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概論課件_第1頁
經濟法概論課件_第2頁
經濟法概論課件_第3頁
經濟法概論課件_第4頁
經濟法概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法概論》,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文華教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

版并發(fā)行。

《經濟法概論導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劉臣等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

學出版社發(fā)行。

適用于工商管理??频慕洕ǜ耪摻坛?。

第一章基礎理論知識

1.法與氏族習慣的區(qū)別

產生、存在的基礎不同;形成方式不同;體現(xiàn)主體意志不同;調整關系性質不同;保證

實施的力量和方式不同;調整目的、宗旨不同:作用的基礎和范圍不同。(參見教材P1)

2.法的本質和特征

法是以由統(tǒng)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階級意志和利益為本質內容的,是為了確

認、保護和發(fā)展有利于統(tǒng)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而由國家制定和認可,并由國家強

制力保證實施的權利義務規(guī)范體系。(參見教材P3)其實質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其含

義:

(1)法不是超階級的,它總是屬于一定的階級,是一定階級的意志的體現(xiàn):

(2)法所屬的階級只能是統(tǒng)治階級,它不可能屬于被統(tǒng)治階級;

(3)法是統(tǒng)治階級整體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而不是統(tǒng)治階級個別人、個別部分(集團、階

層)意志的體現(xiàn);

(4)法是統(tǒng)治階級基本意志的體現(xiàn),而不是統(tǒng)治階級全部意志的體現(xiàn);

(5)法所體現(xiàn)的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實質上是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的物質利益的;

(6)法所體現(xiàn)的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并不是隨心所欲、憑空產生的。(參見教材P2)

特征:

(1)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guī)范。體現(xiàn)為:

第一,統(tǒng)治階級意志并不能直接形成為法。它必須通過一定的組織和程序,即通過統(tǒng)治

階級的國家制定或認可,才能形成為法。

第二,法所體現(xiàn)的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形式上是采取國家意志形態(tài)的。國家意志性是法的

基本特征。

第三,法采用國家意志形態(tài)是為了取得普遍遵守的形式,是為了使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在

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國家機器的統(tǒng)治下,實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

第四,并非所有國家意忐都采取法的形式,并非所有國家機關認可和制定的文件都是法。

(2)法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的規(guī)范。體現(xiàn)為:

第一,法的主要內容是由規(guī)定權利、義務的條文構成的。

第二,法是通過規(guī)定人們的權利、義務,實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和要求的,

第三,法所規(guī)定的權利和義務是由國家予以保證實現(xiàn)的。

(3)法是肯定的、明確的、普遍的規(guī)范。體現(xiàn)為:

第一,法是一種具有明確具體形式和嚴格界限的社會規(guī)范,能為人們提供可以預知的行

為模式、行為的標準和方向。

第二,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行為規(guī)范。在此范圍內,任何人、任何時候的合法行為都會受

到保護,任何人、任何時候的違法行為都會受到制裁。

(4)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其實施的規(guī)范。體現(xiàn)為:

第一,法的強制性是由國家提供和保證的,因而與一般社會規(guī)范的強制性不同。違者要

受到國家機器的強制制裁,

第二,這種國家強制力的物質形態(tài),表現(xiàn)為一系列的國家強制機關,如警察、法院、監(jiān)

獄、軍隊及其他執(zhí)法組織,

第三,法的國家強制性與人們的自覺守法是不矛盾的,社會主義法的實施和實現(xiàn),其主

要原動力是靠人們的自覺意識的,但這并不否定社會主義法仍然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其實施

的后盾和根本保障。

法的職能即法的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執(zhí)行公共事務功能等。(參見教材P2—3)

3.法的淵源與結構

法的淵源是指國家制定和認可的法的各種具體表現(xiàn)形式。從法的歷史看,法的淵源主要

包括:習慣法、君主敕令、法律學說、判例、規(guī)范性文件和國際條約。

法的淵源主要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國際條約等,其中憲

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它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參見教

材P3-4)

法的結構是指法律規(guī)范、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所組成的內部結構形式。

(1)法律規(guī)范。法律規(guī)范是一種最發(fā)達、最完善的社會規(guī)范。是構成法的最基本的組

織細胞:它通常由假定、處理、制裁三部分要素構成。

(2)法律部門。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劃分法律部門的基本依據,同時還應該輔之以

調整方法、基本原則等區(qū)分標準。

(3)法律體系。法律體系指的是各國以憲法為主體,由不同的法律部門所組成的國內

法的統(tǒng)一體系。不同的國家以及它們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會有由現(xiàn)行的或即將制定的國

內法所組成的不同的法律體系。(參見教材P4-5)

4.法的效力

即指法律規(guī)范的生效范圍。包括生效的地域范圍、生效的起止時間,以及對人(包括組

織)的約束范圍。因此法律規(guī)范效力包括三個方面:空間效力、時間效力、對人效力。

空間效力。指法律適用的地域范圍。一般都是根據主權、領土完整和法制統(tǒng)一的原則確

定法律規(guī)范的空間效力范圍。分為三種情況:

(1)全國領域內有效。

(2)局部區(qū)域內有效。

(3)域外有效。

時間效力。包括法律規(guī)范生效時間、失效時間,以及對生效前的行為和事件有無溯及力

的問題。

(1)生效時間。法律生效時間有以下幾種規(guī)定方式:①明文規(guī)定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立.即

生效;②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經過一定時間生效;③比照其他法律確定本法生效時間:④經試

行期再正式生效。

(2)失效時間。即法律終止效力時間。有以下兒種情況:①法律明文規(guī)定終止效力時期;

②新法代替舊法,在新法中明文宣告舊法廢止日期;③新法公布,相應的同類舊法自然失效;

④有權國家機關發(fā)布專門決議、命令,宣布廢止;⑤法律規(guī)定生效的特定條件消失,法律預

期的歷史任務已完成等。

(3)溯及力。即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指法律頒布后對其生效前發(fā)生的事件和行為是否

