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lǐng)巾國學(xué)達(dá)人》挑戰(zhàn)賽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1頁
《紅領(lǐng)巾國學(xué)達(dá)人》挑戰(zhàn)賽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2頁
《紅領(lǐng)巾國學(xué)達(dá)人》挑戰(zhàn)賽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3頁
《紅領(lǐng)巾國學(xué)達(dá)人》挑戰(zhàn)賽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4頁
《紅領(lǐng)巾國學(xué)達(dá)人》挑戰(zhàn)賽考試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紅領(lǐng)巾國學(xué)達(dá)人》挑戰(zhàn)賽考試題庫及

答案(通用版)

1.《孝經(jīng)》是中國古代儒家倫理學(xué)著作,今文《孝經(jīng)》全書共有_B_

早。

A、16

B、18

C、19

D、22

2.在《孝經(jīng)》中,根據(jù)不同人的身份差別規(guī)定了“孝”的不同內(nèi)容,

其中,“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是規(guī)定_C_的“孝,

A、士

B、諸侯

C、卿大夫

D、庶人

3.《孝經(jīng)》的第一章是(C)

A、天子章

B、孝治章

C、開宗明義章

D、廣至德章

4.(多選)下列表述符合《孝經(jīng)》的思想的有:(ACD)

A、做人和治國,都需要以“孝”為本。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

B、孝順,就是對長輩和上級惟命是從。錯,諫誓章第十五

C、孝順應(yīng)該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以求天地人合。三才章第七,感應(yīng)章第

十六

D、孔子認(rèn)為對父母孝順,對國家忠誠,是基本的道義。開宗明義章

第一

5.(多選)下列語句能夠概括出孔子在《孝經(jīng)》中的主旨的是:(ABCD)

A、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B、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C、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D、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

6.(多選)《孝經(jīng)》中,孔子引用到的作品有下列哪幾項(xiàng)?(AC)

A、《詩經(jīng)》開宗明義章第一

B、《論語》

C、《尚書》天子章第二

D、《春秋》

7.《孝經(jīng)》在哪個朝代被尊為經(jīng)書?(A)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孝經(jīng)》根據(jù)不同人的身份差別規(guī)定了行“孝”的不同內(nèi)容:庶人

之“孝”要求什么?(D)

A、“愛敬盡于其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p>

B、“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jǐn)度,滿而不溢”

C、“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D、“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jǐn)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

9.以下哪一個不是《孝經(jīng)》中的章節(jié)?(C)

A、開宗明義

B、天子章

C、四刑章

D、三才章1

10.《孝經(jīng)》的最后一章章名是?(B)

A、圣治章

B、喪親章

C、感應(yīng)章

D、廣揚(yáng)名章

11.《孝經(jīng)》第十章紀(jì)孝行章中,子曰:“孝子之事親也,(A)

A、居則致其敬

B、養(yǎng)則致其樂

C、病則致其憂

D、喪則致其哀1

12.下列句子表現(xiàn)《孝經(jīng)》中孝是諸德之本的是A

A、“人之行,莫大于孝”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D、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13.《孝經(jīng)》中對天子之孝的要求是(A)

A、“愛敬盡于其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B、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jǐn)度,滿而不溢”

C、“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D、“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1

14.下列哪位皇帝曾為孝經(jīng)作注。B

A、唐太宗

B、唐玄宗

C、秦始皇

D、漢武帝1

15.《孝經(jīng)》第十六章感應(yīng)章中,子曰:“天地明察,(B)

A、必有尊也

B、神明彰矣

C、鬼神著矣

D、不忘親也1

1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背鲎浴缎⒔?jīng)》哪一章?

A、第九章圣治章

B、第六章庶人章

C、第十三章廣至德章

D、第十七章事君章1

17.“《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出自《孝經(jīng)》

哪一章?

A、第一章開宗明義章

B、第三章諸侯章

C、第九章圣治章

D、第H^一章五刑章A)0((1

18.“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jǐn)度,滿而不溢”是指對哪一個階

層孝的要求(B)

A、天子

B、諸侯

C、卿大夫

D、士1

19.《孝經(jīng)》把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刑律)聯(lián)系起來,認(rèn)為“”,提出要借

用國家法律的權(quán)威,維護(hù)其宗法關(guān)系和道德秩序。(A)

A、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B、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黛言而哀戚之

C、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D、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

20.《孝經(jīng)》成書于(C)

A、春秋時期

B、戰(zhàn)國時期

C、秦漢之際

D、東漢初年

21.清代紀(jì)啊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孝經(jīng)》一書是所著。(B)

A、孔子

B、孔子七十子之徒

C、邢曷疏

D、陳孝道

22.“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yáng)名

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

身?!背鲎裕ˋ)

A、開宗明義章

B、三才章

C、孝治章

D、圣治章

23.孝經(jīng)上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這說明中國人看待自

己身體的出發(fā)點(diǎn)是(D)

A、注重保健

B、天人合一

C、三綱五常

D、宗法觀念

24.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下一句是?

A、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

B、移風(fēng)易俗,莫善于樂。

C、禮者,敬而已矣。

D、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

25.“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yáng)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

孝乎?”是誰說的?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莊子

26.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jìn)思盡忠,退思補(bǔ)過,將順其美,匡救其

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出自哪一章?

A、事君章

B、喪親章

C、廣揚(yáng)名章

D、感應(yīng)章

27.《孝經(jīng)》第十章紀(jì)孝行章中,子曰:“孝子之事親也,(A)

A、居則致其敬

B、養(yǎng)則致其樂

C、病則致其憂

D、喪則致其哀

28.《孝經(jīng)》第十六章感應(yīng)章中,子曰:“天地明察,(B)

A、必有尊也

B、神明彰矣

C、鬼神著矣

D、不忘親也

29.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jǐn)度,滿而不溢”是指對哪一個階層

孝的要求(B)

A、天子

B、諸侯

C、卿大夫

D、士

30.孝經(jīng)在中國古代影響很大()曾經(jīng)親自為它做注(0

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中宗

3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

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

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

(A)

A、行

B、言

C、擇

D、守

32.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jǐn)身節(jié)用,以養(yǎng),此庶人之孝也。故

自天子至于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B)

A、天地

B、父母

C、國家

D、天子

33.子曰:“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也。(A)

A、行

B、利

C、義

D、責(zé)

34.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o

嚴(yán)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A)

A、嚴(yán)父

B、順

C、敬

D、仁

35.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

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yán)。五者備矣,然后能。

A、事親

B、致敬

C、孝子

D、成人

36.《孝經(jīng)》中國古代的(A)倫理學(xué)著作。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7.《山行》是描繪了(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38.“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背鲎缘拿洹?/p>

