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第六次調研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當人們好像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并創(chuàng)造前所未聞的事物時,恰好在這種革命危機時代,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用它們的名字,戰(zhàn)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場面。將近三十年以前,當黑格爾辯證法還很流行的時候,我就批判過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方面。但是,正當我寫《資本論》第一卷時,憤懣的、自負的、平庸的、今天在德國知識界發(fā)號施令的模仿者們,卻已高興地像萊辛時代大膽的莫澤斯?門德爾森對待斯賓諾莎那樣對待黑格爾,即把他當作一條“死狗”了。因此,我公開承認我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并且在關于價值理論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賣起黑格爾特有的表達方式。辯證法在黑格爾手中神秘化了,但這決不妨礙他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在他那里,辯證法是倒立著的。必須把它倒過來,以便發(fā)現神秘外殼中的合理內核。(摘編自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材料ニ:人類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決定了文化的連續(xù)性。人們是在改造現實世界的過程中認識和表現現實,從而創(chuàng)造文化的。但是,人們在表現現實世界、創(chuàng)造文化時,必然要遇到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思想,并受它們的影響。雖然人們的文化思想歸根到底是以該時代的物質生產所造成的經濟關系為基礎的,但是,意識形態(tài)的完成過程,表現為思想依據前人留下的思想資料進行創(chuàng)造的過程。物質生產所創(chuàng)造的經濟關系是通過對原有文化思想的影響來起作用的,它并不重新創(chuàng)造出任何東西。批判繼承人類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任何時代的文化,都包含有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都與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有著批判繼承關系,沒有批判繼承關系就不會有文化的選擇和積累,沒有文化的選擇和積累,就不會有文化的豐富發(fā)展和變革。相同階級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繼承的關系。后起的德國資產階級的思想家曾從英、法資產階級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中國資產階級的思想家也曾從外國特別是歐洲資產階級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英、法等國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為各國資產階級接受。同樣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不僅為英、法、德等國無產階級接受,也為俄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無產階級所接受。相同階級的文化彼此可以繼承,這很好理解,因為它們有著相似的經濟基礎,相似的階級本質,相似的社會的需要,遇到相似的社會問題,因此有相似的文化。不同階級之間的文化也有批判繼承關系。孫中山先生就講過:“抑自人類有史以來,能紀四五千年之事翔實無間斷者,亦惟中國文字所獨有,則在學者正當寶貴此資料,是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為古人所奴,則載籍皆似為我調查,而使古人為我書記,多多益善矣?!彼救艘泊_實批判改造了傳統儒家思想中某些有意義的思想,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這些思想本來是封建統治階級中一些比較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用來調解和緩和階級矛盾,鞏固封建統治的,孫中山則賦予傳統儒家的有關“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論以同近代“民權”思想相近的涵義,把它們納入自己的民權主義思想中去,提出政治權利和經濟權利民有、民治、民享,根本否定封建主義的君民關系和權至上思想。不同階級之間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繼承,一方面是因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環(huán)境和社會的環(huán)境,共同的文化傳統,面對相同的問題等。另一方面是因為批判繼承不是簡單地原封不動的照搬,而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和重構的過程。孫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顯然不是對重民和民本思想的照搬,而是一種重構。雖然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它在自己的發(fā)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但是,共產主義文化的產生也離不開它以前的文化成果。與以往的所有制關系的徹底的決裂,是以往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只有了解了人類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和歷史趨勢,只有掌握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文化成果,才能得出共產主義的結論,創(chuàng)造出共產主義文化。(摘編自趙常林《馬克思主義文化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馬克思所說的“亡靈”,是指可供利用的已經死亡了的先輩們,人們可以借用它們的傳統改造舊世界、創(chuàng)建新世界。B.文化是人們在改造現實世界的實踐中產生的對現實的認識,人們有怎樣獨立的實踐活動就會有怎樣的思想文化。C.文化的豐富、發(fā)展和變革是以文化的選擇和積累為前提的,而文化的選擇和積累又必須以批判繼承關系為前提。D.共產主義在自己的發(fā)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但并不拒絕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文化成果。(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足基本國情,它是在新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進行多年建設這一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B.批判和繼承是對立統一的,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要帶有批判性,決不能全盤接受,前批判也不等于全盤否定。C.對傳統文化要區(qū)別對待,相同階級的文化彼此可以直接繼承,而不同階級之間的文化則需要有批判地繼承。D.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fā)展可以批判承本國本民族的文化遺產,也可以批判繼承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文化遺產。(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A.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挷{B.文明的人類總是熱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壓縮在泥土里的歷史扒剔出來,舒展開來,窺探自己先輩的種種真相。——余秋雨C.如果某個民族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每一天都在從頭開始去練習生存本領,其情景當然是不堪設想也不忍設想的?!嫎鉊.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暯剑?)材料一里,馬克思承認自己“批判過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方面”,又公開承認自己“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怎樣理解這種貌似矛盾的做法。(5)魯迅在《拿來主義》里批判過這樣兩種人:一是面對大宅子“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二是“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魯迅稱前者為“昏蛋”,后者為“廢物”。試用本文的觀點說明兩者各有怎樣的錯誤。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平涼之地蔣子龍古涼州,即現在的河西走廊,從來就是經略西北的軍事要地,還是古絲路西去的咽喉。其形如一把長劍,而平涼就是劍柄,是蓄力,發(fā)力的地方。自古來誰掌握了這把長劍,誰就能控制中原。因為平涼位于陜甘寧交匯的幾何圖形中心,橫跨關山,襟帶涇水,外阻河朔,內當隴口,屏障三秦,擁衛(wèi)畿輔。