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明朝的法律_第1頁
第五章:明朝的法律_第2頁
第五章:明朝的法律_第3頁
第五章:明朝的法律_第4頁
第五章:明朝的法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明朝(mínɡcháo)的法律共三十四頁第一節(jié):

明初立法(lìfǎ)思想與立法(lìfǎ)活動一、重典治國(一)基于元朝覆滅的深刻教訓(二)基于明初復雜的社會形勢。(三)朱元璋后期,又以“務合中正”為旨進行立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明初的重典思想(sīxiǎng)。(四)重視預防犯罪和法制宣傳二、立法活動1、《大明律》共三十四頁第一節(jié):

明初立法思想(sīxiǎng)與立法活動

《大明律》一改傳統(tǒng)法典十二篇的體系,轉而按照中央政府六部的名稱來分篇,以名例律置于篇首,再分設吏律、戶律、禮律、刑律、工律和兵律,共30卷,460條。1397年,朱元璋又將其親自編纂的《律誥》147條附在其后,大明律最終完成。它既承襲(chéngxí)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又有獨創(chuàng)性。

2、《明大誥》,1386年開始由朱元璋主持編訂,歷經2年而成。是一部具有特別刑事立法性質的法律,由《御制大誥》、《御制大誥續(xù)編》、《御制大誥三編》和《御制大誥武臣》四篇文誥組成,共四編236條。其最大特點是“律外用刑”,規(guī)定了酷刑和肉刑,是朱元璋推行“重典”政策的重要產物。共三十四頁第一節(jié):

明初立法(lìfǎ)思想與立法(lìfǎ)活動3、《問刑條例》:該條例是明代中期的刑事法規(guī)。明初就有條例,它是因時制宜、對律文進行(jìnxíng)補充的審判依據(jù),往往來自于真實案例,案例判決一般由臣下議定,經皇帝批準成為可以普遍適用的法律形式。4、《大明會典》:是對明朝官制、官員職責、辦事程序的記錄,在法律形式上,包含律、誥、令、例等多種法律形式,具有行政法的性質。以《唐六典》為基礎,仿其編纂體例,以六部官制為綱,自明英宗時期編纂,到明武宗時期正式頒布,稱為《正德會典》。共三十四頁

第二節(jié)

民事經濟(jīngjì)法律規(guī)范

一、民事法律規(guī)范:明律在《戶律》中對相關的民事活動進行了調整,其中包括“戶役”、“田宅(tiánzhái)”、“婚姻”等門類。(一)戶口1、明朝將居民分為軍戶、民戶、匠戶、灶戶等類,分類管理。這些戶民不得隨意流動,有事外出必須使鄰里互知。2、禁止脫戶(口)、隱戶、漏戶、相冒合戶(1)一戶全不附籍;共三十四頁

第二節(jié)

民事經濟(jīngjì)法律規(guī)范

(2)將他人隱蔽在戶不報,及相冒合戶附籍(即以疏為親及有所規(guī)避者)(3)將另居親屬隱蔽在戶不報,及相冒合戶附籍(4)若隱漏自己成丁人口不附籍,及增減年狀,妄作(wànɡzuò)老幼廢疾。3、匠戶匠籍制度是為了發(fā)展官營手工業(yè)的需要。匠戶采取輪班(三年中服役三個月)、輸班(每月20日)制。一旦編入匠籍,便世代為官府服役,不需脫籍,沒有自己經營和遷徙的自由。(二)立嫡子違法共三十四頁

第二節(jié)

民事(mínshì)經濟法律規(guī)范

(1)凡立嫡子違反者,杖80。(2)嫡妻50以上(yǐshàng)無子者,可立庶長子。不立者,罪亦同。(3)若養(yǎng)同宗之人為子,所養(yǎng)父母無子而舍去者,杖100,發(fā)付所養(yǎng)父母收管。若有親生子即本生父母無子欲還者,聽。(4)其乞養(yǎng)異姓義子,以亂宗族者,杖60。若以子與異姓人為嗣者,罪同,其子歸宗。(5)其遺棄小兒,年三歲以下,雖異姓仍聽收養(yǎng),即從其姓。共三十四頁

第二節(jié)

