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8課 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高 琵琶行并序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48:第8課 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高 琵琶行并序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48:第8課 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高 琵琶行并序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48:第8課 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高 琵琶行并序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48:第8課 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高 琵琶行并序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

琵琶行并序【任務(wù)驅(qū)動】1.讀準字音和停頓,畫出你喜歡的詩句。2.了解三首詩歌涉及的古代文學(xué)、文化常識。3.結(jié)合背景理解三首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4.熟讀這三首詩歌。【素養(yǎng)目標】1.知識拓展與延伸:了解唐代三大詩人,了解詩歌背景及相關(guān)文學(xué)、文化常識。2.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把握寫景的技巧,注意通感手法的賞析與運用。3.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掌握想象與夸張的作用,把握借景抒情的技巧,了解詩歌賞析的路徑。4.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與探究作者在特殊背景下的思想感情與人生理想。課前自主學(xué)習(xí)1.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天姥(mǔ)

瀛(yínɡ)洲剡(shàn)溪淥(lù)水

謝公屐(jī)B.訇(hōnɡ)然

魂悸(jì) 倡(chānɡ)女覺(jiào)時

忽已暝(mínɡ)C.荻(dí)花

鈿(diàn)頭

嘔啞(ōu

yā)銀篦(bì) 鸞(luán)回車D.幽咽(yàn) 嘲哳(zhāo

zhā) 遷謫(zhé)紅綃(xiāo) 蝦(há)蟆陵【解析】選D。“幽咽”中的“咽”應(yīng)讀“yè”。2.(1)完成下面對《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文脈梳理答案:①天姥可睹②夢游之景③海日之景④洞天之景入夢之由瀛洲難求①______②________湖月之景③________山中之景④________夢醒之嘆世間行樂不事權(quán)貴(2)完成下面對《登高》的文脈梳理答案:①無邊落木②悲秋作客③苦恨霜鬢④人生(3)完成下面對《琵琶行并序》的文脈梳理內(nèi)容分析形象概括昔日今日琵琶女年輕貌美年長色衰是一個才貌雙全,但在封建社會中被摧殘、被侮辱的歌女形象門庭若市①________歡笑度日②________身份變化:京倡→商婦內(nèi)容分析形象概括昔日今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身份變化:京官→謫官是一個才華橫溢卻被朝廷冷落的多愁善感的詩人形象做官京城③________絲竹不絕④________其樂融融蘆竹繞宅答案:①孤守空船②夢啼闌干③臥病謫居④不聞絲竹文本研讀探究研讀任務(wù)一:賞析詩歌的景物描寫1.《夢游天姥吟留別》開頭四句詩描寫了什么景象?分別突出它們的什么特點?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明確】這四句詩描繪了傳說中的瀛洲和現(xiàn)實中的天姥山。分別抓住了它們“煙濤微茫”難求和“云霞明滅”可睹的特點。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興趣。2.《琵琶行并序》中貫串了幾處景物描寫,試仿照示例分析這些景物描寫的作用。【明確】景物描寫作用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用別時清冷的江月烘托出主客離別的哀傷,又為琵琶聲的出現(xiàn)營造了感傷的氛圍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渲染了悲涼的氣氛,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景物描寫作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寫琵琶女獨守空船時的環(huán)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涼的心情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側(cè)面烘托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寫詩人被貶后的生活環(huán)境,渲染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悲涼景物描寫作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寫琵琶女獨守空船時的環(huán)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涼的心情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側(cè)面烘托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寫詩人被貶后的生活環(huán)境,渲染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悲涼研讀任務(wù)二:品味詩歌的語言3.有人說,《夢游天姥吟留別》“迷花倚石忽已暝”中“忽”字意蘊深厚,請結(jié)合詩句進行簡要分析。【明確】前面詩句描寫詩人白天游山的情景,“忽”字一轉(zhuǎn),既帶過時間推移,又表現(xiàn)詩人深被山中奇花異石吸引,觀賞不夠,流連忘返的情景,體現(xiàn)了詩人迷戀山色,玩之不足的心情。這里描寫的不是一幅靜止的畫,而是隨人移動而變化的長軸畫卷,真是景象萬千。研讀任務(wù)二:品味詩歌的語言3.有人說,《夢游天姥吟留別》“迷花倚石忽已暝”中“忽”字意蘊深厚,請結(jié)合詩句進行簡要分析?!久鞔_】前面詩句描寫詩人白天游山的情景,“忽”字一轉(zhuǎn),既帶過時間推移,又表現(xiàn)詩人深被山中奇花異石吸引,觀賞不夠,流連忘返的情景,體現(xiàn)了詩人迷戀山色,玩之不足的心情。這里描寫的不是一幅靜止的畫,而是隨人移動而變化的長軸畫卷,真是景象萬千。4.請分析《登高》中“無邊”“不盡”兩個詞語的妙處。