春秋五霸時期,齊桓公就據此西伐大夏;漢武帝時能夠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也是因霍去病手握“平涼長劍”,所向披靡,成為一代“戰(zhàn)神”;左宗棠為解決由陜甘民變引發(fā)的西北亂局,進駐平涼,據此控制局面,策應各方,后受命從平涼出發(fā)收復新疆,立下不世之功;直至近代的工農紅軍長征時期,平涼的靜寧仍是長征領袖的駐地,1936年,靜寧的界石鋪成為“紅軍會師的中心基點”,當年10月8日,紅一、二、四方面軍在這里會師,并以此為落腳點開始縱橫穿插;到今天,“平涼長劍”還在守護著國家領空乃至太空……平涼是目前考古所能證實的最早有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中國古人類的發(fā)祥地。從平涼境內采集到的石器,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證明,60萬年前這里就出現了人類活動的痕跡。平涼還有相當數量的古樹,其中尤以兩株古槐最為珍奇。一株生長在關河村,巍巍然一樹擎天,氣象非凡,三千多年來吟風嘯雨,鐵皮棱锃,全無破損,通身上下竟沒有一個枯枝,體現了極其強盛的生命力。經國家林業(yè)部的專家測定,它的樹齡已有3200余年,是國內現有的槐樹之最,被奉為“華夏古槐王”。古槐王的樹干、樹枝上還寄生著楊樹、花椒樹、五貝子、玉米、小麥等十來種植物,都還長得很不錯,也是一大奇觀。過去這里是深山老林,人跡罕至,由于人們相信老樹通神,古槐理所當然地成了神樹。每年從全國各地來朝拜的人不計其數,大樹下永遠擺著各色供品,在古槐四周的柵欄上還掛滿了大紅調緞,洋溢著吉祥喜慶的氛圍。距離古槐王一公里左右,另有一株3000多年的老槐樹,老槐的一多半倒掉,剩下的少半扇樹干卻依然高高挺立,枝葉翠綠,生機老道,堪稱“活的文物”,仍舊頑強地述說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傳奇……古涼州橫跨關山,關山(又稱隴山、六盤山)被稱為“西出長安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南北綿延240公里,在距離平涼市莊浪縣東北33公里處的山巔林海之中,兀自出現一片山頂湖泊,海拔2860米,湖面約50畝,狀若臥蠶湖水清湛,其深莫測,無論旱澇,水位不變,四周青黛環(huán)拱,草木蓊都。這就是聲名赫赫的“雷澤”,今稱“朝那湫”這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歷來被視為朝覲,探尋華夏文明之源的的圣地。《帝王世紀》載:“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跡,出于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這是個美妙的故事,美麗健碩的姑娘華胥,在綠草茵茵的雷澤湖畔發(fā)現了一對清晰而巨大的腳印,她好奇地將自己的腳踩到這個大腳印上。12年后,她在成紀生下了被尊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所創(chuàng)造的“成紀文明”,成為華夏文明學始的原點,紀錄了中華民族創(chuàng)始的童年。至今在平涼的靜寧、莊浪兩縣之間,還保留著古成紀的城垣,依然可以看得出當初的恢宏和雄峻。它標志著中國的“道文化”,始于伏羲畫卦,而升華于黃帝問道。道,是中國哲學的思想內核,也是中華文化的根脈,無論是歷史邏輯演繹的必然,還是文明進程中的巧合,伏羲畫卦和黃帝問道,竟都發(fā)生在平涼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平涼城西30里,便是“道源圣地”崆峒山。其實也是關山的支脈。秀嶺奇峰,峻極于天,林木蔥茂,嵐氣朦朧,遠眺神思縹緲,走近則爽氣侵骨。4700多年前,黃帝為求治國安邦之道,“西至于空桐,登雞頭?!保ā妒酚?五帝本紀》)即沿著北斗星柄指引的方向,長途跋涉登崆峒。這是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的盛事。于是這一年被奉為道歷紀元的開始,也就今人所熟知的“黃歷”。黃帝從廣成子獲受自然之經,求得大道之理,并以此道治理天下,開創(chuàng)了長期的圣治,中華文明再次達到高峰。黃帝問道之后,周穆王也西來登崆峒,拜王母?!赌绿熳觽鳌分杏涊d,西王母在關山另一條支脈回山,接見了周穆王,并饋贈給他八車玉石。后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也相繼跟著七星北斗的斗柄登臨崆峒山,朝圣訪道,以期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獲得修身治國的玄妙法門。秦始皇朝圣后,還命丞相李斯在崆峒山刻石以頌:“西來第一山”。由此,平涼便成為千古圣地,歷代的名流墨客,爭相西來,一登崆峒,想從“大道”這個中國本源文化的母體汲取營養(yǎng)。同時,這些先圣,先賢也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諸多經典:伏羲八卦揭示宇宙和生命的本質;廣成子的《自然經》和黃帝的《陰符經》是對“道”的闡發(fā);《黃帝內經》解讀生命真相;《黃帝四經》論述治世方略;葛洪在平涼莊浪的葛家河修煉,并著《肘后方》。諾貝爾醫(yī)學獎獎獲得者屠呦呦,就是從《肘后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得到啟發(fā),提煉出人類治療瘧疾的“青蒿素”。行筆至此,不禁心生感佩,整個深深植根于華夏文明的平涼,究竟蘊藏著多少中華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碼”?(有刪節(jié))(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既有對平涼歷史的追溯,也有對今天的敘寫,多次運用今昔對比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平涼歷史對今天的重要影響。B.文章寫到涼州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并引人華胥履巨人印生伏羲的神話傳說,為這個圣地增添了浪漫色彩。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一句,既寫今人可以從典籍中汲取營養(yǎng),更寫屠呦呦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D.文章寫崆峒山是為寫道教對平涼的影響,從黃帝寫起,到秦始皇、漢武帝等人。再到歷代名流墨客登臨崆峒,豐富了文章內容。(2)下面關于平涼之地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平涼之地自古以來是西北的戰(zhàn)略要地,西北地區(qū)的征戰(zhàn),平叛,駐守等軍事活動多在此經略,故被作者稱作“平涼長劍”。B.平涼之地是中國古人類重要的發(fā)祥地,古樹生命力旺盛且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印證著此處是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C.平涼之地是探尋華夏文明之源的圣地,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伏羲創(chuàng)造的“成紀文明”成為華夏文明肇始的原點。D.平涼之地是“道文化”的重要起始地,“道文化”在此處不斷升華和發(fā)展,作為中國的本源文化為歷代名流墨客提供營養(yǎng)。(3)請簡要賞析文章結尾段的妙處。(4)有人評價蔣子龍的散文,“不局限于自然的書寫,而彰顯歷史文化感”。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本文是怎樣彰顯平涼的歷史文化感的?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韓傀相韓,嚴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韓傀以之叱之于朝,嚴遂拔劍趨之,以救解。于是嚴遂懼誅,亡去,游,求人可以報韓傀者。至齊,齊人或言:“軹深井里聶政,勇敢士也,避仇隱于屠者之間?!眹浪礻幗挥诼櫿砸夂裰?。聶政問曰:“子欲安用我乎?”嚴遂曰:“吾得為役之日淺,事今薄,奚敢有請?”于是嚴遂乃具酒觴聶政母前。仲子①奉黃金百鎰,前為聶政母壽。聶政驚,愈怪其厚,固謝嚴仲子。仲子固進,而聶政謝曰:“臣有老母,家貧,客游以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養(yǎng)親。親供養(yǎng)備,義不敢當仲子之賜?!眹乐僮颖偃?,因為聶政語曰:“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真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聶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養(yǎng)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嚴仲子固讓,聶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備賓主之禮而去。久之,聶政母死,既葬,除服。遂西至濮陽,見嚴仲子曰:“前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親不幸,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嚴仲子具告,政遂謝車騎人徒,辭,獨行仗劍至韓。韓適有東孟之會,韓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衛(wèi)者甚眾。聶政直入,上階刺韓傀。韓傀走而抱烈侯,聶政刺之,兼中烈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殺者數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腸,遂以死。韓取聶政尸于市,縣購之千金。久之莫知誰子。政姊聞之,曰“弟至賢,不可愛妾之軀,滅吾弟之名,非弟意也?!蹦酥n。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軹深井里聶政也?!