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異性人際信任與婚戀觀的鏈式中介作用_第1頁
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異性人際信任與婚戀觀的鏈式中介作用_第2頁
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異性人際信任與婚戀觀的鏈式中介作用_第3頁
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異性人際信任與婚戀觀的鏈式中介作用_第4頁
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異性人際信任與婚戀觀的鏈式中介作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3"\h\u18530引言 6158231研究方法 86981.1研究對象 898721.2研究工具 9319271.2.1父母沖突知覺量表 9104871.2.2異性人際信任量表 9320101.2.3大學生婚戀觀量表 1019311.2.4女性生育動機量表 10246531.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10275202研究結果 1086362.1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10192572.2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及生育動機的現(xiàn)狀 10235222.2.1各變量及維度描述性統(tǒng)計 1084672.2.2年級差異分析 11190632.2.3是否獨生差異分析 1395222.2.4生源地差異分析 14163772.2.5是否單身差異分析 1581112.2.6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差異分析 1675842.2.7父母婚姻狀態(tài)的差異分析 1612832.3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相關分析 17168732.4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中介效應分析 18117713討論 19198773.1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現(xiàn)狀討論 1977983.1.1父母沖突知覺總體情況分析 19190143.1.2異性人際信任總體情況分析 2089623.1.3大學生婚戀觀總體情況分析 2180543.1.4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總體情況分析 2211693.2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作用討論 23149913.2.1父母婚姻沖突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討論 23190943.2.2異性人際信任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影響中的中介作用的討論 2478553.2.3婚戀觀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影響中的中介作用的討論 2518653.2.4以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為中介變量的鏈式中介效應模型的討論 2526793.3研究不足與展望 26181584結論 262229參考文獻 2716966附錄 29摘要:目的:探討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以及異性人際信任與婚戀觀的鏈式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沖突知覺量表、異性人際信任量表、大學生婚戀觀量表、女性生育動機量表對553名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1.女大學生在父母沖突知覺平均得分中等偏高水平,在異性人際信任平均得分中等偏低水平,在婚戀觀平均得分中等偏高水平,其生育動機處于中等偏低水平。2.女大學生父母沖突知覺在父母婚姻狀態(tài)上存在顯著差異;異性人際信任在年級、是否單身上存在顯著差異;婚戀觀在是否獨生、生源地、是否單身上存在顯著差異;生育動機在年級、是否單身、父母最高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狀態(tài)時存在顯著差異。3.父母沖突知覺與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生育動機存在顯著負相關,異性人際信任與婚戀觀、生育動機存在顯著正相關,婚戀觀與生育動機存在顯著正相關。4.異性人際信任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婚戀觀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起鏈式中介作用。結論: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有負向預測作用,父母沖突知覺通過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間接影響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關鍵詞:父母沖突知覺;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引言由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可知,在個體的成年階段需要應對繁殖感對停滯感的挑戰(zhàn)。即做父母者通過對子女的影響豐富了自己的生活。在個體的生活中,除了直接參與子女的撫養(yǎng)與成長,無子女的成年人同樣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豐富自己的生活內涵。例如,他們可以與年輕人共事,共同創(chuàng)造和分享經(jīng)驗,或者在培養(yǎng)侄子女、外甥子女的過程中發(fā)揮積極的角色,這些都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色彩和意義。然而,對于那些未能形成這種繁衍感的成年人,他們可能會陷入一種停滯的狀態(tài),這種停滯不僅表現(xiàn)為內心的空虛感,更是對自己人生目標的懷疑和迷茫。由此可知,獲得繁殖感的對個體身心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生育動機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本研究在探討這一問題時,參考了陳練(2020)關于生育動機的深入研究。陳練指出,生育動機是女性在全面權衡各種因素后,對生育產(chǎn)生的積極而強烈的意愿。這種生育動機并非單一因素所驅動,而是由多種影響要素共同組合而成,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女性選擇生育的行動。根據(jù)《中國人口和就業(yè)統(tǒng)計年鑒2022》數(shù)據(jù)計算,我國總和生育率也由2016年的近1.8下降到2022年的1.1。根據(jù)《中國人口形勢報告2024》,2023年出生人口為902萬人,比2022年減少54萬人,總和生育率降至1.0左右。根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測算,我國20~29歲的青年人為1.67億,其中,擁有高學歷的青年群體比例已高達45.6%。在高學歷青年婚育觀念變化方面,高學歷女性平均初婚和初育年齡分別為26.5歲和28.4歲,明顯高于平均水平。高學歷女性平均理想子女數(shù)為1.83,而打算生育子女數(shù)只有1.52,既顯著低于育齡婦女的平均水平,也顯著低于歐洲低生育率國家。我國進入了極低生育率時期。面對生育率持續(xù)下降的壓力,對生育率變動趨勢的判斷成為把握未來我國人口格局的關鍵性因素。展望未來,隨著高等教育進一步發(fā)展,高學歷青年群體數(shù)量必將越來越多,占比越來越高,加之高學歷青年在引領社會變革方面的重要性,他們對未來婚育走勢的影響力也必將越來越強烈。因此,理解和把握生育第一主體的女大學生戀愛、婚姻和生育動向及其影響因素,可以為我們觀察我國人口發(fā)展未來趨勢和進行政策干預提供一個前瞻性窗口。父母沖突知覺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涵蓋了父母間因意見不合或其他原因所引發(fā)的言語乃至肢體上的沖突。這種知覺的界定并不僅僅局限于沖突本身,而是依據(jù)沖突發(fā)生的頻率、沖突的激烈程度、沖突所圍繞的具體內容、沖突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沖突是否得到有效解決等多個維度來進行綜合評估的。我國學者對這一概念的界定已被人們普遍接受,許多有關父母婚姻矛盾的理論也正是基于這一概念產(chǎn)生的。有調查研究表明,當父母沖突展露在孩子面前時,會對孩子的身心產(chǎn)生消極影響。由西方學者Bandura(1973)所正式提出用于說明家庭中父母婚姻矛盾和子女行為關系的社會學習這一基礎理論可知,個人對榜樣的模擬和學習效應,即在家庭環(huán)境中,父母與孩子在時間和空間上親密無間,父母在孩子面前呈現(xiàn)的婚姻沖突越多,孩子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去觀察和模仿其父母的行為。梁嘉寧(2023)研究表明,原生家庭是生育意愿的影響因素。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父母沖突知覺會影響女大學生生育動機,并提出假設1:父母沖突知覺與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存在負相關。異性人際信任,Rotter在1967年提出,人際信任是指個體對于另一個體在語言、承諾以及口頭或書面聲明上的一種廣泛而普遍的期望。