適用和有效的問題。包括兩種情況和兩個原則:①溯及既往原則。即法律要追究生效前的事

件和行為;②不溯及既往原則。即法律不適用于其生效前已發(fā)生的事件和行為。各國一般均

采取??不溯及既往”原則。

對人效力。即法律適用于哪些人(包括組織和個人),對此有不同的原則,有屬地主義、

屬人主義、保護主義。

(I)屬人主義。即對本國人有效力。凡為本國人,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本國法律均

對之有約束力;反之,對外國人則無約束力,即使其處于本國領域內。

(2)屬地主義。即適用于本國管轄范圍內,在此范圍內,不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

?律適用,都有約束力;反之,即使本國人,若處「國外,則無約束力。

(3)保護主義。即以本國利益作為標準。只要損害本國利益,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區(qū)域,

均一律適用本國法。近代各國在確定法律規(guī)范的對人效力時,一般都以維護國家主權為原則,

堅持屬地主義為基礎,以屬人主義和保護主義為補充的綜合性原則。(參見教材P5—6)

5.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國家特定機關依照違法者應負的法律責任而采取的懲罰性的強制措施。它是

以確定違法行為為前提,又是追究法律責任的結果。法律制裁方法有:

刑事制裁。違反刑事法律規(guī)范、構成犯罪的,應承擔刑事責任,給予刑罰。我國刑法規(guī)

定,刑罰分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

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可適用驅逐出境。

民事制裁。民事違法行為應受到民事制裁。主要責任形式有:責令排除妨礙、返還原物、

恢復原狀、收繳非法所得、罰款、賠償損失等。

行政制裁.主要責任形式有:行政處分、行政處罰.(參見教材P7-8)

6.經濟法的功能

經濟法的功能是指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生活、對社會經濟關系的機制作用。平衡協(xié)調、兼

顧結合是經濟法的本質屬性表現(xiàn),也是其機制功能所在。主要有:

(1)通過法律規(guī)范,組建企業(yè)、公司及其內部機構,全面確立市場主體的法律地位和

組織體系。

(2)培育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建立法制化的市場經濟。

(3)對國民經濟實行全面、系統(tǒng)的宏觀調控,保護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保證社會

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保證其他經濟成分的地位和發(fā)展,使國民經濟能夠管而

不死、活而有序地運行。

(4)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國民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協(xié)調地發(fā)展。(參見教材

P13)

7.經濟法的概念與調整對象

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狹義的經濟法,只調整一定范圍內的經濟關系。它主要調整

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及一定條件下的公艮,在經濟管理過程中和經營協(xié)調活

動中所發(fā)生的經濟關系。亦即主要調整在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

的,由組織管理要素與財產要素結合形成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營協(xié)調關系。主要有:

(1)經濟管理關系。是指在國民經濟管理過程中和社會組織內部經濟管理活動中發(fā)生

的經濟關系。包括宏觀經濟管理關系與微觀經濟管理關系。

(2)經營協(xié)調關系。是指平等地位的或彼此不具有任何管理關系的參加者之間所發(fā)生

的橫向經濟關系。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法,市場調節(jié)為主的橫向經濟關系主要是由民法來

調整。但這不等于說民法就調整一切橫向經濟關系。有橫向經濟關系需要由經濟法調整或由

經濟法與民法共同調整。

(3)組織內部經濟關系。只有在現(xiàn)代社會經濟條件下,在經濟法作用的范圍內,才使

這類關系進入了法律調整領域。(參見教材P13-14)

8.經濟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1)經濟法律關系主體。

簡稱經濟法主體,是指依法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享受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組織或

個人。經濟法主體是經濟法律關系形成的啟動者、構建者,是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的承受者,

是經濟法律關系客體中的有形財物和無形財產的所有者或經營者,是行為客體的實施者。它

是構建經濟法律關系的首要要素。沒有主體,經濟法律關系就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更無法運行。

有時候,主體的特性還直接決定著經濟法律關系的性質和范圍。

經濟法律關系主體包括:①國家機關。②社會組織。③內部組織。④一定條件下的公民

個人。⑤國家。

(2)經濟法律關系內容。

經濟法律關系內容就是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是經濟法律關系的實

體內容,是確定主體之間美系的性質和量度的,是聯(lián)系主體之間以及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紐帶。

它們實質上就是經濟法律關系本身。

經濟權利是經濟法律所確認的一種資格或許可。

經濟義務是經濟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必須履行的責任。

(3)經濟法律關系客體

經濟法律關系客體是經濟法律關系主體通過經濟法律關系所追求的體現(xiàn)一定的經濟利

益和經濟目標的財物或行為。

經濟法律關系客體主要有:①有形財物。②經濟行為。③無形財'富。(參見教材P15

-17)

9.經濟法律關系的特征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在參加經濟管理過程和經營協(xié)調

活動中發(fā)生的經濟關系,經過經濟法律、法規(guī)確認和調整后形成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存

在和運行的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相統(tǒng)一的關系,經濟關系是經濟法律關系產生的前提和存在

的基礎?;咎卣鳎?/p>

(1)經濟法律關系主體是以組織體為主的。公民個人只有在經濟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情

況下才有可能成為經濟法律關系主體。

(2)經濟法律關系是由國家意志與企業(yè)等社會組織的意志直接協(xié)調結合而成的法律關

系,單方面體現(xiàn)國家意志或完全體現(xiàn)企業(yè)等組織的意思自治的法律關系,均不屬經濟法律關

系。

(3)經濟法律關系是組織管理要素和財產要素相統(tǒng)一的法律關系。(參見教材P18)

第二章民法基礎知識

1.民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

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其調整對象:

(1)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發(fā)生于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與法人之間;

(2)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屬于上述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3)民法只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其原則:

(1)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

(2)自愿、公平、等價有償原則;

(3)誠實信用原則;

(4)合法原則;

(5)尊重社會公德、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6)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

2.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特征

民事法律關系是經過民事法律規(guī)范調整的、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是為

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xiàn)。

特征:

(1)民事法律關系是一種思想的社會關系;

(2)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間具體的權利、義務關系;

(3)民事法律關系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現(xiàn)的社會關系。

3.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1)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乂稱民事主體,是指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能夠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受

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既包括自然人、法人,還包括相對獨立的非法人組織。作為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國家通過法律確認的、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

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獨立地以自己的行為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權利或承擔民事義務的能

力。民事權利能力是民事行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權利能力實現(xiàn)的條件。民事

行為能力的范圍只能小于或等于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規(guī)定為完全民事行為

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

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10周歲到18周歲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8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到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

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另外,不能辨別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不能完全辨別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律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民事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超出限制范圍所為民

事行為,都不發(fā)生法律效力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法人的民事雙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同時產生,

同時終止,即始于法人成立,終于法人消滅。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在范圍

上是完全一致的,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不能超出其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法人的民事行為能

力由其機關實現(xiàn)。

(2)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承擔的民事義務。

民事權利,是指民事主體為實現(xiàn)某種利益而依法為某種行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

包括:

(1)權利人依法直接享有某種利益,或者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

(2)權利人可以請求義務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保證其享有或實現(xiàn)某種利

益的權利;

(3)權利人在其權利受到侵犯時,有權請求有關國家機關予以保護。

不同的分類形成不同的權利:財產權與人身權;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絕

對權和相對權;專屬權和非專屬權。

民事義務,是指義務人為滿足權利人的利益而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必要性。包

括:

(1)義務人必須依據法律的規(guī)定或合同的約定,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滿足

權利人的利益;

(2)義務人必須履行其義務,否則要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不同的分類形成不同的義務: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本義務和附

隨義務。

(3)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

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民事法律關系的客

體主要有物、行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任何一個民事法律關系的發(fā)生、變更與終止,都必須以一定的法律事實為根據,沒有法

律事實就不會形成任何民事法律關系。法律事實,是指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與

終止的客觀現(xiàn)象。

這里須要強調,必須是指能夠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的客觀事實,才能稱作法律事實。根

據客觀事實是否與人的意志有關,法律事實可以分為事件和行為兩大類。

4.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

織。分為企業(yè)法人、事業(yè)單位法人、機關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

其特征:(I)獨立的組織;(2)獨立的財產;(3)獨立的責任。

法人成立的條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5.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其特

征:

(1)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以發(fā)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為目的的民事行為:

(2)民事法律行為以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為必備的要素:

(3)民事法律行為是一種合法行為。

這里要注意民事法律行為和民事行為的關系。民事行為是指能發(fā)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

為,民事行為包括合法民事行為和非法民事行為,合法民事行為中包括民事法律行為與其他

適法行為,非法民事行為中包括侵權行為、違約行為和無效民事行為。

6.民事法律的形式

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就是意思表示的方式。

主要有:(I)口頭形式;(2)書面形式;(3)推定形式;(4)默示形式。

7.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為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立,已經成立的民事行為,只有具備法定的條

件才能生效,并受法律的保護。

(1)行為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

(3)不違背法律或衽會公共利益。

8.無效和可撤消的民事行為

無效的民事行為,是指缺乏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的民事行為,表現(xiàn)為: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

(2)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尤?方在違背自己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

為的民事行為無效。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

(5)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

(6)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民事行為無效。

(7)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無效。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就沒有

法律約束力,也可以說是絕對無效。民事行為的無效分為部分無效和全部無效。

可撤消的民事行為屬于相對無效的民事行為?!睹穹ㄍ▌t》規(guī)定,在行為人對行為內容

有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可經當事人請求,撤消該民事行為,使其已經發(fā)生的法

律效力歸于消滅。

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以后,自然不能產生行為人預期的法律后果,但依法會產

生如下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

(2)賠償損失;

(3)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給第三人。

9.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與無效的民事行為的區(qū)別

(1)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其行為人可自行選定是否申請撤銷該行為,他人及司法機關不

主動干預。無效的民事行為其行為人無權選擇是否使該行為繼續(xù)有效,有關國家機關應主動

干預。

(2)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在撤銷前仍是有效的;而無效的民事行為自始即在法律上視為

無效。

(3)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在被撤銷后,當事人一般只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無效的民事

行為被確認為無效后,當事人除承擔前者責任外,有時還要被追繳財產,收歸國有或集體所

有或返還給第三人,甚至被追究行政的或刑事的責任。

10.代理的含義、特征及分類

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義向第三人(相對人)進行意思

表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特征:(1)代理是由代理人以本人(被代理人)名義所進行的法律行為;

(2)代理人向相對人實施意思表示行為;

(3)代理應在代理權限內進行;

(4)代理是由本人〔被代理人)承受法律后果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代理權產生原因的不同,代理可分為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有些與人的

身份直接相關的民事行為不能代理,比如辦理結婚登記、演員履行表演合同等。

11.無權代理的概念及責任承擔

具備代理關系的其他要件,惟獨缺乏代理權的行為,稱為無權代理。

無權代理是一種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可因代理行為發(fā)生后的某種法律事實而轉化為有

權代理或喪失其法律效力。

無權代理行為不等于無效民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行

為。在無權代理行為時,被代理人有追認權和拒絕權,無權代理行為的相對人有催告權和撤

回權。承認權與拒絕權都是形成權,形成權一經行使就發(fā)生法律效果。即,承認了就不能再

拒絕,拒絕了就不能再承認。

無權代理的三種情況:

(1)行為人與本人之間從未發(fā)生代理權關系,即無合法的授權;

(2)行為人與本人之間雖存在代理權關系,但行為人的行為超越了代理權限;

(3)行為人與本人之間雖曾經存在代理權關系,但行為發(fā)生時代理權關系己經終止。

無權代理的責任承擔:

(】)沒有經被代理人事后迫認的無權代理行為,應由行為人自己承擔民事責任;

(2)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

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12.表見代理及其構成要件

乂稱表示代理,是指夕亍為人雖無代理權,但善意相對人(第三人)客觀上有充分理由相

信行為人(代理人)有代理權,而與其從事民事法律行為,該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

代理人承擔v表見代理屬于廣義的無權代理.

