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考適用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總復習第1模塊中國古代史檢測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14/wKhkGWdfwWyAaEYmAAKBB1J8DPo848.jpg)
![老高考適用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總復習第1模塊中國古代史檢測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14/wKhkGWdfwWyAaEYmAAKBB1J8DPo8482.jpg)
![老高考適用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總復習第1模塊中國古代史檢測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14/wKhkGWdfwWyAaEYmAAKBB1J8DPo8483.jpg)
![老高考適用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總復習第1模塊中國古代史檢測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14/wKhkGWdfwWyAaEYmAAKBB1J8DPo8484.jpg)
![老高考適用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總復習第1模塊中國古代史檢測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14/wKhkGWdfwWyAaEYmAAKBB1J8DPo84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模塊專題總結中國古代史檢測一、單選題1.(2024·山西)在黃河流域,西安半坡、寶雞北首嶺、華縣泉護村等遺址中,都發(fā)覺了粟的皮殼。在半坡遺址中還發(fā)覺了白菜和芥菜的籽種。在長江中下游,青蓮崗、屈家?guī)X、良渚等地的氏族部落已普遍栽種水稻。據此可知(D)A.我國是最早具備完整農業(yè)生產實力的國家B.我國在原始社會時期已普遍起先種植水稻C.長江中下游是我國原始社會主要糧食產區(qū)D.我國原始農業(yè)發(fā)展呈現(xiàn)出種植區(qū)域化特征【解析】依據考古發(fā)覺可知,我國黃河流域以種植粟為主,長江流域以種植水稻為主,說明我國原始農業(yè)發(fā)展呈現(xiàn)出種植區(qū)域化的特征,D項正確;“最早具備完整農業(yè)生產實力”說法由材料無法體現(xiàn),過于夸張,解除A項;我國在不同區(qū)域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而非普遍種植水稻,解除B項;材料中沒有比較信息,不能說明長江中下游是主要糧食產區(qū),解除C項。故選D項。2.(2024·山東)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有學者認為,夏朝使中國的早期國家形態(tài)由邦國轉變?yōu)橥鯂M鯂耐鯔?,不但支配著王?王干脆統(tǒng)治的地區(qū)),還支配著從屬于王邦的屬邦。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夏朝時(D)A.諸侯國君權力得到鞏固 B.血緣紐帶關系不斷增加C.實現(xiàn)中心對地方的限制 D.族邦聯(lián)盟變?yōu)樘煜鹿仓鳌窘馕觥恳罁牧稀跋某怪袊脑缙趪倚螒B(tài)由邦國轉變?yōu)橥鯂?。王國的王權,不但支配著王?王干脆統(tǒng)治的地區(qū)),還支配著從屬于王邦的屬邦”并結合所學可知,夏朝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奴隸制國家,通過建立王國間接管理地方,以維系統(tǒng)治,這說明夏朝時由族邦聯(lián)盟變?yōu)樘煜鹿仓?,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夏朝通過建立王國間接管理地方,維護天下共主的地位,不能體現(xiàn)王國國君權力得到鞏固,而且分封諸侯是西周分封制的內容,解除A項;材料不是強調血緣關系的增加,解除B項;秦朝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實現(xiàn)了中心對地方的限制,夏朝時通過建立王國間接管理地方,王國具有較大的獨立性,解除C項。故選D項。3.(2024·內蒙)周天子以“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對國人進行統(tǒng)治,“君父之命不校(違背)”便是周朝政體運行機制的基本原則。材料說明周朝(B)A.代天牧民 B.家國一體C.以民為本 D.以德治國【解析】由材料可知,周天子以百姓父母的身份統(tǒng)治天下,王權與父權重合,這表明周朝奉行的是家國一體的執(zhí)政理念,B項正確;材料僅提到父母、天子、君父等,這些與代天牧民和民本無關,解除A、C兩項;材料主旨與以德治國無關,D項解除。故選B項。4.(2024·江蘇)據統(tǒng)計,《詩經》中總共有27篇反映孝道思想的篇章,有對先祖的祭祀,亦有在外征戰(zhàn)之人對父母生活的擔憂,有女子出嫁后對父母的思念,也有公務繁多的官吏不能在父母面前盡孝的無奈以及子女對已逝父母“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深切懷念與懊悔。這種尚孝思想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是(D)A.儒家思想影響巨大 B.社會結構“家國同構”C.