币嘧詺⒂谑隆#ü?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韓策二》)[注]①仲子:即嚴遂。嚴遂,字仲子。(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B.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C.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D.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百鎰,極言貨幣之多。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鎰。B.市井,古代城邑中集中買賣貨物的場所,也指城市城鎮(zhèn),街坊民居,或商賈。C.“固讓”的“固”指堅持,與《六國論》中“至于顛覆,理固宜然”的“固”相同。D.左右,文中指韓王身邊的侍從和近臣?,F在多用做方位詞,指左和右兩方面。(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韓國國相韓傀與國君器重的大臣嚴遂相互忌恨,嚴遂直言不諱地指出韓傀的過失,被韓傀怒斥,嚴遂氣得拔劍要刺韓傀,因被人阻止而化解。B.嚴遂來到齊國,有人向他推薦聶政,嚴遂就暗中與聶政交往,以深情厚誼對待他,還為聶政的母親備辦酒席,又拿出百鎰黃金為聶政母親祝壽。C.母親去世后,聶政到濮陽找到嚴遂,問清他的仇人,就獨自趕往韓國。恰逢韓國舉行盛會,韓王和韓傀都在那里,聶政將這兩個仇人都殺死了。D.替嚴遂報完仇,為了不暴露身份,聶政自毀面目后才剖腹自殺,讓人無從辨認??伤慕憬懵犝f后卻趕往韓國為弟弟揚名并在聶政身邊自殺。(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于是嚴遂懼誅,亡去,游,求人可以報韓傀者。②弟至賢,不可愛妾之軀,滅吾弟之名,非弟意也。(5)嚴遂“奉黃金百鎰”請求聶政為他報仇,聶政拒絕了;后來聶政為什么主動請求為嚴遂報仇?請簡要概括。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病后登快哉亭賀鑄經雨清蟬得意鳴,征程斷處見歸程。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故園又負黃華約,但覺秋風發(fā)上生。【注釋】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東南。本詩是詩人任職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黃華:菊花。(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以雨后鳴蟬起興,點明鄉(xiāng)愁的主旨。“得意”二字,以蟬之“得意”反襯自己的失意,既寫出了蟬鳴的神態(tài),又微露了詩人的欣羨之情。B.頷聯言近旨遠,字面上只寫了病后,卻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寫了夢后,實則暗示出曾有數次的思鄉(xiāng)夢。C.頸聯虛寫,烏鴉帶引斜陽光芒投進古寺,小草帶引野外景色進入荒城,一“帶”“將”,景色融合自然。D.尾聯“秋風發(fā)上生”幾字,不僅意指鬢發(fā)斑白,而且秋風蕭蕭,又給人以冷的感覺。用語新穎奇警,不落陳腐。(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營造和章法結構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韓愈在《師說》中闡明老師的作用的句子是“,”。②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兩句運用比喻和對偶的修辭手法,表明詩人身處官場卻心系田園的情懷。③李密《陳情表》中,“,”兩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6.(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李白的想象力①、無拘無束,他能夠熏熏突破現實的束縛,從獨到的角度欣賞景色,產生全新的觀點見解。詩歌也體現出變幻莫測、豐富多彩的特征,富含新奇的、②的審美觀念。例如,他筆下的月亮變化多端,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現出的特征大相徑庭,有時是一位可靠的朋友,有時成為促膝長談的知己,有時又成了天空的裝飾,或成為高不可攀的理想的象征。《月下獨酌》中將明月、影子擬人化,直接邀請它們同自己一起飲酒作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將湖中月亮擬人化,說成③地送別自己的朋友;《古朗月行》中,又對月亮的來歷進行多方猜測,甚至懷疑它是來自瑤臺的鏡子。李白詩歌中的意象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具有極大的跳躍性,詩歌內容跨度大,看似關聯不夠緊密,實則體現出奇妙豐富的聯想。(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說起來,茶,原本是中國人的愛物。東西南北中,工農商學兵,只要是中國人,①其中最愛喝茶的,又數成都人,至少成都人自己是這么認為的。不錯,江浙有綠茶,云貴有沱茶,廣東有早茶,西北有奶茶,閩南有烏龍茶,北京有大碗茶,②:綠茶太淡,沱茶太粗,奶茶是以茶代飯,工夫茶是以茶代酒,早茶是以茶為配角,大碗茶則只能叫“牛飲”,只有成都人的蓋碗茶,才既有味,又有派。有味,是因為成都的花茶,又香又濃又經久,一碗茶沖七八遍水也無妨;有派,則因為它是茶碗、茶蓋、茶船三件頭俱全的“蓋碗茶”,而且是在茶館里喝的。在茶館里喝茶,和在家里泡茶,大不一樣。在家里泡茶,誰不會?顯然,在成都人眼中,只有愛上泡茶館,③。(1)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詞語和文中“牛飲”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C.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D.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自疫情后,消費者“購買力”大不如前,許多消費者主動或被迫進行了“消費降級”,雖然消費“降級”了,但人們發(fā)現,有些東西卻在悄悄“升級”。比如,從前動輒點外賣,如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動手的能力“升級了”;從前經常沖動購物,如今會貨比三家,消費的理智與自控力“升級了”;從前花錢寅吃卯糧,如今消費量入為出,對收入的科學規(guī)劃“升級”了;為了省油,以電動車代替汽車出行,身體健康狀況和空氣質量“升級”了;從前一味追求國際大牌,如今追捧國潮產品,國貨的地位“升級”了;又比如……某經濟報社“消費面面觀”欄目向社會征稿,請你以“降級?升級”為話題,結合以上材料寫篇文章向報社欄目投稿,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學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第六次調研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當人們好像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并創(chuàng)造前所未聞的事物時,恰好在這種革命危機時代,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用它們的名字,戰(zhàn)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場面。將近三十年以前,當黑格爾辯證法還很流行的時候,我就批判過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方面。但是,正當我寫《資本論》第一卷時,憤懣的、自負的、平庸的、今天在德國知識界發(fā)號施令的模仿者們,卻已高興地像萊辛時代大膽的莫澤斯?門德爾森對待斯賓諾莎那樣對待黑格爾,即把他當作一條“死狗”了。因此,我公開承認我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并且在關于價值理論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賣起黑格爾特有的表達方式。辯證法在黑格爾手中神秘化了,但這決不妨礙他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在他那里,辯證法是倒立著的。必須把它倒過來,以便發(fā)現神秘外殼中的合理內核。(摘編自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材料ニ:人類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決定了文化的連續(xù)性。人們是在改造現實世界的過程中認識和表現現實,從而創(chuàng)造文化的。但是,人們在表現現實世界、創(chuàng)造文化時,必然要遇到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思想,并受它們的影響。雖然人們的文化思想歸根到底是以該時代的物質生產所造成的經濟關系為基礎的,但是,意識形態(tài)的完成過程,表現為思想依據前人留下的思想資料進行創(chuàng)造的過程。物質生產所創(chuàng)造的經濟關系是通過對原有文化思想的影響來起作用的,它并不重新創(chuàng)造出任何東西。批判繼承人類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任何時代的文化,都包含有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都與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有著批判繼承關系,沒有批判繼承關系就不會有文化的選擇和積累,沒有文化的選擇和積累,就不會有文化的豐富發(fā)展和變革。