這種期望基于對對方行為的可預測性和可靠性的判斷,是個體在人際交往中形成的對對方的一種信任態(tài)度。Johnson-George(1982)等人在Rotter(1967)的基礎上提出特定人際信任行為的理論模型,他認為人際信任是所有需要合作和相互依賴的社會基本特征,在這之中愿意承擔風險可能是所有信任情境中少有的共同特征之一,他認為Rotter(1967)等人的研究僅限于預測跨目標人物和情境的信任意愿,并不能準確地確定一個人在特定情境對另一個人的信任。因此為了理解信任關系,需要處理特定的人際信任:即信任特定的另一個人,也信任特定類型的信任,包括親密信任。Kelly(2000)的研究深入探討了父母沖突對子女人際往來的深遠影響。他發(fā)現(xiàn),子女在面對父母沖突時所習得的應對策略,實際上構成了他們構建自身人際體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那些在處理父母沖突知覺上效能較低的子女,他們更容易體驗到焦慮和恐懼的情緒。雖然目前尚無直接的研究表明異性人際信任對女大學生動機的直接作用,但我們可以借助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來間接解釋這一現(xiàn)象。按照該理論,女大學生在成年初期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是形成親密關系。這一階段,年輕人積極尋求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以在親密感和情感層面獲得成長。如果在這一階段個體無法形成親密感,他們可能會陷入孤獨感。而這種孤獨感若不能得到有效緩解,將嚴重抑制個體的情感發(fā)展和幸福感,進而影響到下一階段繁殖感的形成?;诖颂岢黾僭O2:異性人際信任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起中介作用?;閼儆^,作為個體對于戀愛關系、婚姻生活以及性愛取向所持有的基本態(tài)度和看法,不僅是衡量個體對婚姻與愛情認知的內在標準,更是其深層次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它深刻影響著個體在選擇人生伴侶時的決策過程,是決定一個人與何人為伍、共度人生的關鍵因素。同時,婚戀觀也是對未來家庭責任與義務承擔的重要影響因素,它決定了個體在組建家庭后如何對待家庭關系、如何分配家庭責任,以及如何在婚姻生活中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婚戀觀也反映了社會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對個體婚姻觀念的影響。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個體的婚戀觀也在不斷變化和演進。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婚戀觀,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個體在婚姻與愛情方面的選擇與決策,也能夠為我們探討和構建健康的家庭關系、推動社會和諧與進步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在蘇紅(2006)的深入研究中,她指出個人特質、家庭背景以及社會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對大學生婚戀觀的塑造具有直接作用。學校環(huán)境在其中并非主導,而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間接影響著大學生婚戀觀的形成。此外,PaigeDMartin等人(2001)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父母婚姻關系對年輕人生活的深刻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年輕人對婚姻的態(tài)度上,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們對婚姻生活的信心與期待。這一發(fā)現(xiàn)強調了家庭環(huán)境,特別是父母婚姻關系,在塑造個體婚戀觀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而Melissa等人(2005)的研究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早期的家庭關系能夠預測個體的戀愛關系以及婚姻的持久性。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家庭因素在個體婚戀觀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強調了早期家庭環(huán)境對個體婚戀觀的深遠影響。以往研究大多關注生育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等,對生育動機尤其是作為生育第一主體的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的研究較少,本研究以女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的關系,并檢驗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在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的鏈式中介作用。希望通過深化對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研究,可以改善女大學生的婚育問題,幫助她們改善身心狀況。近年來,我國生育率不斷下降,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不利于國家的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從討論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入手,并探討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在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的鏈式中介作用,希望為改善我國的女大學生生育動機可以提出一些建議。1研究方法1.1研究對象在海南地區(qū)隨機選取各大高校女大學生作為問卷施策對象。本次調查研究共發(fā)放700份問卷,實際回收問卷612份,剔除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為535份,有效率為87.42%。其中獨生子女為129人,占比24.1%;非獨生子女有406人,占比75.9%。生源地為農(nóng)村的有360人,占比67.3%;生源地為城市的有175人,占比32.7%。具體被試樣本分布情況見表1.表1人口學變量描述統(tǒng)計人口學變量類別頻數(shù)有效百分比(%)年級大一6011.2大二9718.1大三18634.8大四19235.9是否為獨生子女是12924.1否40675.9生源地城市17532.7農(nóng)村36067.3是否單身是40675.9否12924.1父母最高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2529.0高中14738.1??萍耙陨?3627.5父母婚姻狀態(tài)完整家庭48390.3離異家庭529.71.2研究工具1.2.1父母沖突知覺量表研究采用池麗萍、辛自強修訂得到《子女感知父母婚姻沖突量表》中的沖突特征分量表進行施測。包含沖突頻率、沖突強度、沖突解決三個維度,采用Likert4點計分方式,從1—4分表示“完全符合”至“完全不符合”。本研究中沖突特征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901。1.2.2異性人際信任量表研究采用特定人際信任量表,根據(jù)Johnson-George等(1982)的研究,該量表分男性、女性量表,由于參與本研究的都是女大學生,所以采用女性量表(SITS-F),包含情感性信任、可靠性信任兩個維度。采用Likert9點計分,從1-9分別表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本研究中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909。1.2.3大學生婚戀觀量表本量表由西南大學的蘇紅編制。共有性愛抉擇觀、婚姻角色觀、婚姻自主觀、婚姻傾向觀、戀愛動機觀、婚姻忠誠觀、婚姻價值觀七個維度構成。采用采用Likert5點計分,從1-5分別表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本研究中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758。1.2.4女性生育動機量表本量表由四川師范大學陳練編制。女性生育動機問卷由成長意義、現(xiàn)實利弊、角色定位三個維度構成,共有31個題項。采用Likert5點計分,從1-5分別表示“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本研究中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957。1.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海南地區(qū)隨機選取各大高校女大學生作為問卷施策對象。本研究在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采用了SPSS27.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整理及統(tǒng)計分析。