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標準第二部分:市政工程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山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聯(lián)合發(fā)布山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山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程》等9項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的公告《建筑消能減震與隔震技術規(guī)程》《城市道路智慧多功能桿建設標準》《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臭氣處理技術規(guī)程》《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中小型橋梁承載力快速評定標準》《裝配式城市橋梁技術標準》《裝配式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制作與驗收標準》《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標準》和《房屋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技術規(guī)程》等9項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業(yè)經審定通過,批準為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原《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預制構件制作與驗收規(guī)程》DB37/T5020-2014同時廢止。以上標準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附件: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發(fā)布名單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山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1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發(fā)布名單序號標準名稱標準編號主編單位1《建筑消能減震與隔震技術規(guī)程》DB37/T5246-2023山東建筑大學工程鑒定加固研究院有2《城市道路智慧多功能桿建設標準》DB37/T5247-2023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市城市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3《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臭氣處理技術規(guī)程》DB37/T5248-2023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DB37/T5249-2023山東省園林綠化行業(yè)協(xié)會山東匯友市政園林集團有限公司25《中小型橋梁承載力快速評定標準》DB37/T5250-2023山東泉建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6《裝配式城市橋梁技術標準》DB37/T5251-2023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泉建工程檢測有限公司7《裝配式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制作與驗收標準》DB37/T5020-2023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發(fā)展研究院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8《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標準第一部分:房屋建筑工程》DB37/T5000.1-2023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中心淄博市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環(huán)保監(jiān)督站《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標準第二部分:市政工程》DB37/T5000.2-2023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中心《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標準第三部分:交通工程》DB37/T5000.3-2023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工程建設事務中心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中心《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標準第四部分:水利工程》DB37/T5000.4-2023水發(fā)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中心9《房屋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技術規(guī)程》DB37/T5252-2023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中心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根據(jù)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山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關于印發(fā)2022年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魯建標字〔2022〕8號)的要求。由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中心會同有關單位,經廣泛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國內相關標準,并與相關規(guī)范標準相適應,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本標準。本標準分為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四個部分,本部分為第二部分市政工程。本部分共分8章和13個附錄: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guī)定;4質量保證條件評價;5橋梁工程評價;6隧道工程評價;7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評價;8復核性評審。本標準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管理,由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標準在執(zhí)行過程中,請各有關單位注意總結經驗,積累資料,隨時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通信地址:濟南市天橋區(qū)汽車廠東路29號;郵政編碼:250031;電話電子郵箱:jncjjt@163.com),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主編單位: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中心參編單位:濟南市交通工程質量與安全中心濟南市水務工程質量與安全中心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工程建設事務中心山東匯友市政園林集團有限公司金瀚建設有限公司山東省建設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臨沂市政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建設培訓與執(zhí)業(yè)資格注冊中心主要起草人員:許庚王虎王華杰蘆大偉張尚杰王遠鵬王文武韓翔宇劉京成劉倩劉冬松張少康林星艷楊守成孫廣為孫吉勇楊曉春梁升建于國帥張永亮吳雯雯周興宇倪守增郭慶剛劉山通張秀峰董先銳李冬冰許金飛吳仕鋒馬明興鄭兆宇孔豪主要審查人員:董文斌王春慧劉治蘇榮池房海馬德富尹建部周守家艾貽忠梅立何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2符號 3基本規(guī)定 3.1評價基礎 3.2評價體系 3.3評價和得分 4質量保證條件評價 4.1質量保證條件要求 4.2質量計劃 4.3質量管理標準化 5橋梁工程評價 5.1模板工程評價 5.2鋼筋工程評價 5.3預應力工程評價 5.4鋼結構工程評價 5.5裝配式工程評價 5.6現(xiàn)場實測評價 5.7儀器檢測評價 5.8結構實體質量評價 5.9質量控制資料評價 6隧道工程評價 6.1模板工程評價 6.2鋼筋工程評價 406.3裝配式工程評價 436.4現(xiàn)場實測評價 446.5儀器檢測評價 466.6結構實體質量評價 486.7質量控制資料評價 7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評價 7.1模板工程評價 7.2鋼筋工程評價 7.3現(xiàn)場實測評價 7.4儀器檢測評價 7.5結構實體質量評價 607.6質量控制資料評價 618復核性評審 638.1基本要求 638.2評價和打分 64附錄A復核性評審打分表 66附錄B質量綜合評價表 附錄C質量保證條件評價打分表 附錄D模板工程評價打分表 附錄E鋼筋工程評價打分表 附錄F預應力工程評價打分表 附錄G鋼結構工程評價打分表 附錄H裝配式工程評價打分表 