相同階級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繼承的關系。后起的德國資產階級的思想家曾從英、法資產階級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中國資產階級的思想家也曾從外國特別是歐洲資產階級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英、法等國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為各國資產階級接受。同樣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不僅為英、法、德等國無產階級接受,也為俄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無產階級所接受。相同階級的文化彼此可以繼承,這很好理解,因為它們有著相似的經濟基礎,相似的階級本質,相似的社會的需要,遇到相似的社會問題,因此有相似的文化。不同階級之間的文化也有批判繼承關系。孫中山先生就講過:“抑自人類有史以來,能紀四五千年之事翔實無間斷者,亦惟中國文字所獨有,則在學者正當寶貴此資料,是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為古人所奴,則載籍皆似為我調查,而使古人為我書記,多多益善矣。”他本人也確實批判改造了傳統儒家思想中某些有意義的思想,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這些思想本來是封建統治階級中一些比較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用來調解和緩和階級矛盾,鞏固封建統治的,孫中山則賦予傳統儒家的有關“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論以同近代“民權”思想相近的涵義,把它們納入自己的民權主義思想中去,提出政治權利和經濟權利民有、民治、民享,根本否定封建主義的君民關系和權至上思想。不同階級之間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繼承,一方面是因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環(huán)境和社會的環(huán)境,共同的文化傳統,面對相同的問題等。另一方面是因為批判繼承不是簡單地原封不動的照搬,而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和重構的過程。孫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顯然不是對重民和民本思想的照搬,而是一種重構。雖然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它在自己的發(fā)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但是,共產主義文化的產生也離不開它以前的文化成果。與以往的所有制關系的徹底的決裂,是以往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只有了解了人類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和歷史趨勢,只有掌握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文化成果,才能得出共產主義的結論,創(chuàng)造出共產主義文化。(摘編自趙常林《馬克思主義文化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馬克思所說的“亡靈”,是指可供利用的已經死亡了的先輩們,人們可以借用它們的傳統改造舊世界、創(chuàng)建新世界。B.文化是人們在改造現實世界的實踐中產生的對現實的認識,人們有怎樣獨立的實踐活動就會有怎樣的思想文化。C.文化的豐富、發(fā)展和變革是以文化的選擇和積累為前提的,而文化的選擇和積累又必須以批判繼承關系為前提。D.共產主義在自己的發(fā)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但并不拒絕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文化成果。(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足基本國情,它是在新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進行多年建設這一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B.批判和繼承是對立統一的,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要帶有批判性,決不能全盤接受,前批判也不等于全盤否定。C.對傳統文化要區(qū)別對待,相同階級的文化彼此可以直接繼承,而不同階級之間的文化則需要有批判地繼承。D.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fā)展可以批判承本國本民族的文化遺產,也可以批判繼承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文化遺產。(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CA.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挷{B.文明的人類總是熱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壓縮在泥土里的歷史扒剔出來,舒展開來,窺探自己先輩的種種真相。——余秋雨C.如果某個民族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每一天都在從頭開始去練習生存本領,其情景當然是不堪設想也不忍設想的?!嫎鉊.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暯剑?)材料一里,馬克思承認自己“批判過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方面”,又公開承認自己“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怎樣理解這種貌似矛盾的做法。(5)魯迅在《拿來主義》里批判過這樣兩種人:一是面對大宅子“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二是“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魯迅稱前者為“昏蛋”,后者為“廢物”。試用本文的觀點說明兩者各有怎樣的錯誤?!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材料內容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內容,再結合選項具體比對分析。(2)本題考查學生根據原文內容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內容,再結合選項具體比對分析。(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與論證關系的能力。解答時,要先明確觀點,再結合選項具體比對分析。(4)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問題,提出個人見解的能力。解答時,要明確觀點,再結合題目要求概括。(5)本題考查學生根據原文內容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解答時,要篩選相關信息,再結合題目要求具體分析?!窘獯稹浚?)B.曲解文意?!叭藗冇性鯓拥莫毩⒌膶嵺`就會有怎樣的思想文化”錯誤。原文為:“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這說明人們的實踐不能是“獨立”。故選B。(2)C.于文無據?!跋嗤A級的文化彼此可以直接繼承”文中沒有如此說法,對前人的文化遺產的繼承,都需要批判地繼承。故選C。(3)材料一的觀點是對先人創(chuàng)造的遺產的繼承問題。A.論述對象是人生,而不是文化遺產。B.論述的是考古的實質,未涉及文化遺產繼承問題。C.論述的正是文化遺產繼承問題。D.論述的是“中國精神”,而“中國精神”與“傳統文化”為交叉關系,不能用“中國精神”的論述來闡述批判繼承傳統文化者一論題。故選C。(4)他批判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方面,從“在他那里,辯證法是倒立著的。必須把它倒過來,以便發(fā)現神秘外殼中的合理內核”可見,批判的是黑格爾辯證法的顛倒問題,而不是其辯證法的內核。而如果倒過來,黑格爾的辯證法是有合理內核的。由此可見,馬克思并不是一味地否定黑格爾,而是批判它不合理的一面(辯證法是倒立著的),承認它合理的一面(合理內核),故而他一面批判,一面又承認自己是黑格爾的學生。這種做法看似矛盾,但正是批判繼承的表現。(5)根據材料一“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和材料二“人類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決定了文化的連續(xù)性。人們是在改造現實世界的過程中認識和表現現實,從而創(chuàng)造文化的。但是,人們在表現現實世界、創(chuàng)造文化時,必然要遇到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思想,并受它們的影響……”可見,面對“大宅子”象征的傳統文化,“一把火燒光”,實際上是沒有認識到歷史不可能憑空創(chuàng)造,全盤否定了歷史對于創(chuàng)造的影響,造成了歷史文化的斷裂,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根據材料二“批判繼承人類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任何時代的文化,都包含有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都與前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有著批判繼承關系”“不同階級之間的文化也有批判繼承關系……不同階級之間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繼承,一方面是因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環(huán)境和社會的環(huán)境,共同的文化傳統,面對相同的問題等。