運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對女大學生對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及生育動機的現(xiàn)有狀況進行分析、皮爾遜相關法來分析這四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運用Bootstrap探索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2研究結果2.1共同方法偏差檢驗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可能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先檢驗數(shù)據(jù)的共同偏差問題。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將本研究所有變量的所有題項進行因子分析后發(fā)現(xiàn),特征根>1的因子有18個,首個因子方差解釋率為20.51%(低于40%)。結果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顯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可以進行后續(xù)分析。2.2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及生育動機的現(xiàn)狀2.2.1各變量及維度描述性統(tǒng)計為了解各變量及其維度的特征情況,對各變量及其維度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如表2.3所示。表2各變量及其維度描述性統(tǒng)計變量MINMAXM±SD父母沖突知覺1.003.882.45±0.55沖突頻率1.004.002.62±0.71沖突強度1.004.002.54±0.58沖突解決1.004.002.23±0.60異性人際信任1.008.234.23±1.42可靠性信任1.008.434.53±1.45情感性信任1.008.833.88±1.59婚戀觀1.883.882.93±0.37性愛抉擇觀1.385.004.12±0.67婚姻角色觀1.004.401.94±0.80婚姻自主觀1.004.752.85±0.66婚姻傾向觀1.005.002.51±0.83戀愛動機觀1.005.002.78±0.89婚姻忠誠觀1.005.002.70±0.88婚姻價值觀1.004.672.81±0.55生育動機1.004.102.25±0.71成長意義1.004.462.52±0.82現(xiàn)實利弊1.004.152.13±0.76角色定位1.004.601.85±0.84由表2可知,女大學生父母沖突知覺及其各維度平均得分處于中等偏高水平。異性人際信任及其各維度平均得分處于中等偏低水平?;閼儆^平均得分處于中等水平,除性愛抉擇觀平均得分處于偏高水平外,其余六個維度平均得分都處于中等水平。女大學生生育動機及其各維度平均得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2.2.2年級差異分析本研究采取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級在各個變量及其維度上的差異,并事后多重檢驗(LSD)進行進一步比較。表3各變量及其維度在年級上的差異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N=60N=97N=186N=192M±SDM±SDM±SDM±SDFpLSD父母沖突知覺2.72±0.552.58±0.592.65±0.532.58±0.540.7810.505沖突頻率2.56±0.652.61±0.782.54±0.712.50±0.700.6730.569沖突強度2.44±0.562.28±0.612.19±0.572.19±0.593.248*0.0221>2,3沖突解決2.56±0.642.48±0.602.45±0.612.40±0.571.3860.246異性人際信任3.49±1.284.00±1.484.20±1.464.65±1.3412.103***0.0004<1,2,32,3>1可靠性信任3.70±1.314.35±1.524.52±1.464.94±1.3612.970***0.0004<1,2,32,3>1情感性信任3.25±1.483.59±1.633.83±1.644.32±1.548.661***0.0004<1,2,33>1婚戀觀2.92±0.372.88±0.392.96±0.372.94±0.360.9640.409性愛抉擇觀3.98±0.774.10±0.664.16±0.634.13±0.671.1640.323婚姻角色觀1.72±0.711.93±0.861.94±0.822.03±0.772.2730.079婚姻自主觀2.82±0.652.72±0.702.88±0.642.90±0.651.7560.155婚姻傾向觀2.40±0.792.34±0.762.51±0.852.51±0.832.826*0.0384>2戀愛動機觀3.17±0.942.78±0.922.82±0.892.61±0.826.379***0.0001>2,3,43>4婚姻忠誠觀2.74±0.922.68±0.902.75±0.932.65±0.820.5080.677婚姻價值觀3.07±562.77±0.562.81±0.592.74±0.481.7280.0001>2,3,4生育動機2.04±0.672.20±0.752.27±0.782.35±0.693.019*0.0244>1,2成長意義2.33±0.772.51±0.832.53±0.882.60±0.801.7630.153現(xiàn)實利弊1.89±0.712.07±0.812.17±0.822.24±0.733.901**0.0094>1,23>1角色定位1.67±0.791.76±0.891.88±0.861.96±0.852.712*0.0444>1,2注:*p<0.05,**p<0.01,***p<0.001由表3可知,不同年級在沖突解決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父母沖突知覺解決上,大一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三、大四年級得分。不同年級在異性人際信任及其各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異性人際信任及其各維度上,大四年級得分顯著低于其他年級的得分。在異性人際信任及可靠性信任上,大二、大三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年級。在情感性信任上,大三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年級。不同年級在婚戀觀婚姻傾向觀、戀愛動機觀、婚姻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婚姻傾向觀上,大四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二年級的得分。在戀愛動機觀、上,大一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年級,大三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四年級。在婚姻價值觀上,大一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年級。不同年級在生育動機及現(xiàn)實利弊、角色定位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生育動機上,大四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級的得分。在現(xiàn)實利弊上,大三、大四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一的得分,大四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二年級。在角色定位上,大四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級的得分。2.2.3是否獨生差異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是否獨生在各個變量及其維度上的差異。研究結果如表4所示。表4各變量及其維度在是否獨生上的差異獨生子女(N=129)非獨生子女(N=406)MSDMSDtp父母沖突知覺2.380.502.470.56-1.7020.089沖突頻率2.560.652.640.73-1.1990.232沖突強度2.480.582.560.59-1.2720.204沖突解決2.130.552.270.61-2.291*0.022異性人際信任4.091.514.271.39-1.2930.196可靠性信任4.441.554.561.42-0.8010.424情感性信任3.671.653.941.57-1.6520.099婚戀觀2.870.412.950.36-1.995*0.047性愛抉擇觀4.090.754.130.64-0.5020.616婚姻角色觀1.890.781.960.81-0.8930.372婚姻自主觀2.790.672.870.65-1.1960.232婚姻傾向觀2.490.852.510.83-0.3030.762戀愛動機觀2.680.882.810.89-1.4620.144婚姻忠誠觀2.600.822.730.90-1.4560.146婚姻價值觀2.740.512.830.56-1.6610.097生育動機2.200.702.260.72-0.8590.390成長意義2.460.842.540.81-0.9060.365現(xiàn)實利弊2.110.752.140.76-0.3490.727角色定位1.780.721.870.87-1.1580.248注:*p<0.05,**p<0.01,***p<0.001由表4可知,是否為獨生在沖突解決上存在顯著差異,在沖突解決上,非獨生的得分顯著高于獨生。是否獨生的女大學生在婚戀觀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婚戀觀上,非獨生子女的得分顯著高于獨生子女。是否為獨生在異性人際信任、生育動機及其各維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2.2.4生源地差異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生源地在各個變量及其維度上的差異。研究結果如表5所示。