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規(guī)培結業(yè)資格考試題庫831至1001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6/20/wKhkGWdk6YuAJTnpAAHpnM-k_Pw864.jpg)
![護理規(guī)培結業(yè)資格考試題庫831至1001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6/20/wKhkGWdk6YuAJTnpAAHpnM-k_Pw8642.jpg)
![護理規(guī)培結業(yè)資格考試題庫831至1001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6/20/wKhkGWdk6YuAJTnpAAHpnM-k_Pw8643.jpg)
![護理規(guī)培結業(yè)資格考試題庫831至1001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6/20/wKhkGWdk6YuAJTnpAAHpnM-k_Pw8644.jpg)
![護理規(guī)培結業(yè)資格考試題庫831至1001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6/20/wKhkGWdk6YuAJTnpAAHpnM-k_Pw86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護理規(guī)培結業(yè)資格考試題庫831至1001題831.為女患者導尿時,正確的操作是(1.00分)()A.外陰部兩次消毒的順序均為自上而下,由外向內B.先戴好無菌手套,再打開導尿包C.導尿管誤人陰道后,應拔出后更換無菌導尿管后再插入D.手套污染后,用碘附消毒后再用E.對膀胱高度膨脹者應一次把尿液放完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女患者導尿操作的了解。根據(jù)醫(yī)療操作規(guī)范,導尿管誤入陰道屬于污染情況,需更換無菌導尿管以避免感染,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描述的外陰部消毒順序在實際操作中并不準確;B選項錯誤,因為應先打開導尿包,再戴無菌手套;D選項錯誤,手套污染后應更換,而非消毒再用;E選項錯誤,對膀胱高度膨脹者,應緩慢放尿,避免膀胱內壓突然降低引起出血或暈厥。832.為男性患者導尿時,提起陰莖與腹壁成60°,其目的是(1.00分)()A.使恥骨下彎消失B.使恥骨前彎消失C.使尿道內口擴張D.使尿道膜部擴張E.使尿道外口擴張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男性導尿操作的理解。在男性導尿過程中,提起陰莖與腹壁成60°是一個關鍵步驟。這個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尿道的角度,特別是消除恥骨前彎,以便更順利地插入導尿管。根據(jù)泌尿系統(tǒng)的解剖結構,提起陰莖可以使得尿道更加平直,特別是消除恥骨前彎的阻礙,從而方便導尿操作。因此,正確答案是B,使恥骨前彎消失。833.膀胱腫瘤患者采取導尿術的目的是(1.00分)()A.放出尿液,減輕痛苦B.取不受污染的尿標本做細菌培養(yǎng)C.測量膀胱容量D.檢查殘余尿E.進行膀胱腔內化療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膀胱腫瘤患者采取導尿術的目的。膀胱腫瘤患者采取導尿術,主要是為了進行膀胱內的治療,如化療藥物的灌注。現(xiàn)在我們來逐一分析選項:A.放出尿液,減輕痛苦:這是導尿術的一般目的,但不是膀胱腫瘤患者采取導尿術的主要目的。B.取不受污染的尿標本做細菌培養(yǎng):這是為了診斷尿路感染,與膀胱腫瘤患者的治療不直接相關。C.測量膀胱容量:這通常不是通過導尿術來完成的,且不是膀胱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目的。D.檢查殘余尿:這是評估排尿功能的一種方法,但不是膀胱腫瘤患者采取導尿術的主要目的。E.進行膀胱腔內化療:這是膀胱腫瘤患者采取導尿術的主要目的,通過導尿術可以將化療藥物直接灌注到膀胱內,進行治療。綜上所述,膀胱腫瘤患者采取導尿術的主要目的是進行膀胱腔內化療,因此正確答案是E。834.尿潴留患者第一次放尿不應超過(1.00分)()A.500mlB.800mlC.1000mlD.1200mlE.1500ml正確答案:C解析:尿潴留患者第一次放尿時,如果放尿過多,膀胱內壓力突然降低,可能會引起膀胱壁小血管的破裂出血,導致患者出現(xiàn)血尿等不適癥狀。因此,為避免這種情況,第一次放尿的量應控制在1000ml以內,以確?;颊叩陌踩?。835.留置導尿的患者,導尿管更換的時間為(1.00分)()A.1次/天B.1次/2天C.1次/3天D.1次/周E.1次/2周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留置導尿患者護理標準的了解。在醫(yī)療護理實踐中,留置導尿的患者需要定期更換導尿管以防止感染和維持患者舒適。根據(jù)醫(yī)療護理的常規(guī)操作和標準,導尿管的更換頻率通常是一周一次,這有助于減少感染風險并維護患者的尿道健康。836.預防留置導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護理措施,錯誤的是(1.00分)()A.保持尿道口清潔,每日消毒1~2次B.每日定時更換集尿袋C.每周更換導尿管一次D.鼓勵患者多飲水,勤更換臥位E.持續(xù)引流尿液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留置導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預防護理措施。留置導尿管患者易發(fā)生尿路感染,因此需采取一系列護理措施來預防。選項A提到保持尿道口清潔并每日消毒,這是正確的預防措施。選項B提到每日定時更換集尿袋,也是為了防止細菌滋生。選項C提到每周更換導尿管一次,這也是為了減少感染風險。選項D鼓勵患者多飲水和勤更換臥位,有助于減少感染機會。而選項E提到的“持續(xù)引流尿液”并不符合常規(guī)的尿路感染預防措施,且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因此是錯誤的。837.膀胱沖洗時灌人溶液的溫度是(1.00分)()A.28~32℃B.32~36℃C.38~40℃D.40~45℃E.60~70℃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膀胱沖洗時灌入溶液的溫度控制。在醫(yī)學實踐中,膀胱沖洗是一種常見的護理操作,用于清潔膀胱并預防感染。根據(jù)醫(yī)學護理常規(guī),膀胱沖洗時灌入的溶液溫度應控制在接近人體正常體溫的范圍內,即38~40℃,以確保患者舒適并避免熱損傷或冷刺激。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838.密閉式膀胱沖洗時沖洗液滴入膀胱的速度為(1.00分)()A.20~30滴/分B.30~50滴/分C.40~60滴/分D.60~80滴/分E.80~100滴/分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密閉式膀胱沖洗時沖洗液滴入膀胱的速度。在醫(yī)學護理實踐中,密閉式膀胱沖洗是一種常見的護理操作,用于清潔膀胱并預防感染。根據(jù)醫(yī)學護理的標準操作程序,沖洗液滴入膀胱的速度通常控制在每分鐘60~80滴,以確保沖洗效果并減少患者的不適感。因此,正確答案是D。839.關于便秘患者健康教育,錯誤的是(1.00分)()A.定時排便B.多吃蔬菜C.每天攝入液體1500mlD.臥床患者少活動E.適當食用油脂類食物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便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識。便秘患者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改善癥狀,包括定時排便以建立規(guī)律的排便習慣,多吃蔬菜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每天攝入足夠的液體以保持腸道濕潤,以及適當食用油脂類食物以潤滑腸道。然而,對于臥床患者,減少活動并不利于腸道功能的恢復和便秘的改善,因此選項D“臥床患者少活動”是錯誤的。840.腹瀉患者護理時,下列不妥的是(1.00分)()A.臥床休息,減少體力消耗B.少飲水,減少腹瀉次數(shù)C.遵醫(yī)囑補液D.觀察排便情況E.做好健康教育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腹瀉患者的護理措施。腹瀉患者護理的關鍵在于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防止脫水,同時觀察病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選項A提到臥床休息,有助于減少體力消耗,是合理的護理措施。選項C提到遵醫(yī)囑補液,是腹瀉患者護理的重要措施,因為腹瀉會導致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選項D提到觀察排便情況,有助于評估病情和治療效果。選項E提到做好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如何預防和管理腹瀉,也是重要的護理措施。而選項B提到少飲水以減少腹瀉次數(shù),這是不妥的,因為腹瀉患者需要補充水分,以防止脫水。因此,答案是B。841.大量不保留灌腸的目的不包括(1.00分)()A.解除便秘B.高熱患者降溫C.腸道手術前準備D.分娩前準備E.治療腸道感染正確答案:E解析:大量不保留灌腸是一種常用的醫(yī)療操作,其目的多樣,但通常不包括治療腸道感染。具體來說,灌腸可以解除便秘,通過灌入液體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對于高熱患者,灌腸可以通過降低腸道溫度來輔助降溫;在腸道手術前,灌腸是清潔腸道的重要準備步驟,以減少手術并發(fā)癥;分娩前準備中,灌腸也可以幫助清潔腸道,為分娩做準備。然而,治療腸道感染通常需要通過藥物治療等專門手段,而不是通過灌腸來實現(xiàn)。842.0.1%~0.2%肥皂水灌腸液禁用于(1.00分)()A.高熱患者B.便秘C.心衰患者D.肝性腦病患者E.腎炎患者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肥皂水灌腸液使用禁忌的了解。肥皂水灌腸液通常用于清潔腸道,但在某些情況下是禁用的。特別是,對于肝性腦病患者,肥皂水灌腸可能誘發(fā)或加重其病情,因為腸道內的堿性環(huán)境可能促使氨的吸收增加,進而加劇肝性腦病的癥狀。因此,0.1%~0.2%肥皂水灌腸液禁用于肝性腦病患者。843.小量不保留灌腸適用于(1.00分)()A.鎮(zhèn)靜催眠B.腸道感染C.消化道出血D.降溫E.