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5-119-2023 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J-T 15-119-2023 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J-T 15-119-2023 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J-T 15-119-2023 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J-T 15-119-2023 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標準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manulfacturedsandinpremixedconcreteDBJ/T15-119-2023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備案號:J13755-2023批準部門: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施行日期:2024年2月1日2023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發(fā)布廣東省標準《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的公告粵建公告2023)19號經組織專家委員會審查,現(xiàn)批準《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為廣東省地方標準,編號為DBJ/T15-119-2023。本標準自2024年2月1日起實施。原廣東省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DBJ/T15-119-2016同時廢止。本標準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并于出版后在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門戶網站(http://zfcxjst.gd.gov.cn)公開標準全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2023年6月13日3前言根據(jù)《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發(fā)布〈2020年廣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粵建科函(2020)397號),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會同相關單位對廣東省標準《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應用技術規(guī)程》DBJ/T15-119-2016進行修訂。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參考國內、國際相關標準的內容,并在廣東省范圍內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最后形成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不涉及專利。本規(guī)程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基本規(guī)定;4機制砂;5機制砂混凝土;6機制砂混凝土檢驗;7試驗室要求;附錄。本規(guī)程主要修訂內容如下:1.修改了總則(2016年版的1.0.1條,本版的1.0.1條);2.修改了機制砂定義(2016年版的2.0.1條,本版的2.0.1條);3.修改了亞甲藍(MB)值定義(2016年版的2.0.3條,本版的2.0.3條);4.修改了第2章的名稱(2016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5.新增了機制砂生產和應用企業(yè)質量控制的相關規(guī)定(本版的3.0.1條);6.修改并新增了機制砂產品檢驗報告的相關規(guī)定(2016年版的3.0.1條,本版的3.0.2條);7.新增了機制砂和機制砂混凝土綠色生產的相關規(guī)定(本版的3.0.6條);48.修改了機制砂的分類,將母巖抗壓強度、顆粒級配、亞甲藍(MB)值、石粉含量和泥塊含量、堅固性、孔隙率、壓碎指標及有害物質統(tǒng)稱為技術要求(2016年版的4.1.1條,本版的4.1.1條);9.新增了機制砂原料的來源包括天然巖石、卵石、回收混凝土塊或尾礦等,不宜使用泥巖、頁巖等作為機制砂原料(本版的4.2.1條);10.新增規(guī)定采用回收混凝土塊生產機制砂時,其中雜質不應超過2%(本版的4.2.3條);11.修改了用于硫酸鹽侵蝕環(huán)境的混凝土中機制砂的原材料要求(2016年版的4.2.3條,本版的4.2.5條);12.新增了機制砂的生產要求(本版的4.2.7條~4.2.11條);13.修改了機制砂的顆粒級配技術要求(2016年版的4.3.1條,本版的4.3.1條);14.修改了表4.3.2的表頭(2016年版的4.3.2條,本版的4.3.2條);15.修改了I類機制砂中的泥塊含量要求為小于或等于0.2%(2016年版的4.3.3條,本版的4.3.3條);16.修改了機制砂的堅固性和壓碎指標的規(guī)定(2016年版的4.3.5條、4.3.9條,本版的4.3.5條);17.新增規(guī)定了回收混凝土塊制機制砂表觀密度應不小于2350kg/m3,松散堆積密度應不小于1300kg/m3(本版的4.3.6條);18.新增規(guī)定了回收混凝土塊制機制砂的吸水率不宜大于10.0%(本版的4.3.8條);19.刪除了2016年版的4.3.10條;20.修改了機制砂的需水量比(X)為不宜大于130%(2016年版的4.3.11條,本版的4.3.9條);21.修改了檢驗規(guī)則(2016年版的4.5節(jié),本版的4.5節(jié));22.新增了機制砂混凝土中使用混合砂的相關規(guī)定(本版的523.修改并新增了機制砂混凝土中機制砂與膠凝材料、外加劑適應性的規(guī)定(2016年版的5.1.5條、5.1.6條,本版的5.1.6條);24.修改了各節(jié)、條的順序(本版的第5章);25.新增規(guī)定了附加用水量(本版的5.2.3條);26.刪除了2016年版的5.3.3條;27.