80附錄J現(xiàn)場實測評價打分表 82附錄K儀器檢測評價打分表 88附錄L結構實體質量評價打分表 90附錄M質量控制資料評價打分表 95附錄N質量計劃 96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 98引用標準名錄 99附:條文說明 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1Terms 2.2Symbols 3BasicRequirments 3.1Evaluationbasis 3.2Evaluationsystem 3.3Evaluationandscoring 4EvaluationofQualityAssuranceConditions 4.1RequirementofQualityAssuranceConditions 4.2Qualityplanning 4.3QualityManagementStandardization 5EvaluationofBridgeEngineering 155.1EvaluationofFormworkEngneering 5.2EvaluationofReinforcementEngineering 5.3EvaluationofPrestressEngneering 5.5EvaluationofSteelStructureEngneering 5.5EvaluationofPrefabricatedConcreteEngineering285.6EvaluationofSiteMeasurement 5.7EvaluationofInstructionTest 5.8EvaluationofStructuralEntityQuality 5.9EvaluationofQualityControlData 6EvaluationofTunnelEngneering 386.1EvaluationofFormworkEngneering 6.2EvaluationofReinforcementEngineering 406.3EvaluationofPrefabricatedConcreteEngineering436.5EvaluationofSiteMeasurement 446.5EvaluationofInstructionTest 466.6EvaluationofStructuralEntityQuality 486.7EvaluationofQualityControlData 7EvaluationofWaterandSewerageStructuresEngineering527.1EvaluationofFormworkEngneering 7.2EvaluationofReinforcementEngineering 7.3EvaluationofSiteMeasurement 7.4EvaluationofInstructionTest 7.5EvaluationofStructuralEntityQuality 607.6EvaluationofQualityControlData 618ReviewEvaluation 638.1BasicRequirments 638.2EvaluationandScoring 64AppendixATableofReviewEvaluation 66AppendixBTableof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Quality AppendixC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forQualityAssuranceConditions AppendixD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forFormworkEngneering 76AppendixE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forReinforcementEngineering 77AppendixF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ofPrestressEngneering AppendixG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ofSteelStructureEngneering 79AppendixH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ofPrefabricatedConcreteEngineering 80AppendixJ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forSiteMeasurement 82AppendixK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forInstructionTest 88AppendixLTableofQualityEvaluationandScoreofStructureEntitative 90AppendixMTableofEvaluationandScoreforQualityControlData 95AppendixNQualityPlan 96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98ListofQuotedStandards 9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 10011.0.1為提高市政工程結構質量安全水平,統(tǒng)一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的基本指標和方法,積極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示范活動,促進全省建筑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山東省內市政工程項目優(yōu)質結構的評價、復核性評審工作。1.0.3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示范項目創(chuàng)建應滿足本標準要求。1.0.4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山東省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2.1術語2.1.1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municipalengineeringprojectqualitystructure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是指通過實施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結構施工質量在滿足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定并經驗收合格的基礎上,經過評價其內在質量、外表實物質量及質量控制資料等方面,滿足山東省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示范項目創(chuàng)建要求和本標準規(guī)定的質量指標的市政工程。2.1.2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standardizationofengineeringqualitymanagement依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建設標準,從工程開工到竣工驗收備案的全過程,對工程參建各方主體的質量行為和工程實體質量控制實行的規(guī)范化管理活動。其核心內容是質量行為標準化和工程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2.1.3質量保證條件qualityassuranceconditions為確保施工過程各項活動有效開展和達到質量目標所需要的控制準則和方法,使每個過程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和標準,以達到每個過程期望的結果或為實現(xiàn)這些過程策劃的結果和對這些過程持續(xù)改進實施必要措施的文件、物資及環(huán)境。2.1.4質量計劃qualityplan為實現(xiàn)確定的質量目標而規(guī)定的具體操作文件。2.1.5現(xiàn)場實測sitemeasurement對一些主要的允許偏差項目及有關尺寸限值項目進行量測,并將量測結果與規(guī)范規(guī)定值比較,以表明每項偏差值是否滿足規(guī)定,以及滿足規(guī)定的程度所進行的活動。32.1.6儀器檢測instructiontest結構施工完成后,采用經校驗合格的儀器設備,由有資質的單位對結構內在質量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與設計要求及規(guī)范規(guī)定值比較,以表明其是否符合要求所進行的活動。2.1.7結構實體質量structuralentityquality市政工程結構各項性能、指標、參數(shù)、功能等方面達到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的程度,以及一些不便用數(shù)據(jù)表示的線條、表面、色澤、整體協(xié)調性、局部做法及使用的方便性等質量項目,由有資格的人員通過目測、體驗、資料查閱并輔以必要的量測,給出的綜合評價。2.1.8復核性評審reviewevaluation由復核單位組織對申報單位評價為建筑工程優(yōu)質結構的項目進行評審,主要內容包括評價過程、質量行為、結構實體、質量控制資料等。2.1.9預拱度camber為抵消梁、拱、模架等結構在設計荷載及施工荷載作用下產生的位移(撓度),在施工或制造時所預留的與位移方向相反的矯正量。42.2符號A——工程總評得分;Aj——工程第j部分質量評價得分;Bj,i——工程第j部分第i個檢查項目質量的實得分;Cj,i——工程第j部分第i個檢查項目質量的應得分;n——工程質量評價項目數(shù)值;nj——工程第j部分的檢查項目總數(shù);ηj——工程第j部分的權重值;μ——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綜合管廊工程、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園林工程等結構占全部結構工程的比例,該比例根據(jù)造價確定。