還能振奮人的意志,他威重的樣子好像一個人可以匹敵一個國家。”封吳漢為廣平侯。吳漢曾經(jīng)出征,妻子在他走后置買了田產(chǎn)。吳漢回來,責備他們說:“軍隊出征在外,官兵們用度不足,為什么多買田地房產(chǎn)呢?”于是把這些田產(chǎn)宅業(yè)全部分給兄弟舅家。吳漢的爵位、俸祿和賞賜最為尊貴顯要,但是他只修建住宅,不另在巷子里建造府第。夫人先他而去世,他只簡單地把她埋葬在小的墳墓里,沒有修建祠堂,吳漢恭謹儉約到這種地步。吳漢病重,皇上親自前來,問他想說什么話。吳漢回答說:“臣子愚昧沒有什么見識,只愿陛下慎重不要輕易赦免罪犯罷了?!眳菨h因病去世后,(官員)上奏給他定謚號時說:“有關(guān)官員商議后認為應該賜謚號為武。”皇上下令特意賜他謚號為忠侯。30.答案:剛毅之處:①作戰(zhàn)勇猛,連克強敵;②敗而不餒,激揚士氣。木訥之處:缺乏文采,不善言辭。解析:歸納內(nèi)容要點;“剛毅”指意志剛強堅毅,“木訥”指樸實遲鈍,不善于說話。梳理原文內(nèi)容可知,原文中能體現(xiàn)吳漢剛毅的有“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賊兵大破”“北擊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賊,皆平之”,前者說明吳漢作戰(zhàn)勇猛,后者說明吳漢連克強敵。能體現(xiàn)吳漢木訥的是“吳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這說的是吳漢缺乏文采,不善言辭。根據(jù)以上分析組織語言作答即可。31.答案:CEG解析:32.答案:B解析:B項,“與……中的‘勸’詞義不相同”錯誤,“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是“鼓勵、勸勉”的意思,和文中的“勸”詞義相同。D項,現(xiàn)代漢語中“誣蔑之辭”指以捏造事實來詆毀別人名譽的話,含有惡意構(gòu)陷的意味,貶義色彩濃烈。而材料二“信誣說以疑圣”中的“誣說”是針對韓非而言的,韓非主觀上并沒有誣蔑陷害之意。33.答案:C解析:相關(guān)信息來自材料二,對應的語句是:“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痹牡拇笠馐牵菏廊苏f到高一定指稱蒼天,說到低必然會指稱深淵。那些好事之徒、穿鑿附會之輩,必定從經(jīng)書中尋章摘句為自己提供依據(jù),援引圣賢來顯示自己的高明,它們想借此讓愚昧民眾相信自己的話,從而使自己的學說有所依托。材料中的“自輔”是指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自賢”是指通過攀附圣賢、援用圣賢來彰顯自己的賢能,故選項中“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能”理解錯誤。“以上天作比”“以深淵作比”“爭取民眾的信任”等表述也不準確。另外,將“好事而穿鑿者”等同于“世人”,也有范圍擴大之嫌。34.答案:(1)我的群臣沒有不對我有驕傲輕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沒有失去君臣間的禮節(jié),因此把他放在前面。(2)請允許我大體說說一隅之見,先生您細察一下它是否真實。35.答案: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jīng)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解析:根據(jù)材料二中的“韓非書云……豈有不似哉?然實詐也”可知,子鮒批駁韓非書云“夫子善之”是欺詐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鮒批駁韓非“實詐”的事實依據(jù)。根據(jù)“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瑤與韓、趙、魏伐鄭,遇陳恒而還,是時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晉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這一時間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遠”的總結(jié)可知,趙襄子獎賞群臣時,孔子已經(jīng)去世許多年,不可能對此表達意見,子鮒便是用這一事實依據(jù)來批駁韓非的。參考譯文材料一:趙襄子被圍困在晉陽城中,突圍后,獎賞有功的五個人,高赫是受賞者中功勞第一的。張孟談說:“晉陽城突圍的事,高赫沒有大功勞,現(xiàn)在卻在受賞者中功勞排第一,為什么?”趙襄子說:“晉陽城被圍一事上,我的國家形勢危急,社稷危亡啊。我的群臣沒有不對我有驕傲輕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沒有失去君臣間的禮節(jié),因此把他放在前面。”孔子聽說這件事后,說:“善于獎賞啊,趙襄子!獎賞一個人后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禮了。”有人說: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獎賞。善于賞罰的,(使)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職權(quán),群臣不敢失掉君臣的禮節(jié)。主上設(shè)置了有關(guān)法令,而臣子沒有奸詐的想法。像這樣,就可以叫作善于賞罰了。趙襄子有君臣相親的恩澤,執(zhí)行著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法令,如果還有高傲輕慢的臣子,這是趙襄子失去了處罰的原則。