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7課時物體的浮與沉
1.
(2023無錫宜興模擬)將重為5
N的物體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物體漂浮在
水面上且溢出2
N的水,物體受到的浮力(
B
)A.
一定等于3
NB.
一定等于5
NC.
可能等于2
ND.
可能等于3
N解析:因為物體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F?。紾=5
N。所以選B。B12345678910112.
(2024蘇州昆山模擬)如圖所示,小明把一個馬鈴薯(密度為ρ1)放入
盛有濃鹽水(密度為ρ2)的容器中,馬鈴薯處于漂浮狀態(tài),現(xiàn)將鹽水面以上
的部分切去后再次放入容器中,不計水的損失。下列四個判斷,有幾個是
正確的(
A
)①ρ1=ρ2;②馬鈴薯將懸浮在鹽水中;③馬鈴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變;④鹽
水的液面將下降。A.1B.2C.3D.4A1234567891011解析:馬鈴薯處于漂浮狀態(tài),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馬鈴薯的密度小于鹽水的
密度,故①錯誤;現(xiàn)將鹽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后再次放入容器中,不計水的損
失,因為馬鈴薯的密度不變,所以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馬鈴薯將仍處于漂浮
狀態(tài),故②錯誤;切去部分馬鈴薯后其受到重力減小,因為仍然漂浮,浮力等于
重力,則此時受到的浮力減小,故③錯誤;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減小,此
時排開鹽水的體積減小,鹽水的液面下降,所以④正確。所以選A。12345678910113.
(2024南京雨花臺三模)分別在底端封閉的兩支相同吸管中裝入不同質(zhì)
量的細(xì)沙,制成了A、B兩支密度計,放入同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中,靜止后
如圖所示。有以下兩個判斷:(1)兩支密度計受到的浮力相等;(2)將
兩支密度計放入同一個盛有鹽水的燒杯中,靜止后與圖中相比,密度計A上
升的高度小于B上升的高度。這兩個判斷(
B
)A.
只有(1)正確B.
只有(2)正確C.
(1)(2)都正確D.
(1)(2)都不正確B解析:根據(jù)圖示可知,B排開水的體積大于A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溅岩篤排g可知,B受到的浮力大,故(1)錯誤;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4.
(2024南京鼓樓模擬)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
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水,將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nèi),
待正方體靜止后,三個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guān)系為FA>FB>FCB.
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為ρA>ρB>ρCC.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關(guān)系為
F甲>F乙>F丙D.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qiáng)大小關(guān)系為p甲=p乙=p丙D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5.
(2024四川達(dá)州)如圖所示,一重為20
N的正方體木塊靜止在盛水的薄
壁柱形容器中,已知容器底面積S=200
cm2,則木塊下底面受到水的壓力
為
N,木塊放入容器前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變化量為
?
Pa。20
1
000
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6.
(2023常州武進(jìn)模擬)某同學(xué)想測量一種液體的密度,他將適
量的待測液體加入到薄壁厚底圓柱形平底玻璃容器里,然后將加入待測液
體的容器緩慢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當(dāng)容器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1=8
cm時,
容器處于直立漂浮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積為25
cm2,ρ水=
1.0×103
kg/m3,g取10
N/kg,問:1234567891011(1)圖甲中容器受到的浮力有多大?解:(1)容器排開水的體積V排=Sh1=25
cm2×8
cm=200
cm3=2×10-4
m3,容
器受到的浮力為F?。溅阉甮V排=1.0×103
kg/m3×10
N/kg×2×10-4
m3=2
N。解析:(1)容器排開水的體積V排=Sh1=25
cm2×8
cm=200
cm3=2×10-4
m3,
容器受到的浮力為F?。溅阉甮V排=1.0×103
kg/m3×10
N/kg×2×10-4
m3=2
N。1234567891011(2)從容器中取出100
cm3的液體后,當(dāng)容器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2=4.8
cm
時,容器又處于直立漂浮狀態(tài),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密度有多大?
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
7.
(2024蘇州吳江一模)如圖所示,木塊下面用細(xì)繩懸掛一實心鐵球,木
塊仍浮在水面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①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②鐵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開水的重力;③木塊和鐵球受到的浮力之和等于它們受到的重力之和;④如果將繩子剪斷(球未撞破杯底),容器中的水面會下降。D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④D.
③和④1234567891011解析:因木塊和鐵球整體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其中鐵塊受到的浮
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木塊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
知鐵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力,故①、②錯誤;因木塊和鐵球整體漂
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木塊和鐵球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塊和鐵球的
總重,故③正確;將繩子剪斷,繩子的拉力為零,木塊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
力會上浮,鐵球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會下沉,則剪斷細(xì)線后,木塊將上浮一
些,排開水的體積減小,所以液面會下降,故④正確。所以選D。12345678910118.