新增規(guī)定了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本版的5.3.5條);28.新增規(guī)定了機制砂混凝土養(yǎng)護齡期不宜少于14d(2016年版的5.5.5條,本版的5.5.5條);29.新增了試驗室要求(本版的第7章);30.新增了儀器設備中量筒的要求(本版附錄A的A.3.2條);31.新增了機制砂檢驗報告表(本版的附錄B)。本規(guī)程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zhí)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廣州市先烈東路121號,郵編:510500)。本規(guī)程主編單位: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規(guī)程參編單位: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谷城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東升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新業(yè)混凝土有限公司廣州大學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廣東省預拌混凝土行業(yè)協(xié)會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東莞市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6廣東基礎新世紀混凝土有限公司深圳市為海建材有限公司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本規(guī)程主要起草人員:王新祥余其俊韋江雄李建新龍武劍徐海軍肖大志孫江先李俊杰焦楚杰李兆恒王元光陳陽馬旭林遠煌黎鵬平黃曉麗鄧旭華鄭靚梁偉林春陳培鑫戴偉民陳耿本規(guī)程主要審查人員:李向濤趙計輝孫楊勇林玩君王勝年謝燕楊永民7附錄A機制砂需水量比試驗方法 附錄B機制砂檢驗報告 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9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23BasicRequirements 4Manulfacturedsand 44.1classificationandspecification 44.2RawMaterialsandproductionRequirements 44.3TechnicalRequirements 54.4TestMethods 84.5InspectionRules 5Manufacturedsandconcrete 5.1GeneralRequlirements 105.2DesignandDeterminationofMixproportion 5.3TechnicalRequirementsforconcreteMixes 125.4TechnicalRequirementsforHardenedManufacturedsandconcrete 125.5construction136InspectionofManufactulredsandconcrete 6.1performanceInspectionofManufacturedsandconcreteMixes 146.2performanceInspectionofHardenedManulfactulredsandconcrete 147LaboratoryRequirements 7.1GeneralRequlirements 157.2personnelRequlirements 157.3EqulipmentRequirements 167.4placeRequirements 167.5ManagementRequirements……AppendixA:TestMethodforwaterRequirementRatioofManufacturedsand……AppendixB:InspectionReportofManufacuredsand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ListofQuotedstandards…………………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則1.0.1為規(guī)范廣東省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在建設工程中的應用,做到技術先進、綠色環(huán)保、經濟合理、安全適用,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的質量控制,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施工與質量檢驗。1.0.3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的應用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廣東省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術語2.0.1機制砂manufacturedsand以天然巖石(不包括軟質巖和風化巖)、卵石、回收混凝土塊、尾礦等為原料,經除土處理,由機械破碎、整形、篩分、粉控等工藝制成的,級配、粒形和石粉含量滿足要求且粒徑小于4.75mm的顆粒。2.0.2石粉含量finecontent機制砂中粒徑小于75pm的顆粒含量。2.0.3亞甲藍(MB)值methylenebluevalue用于判定機制砂吸附性能的指標。2.0.4壓碎指標crushingvalue機制砂抵抗壓碎的能力。2.0.5機制砂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concrete采用機制砂為主要細骨料配制而成的水泥混凝土。2.0.6機制砂需水量比(x)waterrequirementratioofmanulfac-turedsand機制砂與ISO標準砂在規(guī)定水泥膠砂流動度偏差下的用水量之比。23基本規(guī)定3.0.1為提高機制砂生產和應用企業(yè)的質量控制水平,相關企業(yè)應按要求設置檢驗試驗室并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3.0.2機制砂出廠和進場,應附產品檢驗報告(參照本規(guī)程附錄B),檢驗報告應至少包含以下內容:1生產企業(yè);2機制砂生產方式;3批號批量;4原材料種類;5出廠檢驗及進場復驗項目檢驗結果。3.0.3機制砂進場后應按產地、類別、規(guī)格分別堆放。