A、李白

B、王維

C、王昌齡

D、杜牧

39.把“春風(fēng)”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詩?(C)

A、《憶江南》

B、《滁州西澗》

C、《詠柳》

D、《游園不值》

40.“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詩中寫的名勝是(D)o

A、泰山

B、華山

C、黃山

D、廬山

41.“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

寫的是(B)。

A、花

B、風(fēng)

C、竹

D、水

42.詩人李白稱(A),杜甫稱(B)

A、詩仙

B、詩圣

C、詩囚

D、詩鬼

4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龍城飛將”指的是

(B)

A、漢朝名將霍去病

B、漢朝名將李廣

C、趙國名將廉頗

D、三國名將趙云

44.唐代賈島在“鳥宿池邊樹,僧()月下門?!边@句是詩中最終選擇

了(B)

A、推

B、敲

C、扣

D、拉

4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边@兩句描寫的是(C)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4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出自(A)的《小池》

A、楊萬里

B、蘇軾

C、賀知章

D、陸游

47.以下哪一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中的名句(F)

A、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B、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C、春江水暖鴨先知

D、春潮帶雨晚來急

E、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F、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48.“誰言寸草心,報(bào)得三春暉?!背鲎悦辖肌队巫右鳌?,是一首贊美

(B)

的詩。

A、父愛

B、母愛

C、師愛

D、友情

4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敝械摹澳宋獭笔侵福˙)

A、蘇軾

B、陸游

C、王維

D、杜牧

50.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的“二十四橋”

現(xiàn)在在(D)

A、杭州

B、蘇州

C、常州

D、揚(yáng)州

51.“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的“佳節(jié)”指(C)

A、元宵節(jié)

B、端午節(jié)

C、重陽節(jié)

D、中秋節(jié)

52.“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的“鐘山”在(A)

A、南京

B、鎮(zhèn)江

C、揚(yáng)州

D、杭州

5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詩句中的“子規(guī)”指(B)

A、黃鵬

B、杜鵑鳥

C、燕子

D、白鷺

54.“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這句話出自(A)的《山行》

A、杜牧

B、杜甫

C、李商隱

D、曾岑

5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的作者白居易是(B)人

A、宋代

B、唐代

C、清代

D、元代

56.彼茁者葭,壹發(fā)五犯。于嗟乎駱虞!”其中的和是獸(B)歲的稱

呼。

A、一

B、二

C、三

D、五

57.現(xiàn)在的通行本《詩經(jīng)》中的第一首詩是(C)

A、《秦風(fēng)?兼葭》

B、《王風(fēng)?黍離》

C、《周南?關(guān)雎》

D、《陳風(fēng)?月出》

5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嗣音”的意思

是(D)

A、寫詩應(yīng)和

B、唱歌回應(yīng)

C、杳無音訊

D、捎個口信

5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嗣音”的意思

是(D)

A、寫詩應(yīng)和

B、唱歌回應(yīng)

C、杳無音訊

D、捎個口信

60.最早提出“孔子刪詩說”的是(C)

A、毛亨

B、董仲舒

C、司馬遷

D、鄭玄

61.沒用重章疊句的復(fù)沓結(jié)構(gòu)的作品是(D)

A、《秦風(fēng)?兼葭》

B、《秦風(fēng)?無衣》

C、《鄢風(fēng)?相鼠》

D、《大雅?生民》

62.“搔首跳崛”這個成語出自《詩經(jīng)》中的(C)

A、《周南?關(guān)雎》

B、《鄴風(fēng)?柏舟》

C、《邢風(fēng)?靜女》

D、《衛(wèi)風(fēng)?氓》

63.《詩經(jīng)》帶有諸侯國地方色彩的部分是(C)

64.“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蓖蹙S的這首詩歌詠的是(C)

A、九華山

B、寶石山

C、終南山

D、三清山

65.十五《國風(fēng)》,以(A)的年代最早。

A、《周南》

B、《豳風(fēng)》

C、《王風(fēng)》

D、《魏風(fēng)》

66.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李”出自(A)

A、《大雅?抑》

B、《鄴風(fēng)?綠衣》

C、《衛(wèi)風(fēng)?氓》

D、《庸K風(fēng)?君子偕老》

67.中國詩歌史上最古老的棄婦詩是(B)

A、《周南?漢廣》

B、《衛(wèi)風(fēng)?氓》

C、《鄭風(fēng)?將仲子》

D、《鄭風(fēng)?狡童》

68.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A),與子同仇?!边x出填寫正

確的一項(xiàng)

A、修我戈矛

B、修我矛戟

C、修我甲兵

D、修我矛盾

69.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C)

A、詠物抒情

B、敷陳其事而直言之

C、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

D、以彼物比此物也

70.《兼葭》選自《詩經(jīng)》中的(C)

A、《國風(fēng)?周南》

B、《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

C、《國風(fēng)?秦風(fēng)》

D、《國風(fēng)?鄭風(fēng)》

71.成語“綽綽有?!背鲎浴对娊?jīng)》(B)

A、《小雅?鶴鳴》

B、《小雅?角弓》

C、《豳風(fēng)?東山》

D、《衛(wèi)風(fēng)?氓》

72.《詩經(jīng)》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A)

A、典禮

B、諷刺

C、娛樂

D、交往

73.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騷首跳崛?!边@是一首(A)

詩。

A、愛情

B、團(tuán)聚

C、思親

D、思鄉(xiāng)

74.下列哪一首詩是反映社會矛盾、揭露批判現(xiàn)實(shí)的怨刺詩?

(A)

A、《大雅?江漢》

B、《小雅?黃鳥》

C、《大雅?皇矣》

D、《庸K風(fēng)?柏舟》

7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中的“風(fēng)”指的是(C)

A、風(fēng)流

B、風(fēng)韻

C、《詩經(jīng)》中的《國風(fēng)》

D、楚辭中的《離騷》

76.江漢湯湯,武夫洸洸",“湯湯”的意思是(B)

A、水流的樣子

B、水勢浩大的樣子

C、威武的樣子

D、水熱的樣子

77.以下哪一個不是《孝經(jīng)》中的章節(jié)?(C)

A開宗明義B天子章C四刑章D三才章

78.《孝經(jīng)》中孔子認(rèn)為子女對于父母去世的理性態(tài)度是:(D)A進(jìn)思

盡忠,退思補(bǔ)過B中心藏之,何日忘之C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

D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79.《爾雅》“釋天”篇“風(fēng)雨”中講到“東風(fēng)謂之(D)”,:A涼風(fēng)B

谷風(fēng)C泰風(fēng)D暖風(fēng)

80.《爾雅》“釋地”篇講至廣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D)”:

A林B野C原D陸

81.《孝經(jīng)》第十章紀(jì)孝行章中,子曰:“孝子之事親也,(A)A居則致

其敬B養(yǎng)則致其樂C病則致其憂D喪則致其哀

82.下列哪位皇帝曾為孝經(jīng)作注(B)A唐太宗B唐玄宗C秦始皇D漢武

83.《孝經(jīng)》第十六章感應(yīng)章中,子曰:“天地明察,(B)

A必有尊也B神明彰矣C鬼神著矣D不忘親也

84.“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出自《孝經(jīng)》哪一章?