(2023揚(yáng)州高郵一模)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
容器,分別裝有兩種不同的液體,將兩個相同的物塊A、B分別放入兩種液
體中,物塊靜止時兩容器中液面相平。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①物體所受浮力FA<FB;②容器中所裝液體密度ρ甲<ρ乙;③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甲>F乙;B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qiáng)p甲<p乙。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物體A在甲液體中沉底,物體A受到的浮力FA<GA,物體B在乙液體中
漂浮,物體B受到的浮力FB=GB,由于物塊A、B相同,則GA=GB,因此物體
所受浮力FA<FB,故①正確;物體A在甲液體中沉底,甲液體密度ρ甲<ρA,
物體B在乙液體中漂浮,乙液體密度ρ乙>ρB,由于物塊A、B相同,則ρA=
ρB,因此容器中所裝液體密度ρ甲<ρ乙,故②正確;液面等高,且ρ甲<ρ乙,
由p=ρgh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p甲<p乙,由于甲、乙兩個容器完全相同,
則SA=SB,根據(jù)F=pS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甲<F乙,故③錯誤;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9.
(2024鹽城東臺一模)質(zhì)量相等的兩個小球a、b如圖甲所示,兩球靜止
在某液體中時所受浮力相等。圖乙是小明畫出的兩球靜止時的四種情形,
其中可能的一組是(
B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B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10.
(2023南京棲霞校級二模)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兩個質(zhì)地均勻正方
體A和B,lA=2lB,密度分別為ρA和ρB,靜止時兩正方體對桌面的壓強(qiáng)相等。
兩個相同的容器M、N中分別裝有等體積的同種液體,密度為ρ液,將A、B分
別放入容器M、N中,液體均未溢出,靜止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分別為
p1和p2,A、B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A和FB。1234567891011(1)若ρA=ρ液,則此時p1
(選填“>”“=”或“<”)p2。若將
兩容器中的液體換成等體積、密度更小的同種液體,則FA與FB的比值
?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不
變
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2)若兩容器中的液體都是水,且FA∶FB=6∶1,則此時B在水中靜止時
處于
(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狀態(tài),ρA=
?
kg/m3。沉底
0.75×103
1234567891011
1234567891011
11.
(2024徐州新沂模擬)如圖所示,彈簧上端與物塊m相連接,
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當(dāng)物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浸沒在酒精中靜止時,
彈簧的彈力大小相等。物塊的體積為100
cm3,酒精的密度為0.8×103
kg/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彈簧質(zhì)量及體積,g取10
N/kg)(
C
)A.
物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對底部的拉力為0.2
NB.
當(dāng)彈簧脫離容器底部后靜止時物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物塊
體積的C.
物塊浸沒在酒精中靜止時彈簧對物塊的支持力是0.1
ND.
物塊的質(zhì)量為0.9
kgC1234567891011解析:物塊的體積V物=100
cm3=1×10-4
m3,物塊浸沒在水和酒精中時V排=V物
=1×10-4
m3,物塊浸沒在水中有F?。溅阉甮V物=1.0×103
kg/m3×10
N/kg×1×10
-4
m3=1
N,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有F浮'=ρ酒精gV物=0.8×103
kg/m3×10
N/kg×1×10-4
m3=0.8
N。此時物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受重力、彈簧彈力和浮力三
個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由于重力不變,水中和酒精中浮力不相等,故彈簧彈力
相等的情況只可能是一次為向下的拉力,一次為向上的支持力。所以物塊在水中
受豎直向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銅圓銼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軟底嬰兒鞋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試樣鑲嵌機(jī)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聚氨酯墻面板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綜合網(wǎng)帶貼合機(jī)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簡易圓珠筆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石油苯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腦終端機(jī)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牛皮半皮制工作手套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普通氣鍋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GB/T 7307-200155°非密封管螺紋
- GB/T 32972-2016鋼鐵企業(yè)軋鋼加熱爐節(jié)能設(shè)計技術(shù)規(guī)范
- 年平均雷暴日2023
- 《育兒百科》松田道雄
-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圖
- 學(xué)校水電安裝工程報價單
- C139營銷模型簡介(含案例)課件
- 國際工程項目管理課件
- DB11-T849-2021房犀結(jié)構(gòu)檢測與鑒定操作規(guī)程
- 幼兒園裝飾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shè)計
- 《制藥分離工程》課程實施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