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5.1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練習含解析魯教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5.1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練習含解析魯教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5.1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練習含解析魯教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5.1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練習含解析魯教版_第4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5.1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練習含解析魯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0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實力1人口的自然增長(2024·全國卷I改編)下圖示意2024年歐盟籍和非歐盟籍的人口結構。據此完成(1)、(2)題。(1)與歐盟籍相比,2024年非歐盟籍 ()A.男性人口數量較多B.25~50歲女性比例較小C.勞動人口比例較大D.50歲以上人口比例較大(2)據圖分析歐盟境內歐盟籍人口增長模式,推斷 ()A.誕生率較高 B.老齡化嚴峻C.勞動力足夠 D.歐盟籍人口增長快速【解析】(1)選C,(2)選B。第(1)題,圖中顯示的是不同年齡段的人口比例,而不是人口數量。從不同年齡段的人口比例來看,非歐盟籍的男性比重在整個年齡段的比重中并沒有超出歐盟籍,只是在25~50歲超出了歐盟籍,其他年齡段均小于歐盟籍,所以男性人口比例非歐盟籍并非較多;圖中顯示25~50歲女性比例非歐盟籍較大,超出了2%,而歐盟籍才1%左右,故與歐盟籍相比非歐盟籍的25~50歲女性比例較大;圖中25~50歲非歐盟籍人口比例遠大于歐盟籍,該年齡階段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說明非歐盟籍與歐盟籍相比,勞動人口比例較大;圖中非歐盟籍50歲以上人口比例小于歐盟籍。第(2)題,歐盟境內的歐盟籍人口增長模式為“低-低-低”模式,誕生率低,老齡化嚴峻,勞動力不足,人口增長緩慢。瞄準方向提高效率【學問+方法突破】(勾選本題考查的學問和方法)題號考查的學問和方法(1)突破2A.看人口數量B.看人口結構C.看人口增長模式D.看人口素養(yǎng)(2)突破2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低-低-低”模式D.看人口結構答案:(1)B(2)CD【備用真題】(2024·海南高考)據世界人口組織預料,2050年,世界人口將由2000年的60億增長到90億。下圖示意某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據此完成(1)、(2)題。(1)該國可能是 ()A.中國 B.美國C.印度 D.俄羅斯(2)依據預料,從2000年到2050年,該國 ()A.人口增長模式由原始型向傳統(tǒng)型轉變B.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C.老齡人口數量漸漸削減D.人口數量比較穩(wěn)定【解析】(1)選C,(2)選B。第(1)題,讀圖可知,2000年世界人口為60億,該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約18%,大約為11億左右,結合時間和人口數量,應為印度。第(2)題,讀圖可知,該國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從2000年到2050年基本沒有變更,表明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突破1人口數量計算的方法對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人口數量增減狀況進行相關計算,必需明確兩個要素:一是該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口總數,即人口基數。二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其涉及的計算主要有以下三種。(1)自然增長率、誕生率、死亡率的計算①自然增長率=誕生率-死亡率(2)一年內人口數量增加的計算人口增長數=該年人口總數×自然增長率=誕生人口數-死亡人口數(3)n年后人口總數的計算該年人口數×(1+自然增長率)n(n為年數)突破2人口增長模式的推斷方法(1)從時空分布規(guī)律推斷。①依據所處歷史發(fā)展階段(時間):②依據國家類型(空間):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屬于過渡型;個別發(fā)展中國家如中國、古巴等屬于現(xiàn)代型;發(fā)達國家則屬于現(xiàn)代型。(2)從人口增長特征推斷。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模式;過渡型是“高-低-高”模式;現(xiàn)代型是“低-低-低”模式。②定量描述:誕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原始型4%左右4%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負值過渡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現(xiàn)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負值(2024·泉州模擬)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全年誕生人口1723萬人,比2024年削減了63萬人,人口誕生率同比下降了0.52‰,只有12.43‰。