【明確】“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的聲音,長江洶涌的場景,更能讓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的感傷。與下聯(lián)“萬里”“百年”呼應(yīng),詩人的羈旅之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qū)趕不絕。研讀任務(wù)三: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5.《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兩句詩反映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jié)合詩句加以說明。【明確】這兩句詩是說,無論夢境多么美妙,終歸要醒來,夢中的一切頓時破滅。一方面,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夢的消極情緒。李白在政治遭受挫折的情況下,對人生有些消極,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達的是,夢破滅后,最終還是躺在枕席上。就是說,要回到現(xiàn)實,不能在夢中過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態(tài)度的基調(diào)還是積極向上的。6.結(jié)合詩歌《登高》內(nèi)容,寫出“萬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多重含義。【明確】常年異地漂泊,作客萬里以外的他鄉(xiāng),一可悲;又是蕭瑟的秋天,風(fēng)急天高,猿聲哀鳴,二可悲;正值重九團聚佳節(jié),沒有任何飲酒等樂事,只是一個人孤零零地獨自去登臺,三可悲;常年疾病纏身,四可悲;時世艱難,潦倒不堪,年過半百,兩鬢斑白,五可悲。6.結(jié)合詩歌《登高》內(nèi)容,寫出“萬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多重含義?!久鞔_】常年異地漂泊,作客萬里以外的他鄉(xiāng),一可悲;又是蕭瑟的秋天,風(fēng)急天高,猿聲哀鳴,二可悲;正值重九團聚佳節(jié),沒有任何飲酒等樂事,只是一個人孤零零地獨自去登臺,三可悲;常年疾病纏身,四可悲;時世艱難,潦倒不堪,年過半百,兩鬢斑白,五可悲。7.在《琵琶行并序》第2段中,白居易是如何描述音樂形象的?試仿照示例補充表格。琵琶女在琵琶聲中流露出什么樣的內(nèi)心感情?【明確】描述音樂形象的方法①詩人根據(jù)琵琶女演奏時琴聲的高低緩急,把演奏過程分為若干個階段,分而有合,寫得跌宕起伏、收放自如,并在最高潮處戛然而止,干脆利落,動人心魄②運用通感的表現(xiàn)手法,賦形于聲,把對客觀事物的描述轉(zhuǎn)移到聽者主觀的感覺之中,啟發(fā)聯(lián)想,余韻無窮7.在《琵琶行并序》第2段中,白居易是如何描述音樂形象的?試仿照示例補充表格。琵琶女在琵琶聲中流露出什么樣的內(nèi)心感情?【明確】描述音樂形象的方法①詩人根據(jù)琵琶女演奏時琴聲的高低緩急,把演奏過程分為若干個階段,分而有合,寫得跌宕起伏、收放自如,并在最高潮處戛然而止,干脆利落,動人心魄②運用通感的表現(xiàn)手法,賦形于聲,把對客觀事物的描述轉(zhuǎn)移到聽者主觀的感覺之中,啟發(fā)聯(lián)想,余韻無窮描述音樂形象的方法③使用了一連串形象而巧妙的比喻來描寫虛渺飄忽、過耳即逝的無形音樂,仿佛在聞其聲時能見其形,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了側(cè)面渲染烘托的手法,通過音樂效果的描寫來烘托琴聲的優(yōu)美動聽、深切感人內(nèi)心感情④琵琶女在琵琶聲中流露出了低沉、抑郁的情調(diào),以及不得志的哀怨、悲憤之情,暗示了她悲慘的身世探究任務(wù)四:綜合評價詩歌8.對于“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三句詩,有人認為它與“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所表達的對人生的傷感情緒一樣,體現(xiàn)了李白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思想,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點撥】孤立地看,這三句詩的確表現(xiàn)了作者逃避現(xiàn)實的思想傾向。但實際上它們是作者向自己的過去告別、與黑暗的現(xiàn)實決裂的表白,它們與詩歌末尾的兩句一起表達了作者不向現(xiàn)實妥協(xié)、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的豪邁情懷。9.《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描寫夢境呢?詩歌前后內(nèi)容所表現(xiàn)的主旨詩風(fēng)是否一致?【點撥】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證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10.詩題為“琵琶行”,應(yīng)極寫琵琶彈奏,可詩人卻用大量筆墨敘寫自己送別友人、琵琶女出場以及自己與琵琶女互訴遭遇等場面,這豈不有“文”不對“題”之弊?你如何認識這一矛盾?【點撥】這不是“文”不對“題”,恰是構(gòu)思之妙。寫送別之凄涼襯托了月夜曲的可貴;寫出場之難,襯托了琵琶女演奏的高妙,這叫鋪墊蓄勢、欲揚先抑;寫琵琶彈奏的哀怨,為下文琵琶女自敘身世渲染氣氛;寫遭遇互訴又反過來成為曲奏描寫的張本,是曲奏描寫的生活基礎(chǔ)。兩種描寫相得益彰,又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感慨的抒發(fā)鋪墊蓄勢,使此種感慨真實沉重,發(fā)人深思。詩文構(gòu)思,貴在精妙。“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即此之謂。本詩多種描寫有機融合,看似繁雜無緒,“文”不對“題”,實則步步映襯,互相支持,突現(xiàn)主旨?!舅仞B(yǎng)踐行】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殺了一切人的尊嚴。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所表示的決絕態(tài)度,表現(xiàn)了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和蔑視權(quán)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具\用方向】向往光明追求自由蔑視權(quán)貴反抗精神家國一體,古今同慨《登高》這首詩通過詩人登高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大江邊的深秋景象,抒發(fā)了詩人對艱難身世的感慨。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仇,使自己白發(fā)日添,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了。【運用方向】家國一體家國同構(gòu)