3.0.4機制砂進場后應進行復驗,復驗項目不合格的機制砂不得使用。3.0.5用于建筑工程的機制砂放射性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相關規(guī)定。3.0.6機制砂和機制砂混凝土綠色生產應符合現(xiàn)行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34.1分類與規(guī)格4.1.1機制砂按技術要求分為I類、I類和Ⅲ類。4.1.2機制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粗砂、中砂、細砂和特細砂,具體細度模數(shù)應符合:1粗砂:3.7~3.1;2中砂:3.0~2.3;3細砂:2.2~1.6;4特細砂:1.5~0.74.2原材料及生產要求4.2.1機制砂生產企業(yè)宜采用質地堅硬、無軟弱顆粒及風化的天然巖石、卵石、回收混凝土塊或尾礦等作為機制砂原料;不宜使用泥巖、頁巖等作為機制砂原料。4.2.2采用天然巖石制備機制砂時,母巖抗壓強度宜滿足表4.2.2的規(guī)定。表4.2.2機制砂母巖抗壓強度指標I類I類Ⅲ類母巖抗壓強度(Mpa)≥80≥60≥304.2.3采用回收混凝土塊生產機制砂時,回收混凝土塊中磚渣、木屑、塑料等雜質不應超過2%。4.2.4當機制砂用于潮濕環(huán)境中的重要混凝土結構時,不宜使用有潛在堿骨料反應危害的原料制砂。4.2.5用于硫酸鹽侵蝕環(huán)境的混凝土不宜使用石灰?guī)r質機制砂。4.2.6當機制砂生產原料發(fā)生變化時,應重新檢驗原料的放射4性、機制砂的堅固性和堿活性。4.2.7機制砂原料的粗碎和中碎可采用顎式破碎機和反擊式破碎機、圓錐式破碎機;細碎制砂宜采用沖擊式破碎機、棒磨機等,不宜采用顎式破碎機和單純的錘式破碎機。4.2.8應通過干法或濕法除粉工藝對機制砂的石粉含量進行調整,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除粉設備。4.2.9連續(xù)生產過程中,每小時宜取樣1次,并對機制砂的細度模數(shù)進行檢測。在連續(xù)10次檢測中,至少有9次的細度模數(shù)與10次檢測的細度模數(shù)平均值相差不大于0.2。4.2.10機制砂運送過程中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顆粒離析、粉塵飛揚。采用皮帶輸送時,宜在出料皮帶上噴灑適量水。干砂堆料高度不宜超過5m,儲存時應避免泥土等雜物混入。4.2.11濕法工藝制備機制砂出廠含水率不宜超過10%。4.3技術要求4.3.1除特細砂外,I類機制砂的累計篩余應符合表4.3.1-1中2區(qū)的規(guī)定,分計篩余應符合表4.3.1-2的規(guī)定,I類機制砂的細度模數(shù)應為2.3~3.2;I類和Ⅲ類機制砂的累計篩余應符合表4.3.1-1的規(guī)定;且同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機制砂的顆粒級配與表4.3.1-1中累計篩余相比,除篩孔為4.75mm和0.60mm的累計篩余外,其余篩孔的累計篩余可稍超出表中限定范圍,但各級累計篩余超出總和不應大于5%;2當機制砂的顆粒級配不符合表4.3.1-1、表4.3.1-2的規(guī)定時,宜采取相應措施,并經試驗證明滿足混凝土設計要求后,方可使用。表4.3.1-1累計篩余方篩孔尺寸(mm)4.752.360.300.15累計篩余(%)5~035~565~3585~7195~8097~852區(qū)5~025~050~1070~4192~7094~803區(qū)5~015~025~040~1685~5594~755表4.3.1-2分計篩余方篩孔尺寸(mm)4.752.360.300.15篩底分計篩余(%)0~510~1510~2520~315~150~204.3.2機制砂經亞甲藍試驗后,當MB值≤1.2或快速法試驗合格與MB值>1.2時,其石粉含量應符合表4.3.2的相應規(guī)定。表4.3.2機制砂的石粉含量(質量分數(shù),%)指標I類I類Ⅲ類MB值≤1.2或快速法試驗合格≤10.0≤12.0≤14.0*MB值>1.2≤2.0≤3.0≤4.0注:*當MB值≤1.2時,若機制砂的石粉含量>14.0%,應根據(jù)其使用部位和用途,在試驗證明能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經供需雙方協(xié)商后方可使用。4.3.3機制砂的泥塊含量應符合表4.3.3的規(guī)定。表4.3.3機制砂的泥塊含量指標I類I類Ⅲ類泥塊含量(質量分數(shù),%)≤0.2≤1.0≤2.04.3.4機制砂的有害物質含量應符合表4.3.4的規(guī)定。表4.3.4機制砂的有害物質含量序號指標云母含量(質量分數(shù),%)2輕物質含量(質量分數(shù),%)3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按So3質量計,%)4有機物(按比色法試驗)注:1對有抗凍、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應大于1.0%;2砂中如含有顆粒狀硫酸鹽或硫化物,應進行混凝土耐久性試驗,滿足要求時方可使用;3有機物檢驗時,顏色不應深于標準色,如深于標準色,應按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方法,對原狀砂和洗除有機物的砂進行膠砂強度對比試驗,抗壓強度比不應低于0.95。4.3.5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的堅固性應符合表4.3.5-1的規(guī)定;6除了符合表4.3.5-1的規(guī)定外,壓碎指標還應滿足表4.3.5-2的規(guī)定。表4.3.5-1機制砂的堅固性技術要求指標I類I類Ⅲ類硫酸鈉溶液循環(huán)浸泡5次后的質量損失率(%)≤8≤10表4.3.5-2機制砂的壓碎指標指標I類I類Ⅲ類單級最大壓碎指標(%)≤20≤25≤304.3.6回收混凝土塊制機制砂表觀密度應不小于2350kg/m3,松散堆積密度應不小于1300kg/m3;其他機制砂表觀密度應不小于2500kg/m3,松散堆積密度應不小于1400kg/m3。4.3.7預拌混凝土用機制砂的空隙率應滿足表4.3.7的要求。表4.3.7機制砂的空隙率技術要求指標I類I類Ⅲ類空隙率(%)<44.044.0~46.0>46.04.3.8天然巖石制機制砂的吸水率不宜大于2.0%,回收混凝土塊制機制砂的吸水率不宜大于10.0%。4.3.9機制砂的需水量比(X)不宜大于130%。4.3.10對于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中的重要混凝土結構用機制砂或對堿骨料反應有設計要求的混凝土用機制砂,應進行骨料的堿活性檢驗。