(A)

A第九章圣治章B第六章庶人章C第十三章廣至德章D第十七章事君

85.《孝經(jīng)》成書于(C)

A春秋時期B戰(zhàn)國時期C秦漢之際D東漢初年

86.清代紀(jì)啊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孝經(jīng)》一書是

所著(B)

A孔子B孔子七十子之徒C邢曷疏D陳孝道

87.《爾雅》“釋宮”篇,“東西墻”叫做:(A)A序B梁C堊D桓

88.“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yáng)名于

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出自(A)

A開宗明義章B三才章C孝治章D圣治章

89.先秦文獻(xiàn)(C):“堯造圍棋,丹朱善之”,這是涉及圍棋起源的最早

記載

A《尚書》

B《左傳》

C《世本》

D《博物志》

90.《孝經(jīng)》中子曰:“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yǎng),尤為不孝也”“三

者”

是指:(A)

A驕奢役B戰(zhàn)役稅C驕亂爭D稅亂奢

91.《孝經(jīng)》中將社會上的人分為(C)個層級A3個B4個C5個口6個

A秦穆公B楚莊王C晉文公D齊桓公

92.《文心雕龍-神思》篇中,第一句為:“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

心存魏闕之下”其實(shí),這位“古人”就是先秦諸子中的一位,他是(C)

A老子B孔子C莊子D韓非子

93.《菜根譚》反映了明代知識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說,

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思想和道教(A),結(jié)合自身體驗(yàn),

形成的一套出世人世的法則A清靜無為B順因自然C形神兼養(yǎng)D無量

度人

94.“修生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提出是在(D)A《論語》B《孟子》

C《中庸》D《大學(xué)》

95.以下典故和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無關(guān)的是(C)A狡兔三窟B雞

鳴狗盜C竊符救趙

96.“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孟子》中,

認(rèn)為自己就是“先知先覺”者的人是(B)A商湯B伊尹C孟子D萬章

97.《茶經(jīng)》認(rèn)為,好茶水是什么顏色?(C)A無色B淡黃C綠色D暗

98.“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的正確解釋是:(B)A用上天之道,分享

地上的利益B利用自然規(guī)律,分辨土地的高下優(yōu)劣C利用天子的權(quán)利,

分配有利的土地資源D利用天子的權(quán)利,占據(jù)有利的地形

99.《爾雅》“釋天”篇“風(fēng)雨”中講到,“日出而風(fēng)為暴,風(fēng)而雨土

為(D)”:A霧B塵C沙D霾

100.《爾雅》“釋器”篇,“盎謂之(D)”:A缶B豆C簞D爵

101.孟子說:“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饑矣”孟子時

代的百畝,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C)A五十二畝B八十三畝C三十六畝D

二十九畝

102.《爾雅》“釋天”篇中“果不熟”為:(C)A饑B僮C薦D荒

103.孟子認(rèn)為,道德修養(yǎng)所能達(dá)到的境界,有六個層級下列幾項(xiàng),由

低到高排序正確的一項(xiàng)是(C)A善人-信人-美人-大人-圣人-神人B圣

人-神人-美人-大人-善人-信人C圣人-神人-美人-大人-信人-善人D

美人-大人-善人-信人-圣人-神人

104.《爾雅》“釋宮”篇,“楣謂之(B)”:A梁B門C窗D戶

105.《爾雅》中對于不同材質(zhì)的加工,有不同的說法“金謂之鏤”,

“石謂之”什么?(D)A刻B磋C切D磨

106.“敬親者,不敢慢于人”的意思是:(D)A尊敬自己的父母,不

敢比別人動作慢B尊敬自己的父母,不敢比父母傲慢C對自己的長輩

恭敬,也就不敢對別人的父母有絲毫怠慢D拜祭親人,不敢比別人動

作慢

107.對于施展自己的抱負(fù)輔佐君主成就王業(yè)這件事,孟子自己說從幾

歲以后就不動心了?(D)A四十B五十C六十D七十

108.陸羽認(rèn)為煮茶最好的水是(A)A山水B井水C江水D湖水

109.陸羽認(rèn)為,上等的茶碗產(chǎn)自(A)A滁州B湖州C越州D杭州

H0.孟子說:“君之視臣如土芥,臣則視君如(C)

A腹心B犬馬C寇仇D手足

H1.下列名言,不是出于《孟子》的一句是(B)A愛人者,人恒愛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C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D心之官則思

H2.“天地之經(jīng),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的意

思是:(C)A天地有自己的法則,人也一樣所以要趁著天亮,占據(jù)地

形優(yōu)勢,平定天下B天地之間的道路,是百姓走出來的,所以根據(jù)自

然規(guī)律,利用地形優(yōu)勢,可以平定天下c天地有自己的法則,人類應(yīng)

該遵循其內(nèi)在規(guī)律實(shí)行孝道效法自然規(guī)律,利用自然的優(yōu)勢,才能對

天下百姓施以教化,做到天時地利人和D天地有自己的法則,然而百

姓有自己的規(guī)律因此,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規(guī)律讓天下歸順

H3.經(jīng)魏晉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賢,《與山巨源絕交書》是竹林

七賢中的誰寫給山濤的(B)A阮籍B嵇康C劉伶D向秀

H4.先秦時代,教育內(nèi)容以“六藝”為主,下列不屬于“六藝”的是:

(D)

A射B御C禮D武

115.《詩經(jīng)》的傳統(tǒng)分類是(B)

A南風(fēng)雅B風(fēng)雅頌C雅頌?zāi)螪頌?zāi)巷L(fēng)

116.《尚書》內(nèi)容所屬的類別是(A)

A哲學(xué)散文集B歷史散文集C文學(xué)散文集D藝術(shù)散文集

1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C)

A《孟子》B《易經(jīng)》C《論語》D《中庸》

118.《墻頭馬上》的作者是(D)

A馬致遠(yuǎn)B鄭光祖C石君寶D白樸

119.《在水一方》的歌詞來源于(A)

A《詩經(jīng)》B《陌上?!稢《楚辭》D《孔雀東南飛》

120.我國現(xiàn)在存最早的兵書是:(A)