53.1評價基礎3.1.1工程項目應實施目標管理,在工程開工前制定質量目標,編制質量計劃。3.1.2工程項目應全面推行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落實質量行為標準化、工程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實施施工質量樣板化、技術交底可視化、操作過程規(guī)范化、施工管理信息化,加強建筑材料進場質量控制、施工工序控制、質量驗收控制的全過程管控。3.1.3工程項目應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具備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施工管理規(guī)范,有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可行的質量保證措施,實施綠色建造,符合節(jié)約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3.1.4工程項目施工過程控制應嚴格有效,施工工藝和實體質量符合設計文件和國家、山東省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guī)定組織驗收,各項技術保證資料齊全、真實、有效,無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情況。3.1.5工程項目應積極探索新技術、新工藝以及精品細部做法的研究和應用,積極應用工法、QC成果,采用不少于五項“建筑業(yè)十項新技術”,通過施工工藝的精細化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水平。3.1.6下列工程項目不得評價為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1原有結構物改建工程;2經過加固補強的工程;3施工過程中發(fā)生質量、安全事故的工程;4使用國家和地方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工藝、設備及構配件的工程。63.1.7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應在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guī)范》GB5503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及其配套的各專業(yè)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驗收合格的基礎上評價。3.2評價體系3.2.1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包含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綜合管廊工程、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園林工程等。綜合管廊工程按照本標準第6章的規(guī)定進行評價。園林工程中的房屋建筑按照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標準第一部分房屋建筑工程》進行評價。3.2.2市政工程創(chuàng)建優(yōu)質結構應建立評價保證體系,明確建設、施工、監(jiān)理評價小組人員,形成自評組織架構。3.2.3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應做到全面檢查,自評合格后報設區(qū)、市監(jiān)督機構初評。自評次數(shù)不應少于2次,初評不應少于2次,自評和初評宜對應安排,每次評價應出具評價結果,留存原始記錄、評價打分表、影像資料。3.2.4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應按結構形式進行,劃分為質量保證條件、模板工程、鋼筋工程、預應力工程、鋼結構工程、裝配式工程、現(xiàn)場實測、儀器檢測、結構實體質量、質量控制資料十個部分。評價結果應按本標準附錄B記錄。3.2.5工程主要結構類型為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綜合管廊工程、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園林工程中的一種時,評價計分方法采用100分制,各部分的權重值ηj應符合表3.2.5的規(guī)定。7序號質量評價各部分的名稱權重值ηj1質量保證條件2模板工程3鋼筋工程4預應力工程5鋼結構工程6裝配式工程7現(xiàn)場實測8儀器檢測9結構實體質量質量控制資料工程總評得分應按下式計算:AAjj1式中:A——工程總評得分;Aj——工程第j部分質量評價得分;n——工程質量評價項目數(shù)值。3.2.6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如包含裝配式結構,評價標準應按照現(xiàn)行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建設工程優(yōu)質結構評價標準第一部分房屋建筑工程》第8章的規(guī)定進行評價。3.2.7不含預應力結構、鋼結構、裝配式結構中一種或多種的工程,應將其對應的權重值在總分中扣除后換算成100分。3.2.8工程結構類型為組合結構,包含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綜合管廊工程、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園林工程等多種結構時,應分別評價打分,根據(jù)結構所占比例μ計算工程總評得分。評價打分結果記8錄應符合本標準附錄B的規(guī)定。工程總評得分應按下式計算:jAjj1j1式中:A——工程總評得分;Aj——工程第j部分質量評價得分;μ——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綜合管廊工程、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園林工程等結構占全部結構工程造價的比例。3.3評價和得分3.3.1質量保證條件評價應對相關制度規(guī)定和資料全數(shù)檢查,并宜抽查實施情況,評價打分記錄應符合本標準附錄C、附錄M的規(guī)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制度健全、實施結果良好,抽查的資料全部符合要求,應評價為“好”,其實得分為應得分的100%;2制度基本健全、實施結果基本符合要求,抽查的資料基本符合要求,應評價為“一般”,其實得分為應得分的80%;3制度不健全,或實施結果不符合要求,抽查的資料不符合要求,應評價為“差”,其實得分為應得分的0%。3.3.2模板工程、鋼筋工程、預應力工程、鋼結構工程、裝配式工程、結構實體質量評價時應采取全面抽查與定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定點檢查每個檢查項目不應少于10個點,評價打分記錄應符合本標準附錄D、附錄E、附錄F、附錄G、附錄H、附錄L的規(guī)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檢查點全部符合要求,應評價為“好”,其實得分為應得分的2符合要求的檢查點不少于80%,其余的點基本符合要求時,9應評價為“一般”,其實得分為應得分的80%;3符合要求的檢查點少于80%,或存在不符合要求的點時,應評價為“差”,其實得分為0分。3.3.3現(xiàn)場實測評價每個實測項目不應少于10個點,評價打分記錄應符合本標準附錄J的規(guī)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現(xiàn)場實測評價,單個檢查項目的合格點率不小于80%,且最大偏差值不大于允許偏差值的1.5倍時,應評價為“符合”,其實得分為合格點率與應得分的乘積;2單個檢查項目的合格點率小于80%,或最大偏差值大于允許偏差值的1.5倍時,應評價為“不符合”,其實得分為0分。3.3.4儀器檢測評價應符合本標準第5.7節(jié)、第6.5節(jié)、第7.4節(jié)的規(guī)定,評價打分記錄應符合本標準附錄K的規(guī)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混凝土強度檢測結果達到設計要求時,應評價為“符合”,其實得分應為其應得分的100%;當檢測結果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應評價為“不符合”,其實得分為0分;2鋼筋保護層厚度合格點率不小于90%,且偏差值均不大于允許偏差值的1.5倍時,應評價為“符合”,其實得分應為其應得分的100%;鋼筋保護層厚度合格點率小于90%,或存在偏差值超過允許偏差值的1.5倍時,應評價為“不符合”,其實得分為0分;3隧道襯砌厚度檢測不小于設計厚度的合格點率不小于90%,且最小厚度不小于設計值的0.5倍時,應評價為“符合”,其實得分應為其應得分的100%;檢測不小于設計厚度的合格點率小于90%,或存在厚度小于設計值的0.5倍的點時,應評價為“不符合”,其實得分為0分。3.3.5質量保證條件、模板工程、鋼筋工程、預應力工程、鋼結構工程、裝配式工程、現(xiàn)場實測、儀器檢測、結構實體質量、質量控制資料評價得分應按下式計算:BAjj(3.3.5)Bi,ji,ji式中:Aj——第j部分評價得分;Bj,i——第j部分第i個項目的實得分;Cj,i——第j部分第i個項目的應得分;nj——第j部分檢查項目總數(shù);ηj——第j部分的權重值,按本標準表3.2.5取值。4.1質量保證條件要求4.1.1現(xiàn)場質量管理及質量責任制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現(xiàn)場項目管理人員配備應齊全、到位,與項目的規(guī)模、結構專業(yè)特點相適應,并應具有相應的資格證書,質量保證體系應有效運行;項目人員有變更的,應有完備的變更手續(xù)。2崗位責任制度、質量例會制度、獎罰制度健全,落實到位。3工程項目應有明確的質量策劃和完善的措施,應有專人負責質量目標的管理。4材料、構配件、設備的質量控制制度、進場驗收制度、抽樣檢驗制度健全,落實到位。5應有健全的自檢制度、交接檢制度、完工后的質量驗收制度4.1.2施工現(xiàn)場應設置滿足需要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作為確定結構位置的依據(jù),其精度應符合規(guī)劃、設計要求和施工需要,并應有可靠措施防止擾動。