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第二單元檢測卷(含解析)_第1頁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第二單元檢測卷(含解析)_第2頁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第二單元檢測卷(含解析)_第3頁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第二單元檢測卷(含解析)_第4頁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第二單元檢測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第二單元檢測卷(含解析)/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第二單元測試卷一、單選題下列現(xiàn)象中,與聲音音色有關的是①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峰員,根據(jù)蜜蜂的嗡嗡聲,就能判斷出它是不是采蜜歸來②我們能夠辨別出嗩吶的聲音比口琴的聲音大③選瓷器的時候,總要輕輕地敲擊一下來判定瓷器品質的優(yōu)劣④在聽熟悉的人打電話時,很容易辨別出對方是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的音調和響度相同 B.甲、丙的音調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調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響度相同下列研究方法中采用了“理想模型法”的是()A.比較蒸發(fā)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B.探究蒸發(fā)快慢的影響因素、

C.研究聲音的產(chǎn)生時,讓發(fā)聲的音叉接觸用細線懸掛的乒乓球

D.研究光現(xiàn)象時,用光線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科學家思考問題一般都要對所研究的問題(

)A.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

B.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C.交流與合作、分析與論證、評估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物理學中有多種研究方法,下列有關研究方法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在測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中采用了轉換法

B.牛頓第一定律的提出是采用了多次實驗獲取多組數(shù)據(jù),在分析歸納的基礎上得出規(guī)律,把物體置于一種臨界的理想狀態(tài)來考慮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叫做等效替代法

C.研究“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

D.通過分析水波來了解聲波,這種物理研究方法稱為類比法下列屬于噪聲的是()A.教室中老師的講課聲 B.禮堂里悠揚的音樂聲

C.春游活動中,同學們活潑的說笑聲 D.馬路上拖拉機的行駛聲某同學對一物體進行了四次測量,分別為:2.56cm、2.58cm、2.54cm、2.55cm,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后,記錄結果正確的是:(

)A.2.5575cm B.2.558cm C.2.56一根頭發(fā)的直徑約為70()A.納米 B.微米 C.毫米 D.厘米為了給窗子配上一塊玻璃。在以下測量工具中,你認為選用哪種工具最合適A.分度值為1mm,長度是20cm的尺 B.分度值為1cm,長度是15m的尺

C.分度值為1mm,長度是1m的尺 D.分度值為0.1mm在實驗室里,需要對一個物體進行精確測量長度,有五位同學用同一刻度尺進行了測量,讀數(shù)分別為:3.80cm、3.79cm、3.81cm、3.92cm、3.82cm。則物塊的長度為()A.3.805cm B.3.81cm C.3.83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測量家中小凳的高度,四次測量的結果分別是260.2mm,259.8mm,260.4mm,260.1mm,則他家小凳的高應記作A.260.2mm B.260.0mm C.260.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2.35cm、2.36cm、2.36cm、2.57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A.2.41cm B.2.357cm C.2.35從波形圖上看,下列哪個是噪聲的波形圖()A. B. C. D.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智能機器人Troika可以用簡單語言與人交流。關于機器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機器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

B.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機器人的聲音與運動員的聲音音色不同

D.機器人的聲音傳播速度約為3400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研究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幾個研究實例:①用“光線”來描述光;②研究弦樂器音調的影響因素;③研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影響因素;④為顯示音叉振動情況,利用乒乓球;這幾個實例中,采用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立定跳遠是中考體能測試的一個必考項目,在測量跳遠成績時,測量工具選擇合適的是()A.分度值是1cm的10m的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C.分度值是1mm的2m的鋼卷尺 D.分度值是0.1mm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長方形五星紅旗,如下圖是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場景,根據(jù)圖片提供的信息估測該國旗的寬度,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1.8m B.3.3m C.4.8這一個月里我們在課堂上學會了許多物理研究方法。下列四個探究實驗中,運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研究蒸發(fā)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②研究真空不能傳聲③用水波來理解聲波