腹部手術后腸脹氣正確答案:E解析:小量不保留灌腸是一種醫(yī)療操作,通過將一定量的液體灌入腸道,以達到刺激腸蠕動、軟化糞便、解除便秘、排除腸脹氣等目的。在腹部手術后,由于手術操作和麻醉藥物的影響,腸道功能可能會受到抑制,出現(xiàn)腸脹氣的情況。此時,采用小量不保留灌腸可以有效緩解腸脹氣,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因此,小量不保留灌腸適用于腹部手術后腸脹氣的情況。844.保留灌腸液應保留的時間是(1.00分)()A.10分鐘B.20分鐘C.30分鐘D.40分鐘E.60分鐘以上正確答案:E解析:保留灌腸是自肛門灌入藥物,保留在直腸或結腸內,通過腸黏膜吸收達到治療目的。保留灌腸液應保留的時間越長,藥物吸收越充分,治療效果越好。一般來說,保留灌腸液應保留60分鐘以上,以確保藥物充分吸收。因此,正確答案為E。845.灌腸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脈速、出冷汗,劇烈腹痛,護士應(1.00分)()A.停止灌腸B.轉動肛管C.囑患者張口深呼吸D.減低灌腸筒的高度E.協(xié)助患者平臥正確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灌腸過程中患者突發(fā)狀況的應急處理。灌腸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脈速、出冷汗、劇烈腹痛等癥狀,這是灌腸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可能由于灌腸液的溫度、流速、壓力不當或患者體質原因引起。根據(jù)醫(yī)療護理原則,此時應立即停止灌腸,以避免癥狀進一步惡化,并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因此,護士應首先選擇停止灌腸。846.肛管排氣操作不當?shù)氖?1.00分)()A.肛管插入15~18cmB.與肛管連接的橡膠管插入盛水瓶中C.幫助患者更換體位D.在患者腹部做離心按摩E.保留肛管1小時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肛管排氣的正確操作方法。肛管排氣是一種醫(yī)療操作,用于緩解腸道內的氣體壓力。根據(jù)醫(yī)療操作規(guī)范,肛管插入深度通常為15~18cm,與肛管連接的橡膠管需要插入盛水瓶中以觀察排氣情況,操作過程中可以幫助患者更換體位以促進氣體排出,同時在患者腹部進行離心按摩也有助于氣體排出。然而,肛管保留時間通常不超過20分鐘,以防止肛門括約肌長時間受壓而松弛,因此選項E“保留肛管1小時”是不正確的操作方法。847.采集糞便隱血標本時,患者在檢查前3天應禁食(1.00分)()A.豆制品B.牛奶C.芋頭D.動物血E.面包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糞便隱血試驗前的飲食禁忌。在進行糞便隱血試驗時,為了確保結果的準確性,患者需要避免攝入可能影響試驗結果的食物。特別是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它們可能導致試驗出現(xiàn)假陽性結果。選項中,動物血是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因此在檢查前應禁食。所以正確答案是D。848.關于醫(yī)院內感染的描述,錯誤的是(1.00分)()A.醫(yī)院內感染的對象包括住院患者、醫(yī)院工作人員B.患者在出院后感染也可能是醫(yī)院內感染C.入院前處于潛伏期而在醫(yī)院內發(fā)病不屬于醫(yī)院內感染D.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感染一定是醫(yī)院內感染E.醫(yī)院內感染的發(fā)病可在住院期間也可在出院后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醫(yī)院內感染定義的理解。醫(yī)院內感染通常指的是在醫(yī)院內獲得的感染,其對象確實包括住院患者和醫(yī)院工作人員,所以A選項正確?;颊咴诔鲈汉?,如果感染是在醫(yī)院內獲得的,那么這也屬于醫(yī)院內感染,因此B選項也是正確的。對于C選項,如果患者在入院前已經(jīng)處于某種感染的潛伏期,而在醫(yī)院內發(fā)病,這并不屬于醫(yī)院內感染,因為感染的源頭并非來自醫(yī)院,所以C選項描述正確。E選項指出,醫(yī)院內感染的發(fā)病既可能在住院期間,也可能在出院后,這是符合醫(yī)院內感染定義的,因此E選項也是正確的。至于D選項,它聲稱“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感染一定是醫(yī)院內感染”,這是不準確的。因為有些感染可能是在入院前就已經(jīng)獲得,只是在住院期間才表現(xiàn)出來,所以并不能斷定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所有感染都是醫(yī)院內感染,D選項描述錯誤。849.內源性感染是指(1.00分)()A.患者與患者之間的感染B.醫(y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感染C.通過醫(yī)療器械的感染D.自身攜帶的病原體引起的感染E.飲食不當引起的感染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查對內源性感染概念的理解。在醫(yī)學領域,感染分為多種類型。內源性感染指的是由自身攜帶的病原體所引發(fā)的感染。A選項是患者間的感染,B選項是醫(yī)護與患者間的感染,C選項是通過醫(yī)療器械的感染,E選項是飲食不當引起的感染,均不符合內源性感染的定義,所以答案是D。850.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或殺滅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過程。其概念是指(1.00分)()A.消毒B.清潔C.滅菌D.除菌E.殺菌正確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消毒定義的理解。在醫(yī)學和微生物學中,消毒特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或殺滅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過程。根據(jù)這個定義,我們可以明確選項A“消毒”是正確的。其他選項如B“清潔”通常指去除物體表面的污垢,C“滅菌”則是指殺滅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D“除菌”和E“殺菌”的表述較為寬泛,不特指消毒的過程。因此,正確答案是A。851.下列關于煮沸消毒法注意事項的描述,錯誤的是(1.00分)()A.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B.空腔導管應預先灌水C.玻璃類物品需在水沸騰時放入D.如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須等水再次沸騰后開始計時E.橡膠類物品需用紗布包好,水沸騰后放入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煮沸消毒法的注意事項。煮沸消毒法是一種常用的消毒方法,但需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以確保消毒效果。A選項提到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這是正確的,因為只有物品完全浸沒在水中,才能確保所有部分都達到消毒所需的溫度。B選項說空腔導管應預先灌水,這也是正確的??涨粚Ч苋绻活A先灌水,水可能無法完全進入導管內部,導致內部無法有效消毒。C選項指出玻璃類物品需在水沸騰時放入,這是錯誤的。玻璃類物品如果在水沸騰時放入,可能會因為驟熱而破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水未沸騰前放入,讓物品隨水溫逐漸升高。D選項提到如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須等水再次沸騰后開始計時,這是正確的。因為加入新物品后,水溫會下降,需要再次達到沸騰狀態(tài)才能確保消毒效果。E選項說橡膠類物品需用紗布包好,水沸騰后放入,這也是正確的。橡膠類物品在高溫下可能會變形或損壞,所以用紗布包好可以保護它們,同時確保消毒效果。綜上所述,C選項是錯誤的描述。852.煮沸消毒時,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時間應延長(1.00分)()A.1分鐘B.2分鐘C.3分鐘D.4分鐘E.5分鐘正確答案:B解析:在高海拔地區(qū)進行煮沸消毒時,由于氣壓降低,水的沸點也會相應降低,從而影響消毒效果。為了彌補這一不足,需要延長煮沸時間以確保消毒效果。具體地,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時間應延長2分鐘。853.臨床上應用最廣泛、效果最為可靠的滅菌方法是(1.00分)()A.煮沸消毒法B.紫外線照射C.燃燒法D.壓力蒸汽滅菌法E.化學消毒法正確答案:D解析:壓力蒸汽滅菌法利用高壓和高溫的蒸汽環(huán)境,能夠有效地殺滅包括細菌芽孢在內的所有微生物,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效果。由于其滅菌效果可靠,且適用于多種醫(yī)療器材和物品的滅菌,因此在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其他選項如煮沸消毒法、紫外線照射、燃燒法、化學消毒法等,雖然也具有一定的滅菌效果,但在應用范圍、滅菌效果或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相較于壓力蒸汽滅菌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54.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壓力及溫度分別是(1.00分)()A.103kPa,121℃B.103kPa,126℃C.137kPa,128℃D.137kPa,130℃E.205kPA.132℃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操作參數(shù)的了解。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是一種常用的醫(yī)療設備,用于滅菌處理。其操作參數(shù),特別是壓力和溫度,是確保滅菌效果的關鍵。根據(jù)專業(yè)知識,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標準壓力應為205.8kPa,溫度應為132-134℃。因此,對比選項,我們可以確定E選項“205kPa,132℃”是最接近標準參數(shù)的,是正確答案。855.