A《孫子兵法》

B《孫臏兵法》

C《司馬法》

D《紀(jì)效新書》

121.下面哪個劇種被稱為“中國百戲之師”(C)

A京劇B黃梅戲C昆曲D越劇

122.《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里面包括多少首詩(B)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C二百首D三百一十五首

123.朱熹的學(xué)派被稱為考亭學(xué)派,其學(xué)被稱為(D)

A洛學(xué)B關(guān)學(xué)C象數(shù)學(xué)D閩學(xué)

124.〃拼著一身副,敢把皇帝拉下馬〃一語出于《紅樓夢》中何人之

口?(C)A焦大B薛蟠C鳳姐D鴛鴦

125.〃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一語出于《紅樓夢》中何人之

口?(A)A小紅B黛玉C探春D晴雯

126.〃盛筵必散〃一語出于《紅樓夢》中何人之口?(B)A探春B秦可卿

C小紅D妙玉

127.賈政不喜歡寶玉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B)A入塾B抓周C挨打D

魘魔法

128.賈政等人在大觀園游的第一處庭院〃有鳳來儀〃是后來的什么地

方?(D)A怡紅院B,衡蕪院C綴錦閣D瀟湘館

129.通靈寶玉上刻的銘文是什么?(A)A莫失莫忘,仙壽恒昌B不離不

棄,芳齡永繼C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130.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黛玉掣得的是什么花簽?⑻A

牡丹B芙蓉C蠟梅D蘭花

131.孟子游說諸侯,被授與“卿”之高位,是在(D)A宋國B魏國C

滕國D齊國

132.孟子被加封為“亞圣公”,是在(C)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33.《道德經(jīng)》一書總共有(B)A80章B81章C82章D83章

134.莊子是道家學(xué)派的集大成者,我們研究莊子應(yīng)以(A)為主A內(nèi)篇

B外篇C上篇D下篇

135.《道德經(jīng)》一書,是一部(D)體系A(chǔ)自由主義B存在主義C唯心

主義D唯物主義

136.老子主張“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因此強(qiáng)調(diào)(A)A以柔克剛B

以剛克柔C陰陽調(diào)和D陰陽對立

137.《莊子?至樂》篇里,記載的“鼓盆而歌”,所反映的是莊子的(C)A

道德觀B價(jià)值觀C生死觀D禍福觀

138.大乘佛教的“乘”代表的意義是(C)A相乘B羅漢C運(yùn)載D修行

139.南宋著名哲學(xué)家朱熹曾編著了一本書,后來成為明清兩代科舉考

試的標(biāo)準(zhǔn)教科書,請問這本書是:O

A、《近思錄》

B、《十三經(jīng)注疏》

C、《五經(jīng)正義》

D、《四書章句集注》

答案:D

140.反映王守仁思想的主要著作是()

A、《傳習(xí)錄》

B、《四書集注》

C、《近思錄》

D、《尚書引義》

答案:B四書集注

141.《四書集注》的作者是C。

A、周敦頤

B、張載

C、朱熹

D、程景頁

142.《四書集注》不包括D。

A、《大學(xué)》

B、《孟子》

C、《論語》

D、《莊子》

143.《四書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B學(xué)。

A、倫理

B、道統(tǒng)

C、道德D理義

144.《論語集注》有A卷。

A、10

B、1

C、14

D、

145.《四書集注》中,朱熹為了闡釋理學(xué)思想,按照自己的意思編撰

了一篇“格物傳”補(bǔ)入A。

A、《大學(xué)》

B、《孟子》

C、《老子》

D、《論語》

146.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注》,被C兩朝指定為讀書人必讀的教

科書。

A、宋元

B、元明

C、明清

D、宋清

147.《四書集注》提出了以D為最高范疇的哲學(xué)體系。

A、仁

B、義

C、孝

D、理

148.“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

朱熹的B中得到闡釋。

A、《大學(xué)》

B、《大學(xué)章句》

C、《孟子集注》

D、《論語集注》

149.《四書集注》中,發(fā)揮了A家傳統(tǒng)觀點(diǎn)。

A、儒

B、道

C、佛

D、墨

150.《大學(xué)章句》和《中庸章句》的完成時間是D。

A、淳熙十年

B、淳熙十二年

C、淳熙十四年

D、淳熙十六年

151.《四書集注》是朱熹為《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所作

的注。

152.《四書集注》是《四書章句集注》的簡稱。

153.《四書集注》有《大學(xué)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論語集

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

154.《四書集注》中,朱熹為了闡釋理學(xué)思想,按照自己的意思編撰

了一篇“格物傳”補(bǔ)入《大學(xué)》。

155.《四書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道統(tǒng)”學(xué)。

156.朱熹對《大學(xué)》、《中庸》的注釋以直抒己見為主,故名之為《大

學(xué)章句》

和《中庸章句》。

157.在朱熹的《四書集注》中,《大學(xué)》是“初學(xué)入德之門”,《中庸》

“孔門傳授心法”重要著作。

158.《四書集注》的編排次序是《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159.《大學(xué)章句》內(nèi)容豐富,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

160.《四書集注》很重視義理的闡發(fā),是以義理解經(jīng)的代表作。

161.《四書集注》是朱熹為《大學(xué)》、《中庸》、《孟子》、《莊子》作得

注。

162.《四書集注》的編排次序是《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

163.《大學(xué)章句》是理學(xué)之倫理、政治、哲學(xué)的基本綱領(lǐng)。對

164.《四書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倫理”學(xué)。錯

165.在朱熹的《四書集注》中,《論語》是“初學(xué)入德之門”。錯

166.《四書集注》很重視義理的闡發(fā),是以義理解經(jīng)的代表作。對

167.《四書集注》中,朱熹為了闡釋理學(xué)思想,按照自己的意思編撰

了一篇“格物傳”補(bǔ)入《孟子》。錯

168.朱熹在注釋《論語》、《孟子》時,大量引用了二程及他人的說法,

故以《集注》命名。對

169.《大學(xué)章句》和《中庸章句》的完成時間是淳熙十六年。對

170.《四書集注》提出了以理為最高范疇的哲學(xué)體系。對資治通鑒

171.《資治通鑒》的作者是D。

A、司馬遷

B、王安石

C、嚴(yán)衍

D、司馬光

172.《資治通鑒》以A為目。

A、時間

B、事件

C、地點(diǎn)

D、事物

173.《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著名歷史學(xué)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