④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二、填空題科學探究一般要經(jīng)歷的前五個環(huán)節(jié)最為重要,請你完成下面科學探究過程的填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填上合適的單位:一元硬幣的厚度約是2________,直徑約是2.5________;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正常跑完1000m所需要的時間約是400_______?!按髬審V場舞,吵得我好辛苦”,說明健身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________(填“樂音”或“噪聲”),為了共建和諧社會,社區(qū)委員會與大媽溝通,跳舞時:(1)調小音量,屬于在______處減弱噪聲;(2)社區(qū)居民關閉門窗,屬于在______中減弱噪聲.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______;平時老師在課堂大聲講課,使學生能知道每個知識點,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______(這題選填“信息”、“能量”)城市主要道口設有噪聲監(jiān)測設備,某時刻設備的顯示屏上顯示41.10的數(shù)字,這個數(shù)字的單位是______;若有大卡車路過,顯示屏上顯示的數(shù)據(jù)將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小紅吹笛子時,聲源是_____________,小紅用手指按住的笛孔越多,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___________.在下面的空格上填上恰當?shù)膯挝换驍?shù)值:(1)物理課本的長是25.82

;(2)課間休息的時間是10min,合

s。鐘擺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關,與____________有關.你認為與此因素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亮在“長度的測量”實驗中:

圖1

圖2(1)圖1中圓的直徑是

cm.

(2)一條紙帶厚薄均勻,他把紙帶緊密地環(huán)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huán)中,如圖2所示,紙帶環(huán)繞了n圈,則紙帶厚度是

(利用圖2和題目中告知的物理量進行表達).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4.0分)在如圖所示的廣口瓶內放一個正在穩(wěn)定發(fā)聲的音樂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木塞.

①此時,你能聽到音樂聲嗎?答:

②用抽氣設備向外抽出瓶中的空氣.在抽氣的過程中,你聽到的音樂聲有什么變化?答:

③假如把瓶中的空氣完全抽出來,我們還能聽到聲音嗎?答:

④實驗方法是

,這個實驗說明了

.⑤泡沫塑料塊的作用是

小麗欲測量一根長為L的細銅絲的直徑,她的實驗步驟如下:

A.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1;

B.用刻度尺測出圓鉛筆桿上銅絲繞圈總長度L2

C.用銅絲的長度除以銅絲的圈數(shù)n,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

D.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圓鉛筆桿上

E.數(shù)出排繞在圓鉛筆桿上的細銅絲的圈數(shù)n

(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______,錯誤的步驟是______,還缺少的步驟F是______。

(2)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應是______。

小蘭在觀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樂器的弦振動時,猜想:即使在弦張緊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發(fā)聲的音調高低還可能與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她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如表是她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控制條件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度琴弦的橫截面積A鋼200.3B鋼200.7C尼龍絲300.5D銅400.5E尼龍絲400.5(1)小蘭想探究弦發(fā)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她應該選取表中編號為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號).

(2)探究過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驟:①實驗研究,②分析歸納,③提出問題(或猜想),④得出結論等.你認為小蘭要完成本探究的全過程,所采取步驟的合理順序應該是______(只填數(shù)字代號).

(3)本題探究過程用的是______法.

四、綜合題如圖所示,206班文靜與王文靜同學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10m間的通話,這表明

.(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xiàn)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馳狀態(tài),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五、簡答題夜間,同學們已經(jīng)進入夢鄉(xiāng),可宿舍附近的舞廳又響起一陣陣樂曲聲,幾個同學被吵醒后,甲同學起身關上了窗戶,乙同學用被子蒙住頭,丙同學起身到舞廳交涉,要求將音量放小,這三位同學各采取什么方法減弱噪聲?