下列關于壓力蒸汽滅菌注意事項的描述,錯誤的是(1.00分)()A.物品滅菌前需洗凈擦干或晾干B.滅菌包不宜過大、過緊C.金屬物品放在布類物品上面D.定期檢測滅菌效果E.滅菌物品干燥后方可取出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壓力蒸汽滅菌注意事項的理解。在壓力蒸汽滅菌過程中,物品的擺放順序對滅菌效果有影響。根據(jù)滅菌原則,金屬物品由于其導熱性較好,應放在布類物品的下方,以便更好地利用蒸汽的熱量進行滅菌。選項C中將金屬物品放在布類物品上面的描述是錯誤的。其他選項A、B、D、E均為壓力蒸汽滅菌的正確注意事項。856.為了達到消毒目的,利用日光曝曬法消毒需要(1.00分)()A.2小時B.4小時C.6小時D.8小時E.10小時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日光曝曬法消毒所需時間的了解。日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曝曬法利用這一原理進行消毒。根據(jù)消毒學的基本知識,為了達到有效的消毒目的,通常需要利用日光曝曬6小時左右,以確保紫外線充分作用于物體表面,殺滅或去除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因此,正確答案是C。857.對芽胞無效的化學消毒劑是(1.00分)()A.環(huán)氧乙烷B.碘附C.甲醛D.戊二醛E.過氧乙酸正確答案:B解析:芽胞是某些細菌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休眠體,具有極強的抵抗力,一般的消毒劑難以將其殺滅。環(huán)氧乙烷、甲醛、戊二醛和過氧乙酸均屬于高效消毒劑,對芽胞有較強的殺滅作用。而碘伏屬于中效消毒劑,其消毒能力相對較弱,對芽胞無效。因此,在對芽胞進行消毒時,應選擇高效消毒劑,而非碘伏。858.為粉劑、油劑、玻璃器皿選擇最適宜的滅菌方法是(1.00分)()A.壓力蒸汽滅菌B.干烤法C.燃燒法D.煮沸法E.日光曝曬正確答案:B解析:粉劑、油劑、玻璃器皿因其物理和化學性質,不適合使用濕潤或高溫高壓的滅菌方法。干烤法通過高溫干燥的環(huán)境,可以有效地殺滅這些物品上的微生物,同時不會對其性質造成破壞,因此是最適宜的滅菌方法。859.消毒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使用中的消毒液含菌量應(1.00分)()A.≤20CFU/mlB.≤40CFU/mlC.≤60CFU/mlD.≤80CFU/mlE.≤100CFU/ml正確答案:D解析:根據(jù)消毒衛(wèi)生標準,使用中的消毒液必須嚴格控制其含菌量,以確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規(guī)定使用中的消毒液含菌量應不超過100CFU/ml,這是為了保證消毒液的殺菌能力并防止交叉感染。因此,選項E是正確的。860.關于手的消毒,錯誤的是(1.00分)()A.接觸傳染病患者后應進行手的消毒B.接觸血液、體液和分泌物后應進行手的消毒C.實施侵入性操作前應進行手的消毒D.護理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兒前應進行手的消毒E.接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只需清潔洗手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手消毒指征的理解。在醫(yī)療實踐中,手消毒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據(jù)醫(yī)療護理的常規(guī),接觸傳染病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進行侵入性操作前以及護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前,都需要進行手的消毒。然而,接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僅僅清潔洗手是不夠的,也需要進行手的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傳播。因此,選項E是錯誤的。861.下列不符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的是(1.00分)()A.無菌包須有標記和消毒日期B.無菌操作時手臂位于腰部水平以上C.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別放置D.無菌持物鉗可夾取所有無菌物品E.一份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查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的知識。在無菌操作中,無菌持物鉗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圍,不能夾取所有無菌物品。A選項,無菌包標記和消毒日期是確保使用安全;B選項,手臂位置要求是為減少污染;C選項,區(qū)分放置防止交叉感染;E選項,一份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保證無菌狀態(tài)。綜上所述,D選項不符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862.關于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的描述,錯誤的是(1.00分)()A.環(huán)境保持清潔,操作前半小時停止清掃B.操作者面向無菌區(qū),身體與無菌區(qū)保持一定距離C.無菌物品一經(jīng)取出,即使沒有使用也不得放回無菌容器內D.一套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E.無菌物品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有效期為14天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的理解。在醫(yī)療實踐中,無菌技術操作原則要求嚴格的環(huán)境和操作流程控制,以防止微生物污染。A選項描述的是操作前環(huán)境應保持清潔,并在操作前半小時停止清掃,這是正確的,因為清掃可能會產(chǎn)生塵埃,影響無菌環(huán)境。B選項指出操作者應面向無菌區(qū),并與無菌區(qū)保持一定距離,這也是正確的,以減少操作者自身對無菌區(qū)的潛在污染。C選項說明無菌物品一旦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得放回無菌容器內,這是無菌技術的基本原則,防止物品在取出過程中被污染后再放回容器內。D選項提到一套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這是正確的,以防止交叉感染。E選項則聲稱無菌物品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有效期為14天,這是不準確的。實際上,無菌物品的有效期取決于具體的存儲條件和物品類型,并非統(tǒng)一為14天。綜上所述,錯誤的描述是E選項。863.下列關于取無菌溶液的操作錯誤的是(1.00分)()A.首先應核對標簽B.倒取溶液時先倒少量溶液以沖洗瓶口C.倒無菌溶液時,溶液瓶不可觸及無菌容器D.可將無菌棉簽伸入無菌瓶內蘸取溶液E.無菌溶液一次未用完,24小時內可再使用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取無菌溶液操作的理解。在醫(yī)療操作中,取無菌溶液需要嚴格遵守無菌技術,以防止污染。選項D描述的操作是錯誤的,因為將無菌棉簽伸入無菌瓶內蘸取溶液會破壞溶液的無菌狀態(tài),增加污染的風險。正確的操作應該是使用無菌技術將溶液倒出,而不是用棉簽伸入瓶內蘸取。其他選項描述的操作都是符合無菌技術要求的。864.下列屬于半污染區(qū)的區(qū)域是(1.00分)()A.醫(yī)生值班室B.病室及廁所C.病區(qū)內走廊D.浴室E.治療室正確答案:C解析:半污染區(qū)指的是位于清潔區(qū)與污染區(qū)之間的區(qū)域,該區(qū)域可能接觸到被污染物品或微生物,但污染程度尚未達到污染區(qū)的標準。在醫(yī)院環(huán)境中,病區(qū)內走廊正是這樣一個區(qū)域,它連接著各個病房、治療室等,可能接觸到來自污染區(qū)的污染物,因此被劃分為半污染區(qū)。865.下列屬于污染區(qū)的區(qū)域是(1.00分)()A.醫(yī)生值班室B.病室C.病區(qū)走廊D.醫(yī)護辦公室E.治療室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查對醫(yī)院不同區(qū)域污染情況的了解。在醫(yī)院環(huán)境中,病室是患者接受治療和休養(yǎng)的地方,容易存在病菌等污染物,屬于污染區(qū)。而醫(yī)生值班室、醫(yī)護辦公室、治療室等通常有較好的清潔和防護措施,病區(qū)走廊也相對較易清潔和管理。所以答案選B。866.關于隔離消毒原則,錯誤的是(1.00分)()A.穿隔離衣前備齊所用物品B.污染物品不得放于清潔區(qū)內C.患者接觸過的用物,須嚴格消毒后遞交D.患者的排泄物須按規(guī)定消毒處理E.患者的傳染性分泌物經(jīng)一次培養(yǎng)為陰性后即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隔離消毒原則的理解。在醫(yī)療實踐中,隔離消毒原則是為了防止病原體傳播,保護患者和醫(yī)護人員。選項A、B、C、D都是隔離消毒原則的正確表述,而E選項提到的“患者的傳染性分泌物經(jīng)一次培養(yǎng)為陰性后即”是不完整的表述,實際上需要連續(xù)多次培養(yǎng)陰性,并經(jīng)過一系列消毒處理后才能認為安全,因此E選項是錯誤的。867.穿脫隔離衣要避免污染(1.00分)()A.胸前B.領口C.背部D.袖子E.腰帶以下正確答案:B解析:在穿脫隔離衣的過程中,領口作為隔離衣的開口部分,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區(qū)域。因此,為避免污染,應特別注意保護領口部位。其他如胸前、背部、袖子、腰帶以下等部位,在穿脫隔離衣時并不是需要特別注意避免污染的關鍵部位。868.需放在2~10℃冰箱內保存的藥物是(1.00分)()A.糖衣片B.氨茶堿C.乙醇D.白蛋白E.鹽酸腎上腺素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藥物儲存條件的知識點。在藥物學中,不同藥物因其化學性質和穩(wěn)定性要求,需要不同的儲存條件。特別是某些生物制劑和蛋白質類藥物,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溫度范圍內保存以保持其活性。根據(jù)藥物學的常識,白蛋白是一種蛋白質類藥物,需要在2~10℃的冰箱內保存以保持其效力和穩(wěn)定性。因此,正確答案是D。869.