構成要件:

(1)客觀上存在使桂對人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的事由;

(2)相對人主觀上為善意且無過失,即不知無權代理人欠缺代理權;

(3)無權代理人同相對人之間的民事法律行為具備代理的表面特征和民事法律行為的

一般有效條件。

13.時效的概念與特征

民事時效,指一定的事實狀態(tài)持續(xù)地經過法定期間,即產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法

律制度。其特征:

(1)一定事實狀態(tài)的存在,如占有財產或不行使權利等客觀情況;

(2)該事實狀態(tài)持續(xù)達到法定期間;

(3)發(fā)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時效的種類:

(1)取得時效和消滅時效。取得時效是指占有他人財產持續(xù)達到法定期限,即可依法

取得該項財產權的時效,又稱“占有時效'':消滅時效指因不行使權利的事實狀態(tài)經過法定期

間,即依法發(fā)生權利消滅或權利不受法律保護的時效,又稱“訴訟時效,

(2)一般時效和特別時效。一般時效又稱普通時效,適用于一般民事權利,其效力具

有普遍意義。?般時效期間為二年。短期時效和長期時效統(tǒng)稱為特別時效。短期時效為?年;

最長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

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別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14.訴訟時效概念與特征

訴訟時效指權利人在法定提起訴訟的期間內不行使其權利,即喪失請求法院依訴訟程序

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法定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稱為訴訟時效期間。

法律規(guī)定訴訟時效的目的,既不是對權利人不及時行使權利的懲罰,也不是對義務人不

及時履行義務的保護。

其意義在于:

(1)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經濟秩序,充分、合理、及時地利用社會財富;

(2)有利于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財產權益;

(3)有利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fā)展,增強企業(yè)自身的責任感,改善經營管理,提高

經濟效益;(4)有利于法院正確及時地處理民事糾紛,審結案件。

訴訟時效屬于消滅時效,其特征:

(1)訴訟時效屬于消滅時效。訴訟時效完成后,權利人雖有程序意義上的訴權,但除

有延長時效的正當理由外,一般難于勝訴。

(2)訴訟時效屆滿并不消滅權利人的實體權利。訴訟時效完成后,義務人如自愿履行,

權利人仍有權受領,并且義務人不得以已過時效而請求返還。

(3)訴訟時效屬于強制性的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關于訴訟時效期間的縮短、延長,以及

預先放棄時效利益的協(xié)議均屬無效行為。

15.訴訟時效中止與中斷

訴訟時效中止,是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發(fā)生阻礙了權利人行使其權

利或提起訴訟,暫時停止時效的進行,待阻礙事由消失后,時效繼續(xù)進行。

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

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中止要暫停計算。

訴訟時效中斷,是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一定事由的發(fā)生阻礙時效的進行,致使以前經

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睹穹ㄍ▌t》還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中斷要重新計算。

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主要有三種:(1)提起訴訟:(2)提出要求;(3)承認,

即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16.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財產所有權,是指財產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其特征(1)自權性:(2)完全性(3)恒久性(4)彈力性(5)基礎性(6)獨占性、

排他性。

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主體。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主體分為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

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權利主體的特定的。是指依法能對一定的財產享有所有權的民事

主體。國家、國有企業(yè)、勞動群眾集體組織、公民以及社會團體都是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

權利主體。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可以是財產所有權人以外的任何組

織和個人。

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內容。所有權是所有人對其財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

分的權利。

(1)占有權。占有權是所有權人實際掌握、控制財產的權能。

(2)使用權。使用權是按照物的性能和用途對物加以利用,以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

的權能。

(3)收益權。收益權是指收取由原物生產出來的新增經濟價值的權能。

(4)處分權。處分權是指依法對物進行處置,從而決定物的命運的權能。處分權是財

產所有權四項權能中最根本的權能。

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客體。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客體必須是存在于人身之外,能為

人所支配并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

其特征:

(1)必須存在于人身之外。

(2)必須為人力所能支配。

(3)必須具有使用價值

17.財產所有權的取得與消滅

財產所有權的取得是指民事主體依法取得對特定財產的所有權.

一般將合法取得財產所有權的方法分為兩種,一是原始取得,二是傳來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財產所有權第一次產生或者不依靠原所有人的權利而獲得所有權。包括:

(I)生產(2)孳息(3)沒收(4)所有人不明的埋臧物和隱臧物(3)添附。

傳來取得也稱繼受取得,是指所有人通過某種法律行為或法律事件而從原所有人那里取

得財產所有權。具體方式包括:(1)因買賣而取得所有權:(2)因贈與而取得所有權;(3)

因互易而取得所有權;(4)因繼承或受遺贈而取得所有權;(5)因其他合法的根據而取得

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的消滅,也稱所有權的終止,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實而使財產所有人喪失其

所有權,或使所有權與所有權人分離。

財產所有權消滅的原因:(1)所有權的轉讓;(2)所有人拋棄其所有權;(3)有關

國家機關采取的強制措施;(4)所有權主體的消滅;(5)所有權客體的滅失。

法學上,通常把某項財產所有權永遠不再存在的現(xiàn)象稱為所有權的絕對消滅,如所有權

客體的滅失:而把所有權發(fā)生轉移,即原所有人喪失所有權,由他人取得所有權的現(xiàn)象稱為

所有權的相對消滅。

18.債的含義與債的發(fā)生和消滅

債是特定民事主體間特定的財產法律關系。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

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

人,債權人有權請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法律的規(guī)定履行義務,債務人負有滿足債權人

請求的義務。債權人的權利為債權,債務人的義務為債務。

債發(fā)生的根據是指產生債的法律事實。產生債的法律:

(1)合同。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xié)議。當事人通過訂

立合同設立的以債權、債務為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稱為合同之債。合同是產生債的最大量、

最主要的法律事實。

(2)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是指侵害他人財產或人身權利的不法行為。一方實施侵權行