另一方面是因為批判繼承不是簡單地原封不動的照搬,而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和重構的過程”可見,繼承歷史文化,并不是全盤接受,而應該批判繼承。而“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則是不辨好壞全盤接受,這種做法是沒有考慮到文化遺產具有時代性,適合過去的文化不一定適合現在,前人的文化遺產是前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創(chuàng)造的,后人在繼承時必須去粗存精,批判地繼承,不能全盤接受。答案:(1)B(2)C(3)C(4)黑格爾的辯證法有合理的內核,但它是倒立著的;馬克思“批判過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方面”,正是批判其顛倒了關系;而承認自己是黑格爾的學生,則表示自己贊成其辯證法的合理內核。馬克思對待黑格爾辯證法的看似矛盾的態(tài)度,正是他批判地繼承黑格爾辯證法的表現。(5)①放一火燒光大宅子,這是一種全盤否定的歷史虛無主義,這些人不懂得歷史不是憑空創(chuàng)造的,不懂文化的連續(xù)性;②“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這是一種全盤接受的投降主義,他們不懂前人的文化遺產是前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創(chuàng)造的,后人必須批判地繼承,不能全盤接受。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平涼之地蔣子龍古涼州,即現在的河西走廊,從來就是經略西北的軍事要地,還是古絲路西去的咽喉。其形如一把長劍,而平涼就是劍柄,是蓄力,發(fā)力的地方。自古來誰掌握了這把長劍,誰就能控制中原。因為平涼位于陜甘寧交匯的幾何圖形中心,橫跨關山,襟帶涇水,外阻河朔,內當隴口,屏障三秦,擁衛(wèi)畿輔。春秋五霸時期,齊桓公就據此西伐大夏;漢武帝時能夠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也是因霍去病手握“平涼長劍”,所向披靡,成為一代“戰(zhàn)神”;左宗棠為解決由陜甘民變引發(fā)的西北亂局,進駐平涼,據此控制局面,策應各方,后受命從平涼出發(fā)收復新疆,立下不世之功;直至近代的工農紅軍長征時期,平涼的靜寧仍是長征領袖的駐地,1936年,靜寧的界石鋪成為“紅軍會師的中心基點”,當年10月8日,紅一、二、四方面軍在這里會師,并以此為落腳點開始縱橫穿插;到今天,“平涼長劍”還在守護著國家領空乃至太空……平涼是目前考古所能證實的最早有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中國古人類的發(fā)祥地。從平涼境內采集到的石器,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證明,60萬年前這里就出現了人類活動的痕跡。平涼還有相當數量的古樹,其中尤以兩株古槐最為珍奇。一株生長在關河村,巍巍然一樹擎天,氣象非凡,三千多年來吟風嘯雨,鐵皮棱锃,全無破損,通身上下竟沒有一個枯枝,體現了極其強盛的生命力。經國家林業(yè)部的專家測定,它的樹齡已有3200余年,是國內現有的槐樹之最,被奉為“華夏古槐王”。古槐王的樹干、樹枝上還寄生著楊樹、花椒樹、五貝子、玉米、小麥等十來種植物,都還長得很不錯,也是一大奇觀。過去這里是深山老林,人跡罕至,由于人們相信老樹通神,古槐理所當然地成了神樹。每年從全國各地來朝拜的人不計其數,大樹下永遠擺著各色供品,在古槐四周的柵欄上還掛滿了大紅調緞,洋溢著吉祥喜慶的氛圍。距離古槐王一公里左右,另有一株3000多年的老槐樹,老槐的一多半倒掉,剩下的少半扇樹干卻依然高高挺立,枝葉翠綠,生機老道,堪稱“活的文物”,仍舊頑強地述說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傳奇……古涼州橫跨關山,關山(又稱隴山、六盤山)被稱為“西出長安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南北綿延240公里,在距離平涼市莊浪縣東北33公里處的山巔林海之中,兀自出現一片山頂湖泊,海拔2860米,湖面約50畝,狀若臥蠶湖水清湛,其深莫測,無論旱澇,水位不變,四周青黛環(huán)拱,草木蓊都。這就是聲名赫赫的“雷澤”,今稱“朝那湫”這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歷來被視為朝覲,探尋華夏文明之源的的圣地。《帝王世紀》載:“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跡,出于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這是個美妙的故事,美麗健碩的姑娘華胥,在綠草茵茵的雷澤湖畔發(fā)現了一對清晰而巨大的腳印,她好奇地將自己的腳踩到這個大腳印上。12年后,她在成紀生下了被尊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所創(chuàng)造的“成紀文明”,成為華夏文明學始的原點,紀錄了中華民族創(chuàng)始的童年。至今在平涼的靜寧、莊浪兩縣之間,還保留著古成紀的城垣,依然可以看得出當初的恢宏和雄峻。它標志著中國的“道文化”,始于伏羲畫卦,而升華于黃帝問道。道,是中國哲學的思想內核,也是中華文化的根脈,無論是歷史邏輯演繹的必然,還是文明進程中的巧合,伏羲畫卦和黃帝問道,竟都發(fā)生在平涼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平涼城西30里,便是“道源圣地”崆峒山。其實也是關山的支脈。秀嶺奇峰,峻極于天,林木蔥茂,嵐氣朦朧,遠眺神思縹緲,走近則爽氣侵骨。4700多年前,黃帝為求治國安邦之道,“西至于空桐,登雞頭?!保ā妒酚?五帝本紀》)即沿著北斗星柄指引的方向,長途跋涉登崆峒。這是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的盛事。于是這一年被奉為道歷紀元的開始,也就今人所熟知的“黃歷”。黃帝從廣成子獲受自然之經,求得大道之理,并以此道治理天下,開創(chuàng)了長期的圣治,中華文明再次達到高峰。黃帝問道之后,周穆王也西來登崆峒,拜王母?!赌绿熳觽鳌分杏涊d,西王母在關山另一條支脈回山,接見了周穆王,并饋贈給他八車玉石。后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也相繼跟著七星北斗的斗柄登臨崆峒山,朝圣訪道,以期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獲得修身治國的玄妙法門。秦始皇朝圣后,還命丞相李斯在崆峒山刻石以頌:“西來第一山”。由此,平涼便成為千古圣地,歷代的名流墨客,爭相西來,一登崆峒,想從“大道”這個中國本源文化的母體汲取營養(yǎng)。同時,這些先圣,先賢也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諸多經典:伏羲八卦揭示宇宙和生命的本質;廣成子的《自然經》和黃帝的《陰符經》是對“道”的闡發(fā);《黃帝內經》解讀生命真相;《黃帝四經》論述治世方略;葛洪在平涼莊浪的葛家河修煉,并著《肘后方》。諾貝爾醫(yī)學獎獎獲得者屠呦呦,就是從《肘后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得到啟發(fā),提煉出人類治療瘧疾的“青蒿素”。行筆至此,不禁心生感佩,整個深深植根于華夏文明的平涼,究竟蘊藏著多少中華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碼”?(有刪節(jié))(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BA.文章既有對平涼歷史的追溯,也有對今天的敘寫,多次運用今昔對比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平涼歷史對今天的重要影響。B.文章寫到涼州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并引人華胥履巨人印生伏羲的神話傳說,為這個圣地增添了浪漫色彩。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一句,既寫今人可以從典籍中汲取營養(yǎng),更寫屠呦呦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D.文章寫崆峒山是為寫道教對平涼的影響,從黃帝寫起,到秦始皇、漢武帝等人。再到歷代名流墨客登臨崆峒,豐富了文章內容。(2)下面關于平涼之地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BA.平涼之地自古以來是西北的戰(zhàn)略要地,西北地區(qū)的征戰(zhàn),平叛,駐守等軍事活動多在此經略,故被作者稱作“平涼長劍”。B.平涼之地是中國古人類重要的發(fā)祥地,古樹生命力旺盛且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印證著此處是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C.平涼之地是探尋華夏文明之源的圣地,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伏羲創(chuàng)造的“成紀文明”成為華夏文明肇始的原點。D.平涼之地是“道文化”的重要起始地,“道文化”在此處不斷升華和發(fā)展,作為中國的本源文化為歷代名流墨客提供營養(yǎng)。(3)請簡要賞析文章結尾段的妙處。(4)有人評價蔣子龍的散文,“不局限于自然的書寫,而彰顯歷史文化感”。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本文是怎樣彰顯平涼的歷史文化感的?