在練習使用刻度尺的實驗中:為了測量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小明與同學交流后確定了測量方案.請幫助小明同學完成如圖乙中的實驗表格的設計(不需要填寫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

一張紙的

厚度/mm

如圖甲所示,該物體的長度是

cm;如圖乙所示,圖中機械秒表的示數(shù)是

s.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

掌握聲音的三個特征的定義是本題的關鍵,聲音的大小和聲音的高低容易混淆,聲音的高低可以理解為粗細;而對于音色來說,我們一般用這個特性來辨別和區(qū)分物體的好壞。

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

音調指聲音的高低,取決于物體振動的頻率;

響度指聲音的強弱,取決于振幅和距離聲源的距離;

?音色是發(fā)聲體所本身具有的一種特性,即不同的物體所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解答】

①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峰員,根據(jù)蜜蜂的嗡嗡聲,就能判斷出它是不是采蜜歸來;這是由于蜜蜂在帶有蜜時和不帶蜜時翅膀振動的快慢是不同的,即養(yǎng)蜂人判斷的依據(jù)是據(jù)所聽到的音調不同而進行區(qū)分的;

②我們能夠聽出嗩吶的聲音比口琴的聲音大,這里指聲音的大小,故指的是響度的不同;

③選瓷器的時候,總要輕輕地敲擊一下來判定瓷器品質的優(yōu)劣,即在碰撞時,好的瓷器和破裂的瓷器所發(fā)出的音色是不同的;

④在聽熟悉的人打電話時,很容易辨別出對方是誰,這是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音色而判斷的。所以與聲音音色有關的是③④。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2.【答案】A

【解析】略

3.【答案】D

【解析】【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各物理量的研究方法,用另一只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重合是“等效替代法”,磁感線是“模型法”,比較蒸發(fā)與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用的是“比較法”.光的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用的是“類比法”。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是會利用物理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解答】A.比較蒸發(fā)與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用的是“比較法”,故A錯誤;

B.探究蒸發(fā)快慢的影響因素,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故B錯誤;

C.研究聲音的產(chǎn)生時,讓發(fā)聲的音叉接觸用細線懸掛的乒乓球,采用的是“轉換法”,故C錯誤;

D.研究光現(xiàn)象時,用光線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故D正確。

故選D。

4.【答案】D

【解析】【分析】

解決此題要根據(jù)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解答。

結合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解答。

【解答】

科學家思考問題一般都經(jīng)歷了科學探究的七個環(huán)節(jié),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結合選項可知。

?故選D。

5.【答案】B

【解析】略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噪聲定義的了解情況,需要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來進行討論研究。

物理學中的噪聲是指無規(guī)律、難聽刺耳的聲音。但是從環(huán)保角度來說,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是噪聲。

城市噪聲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建筑、工業(yè)噪聲,這種噪聲是階段性的;另一種是交通噪聲,這種噪聲的持續(xù)性較長;第三種噪聲是我們生活中的噪聲,例如歌廳深夜的音樂聲、打麻將聲等。

【解答】

教室中老師的講課聲、禮堂里悠揚的音樂聲和春游活動中,同學們活潑的說笑聲都不是噪聲,馬路上拖拉機的行駛聲屬于交通噪聲。

故選D。

7.【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了物體長度測量的數(shù)據(jù)處理。物體的長度為:;?故選C。

8.【答案】B

【解析】解:

頭發(fā)絲的直徑約70μm=70×10-6m.

故選:B.

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

考查估測能力,需要對物理單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必要時進行單位換算.需要在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多積累,將物理知識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

9.【答案】C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們經(jīng)歷過許多測量,要進行準確的測量,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包括量程,分度值);2.測量中誤差不可避免,但應盡量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小誤差;3.長度測量中一定要做到估讀。

選用合適的測量工具是初中階段學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使用刻度尺測量前一定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這樣才能保證測量的準確性。【解答】

A.20cm尺分度值大小可以,但量程偏小,故A錯誤;

B.