經上述檢驗判斷為有潛在危害時,不宜用作混凝土骨料;否則,應控制混凝土中的堿含量不超過3.okg/m3,或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預防混凝土堿骨料反應技術規(guī)范》GB/T50733的規(guī)定進行抑制骨料堿活性有效性檢驗。4.3.11機制砂中氯離子含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于鋼筋混凝土用機制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6%(以干砂的質量百分率計);72對于預應力混凝土用機制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2%(以干砂的質量百分率計)。4.4試驗方法4.4.1機制砂性能的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規(guī)定執(zhí)行。4.4.2機制砂需水量比的試驗方法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A的規(guī)定執(zhí)行。4.5檢驗規(guī)則4.5.1機制砂檢驗分為出廠檢驗、進場檢驗和型式檢驗。4.5.2機制砂的出廠檢驗與進場檢驗項目應為:含水率、顆粒級配(含細度模數(shù))、松散堆積密度、石粉含量(含亞甲藍試驗)、泥塊含量、壓碎指標、吸水率、需水量比、氯離子含量。4.5.3機制砂的型式檢驗項目應為:含水率、顆粒級配(含細度模數(shù))、松散堆積密度、表觀密度、空隙率、石粉含量(含亞甲藍試驗)、泥塊含量、壓碎指標、吸水率、需水量比、氯離子含量、云母含量、輕物質含量、有機物含量、硫化物與硫酸鹽含量。4.5.4機制砂進場時,生產企業(yè)應按規(guī)定批次提供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當用戶對其他指標有要求時,應報告其實測值。機制砂進場后,混凝土生產企業(yè)應按進場檢驗項目進行復驗。4.5.5機制砂生產企業(yè)遇到以下情形時,應進行型式檢驗:1正式生產,原材料、生產工藝有較大改變時;2主要生產設備發(fā)生大修、更換,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3停產半年以上重新恢復生產時;4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差異時;5正常生產時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型式檢驗;6市級以上管理部門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84.5.6機制砂應以600t或4om3為一個檢驗批,不足一個檢驗批時,應按一個檢驗批計。每個檢驗批取樣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規(guī)定。5機制砂混凝土5.1一般規(guī)定5.1.1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根據(jù)混凝土強度等級、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等要求,在滿足工程設計和施工要求的條件下,遵循低收縮性能、高體積穩(wěn)定性和高耐久性的原則,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的規(guī)定執(zhí)行。5.1.2I類、I類、Ⅲ類機制砂使用可遵循如下原則:1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宜采用I類機制砂;2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30、小于C60及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I類或I類機制砂;3強度等級小于C30的混凝土可采用Ⅲ類機制砂;4配制混凝土時宜優(yōu)先選用2區(qū)砂,配制泵送混凝土宜使用中砂。5.1.3可采用混合砂配制機制砂混凝土,機制砂與天然砂按一定比例摻配的混合砂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4章的規(guī)定。5.1.4對有抗裂性能要求的機制砂混凝土,應通過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和收縮性能試驗優(yōu)選配合比。5.1.5對于有抗凍、抗?jié)B、抗碳化、抗氯離子侵蝕和抗化學腐蝕等耐久性要求的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標準》GB/T50476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5.1.6采用機制砂配制混凝土時,應控制惰性摻合料的使用量;并應預先檢查機制砂與膠凝材料、外加劑的適應性,進行混凝土坍落度經時損失試驗,確認滿足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5.2配合比設計與確定5.2.1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計算、試配、調整與確定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的規(guī)定執(zhí)行。5.2.2機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可根據(jù)機制砂的需水量比(X)適當調整膠凝材料用量、用水量、外加劑和砂率等,并經試驗確定,確保機制砂混凝土性能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5.2.3當采用回收混凝土塊生產的機制砂配制混凝土時,用水量按照凈用水量和附加用水量之和確定,附加用水量宜取機制砂24h吸水量的75%~90%。5.2.4摻加外加劑的機制砂混凝土,其外加劑品種與摻量應根據(jù)機制砂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施工要求、運輸距離、混凝土所處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經試驗后確定,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的規(guī)定。5.2.5當采用相同細度模數(shù)的機制砂配制混凝土時,機制砂混凝土的砂率宜在天然砂混凝土砂率的基礎上適當提高。