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彩地道的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新彩地道的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新彩地道的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新彩地道的施工組織設計_第4頁
新彩地道的施工組織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新彩地道的施

工組織設計

第一章編制依據(jù)及原則

L編制依據(jù)

1.1彩田路北延段工程招投標文件;

L2彩田路北延段工程施工合同;

L3彩田路北延段工程設計圖紙及設計文件;

1.4彩田路北延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1.5《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CJJ37—90);

1.6《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

1.7《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JTGD70—2004);

1.8《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60—2009);

1.9《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

1.10《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50-2004);

1.1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5-2001);

1.12《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

1.3《城鎮(zhèn)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LCJJ1-2008);

1.14《埋地鋼管道水泥砂漿襯里技術標準》(CECS10:89);

1.15《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2-2008);

1.16國家、住建部、交通部、深圳市頒發(fā)的現(xiàn)行設計規(guī)范、施工規(guī)范、技術規(guī)

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及驗收辦法;

L17住建部、交通部頒發(fā)的相關標準圖集;

1.18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及當?shù)卣嘘P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勞動保護、土地

使用與管理、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具體規(guī)定;

2、編制原則

2.1三個“確?!痹瓌t(確保安全、確保質量、確保工期);

2.2、合理優(yōu)化、優(yōu)質高效的原則;

2.3安全第一的原則;

2.4堅持技術先進性,科學合理性,經(jīng)濟適用性相結合及實事求是的原貝心

2.5尊重工程所在地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習慣,聽從監(jiān)理、服務于業(yè)主;

2.6實施項目法管理,通過對勞動力、設備、材料、資金、技術信息的優(yōu)化配

置,實現(xiàn)成本、工期、質量和社會信譽的預期目標。

2.7根據(jù)本公司現(xiàn)有的技術力量和施工水平。

第二章隧道工程概況

1.隧道工程描述

1.1彩田路北延段工程位于深圳中部發(fā)展軸線上,是城市中心與中部組團

間南北向的重要通道,主線承擔城市中心片區(qū)與龍華片區(qū)間交通聯(lián)系功能。該

本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完善我市中部區(qū)域路網(wǎng)結構,緩解中部區(qū)域交通壓力,促

進龍華新城開發(fā)建設,并為皇崗路的改造提供疏解通道。因此,該項目的建設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被列為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成立30周年獻禮的十大基礎建

設項目之一。

1.2.彩田隧道是一座分離式隧道,分左右線隧道,設計時速為60km/h,本

隧道共設置人行通道3處,車行通道1處,隧道進口左右線均為上坡,坡度為

2.7%o左線進口里程為LK0+870,出口里程為LK2+540,總長度為1670米,本

合同段承擔進口段施工任務610米,分界里程為LK1+480,其中四車道長度

230米,三車道長度380米。右線進口里程為RK0+870,出口里程為RK2+540,

總長度為1670米,本合同段承擔進口段施工任務650米,分界里程為

RK1+520,三車道長度650米。四車道斷面凈寬為16.75,限高5米,三車道斷

面凈寬為13.25,限高5米。四車道凈空面積為119.06m2,三車道凈空面積為

2

87.37mo本合同段HI級圍巖815米,IV級圍巖310米,V級圍巖135米。

1.3.隧道左線LK1+180-LK1+255段受F1構造帶影響,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圍

巖穩(wěn)定性較差,巖體呈碎石狀壓碎結構,或碎塊狀鑲嵌結構,地下滲水或滴

水,圍巖開挖后,拱部無支護狀態(tài)下可能產(chǎn)生大塌方,側壁易失穩(wěn)。右線

RK1+080-RK1+150,RK1+440-RK1+520受F1破碎帶影響較大,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