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明顯偏大,不合適用來測量玻璃的長,故B錯誤;

C.分度值是1毫米,量程是1m的尺用來測玻璃合適,故C正確;

D.游標卡尺不適合用來測量玻璃的長,故D錯誤。故選C。

10.【答案】B

【解析】【分析】

(1)偏差較大的讀數(shù)是錯誤的,去錯誤讀數(shù),取其余正確測量值的平均值即為測量結果;

(2)在測量長度時,通常采用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故只要計算出四次測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結果的確定時,還要注意小數(shù)位數(shù)的保留規(guī)則與測量值相同。

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物體長度時,要去掉出現(xiàn)錯誤的測量數(shù)值,求剩余正確數(shù)值的平均值作為測量值,這樣測量值更接近物體長度的真實值。

【解答】

從題中提供數(shù)據(jù)可知,3.92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所以3.92cm是錯誤的,應該去掉;

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故物體的長度最終應記錄為:L=3.80cm+3.79cm+3.81cm+3.82cm4≈3.81cm。

【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分析】(1)在進行長度的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說分度值所對應的數(shù)據(jù)(倒數(shù)第二位)是準確的,分度值所對應的下一位數(shù)據(jù)(最后一位)是估讀的;

(2)偏差較大的讀數(shù)是錯誤的,去錯誤讀數(shù),取其余3個正確測量值的平均值即為測量結果,根據(jù)刻度尺的讀數(shù)方法確定準確值。

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物體長度時,要去掉出現(xiàn)錯誤的測量數(shù)值,求剩余正確數(shù)值的平均值作為測量值,這樣測量值更接近物體長度的真實值。【解答】(1)觀察4個測量值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2.57cm與其余3次記錄的數(shù)值偏差太大,此測量數(shù)據(jù)是錯誤;

(2)物體的長度2.35cm+2.36cm+2.36cm3

13.【答案】D

【解析】解:從選項中可以看出,只有D選項的波形無規(guī)則,所以它屬于噪聲.

故選D.

14.【答案】C

【解析】略

15.【答案】B

【解析】(1)控制變量法:物理學中對于多變量的問題,常常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把多因變量的問題變成多個單變量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變量,而控制其余幾個變量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變量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的方法;

(2)等效替代法:指在研究某一個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中,因實驗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實驗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難直接揭示物理本質,而采取與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現(xiàn)象來替代的方法;

(3)模型法: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tài)、特征和本質的方法。

題中四個實驗的研究方法為:①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是模型法;②研究弦樂器音調的影響因素是控制變量法;③研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影響因素是控制變量法;④利用乒乓球顯示音叉振動情況是轉換法;綜上分析可知,②③是采用了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所以只有B符合題意。故選B。此類問題是結合初中物理實例考查對各種物理學方法的掌握情況,物理方法的考查是近年來初中物理中考中的熱點。

16.【答案】A

【解析】【分析】刻度尺的種類很多,根據(jù)不同的要求要選擇不同量程分度值的尺子,以滿足不同需要。

本題考查人們對身邊常見的測量結果有所了解,能對結果的精確程度做出正確合理的判斷,測量前先估測被測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的分度值的刻度尺去測量,準確性高?!窘獯稹坎门袉T要測量運動員的跳遠成績,成績一般在1~3米左右,故最小刻度值達到1cm就比較適當,

A.分度值是1cm的10m的卷尺適合測量運動員的跳遠成績,故A符合題意;B.分度值是1mm的米尺沒有說明量程,不符合要求,故B不符合題意;C.分度值是1mm的2m的鋼卷尺量程過小,不符合要求,故C不符合題意;D.游標卡尺不適合用來測量跳遠距離,不符合要求,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7.【答案】C

【解析】【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刻度尺要與被測部分對齊;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部分,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本題考查刻度尺的讀數(shù),對于一個正確的長度測量結果,倒數(shù)第二位對應的單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解答】同一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準確值相同,A.53.81cm,數(shù)據(jù)的倒數(shù)第二位8是準確值,對應的長度單位是mm,則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B.538.2mm,數(shù)據(jù)的倒數(shù)第二位8是準確值,對應的長度單位是mm,則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C.5.362dm,數(shù)據(jù)的倒數(shù)第二位6是準確值,對應的長度單位是mm,則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D.0.5383m,數(shù)據(jù)的倒數(shù)第二位8是準確值,對應的長度單位是mm,則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C選項數(shù)據(jù)準確值與其他三次不同,是錯誤的。故選C。

