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41∕T 1654-2018 SA-335 P92鋼中頻彎管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高清版)DB41∕T 1654-2018 SA-335 P92鋼中頻彎管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高清版)DB41∕T 1654-2018 SA-335 P92鋼中頻彎管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高清版)DB41∕T 1654-2018 SA-335 P92鋼中頻彎管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高清版)DB41∕T 1654-2018 SA-335 P92鋼中頻彎管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41DB41/T1654—2018SA-335P92鋼中頻彎管技術規(guī)程2018-07-30發(fā)布2018-10-30實施河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I 1 1 1 2 2 4 51本標準適用于火力發(fā)電廠規(guī)格外徑大于219mm、小于等于1420mm,壁厚小于等于150mm,彎曲半NB/T47013.3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3部NB/T47013.4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第4部ASMESA-335高溫用無縫鐵素體中頻彎管指采用中頻感應加熱的方法在加熱溫度T≥(Tc–56)℃的條件下彎制的彎管。注:Tc為鋼管材料的下臨界溫度。24規(guī)格與表示方法中頻彎管的規(guī)格范圍如下:——鋼管外徑OD:OD≤1420mm。——鋼管壁厚S:S≤150mm。——彎曲半徑R:R≥3.00D。4.2表示方法鋼號-彎曲角度(°)—厚(mm)或壁厚序列號—外徑(mm)5彎管要求5.1鋼管驗收5.1.1鋼管質量應符合ASMESA-335的要求,并附有材質合格證書,進口材料應有報關單、商檢報告5.1.2鋼管的采購、驗收應符合ASMESA-335、DL/T438和JB/T3375的規(guī)定。5.2彎制前準備5.2.1SA-335P92鋼管在使用前應對材料檢驗編號、材料牌號、爐批號、加工編號(或產品圖號)進行標記移植。5.2.2鋼管在彎制前應驗證其材料牌號。鋼管直徑和壁厚應符合相應的設計要求。5.2.3鋼管在彎制前應作宏觀檢查。經檢查發(fā)現(xiàn)有重皮、裂紋、劃痕、凹坑等局部缺陷的鋼管,應逐步修磨直至缺陷完全消除,修磨后的實際壁厚仍應符合其相應的設計要求。5.2.4彎制時應將直管較厚的一側置于彎管的受拉側。5.2.5彎管的感應圈寬度選擇應在鋼管壁厚的2.5~3.5倍。當鋼管壁厚在50mm以下時,宜選擇2.5~3.0倍;當鋼管壁厚在50mm以上時,宜選擇3.0~3.5倍。5.2.6在彎管過程中如因彎制工藝需增加臨時焊口,臨時焊口的位置和坡口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管道的臨時焊口中心線距起彎點的距離不得小于管道公稱外徑;b)管道拼接坡口應符合產品設計圖樣的規(guī)定。35.3.1彎管每端應有直管段,直管段長度一般不應小于管子的外徑。對于中頻彎管,推薦的公稱直徑DN直管段長度L05.3.2彎管彎制前直管要求的壁厚為補償彎制過程中彎管外弧側受拉引起的減薄量,彎制彎R≥6OD≥1.06SmR=5OD≥1.08SmR=4OD≥1.14SmR=3OD≥1.25Sm5.3.6中頻彎制采用光電測溫儀或光學測溫儀,對彎曲部位內外側的溫度進行跟蹤監(jiān)測。測5.5.1中頻彎管后應進行整體正火加回火熱處理,推薦正火溫度1040℃~1080℃,保溫時間按壁厚每毫米1.5min計,但不少于20min;回火溫度750℃~790℃,保溫時間按壁厚每毫米2.5min計,5.5.3彎管正火奧氏體化后,進行強迫風冷。冷卻過程中,900℃~482℃區(qū)間內的冷卻速度應不低45.5.5熱處理后,當彎管角度超出允許偏差值時,可采用低于回火溫度30℃的溫度進行校正。6質量要求和檢驗方法6.1彎管熱處理后,采用目測或借助放大鏡、照明工具對彎管逐件檢查外觀。彎管表面不應有裂紋、至缺陷完全消除,修磨后的實際壁厚應符合6.5要求。6.2彎管熱處理后,采用便攜式硬度計逐件進行硬度檢驗。硬度檢驗至少在彎管彎曲部位均選勻取36.3彎管熱處理后,對彎管彎曲部位進行金相檢驗。檢驗數(shù)量按每批(同規(guī)格、同爐)抽檢20%,但不得少于1件。金相檢驗在彎管彎曲部位中性側進行,顯微組織為回火馬6.4彎管減薄率采用測厚儀在彎管受拉側中心線上至少均勻取5點進行檢測。但彎管任何一點的實測最小壁厚允許值見表4,且不得小于直管設計最小壁厚Sm。表4彎管減薄率允許值彎曲半徑/工程外徑(R/DN)6.5彎管圓度用外卡尺在彎管彎曲部分至少均勻取5個截面進行檢驗,允許值見表5。表5彎管圓度要求允許值圓度6.6平面彎管彎曲角度的允許偏差為±0.5°,參見圖1。不在同一平面上兩個連續(xù)彎空間夾角的允許偏差:當夾角成90°時,允許偏差為±1°;當夾角不成90°時,允許偏差為±1.5°,參見圖2。彎曲角度按照DL/T515要求測量。圖1平面彎管彎曲角度允許偏差5夾角等于90°夾角不等于90°圖2不在同一平面上兩個連續(xù)彎的空間夾角允許偏差6.7彎管彎曲半徑允許偏差為±50mm。6.8彎管波浪率不應大于2%,且波距A與波浪度h之比應大于12,參見圖3。圖3彎管波浪率示意圖6.9同一平面上的彎管的平面度應符合表6規(guī)定。表6同一平面上彎管的平面度6.10彎管兩端坡口應符合設計圖紙或DL/T869標準的要求。6.11彎管兩端坡口加工后的結構尺寸L的允許偏差見表7。表7結構尺寸允許偏差結構尺寸L允許偏差6.12彎曲部分的受拉側中心線上下各45°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