表5各變量及其維度在生源地上的差異城市(N=175)農(nóng)村(N=360)MSDMSDtp父母沖突知覺2.470.552.440.55-1.7020.089沖突頻率2.640.722.610.71-1.1990.232沖突強度2.530.602.540.58-1.1570.204沖突解決2.270.612.220.59-2.291*0.022異性人際信任4.221.514.231.38-1.2420.196可靠性信任4.541.574.521.390.1800.858情感性信任3.841.623.891.58-0.3350.738婚戀觀2.880.382.950.37-2.082*0.038性愛抉擇觀4.120.684.120.66-0.0200.984婚姻角色觀1.860.781.980.81-1.6680.096婚姻自主觀2.750.672.900.65-2.418*0.016婚姻傾向觀2.490.872.510.82-0.2410.809戀愛動機觀2.780.902.770.890.1210.904婚姻忠誠觀2.580.882.760.88-2.149*0.032婚姻價值觀2.740.552.840.55-1.8130.070生育動機2.160.672.290.73-1.8910.059成長意義2.460.812.550.82-1.1680.243現(xiàn)實利弊2.050.732.180.77-1.8420.066角色定位1.750.761.900.87-1.9170.056注:*p<0.05,**p<0.01,***p<0.001由表5可知,不同生源地在沖突解決上存在顯著差異。在沖突解決上,城市的沖突解決得分顯著低于農(nóng)村。不同生源地上在婚戀觀、婚姻自主觀、婚姻忠誠觀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婚戀觀、婚姻自主觀、婚姻忠誠觀上,城市的得分都顯著低于農(nóng)村的得分。不同生源地在異性人際信任、生育動機及其各維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2.2.5是否單身差異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是否單身在各個變量及其維度上的差異。研究結果如表6所示。表6各變量及其維度在生源地上的差異單身(N=406)非單身(N=129)MSDMSDtp父母沖突知覺2.460.532.420.610.7900.430沖突頻率2.630.692.580.770.6890.492沖突強度2.550.572.500.630.7810.435沖突解決2.230.592.230.630.0030.997異性人際信任4.061.384.761.43-5.027***0.000可靠性信任4.351.425.091.42-5.153***0.000情感性信任3.711.564.391.60-4.230***0.000婚戀觀2.910.373.000.35-2.328*0.020性愛抉擇觀4.120.654.120.72-0.0290.977婚姻角色觀1.850.772.220.83-4.677***0.000婚姻自主觀2.860.652.830.670.4640.643婚姻傾向觀2.370.792.920.82-6.797***0.000戀愛動機觀2.860.902.500.824.129***0.000婚姻忠誠觀2.690.892.720.85-0.3580.720婚姻價值觀2.830.552.750.551.4170.157生育動機2.180.712.440.69-3.614***0.000成長意義2.440.812.770.80-4.039***0.000現(xiàn)實利弊2.090.762.280.75-2.482*0.013角色定位1.780.802.060.91-3.118**0.002注:*p<0.05,**p<0.01,***p<0.001由表6可知,是否單身在父母沖突知覺及各維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是否為單身的女大學生在異性人際信任及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異性人際信任及維度上,單身的得分顯著低于非單身的得分。是否單身在婚戀觀、婚姻角色觀、婚姻傾向觀和戀愛動機觀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婚戀觀、婚姻角色觀、婚姻傾向觀上,單身的得分顯著低于非單身的的得分。在戀愛動機觀上,單身的得分顯著高于非單身的得分。是否單身上在女性生育動機及其各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女性生育動機及其各維度上,單身的得分都顯著低于非單身的得分。2.2.6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差異分析本研究采取單因素方差分析父母最高文化水平在各個變量及其維度上的差異,并事后多重檢驗(LSD)進行進一步比較。研究結果如表7所示。表7各變量及其維度在生源地上的差異初中及以下高中專科及以上N=252N=147N=136FpLSD父母沖突知覺2.48±0.562.44±0.522.41±0.570.8290.437沖突頻率2.65±0.712.60±0.722.58±0.720.4570.633沖突強度2.57±0.582.56±0.582.45±0.592.1450.118沖突解決2.27±0.612.18±0.552.22±0.631.1390.321異性人際信任4.20±1.424.25±1.534.25±1.320.0950.909可靠性信任4.47±0.424.53±1.584.64±1.360.6320.532情感性信任3.88±1.613.93±1.643.80±1.510.2610.770婚戀觀2.94±0.382.92±0.332.92±0.390.1430.866性愛抉擇觀4.09±0.694.17±0.614.11±0.670.6430.526婚姻角色觀2.00±0.381.86±0.701.92±0.851.8040.166婚姻自主觀2.88±0.642.86±0.632.78±0.721.0000.369婚姻傾向觀2.49±0.822.56±0.882.48±0.810.4340.648戀愛動機觀2.80±0.872.66±0.862.85±0.961.7530.174婚姻忠誠觀2.71±0.922.70±0.782.69±0.920.1010.990婚姻價值觀2.82±0.562.75±0.542.84±0.561.2030.301生育動機2.31±0.762.26±0.642.12±0.693.177*0.0431>3成長意義2.55±0.842.58±0.782.40±0.802.0720.127現(xiàn)實利弊2.21±0.782.14±0.701.98±0.764.217*0.0141>3角色定位1.93±0.901.80±0.781.75±0.752.4810.083注:*p<0.05,**p<0.01,***p<0.001由表6可知,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在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及各維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在生育動機和現(xiàn)實利弊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生育動機和現(xiàn)實利弊上,父母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的得分顯著高于父母文化程度為??萍耙陨系牡梅?。2.2.7父母婚姻狀態(tài)的差異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父母婚姻狀態(tài)在各個變量及其維度上的差異。研究結果如表8所示。表7各變量及其維度在父母婚姻狀態(tài)上的差異完整家庭(N=483)離異家庭(N=52)MSDMSDtp父母沖突知覺2.410.542.880.47-6.113***0.000沖突頻率2.580.722.960.59-3.664***0.000沖突強度2.500.582.880.53-4.568***0.000沖突解決2.170.572.800.54-7.627***0.000異性人際信任4.231.424.241.50-0.0680.946可靠性信任4.521.444.601.57-0.4010.688情感性信任3.881.603.811.570.2950.768婚戀觀2.930.372.900.400.5620.574性愛抉擇觀4.120.664.090.700.3390.735婚姻角色觀1.940.801.930.760.1540.878婚姻自主觀2.870.652.650.662.342*0.020婚姻傾向觀2.500.822.520.91-0.1190.905戀愛動機觀2.770.882.851.01-0.6370.525婚姻忠誠觀2.700.872.710.98-0.1010.920婚姻價值觀2.820.562.730.521.0430.297生育動機2.270.712.050.692.071*0.039成長意義2.540.812.300.852.014*0.045現(xiàn)實利弊2.150.761.930.712.033*0.043角色定位1.860.841.720.751.2140.225注:*p<0.05,**p<0.01,***p<0.001由表7可知,不同父母婚姻狀態(tài)在父母沖突知覺及各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父母沖突知覺及各維度上,完整家庭的得分低于離異家庭的得分。不同父母婚姻狀態(tài)的女大學生在異性人際信任及維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同父母婚姻狀態(tài)的在婚姻自主觀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婚姻自主觀上,完整家庭的的得分高于的離異家庭的得分。不同父母婚姻狀態(tài)在生育動機及各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生育動機及各維度上,完整家庭的得分高于離異家庭的得分。