位卑未敢忘憂國沒有國哪有家【主題閱讀】知音被貶潯陽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時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的精湛技藝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兩人在琴聲中相互理解,產(chǎn)生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著名的《琵琶行

并序》由此寫成。閱讀鑒賞延伸★文化傳承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2.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李白

3.一人知己足平生。

——趙翼

4.友情在我過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點點光彩。

——巴金★踐行楷模人生最難得知己——納蘭容若與顧貞觀納蘭容若為相國之子,顧貞觀為一介寒儒,但納蘭容若一向扶困濟貧,古道熱腸,對境遇坎坷的落迫才士一腔真誠,平等結(jié)納,與顧貞觀更是志趣相投,相見恨晚,曾慷慨揮灑寫下傳誦不衰的《金縷曲·贈梁汾》,詞中披肝瀝膽地表達了對朋友生死不渝的真摯情感。

在腐朽的官場里,納蘭容若更是不顧自身安危保護著摯友,顧貞觀的好友詩人吳兆騫曾被清初冤案牽累流放塞外二十多年,納蘭容若歷盡艱難營救吳兆騫回京,不僅維護了正義,也為摯友顧貞觀完成了極力想實現(xiàn)但無力實現(xiàn)的心愿,一時傳為美談。有生之年,納蘭容若以生命的高尚和心地的純潔印證了他與顧貞觀的知音情深,而顧貞觀也同樣傾注全部真誠珍惜這份友情,成為納蘭容若生平第一知己。【類文欣賞】白居易的長歸皈依龍門是一代清官官場失意之后的人生選擇,是一代詩人仕途絕望之后的人生歸宿。

唐文宗大和三年,一個秋天的傍晚,長安古道之上,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頂級大師——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馬牽拉的破車里,一路顛簸朝洛陽的龍門而來,古道兩旁的老樹緩緩地向后退去,幾只烏鴉在頭頂盤旋,發(fā)出凄厲的長鳴。這就是公元826年白居易從反腐敗的戰(zhàn)場上敗下陣來,從此歸隱田園、沉湎山水的人生轉(zhuǎn)折。當看到白居易這副滿臉沮喪、窮困潦倒的模樣,誰會想到他曾在廟堂之上和腐敗勢力舌戰(zhàn)斗法的英雄模樣?那個29歲就進士及第,34歲成為翰林學(xué)士,35歲擔任左拾遺,38歲升為戶曹參軍,仕途上可謂春風(fēng)得意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個連續(xù)上書提出廣開言路、懲貪倡廉、舉賢任能等十大改革主張的斗志昂揚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個用詩歌作為“補察時政”“泄導(dǎo)人情”的武器,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寫出大量諷喻詩,義憤填膺地揭露貪官權(quán)貴的丑惡和人民大眾疾苦的剛正不阿的白居易哪里去了?是的,當年意氣風(fēng)發(fā)的白居易已不復(fù)存在,眼下,他坐在破車之上,或許還在慢慢回想著唐憲宗元和六年那次對他的致命一擊吧?恐怕文學(xué)史要好好地感謝唐憲宗的忠奸不辨,也要感謝貪官權(quán)貴的陰險狠毒——他們把白居易從廟堂之高打入江湖之遠,反而把他推上了文學(xué)藝術(shù)之巔。如果白居易不是淪落江州,也就創(chuàng)作不出讓千古陶醉、讓歷史定格、讓世界喝彩的名篇《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然而,白居易因為《琵琶行》而一舉成名,13年之后他卻又選擇了龍門琵琶峰作為自己的人生歸宿。長歸是他政治上四處碰壁之后的敗退,是他文學(xué)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歸,也是他人生尋覓求索之后的絕望。當然,此時此地的白居易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長歸更是大唐文學(xué)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從此唐詩走向衰敗,最后居然由泥腿子黃巢用“我花開后百花殺”來給輝煌的唐詩充作了封筆名詩。此時,白居易無言地望著古道瘦馬和老樹昏鴉,西下的夕陽把這位斷腸人的蒼蒼白發(fā)染成了金黃。想到自己的人生終結(jié),舉頭眺望那近在眼前的龍門,只見盧舍那大佛正在凝望著洛河對岸的香山琵琶峰,他想,那里便是自己死后的悲慘歸宿了。