下列外文縮寫的中文譯意,錯誤的是(1.00分)()A.qod,隔日1次B.qd,每日1次C.hs,每晚1次D.qid,每日4次E.biw,每周2次正確答案:C解析:這些縮略語都是醫(yī)學或藥學中常用的,用于指示藥物的用法和頻率。根據(jù)這些縮略語的常規(guī)譯意:A選項qod,隔日一次,是正確的。B選項qd,每日一次,也是正確的。D選項qid,每日四次,同樣正確。E選項biw,即每周兩次,也是正確的。對于C選項,hs并不表示“每晚一次”,而是指睡前用藥。因此,該選項的中文譯意是錯誤的。所以正確答案是C。870.同時服用下列幾種藥物,最后服的是(1.00分)()A.止咳糖漿B.磺胺類C.氨茶堿D.硫酸亞鐵E.胃蛋白酶正確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藥物服用順序的知識點。在藥物服用時,通常需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對胃腸道的影響。止咳糖漿通常建議在最后服用,因為它可以覆蓋在咽喉部形成保護膜,緩解咳嗽,如果先服用其他藥物,可能會影響糖漿的效果。而磺胺類、氨茶堿、硫酸亞鐵、胃蛋白酶等藥物的服用順序則相對靈活,沒有特定的先后要求。因此,最后服用的藥物是A.止咳糖漿。871.服磺胺類藥物多飲水的目的是(1.00分)()A.減少刺激B.增強藥物療效C.增加尿量,避免結晶D.避免損害腎臟E.增加吸收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服磺胺類藥物后多飲水的目的?;前奉愃幬镌隗w內的代謝產(chǎn)物容易在尿液中形成結晶,這些結晶可能對泌尿系統(tǒng)造成損害。多飲水可以增加尿量,幫助稀釋尿液中的藥物濃度,從而減少結晶的形成,避免對泌尿系統(tǒng)的潛在損害。因此,正確答案是C,即增加尿量,避免結晶。872.護士在為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強心苷類藥物時應特別注意(1.00分)()A.囑患者多飲水B.將藥物研碎C.給藥前測量脈率、心率D.待患者服下后離開E.心肌梗死的患者應禁用正確答案:C解析:強心苷類藥物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非常接近,使用不當容易引起中毒,因此在使用前需要測量患者的脈率、心率,以確?;颊叩纳眢w狀況適合使用該藥物。如果患者的脈率、心率過緩或過快,可能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暫停使用。此外,護士還需要密切觀察患者在使用藥物后的反應,如出現(xiàn)心律失常、惡心、嘔吐等癥狀,應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答案。873.下列關于藥物服用的方法,錯誤的是(1.00分)()A.對牙齒有腐蝕或染色的藥物可用引水管吸入,服后漱口B.止咳糖漿服后不宜立即飲水C.磺胺類藥物服后指導患者多飲水D.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飯前服E.發(fā)汗類藥物服后囑患者多飲水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藥物服用方法的正確性。根據(jù)藥學知識,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通常建議在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因此選項D的描述是錯誤的。其他選項均符合常規(guī)的藥物服用指導原則。874.氧氣霧化吸入的操作方法,錯誤的是(1.00分)()A.藥液稀釋在5ml以內B.吸氣時按住出氣口,做深吸氣動作C.濕化瓶內加入蒸餾水D.呼氣時松開出氣口E.氧流量為6~8L/min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氧氣霧化吸入的正確操作方法。在氧氣霧化吸入時,通常不需要在濕化瓶內加入蒸餾水,因為氧氣霧化吸入的目的是直接讓藥物微粒進入呼吸道,加入蒸餾水可能會影響藥物微粒的濃度和分布。其他選項描述的操作方法都是正確的,包括藥液稀釋量、吸氣時的動作、呼氣時的動作以及氧流量的控制。因此,選項C是錯誤的。875.注射時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是(1.00分)()A.選擇無鉤、無彎曲的銳利針頭B.注意藥物配伍禁忌C.注射前洗手、戴口罩,注射時皮膚消毒直徑在5cm以上D.不可在硬結、瘢痕處進針E.不可使用變色、混濁的藥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注射時防止感染的措施。在醫(yī)療實踐中,防止感染是首要考慮的因素。選項C提到了“注射前洗手、戴口罩,注射時皮膚消毒直徑在5cm以上”,這涵蓋了注射前的基本衛(wèi)生準備和皮膚消毒的關鍵步驟,是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其他選項雖然也是注射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但并非直接針對防止感染的主要措施。因此,C選項是正確答案。876.同時注射幾種藥液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1.00分)()A.注意配伍禁忌B.體位合適,使肌肉松弛C.注射時做到“二快一慢"D.先注射刺激性強的藥物E.推注藥液速度宜慢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藥液注射的注意事項。在同時注射幾種藥液時,確實需要注意配伍禁忌,確保藥物之間不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所以A選項正確。體位合適,使肌肉松弛,有助于注射的順利進行,減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感,因此B選項也是正確的。注射時做到“二快一慢”,即進針和拔針快,推藥慢,這是標準的注射操作流程,故C選項正確。關于D選項,實際上在注射時,應先注射刺激性較弱的藥物,再注射刺激性強的藥物,以減輕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感,所以D選項是錯誤的。最后,推注藥液速度宜慢,這有助于減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感,同時也有助于藥物更好地被吸收,因此E選項是正確的。綜上所述,錯誤的選項是D。877.皮內注射的方法,正確的是(1.00分)()A.藥物過敏試驗取前臂掌側下端B.用碘酊消毒皮膚C.與皮膚成10°角刺入D.推藥液至真皮下E.拔針后用干棉簽按壓正確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皮內注射的正確方法。皮內注射主要用于藥物過敏試驗,通常選擇前臂掌側下端作為注射部位,這是因為該部位的皮膚較薄,易于觀察反應。選項A描述的就是這一標準操作。其他選項如用碘酊消毒(B選項,現(xiàn)已少用,多用碘伏)、與皮膚成10°角刺入(C選項,實際應為5°角)、推藥液至真皮下(D選項,應是注入表皮與真皮之間)、拔針后用干棉簽按壓(E選項,應是不用按壓)均不符合皮內注射的標準操作。878.關于皮下注射的操作方法,錯誤的是(1.00分)()A.藥量少于1ml時需用1ml注射器抽吸B.注射部位常規(guī)消毒C.持針時,右手示指固定針拴D.針頭和皮膚成50°刺入E.進針深度為針梗的1/2~2/3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皮下注射的操作方法。皮下注射是一種常見的給藥方式,需要遵循特定的操作步驟和技巧。A選項提到,當藥量少于1ml時,應使用1ml注射器進行抽吸,這是正確的,因為這樣可以確保劑量的準確性。B選項說,注射部位需要進行常規(guī)消毒,這也是正確的,消毒是為了防止感染。C選項指出,持針時,右手示指應固定針拴,這是正確的持針方法,有助于穩(wěn)定注射器,確保注射的順利進行。D選項提到,針頭和皮膚應成50°刺入,這是錯誤的。在皮下注射時,針頭與皮膚通常應成30°~40°角刺入,而不是50°。E選項說,進針深度應為針梗的1/2~2/3,這是正確的,這個深度可以確保藥物被注射到皮下組織中。綜上所述,錯誤的選項是D。879.各種注射方法的定位,正確的是(1.00分)()A.臀中肌注射: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B.臀大肌注射:髂棘和尾骨連線的外上1/3C.皮內注射:前臂掌側D.皮下注射:肩峰下2~3橫指E.臀大肌注射:髂前上棘與臀裂頂點的外上1/3處正確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不同注射方法定位的記憶和理解。在醫(yī)療實踐中,各種注射方法的定位都有嚴格的標準。臀中肌注射通常定位在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這是符合醫(yī)療操作規(guī)范的。其他選項描述的注射部位與標準定位不符,因此不正確。所以,正確答案是A。880.動脈注射后,需具備加壓止血(1.00分)()A.1~2分鐘B.3~5分鐘C.5~10分鐘正確答案:C解析:動脈注射后,由于動脈血壓較高,血液流速較快,因此止血時間相對較長。加壓止血的目的是通過施加外部壓力,使血管壁貼合,減少血液流出,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通常情況下,動脈注射后的加壓止血時間需要相對較長,以確保血管壁能夠充分貼合,防止血液繼續(xù)流出。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和相關指南,動脈注射后的加壓止血時間一般為5~10分鐘。因此,正確答案是C,即動脈注射后需加壓止血5~10分鐘。881.在青霉素治療過程中,下列哪種情況需重做皮試(1.00分)()A.肌內注射改靜脈滴注B.肌內注射每天1次改每天2次C.患者因故未注射藥物D.青霉素批號更改E.患者病情加重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青霉素治療過程中的皮試要求。青霉素是一種常用的抗生素,但在使用前需要進行皮試,以防止過敏反應。根據(jù)醫(yī)療常規(guī),當青霉素的批號更改時,需要重新進行皮試,以確保患者對新批號的青霉素不會產(chǎn)生過敏反應。因此,選項D“青霉素批號更改”是需要重做皮試的正確情況。882.青霉素皮試結果:局部皮膚紅腫,直徑1.2cm,無自覺癥狀,下列處理正確的是(1.00分)()A.可以注射青霉素B.可以注射青霉素,但需減少劑量C.暫停該藥,下次使用重新試驗D.禁用青霉素,及時報告醫(yī)生E.在對側肢體做對照試驗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青霉素皮試結果的處理知識。青霉素皮試是預測青霉素速發(fā)型過敏反應的有效方法,當皮試結果顯示局部皮膚紅腫,直徑達到1.2cm時,表明患者可能對青霉素過敏。根據(jù)醫(yī)療常規(guī),對于青霉素皮試陽性的患者,應立即停止使用該藥,并及時報告醫(yī)生,采取進一步的醫(yī)療措施。