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訓練-教案合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3F/wKhkGWd9OMOAOIXaAAK7kz-YA3Q697.jpg)
![康復訓練-教案合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3F/wKhkGWd9OMOAOIXaAAK7kz-YA3Q6972.jpg)
![康復訓練-教案合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3F/wKhkGWd9OMOAOIXaAAK7kz-YA3Q6973.jpg)
![康復訓練-教案合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3F/wKhkGWd9OMOAOIXaAAK7kz-YA3Q6974.jpg)
![康復訓練-教案合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3F/wKhkGWd9OMOAOIXaAAK7kz-YA3Q69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踢球射門主器械:球、球門輔助器械:獨木橋、雪碧瓶前期思考:1以往我讓孩子在球類玩時都是用手來完成游戲的,在運動游戲過程中,我都是引導幼兒以拍球、手傳球、左右交替拍,孩子們剛開始興趣很濃厚,但時間長了,還停留在原有水平上他們對這些動作練習顯得枯燥,乏味.2根據(jù)大班孩子的年齡增長,一直用手來玩的不夠的,設計此次活動,我覺得應讓孩子在多方面發(fā)展,我初次引導用腳玩球的興趣,通過自己做小運動員的體驗培養(yǎng)興趣,讓幼兒堅持用腳踢球的習慣。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用腳踢球的興趣。2能夠用腳把球越過障礙。3培養(yǎng)幼兒堅持的習慣?;顒恿鞒?談話導入—討論規(guī)則—自由探索—集中交流—游戲“射門”活動過程:1談話導入今天老師帶你們到了什么區(qū)?(球類)以前老師是叫我們寶寶玩球用我們的小手來做朋友,今天我們來試試用小腳做做朋友,看他愿意和乖的寶寶的腳做朋友嗎。2討論規(guī)則我們在電視里看的足球運動員是用什么來玩球的呀?(腳)那么我們的規(guī)則就是不能用手來玩它。思考:這個環(huán)節(jié)可能會有一些幼兒不用腳,用手來的,那么可以通過交流讓他試試和腳做朋友也是種很好玩的方法。3運動員練習腳的本領教師可和幼兒一起用腳踢球,帶球跑,和幼兒探索球怎么才能聽小腳的話。思考:這個環(huán)節(jié)有的說用腳踩住讓他停下來,他們的回答是各種各樣的,教師可教幼兒示范讓幼兒看看誰的辦法好,教師也可以示范幾個給幼兒來看)根據(jù)教師和幼兒的討論,幼兒再次嘗試.游戲:運動員“射門"1和幼兒商量一起怎樣拼搭游戲場地。(設置障礙:雪碧瓶)規(guī)則:一定要用腳繞過障礙把球射進“球門”(天橋)下和足球門里才算贏。思考:幼兒可能會不繞過障礙直接過去,教師中間可表揚做得好的幼兒并獎勵,要求幼兒也學學他的樣子試試,強調(diào):射門時要注意距離,誰站得遠,誰才是最后的冠軍)結束部分: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協(xié)商分工收拾器械,規(guī)定一個休息場地。思考:請幼兒出汗的幼兒主動來和老師的毛巾做朋友,檫汗,有自我保護意識?;顒幽繕?.理解兒歌內(nèi)容,喜歡和老師一起朗誦兒歌,并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初步創(chuàng)編兒歌。2.能認真觀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3.感受游戲的樂趣,體驗學習的快樂。泡泡瓶若干?;顒舆^程一、在游戲中引導幼兒觀察并大膽講述1.師(神秘的口吻):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先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師吹泡泡,讓教室里充滿泡泡。)小朋友睜開眼睛,快看是什么呀?2.師: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鼓勵幼兒用各種詞語來描述看到的泡泡)我們一起捉一個大泡泡吧,再來捉一個小泡泡。3.師:快來看看,我們的泡泡上還有顏色呢!都有什么顏色?(幼兒邊觀察邊回答.隨著幼兒回答豐富詞匯:五顏六色.)4.師:小朋友去追一個泡泡,看看能不能用手捉到它。你們捉到泡泡了嗎?泡泡哪去了?二、師生邊小結邊學兒歌1.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吹出一個小泡泡(請幼兒和老師一起邊說邊表演)2.師:泡泡的顏色是怎樣的?(五顏六色)教師小結:五顏六色真漂亮.3.師: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手心上就怎樣了?(泡泡不見了)教師小結: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見了!三、再次感受并理解兒歌內(nèi)容1.