手完成的。

其助手不包括從C。

A、劉恕

B、司馬康

C、司馬遷

D、范祖禹

174.《資治通鑒》不包括D。

A、《唐紀(jì)》

B、《宋紀(jì)》

C、《漢紀(jì)》

D、《清紀(jì)》

175.《資治通鑒》的作者是司馬光。

176.《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

177.《資治通鑒》共294卷,另有《考異》、《目錄》各30卷、

178.《資治通鑒》按朝代分為十六紀(jì)。

179.《資治通鑒》書名的由來,是宋神宗認(rèn)為該書“鑒于往事,有資

于治道”,而欽賜此名的。對

180.《資治通鑒》是一部紀(jì)傳體通史。錯

181.《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

各三十卷。對

182.《資治通鑒》的內(nèi)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guān)系為主,兼及經(jīng)濟(jì)、

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jià)。對

183.《資治通鑒》以事件為綱,以時間為目。錯

184.《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

顯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對

185.介紹《資治通鑒》

《資質(zhì)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往往用追

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tǒng)而明晰的

印象。它的內(nèi)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shí)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

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傳習(xí)錄

186.你未看此花時,()一一王陽明《傳習(xí)錄》此花與汝同歸于寂

187.(),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王守仁《傳習(xí)錄》種樹者必培其根

188.君自保重,()。一一王守仁我心送君三十里

189.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王陽明

190.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王陽明

191.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

是格物。一一王守仁

19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shí)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一

—王陽明

193.謙虛其心,宏大其量?!蹶柮鳌秱髁?xí)錄》

194.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一一王陽明《傳習(xí)錄》

195.千圣皆過影,良知乃吾師。一一王守仁

196.〃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

一時明白起來。一一王陽明〃

197.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一一王陽明

19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跏?/p>

199.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一一王守仁

200.此心不動,隨機(jī)而動?!蹶柮?/p>

201.攻吾之短者是吾師。——王守仁

202.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陽明

203.為學(xué)大病在好名。一一王守仁

204.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

便是物。一一王陽明《傳習(xí)錄》

20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

206.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

外邊尋。

——王陽明《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207.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蹶柮?/p>

208.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惡莫深于襲下之能,辱

莫重于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一一王陽明

209.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一一王陽明

210.凡學(xué)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王陽明

2n.故立志者,為學(xué)之心也;為學(xué)者,立志之事也。一一王陽明

212.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fā)之

必不宏?!蹶柮?/p>

213.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jīng);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jīng),五

經(jīng)亦史一一王陽明《傳習(xí)錄》

214.主一就是專注一個天理一一王陽明《傳習(xí)錄》

21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一一王陽明春

秋三傳一、選擇題

216.下列不屬于《春秋三傳》的是(D)

A、《公羊傳》

B、《谷梁傳》

C、《左氏傳》

D、《柳毅傳》

217.“春秋三傳”除了《左傳》、《春秋公羊傳》還包括(C)

A、《春秋》

B、《春秋外傳》

C、《春秋谷梁傳》

D、《戰(zhàn)國策》

218.“春秋三傳”包括(ABC)

A、《左氏春秋傳》

B、《春秋公羊傳》

C、《春秋谷梁傳》

D、《鄒氏春秋轉(zhuǎn)》

219.《左傳》又名(A)

A、《左氏春秋》

B、《春秋內(nèi)傳》

C、《春秋谷梁傳》

D、《古文春秋左氏傳》

220.《春秋》是根據(jù)(A)歷史改編的。

A、魯國

B、燕國

C、趙國

D、魏國

221.信奉鬼神較少的典籍是(D)o

A、《左傳》

B、《國語》

C、《楚辭》

D、《論語》

22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史可以通古今之理

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經(jīng)”的作用

C、史的作用在漢朝形成共識

D、在古代《春秋》只是魯國才有的

22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魯國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

B、現(xiàn)在的《春秋》是記錄西周和東周的歷史

C、孔子編訂了《春秋》

D、《春秋》在春秋時期各國都有的一本書

22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

B、《春秋》的字?jǐn)?shù)比《左傳》多

C、《左傳》最大影響是“行人辭令”

D、《左傳》是研究歷史得失,總結(jié)教訓(xùn)的

225.對《公羊傳》和《谷梁傳》說法不正確的是(D)o

A、是對《春秋》本意的詮釋

B、采用對答的形式表達(dá)

C、解釋何謂春秋之教

D、沒有談義例

226.不屬于范寧在《谷梁傳集解序》對三傳的評說的是(B)

A、左氏艷而富,其失也巫

B、谷梁辯而裁

C、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

D、谷梁其失也短

22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

A、《公羊傳》更接近貴族對《春秋》的闡釋

B、《谷梁傳》更接近普通人對《春秋》的闡釋

C、《谷梁傳》屬于齊學(xué)

D、《谷梁傳》屬于魯學(xué)

228.不屬于鄭玄在《六藝論》中對三傳評說的是(D)

A、左氏善于禮

B、公羊善于讖

C、谷梁善于經(jīng)

D、公羊善于經(jīng)

229.不屬于鄭玄在《六藝論》中對三傳評說的是(D)

A、左氏善于禮

B、公羊善于讖

C、谷梁善于經(jīng)

D、公羊善于經(jīng)

230.對《公羊傳》和《谷梁傳》說法不正確的是(D)

A、是對《春秋》本意的詮釋

B、采用對答的形式表達(dá)

C、解釋何謂春秋之教

D、沒有談義例

23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

A、《公羊傳》更接近貴族對《春秋》的闡釋

B、《谷梁傳》更接近普通人對《春秋》的闡釋

C、《谷梁傳》屬于齊學(xué)

D、《谷梁傳》屬于魯學(xué)

23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史可以通古今之理

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經(jīng)”的作用

C、史的作用在漢朝形成共識

D、在古代《春秋》只是魯國才有的

23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魯國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

B、現(xiàn)在的《春秋》是記錄西周和東周的歷史

C、孔子編訂了《春秋》

D、《春秋》在春秋時期各國都有的一本書

234.《左傳》的作者是(B)

A公羊高B左丘明C谷梁赤D老子二、判斷題

235.《春秋》記錄了春秋時期12個國君,242年的歷史大事綱要。(J)

236.《春秋》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J)

237.《公羊傳》主要強(qiáng)調(diào)了帝權(quán)對國家的控制,屬于齊學(xué)。(正確)

238.《公羊傳》和《谷梁傳》在漢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J)

239.在漢代時對《春秋》這本書詮釋的有“春秋五傳”。(V)

240.葉少蘊(yùn)在《春秋序傳》中認(rèn)為《左傳》傳義不傳事。()我的

答案:X

241.《左傳》全稱為《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

部記傳體史書不正確

242.《公羊傳》的作者是左丘明(錯誤)

24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是《左傳》中的句子(正確)

1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公羊傳》(錯誤)