因此,選項D“禁用青霉素,及時報告醫(yī)生”是正確處理方式。883.破傷風抗毒素脫敏注射法是(1.00分)()A.分四次注射,劑量逐漸遞減B.分四次注射,劑量逐漸遞增C.分五次注射,劑量逐漸遞減D.分五次注射,劑量逐漸遞增E.分四等份,分次注射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破傷風抗毒素脫敏注射法的了解。在醫(yī)學實踐中,脫敏注射法用于減少過敏反應的風險。具體來說,破傷風抗毒素脫敏注射法是采用小劑量、多次注射的方式,且每次注射的劑量逐漸遞增,以幫助患者逐漸適應抗原,減少過敏反應。因此,正確答案是B,即分四次注射,劑量逐漸遞增。884.冠心病患者舌下給藥時最宜采取(1.00分)()A.左側臥位B.平臥位C.半臥位D.端坐位E.右側臥位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冠心病患者舌下給藥的適宜體位。在醫(yī)學知識中,半臥位能使回心血量減少,減輕心臟負擔。對于冠心病患者舌下給藥,采取半臥位有助于藥物吸收和避免不良反應。A、B、D、E選項的體位在這種情況下不如半臥位更有利于藥物發(fā)揮作用和患者的病情。所以答案選C。885.靜脈輸液的目的不包括(1.00分)()A.補充營養(yǎng),供給熱能B.輸入藥物,治療疾病C.補充水分及電解質D.增加血紅蛋白,糾正貧血E.增加循環(huán)血量,維持血壓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靜脈輸液的目的。靜脈輸液主要用于補充營養(yǎng)、供給熱能,輸入藥物以治療疾病,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及增加循環(huán)血量、維持血壓。而增加血紅蛋白、糾正貧血并非靜脈輸液的直接目的,這通常通過特定的藥物治療或飲食調整來實現(xiàn)。因此,選項D是不正確的。886.對大出血患者靜脈輸注平衡鹽溶液,其目的是(1.00分)()A.補充營養(yǎng),供給熱能B.輸入藥物,治療疾病C.補充水分及電解質D.控制出血E.增加循環(huán)血量,維持血壓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查對大出血患者治療措施的理解。大出血會導致血容量急劇減少,危及生命。此時靜脈輸注平衡鹽溶液,主要目的是迅速增加循環(huán)血量,維持血壓,保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A選項補充營養(yǎng)并非首要目的;B選項輸入藥物在此不突出;C選項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是關鍵;D選項控制出血不是輸注平衡鹽溶液的直接作用。所以答案選E。887.下列哪種液體為晶體溶液(1.00分)()A.低分子右旋糖酐B.中分子右旋糖酐C.代血漿D.濃縮白蛋白E.20%甘露醇正確答案:E解析:暫無解析888.關于輸液速度的調節(jié),錯誤的是(1.00分)()A.一般成人每分鐘40~60滴B.一般兒童每分鐘20~40滴C.脫水嚴重、心肺功能良好者可快D.高滲溶液、升壓藥等滴入速度宜快E.根據(jù)年齡、病情及藥物性質調節(jié)滴數(shù)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輸液速度調節(jié)的理解。在醫(yī)療實踐中,輸液速度的調節(jié)需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一般來說,成人和兒童的輸液速度是有區(qū)別的,脫水嚴重且心肺功能良好的患者可以加快輸液速度。重要的是,高滲溶液和升壓藥的滴入速度需要嚴格控制,不宜過快,以免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選項D中的“高滲溶液、升壓藥等滴入速度宜快”是錯誤的。889.下列關于小兒頭皮靜脈的描述,錯誤的是(1.00分)()A.色微藍B.管壁薄、易壓癟C.不易滑動D.離心方向血流E.注射阻力小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小兒頭皮靜脈特點的理解。小兒頭皮靜脈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包括顏色微藍、管壁薄且易被壓癟、不易在皮下滑動,以及注射時阻力相對較小。特別地,關于血流方向,小兒頭皮靜脈的血流是向心性的,即流向心臟方向,而非離心方向。因此,選項D“離心方向血流”是錯誤的描述。890.頸外靜脈的穿刺點是(1.00分)()A.下頜角和鎖骨下緣中點連線之上1/3處B.下頜角和鎖骨上緣中點連線之上1/3處C.下頜角和鎖骨下緣中點連線之上1/2處D.下頜角和鎖骨上緣中點連線之上1/2處E.下頜角和鎖骨上緣中點連線之上2/3處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頸外靜脈穿刺點的具體位置。在醫(yī)學實踐中,頸外靜脈的穿刺點是一個重要的操作點,它通常位于下頜角和鎖骨上緣中點連線的上1/3處。這個位置的選擇是基于解剖學的知識,確保穿刺的安全和有效性。因此,根據(jù)這個知識點,我們可以確定選項B是正確的。891.滴管內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1.00分)()A.針頭滑出血管外B.輸液瓶位置過高C.患者肢體位置過低D.滴管上端輸液管有裂隙E.靜脈痙攣正確答案:D解析:在輸液過程中,若滴管內液面自行下降,通常是因為輸液系統(tǒng)存在漏液的情況。分析各選項:892.輸液中發(fā)熱反應的常見原因是(1.00分)()A.輸入液體過多B.輸入速度過快C.輸入致熱源D.輸液時間過長E.輸入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正確答案:C解析:輸液中的發(fā)熱反應主要是由于輸入了致熱源所導致。致熱源可能是藥物或液體中的雜質、微生物或其代謝產(chǎn)物等,它們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會引起機體的發(fā)熱反應。其他選項如輸入液體過多、輸入速度過快、輸液時間過長或輸入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雖然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但并不是發(fā)熱反應的常見原因。893.靜脈輸液發(fā)生肺水腫時用20%~30%乙醇濕化吸氧,其目的是(1.00分)()A.降低肺泡表面張力B.增加肺泡表面張力C.降低肺泡內泡沫表面張力D.增加肺泡內泡沫表面張力E.增加肺泡內壓力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靜脈輸液引發(fā)肺水腫時的緊急處理措施。當靜脈輸液導致肺水腫時,使用20%~30%的乙醇濕化吸氧是一種常見處理手段。乙醇能降低肺泡內泡沫的表面張力,有助于泡沫破裂,從而改善肺通氣和換氣功能,緩解肺水腫癥狀。因此,正確答案是C,降低肺泡內泡沫表面張力。894.輸血的目的不包括(1.00分)()A.增加血紅蛋白B.增加白蛋白C.供給各種凝血因子D.補充水和電解質,維持酸堿平衡E.補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正確答案:D解析:輸血的主要目的是補充血液成分,以治療或緩解因血液成分缺失或功能異常導致的病癥。選項A“增加血紅蛋白”是輸血的目的之一,因為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負責運輸氧氣。選項B“增加白蛋白”也可以通過輸血實現(xiàn),白蛋白是血漿中的重要成分。選項C“供給各種凝血因子”也是輸血的一個目的,特別是當患者需要補充凝血因子以糾正凝血障礙時。選項E“補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是輸血最直接的效果,特別是在大量失血或休克的情況下。而選項D“補充水和電解質,維持酸堿平衡”雖然對于維持生命活動很重要,但并不是輸血的主要或直接目的。這些生理平衡主要通過其他醫(yī)療手段,如口服或靜脈注射特定的溶液來維持。因此,根據(jù)輸血的目的和效果,選項D是不包括在內的。895.血液病患者最宜輸入(1.00分)()A.庫存血B.新鮮血C.血漿D.清蛋白E.水解蛋白正確答案:B解析:新鮮血基本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所有成分,主要適用于血液病患者,可補充各種血細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庫存血:隨著儲存時間延長,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細胞、凝血因子等成分會逐漸減少或失去活性。-血漿:主要用于補充凝血因子和血容量。-清蛋白:適用于低蛋白血癥患者。-水解蛋白:是一種蛋白質水解產(chǎn)物,主要用于補充營養(yǎng)。因此,正確答案是B。896.需保存在4℃環(huán)境下,48小時內有效的血液制品是(1.00分)()A.白細胞濃縮懸液B.血小板濃縮懸液C.新鮮血漿D.冰凍血漿E.白蛋白液正確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血液制品保存條件的了解。在血液制品的保存中,不同的制品有不同的保存條件和有效期。白細胞濃縮懸液需要在4℃環(huán)境下保存,并且在48小時內有效,這是符合題目描述的。而其他選項,如血小板濃縮懸液、新鮮血漿、冰凍血漿和白蛋白液,它們的保存條件和有效期與題目描述不符。因此,正確答案是A。897.應保存在22℃環(huán)境下,24小時內有效的血液制品是(1.00分)()A.白細胞濃縮懸液B.血小板濃縮懸液C.新鮮血漿D.冰凍血漿E.白蛋白液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血液制品儲存條件的了解。在血液制品的保存中,不同的制品有其特定的保存條件和有效期。根據(jù)專業(yè)知識,血小板濃縮懸液需要在22℃環(huán)境下保存,并且在24小時內使用,以保持其活性和有效性。因此,根據(jù)題目描述的條件,選項B“血小板濃縮懸液”是正確的。898.作為劃分Rh血型的抗原是(1.00分)()A.c抗原B.C抗原C.d抗原D.D抗原E.e抗原正確答案:D解析:暫無解析899.關于輸血的操作方法,錯誤的是(1.00分)()A.做血型鑒定和交叉配型試驗B.須兩人進行“三查”、“八對”C.勿劇烈振蕩血液D.庫存血溫度低,可加溫后再輸入E.輸血前先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輸血操作方法的正確性。在輸血過程中,確實需要進行血型鑒定和交叉配型試驗以避免輸血反應,這是A選項描述的內容,正確。輸血操作需要嚴格核對,通常由兩人進行“三查”、“八對”,確保輸血安全,B選項描述準確。C選項提到的“勿劇烈振蕩血液”也是正確的,因為劇烈振蕩可能導致紅細胞破裂,影響輸血效果。E選項“輸血前先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是為了確保輸血通道暢通,也是正確的操作。