5.2.6對于摻加礦物摻合料的機制砂混凝土,應考慮機制砂中石粉的含量,適當降低摻合料的用量,具體用量應通過試驗確定。5.2.7對機制砂混凝土耐久性有設計要求時,應采用MB值小于1.2的機制砂,并應進行相關耐久性試驗驗證。5.2.8用于泵送施工的機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根據(j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運輸距離、混凝土泵與混凝土輸送管徑、泵送距離、環(huán)境氣溫等具體施工條件進行試配,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JGJ/T10的規(guī)定。5.2.9當機制砂混凝土有如下情況時,應重新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1原材料品種或質量有顯著變化;2對混凝土性能指標有特殊要求;3混凝土生產間斷半年以上。5.3混凝土拌合物技術要求5.3.1機制砂混凝土坍落度應滿足工程設計和施工要求;用于泵送的機制砂混凝土坍落度經時損失不宜大于30mm/h。5.3.2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結時間應滿足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5.3.3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總堿含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5.3.4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應具有良好的黏聚性、保水性和流動性,不得離析。5.3.5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應符合表表5.3.5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環(huán)境條件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按膠凝材料用量的質量百分比計)(%)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素混凝土干燥環(huán)境0.30潮濕但不含氯離子的環(huán)境0.20潮濕且含有氯離子的環(huán)境、鹽漬土環(huán)境除冰鹽等侵蝕性物質的腐蝕環(huán)境5.3.6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的相關規(guī)定。5.4硬化機制砂混凝土的技術要求5.4.1機制砂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立方體抗壓強度值確定。5.4.2機制砂混凝土的強度標準值、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12軸心抗壓強度與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疲勞變形模量等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并滿足設計要求。5.4.3機制砂混凝土宜具備良好的早期抗裂性能。5.4.4機制砂混凝土的抗凍、抗?jié)B、抗氯離子滲透、抗碳化和抗硫酸鹽侵蝕等耐久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其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的規(guī)定。5.5施工5.5.1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工程性質、結構特點和環(huán)境條件等,制定機制砂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5.5.2機制砂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應在天然砂混凝土攪拌時間的基礎上適當延長。5.5.3施工過程中,機制砂混凝土的攪拌、澆筑、振搗、拆模及養(yǎng)護等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的規(guī)定。5.5.4機制砂混凝土采用泵送方法施工時,相同泵送高度下,機制砂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宜較天然砂混凝土適當增加。5.5.5機制砂混凝土應加強早期養(yǎng)護,養(yǎng)護不宜少于14d。136機制砂混凝土檢驗6.1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檢驗6.1.1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檢驗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預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規(guī)定。6.1.2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進行抽樣檢驗,并應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地點分別取樣檢驗。6.1.3對于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每工作班應至少檢驗2次。6.1.4機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5.3節(jié)的規(guī)定。6.2硬化機制砂混凝土性能檢驗6.2.1機制砂混凝土力學性能應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測定,并應滿足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機制砂混凝土力學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機制砂混凝土強度的評定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執(zhí)行。6.2.2機制砂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機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的規(guī)定。