【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內容,明確藝術特色,再結合選項比對判斷。(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說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內容,再結合選項比對判斷。(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賞析結尾段,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分析。(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評價文本文體特點和表現手法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內容,明確題目要求,再結合文本分析作答?!窘獯稹浚?)A.“多次運用今昔對比”錯,文章寫平涼追溯歷史,敘寫今天,但沒有對比。B.準確。C.“更寫屠呦呦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錯,寫屠呦呦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也是論證今人可以從典籍中汲取營養(yǎng),與前文事例并列,不存在遞進關系。D.“是為了表現出道教對平涼的影響”錯,寫崆峒山,是為了表現平涼成為千古圣地。故選B。(2)B.“印證著此處是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錯。原文是“平涼是目前考古所能證實的最早有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選項缺少“目前考古所能證實”限制,表述不準確。故選B。(3)結構上,作為文章結尾,“行筆至此,不禁心生感佩”有收束全文的作用。內容上,采用問句結尾,“整個深深植根于華夏文明的平涼,究竟蘊藏著多少中華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碼’?”,以問的形式突出平涼文化的深厚、豐富、神秘,比一般陳述句更能表達作者對平涼文化的感佩之情;“基因密碼”一詞說明平涼文化根植于華夏,又在中華文明中作用重大,從而深化了文章主題。(4)解答時,緊扣“歷史文化感”分析。①文章融神話傳說、歷史題材、考古資料于一體。“春秋五霸時期”“左宗棠”“直至近代的工農紅軍長征時期”彰顯歷史的厚重,“從平涼境內采集到的石器,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證明,60萬年前這里就出現了人類活動的痕跡”運用考古史料,“《帝王世紀》載……這是個美妙的故事”引入神話傳說,詳實、豐富地寫出了平涼之地的歷史悠久、文化深厚。②文章選材典型。文章后數四段“平涼城西30里,便是‘道源圣地’崆峒山”“黃帝問道之后,周穆王也西來登崆峒,拜王母”“平涼便成為千古圣地,歷代的名流墨客,爭相西來,一登崆峒”用了大量筆墨寫“道源圣地”崆峒山,以點帶面,寫出了平涼的歷史氣息和文化底蘊。③進行縱向歷史文化的挖掘。從“春秋五霸時期”寫到“直至近代的工農紅軍長征時期”,從“4700多年前,黃帝為求治國安邦之道”“黃帝問道之后,周穆王也西來登崆峒”“后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也相繼跟著七星北斗的斗柄登臨崆峒山”到“平涼便成為千古圣地,歷代的名流墨客,爭相西來,一登崆峒”,文章從古至今進行縱向挖掘,展現平涼歷史文化的厚重。又體現出文化傳承的意義。答案:(1)B(2)B(3)①以問句結尾,表現平涼文化的神秘不可測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由衷的感佩之情。②收束全文,有力地突出平涼之地對中華文明的作用,指出平涼文化植根華夏文明,蘊藏著中華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碼”,深化主題。(4)①文章融神話傳說、歷史題材、考古資料于一體,詳實、豐富地寫出了平涼之地的歷史悠久、文化深厚。②文章選材典型,詳寫崆峒山,以點帶面,通過寫作為“道源圣地”的崆峒山,寫出了平涼的歷史氣息和文化底蘊。③文章著眼于平涼之地縱向歷史文化的挖掘,展現其文化的博大精深,歷代文人受其吸引而不斷到來在增加其歷史厚重的同時,又將這種文化不斷的傳承。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韓傀相韓,嚴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韓傀以之叱之于朝,嚴遂拔劍趨之,以救解。于是嚴遂懼誅,亡去,游,求人可以報韓傀者。至齊,齊人或言:“軹深井里聶政,勇敢士也,避仇隱于屠者之間?!眹浪礻幗挥诼櫿?,以意厚之。聶政問曰:“子欲安用我乎?”嚴遂曰:“吾得為役之日淺,事今薄,奚敢有請?”于是嚴遂乃具酒觴聶政母前。仲子①奉黃金百鎰,前為聶政母壽。聶政驚,愈怪其厚,固謝嚴仲子。仲子固進,而聶政謝曰:“臣有老母,家貧,客游以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養(yǎng)親。親供養(yǎng)備,義不敢當仲子之賜?!眹乐僮颖偃?,因為聶政語曰:“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真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聶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養(yǎng)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嚴仲子固讓,聶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備賓主之禮而去。久之,聶政母死,既葬,除服。遂西至濮陽,見嚴仲子曰:“前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親不幸,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嚴仲子具告,政遂謝車騎人徒,辭,獨行仗劍至韓。韓適有東孟之會,韓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衛(wèi)者甚眾。聶政直入,上階刺韓傀。韓傀走而抱烈侯,聶政刺之,兼中烈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殺者數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腸,遂以死。韓取聶政尸于市,縣購之千金。久之莫知誰子。政姊聞之,曰“弟至賢,不可愛妾之軀,滅吾弟之名,非弟意也?!蹦酥n。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軹深井里聶政也?!币嘧詺⒂谑?。(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韓策二》)[注]①仲子:即嚴遂。嚴遂,字仲子。(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DA.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B.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C.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D.臣有仇/而行游諸侯眾矣/然至齊/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粗糲之費/以交足下之歡/豈敢以有求邪/(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百鎰,極言貨幣之多。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鎰。B.市井,古代城邑中集中買賣貨物的場所,也指城市城鎮(zhèn),街坊民居,或商賈。C.“固讓”的“固”指堅持,與《六國論》中“至于顛覆,理固宜然”的“固”相同。D.左右,文中指韓王身邊的侍從和近臣?,F在多用做方位詞,指左和右兩方面。(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韓國國相韓傀與國君器重的大臣嚴遂相互忌恨,嚴遂直言不諱地指出韓傀的過失,被韓傀怒斥,嚴遂氣得拔劍要刺韓傀,因被人阻止而化解。B.嚴遂來到齊國,有人向他推薦聶政,嚴遂就暗中與聶政交往,以深情厚誼對待他,還為聶政的母親備辦酒席,又拿出百鎰黃金為聶政母親祝壽。C.母親去世后,聶政到濮陽找到嚴遂,問清他的仇人,就獨自趕往韓國。恰逢韓國舉行盛會,韓王和韓傀都在那里,聶政將這兩個仇人都殺死了。D.替嚴遂報完仇,為了不暴露身份,聶政自毀面目后才剖腹自殺,讓人無從辨認??伤慕憬懵犝f后卻趕往韓國為弟弟揚名并在聶政身邊自殺。(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于是嚴遂懼誅,亡去,游,求人可以報韓傀者。②弟至賢,不可愛妾之軀,滅吾弟之名,非弟意也。(5)嚴遂“奉黃金百鎰”請求聶政為他報仇,聶政拒絕了;后來聶政為什么主動請求為嚴遂報仇?請簡要概括?!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2)本題綜合考查古代文化常識和一詞多義,答題的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5)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內容的篩選和理解。找到相關內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信息,仔細概括?!窘獯稹浚?)“至齊”是動賓結構,后面斷開;“聞”是下句謂語,分屬不同句子,其前斷開,排除AB;“故”是連詞,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斷開,排除C。譯文:我有仇要報,為此曾游訪過很多諸侯國。我來到齊國,聽說您很講義氣,所以特地送上百金,只是想作為老夫人粗茶淡飯的費用罷了,同時也讓您感到高興,哪里敢有什么請求呢?故選:D。(2)C.