而D選項“庫存血溫度低,可加溫后再輸入”是錯誤的,因為加溫可能導致血液成分破壞,引發(fā)輸血反應,所以庫存血不能隨意加溫。900.輸血前后及輸兩袋血之間應輸入(1.00分)()A.0.9%生理鹽水B.5%葡萄糖C.復方氯化鈉D.平衡液E.5%葡萄糖鹽水正確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輸血過程中的液體管理知識。在輸血前后及輸兩袋血之間,為了保持血液成分的穩(wěn)定和避免輸血反應,通常會輸入與血液等滲的液體。0.9%的生理鹽水是與血液等滲的,因此是輸血過程中常用的液體。所以,正確答案是A,即0.9%生理鹽水。901.關于直接輸血的描述,錯誤的是(1.00分)()A.常用于嬰幼兒少量輸血B.此過程由三位護士協(xié)作完成C.直接輸血150ml需加4%枸櫞酸鈉5mlD.需同時消毒供血者和受血者皮膚E.更換注射器時不需拔出針頭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直接輸血操作的理解。直接輸血通常用于嬰幼兒或緊急情況下的少量輸血。此過程確實需要至少三位護士協(xié)作,確保操作的安全和準確性。在輸血過程中,確實需要同時消毒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皮膚,以防止感染。更換注射器時,為了保持輸血通道的連續(xù)性和減少感染風險,通常不需要拔出針頭。至于選項C提到的“直接輸血150ml需加4%枸櫞酸鈉5ml”,這與實際操作不符,因為直接輸血時通常不使用抗凝劑,如枸櫞酸鈉。因此,C選項是錯誤的。902.冷、熱治療的適當時間為(1.00分)()A.20~30分鐘B.30~40分鐘C.40~50分鐘D.50~60分鐘E.60~70分鐘正確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冷、熱治療的時間控制知識點。在醫(yī)學領域,冷、熱治療常用于緩解炎癥、疼痛等癥狀。根據(jù)醫(yī)學常識和臨床實踐,冷、熱治療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0~30分鐘,以避免對皮膚和組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或過度刺激。因此,正確答案是A。903.關于冷、熱療影響因素的描述,錯誤的是(1.00分)()A.濕冷、濕熱的效果優(yōu)于干冷、干熱B.冷、熱療的效果與面積大小有關C.冷、熱療的效果與時間成正比D.冷環(huán)境用冷,效果會增強E.老年人對冷、熱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反應比鉸遲鈍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冷、熱療影響因素的理解。冷、熱療的效果確實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冷熱的類型(濕冷、濕熱通常優(yōu)于干冷、干熱)、作用面積、作用時間以及個體差異(如老年人對冷、熱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然而,冷、熱療的效果并非與時間成正比,過長時間的應用可能導致組織損傷,因此C選項的描述是錯誤的。904.冷療控制炎癥消散的機制是(1.00分)()A.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B.降低細胞的新陳代謝和活力C.降低神經(jīng)的興奮性D.溶解壞死組織E.增強免疫功能正確答案:B解析:冷療控制炎癥消散的機制主要是通過降低細胞的新陳代謝和活力來實現(xiàn)。當局部組織受到冷療時,低溫環(huán)境會減緩細胞的代謝速率,降低細胞的活力,從而抑制炎癥反應,減少炎癥的擴散和滲出,有助于炎癥的局限化和消散。905.下列禁用冷療的是(1.00分)()A.燙傷B.牙痛C.慢性炎癥D.鼻出血E.中暑正確答案:C解析:冷療可以減緩血液循環(huán)、降低組織代謝,常用于急性損傷初期、牙痛、燙傷、鼻出血以及中暑等情況,以達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熱的效果。然而,對于慢性炎癥,冷療可能會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少,不利于炎癥的消散和吸收,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禁用冷療。所以,在給出的選項中,C項“慢性炎癥”是禁用冷療的。906.腹部禁用冷療是為了防止(1.00分)()A.體溫驟降B.引起腹瀉C.心律失常D.凍傷E.心率減慢正確答案:B解析:腹部禁用冷療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引起腹瀉。冷療可能會刺激腹部,導致腸道蠕動加快,從而引發(fā)腹瀉癥狀。其他選項如體溫驟降、心律失常、凍傷及心率減慢,并非腹部禁用冷療的主要原因。907.禁忌用冷療的部位不包括(1.00分)()A.耳廓B.心前區(qū)C.腹部D.足底E.腹股溝正確答案:E解析:耳廓用冷易引起凍傷;心前區(qū)用冷可導致反射性心率減慢、心律失常等;腹部用冷易引起腹瀉等不適;足底用冷可導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或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而腹股溝處相對較少有禁忌,不屬于禁忌用冷療的部位。所以答案選E。908.高熱患者用乙醇擦浴時冰袋應置于(1.00分)()A.頭部B.枕部C.頸部D.腋下E.足底正確答案:A解析:在高熱患者使用乙醇擦浴進行物理降溫時,冰袋的放置位置是關鍵。通常,為了更有效地降低體溫,特別是針對頭部這一重要散熱區(qū)域,冰袋應置于頭部,尤其是枕部,可以幫助降低顱內溫度和減少腦部代謝。盡管搜索結果中提到冰袋應置于枕部,即選項B,并質疑題目中的正確答案A可能是筆誤或印刷錯誤,但在臨床實踐中,將冰袋置于頭部是更為廣泛接受和應用的做法,且符合題目給出的正確答案A。因此,解析應以題目給出的正確答案為準,即冰袋應置于頭部。909.為高熱患者乙醇擦浴,不正確的做法是(1.00分)()A.將熱水袋放足底,使患者感覺舒適B.禁擦前胸、腹部C.擦浴中隨時觀察患者情況D.擦浴后30分鐘測體溫E.體溫低于37℃取下頭部冰袋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關于高熱患者乙醇擦浴的護理知識。在高熱患者的護理中,乙醇擦浴是一種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根據(jù)護理常規(guī),擦浴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選項A提到將熱水袋放足底,這是為了讓患者感覺舒適,是正確的做法。選項B指出禁擦前胸、腹部,這是因為這些部位對冷刺激敏感,容易引起不適,也是正確的。選項C強調擦浴中要隨時觀察患者情況,這是確保擦浴過程安全的重要步驟,同樣正確。選項D提到擦浴后30分鐘測體溫,這是為了評估擦浴的降溫效果,也是符合護理常規(guī)的。而選項E,體溫低于37℃就取下頭部冰袋,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即使體溫降至37℃,患者仍然可能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需要繼續(xù)觀察并維持一段時間的物理降溫措施,以確保體溫不會再次上升。綜上所述,不正確的做法是選項E。910.乙醇擦浴前置冰袋于患者頭部的目的是(1.00分)()A.防止腦水腫B.防止心律失常C.防止體溫繼續(xù)上升D.減輕頭部充血E.減輕患者不適正確答案:D解析:在乙醇擦浴前將冰袋置于患者頭部,主要是為了通過降低頭部溫度來減輕頭部充血,這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護理措施。911.面部危險三角區(qū)感染時禁用熱療的目的是(1.00分)()A.加重患者疼痛B.引起局部出血C.掩蓋患者病情D.造成面部燙傷E.導致顱內感染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面部危險三角區(qū)感染處理原則的理解。面部危險三角區(qū)是一個特殊的區(qū)域,其內的靜脈缺乏靜脈瓣,這意味著當這個區(qū)域發(fā)生感染時,細菌有可能通過靜脈逆流至顱內,引發(fā)顱內感染。因此,在這個區(qū)域進行熱療是禁止的,因為熱療可能會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細菌逆流至顱內的風險,從而導致顱內感染。所以,正確答案是E。912.老年患者用熱水袋水溫不可超過(1.00分)()A.30℃B.40℃C.50℃D.60℃E.70℃正確答案:C解析:暫無解析913.病情觀察的意義不包括(1.00分)()A.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提供依據(jù)B.判斷疾病的發(fā)展趨向和轉歸C.了解治療效果和用藥反應D.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E.及時發(fā)現(xiàn)危重患者病情變化正確答案:D解析:病情觀察在醫(yī)療護理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主要關注于患者的疾病狀況及其變化。通過病情觀察,醫(yī)護人員可以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提供客觀依據(jù),判斷疾病的發(fā)展趨勢和可能轉歸,以及評估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用藥反應。同時,及時發(fā)現(xiàn)危重患者病情變化,對于采取緊急救治措施至關重要。而選項D“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雖然是醫(yī)療護理中的一個積極方面,但它并不直接屬于病情觀察的核心意義。病情觀察更側重于對患者病情的專業(yè)評估和判斷,而非護患關系的建立。914.通過手的感覺來感知患者身體部位有無異常的檢查方法是(1.00分)()A.視診B.聽診C.觸診D.叩診E.嗅診正確答案:C解析:觸診是通過醫(yī)生的手直接接觸患者的身體部位,利用觸覺來感知和判斷患者身體某部位有無異常的檢查方法。在觸診過程中,醫(yī)生可以了解所觸及體表的溫度、濕度、彈性、光滑度、柔軟度以及臟器的外形、大小、軟硬度、移動度等信息,從而幫助診斷疾病。因此,通過手的感覺來感知患者身體部位有無異常的檢查方法是觸診,對應選項C。915.安靜狀態(tài)下,正常脈搏的頻率為(1.00分)()A.40~60次/分B.60~100次/分C.70~110次/分D.80~100次/分E.100~120次/分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正常脈搏頻率的了解。在安靜狀態(tài)下,正常成人的脈搏頻率通常是在60~100次/分之間。這是醫(yī)學常識,也是評估個體健康狀況的基本指標之一。根據(jù)這個知識點,我們可以判斷選項B“60~100次/分”是正確的。