2024年兩會,一位全國人大代表遞交實行全面放開三孩政策的議案。據此回答1、2題。1.2024年國家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接著2024年兩會人大代表遞交實行全面放開三孩政策的議案,試分析其理由是 ()A.勞動適齡人口在削減B.人口增長停滯,老齡化嚴峻C.二孩政策成效不明顯D.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人口少2.2024年我國誕生人口比2024年削減63萬人的緣由有 ()①現(xiàn)階段子女撫養(yǎng)成本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上升②重男輕女傳統(tǒng)思想觀念束縛③“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前絕大多數家庭已有二孩④年輕夫婦生育觀念已發(fā)生變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1選C,2選D。第1題,依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和材料信息,不能體現(xiàn)勞動適齡人口在削減;我國目前人口自然增長率雖然下降,但依舊為正值,說明人口總數仍舊在增長;自2024年國家實施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來,新生兒增長不明顯,二孩政策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初衷很難實現(xiàn),這是人大代表提出全面放開三孩政策的主要緣由;全面放開三孩政策對緩解男女比例失調作用不大。第2題,2024年我國誕生人口比2024年削減63萬人,說明雖然實行“全面二孩”政策,但是誕生率沒有明顯增加,還下降了,說明我國婦女不情愿多生小孩,這是與生育觀念發(fā)生變更、小孩撫養(yǎng)成本高有干脆關系;重男輕女觀念嚴峻會促進誕生率提高;“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前,我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只有少數家庭有二孩。(2024·曲陽模擬)2024年1月網文“中國人口形勢雪崩”成為網上熱搜。2024年誕生人口1723萬人,比國家衛(wèi)計委(衛(wèi)生和安排生育委員會)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初最低預料少了整整200萬,比日本的誕生率還低,部分專家甚至推想2100年,中國人口可能消逝一半。下圖為2024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有兩處明顯人口年齡結構高峰,推想歷史上中國人口誕生最高峰可能是()A.1950~1960年 B.1960~1970年C.1970~1980年 D.1980~1990年4.“中國人口形勢雪崩”,主要指 ()A.人口數量急劇萎縮 B.全面二孩政策失效C.整體人口極度老化 D.人口死亡率驟增【解析】3選B,4選A。第3題,由圖可知,在2024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圖中20~24歲、25~29歲和40~44歲、45~49歲為兩處明顯的高峰,結合生育常識可知,婦女生育年齡主要是在20歲左右起先,20~24歲,25~29歲可能是40~44歲45~49的后代,從而推想最高峰應在40~49歲的誕生的時間1965~1974年。1971年中國全面安排生育,特殊是20世紀70年頭后期,是中國人口發(fā)生根本性轉變時期。第4題,民眾生育意愿持續(xù)走低,假如低生育率不能逆轉,中國人口可能消逝一半,人口雪崩主要指人口數量變更。全面二孩政策受生育成本高、生育觀念變更影響,效果未達到預期,但不能將全面二孩政策定義為失效;人口形勢雪崩,關鍵在于將來形勢的發(fā)展,誕生數量比預期的少,與人口老齡化關系不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提高,人口的死亡率會有所下降,而不會驟增。下圖示意某國2012~2024年的人口誕生率、死亡率、增長率與凈增人口數量狀況。據此回答5、6題。5.關于該國2012~2024年人口變更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口自然增長率呈上升趨勢,人口總量始終在下降B.年凈增人口數量呈上升趨勢,人口死亡率仍舊很高C.2012~2013年增長率變更主要是自然增長產生的D.2024~2024年增長率變更是激勵生育政策的實效6.該國最有可能是 ()A.印度B.俄羅斯C.美國D.巴西【解析】5選C,6選B。第5題,該國2012~2024年人口死亡率始終大于誕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是負值,2012~2024年人口增長率是負值,凈增人口是負值,人口數量下降;202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是負值,人口增長率是正值,2024年人口總量增加,凈增人口是正值;2012~2024年年凈增人口數量是負值,2024年年凈增人口數量是正值,但人口死亡率較高;2012~2013年人口增長率變更幅度約等于人口自然增長率(誕生率-死亡率)的變更幅度,且均為負值,因此人口增長率變更的主要緣由是人口自然增長的變更;和2024~2024年相比,該國2024~2024年人口增長率變更很大,而此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誕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長應當是機械增長(比如移民等)。第6題,該國2024年凈增人口約為50萬,此時增長率約為3‰,據此可以推想該國人口過億,是人口大國,該國人口自然增長是負增長,人口增加緩慢;巴西、美國、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正值;所以該國最有可能是俄羅斯。實力2人口問題1.(2024·江蘇高考)下圖為“某國2024年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讀圖回答(1)、(2)題。