4.1.3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編制及審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市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GB/T50903的規(guī)定,應與工程性質、規(guī)模、特點和施工條件等相符合,應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2施工方案的編制應符合施工組織設計、標準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應有分部、分項重點工程、關鍵施工工藝或季節(jié)性施工等相應的保證措施,應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3裝配式結構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內容應包含且不限于構件的堆放和運輸、構件安裝、節(jié)點施工方案、構件安裝的質量管理及安全措施等。4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編制完成后,應經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加蓋公章,總監(jiān)理工程師審查簽字、加蓋執(zhí)業(yè)印章后實施。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需作較大變動時,應重新報審。5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的審批應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令第37號《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guī)定》執(zhí)行。4.1.4施工現(xiàn)場應配備該工程施工涉及的國家和山東省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圖集等。4.1.5施工現(xiàn)場應具有用于工程測量及質量檢查的檢驗設備、測量儀器、計量器具等,其數(shù)量、精度應滿足實際需要,檢定證書應齊全有效,并應由專人使用、專人保管。4.1.6施工現(xiàn)場應設置標準養(yǎng)護設施,混凝土、砂漿試塊、灌漿料試塊的留置數(shù)量、種類應符合相關質量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試塊的養(yǎng)護及標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混凝土試塊應置于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yǎng)護室中養(yǎng)護,水泥砂漿試塊、混合砂漿試塊、灌漿料試塊應置于溫度為20℃±2℃,相對濕度90%以上的標準養(yǎng)護室中養(yǎng)護。標準養(yǎng)護室內的試件應放在支架上,彼此間隔10mm~20mm,試件表面應保持潮濕,不得用水直接沖淋試件。2混凝土、砂漿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應置于專門焊制的鋼筋籠內,并置于相應結構實體部位進行同條件養(yǎng)護,鋼筋籠應具有鎖止裝置。3混凝土和砂漿試塊、裝配式灌漿料試塊應標注工程名稱、強度等級、代表部位、制作日期、養(yǎng)護方式等內容。4施工現(xiàn)場與預拌混凝土生產地點應按照規(guī)定分別留置不同規(guī)格尺寸的混凝土試塊。4.1.7施工單位應建立完善的見證取樣制度,取樣頻率和數(shù)量應符合要求,樣品信息標識應完整、準確、清晰,見證取樣臺賬錄入應及時準確。4.2質量計劃4.2.1擬創(chuàng)建市政工程優(yōu)質結構的工程項目,施工單位應編制質量計劃,內容應涵蓋本標準第3.1節(jié)評價基礎相關要求,質量計劃編寫應符合本標準附錄N的規(guī)定。4.2.2企業(yè)應成立公司級的工程品質提升管理小組,指導項目管理人員編制質量計劃,監(jiān)督實施質量計劃。4.3質量管理標準化4.3.1施工單位應建立質量管理標準化制度,制定質量管理標準化文件,文件中應明確人員管理、技術管理、材料管理、分包管理、施工管理、資料管理和驗收管理等要求。質量管理標準化主要包括質量行為標準化和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4.3.2質量行為標準化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覆蓋市政工程全員、全過程、全要素的質量保證體系,應成立公司級的質量保證體系,明確公司各部門及項目部各成員的質量管理職責,應保證體系有效運行。2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工程質量預防控制體系,完善工程質量風險管控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明確質量、技術、生產、材料、成本等職能部門的工程質量風險職責,建立考核獎懲、全員培訓等工作機制。3施工單位質量管理流程應健全有效,應涵蓋質量檢驗管理,工序及分項、分部工程檢驗,不合格控制與處理,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應分析原因,并提出持續(xù)改進措施。4施工單位應建立本企業(yè)工程質量風險源辨識清單,采取技術、管理、應急等措施,在工程施工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中實施工程質量風險管控。項目部應執(zhí)行企業(yè)工程質量風險各項管理制度,明確項目部各部門、施工班組、管理人員及作業(yè)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內容,組織實施風險源辨識,編制項目部工程質量風險源辨識清單,進行風險分級,制定針對性的專項施工方案或含在施工組織設計內。4.3.3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施工單位應依據(jù)現(xiàn)行工程建設質量標準和規(guī)范,圍繞實體質量形成過程,從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進場質量控制、施工工序控制及質量驗收控制,對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等分部分項工程中關鍵工序、節(jié)點質量標準和質量要求作出一致性規(guī)定。2實施工程實體質量樣板引路,制定工程質量樣板示范工作方案,分階段打造施工質量標準段,以現(xiàn)場示范操作、視頻動畫、圖片文字、實物樣板等形式分階段直觀展示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做法與要求。3施工單位應按照不同層級、不同頻次對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應及時進行整改,并留存影像資料。4施工單位可采用信息化、智慧化模式對工程質量風險進行動態(tài)化管控,根據(jù)質量風險定級原則對質量風險進行動態(tài)調整,科學精準分級管控。5.1模板工程評價5.1.1橋梁支承架嚴禁使用碗扣架,宜采用盤扣支架;模板宜采用鋼材、膠合板或其他適宜的材料制作,其性能應滿足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62的規(guī)定;應加強前期策劃,加大周轉次數(shù),做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符合綠色建造要求。5.1.2模板和支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模板和支架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應能承受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荷載;2模板、支架的構造應簡單、合理,結構受力應明確,安裝、拆除應方便;3模板應能與混凝土結構或構件的特征、施工條件和澆筑方法相適應,應保證結構物各部位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準確;4模板的板面應平整,接縫處應嚴密,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涂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廢機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鋼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縫;5支架應穩(wěn)定、堅固,應能抵抗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振動和偶然撞擊;6支架不得與應急安全通道相連接。5.1.3清水混凝土模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表面平整、光潔,規(guī)格尺寸準確,拼縫嚴密,便于組裝與拆除,能滿足周轉使用次數(shù)的要求;2模板應根據(jù)蟬縫、明縫縫補設計分塊,同時兼顧分塊的定型化、整體化、模數(shù)化和通用化,同時應考慮吊裝能力要求;3面板分割應按照模板蟬縫和明縫位置分割,必須保證蟬縫和明縫水平交圈、豎向垂直;裝飾清水混凝土的內襯模板,其面板的分割應保證裝飾文案的連續(xù)性以及施工的可操作性;4對拉螺栓孔眼的排布應達到規(guī)律性和對稱性的裝飾效果,同時還應滿足模板受力要求;5清水混凝土模板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飾面清水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平整度不應大于2.0mm;2)普通清水混凝土模板表面平整度不應大于3.0mm;3)飾面清水混凝土模板相鄰面板拼縫高低差不應大于0.5mm;4)相鄰面板拼縫間隙不應大于8.0mm;5)飾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裝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應為±3.0mm;6)飾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裝垂直度不應大于3.0mm。