師:老師把剛才我們和小泡泡做游戲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小朋友聽一聽。(教師有表情地示范朗誦兒歌,幼兒欣賞。)2.教師用手勢、動作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兒歌。四、通過游戲,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1.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吹泡泡的游戲吧,我們?nèi)嘈∨笥咽掷?,變成一個大泡泡;再向圓心走變成一個小泡泡。(教師與幼兒一起,一邊朗誦兒歌,一邊表演。)2.師:我們的泡泡還能飛到哪里去?(將“飛到手心上”這一句進行內(nèi)容替換。如: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頭發(fā)上。咦?泡泡不見了!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滑梯上.咦?泡泡不見了!)3.師:小朋友說飛到哪里,就將它編到兒歌里去.(依次請幼兒回答,然后邊做游戲邊朗誦創(chuàng)編的兒歌。)五、總結活動師:老師今天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泡泡液,我們一起到院子里吹一吹、看一看,泡泡又飛到哪里去了,我們再把它編到兒歌里去,好嗎?活動反思本次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孩子們看泡泡、捉泡泡、說泡泡,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表達后提升在發(fā)現(xiàn)后表達,很快就掌握了兒歌內(nèi)容,而且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特別是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有了前面游戲的鋪墊,孩子們創(chuàng)編思路開闊,創(chuàng)編內(nèi)容生動,整個活動淡化了“課”的痕跡.附兒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吹出一個小泡泡,五顏六色真漂亮。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見了!《有趣的手影》活動目標:1.讓幼兒玩手影的游戲,感受其中的快樂.2。能根據(jù)動物的外形特征,用手來創(chuàng)編手影動作。3。在互相配合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活動準備:1。大手電筒一個,小手電筒20個,投影儀一個,四個黑板。2.PPT(一)各種動物(小鳥、鴨子、小狗、孔雀、公雞、螃蟹、兔子)影子。3.PPT(二)手影動作圖片、音樂《森林狂想曲》.活動過程:1.教師變魔術,激發(fā)幼兒玩手影游戲的興趣。(1)(師)今天,何老師給小朋友變一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了,老師說“小手小手變變變,變只小狗汪汪汪”?!靶∈中∈肿冏冏儯冎缓w飛飛”。(2)提問:剛才何老師變出了什么?(小狗和蝴蝶)我是用什么變的呢?(用手)那何老師是怎么變出來的?你們想變魔術嗎?(想)2.幼兒自由分組探索手影游戲的有趣。(1)幼兒兩兩進行組合.(師)請小朋友去拿一個手電筒,找一位好朋友做搭檔,走到貼有白紙的地方,一位小朋友用手電筒照,另外一位小朋友在燈光前面做手形,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秘密噢?。?)幼兒自由做手影游戲,教師巡回進行指導。對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進行及時指導.3.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手影作品。(1)提問:小朋友會變魔術了嗎?(會)你們變出了什么小動物?你是怎么變的呢?(2)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的手影作品。(3)鼓勵幼兒的大膽想像。4.幼兒再次嘗試創(chuàng)編手影動作。(1)教師逐個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并想像。提問:這是誰的影子???(小鳥、鴨子、小狗、孔雀、公雞、螃蟹)(2)你們能用手影變出它嗎?(幼兒再次探索)(3)請個別幼兒進行表演。5.幼兒欣賞正確的手影動作圖片,學習表現(xiàn)各種動物特征的手影動作。(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變出了許多小動物,接下來,請欣賞一下老師自己變出來的小動物吧,我們的小手也動起來吧。6.游戲:《森林狂想曲》結束活動。(1)(師)今天的手影游戲好玩嗎?(好玩)老師剛剛聽說,森林里的小動物要舉行一次狂歡節(jié),邀請我們的手影動物去參加,你們想去嗎?(2)幼兒邊聽音樂邊做手影動作,結束活動。