其實,這豈止是白居易個人的悲劇?這是整個大唐王朝的歷史悲劇呀!白居易就是半個盛唐。他敗了,就是盛唐的衰敗;他走了,更是帶走了盛唐思想王國的半壁江山。(有刪改)

【賞析】唐統(tǒng)治者把白居易從廟堂之高打入江湖之遠,反而把白居易推上了文學(xué)藝術(shù)之巔,白居易的長歸是他政治上四處碰壁之后的敗退,也是他文學(xué)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歸。作者能夠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白居易的政治悲劇,讀罷文章哀而不傷。作者對白居易從反腐敗的戰(zhàn)場上敗下陣來,失落地顛簸在那纖纖古道之上的情景,充分想象,生動寫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恐怕文學(xué)史要好好地感謝唐憲宗的忠奸不辨,也要感謝貪官權(quán)貴的陰險狠毒——他們把白居易從廟堂之高打入江湖之遠,反而把他推上了文學(xué)藝術(shù)之巔。如果白居易不是淪落江州,也就創(chuàng)作不出讓千古陶醉、讓歷史定格、讓世界喝彩的名篇《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然而,白居易因為《琵琶行》而一舉成名,13年之后他卻又選擇了龍門琵琶峰作為自己的人生歸宿。長歸是他政治上四處碰壁之后的敗退,是他文學(xué)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歸,也是他人生尋覓求索之后的絕望。當然,此時此地的白居易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長歸更是大唐文學(xué)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從此唐詩走向衰敗,最后居然由泥腿子黃巢用“我花開后百花殺”來給輝煌的唐詩充作了封筆名詩?!绢愇男蕾p】白居易的長歸皈依龍門是一代清官官場失意之后的人生選擇,是一代詩人仕途絕望之后的人生歸宿。

唐文宗大和三年,一個秋天的傍晚,長安古道之上,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頂級大師——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馬牽拉的破車里,一路顛簸朝洛陽的龍門而來,古道兩旁的老樹緩緩地向后退去,幾只烏鴉在頭頂盤旋,發(fā)出凄厲的長鳴。這就是公元826年白居易從反腐敗的戰(zhàn)場上敗下陣來,從此歸隱田園、沉湎山水的人生轉(zhuǎn)折。2.《琵琶行并序》中貫串了幾處景物描寫,試仿照示例分析這些景物描寫的作用。【明確】景物描寫作用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用別時清冷的江月烘托出主客離別的哀傷,又為琵琶聲的出現(xiàn)營造了感傷的氛圍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渲染了悲涼的氣氛,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內(nèi)容分析形象概括昔日今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身份變化:京官→謫官是一個才華橫溢卻被朝廷冷落的多愁善感的詩人形象做官京城③________絲竹不絕④________其樂融融蘆竹繞宅答案:①孤守空船②夢啼闌干③臥病謫居④不聞絲竹2.(1)完成下面對《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文脈梳理答案:①天姥可睹②夢游之景③海日之景④洞天之景入夢之由瀛洲難求①______②________湖月之景③________山中之景④________夢醒之嘆世間行樂不事權(quán)貴景物描寫作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寫琵琶女獨守空船時的環(huán)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涼的心情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側(cè)面烘托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寫詩人被貶后的生活環(huán)境,渲染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悲涼內(nèi)容分析形象概括昔日今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身份變化:京官→謫官是一個才華橫溢卻被朝廷冷落的多愁善感的詩人形象做官京城③________絲竹不絕④________其樂融融蘆竹繞宅答案:①孤守空船②夢啼闌干③臥病謫居④不聞絲竹【類文欣賞】白居易的長歸皈依龍門是一代清官官場失意之后的人生選擇,是一代詩人仕途絕望之后的人生歸宿。

唐文宗大和三年,一個秋天的傍晚,長安古道之上,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頂級大師——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馬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