5.1.4采用翻轉模板和爬升模板施工時,其結構應滿足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要求。液壓爬模應由專業(yè)單位設計和制造,并應有檢驗合格證明及操作說明書。5.1.5支架應結合模板的安裝一并考慮設置預拱度和卸落裝置,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置的預拱度值,應包括結構本身需要的預拱度和施工需要的預拱度兩部分。2施工預拱度應考慮下列因素:模板、支架承受施工荷載引起的彈性變形;受載后由于桿件接頭的擠壓和卸落裝置壓縮而產生的非彈性變形;支架地基在受載后的沉降變形。3專用支架應按其產品的要求進行模板的卸落。自行設計的普通支架應在適當部位設置相應的木楔、木馬、砂筒或千斤頂?shù)刃堵淠0宓难b置,并應根據(jù)結構形式、承受的荷載大小確定卸落量。5.1.6非承重側模板應在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且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5.1.7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其側模應在抗壓強度達到2.5MPa后、預應力鋼束張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應在結構建立預應力后方可拆5.1.8拆除梁、板等結構的承重模板時,橫向應同時、縱向應對稱均衡卸落。簡支梁、連續(xù)梁結構的模板宜從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環(huán)卸落,懸臂梁結構的模板宜從懸臂端開始順序卸落。5.2鋼筋工程評價5.2.1預制構件的吊環(huán),應采用未經冷拉的熱軋光圓鋼筋制作,且其使用時的計算拉應力不應大于65MPa。5.2.2鋼筋宜采用數(shù)控化機械設備在專用廠房中集中下料和加工,宜根據(jù)鋼筋型號優(yōu)化下料組合,根據(jù)組合長度可定制鋼筋出廠尺寸,減少鋼筋廢料產生,其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的規(guī)定。加工后的鋼筋,其表面不應有削弱鋼筋截面的傷痕。5.2.3箍筋的末端應做彎鉤,彎鉤的形狀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彎鉤的彎曲直徑應大于被箍受力主鋼筋的直徑,且HPB300鋼筋應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HRB400鋼筋應不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一般結構應不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5.2.4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2.4的規(guī)定: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頻率點數(shù)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按每工作日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3件3彎起鋼筋的彎折±20箍筋內凈尺寸±55.2.5鋼筋連接宜采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嚴禁采用閃光對焊。鋼筋構造復雜,施工困難時可采用綁扎接頭,綁扎接頭的鋼筋直徑不宜大于22mm;對軸心受壓和偏心受壓構件中的受壓鋼筋不可大于25mm;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不應采用綁扎接頭。5.2.6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應設置在內力較小區(qū)段,并應錯開布置。對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接頭,在接頭長度區(qū)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對綁扎接頭,兩接頭間的距離應不小于1.3倍搭接長度。配置在接頭長度區(qū)段內的受力鋼筋,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表5.2.6的規(guī)定。接頭形式接頭面積最大百分率(%)受拉區(qū)受壓區(qū)主鋼筋綁扎接頭2550主鋼筋焊接接頭50不限制5.2.7鋼筋的機械連接宜采用鐓粗直螺紋、滾軋直螺紋或套筒擠壓接頭,且適用于HRB400、HRBF400、HRB500和RRB400熱軋帶肋鋼筋。各類接頭的性能均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的規(guī)定。5.2.8鋼筋直螺紋接頭的連接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安裝時可采用管鉗扳手施擰緊固,被連接鋼筋的端頭應在套筒中心位置相互頂緊,標準型、正反絲型、異徑型接頭在安裝后其單側外露螺紋宜不超過2倍螺距;對無法對頂?shù)钠渌甭菁y連接接頭,應附加鎖緊螺母、頂緊凸臺等措施緊固。2安裝完成后,應采用扭力扳手校核其擰緊扭矩,最小擰緊扭矩值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的規(guī)定。3現(xiàn)場取樣部位應采用幫條焊補強連接,其連接應有工藝性檢測報告、交底記錄等。5.2.9鋼筋套筒擠壓接頭的連接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被連接鋼筋的端部不得有局部彎曲、嚴重銹蝕和附著物。2鋼筋端部應有擠壓套筒后可檢查鋼筋插入深度的明顯標記,鋼筋端頭與套筒長度中點的距離宜不超過10mm。3應從套筒中心開始依次向兩端擠壓,擠壓后,對壓痕直徑或套筒長度的波動范圍應采用專用量規(guī)進行檢驗。4擠壓連接后,壓痕處的套筒外徑應為原套筒外徑的0.80~0.90倍,套筒長度應為原套筒長度的1.10~1.15倍,且套筒不應有可見裂紋。5.2.10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綁扎接頭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的距離,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2受拉區(qū)內HPB300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HRB400、HRBF400、HRB500和RRB400鋼筋的綁扎接頭末端可不做彎鉤;直徑不大于12mm的受壓HPB300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30倍。鋼筋搭接處,應在其中心和兩端用綁絲扎牢。5.2.11鋼筋的綁扎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筋的交叉點宜采用直徑0.7mm~2.0mm的鐵絲扎牢,必要時可采用點焊焊牢。綁扎宜采取逐點改變繞絲方向的8字形方式交錯扎結,對直徑25mm及以上的鋼筋,宜采取雙對角線的十字形方式扎結。2結構或構件拐角處的鋼筋交叉點應全部綁扎;中間平直部分的交叉點可交錯綁扎,但綁扎的交叉點宜占全部交叉點的40%以上。3鋼筋綁扎時,除設計有特殊規(guī)定者外,箍筋應與主筋垂直。4綁扎鋼筋的鐵絲絲頭不應進入混凝土保護層內。5.2.12鋼筋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筋的級別、直徑、根數(shù)、間距等應符合設計的規(guī)定。2對多層多排鋼筋,宜根據(jù)安裝需要在其間隔處設立一定數(shù)量的架立鋼筋或短鋼筋,但架立鋼筋或短鋼筋的端頭不得伸入混凝土保護層內。3半成品鋼筋和鋼筋骨架采用整體方式安裝時,宜設置專用胎架或卡具等進行輔助定位,安裝過程中應采取保證整體剛度及防止變形的措施。4當鋼筋過密,影響到混凝土澆筑質量時,應及時與設計協(xié)商解決。5.2.13鋼筋與模板之間應設置墊塊,墊塊的制作、設置和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混凝土墊塊應具有不低于結構本體混凝土的強度,并應有足夠的密實性;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墊塊時,除應滿足使用強度的要求外,其材料中不應含有對混凝土產生不利影響的成分。墊塊的制作厚度不應出現(xiàn)負誤差,正誤差應不大于1mm。2用于重要工程或有防腐蝕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或構件中的墊塊,宜采用專門制作的定型產品,且該類產品的質量應符合本條第1款的規(guī)定。3墊塊應相互錯開、分散設置在鋼筋與模板之間,但不應橫貫混凝土保護層的全部截面進行設置。墊塊在結構或構件側面和底面所布設的數(shù)量應不少于4個/m2,重要部位宜適當加密。4墊塊應與鋼筋綁扎牢固,且綁絲及其絲頭均不應進入混凝土保護層內。5混凝土澆筑前,應對墊塊的位置、數(shù)量和緊固程度進行檢查,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處理,應保證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5.2.14鋼筋骨架的焊接拼裝應在堅固的工作臺上進行,操作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拼裝前應按設計圖紙放大樣,放樣時應考慮焊接變形的預留拱度;拼裝時,在需要焊接的位置宜采用楔形卡卡緊。2骨架焊接時,不同直徑鋼筋的中心線應在同一平面上,較小直徑的鋼筋在焊接時,下面宜墊厚度適當?shù)匿摪?。施焊順序宜由中到邊對稱地向兩端進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鄰的焊縫應采用分區(qū)對稱跳焊,不得順方向一次焊成。5.2.15灌注樁鋼筋骨架的制作、運輸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制作時應采取必要措施,保證骨架的剛度,主筋的接頭應錯開布置。大直徑長樁的鋼筋骨架宜采用滾籠機分段制作,且宜編號,安裝時應按編號順序連接。