民事經濟(jīngjì)法律規(guī)范

(三)別籍異財:凡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立戶籍,分異財產者,杖100(但必須祖父母、父母告訴才處理),如果居父母喪而兄弟別立戶籍,分異財產者,杖八十(但必須期親以上尊長親告訴才處理)。(四)卑幼私擅用財:凡同居卑幼,不由尊長,私擅用本家財物者,20貫笞20,每20貫加一等。如果同居尊長應分家而財不均平者,罪亦如之。(五)收養(yǎng)孤老:凡鰥寡孤獨及篤廢之人,貧窮(pínqióng)無親,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yǎng)而不收養(yǎng)者,杖60。管理克減應該衣糧者,以監(jiān)守自盜論處。共三十四頁

第二節(jié)

民事(mínshì)經濟法律規(guī)范

二、民事法律規(guī)范:田宅(tiánzhái)(一)土地所有權的確認1、土地分兩類,一為官田,一為民田。2、官田采取屯田的方式,有軍屯、民屯之分。(1)軍屯即是兵農制之變種,通過屯軍進行生產勞動的方式,實現(xiàn)軍糧的自給自足。共三十四頁

第二節(jié)

民事經濟法律(fǎlǜ)規(guī)范

(2)民屯是官府強制無田農民、罪囚到地廣人稀的地區(qū)屯墾。4、戰(zhàn)亂中被廢棄荒蕪土地的先占原則。如果原來的地主歸來,由官府就近(jiùjìn)撥荒地抵充。(二)盜賣田宅(1)凡盜賣換易及冒認者,若虛錢實契典買及侵占他人田宅者,處以笞杖徒刑不等。(2)如果強占官民田宅等,處以杖流刑。(3)如果將互爭及他人田產妄作己業(yè),暗地里投獻官豪勢要之人,與者受者各處刑罰。田產及盜賣過田價,并所得花利,各還官給主共三十四頁

第二節(jié)

民事經濟法律(fǎlǜ)規(guī)范

(三)任所置買田宅有司官吏,不得(bude)于現(xiàn)任處所置買田宅,違者,笞50,解任,田宅入官(四)典買田宅1、典賣田宅不稅契(匿稅)者,笞五十,仍追田宅價錢一半入官。2、不過割者,笞杖刑,其田入官。共三十四頁

第二節(jié)

民事(mínshì)經濟法律規(guī)范

3、若將已典賣與人田宅朦朧重復典賣者,以所得價錢計贓,準用竊盜論,追價還主,田宅從元典買主為業(yè)。4、若典買之人及牙保知情(zhīqíng),與犯人同罪。追價入官,不知者,不坐。5、其所典田宅、園林等物,年限已滿,業(yè)主備價取贖,若典主托故不肯放贖者,笞四十。限外所得花利,追征給主,依價取贖。業(yè)主無力取贖者,不用此律。共三十四頁第二節(jié)

民事經濟法律(fǎlǜ)規(guī)范(五)盜耕種官民田盜耕種他人田者,笞杖刑不等;盜耕種荒田者,減一等。強者,加一等,官者,再加二等?;ɡ麣w官主。(六)棄毀器物(qìwù)稼穡等:區(qū)分故意和過失1、凡棄毀人器物,及毀伐樹木稼穡者,計贓準竊盜論。2、若遺失及誤毀官物者,各減三等,并驗數(shù)追回。共三十四頁第二節(jié)

民事經濟(jīngjì)法律規(guī)范私物者,償而不坐。若毀人墳塋內碑碣石者,杖80。3、若毀損人房屋墻垣之類,計合用修造雇工錢坐贓論,各令修立。誤毀者,但令修立,不坐罪。(七)擅食田園瓜果凡于他人(tārén)田園擅食田園瓜果之類,坐贓論。棄毀者,罪亦如之。三、民事法律規(guī)范:婚姻及其他共三十四頁第二節(jié):民事法律制度(zhìdù)(一)訂婚1、男女(nánnǚ)訂婚,兩家要明白通知有殘疾、老幼、庶出、過房、乞養(yǎng)等情形,各從所愿。