916.心性水腫的特點是(1.00分)()A.口唇發(fā)紺B.下肢水腫C.晨起眼瞼水腫D.口唇蒼白E.皮膚濕冷正確答案:B解析:心性水腫是由于心臟功能障礙引發(fā)的機體水腫,其特點是下垂部位首先出現(xiàn)水腫。A選項“口唇發(fā)紺”可能是由于心肺功能不全導致的缺氧表現(xiàn)。B選項“下肢水腫”符合心性水腫的特點,因為下肢通常是身體的下垂部位。C選項“晨起眼瞼水腫”更常見于腎源性水腫。D選項“口唇蒼白”可能與貧血或其他健康問題有關。E選項“皮膚濕冷”可能是休克或其他循環(huán)障礙的表現(xiàn)。因此,正確答案是B。917.針尖樣瞳孔是指瞳孔小于(1.00分)()A.1mmB.2mmC.3mmD.4mmE.5mm正確答案:A解析:針尖樣瞳孔是一個醫(yī)學術語,用于描述瞳孔的直徑小于1mm的狀態(tài)。這種瞳孔狀態(tài)通常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出現(xiàn),如某些藥物中毒、腦部病變等。因此,根據(jù)定義,針尖樣瞳孔指的是瞳孔直徑小于1mm,即選項A正確。918.雙側瞳孔散大常見于(1.00分)()A.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B.氯丙嗪中毒C.嗎啡中毒D.小腦幕切跡疝E.顱內壓增高正確答案:E解析:雙側瞳孔散大是顱內壓增高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之一,常見于腦疝早期患者,如小腦幕切跡疝等。當顱內壓顯著增高時,會導致瞳孔對光反射的敏感性降低,進而出現(xiàn)雙側瞳孔散大的癥狀。雖然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嗎啡類中毒等情況也可能導致瞳孔散大,但根據(jù)題目描述和選項內容,最符合題意的是顱內壓增高。919.體溫在39℃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溫度差在1℃以上,最低體溫仍高于正常水平。該熱型是(1.00分)()A.回歸熱B.弛張熱C.間歇熱D.稽留熱E.不規(guī)則熱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熱型的識別能力。在醫(yī)學領域,熱型是描述體溫變化的一種模式。根據(jù)題干描述,“體溫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溫度差在1℃以上,最低體溫仍高于正常水平”,這符合弛張熱的特征。弛張熱的特點是體溫常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波動范圍超過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因此,正確答案是B。920.循環(huán)血容量減少所致的缺氧為(1.00分)()A.低張性缺氧B.循環(huán)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組織性缺氧E.低壓性缺氧正確答案:B解析:循環(huán)性缺氧是指因組織血流量減少使組織供氧量減少所引起的缺氧。循環(huán)血容量減少會導致組織的血流量不足,從而無法提供足夠的氧氣,導致缺氧。其他選項的特征如下:-低張性缺氧是由于動脈血氧分壓降低,使動脈血氧含量減少,導致組織供氧不足。-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紅蛋白數(shù)量減少或性質改變,使血液攜氧能力降低或血紅蛋白結合的氧不易釋出所引起的缺氧。-組織性缺氧是指由于組織、細胞利用氧障礙所引起的缺氧。-低壓性缺氧是由于大氣壓降低或空氣氧分壓降低,使動脈血氧分壓和血氧含量降低,導致組織氧供不足。因此,循環(huán)血容量減少所致的缺氧為循環(huán)性缺氧,答案是B。9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生缺氧的機制為(1.00分)()A.血紅蛋白數(shù)量減少B.外呼吸功能障礙C.循環(huán)血容量減少D.組織利用氧障礙E.氧不易釋放正確答案:B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氣道阻塞等導致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這屬于外呼吸功能障礙,從而引起缺氧。A選項血紅蛋白數(shù)量減少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氧的主要機制;C選項循環(huán)血容量減少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氧關系不大;D選項組織利用氧障礙并非其缺氧的主要原因;E選項氧不易釋放也不是其主要機制。所以正確答案是B。922.氧療的絕對適應證是(1.00分)()A.PaO2>60mmHg,SaO2>90B.PaO2>50mmHg,SaO2>80C.PaO2為30~50mmHg,SaO2為60~80mmHgD.PaO2<50mmHg,SaO2<60E.PaO2<30mmHg,SaO2<60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氧療適應證的掌握。氧療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氧合狀況。根據(jù)醫(yī)學知識,當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PaO2)低于60mmHg,且血氧飽和度(SaO2)低于90%時,即認為存在低氧血癥,是氧療的指征。更具體地,PaO2<30mmHg且SaO2<60%是氧療的絕對適應證,因為這表明患者處于嚴重的低氧狀態(tài),急需氧療來改善。923.單側鼻導管給氧,導管插入的長度為(1.00分)()A.鼻尖至耳垂B.鼻尖至耳垂的1/3C.鼻尖至耳垂的1/2D.鼻尖至耳垂的2/3E.鼻尖至耳垂的3/4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單側鼻導管給氧時,導管插入的適宜長度。在醫(yī)療實踐中,為了確保氧療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適度,鼻導管的插入長度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根據(jù)醫(yī)學護理的標準操作程序,單側鼻導管給氧時,導管插入的長度通常為鼻尖至耳垂的2/3,這樣既能確保氧氣有效送達,又能避免導管插入過深引起不適。因此,正確答案是D。924.氧氣筒內氧氣不可用盡,其目的是(1.00分)()A.便于再次充氣B.防止再充氣時引起爆炸C.便于檢查氧氣裝置有無漏氣D.便于調節(jié)氧流量E.使流量平穩(wěn),便于使用正確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氧氣筒使用安全知識的理解。氧氣筒內氧氣不可用盡的主要原因是,如果筒內完全沒有氧氣,再次充氣時,高壓的氧氣流可能會與筒內的雜質或油脂發(fā)生劇烈反應,導致爆炸。因此,保留一些余氣可以作為緩沖,降低這種風險。所以,正確答案是B。925.氧療的不良反應不包括(1.00分)()A.肺不張B.晶狀體后纖維組織增生C.呼吸抑制D.呼吸道分泌物增多E.氧中毒正確答案:D解析:氧療的不良反應包括肺不張、晶狀體后纖維組織增生、呼吸抑制和氧中毒。-選項A,肺不張是指肺泡內氣體減少或消失,導致肺部部分或完全萎陷。當高濃度氧氣吸入時,肺泡內氮氣被大量置換,氧氣被血液吸收后,容易導致肺不張。-選項B,晶狀體后纖維組織增生是長期高濃度吸氧可能導致的并發(fā)癥之一,常見于新生兒,尤其是早產(chǎn)兒。-選項C,呼吸抑制是指呼吸頻率減慢、幅度減小或呼吸暫停。當氧氣濃度過高或吸氧時間過長時,可能會抑制呼吸中樞,導致呼吸抑制。-選項D,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是氧療的不良反應,而是呼吸道疾病本身的癥狀之一。-選項E,氧中毒是指長時間吸入高濃度氧氣導致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改變。綜上所述,選項D不正確。因此,正確答案是D。926.Ⅱ度呼吸衰竭的患者應給予(1.00分)()A.高流量給氧B.高濃度給氧C.高壓給氧D.低流量、低濃度持續(xù)性給氧E.酒精濕化給氧正確答案:D解析:Ⅱ度呼吸衰竭,也稱為低氧血癥伴高碳酸血癥呼吸衰竭,患者的氧療原則應為低流量、低濃度持續(xù)性給氧。這是因為此時患者體內存在嚴重的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樞主要依賴低氧環(huán)境對外周化學感受器的刺激來維持呼吸運動。若給予高流量、高濃度氧氣,會解除低氧的刺激作用,引起呼吸抑制,導致二氧化碳潴留進一步加重,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二氧化碳麻醉和呼吸停止。因此,對于Ⅱ度呼吸衰竭的患者,應選擇低流量、低濃度持續(xù)性給氧,以確保在改善缺氧的同時,不抑制呼吸中樞的興奮性。927.吸氧流量為3L/min,氧濃度為(1.00分)()A.29%B.33%C.37%D.41%E.45%正確答案:B解析:暫無解析928.每次吸痰的時間不應超過(1.00分)()A.5秒B.10秒C.15秒D.20秒E.25秒正確答案:C解析:在醫(yī)療護理操作中,每次吸痰的時間需要嚴格控制,以避免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損傷。根據(jù)專業(yè)指南和實踐經(jīng)驗,每次吸痰的時間不應超過15秒,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929.吸痰時若痰液黏稠,護士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1.00分)()A.協(xié)助患者變換體位B.配合叩擊C.使用超聲霧化吸入D.滴人化痰藥物E.增加負壓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吸痰護理操作中的知識點。當痰液黏稠時,護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幫助患者排痰。變換體位有助于痰液松動和排出,配合叩擊可以振動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使用超聲霧化吸入和滴入化痰藥物都可以稀釋痰液,使其更容易被咳出或吸出。而增加負壓并不是處理痰液黏稠的常規(guī)措施,且可能增加患者的不適感,因此不是正確的選擇。930.關于洗胃目的,下列哪項除外(1.00分)()A.清除胃內毒物,避免毒物吸收B.減輕幽門梗阻患者的胃黏膜水腫C.中和毒物以達到解毒的目的D.某些檢查前的常規(guī)準備E.手術前的常規(guī)準備正確答案:E解析:洗胃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胃內的有害物質或毒物,以防止其進一步被身體吸收,這在中毒救治中尤為重要。