為后,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侵害人和受害人之間就會產生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受害人有權要求

侵害人賠償損失。因侵權行為發(fā)生的債叫侵權行為之債。

(3)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和合同上的根據而取得利益并致他人受損害。

不當得利使不當得利人和受損失人之間發(fā)生返還不當利益的債權債務關系。因不當得利所發(fā)

生的債,稱為不當得利之債。

(4)無因管理。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

管理或服務的行為。對他人事務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人是管理人,因受管理人管理事務或服

務而受益的人為本人或受益人,管理人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因無因管理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因無因管理而發(fā)生的債稱為無因管理之債。

(5)其他根據。除上述幾種法律事實外,其他法律事實也能引起債的發(fā)生。

債的消滅也稱債的終止,是指現(xiàn)存之債的權利義務關系因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xiàn)而消滅。

債終止的原因(1)履行,債的履行是債的終止的最基本、最正常的原因;

(2)抵消;

(3)提存;

(4)雙方當事人的協(xié)議;

(5)混同;

(6)法律的規(guī)定或行政命令;

(7)債務人破產或死亡。

第三章企業(yè)法律制度

1.企業(yè)的含義與特征

企業(yè)是投資者依法設立的從事商品經營活動、實行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的社會組織。其

特征:

(1)企業(yè)是社會組織,具有社會性和組織性;

(2)企業(yè)是從事商品經營活動的社會組織,具有商品性和經濟管理性;

(3)企業(yè)是實行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的社會組織,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

(4)企業(yè)是依法設立的社會組織,具有法定性。

2.國有企業(yè)的概念和性質

國有企業(yè)是政府投資或者參股設立的企業(yè)。國有企業(yè)是依法設立的,其財產為全民所有,

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經營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具有法人資格

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經營單位。

其性質:

(1)國有企業(yè)是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

(2)國有企業(yè)的財產屬于全民所有,企業(yè)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占有、使

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

(3)國有企業(yè)依法取得法人資格,以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4)國有企業(yè)可以采取承包、租賃等經營責任制形式。

3.國有企業(yè)的經營權和經營責任

國有企業(yè)經營權,是指國有企業(yè)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處

分的權利:

表現(xiàn)為:(1)生產經營決策權;(2)產品、勞務定價權;(3)產品銷售權;(4)物

質采購權;(5)進出口權(6)投資決策權;(7)留用資金支配權;(8)資產處置權;(9)

聯(lián)營、兼并權;(10)勞動用工權:(11)人事管理權;(12)工資、獎金分配權;(13)

內部機構設置權;(14)拒絕攤派權。

國有企業(yè)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和侵犯。對于非法干預和

侵犯企業(yè)經營權的行為,企業(yè)有權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申訴、舉報,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

起訴。

國有企業(yè)的經營責任也稱自負盈虧責任,包括企業(yè)對外承擔的民事責任、企業(yè)對國家承

擔的經營責任以及廠長、其他工作人員和職工承擔的責任三個方面。

包括:(1)企業(yè)對外承擔的民事責任;(2)企業(yè)分配約束和監(jiān)督機制;(3)財務管

理責任制度;(4)虧損責任制度;(5)獎懲制度。

4.廠長(經理)負責制

廠長(經理)負責制,指國有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管理由廠長或者經理全權負責的企業(yè)內部

管理制度,廠長(經理)是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在企業(yè)的經營管理和生產指揮工作中處于中

心地位,統(tǒng)一領導,全面負責。

其職權:(1)經營管理決策權。(2)生產指揮權。(3)行政領導干部的提名、任免

權。(4)對職工的獎懲權。(5)企業(yè)人財物的保護權。

產生的方式:政府主管部門委任或者招聘;企業(yè)職工代表大會選舉。政府主管部門委任

或者招聘的廠長人選,須征求職工代表的意見;企業(yè)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的廠長,須報政府主

管部門批準。

職工代表大會是國有企業(yè)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是企業(yè)的工會委員會。企業(yè)工會委員會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

作。

其權利:(1)審議建議權。(2)審查通過權。(3)審議決定權。(4)評議監(jiān)督權。

(5)選舉權。(6)集體合同簽訂權。

5.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

國務院,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設立國有

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不行使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政府其他機構、

部門不履行企業(yè)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上級政府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依法對下級政府的國

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其職責:

1.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規(guī),對所出資企業(yè)履行出資人職責,維護所有者權益;

2.指導推進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的改革和重組;

3.依照規(guī)定向所出資企業(yè)派出監(jiān)事會;

4.依照法定程序對所出資企業(yè)的企業(yè)負責人進行任免、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對其進

行獎懲;

5.通過統(tǒng)計、稽核等方式對企業(yè)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進行監(jiān)管;

6.履行出資人的其他職貢和承辦本級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6.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任務與經營管理

(1)鄉(xiāng)村集體所有制企業(yè)。是指在鄉(xiāng)村區(qū)域內設立的,以生產資料的勞動群眾集體所

有制為基礎的企業(yè)。國家對鄉(xiāng)村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實行積極扶持,合理規(guī)劃,正確引導,加強

管理的方針。

其主要任務是:發(fā)展商品生產和服務業(yè),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調整農村產業(yè)結構,合理利用農村勞動力;支援農業(yè)生產和農村建設,增加國家財政和農民

的收入;積極發(fā)展出口創(chuàng)匯生產;為大工業(yè)配套和服務。

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可以實行多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

鄉(xiāng)村集體所有制企業(yè)經依法審查,具備法人條件的,登記后取得法人資格,廠長(經理)

為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

鄉(xiāng)村集體所有制企業(yè)職工有返回其所屬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從事農業(yè)生產的權利。

(2)城鎮(zhèn)集體所有制企業(yè)。是指在城鎮(zhèn)區(qū)域內設立的、財產屬于勞動群眾集體所有、

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所謂“勞動群眾集體

所有“,是指本集體企業(yè)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或者集體企業(yè)的聯(lián)合經濟組織范圍內的勞動