文中的“固”是“堅持”,句意:嚴遂堅持讓聶政收下贈金。:“至于顛覆,理固宜然”的“固”是“本來”“原來”,句意: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兩者含義不同。故選:C。(3)C.“聶政將這兩個仇人都殺死了”錯誤。韓王不是嚴遂的仇人,聶政刺中韓王,是因為“韓傀走而抱烈侯,聶政刺之,兼中烈侯”,韓傀抱住了韓王,韓王是被聶政誤傷。故選:C。(4)①“于是”,這時,在這時;“亡去”,逃出,逃跑離開;“求人可以報韓傀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是“求可以報韓傀之人”。譯文:在那時嚴遂擔心遭到韓傀殺害,就逃出韓國,游歷國外,四處尋找可以向韓傀報仇的人。②“至賢”,非常賢能;“愛”,吝惜;“非弟意也”,判斷句。譯文:我弟弟非常賢能,我不能因為吝惜自己的性命,而埋沒弟弟的名聲,這也不是弟弟的本意。(5)結合“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養(yǎng)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久之,聶政母死,既葬,除服。遂西至濮陽,見嚴仲子曰:‘前所以不許仲子者,徒以親在。今親不幸,仲子所欲報仇者為誰’”可知,聶政先拒絕的原因是他的母親還在,需要兒子贍養(yǎng)。結合“于是嚴遂乃具酒觴聶政母前。仲子奉黃金百鎰,前為聶政母壽”“然仲子卒備賓主之禮而去”可知,母親去世后,聶政有感于嚴遂的深情厚誼,因而主動前去請求為嚴遂報仇。答案:(1)D(2)C(3)C(4)①在那時嚴遂擔心遭到韓傀殺害,就逃出韓國,游歷國外,四處尋找可以向韓傀報仇的人。②我弟弟非常賢能,我不能因為吝惜自己的性命,而埋沒弟弟的名聲,這也不是弟弟的本意。(5)①聶政先拒絕的原因是他的母親還在,需要兒子贍養(yǎng)。②母親去世后,聶政有感于嚴遂的深情厚誼,因而主動前去請求為嚴遂報仇。參考譯文:韓傀在韓國做國相,嚴遂也受到韓烈侯的器重,因此兩人相互忌恨。嚴遂敢于公正地發(fā)表議論,曾直言不諱地指責韓傀的過失。韓傀因此在朝廷上怒斥嚴遂,嚴遂氣得拔劍追殺韓傀,幸而有人阻止才得以化解。這時嚴遂擔心遭到殺害,就逃出韓國,游歷國外,四處尋找可以向韓傀報仇的人。嚴遂來到齊國,聽到齊國有人說:“軹邑深井里的聶政,是個勇敢的俠士,因為躲避仇人才混跡在屠戶中間?!眹浪炀桶抵泻吐櫿煌?,有意地以深情厚誼相待。聶政問嚴遂:“您想讓我干什么呢?”嚴速說:“我為您效勞的時間還不長,我們的交情還這樣薄,怎么敢對您有所求呢?”于是,嚴遂就備辦了酒席向聶政母親敬酒,又拿出百鎰黃金,上前獻給聶政母親,表示祝福。聶政大為震驚,越發(fā)奇怪他何以厚禮相待,就堅決辭謝嚴遂的贈金。但嚴遂堅決要送,聶政就推辭說:“我有老母,生活貧寒,只得離鄉(xiāng)背井,做個殺狗的屠夫,現在我能夠早晚買些甜美香軟的食物來奉養(yǎng)母親,母親的供養(yǎng)已經齊備了,按理說就不敢再接受您的賞賜。”嚴遂避開周圍的人,趁機告訴聶政:“我有仇要報,為此曾游訪過很多諸侯國。我來到齊國,聽說您很講義氣,所以特地送上百金,只是想作為老夫人粗茶淡飯的費用罷了,同時也讓您感到高興,哪里敢有什么請求呢?”聶政說:“我之所以降低志向,辱沒身份,隱居于市井之中,只是為了奉養(yǎng)老母。只要老母還活著,我的生命就不敢輕易托付給別人?!眹浪靾猿肿屄櫿障沦浗?,聶政始終不肯接受。然而嚴遂還是盡了賓主之禮才離開。過了很久,聶政的母親去世了,安葬后,聶政守孝期滿脫去喪服。于是往西到了濮陽,見到嚴遂時說:“以前之所以沒有答應您,只是因為母親還在。如今老母不幸謝世,請問您想報仇的人是誰?”嚴遂將情況一一地告訴聶政,聶政于是謝絕了車馬和隨從,辭別嚴遂,只身一人持劍到了韓國。正好韓國在東孟舉行盛會,韓王和相國都在那里,他們身邊拿著武器守衛(wèi)的人眾多。聶政直沖上臺階刺殺韓傀。韓傀邊逃邊抱住韓烈侯。聶政再刺韓傀,同時也刺中韓烈侯,他們身邊侍候的人一片混亂。聶政大吼一聲沖上去,殺死了幾十人,隨后自己用劍劃破臉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腸,就此死去。韓國把聶政的尸體擺在街市上,以千金懸購他的姓名。過了很久也沒人知道他究竟是誰。聶政的姐姐聽說這事后,說道:“我弟弟非常賢能,我不能因為吝惜自己的性命,而埋沒弟弟的名聲,這也不是弟弟的本意。”于是她去了韓國,抱住尸體痛哭道:“這是我弟弟,軹邑深井里的聶政??!”說完便在聶政的尸體旁自殺而死。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病后登快哉亭賀鑄經雨清蟬得意鳴,征程斷處見歸程。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故園又負黃華約,但覺秋風發(fā)上生?!咀⑨尅竣倏煸胀ぃ何挥诮裥熘輺|南。本詩是詩人任職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黃華:菊花。(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首聯以雨后鳴蟬起興,點明鄉(xiāng)愁的主旨?!暗靡狻倍?,以蟬之“得意”反襯自己的失意,既寫出了蟬鳴的神態(tài),又微露了詩人的欣羨之情。B.頷聯言近旨遠,字面上只寫了病后,卻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寫了夢后,實則暗示出曾有數次的思鄉(xiāng)夢。C.頸聯虛寫,烏鴉帶引斜陽光芒投進古寺,小草帶引野外景色進入荒城,一“帶”“將”,景色融合自然。D.尾聯“秋風發(fā)上生”幾字,不僅意指鬢發(fā)斑白,而且秋風蕭蕭,又給人以冷的感覺。用語新穎奇警,不落陳腐。(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遠,本詩與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營造和章法結構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意象意境及詩歌結構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窘獯稹浚?)C.“頸聯虛寫”錯。頸聯從上文的憶想回到現實,是實寫。鴉投古剎,是黃昏時萬物棲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暉,也是作者的所見之景。故選C。(2)本詩一開首以雨后蟬鳴起興。秋高氣爽,雨過天晴,再加病愈登亭,十分暢快。連枝上的蟬也仿佛有所領略而在歡快地鳴叫。二句由“聽”轉向“見”:秋雨新洗,值此黃昏之際,行人漸少,塵土不揚,那通往故鄉(xiāng)的道路顯得分外清晰。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詩人的心事:懷鄉(xiāng)情重,思歸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懷。本詩意象眾多,首聯寫清蟬、頸聯寫斜陽、暮鴉、衰草,尾聯寫秋風,這些意象營造出凄清蕭瑟的意境。杜詩首聯寫急風、高天,頷聯寫無邊落木、不盡長江,這些意象營造出雄渾蒼涼的意境。從章法結構上來講:兩者都是寫景加抒情,但是安排的位置不同,本詩首聯頸聯寫景,頸聯尾聯抒情,兩者穿插交錯,景情轉換靈動自然,不呆板拘滯;杜詩前兩聯寫景,后兩聯抒情,由景及情,先寫景后抒情,采用慣常方式,層次清晰。答案:(1)C(2)意境營造:①本詩以清蟬、斜陽、暮鴉、衰草、秋風為主要意象,營造出凄清蕭瑟的意境;②杜詩以急風、高天、無邊落木、不盡長江為主要意象,營造出雄闊蒼涼的意境。章法結構:①本詩一、三聯寫景,二、四聯抒情,兩者穿插交錯,景情轉換靈動自然;②杜詩前兩聯寫景,后兩聯抒情,由景及情,層次清晰。譯文:淋了雨的凈蟬在樹上得意鳴叫,經雨之路,塵土不揚,歸家之路清晰可見。病后飲酒,不知滿足,睡夢醒后,靠著樓欄遠遠眺望,心中生起無限鄉(xiāng)情。烏鴉帶引斜陽日光投進古寺,草兒帶引野外景色進入荒城。我又負了菊花的家園之約,只覺秋風從發(fā)上生起。賞析:詩一開首以雨后蟬鳴起興。秋高氣爽,雨過天晴,再加病愈登亭,十分暢快。連枝上的蟬也仿佛有所領略而在歡快地鳴叫?!暗靡狻倍?,既寫出了蟬鳴的神態(tài),又微露了詩人的歆羨之情:蟬之躊躇滿志,正是因為它既得時、又得地。言下已隱含人不如蟬的況味。二句由“聽”轉向“見”:秋雨新洗,值此黃昏之際,行人漸少,塵土不揚,那通往故鄉(xiāng)的道路顯得分外清晰。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詩人的心事:懷鄉(xiāng)情重,思歸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懷。平日里世事紛擾,或可抑制一時,一旦除去世務的羈絆,那潛在的意念又會立即浮現。當此病后偷閑、偶爾登臨送目之際,思歸之念便又油然而起。三四兩句極寫歸思之深、之切。病后的頻頻把盞,不是為消渴解饞,實因鄉(xiāng)愁太深、太重,揮之不去,斥之又來,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這里字面上只寫了病后,卻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病前早已借酒澆愁,病中被迫停飲;仿佛欠了的債要加倍償還,故病后愈是貪杯,愈可見病中難以消停的情狀。杜甫《登高》詩說:“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币彩菍懸远嗖≈?,深以停杯戒酒為恨。賀鑄當時患有肺病,又滯留他鄉(xiāng),遭遇和杜甫相似。可見使詩人最受煎熬的是懷鄉(xiāng)病,所飲之酒,實在是滿含辛酸強咽下的苦酒。百病之中,唯心病難治。清醒時固然為其所苦,即在睡夢中也不曾解脫。這里字面上只寫了夢后,實則暗示出曾有無數次的思鄉(xiāng)夢。夢中可以千里回鄉(xiāng),則夢醒后愈是歸思難忍,正如漢樂府《悲歌》所說:“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边@天長日久郁積的鄉(xiāng)愁,這夢中猶且縈繞的歸思,俱化為一含情凝睇之人,呼之欲出。至此,詩人的登臨之意,已神氣畢現了。下兩句又從憶想回到現實。鴉投古剎,是黃昏時萬物棲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暉,又隱隱約約透露出詩人“時不我與”的遲暮之感。晚唐的溫庭筠即多以夕照飛鴉寫此情調,如“鴉背夕陽多”(《春日野行》),如“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開圣寺》)等。賀鑄或有所取法。