若許嫁女已報婚書,及有私約(同唐),或受聘財,而悔者,笞五十。如果再許他人,杖70,已成者,杖80。后娶者知情的,同罪,財禮入官。不知者不坐,追還財禮,女歸前夫,前夫不娶的,歸還財禮,其女仍從后夫。2、在上述情形下,男家悔者,罪亦如之,不追財禮。共三十四頁第二節(jié):民事法律制度(zhìdù)(二)結婚1、若為婚而女家妄冒者(比如女有殘疾,卻令姐妹妄冒相見),追還財禮;男家妄冒者(比如與親男訂婚,卻與義男成婚,或者男有殘疾,卻令弟兄妄冒相見之類),加一等,不追財禮。未成婚者,仍依原定;已成婚者,離異。2、妻妾失序(以妻為妾和以妾為妻),量刑較唐律為重。3、尊卑親屬(qīnshǔ)不得為婚共三十四頁第二節(jié):民事法律制度(zhìdù)(三)其他規(guī)定:所有權1、拾得遺失物:遺失物在5日內送官府,官物還官,私人財物物失主前來認領(rènlǐng)的,應向拾得物支付遺失物的一般作為報酬,若無人認領(rènlǐng),遺失物歸拾得人所有。2、埋藏物:發(fā)現(xiàn)埋藏物的,不論是官地還是私地,一律歸發(fā)現(xiàn)人所有,但珍貴古器的除外。3、契約(1)保人的連帶責任:形式已經較為完備:雙方當事人簽名畫押,中人、保人也要署名,并負有連帶責任。共三十四頁第二節(jié):民事法律制度(zhìdù)(2)合伙合同的出現(xiàn):明代出現(xiàn)了合伙契約的形式。

4、其他賠償規(guī)定(1)故意殺害(官)私牛馬的,徒一年半。若傷者(見血踠跌即為傷,若傷重5日內死亡,從殺罪),計減價,準盜論,各償所減價。價不減者,笞三十。其誤殺(wùshā)傷者,不坐,但償其減價。(2)官私畜毀食官私物,當時殺傷的,各減故殺傷三等,償所減價;畜主備所毀。共三十四頁第二節(jié):民事法律制度(zhìdù)放官私畜損食官私物者(專就食物而言?),笞三十。失者,減二等。各償所損。如果(rúguǒ)官畜損食官物者,坐而不償。(3)其畜欲抵嚙人而當時殺傷者,不坐,不償。至于畜產抵嚙人,而標志羈絆不如法,則遭受刑罰。如果無故觸之而被殺傷者,畜主不坐。共三十四頁第二節(jié):民事法律制度(zhìdù)(4)犬殺傷他人畜產者,犬主償其減價;余畜(因此)自相殺傷者,償減價之半。故放令殺傷他人畜產者,各以故殺傷論。(5)若故意殺傷他人馬牛,不堪(bùkān)乘用,計減價,各追賠所減價錢。價不減者,笞三十。減價的計算方法:若值30貫,死后值10貫,則為20貫;若傷,只值20貫,是為10貫。其誤殺傷者,不坐,但追賠減價共三十四頁第四節(jié)

刑事法律規(guī)范(guīfàn)

一、嚴禁臣下結黨和內外交接1、明朝增設罪名,對臣下結黨交接的現(xiàn)象予以嚴厲禁止。突出表現(xiàn)便是在《大明律》中增設“奸黨”罪,這是唐宋元刑法中都沒有的。2、行為表現(xiàn):(1)凡奸邪進讒言左使殺人者(2)若犯罪該處死,其大臣巧言諫免之,暗邀人心者;(3)在朝官員交接朋黨紊亂朝政者;(4)刑部及大小各衙門官吏(guānlì)不執(zhí)行法律,聽從上司主使出入人罪者。共三十四頁第四節(jié)

刑事法律規(guī)范(guīfàn)

(5)禁止官員之間私人薦引,結成朋黨,任命官員的權力屬于皇帝,如果大臣擅自(shànzì)選用,或其親戚非奉特旨,不許除授官職,違者斬。(6)甚至“上言大臣德政”都構成奸黨罪。共三十四頁第四節(jié)

刑事法律規(guī)范(guīfàn)

二、加重處罰反逆大罪1、明律對謀反和謀大逆實行重罪加重處罰的原則?!?/p>

(1)對犯罪(fànzuì)本人及親屬的處刑更重,從斬刑變?yōu)榱柽t刑;唐律僅對犯罪(fànzuì)人的父及十六歲以上的子處絞刑,明律則對更大范圍以上的男性親屬處以斬刑。共三十四頁第四節(jié)

刑事法律規(guī)范(guīfàn)