群眾集體所有;對于投資主體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集體企業(yè),前述兩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

的財產應當占主導地位,即占企業(yè)全部財產的比例一般情況下不低于51%。

其原則是:自愿組合、自籌資金,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民主管理,集體積

累、自主支配,按勞分配、入股分紅。企業(yè)應當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精神,走互相合

作、共同富裕的道路。

城鎮(zhèn)集體企業(yè)依法取得法人資格,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上述兩種形式均采用廠長(經理)負責制。

7.個人獨資企業(yè)的特征與設立條件

個人獨資企業(yè)是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

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經濟組織。其特征:

(1)投資者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投資權利的自然人;

(2)投資者對企業(yè)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3)個人獨資企業(yè)是非法人企業(yè),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

(4)個人獨資企業(yè)的組織機構簡單,經營管理方式靈活。

設立的條件:

(1)投資人是一個自然人,而且只能是中國公民;

(2)有合法的企業(yè)名稱;名稱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責任”或者“公司”字樣。

(3)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

(4)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5)有必要的從業(yè)人員。

8.個人獨資企業(yè)設立的程序

申請設立個人獨資企業(yè),應當由投資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向個人獨資企業(yè)所在地的登

記機關提交設立申請書、投資人身份證明、生產經營場所使用證明等文件。委托代理人申請

設立登記時,應當出具投資人的委托書和代理人的合法證明。

個人獨資企業(yè)設立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1)企業(yè)的名稱和住所;(2)投資人的

姓名和居所;(3)投資人的出資額和出資方式;(4)經營范圍。

登記機關應當在收到設立申請文件之日起15日內,對符合法定條件的,予以登記,發(fā)

給營業(yè)執(zhí)照;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不予登記,并應當給予書面答更,說明理由。

9.合伙企業(yè)的特征與設立條件

合伙企業(yè),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合伙人訂立合伙協(xié)議,共同出資、合伙經營、

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并對合伙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其特征:

(1)投資人是兩個以上有完全民事能力和投資權利的自然人;

(2)合伙企業(yè)是非法人企業(yè),合伙人對合伙企業(yè)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3)合伙人共同管理、經營合伙企業(yè)。

設立的條件:

(1)有兩個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者;

(2)有書面合伙協(xié)議(企業(yè)章程);

(3)有各合伙人實際繳付的出資;

(4)有合伙企業(yè)的名稱。(名稱中不得使用“有限”或者“有限責任”字樣);

(5)有經營場所和從事合伙經營的必要條件。

合伙企業(yè)的財產,是指合伙企業(yè)存續(xù)期間,合伙人的出資和所有以合伙企業(yè)名義取得的

收益。合伙企業(yè)的財產由全體合伙人依法共同管理和使用。合伙企業(yè)存續(xù)期間,合伙人向合

伙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伙企業(yè)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須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合伙人之間轉讓在合伙企業(yè)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依

法轉讓其財產份額的,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伙人有優(yōu)先受讓的權利。

10.外商投資企業(yè)的特征

是指外國投資者經中國政府批準,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在中國境內投資設立的企業(yè)。

其特點:

(1)外國投資者直接投資設立的企業(yè),即投資主體具有涉外因素,并且采取直接投資

方式;

(2)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企業(yè),企業(yè)具有中國國籍;

(3)政府對其實行特殊管理政策的企業(yè)。

外商投資企業(yè)主要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通常稱為

“三資企業(yè)”。

11.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的特征

簡稱合營企業(yè),是指外國公司、企業(yè)、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以下簡稱外國合營者)

與中國的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經濟組織(以下簡稱中國合營者)在中國境內共同投資舉辦的

企業(yè)。其特征:

(1)合營企業(yè)的一方為中國合營者,另一方為外國合營者;

(2)合營各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和盈虧;

(3)合營企業(yè)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

(4)合營企業(yè)是經中國政府批準設立的中國法人。

在合營企業(yè)的注冊資本中,外國合營者的投資比例?般不低F25%。合營各方按注冊

資本比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虧損。合營企業(yè)在合營期內不得減少其注冊資本。合營一方

向第三者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的,須經合營他方同意,并報審批機構批準,向登記管理

機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合營一方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時,合營他方有優(yōu)先購買權。合

營一方向第三者轉讓股權的條件,不得比向合營他方轉讓的條件優(yōu)惠。

12.投資者的出資方式

合營者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工業(yè)產權、

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作價出資。

(1)貨幣?,F(xiàn)金出資可以以人民幣或外幣出資。外國合營者出資的外幣,按繳款當日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率折算成人民幣或者套算成約定的外幣。

(2)機器設備和其他物料。作為外國合營者出資的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應當是合

營企業(yè)生產所必需的。機揩設備或者其他物料的作價,不得高于同類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

當時的國際市場價格。

(3)工業(yè)產權和專有技術。作為外國合營者出資的工業(yè)產權或者專有技術,必須符合

下列條件之一:第一能顯著改進現(xiàn)有產品的性能、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的;第二能顯著節(jié)約

原材料、燃料、動力的。

(4)場地使用權。中國合營者的投資可包括為合營企業(yè)經營期間提供的場地使用權。

13.破產制度的功能與原則

破產是指債務企業(yè)因經營不善或其他原因致使無法完全清償到期債務時,依照法定程序

清算企業(yè)財產以此償還債務,并最終取消企業(yè)主體資格的過程。

其功能:

(1)確保債權人的債權得到最大程度的公平的清償;

(2)迅速解脫債務人的債務危機,使其重整旗鼓;

(3)促使企業(yè)居安思危,不斷提高企業(yè)的技術革新和管理,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4)調動企業(yè)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jiān)督的積極性,增強企業(yè)的凝聚力,有利于現(xiàn)代企

業(yè)文化的建設和傳統(tǒng)企業(yè)制度的革新;

(5)通過產權市場的資產重組,實現(xiàn)存量資本的有效利用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14.企業(yè)破產的條件