18.【答案】B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及其進率的認識,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長度的估測,必須熟悉一些常見物體的長度,以此為標準對研究對象作出判斷,如:中學生拳頭的寬度在10cm左右;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層樓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解答】由圖知,國旗的寬度大約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一般在1.8m左右,所以國旗寬度在3.3m左右。

故選B。

19.【答案】B

【解析】略

20.【答案】D

【解析】【分析】

聲音有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色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通過音色能辨別物體;不同樂器、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產(chǎn)生的音色會不同,我們是靠音色來辨別樂器的種類和不同人的聲音。

此題考查了對聲音特征的辨別,要會利用聲音的特征解釋生活現(xiàn)象。【解答】

不同人聲帶的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區(qū)別出熟悉的人誰在說話,是因為音色不同的原因,與聲音的傳播速度、音調和響度無關。

故選D。

21.【答案】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

分析論證

【解析】【分析】根據(jù)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解答。本題考查了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一道基礎題。【解答】科學探究過程一般要經(jīng)歷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故答案為: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

22.【答案】mm

cm

s

【解析】【分析】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

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計算,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作用。【解答】一元硬幣的厚度約是2mm,直徑約是2.5cm;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正常跑步的速度約3m/s,則跑完1000m所需要的時間約是:t=sv=故答案為:mm;cm;s。

23.【答案】(1)噪聲(2)聲源

傳播過程

【解析】【分析】從物理角度考慮: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考慮:凡是影響人正常生活、休息、學習的聲音都是噪聲;

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個:在聲源處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本題考查了噪聲的定義和利用防治噪聲的途徑分析生活中的實例,理解防止噪聲的途徑是解決本題關鍵。【解答】(1)“大媽廣場舞,吵得我好辛苦”說明影響了別人正常的學習或生活,為噪聲;(2)跳舞時:調小音量,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關閉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故答案為:(1)噪聲(2)聲源

傳播過程

24.【答案】?能量;信息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聲音利用的類型判斷,難度較小。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

【解答】

擊碎人體內的結石需要能量,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用B超為孕婦做常規(guī)檢查,利用超聲波成像技術了解孕婦體內嬰兒的情況,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故答案為:??能量;信息。

25.【答案】dB;增大

【解析】【分析】

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聲音的強弱,即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用分貝來表示,噪聲越小,分貝數(shù)越小。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的強弱的表示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解答】

因為聲音的強弱用分貝來表示,所以噪聲監(jiān)測設備上的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dB;當附近有車輛鳴喇叭時,噪聲增大,所顯示屏上的數(shù)據(jù)將增大。

?故答案為:dB;增大。

26.【答案】笛內空氣柱

【解析】略

27.【答案】(1)cm

600

【解析】【分析】(1)物理的課本長約25cm;(2)1min=60s。本題考查的長度的單位和時間單位的換算,屬于基礎題?!窘獯稹浚?)物理課本的長是25.82cm;(2)10min=10×60s=600s。故填:cm

600。

28.【答案】擺球重量

擺動幅度

擺長

擺長越長,擺動越慢

【解析】【分析】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決定懸掛著的物體往返擺動的時間可能有:擺長、重量、擺動幅度。本題研究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周期)與什么因素有關,是一道基礎題?!窘獯稹跨姅[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與擺球重量、擺動幅度無關,與擺長有關,鐘擺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就越長。故答案為:擺球重量;擺動幅度;擺長;擺長越長,擺動越慢。

29.【答案】(1)2.00

(2)D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了利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記錄數(shù)據(jù)時要記錄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掌握利用纏繞法測量物體的長度,這都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加強練習。【解答】(1)首先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讀數(shù)時,要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圓的左端對準5.00cm刻線,右端對準7.00cm刻線;因此圓的直徑是7.00cm-5.00cm=2.00cm;(2)紙帶與圓環(huán)的總直徑長度為:D2-D1,紙帶繞了n圈,因此紙帶的厚度為:D2故答案為:(1)2.00