育,圍巖穩(wěn)定性較差,巖體呈碎石狀壓碎結構,或碎塊狀鑲嵌結構,地下水線

狀流水或小股流水圍巖開挖后無自穩(wěn)能力。

2隧道工程地質水文條件

2.1地形與地貌

2.1.1本線路隧道穿越丘陵區(qū),所穿越的山脊呈近北西向,隧道進口最低地面

標高為58m,出口最低地面標高為110m,隧道穿越山體最高約200m,相對高差可

達142m,隧道埋深大于50m的地段約1212m。隧道進洞口受人工采石或修建邊坡

等人工影響,地形坡度陡峭,一般在35-40°之間。隧道出洞口地形,軸線方向

與地形等高線近于垂直,地形坡度陡峭,一般在35-40°之間。

2.2氣候與氣象

2.2.1線路隧道穿越低丘地貌,分布有雨源型小溪流,其逕流量與降雨量密

切相關。為山區(qū)季節(jié)性溪流,受地形地貌及氣候影響,具有源短流急、流水暴漲

暴落特性。

2.2.2深圳地處亞熱帶地區(qū),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由于受海陸分布和地形

等因素的影響,氣候具有冬暖而時有陣寒,夏長而不酷熱的特點。雨量充沛,但

季節(jié)分配不均、干濕季節(jié)明顯。春秋季是季風轉換季節(jié),夏秋季有臺風。

2.2.3根據(jù)深圳氣象站資料,多年平均氣溫為22.2℃,1月最冷,月平均

最低氣溫為14.0℃;7月最熱,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8.2℃;極端最低氣溫

0.2℃,極端最高氣溫38.7℃o年平均無霜期348天,霜凍概率很小。本區(qū)的

降水主要是鋒面雨,其次是臺風雨。全區(qū)平均最大暴雨量為282mm/d,最大值達

385.8mm/d,歷年平均降水量1800mm?22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45%?

47%)和秋季(占34%?36%),其次是春季(占12%?16%),冬季為旱季(占4%左

右)。

2.2.4由于本區(qū)位置瀕海,臺風的影響較顯著。臺風次數(shù)多,據(jù)1950?

1979年統(tǒng)計,累計臺風多達220次,平均每年7.3次。臺風影響時間為5?12

月,以6?10月較多,尤以7?9月為高峰期,臺風帶來大量的降雨,多年臺風

期平均降雨量689mm,臺風期最大降雨量1648mm(1964年)。本區(qū)常年盛行風向

為南東東和北東東向,其次為東北向和東向,年平均風速2.6m/s。深圳年平均日

照時為21205h,太陽年總輻射量54.2mj/m2o由于大氣環(huán)境的變化,日照時數(shù)

不斷減少。災害性天氣有熱帶氣旋、暴雨、強對流、干旱、短期寒潮及低溫陰

雨。

3工程地質條件

3.1地層特征

根據(jù)區(qū)域地質資料和區(qū)內(nèi)工程地質資料,本項目區(qū)F4為區(qū)域性斷裂通過,

歷史上無大的地震災害記錄,無明顯的新構造活動跡象,區(qū)域地殼穩(wěn)定性為基本

穩(wěn)定。處于地質構造活動相對微弱,穩(wěn)定?較穩(wěn)定地質環(huán)境,適宜工程建設。巖

體斷層、接觸破碎帶使隧道圍巖類別降低,為隧道工程不利地段。

隧道范圍內(nèi)地層結構及巖性組合比較簡單,巖石風化界面清晰,巖體穩(wěn)定性

及完整性較好,除Fl、F2、F3斷裂構造帶外,其它地段未發(fā)現(xiàn)有大的斷裂破碎

帶。

隧道圍巖主要為燕山期侵入粗?;◢弾r構成,巖層均為巨厚層狀結構。據(jù)地

表工程地質測繪及鉆探資料反映,本區(qū)燕山期粗粒花崗巖規(guī)模較大。

影響圍巖巖體結構的另一個重大因素是斷層與節(jié)理,斷層破碎帶及其影響帶

一般為散體結構或碎裂結構,根據(jù)淺層地震測試資料以及區(qū)域地質資料,洞線地

帶對圍巖巖體結構有較大影響的斷層推測有3條,為壓(張)扭性斷層??v觀隧

道巖體結構特征,受構造影響程度多為較嚴重,局部輕微。

3.2不良地質條件

據(jù)沿線地質條件分析,區(qū)內(nèi)基巖為非可溶性巖石,未見地面塌陷及土洞、巖溶現(xiàn)