《破產法》規(guī)定:“企業(yè)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依照本

法規(guī)定宣告破產”。

破產的條件:一是“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即債務的履行期限已屆滿,而債務人明顯缺乏

清償債務的能力;二是“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即經營性虧損。

企業(yè)由債權人申請破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宣告破產:

(1)公用企業(yè)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系的企業(yè),政府有關部門給予資助或者采取其他

措施幫助清償債務的;

(2)取得擔保,自破產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清償債務的。

企業(yè)破產案件由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15.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

破產財產優(yōu)先撥付破環(huán)費用后,按照下.列順序清償:(1)破產企業(yè)所欠職工工資和勞

動保險費用;(2)破產企業(yè)所欠稅款;(3)破產債權。破產財產不足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

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第四章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的特征

公司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其一般特征:法定性、法人性和組織性。

其特殊特征。

(1)公司是一種經濟組織形式,是由一定的生產要素(人財物)按照法律、章程或者

約定形成的組織體,這是公司的組織性。

(2)公司是一種法人組織,公司的投資者(股東)以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為限對

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即承擔有限責任,這是公司的法人性。

(3)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經濟組織,使投資者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設立的組織,這是公

司的法定性。依法設立的公司,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2.公司設立的原則

(1)自由主義.指投資者可以自由設立公司,國家不予干預,法律對此不予調整。現(xiàn)

代各國均不再采取此種設立原則。

(2)特許主義。指投資者必須根據特別法、專門法規(guī)或者行政命令,或經過國家領導

人特別批準才能設立公司。該原則是公司發(fā)展早期的一種設立原則,通常適用于政策性經營

的公司。

(3)許可主義。指投資者設立公司需要符合法定條件,而且必須經有關機關審核批準

才能設立。該原則適用于銀行、保險公司等從事特殊尚業(yè)活動的公司。

(4)準則主義。指公司設立只要符合法定的設立條件,投資者即可直接向公司登記機

關申請登記成立。

3.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征與設立條件

有限責任公司是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

的債務承擔責任的公司。

其特征:

(1)募股集資的封閉型;

(2)公司資本的不等額性;

(3)股東數額的限制性;

(4)股份轉讓受到嚴格限制。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可以轉讓,但轉讓限制比股份公司

多。

(5)組織機構比較簡單。

設立的條件:

(1)股東符合法定人數,由50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2)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3)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蛆織機構;

(5)有公司住所。

4.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

(1)股東會。有限責任公司依法設立股東會。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是公司的權力

機構,對公司經營管理中各項重要事項擁有最高決策權。

(2)董事會。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會是股東會的常設執(zhí)行機關,由股東選舉產生,行

使公司的經營管理權。董事長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代表。

(3)經理。經理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輔助業(yè)務執(zhí)行機關,是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工作的負

責人。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對董事會負責。

(4)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會是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jiān)督檢查的公司內部常設機構。

5.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征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

其特征:

(1)投資人只有一個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投資人向公司投資形成公司財產,公司財產獨立于投資人財產。

(3)投資人以其在公司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但是投資人(股東)

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自己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特別規(guī)定:

(I)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萬元,非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

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3萬元。

(2)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出資額,不能分期繳

付出資。(3)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并且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4)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股東會。

6.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征

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

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貨任公司。

特征:

(1)投資人是國家,其投資形成的資產屬于國有資產:

(2)投資人委托政府部門履行其權利,即國務院或者地方政府授權本級國有資產管理

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權);

(3)組織機構設置有別于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特別規(guī)定:

(1)國有獨資公司章程由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制定,或者由茶事會制訂報國有資產

監(jiān)督管理機構批準。

(2)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由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行使股東會職權。

(3)國有獨資公司設第事會,行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的基本職權,以及國有資產監(jiān)

督管理機構委托的部分股東會職權。董事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

職工代表。

(4)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經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同意,董事會成員可以兼任經理。

(5)國有獨資公司監(jiān)事會成員不得少于5人,共中職工代表的比例得低于1/3,具休比

例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

7.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與設立條件

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

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公司。

特征:

(1)募股集資的公開性;

(2)股東數額的廣泛性;

(3)股份的等額性;

(4)股份可自由轉讓性;

(5)設立要求相對嚴格;

設立條件:

(1)發(fā)起人符合法定人數;

(2)發(fā)起人認繳和社會公開募集的股本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3)股份發(fā)行、籌辦事項符合法律規(guī)定;

(4)發(fā)起人制訂公司章程;

(5)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6)有公司住所。

股份公司設立方式有兩種:發(fā)起設立和募集設立。

8.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

(1)股東大會。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

依法行使職權。《公司法》關于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職權的規(guī)定,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股東

大會。

(2)堇事會。股份有限公司設茶事會?!豆痉ā芬?guī)定有限貨任公司芾事任期以及茶

事會職權的規(guī)定,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和董事會。董事長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3)經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

聘?!豆痉ā逢P于有限責任公司經理職權的規(guī)定,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經理。

(4)監(jiān)事會。股份有限公司設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會是公司的內部監(jiān)督機構。監(jiān)事會的議事

方式和表決程序,除《公司法》有規(guī)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guī)定。

9.公司的解散和清算

公司的解散是指公司因法定條件或者約定不再繼續(xù)存在的狀態(tài)。

解散的原因:

(1)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營業(yè)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xiàn);不過,公

司可以通過修改章程而存續(xù):

(2)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4)依法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5)公司經營管理發(fā)生嚴重困難,繼續(xù)存續(xù)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

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公司的清算。公司除因合并或者分立而需要解散的之外,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xiàn)之日起

15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

清算組的職權:(1)清理公司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2)通知、公

告?zhèn)鶛嗳耍海?)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yè)務;(4)清繳所欠稅款以及清算過程中

產生的稅款;(5)清理債權、債務;(6)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7)代表公

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清算的程序:

(1)申報、登記債權。

(2)清理公司財產,制定清算方案。

(3)清償公司債務。

(4)注銷公司登記棄公告。

第五章證券法律制度

1.證券法的性質

是公法與私法之融合法;