三、填空題

244.《公羊傳》作者:公羊高

245.《谷梁傳》作者:谷梁赤

246.《左傳》作者:左丘明

247.、現(xiàn)在說的春秋三傳不包括:《夾氏傳》

248.對《公羊傳》和《谷梁傳》說法不正確的是:沒有談義例

249.不屬于范寧在《谷梁傳集解序》對三傳的評說的是:谷梁辯而裁

250.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251.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四、名詞解釋

252.請解釋“春秋筆法”:是孔子首創(chuàng)的一種文章寫法,即在文章中

的記敘之中表現(xiàn)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論性文辭表達(dá)出來。

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253.春秋三傳的名詞解釋: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并稱春

秋三傳。但是,《公羊傳》和《谷梁傳》純用義理解釋《春秋》,而《左

傳》實(shí)質(zhì)上是一部獨(dú)立撰寫的史書。只是后人將它與《春秋》配合后,

可能做過相應(yīng)的處理。一些專門解釋《春秋》“書法”

而與史實(shí)無關(guān)的文字,顯然是后加的。

十三經(jīng)一、選擇題

254.下面那部典籍不屬于“十三經(jīng)”(B)

A《詩經(jīng)》B《大學(xué)》C《周易》D《尚書》

25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A、秦朝之前,記錄《尚書》用的文字是隸書

B、《詩經(jīng)》是從西周早期開始的

C、《周易》是從伏羲開始的

D、《尚書》是五經(jīng)中問題最復(fù)雜的書

25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

A、漢代的尚書共46篇

B、漢代的《今文尚書》有29篇

C、漢代的孔安國序不屬于尚書的一部分

D、漢代的《古文尚書》有16篇

257.以下形成時間最長的是?(A)

A、《周易》

B、《詩經(jīng)》

C、《尚書》

D、《禮義》

258.《周易》的“易”的意思有:變易、(B)

A、容易

B、不易

C、易得

D、易理

259.從《堯典》開始記錄的是?(C)

A、《周易》

B、《詩經(jīng)》

C、《尚書》

D、《禮義》

260.讀《周易》要有陰陽平衡,(A)的視角。

A、對立統(tǒng)一

B、矛盾對立

C、物我平衡

D、和諧相處

261.《周易》中的“地”指的是(D)o

A、大地

B、土地

C、地球

D、地域

262.《周易》講的德行就是一種對人的(D)o

A、關(guān)懷

B、習(xí)慣

C、激勵

D、勉勵

263.《禮》在唐代之前指的是(A)。

A、《儀禮》

B、《禮記》

C、《禮儀》

D、《周禮》

264.《禮》在中國文化中起的是(C)的作用。

A、法律

B、道德

C、憲章

D、規(guī)矩

265.“疏通知遠(yuǎn)”指的是通透而(C)o

A、廣博

B、想得遠(yuǎn)

C、周全

D、看得遠(yuǎn)

266.“廣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B)。

A、能夠進(jìn)行改良

B、能夠把道理講清楚

C、能夠從復(fù)雜中把握簡易

D、通俗易懂

267.《禮》起源于(D)o

A、生活

B、社會

C、家族

D、禁亂

268.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書借鑒的?(C)

A、《大學(xué)》

B、《中庸》

C、《周禮》

D、《論語》

269.《論語》是四書之一,是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書。J、

270.《論語》中,“君子”一詞出現(xiàn)107次,“小人”一詞出現(xiàn)107次。

271.《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政書。V

272.對《尚書》的文體解釋錯誤的是:訓(xùn)是誓言,命令

273.現(xiàn)在的《古文尚書》不是先秦的,也不是漢代的,是晉朝時偽造

的。V

274.在東漢時期,《古文尚書》得到廣泛傳播。X

275.《尚書》的內(nèi)容包括虞、夏、商、周四個朝代J

276.在記錄內(nèi)容方面,《尚書》比《國語》更正式,更重要J

277.《詩經(jīng)》是周朝所有詩的合集。X

278.《孟子》與《論語》的觀點(diǎn)沒有一點(diǎn)關(guān)聯(lián)。X三、填空

27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是對仁的描述。

280.漢初伏生將《尚書》傳給三家,不屬于這三家的是東方朔

281.對《尚書》的文體解釋錯誤的是訓(xùn)是誓言,命令

282.《尚書》總結(jié)的周朝治國經(jīng)驗(yàn)不包括:不用舊臣

283.春秋時期繼承《尚書》治國精髓的國家是:魯國

284.《周易》的八個基本的卦分別是:乾、坤、震、艮、坎、離、兌、

巳巳

共。

285.“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

286.《儀禮》、《周禮》和《禮記》合稱三禮四、主觀題“十三經(jīng)”包

括哪些?

《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轂梁傳》、

《周禮》、《儀禮》、《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易經(jīng)

287.《易經(jīng)》以一套A來描述狀態(tài)的變易。

A符號系統(tǒng)B文字系統(tǒng)C圖像系統(tǒng)D歌曲系統(tǒng)

288.易經(jīng)不包含以下幾本書中的DA《連山》B《歸藏》C《周易》D《山

水》

3在《易經(jīng)》中,乾,坤,震,別為BA手,腹,足,股B首,坤,

足,口C口,首,目,耳D足,腹,手,足

289.《易經(jīng)》分上下篇:上經(jīng)卦,從乾坤到坎離;下經(jīng)卦,從咸亨到

既濟(jì)、未濟(jì)CA2834B3430C3034D34

290.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

兇,吉兇生大業(yè)A大事B大業(yè)C人生D卦象

291.《易經(jīng)》與《圣經(jīng)》《》、《吠陀經(jīng)》并稱世界四大經(jīng)典A《古蘭

經(jīng)》B《西蘭經(jīng)》C《瑪雅古經(jīng)》D《瑪雅》

292.《周易》又稱《易經(jīng)》,分為和A經(jīng)部易部B傳部易部C周部易

部D經(jīng)部傳部

293.《周易》卦爻辭,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說明事理;

另一部分是A取義B斷義C斷語D明義

294.下列《周易》卦爻辭斷語常用辭及含義錯誤的是CA利(順利,

適合}B厲(危險(xiǎn))C咎(錯誤)D悔(悔恨,窮困)

295.爻所處位置代表人的身體不同的部分,其中三爻表示BA小腿B

腰C上身D臉

296.《周易大傳》,或稱《易傳》,一共有多少篇CA六B九C十D十

297.是現(xiàn)存最早、最系統(tǒng)的注釋《周易》的著作AA《易傳》B《易經(jīng)》

C《易》D《易大傳》

298.王弼《周易注》是以下哪位先哲的著作A程頤B朱熹C王弼D老

299.《周易》中有多處關(guān)于法律問題的論述,以下錯誤的是DA君權(quán)

神授思想B“刑罰清”與“刑罰中”