(2)D2

30.【答案】(1)能(2)逐漸減弱(3)不能(4)理想實驗法

真空不能傳聲

(5)能吸收向下傳播的聲音,防止聲音從杯底傳播出去

【解析】【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本題的關鍵在于:這個實驗說明了真空不能傳聲,事實上把瓶內空氣全部抽凈是不可能的,所以總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人們只是根據(jù)抽氣過程聽到聲音越來越小進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這種辦法在物理學中叫理想實驗法。【解答】(1)因為氣體和固體都能傳聲,所以廣口瓶內放一個音樂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軟木塞后,音樂聲仍然能通過廣口瓶軟木塞和空氣傳到人的耳朵里,人能聽到音樂聲;

(2)用抽氣機將瓶內的空氣抽出,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能傳播聲音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音樂聲會逐漸減弱;

(3)如果把瓶中的空氣完全抽出來,瓶內就成了真空,沒有了將聲音傳出瓶外的介質,所以我們不能聽到音樂聲.這說明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4)事實上是不可能把瓶內空氣全部抽凈的,所以總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人們只是根據(jù)抽氣過程聽到聲音越來越小進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5)泡沫塑料塊吸音性能較好,能吸收向下傳播的聲音,防止聲音從杯底傳播出去。

故答案為:①能;②逐漸減弱;③不能;④理想實驗法;真空不能傳聲;⑤能吸收向下傳播的聲音,防止聲音從杯底傳播出去。

31.【答案】A;C;用細銅絲線圈的長度L2除以細銅絲的圈數(shù)n,即得細銅絲直徑;DEBF

【解析】解:正確測量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細銅絲拉直,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緊密繞適當?shù)娜?shù)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L,再將線圈長除以圈數(shù)所得的商就是金屬絲的直徑d=Ln。

由以上可知,沒有必要的步驟是:A,錯誤的步驟是:C,缺少的步驟F:用細銅絲線圈的長度L2除以細銅絲的圈數(shù)n,即得細銅絲直徑。

正確的實驗步驟是:DEBF;

故答案為:(1)A;C;用細銅絲線圈的長度L2除以細銅絲的圈數(shù)n,即得細銅絲直徑;(2)DEBF。

在測量中,遇到比較小的物理量無法直接測量的話,就要積少成多法。

此題主要考查累積法的應用,我們在遇到我們無法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時,就要認真思考,尋求間接的測量方法。

32.【答案】D、E;③①②④;控制變量【解析】解:(1)弦松緊是一定的,在探究弦發(fā)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時,需控制弦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表中符合條件的是D、E.

(2)實驗探究的步驟為: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實驗研究、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因此該實驗探究的步驟排序為③②①④.

(3)在上述探究過程中,總要控制某些因素不變,來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關系,這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

故答案為:(1)D、E;(2)③①②④;(3)控制變量.

(1)弦樂器的音調可能跟弦的松緊、長度、材料、粗細有關,本實驗的松緊是一定的,探究弦的音調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控制其它因素不變,這種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2)根據(jù)科學探究的步驟進行排序.

制變量法是被研究的問題與多個因素有關,研究和某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或不變.

33.【答案】(1)固體可以傳聲(2)金屬絲的傳聲性能比棉線的好(3)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4)不能

【解析】【分析】(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

(2)用金屬絲聽到的聲音大,說明金屬絲傳聲效果比棉線好;

(3)發(fā)聲體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4)如果線處于松弛狀態(tài),松弛時振動被空隙吸收,無法傳遞振動。

本題以“土電話”為載體,考查聲音傳播的相關知識,屬于聲學基礎知識的考查?!窘獯稹浚?)細棉線是固體,能實現(xiàn)通話,說明固體也是傳聲的一種介質,聲音能夠在固體中傳播;

(2)因為相距同樣遠,且說話的響度也相同,但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聽到的聲音大,說明了金屬絲的傳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