是社會本位法;

是實體法與程序法之結合:

是具有一定國際性的國內法。

2.證券法調整的證券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簽發(fā)的、證明股東所持公司股份、享有權益的憑證。分為A股、

B股、H股以及N股和S股等。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yè)等依法向社會發(fā)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

的債權債務憑證。有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或企業(yè))債券。

投資基金券。這是指經依法批準設立證券投資基金時,由基金發(fā)起人向投資者發(fā)行的證

明持有基金單位的憑證。

3.證券法的主體

證券發(fā)行人。是指依照證券法向社會公開發(fā)行證券的主體,如發(fā)行股票、債券的股份有

限公司,發(fā)行投資基金券的基金公司等。

證券投資者。是指運用其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活動的個人和機構。

證券公司。是指依法設立從事證券經營業(yè)務的金融鞏構。

證券交易所。是指依法設立的、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jiān)督證券交易,

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是為證券交易提供集中登記、存管與結算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的

法人。

證券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為證券發(fā)行、交易等提供各種服務的專業(yè)機構,如專門從

事證券投資咨詢業(yè)務、財務顧問業(yè)務等。

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是指對?證券市場進行監(jiān)督、管理、指導、協(xié)調的機構。

證券業(yè)協(xié)會。是指證券業(yè)的自律性組織,是社會團體法人。

4.證券發(fā)行的種類

證券發(fā)行是指發(fā)行人向社會公眾或特定的人出售證券的法律行為。

根據認購對象的不同,分為公開發(fā)行與私募發(fā)行。

公開發(fā)行又稱公募,是指發(fā)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定的社會公眾廣泛地發(fā)售證券。

私募又稱非公開發(fā)行或內部發(fā)行,是指面向少數特定的投資人發(fā)行證券的方式。

根據發(fā)行價格和票面面額的關系不同分為溢價發(fā)行、平價發(fā)行與折價發(fā)行。

溢價發(fā)行是指發(fā)行人按高于面額的價格發(fā)行股票,因此可使公司用較少的股份籌集到較

多的資金,同時還可降低籌資成本。

平價發(fā)行也稱為等額發(fā)行或面額發(fā)行,是指發(fā)行人以票面金額作為發(fā)行價格。

折價發(fā)行是指以低于面額的價格出售新股,即按面額打一定折扣后發(fā)行股票,折打的大

小主要取于發(fā)行公司的業(yè)績和承銷商的能力。

5.證券發(fā)行條件

股票發(fā)行分為首次發(fā)行和再次發(fā)行,再次發(fā)行又稱為發(fā)行新股,包括增發(fā)新股與配股發(fā)

行。

股票發(fā)行條件: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應當符合《公司法》規(guī)定的條件

和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向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報

送募股申請和相關文件。

再次發(fā)行的條件:

(1)具備健全且運行良好的組織機構;

(2)具有持續(xù)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

(3)最近3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載,無其他重大違法行為;

(4)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債券發(fā)行的條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于人

民幣6000萬元;

(2)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40%;

(3)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債券1年的利息;

(4)籌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

(5)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6.證券發(fā)行審核制度

證券發(fā)行審核,是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依法對除豁免證券之外的證券發(fā)行作出是否準予發(fā)

行的制度。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注冊制;另一種是核準制。

注冊制與核準制這兩種證券發(fā)行審核體制各具優(yōu)點,又各有不足。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

則可有效地彌補它們的不足,達到相得益彰的結果。

證券發(fā)行審核體制的特點:

(1)依法明確審核體制的地位;

(2)強調發(fā)行人與中介機構對申報文件的責任;

(3)成立審核機構:

(4)強化對審核機構的監(jiān)督;

(5)明確補救措施;

(6)明確投資者風險自負。

7.證券承銷方式

證券發(fā)行人發(fā)行證券,一般并不親自進行市場銷售活動,而是由專業(yè)的證券承銷機構承

銷。證券承銷根據責任與風險的不同,可分為代銷和包銷兩種方式。

證券代銷是指證券公司代發(fā)行人發(fā)售證券,在承銷期結束時,將未售出的證券全部退還

給發(fā)行人的承銷方式。代銷,股票發(fā)行的風險最終由發(fā)行人自行承擔。承銷機構不承擔銷售

風險,因此代銷傭金很低。

證券包銷是指證券公司將發(fā)行人的證券按照協(xié)議全部購入或者在承俏期結束時將售后

剩余證券全部自行購入的承銷方式。包銷又分為全額包銷和余額包銷。

8.證券承銷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

(1)證券公司承銷證券,應當對公開發(fā)行募集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核

查;

(2)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fā)行的證券票面總值超過人民幣五千萬元的,應當由承銷團承

銷;

(3)證券的代銷、包銷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九十日;

(4)代銷方式,代銷期限屆滿,向投資者出售的股票數量未達到擬公開發(fā)行股票數量

百分之七十的,為發(fā)行失敗;

(5)公開發(fā)行股票,代銷、包銷期限屆滿,發(fā)行人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將股票發(fā)行情

況報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備案。

9.證券上市的條件

(I)股票經國務院記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核準己公開發(fā)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于人民幣3000萬元:

(3)公開發(fā)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

的,公開發(fā)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4)公司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證券交易所可以規(guī)定高于前述規(guī)定的上市條件,并摑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批準。

公司申請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條件:

(1)公司債券的期限為1年以上;

(2)公司債券實際發(fā)行額不少于人民幣5000萬元;

(3)公司申請債券上市時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債券發(fā)行條件。

程序:(1)上市申請;(2)保薦;(3)審核;(4)公告;(5)掛牌交易。

10.上市的暫停和終止

上市的暫停與終止是指上市公司因社會經濟條件變化或自身經營問題,不再符合上市條

件時,就將被停止上市交易或取消上市資格。

暫停股票上市交易的規(guī)定:

(1)公司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fā)牛.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

(2)公司不按照規(guī)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可能誤導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