(2)株連范圍廣。唐律死刑僅擴及16歲以上的直系三代男子,而明律的處死范圍則擴大到16歲以上的父族、妻族、女婿(nǚxu)、外祖父及一切同居的男子,甚至延及知情、隱藏者,不僅如此,15歲以下的男子和所有的女性家屬還要做奴。(3)明確的處罰不區(qū)分情節(jié)。唐律對于“理詞不能動眾,威力不足率人者”本人處斬,其父與子可不處死,祖孫可不受牽連;對于“口陳欲反之言,心無真實之計者”,至流2000里,可免于死刑,不同情節(jié)區(qū)別對待。明律則無此區(qū)分。共三十四頁第四節(jié)

刑事法律規(guī)范(guīfàn)

2、明律擴大十惡重罪的范圍,特別是以“不義”罪為例。唐律吏卒殺死本部五品以上長官(zhǎngguān)才構成“不義”罪,明律則規(guī)定凡部民殺死本管知縣、州、府,軍人殺死本管百戶、千戶、指揮,均屬于不義罪,一律處以死刑。三、嚴懲官吏瀆職與貪贓犯罪1、大明律對于不能盡職盡責的官吏給予行政處罰與刑罰制裁,2、還表現(xiàn)在其關于六贓的沿用與增加上。共三十四頁第四節(jié)

刑事法律規(guī)范(guīfàn)

四、增設新的刑罰1、死刑:增加了凌遲、滅十族(門生朋友)等酷刑。2、肉刑:墨刑、臏刑、斷手、挑筋等久廢之肉刑,3、充軍刑

乃徒流之外新加之刑,強迫犯人到邊遠地區(qū)服苦役,屯田墾荒或將其編入軍隊,終身服役。更重者乃是不僅使本人充軍,而且其死后由子孫接替,直至絕戶。其對象從軍人犯罪(fànzuì)擴展到普通百姓。共三十四頁第四節(jié)

刑事法律規(guī)范(guīfàn)

4、廷杖:在殿廷前對“違抗”皇命的大臣直接施以杖刑的法外刑罰。5、以役代刑:一般的死刑、笞杖刑都允許用服勞役抵刑,以滿足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6、枷號刑:將犯人頸套木枷,置于公開場所示眾羞辱。五、定罪量刑原則1、“輕其所輕、重其所重”,即對于直接危及統(tǒng)治權的犯罪,與前朝相比處罰(chǔfá)較重;對于不直接危及統(tǒng)治權的犯罪(比如事關典禮及風俗教化),處罰(chǔfá)較輕。2、從新從重原則。共三十四頁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的變化(biànhuà)

一、司法機關(一)中央司法機關明朝的中央司法機關的名稱、職掌均與唐宋有所不同。1、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刑部主審,大理寺復核,都察院負責監(jiān)督,也參與(cānyù)審判。共三十四頁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的變化(biànhuà)

(1)刑部:是中央的審判機關,直屬于皇帝。刑部最初下設四司,后來擴充為十三清吏司。它們分別審理地方上訴案件和中央百官案件、審核地方重案,并有權判決除死刑以外的其他案件。審理結束后,將案卷連同罪犯移送大理寺復核。(2)大理寺:是案件的復核機關。凡刑部、都察院審判的案件,都必須將案卷和人犯移交大理寺復核。如果它認為判決不當則可以駁令改判。死刑案件由其復核后,奏請皇帝批準。(3)都察院,由前朝的御史臺改名而成,負責糾舉彈劾(tánhé)全國上下官吏的違法犯罪及失職行為,監(jiān)督刑部審判和大理寺的復核和駁正行為。共三十四頁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的變化(biànhuà)

(二)地方司法機關1、行政與司法合二為一,沒有(méiyǒu)獨立的司法審判機關。2、各省設立提刑按察院,長官為提刑按察司,可以說是都察院的派出機關,有權判決徒刑及以下案件,也是府縣一審案件的上訴機關。共三十四頁第五節(jié)

司法制度的變化(biànhuà)

二、具有特色的審判制度1、三司會審:是唐朝“三司推事”制度的沿承,凡發(fā)生重大疑難案件,由刑部(xínɡbù)、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同審問罪犯,再報請皇帝批準執(zhí)行。2、九卿圓審:是明朝重要的復審制度,凡是地方上報的重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