2應在骨架外側設置控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墊塊,墊塊的間距在豎向應不大于2m,在橫向圓周應不少于4處。3鋼筋骨架在運輸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其變形。4鋼筋骨架在安裝時,其頂端應設置吊環(huán)。5.2.16錨墊板處的螺旋筋與錨墊板的間距為20mm,居中放置,與周邊鋼筋綁扎牢固;加強鋼筋網(wǎng)片應與預應力鋼筋預留管道垂直。5.3預應力工程評價5.3.1預應力工程中的鋼束張拉和后張孔道壓漿宜采用信息化施工。施工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防止發(fā)生事故。5.3.2鋼絲的性能和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的規(guī)定;鋼絞線的性能和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的規(guī)定;螺紋鋼筋的性能和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螺紋鋼筋》GB/T20065的規(guī)定。有涂層的預應力筋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口材料的性能和質量應符合合同規(guī)定標準的要求。5.3.3預應力筋制作時的下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下料長度應通過計算確定,計算時應考慮結構的孔道長度或臺座長度、錨夾具厚度、千斤頂長度、鐓頭預留量、冷拉伸長值、彈性回縮值、張拉伸長值和張拉工作長度等因素。2鋼絲束兩端采用鐓頭錨具時,宜采用等長下料法對鋼絲進行下料。3預應力筋的下料,應采用切斷機或砂輪鋸切斷,嚴禁采用電弧切割。5.3.4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按設計規(guī)定采用,其性能和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的規(guī)定。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進場時,應按合同核對其型號、規(guī)格和數(shù)量,以及適用的預應力筋品種、規(guī)格和強度等級,且生產廠應提供產品質保書、產品技術手冊、錨固區(qū)傳力性能型式檢驗報告,以及夾片式錨具的錨口摩阻損失測試報告或參數(shù)。5.3.5預應力筋用錨具產品應配套使用,同一結構或構件中應采用同一生產廠的產品,工作錨不得作為工具錨使用。夾片式錨具的限位板和工具錨宜采用與工作錨同一生產廠的配套產品。5.3.6預應力管道進場時除應按合同檢查出廠合格證和質量保證書,核對其類別、型號、規(guī)格及數(shù)量外,尚應對其外觀、尺寸、集中荷載下的徑向剛度、荷載作用后的抗?jié)B漏及抗彎曲滲漏等進行檢驗。檢驗試驗方法應分別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JG/T225和《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用塑料波紋管》JT/T529的規(guī)定。5.3.7預應力張拉用的機具設備和儀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預應力鋼筋的張拉宜采用穿心式雙作用千斤頂,整體張拉或放張宜采用具有自錨功能的千斤頂,張拉千斤頂?shù)念~定張拉力宜為所需張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與千斤頂配套使用的壓力表應選用防振型產品,其最大讀數(shù)應為張拉力的(1.5~2.0)倍,標定精度應不低于1.0級。張拉機具設備應與錨具產品配套使用,并應在使用前進行校正、檢驗和標定。2張拉用的千斤頂與壓力表應配套標定、配套使用,標定應在經國家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標定時千斤頂活塞的運行方向應與實際張拉工作狀態(tài)一致。當處于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重新進行標定。1)使用時間超過6個月;2)張拉次數(shù)超過300次;3)使用過程中千斤頂或壓力表出現(xiàn)異常情況;4)千斤頂檢修或更換配件后。3采用測力傳感器測量張拉力時,測力傳感器應每年送檢一次。5.3.8后張法預應力筋的張拉和錨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預應力張拉之前,宜對不同類型的孔道進行至少一個孔道的摩阻測試,通過測試所確定的u值和k值宜用于對設計張拉控制應力的修正,對長度大于60m的孔道宜適當增加摩阻測試的數(shù)量。2張拉時,結構或構件混凝土的強度、彈性模量、齡期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設計未規(guī)定時,混凝土的強度應不低于設計強度等級值的80%,彈性模量應不低于混凝土28d彈性模量的80%,當采用混凝土齡期代替彈性模量控制時應不少于5d。3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當設計未規(guī)定時,宜采用分批、分階段的方式對稱張拉。4預應力筋應整束張拉錨固。對扁平管道中平行排放的預應力鋼絞線束,在保證各根鋼絞線不會疊壓時,可采用小型千斤頂逐根張拉,但應考慮逐根張拉時預應力損失對控制應力的影響。5.3.9后張預應力孔道應采用專用壓漿料或專用壓漿劑配制的漿液進行壓漿。5.3.10壓漿過程中及壓漿后48h內,結構或構件混凝土的溫度及環(huán)境溫度不得低于5℃,否則應采取保溫措施,并應按冬期施工的要求處理,漿體中可適量摻用引氣劑,但不得使用防凍劑。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35℃時,壓漿宜在夜間進行。5.3.11壓漿時,每一工作班應制作留取不少于3組尺寸為40mm×40mm×160mm的試件,標準養(yǎng)護28d,進行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試驗,作為評定質量的依據(jù)。5.3.12孔道壓漿宜采用信息化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對相關參數(shù)進行采集,并填寫施工記錄,記錄的項目宜包括壓漿材料、配合比、壓漿日期、攪拌時間、出機初始流動度、漿液溫度、環(huán)境溫度、壓漿量、穩(wěn)壓壓力及時間,采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時還應包括真空度。5.3.13斜拉橋斜拉索應表面平整密實,顏色一致,不應畸形、碰傷或擦痕。錨頭不應有傷痕、銹蝕。索塔應表面平整,色澤均勻,輪廓清晰,線形直順,不應有明顯錯臺、蜂窩麻面。5.4鋼結構工程評價5.4.1鋼結構的制造宜推廣采用數(shù)字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5.4.2鋼結構在制造前,制造廠應對設計文件進行工藝性審核,且應按設計規(guī)定繪制加工圖、編制制造工藝文件。當需要對設計圖紙進行調整和變更時,應取得原設計單位的同意,并應履行相關的設計變更程序。5.4.3從事鋼結構橋梁焊接和焊接無損檢測的人員均應具有國家法定機構頒發(fā)的資格證書,且僅應從事資格證書規(guī)定范圍內的工作。5.4.4鋼材應按同一廠家、同一材質、同一板厚、同一出廠狀態(tài),每10個爐(批)號抽驗一組試件。若訂貨為探傷鋼板,尚應抽取每種板厚的10%,且每種板厚抽取不少于一塊,進行超聲波探傷。5.4.5放樣、作樣及號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放樣、作樣及號料應根據(jù)加工圖和工藝文件進行,應預留制作和安裝時的焊接收縮余量及切割、刨邊和銑平等加工余量。2對形狀復雜、在圖中不易確定尺寸的零件,應通過放樣校對或利用計算機作圖校對后確定。3放樣或號料應按配料單指定的鋼料材質、規(guī)格進行,當鋼料不平直或有銹蝕、油漆等污物時,應矯正清理后再放樣或號料。號料外形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為±1mm。5.4.6放樣、作樣及號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放樣、作樣及號料應根據(jù)加工圖和工藝文件進行,應預留制作和安裝時的焊接收縮余量及切割、刨邊和銑平等加工余量。2對形狀復雜、在圖中不易確定尺寸的零件,應通過放樣校對或利用計算機作圖校對后確定。3采用熱矯時,溫度應控制在600℃~800℃。矯正后零件溫度應緩慢冷卻,降至室溫以前,不得錘擊鋼料或用水急冷。4主要受力零件冷作彎曲時,環(huán)境溫度宜不低于-5℃,內側彎曲半徑不得小于板厚的15倍,小于者應熱爆,熱爆的加溫溫度、高光停留時間、冷卻速率應與所加工鋼材的性能相適應。冷作彎曲后的零件邊緣不得產生裂紋。5板件矯正平面度在每米范圍內應小于或等于1mm。6U形肋可采用輥軋或彎曲成型。5.4.7零件加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零件邊緣的加工深度應不小于3mm,當邊緣硬度不超過HV350時,加工深度不受此限;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得大于25μm;頂緊加工面與板面垂直度偏差應小于0.01倍板厚,且不得大于0.3mm。2零件應根據(jù)預留加工量及平直度要求,兩邊均勻加工,并應磨去邊緣的飛刺、掛渣,使端面光滑勻順。5.4.8定位焊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所采用焊接材料的型號應與焊接材質相匹配。施焊前應按施工圖及工藝文件檢查坡口尺寸、根部間隙等,如不符合要求應處理改正。2定位焊焊縫應距設計焊縫端部30mm以上,焊縫長應為50mm~100mm,間距應為400mm~600mm,焊縫的焊腳尺寸不得大于設計焊腳的1/2。定位焊縫不得有裂紋、氣孔、夾漆、焊瘤等缺陷,和否則應處理改正,如有焊縫開裂應查明原因,清除后重焊。5.4.9埋弧自動焊應在距設計焊縫端部80mm以外引出板上起、熄弧。焊接中不宜斷弧,如有斷弧應將?;√幣俪?:5斜坡,并搭接50mm再引弧施焊,焊后搭接處應修磨圓順。5.4.10采用超聲波、射線、磁粉等多種方法檢驗的焊縫,應達到各自的質量要求。