做臣子的,參議政事并且有功勞的就獎賞?,F(xiàn)在高赫僅僅因為不高傲輕慢,趙襄子就獎賞他,這就獎賞錯了。所以說: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獎賞。材料二:陳郡有個叫武臣的,對孔鮒說:“韓非確立法度,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論太多了。我常常探究他們言論的內(nèi)涵并比較他們所做的事,發(fā)現(xiàn)它們歷久不變、長久流傳,在遏制奸邪、勸勉行善方面,韓非未必是錯誤的,孔子未必是全部合適的。像韓非那樣的人,也是當代的圣人了。”孔鮒說:“如今世人說到高的一定要說達到了天的頂點,說低的必然要說深淵。那些喜歡多事而且喜歡穿鑿附會的人,定會引述經(jīng)書中的話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援引圣人的話來顯示自己賢明,他們想以此取得愚昧民眾的信任從而使自己的學說有所依托。就像諸子的書,里邊的道理都是這樣。請允許我大體說說一隅之見,先生您細察一下它是否真實。”武臣說:“好。”孔鮒說:“從前趙、韓一起吞并知氏,趙襄子進行獎賞,首先獎賞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然后才獎賞有功勞的臣子。韓非的書里記載說‘孔子認為趙襄子獎賞得好’,引用孔子的話來為自己的觀點張本,然后非難孔子的說法。(韓非書里說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會有不同呢?然而實際上是欺詐之言。用什么來證明我說的是對的呢?我的祖先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到哀公二十七年荀瑤和韓、趙、魏三家討伐鄭國,遇到陳恒(率齊國軍隊救鄭)而返,那時孔子去世已經(jīng)十一年了,而晉國四卿都還在世。再往后到魯?shù)抗哪?,知氏才滅亡。這兩件事情前后相隔很遠,而韓非(在書里)公然將兩件事情合為一件來說,竟然沒有慚愧之意。由此可見世上有這么多好事之徒,都是韓非的罪過所以我因此對韓非這樣的小道沉默不言,對諸子的學說堵住耳朵不聽已經(jīng)很久了。但是你立起很短的表來計量天的高度,豎起寸長的手指來測量深淵,在大道上蒙昧而不能醒悟,相信胡說妄言而懷疑圣人,這當然不是我所希望的?!?6.答案:EFG解析:37.答案:B解析:“金指敲擊刁斗發(fā)出的聲音”錯,“金”指的是由不同金屬制成的鉦、鑼、鈸等,它們的音色清脆響亮,而“刁斗”指的是古代軍中兼用于炊煮和巡更敲擊的銅制用具。38.答案:D解析:“唐太宗認為,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錯,根據(jù)材料二中的“靖曰:‘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吳漢討公孫述……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笨芍迗詰?zhàn)例是失,吳漢戰(zhàn)例是得,唐太宗認為可以作為萬代借鑒的是這兩個戰(zhàn)例的得失。39.答案:(1)請您稍稍后退,讓將士們得以展開戰(zhàn)斗,我與各位騎馬慢行觀戰(zhàn),不是很愉快嗎?。?)古人臨陣時出奇兵,攻擊敵人意想不到之處,這是變化的方法嗎?40.答案:①為慕容垂所陷害。②用兵能合不能分。解析:由題干可知,需從材料二中找到李靖對淝水之戰(zhàn)中苻堅的評價語句,然后再分析李靖的觀點。根據(jù)“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和“臣故日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可知苻堅沒有謀略,不善用兵。根據(jù)“‘秦諸軍皆貴敗,唯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擞幸砸娗貛熤畞y。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可得出苻堅失敗的外因:為慕容垂所陷害。根據(jù)“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得出苻堅失敗的內(nèi)因:用兵能合不能分。參考譯文材料一:大凡作戰(zhàn),如果兵力對比我眾敵寡,不可在險狹之地與敵交戰(zhàn),一定要選擇平坦開闊之地做戰(zhàn)場。部隊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鳴金信號就停止,這樣(作戰(zhàn))沒有不勝利的。兵法上說:“指揮大軍作戰(zhàn),要能控制部隊進退。”東晉太元年間,前秦帝苻堅率領(lǐng)大軍進駐壽陽,在淝水一岸擺好陣勢,同晉將謝玄(隔水)對峙。謝玄派人對苻堅說:“你率軍長途跋涉踏入我境,卻臨水列陣,是不想同我迅速作戰(zhàn)。請您稍稍后退,讓將士們得以展開戰(zhàn)斗,我與各位騎馬慢行觀戰(zhàn),不是很愉快嗎!”符堅的部下都說:“應當依仗淝水,不讓晉軍渡河上岸。我軍兵多,對方兵少,這樣做一定會萬無一失?!狈麍哉f:“只管退軍,讓他們渡河,(趁其渡河之時)我率領(lǐng)幾十萬騎兵朝河中行進,逼近并殲滅他們。”苻融也認為這樣做是對的。于是苻堅指揮秦軍后撤,(不料)部隊因此大亂而不能停止。于是,謝玄與謝琰、桓伊等人,率領(lǐng)八千精兵渡過淝水。謝玄和謝琰進兵與秦軍在淝水之南激戰(zhàn),符堅部隊潰敗。材料二:唐太宗問:“古人臨陣時出奇兵,攻擊敵人意想不到之處,這是變化的方法嗎?”李靖答:“前代的戰(zhàn)斗,多是憑借小智謀戰(zhàn)勝沒有智謀的人,憑借微小長處戰(zhàn)勝沒有長處的人,這些人哪里能談論兵法呢?如謝玄(在淝水)擊破苻堅,不是謝玄善于用兵,而是符堅不善于用兵的緣故?!碧铺诨剡^頭命侍臣挑選出《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