電話號碼活動目標:1、知道并記住生活中幾個特殊用途的電話號碼.2、鞏固對數(shù)字0、1、2、4、9的認識,了解數(shù)字排序的不同可組成不同的電話號碼。2、練習在相應情景下運用特殊用途的電話號碼?;顒訙蕚洌?、教具:110、114、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頭飾各一個,電話機一部,多媒體課件。2、學具:電話號碼卡片人手一份(用帶繩子的夾子夾好,事先放在幼兒的椅子下面),0、1、2、4、9、數(shù)字卡片若干?;顒舆^程:一、提問討論1、出示多媒體畫面一——著火的小貓家。引導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應及時撥打119電話求助,并能較清楚地說出地址。(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準確說出地址。)(2)小貓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屋頂上出現(xiàn)火苗。)用什么辦法才能把火撲滅?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消防隊的叔叔呢?(引導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要及時打119電話求救。)(3)教師出示卡片“119",請幼兒在自己的數(shù)卡中找出1、1、9,并按順序排列.(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9”。(如撥打正確,畫面上出現(xiàn)消防車,火苗消失。)(5)教師小結:我們?nèi)绻龅交馂囊皶r打119電話,向消防隊的叔叔求救,這樣才能很快將火撲滅。但我們不能隨便撥打這個號碼,只能在發(fā)生火災的時候撥打。2、出示多媒體畫面二——小豬的家,豬媽媽生病躺在床上.引導幼兒了解并記住急救中心的電話120,并能說清楚病人的情況及具體的家庭住址。(1)這是誰的家?在什么地方?(重點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2)豬媽媽生病了,小豬應該找誰來幫忙?用什么方法能盡快找到醫(yī)生呢?(撥打120電話。)(3)教師出示“120”卡片,請幼兒從自己的數(shù)卡中找出1、2、0,并按順序排列。(4)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20”。打電話時重點說明小豬媽媽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撥打正確并說出具體住址后,畫面上出現(xiàn)救護車。)(5)教師小結:由于我們及時撥打了急救中心的電話,豬媽媽很快被送到了醫(y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現(xiàn)在豬媽媽已經(jīng)康復了。3、出示多媒體畫面三-—站在門外的小兔,家里的窗戶開著。引導幼兒知道遇到困難或壞人時可以打110電話,找警察叔叔幫忙。(1)小兔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看門牌號碼,準確地說出地址。)(2)小兔為什么不進屋呢?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3)遇到壞人應該怎么辦?該找誰來幫忙?怎樣才能盡快找到警察?(撥打110電話。)(4)請幼兒從自己的數(shù)卡中找出1、1、0,并按順序排列。(5)引導幼兒模擬撥打110。先請個別幼兒撥打,然后全體幼兒撥打。重點說明小兔的家在什么地方。4、出示多媒體畫面四,引導幼兒根據(jù)場景與所需撥打的電話進行連線,鞏固所學知識。二、游戲請幼兒掛上電話號碼卡片,與同伴交流卡片上的號碼,從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隊員,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并進行模擬表演,加深印象.延伸活動:討論:如果我們忘記了這些電話號碼怎么辦?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使之明白可以撥打114查號臺詢問,這樣就能又快又準確地知道想要的電話號碼。蒙氏生活——穿珠子生活教具ii——穿珠子教具說明:1、布一塊、繩子一條(一端打結成繩頭)、帶孔的塑料珠子若干、小筐子一個2、托盤教學目標:1、學習穿珠子的正確方法,為縫紉做準備.2、練習幼兒小肌肉的靈敏性和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適用年齡:3歲左右教學內(nèi)容:1、取托盤材料于桌面2、把布鋪平,取一根繩子放在布上擺成一條直線。(繩頭在左邊)3、取珠子從左到右整齊排列在布上面.(取時要找孔眼,把孔眼放平,不能向上)。4、左手拿起繩子一端,右手拿珠子,繩子對準孔眼穿過去。左手食指、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繩尖將繩子拉出來。5、完畢后,再用右手拿珠子,從左到右,一粒一粒從繩子上穿過去。6、穿完以后,把穿滿珠子的繩子擺成一直線,右手把珠子一粒一粒從繩子里抽出來,放回小筐里。同時左手輕輕扶住繩子的一端,使其不移動.7、把繩子卷好,布卷好,放回原處。