綱常政治秩序確立 D.宗法倫理道德構建【解析】依據“《詩經》中總共有27篇反映孝道思想的篇章,有對先祖的祭祀,亦有在外征戰(zhàn)之人對父母生活的擔憂,……”可得出,《詩經》中關于尚孝的內容,是當時重視宗法血緣關系以及倫理道德的體現(xiàn),D項正確;當時儒家思想尚未形成,解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政治,不能反映家國同構,解除B項;材料沒有說明綱常政治秩序確立,解除C項。故選D項。5.(2024·廣東)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數次東巡,每次都立碑刻石,下表為部分碑文節(jié)選。(D)秦滅六國緣由《芝罘刻石》:六國回辟,貪戾無厭,虐殺不已?;实郯П?,遂發(fā)討師,奮揚武德秦王朝的統(tǒng)治《碣石刻石》: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yè),事各有序秦始皇的形象《東觀刻石》: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A.論證秦朝統(tǒng)治的神圣性 B.引導社會輿論的一樣性C.強調秦滅六國的正義性 D.強化政治認同的統(tǒng)一性【解析】材料分別反映了秦滅六國的正義性、秦國統(tǒng)治的安定旺盛以及對秦始皇的樹碑立傳,秦始皇這樣做是為了引導和影響社會輿論,論證秦朝統(tǒng)治的合法性,從根本上塑造和推動全社會、特殊是關東地區(qū)對秦王朝的政治認同,D項正確;A、B、C三項都無法全面體現(xiàn)這一根本主旨,解除。故選D項。6.(2024·福建)下表所示為《史記》和《漢書》部分篇目的內容摘選。據此可知(A)篇目《史記》(西漢·司馬遷)《漢書》(東漢·班固)貨殖“人富而仁義附焉”“貴誼而賤利”游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不入于道德,茍放縱于末流”漢武帝“尤敬鬼神之祀”“雄才大略”A.價值推斷影響史家的歷史評述 B.時代變遷確定歷史評述C.歷史評述受到階級立場的影響 D.歷史評述缺乏客觀標準【解析】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史記》和《漢書》在貨殖、游俠、漢武帝等方面的評價不同,結合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受兩位史家價值推斷的影響,A項正確;“確定”說法肯定化,解除B項;二人階級立場相同,解除C項;歷史評述具有肯定客觀標準,而非缺乏,解除D項。故選A項。7.(2024·內蒙)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建立了天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使?jié)h代帝王均能因災異敬懼修省。如宣帝地節(jié)三年九月地動,十月宣帝下罪己詔:“乃者九月壬申地動,朕甚懼焉……今復傷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也。其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辈牧媳砻鬟@一思想(D)A.完全背離了孔子傳統(tǒng)儒家思想 B.旨在維護加強君主專制權力C.是對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實踐 D.具有批判與改善政治的功效【解析】依據材料“使?jié)h代帝王均能因災異敬懼修省”“宣帝下罪己詔”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揭示出統(tǒng)治者行為與災異之間具有某種合乎邏輯的聯(lián)系,從而使統(tǒng)治者見天戒而悔過自新,在君主大權獨攬的時代起到了限制君權的作用,即“天人感應”思想具有批判政治的功能與改善政治的效用,D項正確;“天人感應”思想是對孔子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解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限制君權”,并非維護加強君主專制權力,解除B項;材料“復傷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也”體現(xiàn)了民本思想,但C項只是對材料的局部解讀,解除C項。故選D項。8.(2024·湖南)漢代畫像石《曾母投杼》描繪了孔子聞名弟子曾參恭順地跪坐在母親身旁,雙手呈作揖狀舉至胸口的情景(如圖)。類似題材的漢代畫像石在全國各地出土許多,如《老萊子娛親》《邢渠哺父》等。這反映出漢代(C)A.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 B.繪畫方式的創(chuàng)新C.孝道觀念的盛行 D.婦女地位的提升【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些畫像石體現(xiàn)的內容都與孝道有關,而且在全國出土許多,說明當時孝道觀念的盛行,C項正確;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及漢代畫像石繪畫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婦女地位的提升,解除A、B、D三項。故選C項。9.(2024·黑龍江)《孟子·滕文公下》記載,葛伯在商湯聯(lián)合東方諸侯反夏時猶疑觀望,商湯找借口滅了葛國,此后眾多諸侯紛紛投奔商。戰(zhàn)國時期的《管子·輕重》、司馬遷《史記·殷本紀》記載,商湯行仁義,諸侯認為“湯德至矣”,于是“皆歸商”。以下對這兩種說法推斷正確的是(C)A.兩種說法相互沖突,都不行信B.后者有兩則史料記載,更為可信C.商滅夏時得到諸侯歸附與支持D.