象。原始自然地形坡度一般在10°?40°度之間,邊坡穩(wěn)定。沿線粗?;◢弾r

弱?微風化球體發(fā)育,花崗巖微風化球體最大直徑可達5m。另外,隧洞進出口

處及其淺埋段場地曾辟為采石場,分布有厚度不均的人工填土、填石,對隧洞

進出口以及淺埋段穩(wěn)定性影響較大。

左線LK1+180-LK1+255段受F1構造帶影響,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圍巖穩(wěn)定性

較差,巖體呈碎石狀壓碎結構,或碎塊狀鑲嵌結構,地下滲水或滴水,圍巖開

挖后,拱部無支護狀態(tài)下可能產(chǎn)生大塌方,側壁易失穩(wěn)。右線RK1+080-

RK1+150,RK1+440-RK1+520受F1破碎帶影響較大,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圍巖穩(wěn)

定性較差,巖體呈碎石狀壓碎結構,或碎塊狀鑲嵌結構,地下水線狀流水或小

股流水圍巖開挖后無自穩(wěn)能力。

3.3地震基本烈度

據(jù)《深圳市區(qū)域穩(wěn)定性評價報告》(1991.6),本區(qū)有歷史記載的強

震,對深圳地區(qū)地震影響烈度從未超過VI度。根據(jù)歷史積累的資料(1067?

1969)和通過深圳微震臺網(wǎng)的監(jiān)測結果表明,陸地強震及近場淺震,使深圳地

震影響烈度超過VI度的可能性較小。根據(jù)《深圳市地震烈度區(qū)劃圖》,按《公

路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JTJ004-89)的劃分本區(qū)為地震烈度VII度區(qū),地震動

峰值加速度為0.10g。區(qū)域地殼穩(wěn)定性為基本穩(wěn)定。

從整體上看,深圳地區(qū)現(xiàn)代地震活動多以微震和弱震為主,具有頻率高、

烈度小、震源淺等特征。從區(qū)域地質及地震的角度來看,評估區(qū)地震活動水平

較低,斷裂活動性較弱,未發(fā)現(xiàn)全新世以來的深大活動斷裂,不具備形成中、

強地震危險地段的地質背景。

4水文地質條件

4.1地表水

本隧道所處的地勢較高,隧道沿線沒有大、中型河流,地表水向較低洼的

溝谷匯聚后流出區(qū)外,在梅觀路兩側邊坡排水溝渠勘探期間見流水。

4.2地下水

4.2.1本線路穿丘陵、臺地以及臺地間沖溝等不同地貌單元,各線路段因

所處地貌單元的不同,地下水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勘察期間,大部分鉆孔見

地下水,地下水類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層中的上層滯水和基巖裂隙潛水三種。

4.2.2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坡殘積以及殘積粉質粘土中,水量小,主要

靠大氣降水補給,水位因季節(jié)、降雨情況而異。

4.2.3裂隙承壓水:線路基巖為粗?;◢弾r,主要賦存有風化裂隙和構造

裂隙水,尤以斷層兩側影響帶為甚,因而賦存有一定的裂隙承壓水。由于基巖

表層分布有全、強風化層及殘積粘性土層,故其與上覆上層滯水和地表水的水

力聯(lián)系相對較弱,地下水具承壓性,線路基巖裂隙水除在斷層破碎帶附近較豐

富外,其余段多為微弱富水。丘陵地貌單元以此種地下水為主。

4.2.4另據(jù)勘探取水化驗結果表明,隧區(qū)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

5.隧道施工地質條件評述

5.1構造穩(wěn)定性評價

根據(jù)區(qū)域地質資料和區(qū)內(nèi)工程地質資料,本項目區(qū)F4為區(qū)域性斷裂通

過,歷史上無大的地震災害記錄,無明顯的新構造活動跡象,區(qū)域地殼穩(wěn)定性

為基本穩(wěn)定。處于地質構造活動相對微弱,穩(wěn)定?較穩(wěn)定地質環(huán)境,適宜工程

建設。巖體斷層、接觸破碎帶使隧道圍巖類別降低,為隧道工程不利地段。

隧道范圍內(nèi)地層結構及巖性組合比較簡單,巖石風化界面清晰,巖體穩(wěn)定

性及完整性較好,除Fl、F2、F3斷裂構造帶外,其它地段未發(fā)現(xiàn)有大的斷裂

破碎帶。

據(jù)本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歷史地震活動對本場地最大影響為VI度,

對擬建工程的安全不會產(chǎn)生嚴重影響。參照現(xiàn)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2001),確定本場地土為中軟一中硬場地土,建筑場地類別為H