天色向暮,自然界的飛禽均有所托,而人的歸宿卻不知在何處。暮靄之中,唯見遠去的道路漸漸隱沒在一片凄迷的草色之中。第六句系從白居易的詩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化出,二者相同之處在于,都用行道上“更行更遠還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不同之處則是白居易著眼于枯而復榮的春草,借喻別情之“滿”、之盛;賀鑄這里寫的卻是榮而復枯的秋草,其中暗寓失意之恨。詩人于懷鄉(xiāng)思鄉(xiāng)之中,又寄托了自己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遂使全詩的思致更見深入、意蘊更見豐厚。一年一度的秋風,最能動人歸興,詩人此時滯留他鄉(xiāng),無計歸去。眼見得夢想成空,徒然催人早生華發(fā)而已?!扒镲L發(fā)上生”幾字,用語生新奇警,不落陳腐。唐代李賀詩說:“秋野明,秋風白?!鼻镲L和白色始相鉤連,至蘇軾又用“霜風”形容須發(fā)皆白,如“白頭蕭散滿霜風”“白須蕭散滿霜風”等。賀鑄點化成句,自鑄新詞。這里不僅意指鬢發(fā)的斑白,而且秋風蕭蕭,又給人以冷的感覺。因此這一新奇的用語,也便暗示著作者凄冷的情懷。賀鑄多病早衰,又因喜談世事,每忤權貴,屢受排抑,悒郁難平。他在徐州任上曾多次吐露了這種幽冷不平的情懷,如“我已困摧辱,壯心如濕灰”(《寄杜仲觀》)、“三年官局冷如水,炙手權門我未能”(《留別張白雪謀父》),這些都可作為這首詩的注腳。這首詩在章法結構上頗具匠心。詩中寫景和抒情的內容參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筆極為靈動。如首三句用寫景起興之后,頷聯忽然宕開去作一追敘,緊接著又用“夢后倚樓”一筆挽回。頸聯再次寫景,因為前幾句已提供了一定的心理背景,故這里的景都具有了以物象作比喻的性質。末兩句直抒胸臆,立一篇之警策。全詩以得意的蟬鳴興起,又以作者落寞感傷的情懷作結,在鮮明的比照中突出了詩人既不得其時,又不得其所的深沉感慨?!端膸炜偰刻嵋贩Q賀鑄詩“工致修潔,時有逸氣”,由此可見一斑。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韓愈在《師說》中闡明老師的作用的句子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②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兩句運用比喻和對偶的修辭手法,表明詩人身處官場卻心系田園的情懷。③李密《陳情表》中,“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兩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痉治觥看祟}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高考時,以《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篇目為主,文體側重于詩歌和散文。完成此類型題目,主要是靠同學們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要注意突破關鍵字(生僻字,通假字,同義異形字,語氣助詞等),避免錯別字的出現。做題時,書寫要工整清晰,留意語句的出處和具體的語境(情景默寫的方式增加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識記)。【解答】故答案為:(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重點字:受)(2)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重點字:羈)(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重點字:僮)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6.(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李白的想象力①、無拘無束,他能夠熏熏突破現實的束縛,從獨到的角度欣賞景色,產生全新的觀點見解。詩歌也體現出變幻莫測、豐富多彩的特征,富含新奇的、②的審美觀念。例如,他筆下的月亮變化多端,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現出的特征大相徑庭,有時是一位可靠的朋友,有時成為促膝長談的知己,有時又成了天空的裝飾,或成為高不可攀的理想的象征?!对孪陋氉谩分袑⒚髟?、影子擬人化,直接邀請它們同自己一起飲酒作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將湖中月亮擬人化,說成③地送別自己的朋友;《古朗月行》中,又對月亮的來歷進行多方猜測,甚至懷疑它是來自瑤臺的鏡子。李白詩歌中的意象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具有極大的跳躍性,詩歌內容跨度大,看似關聯不夠緊密,實則體現出奇妙豐富的聯想。(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此類試題答題時要熟記所有詞語的含義,然后結合語境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暗示信息。(2)本題考查的是辨析修辭手法。首先要對基本常見的修辭手法加以掌握,其次,分析句子,確定修辭手法;最后明確表達效果。(3)本題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此類試題答題時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窘獯稹浚?)第一空,結合前文“無拘無束”可知,此處是形容李白的想象力縱橫馳騁,不受拘束,可填入“天馬行空”?!疤祚R行空”,比喻氣勢豪放,不受拘束(多用在評價寫作、繪畫和書法等方面)。第二空,此處修飾李白的審美觀念,前有“新奇”的,可見其少見,可填“獨一無二”。獨一無二:指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第三空,從后文“送別自己的朋友”可知,此處形容送別時的情態(tài),推斷應是對朋友的離別感到不舍,可以填入“依依不舍”?!耙酪啦簧帷保稳萆岵坏秒x開。(2)“有時是一位可靠的朋友,有時成為促膝長談的知己,有時又成了天空的裝飾,或成為高不可攀的理想的象征”,運用三個“有時”,結構一致,構成排比,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富有氣勢與韻味,突出“他筆下的月亮變化多端”?!八P下的月亮變化多端……有時是一位可靠的朋友,有時成為促膝長談的知己,有時又成了天空的裝飾,或成為高不可攀的理想的象征”,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本體是“月亮”,喻體是“朋友”“知己”“理想的象征”等,表現了李白想象力的豐富。(3)畫波浪線句子共有兩處語病:語序不當。“重重突破現實的束縛”語序不當,改為“突破現實的重重束縛”。搭配不當,“產生全新的觀點見解”搭配不當,改為“得出全新的觀點見解”。正確表述為:他能夠突破現實的重重束縛,從獨到的角度欣賞景色,得出全新的觀點見解。答案:(1)①天馬行空②獨一無二③依依不舍(2)①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富有氣勢與韻味,突出李白筆下的月亮“變化多端”。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亮比喻成“朋友”“知己”“理想的象征”等,表現了李白想象力的豐富。(3)他能夠突破現實的重重束縛,從獨到的角度欣賞景色,得出全新的觀點見解。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說起來,茶,原本是中國人的愛物。東西南北中,工農商學兵,只要是中國人,①其中最愛喝茶的,又數成都人,至少成都人自己是這么認為的。不錯,江浙有綠茶,云貴有沱茶,廣東有早茶,西北有奶茶,閩南有烏龍茶,北京有大碗茶,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教育培訓機構課程購銷擔保合同2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車停車位租賃與生態(tài)補償協議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誠意金支付及退回協議合同4篇
- 看大數據時代下健康醫(yī)療傳播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路徑
- 跨行業(yè)合作在展覽活動中的應用
- 項目制學習在學科教學中的實踐與評價
- 2025版國際貿易項目轉讓居間協議書3篇
- 2025版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樣本4篇
- 湖南2025年湖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4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溫州浙江溫州市龍灣區(qū)政務服務中心招聘編外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六年級數學奧數題100題附答案(完整版)
-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英漢互譯單詞練習打印紙
- 2023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招聘實驗技術人員24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母嬰護理員題庫
- 老年人預防及控制養(yǎng)老機構院內感染院內感染基本知識
- SWITCH暗黑破壞神3超級金手指修改 版本號:2.7.6.90885
- 2023高考語文全國甲卷詩歌閱讀題晁補之《臨江仙 身外閑愁空滿眼》講評課件
- 物流簽收回執(zhí)單
- 鋼結構廠房造價指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