C明罰敕法與明慎用刑D無為而治

300.“易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又為新道家列為"”之冠AA三玄

B五經(jīng)C六道D五行

301.富有之謂大業(yè),《易經(jīng)》(日新之謂

盛德)

302.儒家奉、《尚書》、《詩經(jīng)》、《禮記》、《春秋》為《五

經(jīng)》(《易經(jīng)》)

303.易經(jīng)六十四卦中第一卦《乾》中講的“元、亨、禾I」、貞。”就包

含了事物,由衰到盛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從小到大)

304.《周易》按其古代形態(tài)來說其作用主要是用來(占卜)

305.《易》學(xué)中分為易理派和象(象數(shù)派)

306.《易經(jīng)》是我國最古老、最著名的一部經(jīng)典,被尊為“----”

(群經(jīng)之首)

307.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只有

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diǎn)論,形而上學(xué)是一點(diǎn)論……這是中國近代

哪位偉人對《易經(jīng)》的評價(jià)。(毛澤東)

308.《漢書?藝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圣,

世歷三古”。

三圣,即伏羲,和孔子(文王)

309.在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中認(rèn)為日月的運(yùn)行表現(xiàn)出一種非人為

的自然,這是;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

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是“”(簡易不易)

310.九二,見龍?jiān)谔?□《乾卦》

(利見大人)

3n.“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出自《易經(jīng)》中的《坤卦》(J)

312.《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xué)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四宗(X)

313.以解釋《周易》為宗旨的《易傳》成書于戰(zhàn)國(J)

314.《周易》中的周字有周普、普遍,即易道廣大,無所不包之意(J)

5許慎《說文解字》說“易”由蜥蜴得名,為一形聲字(X)

315.上古三大奇書包括《本草綱目》、《易經(jīng)》、《山海經(jīng)》(X)

316.《易經(jīng)》是一套符號系統(tǒng),用卦象來代表具體事物跟待定狀態(tài)(V)

317.在自然界中,乾卦是指“天”。有天有地,萬物才能在其中生存

發(fā)展(J)

318.在家庭中,乾卦是指“母”,負(fù)責(zé)養(yǎng)育子女(X)

319.《系辭傳》中有一段提到了伏羲氏制做了八卦(J)

四、簡答題易經(jīng)上說中庸之道物極則反,佛教勸人向善,那么怎么做

到至善呢,能否做到佛道雙修?

貞觀政要

320.《貞觀政要》中記載:唐太宗曾對大臣們說“朕終日孜孜,非但

憂伶百姓,亦欲便卿等長守富貴”。由此可見,唐太宗“勵精圖治”

的本質(zhì)是(B)

A、穩(wěn)定社會秩序利益

B、維護(hù)地主階級長久

C、憂伶百姓

D、完善各項(xiàng)政策

321.《貞觀政要?求諫》:“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籍忠

臣。”“人君必須忠臣輔弼,乃身安國寧。”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

哪一點(diǎn)治國措施(A)

A、廣開言路,選用良吏

B、簡法輕刑,修訂法律

C、輕徭薄賦,減輕農(nóng)民負(fù)擔(dān)

D、重視教育,培養(yǎng)人才

322.記錄唐太宗及其臣子之間討論的書是(A)

A、《貞觀政要》

B、《群臣治要》

C、《資治通鑒》

D、以上各項(xiàng)都不是

323.唐太宗規(guī)定宦官的官職最高不超過(C)

A、五品

B、四品

C、三品

D、二品

324.唐太宗建立(A)供玄奘譯經(jīng)使用

A、大雁塔

B、大慈恩寺

C、應(yīng)縣木塔

D、獨(dú)樂寺

325.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wù)本。國以人為本,人以

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乃

可致耳。若兵伐屢動,土木不息,而欲不奪農(nóng)時,其可得乎?”這段

話反映的基本思想是(B)

A、以民為本,與民休息

B、以農(nóng)為本,重農(nóng)抑商

C、以民為本,號召人民建功立業(yè)

D、以農(nóng)為本,加強(qiáng)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326.下列有關(guān)“貞觀之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

A、唐太宗注意吸收隋亡的教訓(xùn),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chǎn)

B、唐太宗重視納諫

C、唐太宗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D、唐太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當(dāng)宰相

327.“官吏多自清謹(jǐn)。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

屏跡,無敢侵欺細(xì)人”。(《貞觀政要》卷一,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A)

A、《唐律》頒布實(shí)施的效果

B、貞觀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調(diào)制推行的影響

D、科舉制的實(shí)施擴(kuò)大了統(tǒng)治基礎(chǔ)

328.唐太宗說:“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奔窗?/p>

君主與人民的關(guān)系比喻為舟與水的關(guān)系。歷史上最早提出這種比喻的

是(C)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韓非子

329.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

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毕铝刑铺谥螄胧┲凶?/p>

能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是(C)

A、選賢任能,虛懷納諫?

B、文德治國,崇儒尊孔

C、休養(yǎng)生息,輕徭薄賦?

D、節(jié)儉戒奢,慎用刑法

330.《貞觀政要》載:“岷州都督高甑生,坐違李靖節(jié)度,又誣告靖

謀逆,減死徙邊。時有上言者曰:'甑生舊秦府功臣,請寬其過。'太

宗曰:'雖是藩邸舊勞,誠不可忘,然理國守法,事須畫一??若甑生

獲免,誰不覬覦?我必不赦者,正為此也。'”材料表明(B)

A、唐朝君主權(quán)力明顯加強(qiáng)

B、太宗注重維護(hù)司法公正

C、唐朝政權(quán)內(nèi)部斗爭激烈

D、太宗堅(jiān)持法家思想治國

331.唐太宗說:“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

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于事穩(wěn)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jī),獨(dú)

斷一人之慮也?!辈牧媳砻魉鲝垼ˋ)

A、發(fā)揮宰相等大臣議政權(quán)

B、君權(quán)與相權(quán)相互制衡

C、君主不應(yīng)實(shí)行專制統(tǒng)治

D、中央權(quán)力重心應(yīng)下移

332.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是(D)

A、《漢律》

B、《隋律》

C、《貞觀政要》

D、《唐律疏議》

333.唐代吳兢所撰《貞觀政要?論封建》記載:?貞觀十一年,太宗以

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罷諸侯,二世而滅……封建親賢,當(dāng)是子孫

長久之道?,對這則史料評述正確的是(A)

A、唐太宗認(rèn)為實(shí)行分封制是西周統(tǒng)治長久的原因之一

B、唐太宗認(rèn)為秦帝王暴政是秦亡的重要原因

C、唐太宗對實(shí)行分封制持批評態(tài)度

D、唐太宗所論“封建”指的是郡縣制度

334.《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統(tǒng)治期間:“商旅野次,無復(fù)盜賊,