后者體現(xiàn)了儒家正統(tǒng)地位的影響【解析】依據材料可知,《孟子·滕文公下》反映商湯滅夏得到東方諸侯支持;《管子·輕重》和《史記·殷本紀》反映商湯滅夏是仁義行為,故都體現(xiàn)了商滅夏時得到諸侯歸附與支持,C項正確;材料中的兩種說法不沖突,解除A項;后兩則史料也是文獻史料,不肯定就比前者可信,解除B項;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確立于漢武帝時期,解除D項。故選C項。10.(2024·吉林)魯迅談到:“魏晉時所謂崇奉禮教,是用以自利……如曹操殺孔融,司馬懿殺嵇康,都是因為他們和不孝有關。但實在曹操、司馬懿何嘗是聞名的孝子,不過將這個名義,加罪于反對自己的人罷了?!庇婶斞傅恼撌隹梢?,魏晉時期(D)A.統(tǒng)治者謹遵禮制以維護社會秩序B.儒學丟失了折服人心的力氣C.禮崩樂壞導致地方勢力急劇膨脹D.存在對禮教別有專心的利用【解析】材料信息反映魏晉時期“孝”只是統(tǒng)治者殺人的借口,但自身并不遵守孝道,D項正確;統(tǒng)治者謹遵禮制以維護社會秩序與材料中“但實在曹操、司馬懿何嘗是聞名的孝子,不過將這個名義,加罪于反對自己的人罷了”不符合,解除A項;B項說法過于肯定,解除B項;禮教仍舊存在,解除C項。故選D項。11.(2024·江西)據學者探討,唐朝安史之亂后,政府任命倒戈的叛軍將領田承嗣等擔當節(jié)度使以掌管地方軍政,并在內地普遍設置節(jié)度使,增加內地的兵力。到唐憲宗時期,已經沒有一個藩鎮(zhèn)能有力氣與朝廷叫板了。由此推知,這一時期的藩鎮(zhèn)(D)A.割據局面彌散 B.擴大了國家統(tǒng)治區(qū)域C.留意維護中心的權威 D.持續(xù)了唐王朝的統(tǒng)治【解析】唐朝后期,地方節(jié)度使數量和權力均有所擴大,但該時期藩鎮(zhèn)割據,相互制約,從而使唐朝中心政權與地方割據勢力達到一個動態(tài)平衡,藩鎮(zhèn)在肯定程度上持續(xù)了唐王朝的統(tǒng)治,D項正確;割據稱霸局面仍存在,解除A項;“擴大了國家統(tǒng)治區(qū)域”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解除B項;“留意維護中心的權威”表述錯誤,解除C項。故選D項。12.(2024·北京)唐代儒學經典由“五經”發(fā)展到“九經”,即《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等,這些儒學經典均由官方立于學官,并用以取士。由此推知,唐代的儒學經典(A)A.適應了國家治理的須要 B.使孔孟之道取代了周孔之道C.標記著“三教合一”的完成 D.為儒學的政治化開拓了道路【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從漢代到唐代,儒學的“經”在擴大,且“立于學官”“并用以取士”,這表明唐代的儒學經典適應了國家治理的須要,A項正確;B、C兩項均發(fā)生在宋代以后,解除B、C兩項;漢代已經起先儒學的政治化,解除D項。故選A項。13.(2024·天津)遼、夏、金三朝科舉以經史、文學為考試內容,北方的少數民族士子通過學習儒家文化,萌生并強化了“懂禮即中國”“用中國之禮則中國之人”的觀念??婆e制在北方推行(D)A.助推了文化重心轉移 B.化解了各民族間沖突C.加強了社會全面溝通 D.強化了“大一統(tǒng)”思想【解析】少數民族政權推行科舉制,而參與科舉制的少數民族士子通過學習儒家文化,強化了“懂禮即中國”“用中國之禮則中國之人”的觀念,這說明科舉制推動了文化認同,強化了“大一統(tǒng)”的思想,D項正確;這一時期文化重心在南方,解除A項;B項錯在“化解”,解除B項;科舉制并不能促進全面溝通,解除C項。故選D項。14.(2024·廣東)下表是明朝萬歷年間徽州某地的地權狀況表(據當地魚鱗圖冊統(tǒng)計)。對象畝數分級戶數戶數百分比(%)田地畝數田地畝數百分比(%)地主30畝以上20.28107.8212.44富有農夫10—30畝50.7270.718.16自耕農和其他小土地者10畝以下68799688.2779.4據上表可以推知當地(B)A.土地的全部權相對穩(wěn)定 B.地權分布利于賦稅征收C.重農政策促進農夫增收 D.隱瞞土地的現(xiàn)象較嚴峻【解析】依據材料“明朝萬歷年間徽州某地的地權狀況表”可知,自耕農和其他小土地者戶數最多,占有的田畝數量也最多,這表明小農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有利于封建王朝賦稅的征收,B項正確;封建社會土地私有制的普遍存在使得土地的全部權隨著買賣而發(fā)生改變,土地的全部權是否穩(wěn)定材料并不能體現(xiàn),解除A項;材料僅反映了當地的地權狀況,無法體現(xiàn)農夫的收支狀況,解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地主、富農、自耕農和其他小土地者所占土地的比重,僅從材料不能推斷出是否存在瞞報土地的現(xiàn)象,解除D項。故選B項。15.(2024·甘肅)軍機處初設時,就是為了“籌辦軍務”,既無正式衙署,亦無專職官員。當時在軍機處入值的軍機大臣、軍機章京,都是帶原官銜兼在軍機到處理事務。這表明軍機處(A)A.處于臨時機構地位 B.弱化了對官僚機構的限制C.具有分權制衡特點 D.助長了因循守舊政治風氣【解析】依據材料“既無正式衙署,亦無專職官員……入值的軍機大臣、軍機章京,都是帶原官銜兼在軍機到處理事務”可知,軍機處初設時,是一個臨時機構。結合所學,軍機處是雍正帝時,為用兵西北,防止軍機泄密而設立的臨時機構,A項正確;軍機處的設置,是君權加強的體現(xiàn),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限制,解除B項;軍機處不具備分權制衡的特點,解除C項;材料未體現(xiàn)因循守舊政治風氣,且軍機處的設立,提高了辦事效率,解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題16.