焊縫的射線探傷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金屬熔化焊焊接接頭射線照相》GB/T3323的規(guī)定,射線透照技術等級采用B級(優(yōu)化級),焊縫內部質量應達到開級;磁粉探傷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焊縫無損檢測磁粉檢測》GB/T26951和《焊縫無損檢測焊縫磁粉檢測驗收等級》GB/T26952的規(guī)定。5.4.11鋼構件矯正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冷矯的環(huán)境溫度宜不低于5℃,矯正時應緩慢加力,冷矯的總變形量應不大于變形部位原始長度的2%。時效沖擊值不滿足要求的拉力鋼構件,不得矯正。2熱矯時加熱溫度應控制在600℃~800℃,嚴禁過燒,且不宜在同一部位多次重復加熱。5.4.12摩擦面處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工地以高強度螺栓栓接的構件和梁段板面(摩擦面)應進行處理,處理后抗滑移系數(shù)值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設計未規(guī)定時,抗滑移系數(shù)出廠時應不小于0.55,工地安裝前的復驗值應不小于0.45。2抗滑移系數(shù)試驗用的試件應按制造批每批制作6組,其中3組用于出廠試驗,3組用于工地復驗。抗滑移系數(shù)試件應與構件同材質、同工藝、同批制造,并應在同條件下運輸、存放且試件的摩擦面不得損傷。5.4.13板梁應整孔試拼裝;簡支板梁的試拼裝長度宜不小于半跨,且檢梁宜采用平面試拼裝,連續(xù)梁試拼裝應包括所有變化節(jié)點。對大跨徑橋的鋼梁,每批梁段制造完成后,應進行連續(xù)匹配試拼裝,每批試拼裝的梁段數(shù)量應不少于3段,試拼裝檢查合格后,應留下最后一個梁段并前移參與下一批次試拼裝。5.4.14鋼橋墩和鋼索塔的塔柱、鋼錨箱應采取兩節(jié)段立位匹配試拼裝,合格后還應進行多節(jié)段水平位置的試拼裝,每一批次的多節(jié)段水平位置試拼裝應不少于5個節(jié)段。5.4.15涂裝施工時,鋼構件表面不應有雨水或結露,相對濕度應不高于80%;環(huán)境溫度對環(huán)氧類漆不得低于10℃,對水性無機富鋅防銹底漆、聚氨酯漆和氟碳面漆不得低于5℃。在風沙天、雨天和霧天不應進行涂裝施工;涂裝后4h內應采取保護措施,避免遭受雨5.4.16底漆、中間漆涂層的最長暴露時間不宜超過7d,兩道面漆的涂裝間隔時間不宜超過7d,若超過,應先采用細砂紙將涂層表面打磨成細微毛面,再涂裝后一道面漆。噴鋁應在表面清理后4h內完成,涂層間隔的時間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熱噴涂金屬零部件表面的預處理》GB/T11373的規(guī)定。5.4.17橋梁鋼結構在工地焊接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構件的工地施焊連接應按設計規(guī)定的順序進行。2箱形梁梁段間的焊接連接,應按頂板、底板、縱隔板的順序對稱進行,深段間的焊縫經檢驗合格后,應按先對接后角接的順序焊接U形肋肉補件。3當橋梁鋼結構為焊接與高強度螺栓合用連接時,栓接結構應在焊縫檢驗合格后再終擰高強度螺栓連接副,嚴禁超擰。4工地焊接前應做工藝評定試驗,施焊應嚴格按已評定的焊接工藝進行。焊接前應對接頭坡口、焊縫間隙和焊接板面高低差等進行檢查,并對焊縫區(qū)域進行除銹,且工地焊接應在除銹后的12h內進行。5工地焊接時應設立防風、防雨設施,遮蓋全部焊接處。工地焊接的環(huán)境要求為:風力應小于5級;溫度應大于5℃,相對濕度應小于80%;在箱梁內焊接時應有通風防護安全措施。5.5裝配式工程評價5.5.1構件的堆放和運輸應滿足專項施工方案要求,運輸時間、次序、堆放場地、運輸線路、固定要求、堆放支墊、成品保護等措施按照規(guī)范及方案執(zhí)行。對于超高、超寬、形狀特殊的大型構件的運輸和堆放應有專門的質量安全保證措施。5.5.2預制構件應有唯一標識且有可追溯性。5.5.3吊裝和臨時固定應滿足整體穩(wěn)定性要求。5.5.4裝配式結構施工前,宜選擇有代表性的單元進行預制構件試安裝,并應根據(jù)試安裝結果及時調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5.5.5灌漿連接套筒除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鋼筋連接用灌漿套筒》JG/T398、《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355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灌漿連接套筒與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拌合物組合體系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中Ⅰ級連接接頭的規(guī)定,接頭試件實測抗拉強度不應小于被連接鋼筋的抗拉強度標準值。2灌漿連接套筒與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拌合物組合體系性能應經過具有相應資質的質檢機構試驗檢測,并檢驗合格。5.5.6鋼筋套筒灌漿及漿錨搭接連接接頭的灌漿施工時,應及時形成施工質量檢查記錄表,并應按每工作班制作1組且每跨不少于3組40mm×40mm×160mm的長方體試塊,標準養(yǎng)護28d后進行抗壓強度試驗。5.5.7連接用金屬波紋管宜采用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JG225中增強型,對于內徑不大于10cm的波紋管,其鋼帶厚度(壁厚)不應小于0.5mm。5.5.8預制構件檢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預制構件采用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時,應在構件生產前進行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的抗拉強度試驗。檢查數(shù)量:同一批號、同種類型、同一規(guī)格的灌漿套筒,不超過1000個為一批,每批隨機抽取3個灌漿套筒制作連接接頭試件。檢驗方法:檢查試驗報告單、質量證明文件。2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文件及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檢查數(shù)量:按構件生產批次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抽取標準養(yǎng)護試件,取樣頻率應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檢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的有關規(guī)定。5.5.9預制構件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套筒灌漿連接接頭應進行工藝檢驗和現(xiàn)場平行加工試件性能檢驗;2漿錨搭接連接的鋼筋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螺栓連接應進行工藝檢驗和安裝質量檢驗;4鋼筋機械連接應制作平行加工試件,并進行性能檢驗。5.5.10裝配式結構外觀質量不應有一般缺陷,且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5.5.11對涉及混凝土結構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連接部位及進場的混凝土預制構件應作結構實體檢驗。結構實體檢驗分現(xiàn)澆和預制部分,包括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及工程合同約定的項目;必要時可檢驗其他項目?;炷翉姸葯z驗宜采用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或鉆芯的方法,亦可采用非破損方法檢測。5.6現(xiàn)場實測評價5.6.1橋梁混凝土結構現(xiàn)場實測項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6.1的規(guī)定: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墩臺、墩柱斷面尺寸±5用鋼尺量,長寬各1點,圓柱量2點橋下凈空不小于設計要求用水準儀測量或用鋼尺量橋梁寬度±10用鋼尺量橋梁長度+200-100用測距儀5.6.2橋梁寬度檢測方法:1車行道寬度檢測:用鋼尺分別在靠近任意兩條相鄰伸縮縫之間以及中間部位,且垂直于橋梁縱軸線方向,用經過校核合格的鋼尺測量其寬度,與設計寬度允許偏差應在±10mm以內。2人行道寬度檢測:用鋼尺在橋梁人行道任意位置、垂直于橋梁縱軸線方向,用經過校核合格的鋼尺測量其寬度,與設計寬度允許偏差應為±10mm。5.6.3橋梁長度檢測:橋梁長度應為橋梁總體檢測長度,也可根據(jù)橋梁形式,檢測跨河橋梁的主跨長度,或者檢測高架橋一聯(lián)的長度或者幾聯(lián)的累加長度,其長度允許偏差應為+200,-100mm。5.6.4橋梁伸縮縫縫寬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模數(shù)式伸縮縫平面總寬度的允許偏差,當伸縮量不大于480mm時,應為±5mm;當伸縮量大于480mm且小于800mm時,應為±10mm;當伸縮量大于800mm時,應為±15mm。2梳齒板式伸縮裝置,在伸縮范圍內任一位置,同一斷面處,在最大壓縮量時,齒板間隙不小于15mm,橫向間隙不小于5mm,在最大拉伸量時,齒板搭接長度不小于30mm。5.7儀器檢測評價5.7.1橋梁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檢測項目應包括下列內容:1混凝土強度;2鋼筋保護層厚度。5.7.2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單元應符合下列要求:1主體結構未經歷冬期施工時,承臺、墩臺、柱、蓋梁應以個(根)為單元分別抽取10%,且均不少于3個(根),現(xiàn)澆梁(板)應以聯(lián)為單元隨機抽取20%,且不少于1聯(lián),預制梁(板)應以片為單位隨機抽取10%,且不少于3片,抽取的混凝土結構等效齡期應不少于600℃·d。2主體結構經歷冬期施工時,應隨機在冬期施工結束后齡期不小于28d的結構中按本條第1款抽樣頻率抽取檢測單元。5.7.3在抽取的結構中,混凝土強度單個檢測單元的測區(qū)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每個檢測單元布置的測區(qū)數(shù)不應少于10個,測區(qū)面積宜為0.04m2。