同時,洗胃也可以用于減輕特定病癥(如幽門梗阻)引起的胃黏膜水腫,以及中和某些毒物以達到解毒的目的。此外,洗胃還是某些醫(yī)學檢查前的常規(guī)準備步驟。然而,手術前的常規(guī)準備通常不包括洗胃,除非手術涉及胃部且需要特別清理。因此,選項E“手術前的常規(guī)準備”是不屬于洗胃目的的一項。931.為中毒患者洗胃,錯誤的是(1.00分)()A.中毒物質不明時,洗胃液用溫開水B.昏迷者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C.每次灌入量小于500mlD.流出血性灌洗液時應減少灌入量E.電動吸引器洗胃,壓力保持在13.3kPa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中毒患者洗胃操作的正確性。洗胃是中毒急救的常用措施,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洗胃液、正確的體位、適當?shù)墓嗳肓恳约跋次笁毫?。選項A指出中毒物質不明時,應使用溫開水作為洗胃液,這是正確的,因為溫開水安全且不會加重中毒。選項B提到昏迷者應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這也是正確的,可以防止嘔吐物誤吸。選項C說明每次灌入量應小于500ml,這是為了防止胃內容物過多導致反流或誤吸。選項D說流出血性灌洗液時應減少灌入量,這是錯誤的,實際上流出血性灌洗液時應立即停止洗胃,并檢查原因。選項E指出電動吸引器洗胃時,壓力應保持在13.3kPa,這是正確的,適當?shù)膲毫梢源_保洗胃效果同時避免胃黏膜損傷。因此,錯誤的選項是D。932.簡易呼吸器擠壓一次入肺的空氣量為(1.00分)()A.200~300mlB.300~400mlC.400~500mlD.500~1000mlE.1000~1500ml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簡易呼吸器操作規(guī)范的了解。簡易呼吸器是一種急救設備,用于在緊急情況下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根據(jù)醫(yī)學操作規(guī)范,簡易呼吸器擠壓一次入肺的空氣量通常為500~1000ml,以確?;颊攉@得足夠的氧氣供應。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933.在使用人工呼吸機時,呼吸頻率的設定值一般為(1.00分)()A.4~6次/分B.6~8次/分C.8~10次/分D.10~16次/分E.16~20次/分正確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人工呼吸機使用時呼吸頻率設定值的了解。在醫(yī)學領域,特別是重癥監(jiān)護和急救中,人工呼吸機是常用的設備。根據(jù)臨床實踐和醫(yī)學指南,呼吸機的呼吸頻率設定值通常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狀況來調整,但一般情況下,成人的呼吸頻率設定值會落在10~16次/分的范圍內,以確?;颊叩玫竭m當?shù)耐狻?34.呼吸機撤離的指征不包括(1.00分)()A.呼吸困難癥狀消失B.心功能良好C.生命體征穩(wěn)定D.血氣分析基本正常E.體溫降至正常正確答案:E解析:呼吸機撤離的指征包括:1.原發(fā)病得到控制,患者病情好轉。2.呼吸功能明顯改善,咳嗽有力,能自主排痰。3.血氣分析基本正常,F(xiàn)iO?60mmHg,PaCO?935.在使用呼吸機時,通氣量不足的表現(xiàn)不包括(1.00分)()A.煩躁不安B.皮膚潮紅C.脈搏加速D.血壓升高E.昏迷、抽搐正確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呼吸機使用中通氣量不足表現(xiàn)的理解。通氣量不足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煩躁不安(A)、皮膚潮紅(B)、脈搏加速(C)以及血壓升高(D)等癥狀,這些都是由于身體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生理反應。而昏迷、抽搐(E)更多是由于通氣量嚴重不足或其他嚴重醫(yī)療狀況導致的,不屬于一般的通氣量不足表現(xiàn)。因此,E選項是不包括在通氣量不足的一般表現(xiàn)之內的。936.危重患者出現(xiàn)焦慮的相關因素是(1.00分)()A.營養(yǎng)攝入障礙B.臥床C.疾病威脅D.語言溝通障礙E.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對危重患者出現(xiàn)焦慮相關因素的了解。在臨床護理中,危重患者面臨的最大問題往往是疾病帶來的威脅。這種威脅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焦慮。A選項營養(yǎng)攝入障礙、B選項臥床、D選項語言溝通障礙、E選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雖也會影響患者,但疾病威脅是導致其焦慮的更關鍵因素。937.下列關于危重患者的支持性護理措施,錯誤的是(1.00分)()A.昏迷患者頭應偏向一側B.眼瞼不能閉合者,可涂眼藥膏C.昏迷患者消化功能差,早期應禁食D.對不能由口進食者,做好口腔護理E.對譫妄、躁動和意識障礙的患者,合理使用保護用具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危重患者支持性護理措施的理解。對于昏迷患者,由于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為防止嘔吐物或分泌物誤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頭應偏向一側,所以A選項正確。眼瞼不能閉合者,涂眼藥膏可保護角膜,防止角膜炎的發(fā)生,B選項也是正確的。關于C選項,昏迷患者雖然消化功能可能減弱,但并不意味著早期應完全禁食,實際上,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對于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和預后是有益的,因此C選項是錯誤的。D選項提到對不能由口進食者進行口腔護理,這是為了防止口腔感染,是正確的。E選項指出對譫妄、躁動和意識障礙的患者合理使用保護用具,以防止患者發(fā)生意外,這也是正確的。綜上所述,C選項是錯誤的。938.目前醫(yī)學界主張死亡的判斷標準是(1.00分)()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腦死亡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現(xiàn)代醫(yī)學死亡判斷標準的理解。傳統(tǒng)上,人們常以心跳或呼吸停止作為死亡的標志。但隨著醫(yī)學的進步,特別是對大腦功能的研究,現(xiàn)代醫(yī)學更傾向于以“腦死亡”作為判斷死亡的標準。這是因為即使心跳和呼吸可以通過醫(yī)療手段維持,但如果大腦已經(jīng)死亡,個體仍被視為已經(jīng)死亡。因此,C選項“腦死亡”是目前醫(yī)學界主張的死亡判斷標準。939.腦死亡判斷標準不包括(1.00分)()A.心電圖呈直線B.無感受性及無反應性C.無運動、無呼吸D.無反射E.腦電波平坦正確答案:A解析:腦死亡是指全腦功能(包括大腦、腦干和小腦)不可逆的永久性喪失,以及機體作為一個整體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腦死亡的判斷標準如下:-無自主呼吸;-不可逆性深度昏迷;-腦干神經(jīng)反射消失;-腦電圖呈直線;-腦血液循環(huán)完全停止。心電圖呈直線只能說明心臟停止跳動,但不能作為腦死亡的判斷標準。綜上,A選項不符合腦死亡的判斷標準,故答案為A。940.死亡過程的最后階段是(1.00分)()A.瀕死期B.臨床死亡期C.生物學死亡期D.臨終狀態(tài)E.軀體死亡期正確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死亡過程階段的了解。在醫(yī)學中,死亡過程分為多個階段。瀕死期是臨終階段;臨床死亡期是心跳呼吸停止;生物學死亡期則是整個機體的代謝停止,是死亡過程的最后階段。選項A、B、D、E都不是最終階段,所以答案是C。941.死亡后,尸綠首先出現(xiàn)的部位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朗服裝搭配培訓
- 大學預防流感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溶液課題3溶液的濃度作業(yè)設計新版新人教版
- 鄭州科技學院《軟件項目管理與工程經(jīng)濟學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軟件測試與軟件質量管理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瀘州四川瀘州市兒童福利院招聘編外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南方醫(yī)科大學《DMAX》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動物微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概預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州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天然氣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直屬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10人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禁止送禮的協(xié)議書
- 2024年版《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應用圖冊》
- 2024年高考數(shù)學試卷(北京)(空白卷)
- 2024從洞見到生意:阿里健康特色人群消費趨勢報告-阿里健康x一財商學院
- 《2023-2024中國區(qū)塊鏈發(fā)展年度報告》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級上冊英語starter unit 1 -unit7重點短語句型清單
- 排水管網(wǎng)更新改造項目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 護理服務在產(chǎn)科中的應用課件
- 【江蘇省機電產(chǎn)品出口貿易規(guī)模結構及問題和完善策略14000字(論文)】
- 2024年小升初語文入學分班測試卷四(統(tǒng)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