(1)導致該國青壯年性別比嚴峻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動蕩 B.生育觀念C.產業(yè)結構 D.自然災難(2)該國最可能位于 ()A.北美 B.西亞 C.西歐 D.南美【解析】(1)選C,(2)選B。第(1)題,從圖中可知,該國青壯年男性人口較多,這和當地多青壯年男性從事的產業(yè)結構有關。政局動蕩時,青壯年男性所占比例會下降,自然災難對男女的影響區(qū)分不大,生育觀念影響的是0~4歲嬰幼兒。第(2)題,以青壯年男性為主的多為重工業(yè)或采掘工業(yè),西亞地區(qū)石油資源豐富,吸引大量青壯年男性勞動力遷入,具有類似的人口性別年齡結構。北美、西歐為經濟發(fā)達國家,第三產業(yè)所占比例較大,南美洲為發(fā)展中國家,第一產業(yè)比重較大。2.(2024·北京高考)2024年德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量的20.6%。下圖示意德國各州65歲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據圖描述德國老齡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舉人口老齡化對該國可能帶來的影響?!窘馕觥康聡淆g人口分布特征須要從分布是否勻稱,大部分地區(qū)的密度范圍、分布方位、形態(tài)特點等方面詳細分析。人口老齡化對該國可能帶來的影響,須要從當地勞動力、政府財政和社會福利負擔、兵源和養(yǎng)老產業(yè)等方面作答。答案: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東部密度小,東北部差異顯著。影響:勞動力數量削減,養(yǎng)老壓力加大等。瞄準方向提高效率【學問+方法突破】(勾選本題考查的學問和方法)題號考查的學問和方法1.(1)突破3A.導致青壯年男性人口增加的因素B.思索生育觀念對性別比的影響C.確定性別比失衡是人口自然增長的結果D.確定性別比失衡是人口遷移的結果1.(2)突破1A.發(fā)展中國家資源開發(fā)B.發(fā)達國家勞動力缺乏C.發(fā)展中國家誕生率高D.發(fā)達國家老齡化嚴峻2突破1A.對資源環(huán)境壓力大B.人口素養(yǎng)降低C.勞動力不足D.青壯年負擔過重答案:1.(1)AD(2)A2.CD突破1兩類國家的人口問題及解決措施突破2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及對策問題對策人口基數大,增長快①嚴格限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yǎng);②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減輕人口對資源和環(huán)境的壓力農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養(yǎng)低人口性別比例失調,男性比例偏高人口老齡化人口地區(qū)分布不均衡突破3人口結構的相關學問(1)人口性別結構。①人口性別結構是指在肯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內),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口構成中,新誕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總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性別比”來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對應的男性數量來衡量。②性別比失衡會造成婚姻、家庭、社會的不穩(wěn)定,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2)人口文化素養(yǎng)結構。人口文化素養(yǎng)結構體現(xiàn)了人口的受教化水平,假如人口文化素養(yǎng)總體水平過低,將不利于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國家要加大教化投入,加大勞動力的職業(yè)技能培訓。(2024·石嘴山模擬)下圖為1953~2024年我國總人口和兒童人口變更圖。據此完成1、2題。1.由圖可知,我國 ()A.總人口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B.兒童總人數持續(xù)下降C.兒童人口所占比重始終下降D.2000年后,總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減緩2.依據上圖推斷,下列關于我國人口說法錯誤的是 ()A.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峻B.1982年后,兒童人口數下降,與安排生育政策有關C.兒童比重下降,所以要全面放開安排生育政策D.青壯年所擔當的養(yǎng)老壓力越來越大【解析】1選D,2選C。第1題,依據圖示數值,我國總人口的增長速度整體上是減慢趨勢;兒童總人數先上升,后下降;兒童人口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2000年后,總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減慢。第2題,我國人口老齡化整體上是越來越嚴峻;1982年后,兒童人口數下降,與安排生育政策有關;兒童比重下降,仍要堅持安排生育政策,應有安排調整;人口老齡化嚴峻,青壯年所擔當的養(yǎng)老壓力越來越大?!炯庸逃柧殹肯卤頌?024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嚴峻的前五個省區(qū)老齡化統(tǒng)計表,完成(1)、(2)題。省區(qū)江西內蒙古山西云南海南65歲以上人口占該省區(qū)總人口比重(%)9.69.448.78.388.25(1)影響五省區(qū)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遷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