2.3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相關分析表9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相關關系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生育動機父母沖突知覺1異性人際信任-.138**1婚戀觀-.184**.434**1生育動機-.178**.458**.488**1由表9可知,父母沖突知覺分別與異性人際信任、生育動機顯著負相關,異性人際信任與婚戀觀、生育動機顯著正相關,婚戀觀和生育動機顯著正向相關。說明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有著較密切的關系。2.4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中介效應分析采用PROCESS的模型6,參數(shù)估計采用Bootstrap方法,在原始樣本的基礎上重復抽取5000個樣本,設置置信區(qū)間為95%。將年級、是否獨生子女等人口學變量設置為控制變量,將父母婚姻沖突作為預測變量,異性人際和婚戀觀作為中介變量,女性動機作為結果變量,進行中介效應分析。首先,逐步檢驗的結果見表10。父母婚姻沖突負向預測異性人際信任(β=-0.301,p<0.01)、負向預測婚戀觀(β=-0.089,p<0.01),異性人際信任正向預測婚戀觀(β=0.112,p<0.001);當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性生育動機同時進入回歸方程時,父母沖突知覺負向預測女性生育動機(β=-0.0095,p<0.05)、異性人際信任(β=0.142,p<0.001)和婚戀觀(β=0.662,p<0.001)。表10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回歸分析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女性生育動機βSEtβSEtβSEt常量2.5340.5554.568***2.5940.13818.744***0.0260.3180.080年級0.3270.0605.444***-0.0290.015-1.9390.0170.0270.614是否獨生0.3370.1532.203*0.0320.0380.855-0.0780.067-1.173生源地-0.0020.146-0.0150.0550.0361.5270.0330.0640.511是否單身0.5750.1384.178***0.0150.0340.4460.0990.0611.621文化程度0.0910.0811.1300.0020.0200.074-0.0970.035-2.762**父母沖突知覺-0.3010.107-2.806**-0.0890.026-3.375**-0.0950.048-2.010*異性人際信任0.1120.01110.493***0.1420.0216.830***婚戀觀0.6620.0788.541***R0.3410.11611.597***0.4680.21921.146***0.5780.33533.060***R2F注:*p<0.05,**p<0.01,***p<0.001隨后,根據(jù)中介效應的分析結果(見表11),發(fā)現(xiàn)父母婚姻沖突作用于女性生育動機的三條中介路徑均達到顯著水平。具體而言,父母婚姻沖突在異性人際信任與女性生育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應為-0.045(95%CI=[-0.083,-0.013]);婚戀觀在父母沖突知覺與女性生育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應為-0.059(95%CI=[-0.097,-0.025]),;以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為中介變量的鏈式中介效應為-0.023(95%CI=[-0.041,-0.007])。表11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中介效應分析中介路徑效應值Boot標準誤95%置信區(qū)間相對中介效應下限上限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女性生育動機-0.0430.017-0.078-0.01119.56%父母沖突知覺→婚戀觀→女性生育動機-0.0590.019-0.096-0.02326.89%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女性生育動機-0.0220.009-0.040-0.00610.03%總間接效應-0.1240.031-0.184-0.06456.52%直接效應-0.0950.048-0.189-0.00243.30%表12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的中介模型3討論3.1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現(xiàn)狀討論3.1.1父母沖突知覺總體情況分析女大學生感知父母婚姻沖突在父母婚姻狀態(tài)上呈現(xiàn)顯著差異。這與馬婷婷(2014)的結論一致。這可能是由于離異家庭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現(xiàn)沖突,且當沖突發(fā)生時,家長間的溝通不暢,缺乏妥協(xié)和有效解決方案,導致孩子感受到更多家庭矛盾,讓她們在不穩(wěn)定、沒有安全感的氛圍中成長,因此對于父母婚姻關系正常的子女來說,離異家庭的子女會體驗到更多的消極、負面的情緒,對父母婚姻沖突也更加敏感,即使父母再婚也不能緩解這些負面影響。對于不同年級、生源地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的女大學生而言,她們在是否獨生、是否單身的背景下,對父母沖突知覺的感知并未展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這種一致性的結果,可能源于本研究中所選取的被試群體多數(shù)來自家庭環(huán)境相對和睦、父母沖突較少的家庭背景。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無論女大學生的個人特征如何,她們對于父母沖突的感知都可能受到家庭整體氛圍的調和影響,從而表現(xiàn)出相對一致的感知模式。同時,女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認知模式,對于家庭中的沖突和紛爭有了更為成熟和理性的看法。隨著女大學生步入大學階段,她們的父母也逐漸進入中老年時期。這一生活階段的轉變可能使得父母們更加珍視家庭的和諧與穩(wěn)定,減少了家庭內部的沖突和矛盾。此外,女大學生進入大學后,與父母在空間和時間上產(chǎn)生了一定的距離,這減少了父母之間的沖突源,從而降低了沖突頻率。因此,女大學生能夠感知到的沖突也相應減少。這種減少并不受年級和是否單身的影響。對于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學生,她們在感知父母沖突方面也未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這與鄭勤(2013)的研究結論一致,進一步證明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nóng)村的女大學生,在感知父母婚姻沖突方面的敏感性大致相當。3.1.2異性人際信任總體情況分析本研究中結果顯示女大學生對異性人際信任處于中低水平。究其原因,影響大學生人際信任感的因素是復雜的,如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發(fā)展及網(wǎng)絡上隨處可見的、爆炸性的信息、現(xiàn)實生活中負面新聞的報道等威脅人際信任的現(xiàn)象的揭示,都會潛移默化的對大學生的人際信任產(chǎn)生影響。而根據(jù)以往研究女性的對他人信任水平普遍低于男性對他人的信任水平,女性在人際關系中更看重心理安全感,因此在做出信任決策時會有更多的疑慮。而本研究中的異性更多的傾向于女大學生的異性伴侶,可能與女性受教育水平、女權思想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中關于異性的負面報道等有關。在人口學變量上,女大學生對于異性人際信任是否獨生、生源地和父母的最高文化水平、婚姻狀態(tài)上均無顯著差異。影響大學生人際信任感的因素是復雜的,如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發(fā)展及網(wǎng)絡上隨處可見的、爆炸性的信息、現(xiàn)實生活中負面新聞的報道等威脅人際信任的現(xiàn)象的揭示,都會潛移默化的對大學生的人際信任產(chǎn)生影響。而根據(jù)以往研究女性的對他人信任水平普遍低于男性對他人的信任水平,女性在人際關系中更看重心理安全感,因此在做出信任決策時會有更多的疑慮。而本研究中的異性更多的傾向于女大學生的異性伴侶,可能與女性受教育水平、女權思想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中關于異性的負面報道等有關。女大學生對于異性人際信任在年級與是否單身上有顯著差異。隨著年級及年齡的增長,高年級的女大學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下,以及隨著教育的不斷普及,女大學生的思想開始發(fā)生轉變。而非單身的女大學生之所以在異性人際信任上與單身的女大學生有差異,是因為非單身的女大學生感受過親密關系中的快樂,體驗過親密關系中的各種事實關于異性的認識,對異性有更真實的認識與體驗,能更客觀、更理性地看待異性。而沒有單身的人對親密關系的看法更受外界的影響,避害傾向使個體會關注到外界親密關系中關于異性的不良信息,基于這樣的事實,單身的個體對親密關系中的異性的想象會更加、負面消極,從而產(chǎn)生對異性的誤解與恐懼。反過來講,也可能是因為有了對異性親密恐懼,才會拒絕建立親密關系,從而選擇單身,這兩者互為因果。3.1.3大學生婚戀觀總體情況分析本研究中結果顯示女大學生對婚戀觀處于中等偏高保守水平。這與蘇紅(2006)和趙晨晨(2011)的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雖然隨著時代發(fā)展,教育在不斷地普及,讓女性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受到教育,但是千萬年以來的觀念影響,使女性關于婚戀觀的思想轉變轉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發(fā)生改變的。