(2024·陜西)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國的祖先活躍在漢水、渭水之間(今甘肅天水和陜西寶雞一帶),常常與西方的戎族發(fā)生斗爭。商鞅曾評價說:“始秦戎狄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薄秴问洗呵铩じ吡x》載:“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獄,親戚相忍?!痹谀切┲性T侯眼中,秦國與“夷狄”并無二致。秦孝公在回顧此前秦國歷史時,對此深感恥辱,發(fā)出了“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嘆。漢初儒生賈誼認為:“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彼抉R遷在《史記·商君列傳》中稱商鞅變法后“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幾詮垵兑骑L易俗:商鞅變法的重要側面》(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商鞅進行社會風俗改革的緣由。(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賈誼和司馬遷評價商鞅社會風俗改革的不同,并分析其共同目的?!敬鸢浮?1)緣由:社會轉型猛烈,諸侯割據混戰(zhàn);秦國社會風俗落后,受到中原諸侯的鄙視;法家思想的推動;秦孝公富國強兵意識深厚。(任答三點即可)(2)不同:賈誼認為商鞅變法拋棄仁義,敗壞風俗;司馬遷認為商鞅變法改善了社會風氣,利于社會治理。目的:以史為鑒,服務于現(xiàn)實須要。【解析】(1)緣由:依據材料“常常與西方的戎族發(fā)生斗爭”并結合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背景可知,社會轉型猛烈,諸侯割據混戰(zhàn);依據“始秦戎狄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獄,親戚相忍”“在那些中原諸侯眼中,秦國與‘夷狄’并無二致”可知,秦國社會風俗落后,受到中原諸侯的鄙視;依據“秦孝公在回顧此前秦國歷史時,對此深感恥辱,發(fā)出了‘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嘆”可知,秦孝公富國強兵意識深厚;結合所學從法家思想的推動角度進行補充。(2)不同:依據材料“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可知,賈誼認為商鞅變法拋棄仁義,敗壞風俗;依據“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可知,司馬遷認為商鞅改善了社會風氣,利于社會治理。目的:結合賈誼和司馬遷的階級立場和所處的時代特點從以史為鑒,服務于現(xiàn)實須要角度分析。17.(2024·聯(lián)考)商品經濟新的旺盛材料值得留意的是,這些新興的歐洲強國,在與中國的貿易中,無一例外地都處于貿易逆差之中,而中國始終處于貿易順差之中。由于這種貿易以中國的絲綢為主角,因此,被西方學者概括為“絲—銀對流”。這種結構性貿易逆差,是貿易各方生產力水平、經濟實力的體現(xiàn)。葡、西兩國及其殖民地無法用香料等初級產品與中國工藝精良的高級商品在貿易上達成平衡,必需支付巨額白銀貨幣。吳承明關于1570—1649年抵達馬尼拉之中國商船數量與運回白銀數量統(tǒng)計表年頭船只數輸入白銀(萬兩)1570—15797528.51580—158923488.91590—159918570.31600—1609274104.11610—1619273103.71620—16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小結練習》聽評課記錄4
- 部審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聽評課記錄28.2.2 第2課時《利用仰俯角解直角三角形》
-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聽課評課記錄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建》表格式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節(jié)《世界的氣候第2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8課《艱苦創(chuàng)業(yè)年代的英雄模范》聽課評課記錄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口算練習
- 華東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1.1.1 平方根》聽評課記錄
- 大型商場商鋪租賃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舞臺搭建安全規(guī)范與責任落實協(xié)議
- 江蘇省2023年對口單招英語試卷及答案
- 易制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書填寫規(guī)范(特種設備安全法)參考范本
- 硬筆書法全冊教案共20課時
- 《長方形的面積》-完整版課件
- PDCA降低I類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 工業(yè)企業(yè)現(xiàn)場監(jiān)測工況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溝清理記錄表
- 急診急救信息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