類。通過現(xiàn)場實測,本場地地面脈動的卓越周期為0.27秒。

第三章隧道施工規(guī)劃

1.隧道施工的總體規(guī)劃

1.1隧道施工總體安排

新彩隧道施工指導思想是:以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保環(huán)境、保省優(yōu)

為中心目標,科學管理,克難奮進,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優(yōu)質高效地建設一

座生態(tài)環(huán)保、和諧自然、安全舒適的新彩隧道。

根據(jù)新彩隧道的長度、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業(yè)主的工期要求、經(jīng)認真研

究確定該隧道施工在進口采用雙洞口掘進方案。由于該隧道所穿越地層圍巖穩(wěn)

定性較差,為m級、w級與v級圍巖,且左、右線隧道間距較近,左、右線隧

道間距厚度為20?40m上下,爆破作業(yè)對相鄰隧道的穩(wěn)定性有一定的影響;在

隧道施工安排上,右線先開工一個月后,左線隧道才開工,掌子面掘進拉開

50m左右距離,支護緊跟并實行嚴格的微震控制爆破。III級圍巖采用全斷面

法,若圍巖不允許采用全斷面法,就采用臺階法,IV級圍巖采用單側壁導坑

法,V級圍巖采用雙側壁導坑法。

1.2隧道施工進度安排

1.2.1隧道工程竣工日期與計劃工期

新彩隧道計劃于2013年1月1日正式開工,計劃于2014年2月28日完

工;總工期為14個月。

1.2.2循環(huán)進尺計劃

新彩隧道洞身w級、v級圍巖地段采用單側壁導坑和雙側壁導坑施工,m

級圍巖地段采用全斷面開挖法掘進施工;W級、V級圍巖循環(huán)進尺按1.5m考

慮,每分部施工每天按兩個循環(huán)考慮,III級圍巖循環(huán)進尺按3m考慮,每循環(huán)

工作日按18小時考慮。

1.2.3主要施工工序的進度計劃安排

1.2.3.1、洞口土石方: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

1.2,3.2管棚施工: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

1.2,3.3洞身開挖: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

1.2,3.4初期支護: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

1.2.3.5襯砌: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11月31日

1.2.3.6洞內(nèi)路面:2013年1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1.2.3.7水溝及電纜槽: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

1.2.3.8裝飾: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

新彩隧道主要施工工序進度計劃安排如下圖所示:

2013年2014年

名稱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

洞口土石方(52470m,)—

管棚施工(2640m)—

洞身開挖(15.9萬n?)

初期支護(7629m,)

二次襯砌(18669m3)

路面(1260m)

水溝電纜槽(1260m)

裝飾(1260m)

1.3勞動組織安排

新彩隧道施工決定在進口采用雙洞口掘進方案;因此,勞動組織安排考慮

將隧道施工隊分作兩個施工分隊,一個分隊負責左線隧道施工(開挖、支護及

二襯)作業(yè),另一個分隊負責右線隧道施工(開挖、支護及二襯)作業(yè),每個

分隊組成人數(shù)為56人。

隧道施工隊勞動組織安排如下:

班組人員類別人數(shù)工作內(nèi)容備注

全面管理、組織施工,對安全質量環(huán)保

隊長1

負總責。

管理組

調度長1洞內(nèi)外各工序的協(xié)調。

技術員2負責施工技術工作與質量工作等。

安全員2負責施工安全工作與環(huán)境保護工作等。

調度員1洞內(nèi)各工序的協(xié)調。

鉆爆班鉆爆工50鉆孔、裝藥、起爆、排險等。

裝硝、扒磴、運磴、卸硝與磴場平整

出硝班出硝工10

等。

噴錨班噴錨工40錨桿施作、掛網(wǎng)、立架、噴砂等。

拌和工2拌和混凝土、拌和機械修理保養(yǎng)等。

混凝土輸送、運車養(yǎng)修、輸送泵養(yǎng)修

碎輸送工3

等。

襯砌班

襯砌臺車操作、接泵管、模板施作、混

混凝土工32

凝土搗固、鋼筋制作及防水板鋪設。

運輸工1材料運輸(司機)。

電焊班電焊工6焊接工作與焊接工器具的保養(yǎng)與維護。

機修工2機械修理、器具修理等。

鋼架工6鋼筋及鋼架的加工、制作與運輸?shù)取?/p>

保障班雜工5洞內(nèi)外物料倒運及其它輔助工作。

電工2電氣設備的安裝與維修等。

風、水工2高壓送風+、供水、通風管路的維修等。

168

小計

1.4主要施工機械設備

新彩隧道為彩田路北延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為了按期保質完成該隧道的

施工任務,項目部決定按照招標投標文件的要求配備充足、完好的機械設備。

新彩隧道采用新奧法組織施工,側壁導坑法,短臺階法與全斷面法實施掘

進作業(yè),出能采用無軌運輸。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配備的機械設備實施有效

組合,組成掘進(鉆、爆)、噴錨(運、錨、噴)、襯砌(拌、運、灌、搗)

等機械化作業(yè)線。

具體機械設備配備如下表所示:

序號設備名稱機械型號數(shù)量備注

1電動空壓機20m38

2潛孔鉆2

3簡易臺車自制4

4風動鑿巖機YT-2850

5風鎬G-10A6

6輪式側卸裝載機ZLC50L2

7自卸汽車15m38

8挖掘機PC2201

9整體液壓襯砌臺車自制2

10性輸送泵HBT-602

11插入式振搗器ZX-5020

12碎罐車8m"3

13軸流通風機55KWX22

14變壓器630KVA/500KVA1/1

15柴油發(fā)電機200KW1

16混凝土噴射機KT-9614

17灰漿拌和機立式2

18拌和機1

19雙液注漿機2TGZ-60/2102

1.5主要工程材料及數(shù)量

材料名稱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

開挖石方m3159465

噴射碎C25m39016

混凝土C40m33764

混凝土C30m322814

混凝土C20m324.8

混凝土C15m35220

鋼管0133X4t3.295

鋼管①108X6t39.838

鋼管①42X3.5t50.75

中空注漿錨桿①25m61382

025t369.931

022t534.689

020t220.21

016t304.95

鋼筋

014t134.399

012t2.424

①10t106.550

①6.5t122.52

工字鋼120at179.251

工字鋼110t0.808

工字鋼114t221.112

工字鋼118t45.913

連接鋼板厚10mmt35.217

防水板厚1.2mmM237101

1.6臨時工程及施工輔助設施

1.6.1施工場地布置

隧道所需混凝土(除噴射舲)外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故拌合站施工場地

只設置噴射舲施工場地,在隧道進口處,主要布置發(fā)配電房、空壓機房、材料

庫、鋼筋加工棚、職工宿舍等生產(chǎn)設施、生活設施及其配套設施。具體見《新

彩隧道施工平面布置圖》(見圖1)。

------------------------------------------------------------1I0F0

工y(為星)方米.

1IM0

1,本圖尺寸以耐。

2.明湖開挖土石方先堤筑路基,路基填筑到設計高程匕,

方可才能轄就也1臨時房限

3,四讀區(qū)域地表水較少,不能滿足施工用水客美,不好

時用自來水.

4.陲遭所套混底土(噴射性除外)全靠用商品混愛上,

只諛星噴射桂拌金站場也

新彩隧道施工平面布置圖(圖1

1.6.2施工便道

新彩隧道的施工便道設置較為便利,彩田路直接通往隧道口,新修便道只

有40米左右,新修便道寬度為7米,路面全部硬化。

1.6.3隧道施工用電

1.6.3.1電力供應:新彩隧道施工用電以地方電力部門供電為主,備用發(fā)