在人口學變量上,女大學生對于異性人際信任、年級和父母最高文化水平、婚姻狀態(tài)上均無顯著差異??赡茉蛟谟谠撗芯渴芊秶绊懖蓸佑邢?,在取樣過程中在被試年級、是非獨生選擇比例上差距較大造成在上出現(xiàn)差異不顯著的情況;也有可能是隨著女大學生遠離家庭,與父母的接觸變少,受到父母影響也就越小。女大學生對于異性人際信任在是否獨生、生源地與是否單身上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與蘇紅(2006)研究結果一致,相較于來自農(nóng)村的女大學生,那些生長在城市的女大學生往往持有更為開放和前衛(wèi)的婚戀觀念。這種明顯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域因素所帶來的資源和信息獲取的不均衡。城市女大學生,身處現(xiàn)代化、信息化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對各類資源和信息的獲取更為便捷和高效。這種優(yōu)越的外部環(huán)境使得她們能夠接觸到更多元的文化和觀念,從而更容易接受和認同自由平等而獨立的婚戀觀。她們傾向于追求個人的自主性和幸福感,對婚姻和戀愛的看法也更為開放和包容。相較之下,農(nóng)村女大學生則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更為深遠。她們成長的環(huán)境往往相對封閉和保守,所接觸到的信息和資源相對有限。這種環(huán)境使得她們在婚戀問題上更傾向于依賴傳統(tǒng)的經(jīng)驗和觀念,傾向于遵循父母和長輩的教誨,重復自己在生活中習得的婚戀模式。雖然這并不意味著她們的婚戀觀就是錯誤的或落后的,但確實反映出地域和文化背景對個體婚戀觀的重要影響。雖然隨著時代發(fā)展,教育在不斷地普及,讓女性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受到教育,但是千萬年以來的觀念影響,使女性關于婚戀觀的思想轉變轉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發(fā)生改變的。3.1.4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總體情況分析本研究中結果顯示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處于中低水平。究其原因,隨著女大學生的受教育水平不斷地提升,女性意識的不斷覺醒。女大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如:升學、工作,而不是選擇生育。女大學生對于生育動機在是否獨生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崔碧盈(2018)和許皓瑋(2018)的研究不一致。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在取樣過程中受到了研究范圍的局限,導致樣本數(shù)量有限,使得在是否獨生這一變量的選擇比例上存在較大的差距;女大學生生育動機在生源地上不存在顯著差異,科技水平不斷發(fā)展農(nóng)村的女大學生能夠向城市的女大學生接觸到更多地信息,再加上中國社會文化背景對女性地位低下的刻板印象以及現(xiàn)如今網(wǎng)絡上層出不窮的女性遭遇生育風險方面負面的各種社會事件和網(wǎng)絡傳播中渲染的生育恐懼有關,因此對于生育還未初入社會的女大學生來說是生育充滿著不確定和風險的,再加上隨著女大學生的受教育水平不斷地提升,女性意識的不斷覺醒。女大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如:升學、工作,而不是選擇生育,這可能是她們選擇回避的原因,從而造成在此人口學變量上出現(xiàn)不顯著的情況。女大學生對于生育動機在年級與是否單身、父母文化水平上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與崔碧穎(2018)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低年級的女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更多的是考慮是否戀愛的問題,而不是生育的問題,這與埃里克森心理發(fā)展的8個階段中的親密對孤獨一致,在成年初期個體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敢去與他人發(fā)展親密的關系。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得到積極解決,就會形成愛的品質。而高年級的女大學生由于即將畢業(yè)開始與社會更多的接觸,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性面對是否生育的問題。隨著現(xiàn)代社會對于單身女性的認可和接納程度不斷提高,這也使得單身女大學生更加傾向于追求個人的自由和獨立。她們可能更看重個人成長和事業(yè)發(fā)展,而非過早地承擔起家庭和生育的責任。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女大學生相較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女大學生生育動機更低。究其原因,高文化程度的父母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個人發(fā)展,更傾向于鼓勵孩子追求高等教育和職業(yè)成功。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的女大學生,通常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高的職業(yè)追求,她們更傾向于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個人成長和事業(yè)發(fā)展中,而非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生育的責任。再加上高文化程度的父母往往具備更好的經(jīng)濟條件和社會資源,能夠為女兒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這使得女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更少受到經(jīng)濟壓力的束縛,能夠更加自主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育計劃。3.2父母沖突知覺、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作用討論3.2.1父母婚姻沖突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影響討論本研究結果表明,父母沖突知覺能夠負向預測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水平,這說明女大學生對父母沖突知覺會影響其生育動機,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父母沖突知覺對女性生育動機的影響是一個深入且多維的話題,不同的心理學理論對此有不同的解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父母婚姻沖突不僅會對女性的心理和情感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還會在無形中塑造她們的婚戀觀和生育動機。首先,根據(jù)社會學習理論,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會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和態(tài)度。當父母之間存在頻繁的沖突時,女性可能會將這些沖突模式內化,形成對婚姻和異性關系的負面認知。這種認知可能使她們對建立親密關系持有謹慎態(tài)度,進而影響其生育動機。她們可能會擔心自己無法處理好與伴侶的關系,或者害怕給未來的子女帶來不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因此選擇推遲或避免生育。其次,從依戀理論的角度來看,父母婚姻沖突可能影響女性與他人建立情感聯(lián)系的方式。在一個充滿沖突的家庭環(huán)境中,女性可能難以形成安全的依戀模式,導致她們在成年后難以信任他人并建立穩(wěn)定的親密關系。這種不安全感可能使她們對婚姻和生育持更為保守的態(tài)度,擔心自己無法為子女提供足夠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此外,認知心理學也為我們理解這一現(xiàn)象提供了視角。父母婚姻沖突可能導致女性對婚姻和生育的認知發(fā)生偏差,使她們過分關注潛在的負面后果而忽視了積極的一面。這種認知偏差可能使她們在面對生育決策時過于謹慎或悲觀,從而影響到她們的生育動機。綜上所述,父母婚姻沖突對女性生育動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會學習、依戀理論和認知心理學等多個心理學領域。這些理論為我們深入理解和探討這一現(xiàn)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在關注女性生育問題時,我們需要充分考慮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婚姻狀態(tài)對女性心理和情感發(fā)展的影響。3.2.2異性人際信任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影響中的中介作用的討論研究結果顯示異性人際信任在父母沖突知覺與女性生育動機中起中介作用成立,即異性人際關系在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父母沖突知覺可以通過異性人際信任對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產(chǎn)生影響,該結論與研究假設相一致。