機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執(zhí)行。l47試驗室要求7.1一般規(guī)定7.1.1機制砂和機制砂混凝土生產企業(yè)應設有相應檢測能力的專門檢測試驗室,試驗室應執(zhí)行國家和地方現(xiàn)行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承擔本企業(yè)內部的檢驗工作并出具試驗報告,對試驗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7.1.2試驗室的運行與管理應符合現(xiàn)行廣東省標準《預拌砂漿、混凝土及制品企業(yè)試驗室管理規(guī)范》DBJ/T15-104的相關規(guī)定。7.1.3應定期對試驗室進行內部核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質量和技術水平。7.2人員要求7.2.1試驗室應配備能滿足檢驗工作需要的相關人員,并實行崗位管理制度。7.2.2試驗室應配備1名主任,原則上應具備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或具備相關學歷且從事機制砂或混凝土生產質量管理工作3年以上。7.2.3試驗室應配備至少2名試驗人員,熟悉相關標準,掌握專業(yè)技能,經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7.2.4試驗人員應按規(guī)定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繼續(xù)教育,及時更新相關知識。7.2.5試驗室應備有相關人員的身份證、職稱證、學歷證、上崗證、繼續(xù)教育證書等復印件及任職文件、培訓記錄等個人信息檔案。157.3設備要求7.3.1試驗室所需試驗設備應齊全,應能滿足相關試驗項目的要求。7.3.2試驗室儀器設備性能應滿足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常用易損的儀器設備應有備品備件。7.3.3試驗室應有儀器設備清單和計量檢定(校準)周期表并建立管理檔案,應設立儀器設備使用、維修和計量檢定(校準)管理制度。7.4場地要求7.4.1試驗室規(guī)模應與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及其具備的檢測能力相適應,試驗室面積不宜小于100m2。7.4.2試驗室各功能區(qū)應滿足試驗設備布局和試驗流程合理的要求,各功能區(qū)應有明顯標識,無關人員不得進入試驗室。7.4.3試驗室環(huán)境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應配備溫度與濕度控制設備。7.4.4試驗場所應合理存放有關材料和物質,確保危險物品安全存放,對試驗過程產生的廢棄物、影響環(huán)境及有毒物質的處置,應符合環(huán)境保護、人身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相關規(guī)定,并有相應的應急處理預案。7.5管理要求7.5.1應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各項管理制度,結合企業(yè)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確保試驗室有效運行。7.5.2應對試驗人員操作、樣品抽取與制備、環(huán)境控制、設備運行、方法確定、原始記錄、試驗報告等全過程進行控制。7.5.3試驗室相關人員在樣品的取樣、制樣及轉接、留置過程中,應對試樣的狀況、標識、封樣等情況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登記,并按規(guī)定的程序、環(huán)境、數(shù)量、時間等要求留置。7.5.4試驗原始記錄、試驗報告、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及試驗臺賬、檔案管理等資料應完整、真實,具有可溯性。7.5.5檢測設備首次啟用時,應對人員技能、試驗設備、環(huán)境條件等進行符合性確認,符合后方可實施。7.5.6試驗人員應按國家和地方現(xiàn)行有關標準和試驗方法進行試驗,試驗完成后及時做好試驗環(huán)境及設備的清潔保養(yǎng)工作。l7附錄A機制砂需水量比試驗方法A.1原理A.1.1采用相同水泥及膠砂配比,測定機制砂與ISO標準砂砂漿達到規(guī)定流動度偏差時的不同用水量。A.2材料A.2.1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中對于混凝土外加劑檢驗專用基準水泥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中對于P·II52.5(R)硅酸鹽水泥的規(guī)定。A.2.2ISO標準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17671的規(guī)定。A.2.3水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A.3儀器設備A.3.1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分度值不大于1g。A.3.2量筒:分度值不大于1mLA.3.3攪拌機應采用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法)》GB/T17671規(guī)定的行星式水泥膠砂攪拌機。A.3.4流動度跳桌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GB/T2419的規(guī)定。A.4試驗步驟A.4.1機制砂應在75pm篩上進行水洗,將石粉和泥清洗干凈,然后烘干以備用。18A.4.2配合比應符合表A.4.2的規(guī)定。表A.4.2機制砂需水量比試驗配合比砂漿種類水泥(g)標準砂(g)機制砂(g)加水量(mL)流動度(mm)標準砂砂漿4501350225Y機制砂砂漿4501350MwY±5A.4.3砂漿攪拌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17671執(zhí)行。A.4.4砂漿流動度測試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GB/T2419執(zhí)行,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測定標準砂砂漿流動度Y,精確至1mm;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