囹圄長空,牛馬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斗米三四錢,行旅自

京師至于嶺表,表山東至于滄海,皆不赍糧,取給于路。如山東村落,

行客經(jīng)過者必厚加供待,或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對此材料

解讀不正確、、、的是(C)

A、唐太宗統(tǒng)治期間經(jīng)濟(jì)發(fā)展

B、貞觀年間社會安定

C、唐太宗時期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tuán)結(jié)

D、對統(tǒng)治階級歌功頌德

335.“官吏多自清謹(jǐn)。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

屏跡,無敢侵欺細(xì)人”。(《貞觀政要》卷一),上述主要描述了(B)

A、貞觀之治的升平景象

B、《唐律》頒布實(shí)施的效果

C、均田制和租庸調(diào)制推行的影響

D、科舉制的實(shí)施擴(kuò)大了統(tǒng)治基礎(chǔ)

336.《貞觀政要》中唐代名臣(B)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把

“信”作為治國之大綱加以強(qiáng)調(diào)。

A、杜如晦

B、魏征

C、房玄齡

337.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

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338.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hù)短而永愚。

339.《貞觀政要》作者吳兢,主要內(nèi)容記載了一些政治、經(jīng)濟(jì)上的重

大措施。

340.《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xué)家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卷

四十篇。

341.《貞觀政要》提出了“君依于國,國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務(wù)實(shí)

求治、與民休息、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生產(chǎn)的施政方針,“愛之如一”較

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賢才的主張,廣開言路的開明措施,尊儒

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罰的統(tǒng)治策略,以及儉約慎行、

善始慎終的人格要求。

342.君臣本同治亂,共安危,若主納忠諫,臣進(jìn)直言,斯故君臣合契,

古來所重。

343.《貞觀政要》是中國開明封建統(tǒng)治的戰(zhàn)略和策略、理論和實(shí)踐的

集大成。

344.無常亂之國,無不理之民。

345.發(fā)號施令,若汗出于體,一出而不復(fù)。

346.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

347.《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xué)家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全書十卷

三十篇。(X)

348.第一卷有《君道》、《政體》2篇,反映的是封建“大統(tǒng)”問題,

事涉要害,所以居全書之首。(J)

349.《仁義》、《忠義》、《孝友》、《公平》、《誠信》5篇,講的是倫理

道德在求治中的作用問題,記錄了太宗非常重視仁義忠孝觀念的實(shí)用

價(jià)值。(V)

350.《貞觀政要》在國外也很有影響。約在七世紀(jì)前后,這部書就傳

到了日本,并立即引起日本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注意。(X)

351.書中所記基本為貞觀年間唐太宗與魏征等大臣的問答,以及皇帝

的詔書、大臣的諫議奏疏等,內(nèi)容廣泛,涉及政治、經(jīng)濟(jì)、軍事、文

化、社會、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J)

352.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是《貞觀政要》。(V)

353.唐太宗說:“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即把

君主與人民的關(guān)系比喻為舟與水的關(guān)系。歷史上最早提出這種比喻的

是孟子。(X)

354.《貞觀政要》中唐代名臣杜如晦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把

“信”作為治國之大綱加以強(qiáng)調(diào)。(X)

四、《貞觀政要》的主要背景:吳兢著《貞觀政要》旨在歌頌“貞觀

之治”,總結(jié)唐太宗時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來君主以為借鑒。書中

所記基本為貞觀年間唐太宗與魏征等大臣的問答,以及皇帝的詔書、

大臣的諫議奏疏等,內(nèi)容廣泛,涉及政治、經(jīng)濟(jì)、軍事、文化、社會、

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尤以討論君臣關(guān)系、君民關(guān)系、求諫納諫、

任賢使能、恭儉節(jié)用、居安思危為其重點(diǎn)。雖然書中在史實(shí)上有所失

誤,但由于敘事詳贍,文字明暢,論述的又是統(tǒng)治之道,因此晚唐以

后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重視,甚至流傳到日本和朝鮮半島。

《中說》

355.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356.見利爭讓,聞義爭為,有不善爭改。

357.痛莫大于不聞過,辱莫大于不知恥。

358.君子不受虐譽(yù),不祈妄福,不避死義。

359.君子先擇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擇。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

360.聞謗而怒者,讒之園也;見譽(yù)而喜者,佞之媒也。

361.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

362.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zhí)其方,天下無善教。

363.天下有道,圣人藏焉。天下無道,圣人彰焉。

364.《書》以辯事,《詩》以正性,《禮》以制行,《樂》以和德,《春

秋元經(jīng)》

以舉往,《易》以知來。先王之蘊(yùn)盡矣。

365.(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涼州詞》

366.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元旦》

367.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稐鳂蛞共础?/p>

368.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369.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檄。

(二)根據(jù)要求寫詩詞

370.與月亮有關(guān)的詩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

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

維的:《山居秋暝》)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

江吟》)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

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71.與太陽有關(guān)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

上》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觀滄海》(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

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1)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dú)w路、

——李清照《如夢令》(1)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潁《黃鶴樓》(2)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王安石

《登飛來峰》(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

詞》(3)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

⑸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5)千

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5)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

與山翁、——王維《漢江臨眺》(6)

372.與雨有關(guān)的詩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

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A、《樂章集》

B、《東坡樂府》

C、《六一詞》

D、《清真詞》

373.易安體屬于(A)。

A、李清照

B、王沂孫

C、辛棄疾

D、蔣捷

374.詞調(diào)《八聲甘州》中的“八聲”的意思是(A)。

A、八韻

B、八句

C、八遍

D、八段

375.指出“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的是(C)。

A、張炎

B、陳振孫

C、王國維

D、陳廷焯

376.詞境凄婉、專主情致,被尊為婉約正宗的北宋詞人是(B)。

A、晏幾道

B、秦觀

C、賀鑄

D、周邦彥

377.《作詞五要》的作者是(A)。

A、楊績

B、沈義父

C、吳文英

D、李之儀

378.周密的詞話著作是(C)。

A、《玉林詞話》

B、《人間詞話》

C、《草窗詞評》

D、《白雨齋詞話》

379.認(rèn)為柳永“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不減唐人高處的

是(A)o

A、蘇軾

B、李清照

C、張炎

D、周密

380.詞是隨著隋唐興盛而起的一種音樂文藝。(D)

A、雅樂

B、清樂

C、南曲

D、燕樂

381.詞中的一韻,相當(dāng)于樂曲中的(A)

A、一均

B、二均

C、一拍

D、二拍

382.為《花間集》作序的詞人是(B)

A、溫庭筠

B、歐陽炯

C、孫光憲

D、孟昶

383.柳永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