首先,心理學領域的不同理論對于父母沖突知覺如何影響子女行為問題提供了多元化的解釋。社會學習理論理論主張,孩子總是模仿身邊重要他人的行為,尤其是父母的行為,他們通過觀察父母的互動模式來習得與他人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溢出假設理論將其解釋為,婚姻中的沖突會引發(fā)夫妻間的不良情緒,使之采取更嚴厲的方法教育子女,同時減少對子女的社會支持和溫暖回應,而子女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就是父母及家庭成員,支持力的減少對子女的安全感造成直接影響。另外,長期處于沖突環(huán)境的子女可能會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容易逃避,以避免面對家庭沖突,也可能會過度卷入父母沖突,產(chǎn)生各種消極表征和行為問題。與此同時,長期面對父母間沖突,子女不可避免會面臨無助甚至絕望感,進而對家庭和世界形成負面認知。同時,在人際關系方面可能會變得膽怯、懷疑他人,難與他人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親密關系。而認知理論強調特別強調了認知因素在孩子感知和應對父母婚姻沖突的過程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孩子如何解讀沖突,以及采取何種方式去應對,與其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行為問題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同時,社會學習理論主張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個觀察、模仿和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家庭作為孩子最早接觸的社會環(huán)境,其影響無疑是深遠的。孩子觀察到的父母婚姻內的沖突,無論是頻繁的爭吵還是冷漠的疏離,都會成為他們學習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孩子對這些沖突的主觀認知和歸因方式也會對他們的未來行為模式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他們可能會將父母的沖突歸因于外部因素,如經(jīng)濟壓力或性格不合,也可能會將其歸因于內部因素,如缺乏溝通或情感疏離。這種歸因方式不僅影響著他們對父母婚姻沖突的理解,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著他們對待親密關系、婚姻和家庭的態(tài)度。感知到更多父母婚姻沖突的女大學生在異性人際信任水平較低的個體因為安全感不足、親密恐懼等多種原因從而不相信、不愿意與異性接觸,在親密關系中選擇回避,導致無法正確的得知親密關系中與異性真實相處的感受,異性人際信任在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婚姻觀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女大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形成的對異性關系的知覺,會直接影響她們與異性交往時的信任感。如果女大學生在生活中更多體驗到關于父母婚姻沖突,使她們產(chǎn)生負面的、消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導致女大學生對異性持有更多的防備心理,難以建立起深厚的信任關系。這種信任的缺失可能使她們在面對生育動機選擇時更加猶豫和謹慎,進一步影響她們的生育動機。由此可知,異性人際信任在父母婚姻沖突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間的中介作用。3.2.3婚戀觀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影響中的中介作用的討論研究結果顯示婚戀觀在父母沖突知覺與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中起中介作用成立,即婚戀觀在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父母沖突知覺可以通過婚戀觀對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產(chǎn)生影響,該結論與研究假設相一致。家庭系統(tǒng)理論強調家庭互動模式的傳承性。深刻揭示了家庭成員之間在交往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模式是如何在代際間傳遞的。人們在婚姻選擇和其他社會關系的建立中,往往會無意識地重復他們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交往模式。這些模式,如同一種隱形的遺傳密碼,悄然地影響著個體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進而被傳遞給下一代。與此同時,父母沖突作為衡量父母與子女互動關系的關鍵指標,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矚目。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的婚姻觀具有直接的塑造作用。當女大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頻繁地感知到父母之間的沖突和緊張氛圍時,她們可能形成對婚姻消極、悲觀的看法。這種看法可能表現(xiàn)為對婚姻的不信任、對伴侶選擇的謹慎以及對婚姻生活的恐懼。家庭中父母的婚姻關系作為一種潛在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的婚戀觀的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子女婚戀觀的形成過程中,更在無形中塑造著他們對婚姻的認知和態(tài)度。特別是當父母婚姻中存在沖突時,子女往往會對婚姻持有消極的觀念,這種觀念不僅直接影響了女大學生對婚姻的期待和看法,還可能間接地作用于她們的生育動機,從而對她們的未來生活產(chǎn)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由此可知,婚戀觀在父母婚姻沖突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3.2.4以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為中介變量的鏈式中介效應模型的討論研究結果顯示鏈式中介模型成立,即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在父母沖突知覺和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起鏈式作用,即父母沖突知覺可以通過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對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產(chǎn)生影響,這一結果符合社會學習理論和心理發(fā)展理論。根據(jù)社會學習理論,個體的行為、態(tài)度和信念往往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如父母)的行為和態(tài)度而形成的。女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她們會觀察并內化父母的婚姻互動模式,特別是父母沖突知覺。當她們感知到父母間的沖突時,可能會對異性關系產(chǎn)生不信任感,進而影響她們的婚戀觀。這種不信任感和消極的婚戀觀,可能會使她們對婚姻和生育持有更謹慎或更消極的態(tài)度,從而影響到她們的生育動機。而心理發(fā)展理論也為此提供了支持。這一理論強調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發(fā)展,特別是社會經(jīng)驗和家庭環(huán)境對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女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她們的婚戀觀和生育動機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深刻影響。父母沖突知覺作為一種重要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會通過影響女大學生的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進而對她們的生育動機產(chǎn)生鏈式作用。綜上所述,父母沖突知覺通過異性人際信任、婚戀觀對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產(chǎn)生影響的這一結果,既符合社會學習理論,也符合心理發(fā)展理論。這些理論為我們理解女大學生生育動機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視角和框架。3.3研究不足與展望本研究仍存在許多不足。由于地域的影響沒有對其他省上學的女大學生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導致樣本的范圍廣泛性、代表性不夠,雖未能夠全面反映所有女大學生的情況,但研究結果可以在海南省地區(qū)進行推廣和應用。4結論本研究結論如下: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之間有負向預測作用,父母沖突知覺對女大學生生育動機通過異性人際信任和婚戀觀接影響女大學生的生育動機。參考文獻池麗萍,辛自強.(2001).家庭功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心理學探新(03),55-60+64.池麗萍,王耘.(2002).婚姻沖突與兒童問題行為關系研究的理論進展.