2除按規(guī)定的抽測外,在結構實體質量檢查中懷疑強度偏低的混凝土構件還應專門進行回彈檢測。5.7.4混凝土強度檢測方法,應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宜采用回彈法或超聲回彈綜合法。5.7.5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于橋梁混凝土結構,墩臺(柱)應以個(根)為單元分別抽取10%,且不少于3個(根),現(xiàn)澆梁(板)應以聯(lián)為單元隨機且不少于3片。2對抽取的結構,橋梁每個(根)墩臺(柱)應檢測不少于10根鋼筋,梁(板)每跨頂板和底板應分別檢測不少于10根鋼筋。對每根鋼筋,應選擇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測量3點取平均值。鋼筋的檢測位置距墻、柱或梁不應小于500mm。3橋梁混凝土結構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為+10,-5mm。5.8結構實體質量評價5.8.1橋梁基礎應穩(wěn)固,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擴大基礎的地基承載力經試驗檢測,滿足設計要求;工程樁承載力檢驗和樁身質量檢測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樁身完整性檢測Ⅰ類樁率不低于90%,無Ⅲ、Ⅳ類樁;大型橋梁工程設計有試樁要求的,其試樁指標應滿足設計要求。5.8.2墩臺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澤均勻,無明顯錯臺、蜂窩麻面,外形輪廓清晰。砌筑墩臺表面平整,砌縫無明顯缺陷,勾縫密實堅固、無脫落,線角順直。5.8.3混凝土梁體表面平整,色澤均勻、輪廓清晰、無明顯缺陷;全橋整體線形平順,梁縫均勻。5.8.4鋼結構焊接表面不得有凹痕、劃痕、焊疤、電弧擦傷等缺陷,邊緣應無毛刺。焊縫應平滑,無裂紋、未熔合、夾渣、未填滿弧坑和焊瘤等缺陷;且焊縫外形均勻,成型良好,焊縫與焊縫之間、焊縫與金屬之間過度光滑,焊渣和飛濺物清除干凈。5.8.5鋼梁安裝線形平順,防護涂裝色澤均勻、無漏涂、無劃傷、無起皮,涂膜無裂紋。鋼結構防護涂層表面完整光潔,均勻一致,無破損、氣泡、裂紋、針孔、凹陷、麻點、流掛和皺皮等缺陷,涂后的漆膜顏色一致。5.8.6拱橋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砌筑拱圈:砌筑順序、方法、符合設計要求,拱圈輪廓線條清晰圓滑,表面整齊。2混凝土現(xiàn)澆拱圈:混凝土按設計要求順序澆注,拱圈外觀輪廓線條清晰圓順,無孔洞、漏筋、蜂窩、麻面和超過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裂縫,無寬度大于0.15mm的收縮裂縫。3拱橋表面平整,無明顯錯臺,無蜂窩麻面、露筋砌縫脫落現(xiàn)象,色澤均勻,拱圈及拱上結構輪廓線圓順、無折彎。5.8.7懸索橋主纜架設后索股鋼絲平行順直、無扭轉、無鼓絲、無交叉,索股鋼絲鍍鋅層保護完好,表面潔凈;索夾螺栓端頭長度均勻,索夾密封良好。吊索順直無扭轉現(xiàn)象;吊索及索夾防護涂裝完好無損,無損傷、擦痕、斷裂、裂紋等缺陷。5.8.8伸縮裝置安裝應牢固,直順、無扭曲,全縫頂面與橋面接順無錯臺、同坡度,縫寬符合設計及溫度值的要求,縫隙均勻,伸縮有效。伸縮裝置兩側保護帶的水泥混凝土要求無收縮裂縫,具有防水功能。瀝青混凝土保護帶碾壓密實,接茬牢固。伸縮裝置與保護帶,保護帶與橋面相接平整。屬封水型伸縮裝置要做到封水有效,不漏水。橡膠伸縮裝置橡膠體之間的接縫及橡膠體與混凝土、鋼件相接處要粘接牢固。5.8.9橋面鋪裝堅實平整,無裂紋、松散、油包,麻面,與橋頭搭茬緊密平順。5.8.10防護設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混凝土表面無孔洞、漏筋、蜂窩、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線形流暢平順。2金屬欄桿按設計要求做防腐處理,無漏涂、剝落,防護網(wǎng)面平整,無明顯翹曲、凹凸現(xiàn)象;石材欄桿加工精細,榫頭與榫槽匹配,安裝線形流暢,接縫嚴密。5.8.11橋面排水設施應符合設計要求,泄水管安裝牢固,與鋪裝層、防水層之間結合密實,無滲漏現(xiàn)象,流水暢通。5.9質量控制資料評價5.9.1質量控制資料應真實、齊全、完整,具有可追溯性,應分卷冊收集,各卷冊均應附有目錄。5.9.2工程項目涉及工程結構安全、節(jié)能環(huán)保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鋼筋、鋼絞線、預應力管道、錨夾具、壓漿料等材料和構配件,應具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和檢驗報告單,并經進場復驗合格。5.9.3鋼筋連接、砂漿和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回填土壓實度等施工試驗檢測結構均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5.9.4鋼結構工程用鋼板、型材、管材、鑄鋼件、拉索、拉桿和錨具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并滿足設計要求,進場時,應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抽取試件并應進行相應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5.9.5鋼結構工程用焊接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并滿足設計要求。焊接材料進場時,應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抽取試件且應進行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對于下列情況之一的鋼結構所采用的焊接材料應按其產品標準的要求進行抽樣復驗,復驗結果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并應符合設計要求:1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的一、二級焊縫;2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的一級焊縫;3需要進行疲勞驗算構件的焊縫;4材料混批或質量證明文件不齊全的焊接材料;5設計文件或合同文件要求復檢的焊接材料。5.9.6焊接材料與母材的匹配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及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焊接材料在使用前,應按其產品說明書及焊接工藝文件的規(guī)定進行烘焙和存放。持證焊工必須在其焊工合格證書規(guī)定的認可范圍內施焊,嚴禁無證焊工施焊。設計要求的一、二級焊縫應進行內部缺陷的無損檢測。5.9.7焊縫內部缺陷的無損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采用超聲波檢測時,超聲波檢測設備、工藝要求及缺陷評定等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GB50661的規(guī)定。2當不能采用超聲波探傷或對超聲波檢測結果有疑義時,可采用射線檢測驗證,射線檢測技術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焊縫無損檢縫無損檢測射線檢測第2部分使用數(shù)字化探測器的X和伽瑪射線技術》GB/T3323.2的規(guī)定。缺陷評定等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GB50661的規(guī)定。5.9.8鋼結構連接用緊固標準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并滿足設計要求。2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連接副應隨箱帶有扭矩系數(shù)檢驗報告,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應隨箱帶有緊固軸力(預拉力)檢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采購合同變更及版權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版美團騎手薪酬福利及晉升體系合同2篇
- 課題申報參考:南嶺走廊儺戲服飾文化基因解碼及傳承路徑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慢波睡眠期間無意識序列學習的神經機制及認知調控
- 2025年度虛擬現(xiàn)實游戲開發(fā)與授權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個人旅游居間代理合同樣本2篇
- 南京市2025年度二手房購房合同(含環(huán)保檢測報告)4篇
- 2025年度個人租賃城市中心公寓及家電配置合同3篇
- 2025版南寧高新區(qū)廠房租賃合同及技術支持服務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個人小額信用貸款合同范本7篇
- GB 19053-2024殯儀場所致病菌安全限值
- 綠化養(yǎng)護難點要點分析及技術措施
- 2024年河北省高考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
- 車位款抵扣工程款合同
- 2023年湖北省襄陽市中考數(shù)學真題(原卷版)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奧數(shù)題100題附答案(完整版)
-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英漢互譯單詞練習打印紙
- 2023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招聘實驗技術人員24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母嬰護理員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