電為輔。即在進口端自10kV高壓引入,進口處安設630kVA和500kVA的變壓

器各一臺;洞外低壓供電線路采用三相五線制架空線路,進洞后采用電纜線與

膠皮線聯(lián)合使用供電。配一臺200kVA柴油發(fā)電機組作為應急電源。

1.6.3.2電力保護:對輸入線路及電力設備進行保護,防止雷擊、短路等

對供電系統(tǒng)的破壞。

避雷:洞內(nèi)敷設的高壓電纜在洞外與架空線連接時安裝與高壓等級相同的

閥式避雷器一組及開關;在進洞的低壓電線桿上同樣安裝閥式避雷器一組及開

關。

施工接地:變壓器外殼、配電箱外殼、起動器外殼、高壓電纜外皮(金

屬)等進行接地保護。

1.6.3.3隧道施工照明:材料場、倉庫、棄喳場等洞外采用塔式燈塔照明

(腳手桿搭建),高15m;塔頂安裝3只800W碘鴿燈。

洞內(nèi)照明,以36V照明線路為主,40W節(jié)能燈,間距10m,高度5m;同時

每隔40m安一盞400W高壓鈉燈。

隧道工作面照明,采用8盞36V-5001V鈉燈;在開挖鉆孔臺車及襯砌臺車

的前后臺及左、右各安設一盞鈉燈。

1.6.3.4隧道施工供水

根據(jù)現(xiàn)場勘察,新彩隧道進口附近水源較較少;計劃在進口小山背面選擇

高出隧道設計高程30m處建一高位蓄水池,儲水量80m:作為工程用水,不夠

用時就采用城市自來水。

1.6.3.5隧道施工高壓供風

在隧道進口處,建高壓風站一座,安裝8臺20m7min電動空壓機,并配備

1臺12m3/min內(nèi)燃空壓機備用,供應隧道施工用風。

L6.3.6隧道內(nèi)通風“三管兩路”設置

隧道內(nèi)采用軟質風管懸掛于隧道邊墻一側,實施壓入式通風。左右隧道洞

口各設置一臺通風機,通風機功率為55KW*2,。隧道動力線與照明線分開安裝

在另一側的邊墻頂部邊緣上。高壓風管與高壓水管安裝在風管同側臨時水溝上

方。隧道底部設置施工道路,順縱坡段兩側分別設置排水溝自流排水(排水溝

不得侵入邊墻基礎,并防止邊墻被浸泡)。隧道通風管采用直徑120厘米軟質

風管,高壓風管采用直徑150毫米的無縫鋼管,高壓水管采用直徑80毫米的

無健鋼管。電力線靠隧道的右側布置,風水管靠隧道右側布置。

三管兩線布置圖

1.6.3.7隧道施工通訊

新彩隧道采用有線和無線對講機相結合的通訊聯(lián)絡方式。

1.6.3.8隧道施工生產(chǎn)、生活用房

新彩隧道隧道施工生產(chǎn)與生活用房均為自建活動房屋,生產(chǎn)用房計劃

400m2,生活用房900m2;隧道開挖所用炸藥直接從民爆公司領用(委托深圳市

鵬潤達爆破有限公司),無需自建炸藥庫房。

1.6.3.9棄磴場

隧道洞渣除一部分用作路用材料和洞外路堤填筑外,其余未利用的洞渣,

按《彩田路北延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設計)報告書》建議,運至龍華部九窩

淤泥渣土受納場處理。

1.6.3.10隧道洞口外檔護及排水工程

在洞口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設計文件與圖紙要求作好引水、排水和擋

護設施,防止水害、山體滑坡、滾危石等事項的發(fā)生。

2.隧道施工方法及襯砌類型支護參數(shù)

2.1隧道各里程段的施工方法及對應的襯砌類型

綜合考慮隧道區(qū)段的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地形及埋深、結構類

型、作業(yè)效率與工期要求,新彩隧道洞身施工在HI級圍巖隧段,(在圍巖允許

情況下),采用全斷面開挖方法;在IV級圍巖隧段采用單側壁導坑施工方法,

在V級圍巖隧段采用雙側壁導坑施工方法。由于二次襯砌是按主要承載結構設

計;因此,二次襯砌施作應緊跟開挖面;即在初期支護落底封閉后及時施作二

次襯砌仰拱和仰拱回填層,緊接著施作二次襯砌。

新彩隧道的各里程段施工方法及對應的襯砌類型如下表所示:

2.1.1左線

序號起止樁號長度圍巖類別開挖方式復合襯砌類型

1LK0+870-+90030V明挖M-4

2LK0+900+92020IV單側壁導坑S4-4a

3LK0+920-+95030IV單側壁導坑S4-4b

4LK0+950-LK1+100150III全斷面S4-3

5LK1+100-LK1+17070III全斷面S3-3

6LK1+170-LK1+26595IV單側壁導坑S3-4b

7LK1+265-LK1+480215III全斷面S3-3

2.1.2右線

序號起止樁號長度圍巖類別開挖方式復合襯砌類

1RK0+870-+90030V明挖M-3b

2RK0+900+92020IV單側壁導坑S3-4a

3RK0+920-+95030IV單側壁導坑S3-4b

4RK0+950-120III全斷面S4-3

RK1+070

5RK1+070-30IV單側壁導坑S3-4b

RK1+100法

6RK1+100-60V雙側壁導坑S3-5b

RK1+160法

7RK1+160-RK1+19030IV單側壁導坑S3-4b

8RK1+190-90III全斷面S3-3

RK1+280

9RK1+280-70IV單側壁導坑S3-4b

RK1+350法

10RK1+350-80III全斷面S3-3

RK1+430

11RK1+430-RK1+45020IV單側壁導坑S3-4b

12RK1+450-45V雙側壁導坑S3-5b

RK1+495法

13RK1+495-25IV單側壁導坑S3-4b

RK1+520法

2.2支護、襯砌設計參數(shù)及施工方案對應表:

襯砌圍巖初期支護二次襯輔助

類型類別錨桿鋼筋網(wǎng)噴射碎鋼拱架砌施工

D25注漿錨桿86.5鋼筋C25噴射20工字鋼拱部、仰超前小導

S3-5bVL=4m>75(縱)網(wǎng),20X碎厚26cm間距75cm拱60cm鋼管

X100(環(huán))20cm(單筋碎

層)

D25注漿錨桿中6.5鋼筋C25噴射格柵拱架拱部鋼筋

S3-4aIVL=3.5m,75網(wǎng),20X險厚22cm間距75cm仰拱無鋼長管棚

(縱)X10020cm(單)筋50cm碎

(環(huán))

D25注漿錨桿中6.5鋼筋C25噴射格柵拱架拱部鋼筋

S3-4bIVL=3.5m,100網(wǎng),20X碎厚22cm間距仰拱無鋼超前錨桿

(縱)X10020cm(單100cm筋50cm碎

(環(huán))層)

中22藥卷錨桿86.5鋼筋C25噴射無拱墻部

S3-3IIIL=3m,120網(wǎng),25X碎厚12cm45cm碎,

(縱)X10025cm(單仰拱無

(環(huán))層)

D25注漿錨桿66.5鋼筋C25噴射22工字鋼拱部、仰長管棚

S4-4aIVL=4m,75(縱)網(wǎng),20X碎厚28cm間距75cm拱60cm鋼

X100(環(huán))20cm(單筋碎

層)

D25注漿錨桿中6.5鋼筋C25噴射格柵拱架拱部、仰超前小導

S4-4bIVL=4m,100網(wǎng),20X硅厚25cm間距拱55cm鋼管

(縱)X10020cm(拱100cm筋碎

(環(huán))部)

①22藥卷錨桿86.5鋼筋C25噴射拱部鋼筋

S4-3IIIL=3.5m,120網(wǎng),25X磴厚16cm50cm碎,

(縱)X12025cm(單仰拱無

(環(huán))層)

2.3.縱斷面圖

2.3.1左線縱斷面圖

210

200

1930

160

150

140

130

120

1130

30

20

10

w??-?Ra<se.*

M?iArikwfaK?8

xrunceswwaww-wt

X?L?H?ZX54a?<irME?MPtBWL.rrM*TAftWir*

11143A■?0?&?由SliRU?i艙>—*<_0?g;&3i“.

孫林?mx-r,?r*44h>C?m.4W8Q~4250n?/j??M±W*MW*WlMM>r?*?**

?156?*??&MW*<?麗—&?Wil,科*MfM9*W?8

9AAM-??WX6O-4250E/S?Cf?K?J4O207Om/g?

73A86M/S??32t>2870rftA?

W?ttWdW30m〉2c?<40m)JIIIB(240m)cU(75m)

計獻至547式130m)S3-4brf95rn)

2-二

H三

UM曳硬賓量e

云i&

?HT:HXE)二9I

sr

<as&

rg

27

?.???9(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