心理科學進展(04),411-417.池麗萍,辛自強.(2003).兒童對婚姻沖突的感知量表修訂.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08),554-556.池麗萍.(2005).認知評價在婚姻沖突與兒童問題行為之間的作用:中介、還是緩沖.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1(2):30-35.茅倬彥,姬思敏&

萬琳琳.(2024).低生育率下當代大學生戀愛、婚姻與生育觀念發(fā)展動向——基于全國32282份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

青年探索

(02),88-101.莊亞兒,姜玉&李伯華.(2021).全面兩孩政策背景下中國婦女生育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

人口研究(01),68-81.於嘉.(2022).何以為家:第二次人口轉變下中國人的婚姻與生育.

婦女研究論叢(05),47-69.馬長征.(2012).父母教養(yǎng)方式、人際信任與大學生交往焦慮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師范大學).孫瑞悅,張珊珊&梁麗娟.(2022).大學生安全感在父母沖突與人際信任間的中介作用.

心理月刊(02),36-38.楊廣柱&張微.(2023).大學生父母沖突知覺對人際信任的影響.

大學(04),185-188.王麗雙.(2012).大學生成人依戀與人際信任、人格特質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福建師范學,福州.王瑩,陳允恩,耿賽,苑杰&李凌.(2012).低年級大學生人際信任與家庭親密度適應性及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

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02),167-168.蘇紅.(2006).大學生婚戀觀結構、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南大學).張海霞&郭成.(2017).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性科學(03),151-154.吳倩.(2015).大學生婚戀觀與人格特質、成人依戀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河南大學)洪明,石佳歡&

楊鑫.(2023).從婚戀觀到家庭觀:提升生育意愿的視角轉換.

青年探索

(02),49-63.張曉倩.(2023).中國女性生育意愿的變動特征:社會角色視角下的觀察.

山東女子學院學報(05),9-16.崔碧穎.(2018).當代女性生育動機及其影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四川師范大學).陳練.(2020).女性生育動機對育兒效能感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四川師范大學).梁嘉寧.(2023).中國家庭生育影響因素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許皓瑋.(2018).原生家庭結構對女性多子女生育意愿的影響研究——以生育觀念形成為視角.

勞動保障世界(18),19-21.呂紅平&

李賀平.(2021).加強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引導是提升生育意愿的基礎工程.

人口與健康

(09),28-32.Johnson-George,C.,&Swap,W.C.(1982).MeasurementofSpecificInterpersonalTrust:ConstructionandValidationofaScaletoAssessTrustinaSpecificOther.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43,1306-1317.HetheringtonEM,CoxM,CoxR.Effectsofdivorceonparentsandchildren.InLambME(Ed.),Nontraditionalfamilies:Parentingandchilddevelopment.Hillsdale,NJ:Earlbaum,1982,233-288.附錄親愛的同學:你好,首先感謝你參與我們的調查。本問卷匿名填寫,僅用于畢業(yè)論文研究!請仔細閱讀每項題目,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如實作答,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再次感謝你的配合!第一部分:基本情況(請在符合你情況的選項上劃勾“√”)您的年級: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是否為獨生子女:是2、否您來自:城市2、農(nóng)村是否為單身:是2、否父母最高文化水平:小學2、初中3、高中4、???、本科6、碩士研究生及以上您父母的婚姻狀況:婚姻關系正常2、離異第二部分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父母與你有如下行為的頻率是,請根據(jù)與您的實際生活符合情況進行選擇,在相應的數(shù)字打上“√”(“1”表示從不,“2”表示有時,“3”表示偶爾,“4”表示經(jīng)常,“5”表示總是)問卷一:完全不符合比較不符合比較符合完全符合當父母吵架時我沒法讓自己好受點4321父母每一次吵架以后,一般都會和好4321父母經(jīng)常因為我在學校里表現(xiàn)不好而爭吵4321父母爭吵時,他們會發(fā)很大的脾氣4321父母吵架時,我有辦法讓自己感覺好受一點4321父母吵架時,我很害怕4321父母爭吵時,他們會動手打對方4321父母爭吵時,我不責怪自己4321父母經(jīng)常爭吵或意見不和4321即使父母已經(jīng)吵完架了,他們仍然互相生氣4321父母爭吵時,我常常埋怨自己4321父母意見不一致時,他們會很平靜地商量4321當父母爭吵時,我不知道我該怎么辦4321即使當著我的面,父母也經(jīng)常相互指責4321父母爭吵時,我會擔心有什么壞事降臨到我頭上4321父母吵完架后,仍然會彼此友好4321父母爭吵時,我覺得這全都怪我4321問卷一:完全不符合比較不符合比較符合完全符合我經(jīng)常看到父母正在吵架4321父母在某事情上意見不同時,最后還是能取得一致4321父母的爭吵通常與我有關4321當父母爭吵時,根本不聽我勸說4321父母吵架時,他們會互相罵對方4321父母吵架或意見不和時,我有辦法勸說他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