教學案例:1、變化繩子的粗細和珠子的大小、孔眼的大小。2、穿形狀板3、穿針、穿項鏈、穿手鏈興趣點:繩子從珠子孔眼穿過去把珠子連成一串錯誤控制:繩子沒對準孔眼。注意事項:繩子不要太長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活動目標:1。能按事先確定的標記選擇相應的實物并歸類。2。能選擇參加不同的數(shù)學活動,聽懂老師的要求,按規(guī)則進行操作.活動準備:準備裝有各色珠子的小籃子、玻璃繩、托盤若干活動過程:1.以情節(jié)引出某一活動內(nèi)容并介紹規(guī)則如穿珠活動。教師可以兔媽媽家的大門需要珠簾為由,吸引幼兒參加穿珠的活動.向幼兒說明規(guī)則:穿珠時,要按繩頭上的標記來選珠子穿。也可以用廚師帽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請幼兒按竹簽上的標記選珠子,為娃娃做幾串愛吃的冰糖球.2。介紹其他平行或相關活動內(nèi)容及規(guī)則如”穿回鹵干"和"穿蔬果串”活動。告訴幼兒,規(guī)則與"穿珠珠"一樣,按竹簽上的標記來選材料穿.玩”喂娃娃"活動時,要按娃娃選好的食物標記(事先貼好的)選材料喂。3.活動過程的指導幼兒自選活動后,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為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援助或提出活動建議,如:協(xié)調(diào)活動材料,解釋活動規(guī)則,建議參加其他平行活動等。如幼兒操作有誤,可以質(zhì)疑的方式引起幼兒對出錯問題的注意,讓幼兒自己意識到出錯所在后自己糾正.4?;顒咏Y束的交流⑴展示幼兒的作業(yè):穿好的珠簾或冰糖球、回鹵干、蔬果串、吃飽肚子的娃娃等,分別請幼兒描述自己在穿物品或喂娃娃時,選出來的是些什么材料。(即用語言表述歸類材料的共同屬性)⑵引導幼兒集體檢查各歸類材料的結果對錯情況,討論有爭議的結果,如:"是將所有形狀的蘋果穿在一起對還是只把一種形狀的蘋果穿在一起對?"二、體育活動:1.早操:學習新操.2.體育游戲:拉著小動物走目的:練習向指定方向走,培養(yǎng)正確的走路姿勢。指導要點:A。做游戲時應注意,只有聽到”預備-走"或”小朋友,回去吧"的指令,幼兒才能開始向前走或往回走。3.自選活動:大型器械等。拋接沙袋強化平衡感訓練——小貓回家多動源于平衡感不佳,而平衡感不佳不僅帶來行為問題,它還會造成一系列學習和生活的困擾,下面鄉(xiāng)大家介紹一個強化平衡感的小游戲.游戲名稱:小貓回家適應對象:多動不安,身體不靈活,膽小,情緒化的孩子指導目標:練習托物走線的動作,提高孩子的平衡及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活動準備:在場地劃一個大圓圈(或一條直線),輕音樂指導方法:1、先給孩子示范一下走蒙線的方法(腳尖挨著腳跟走)2、請家長跪坐在線外等候,孩子站在蒙線上,拖著一個毛絨小貓玩具聽著音樂走線,當孩子走到家長面前時,把玩具交給家長.家長給于鼓勵。家長指導:孩子第一次走線,可能會出現(xiàn)腳跟腳尖挨不上的情況,這時家長不要強求,可讓孩子腳尖腳跟離開一些,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能力而定,循序漸進,等孩子熟練后,方可達到腳尖挨著腳跟走的程度。(但盡量要求孩子腳踩在線上走)此游戲也可利用馬路上的線、磚等進行練習。接沙袋一、教材分析《培智學校新課程設置方案》對康復訓練的要求是-—根據(jù)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需求,以及在運動、感知、言語、思維和個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結合學生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定,有針對性地進行各種康復訓練、治療、咨詢和輔導?!督由炒芬徽n屬于康復訓練課。這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是根據(jù)智障學生在運動方面的缺陷,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結合個別化教育計劃制定的。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接沙袋;是在學生掌握了拋沙袋動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接續(xù)動作訓練,通過課件展示的各種沙袋的玩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現(xiàn)場直觀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接"的動作要領,以利于對學生缺陷動作進行矯正。通過拋接沙袋訓練,進一步加強學生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使學生明白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可以通過反復訓練得到提高,同時讓學生懂得身體健康才能更快樂地享受美好的生活,教育學生要加強身體鍛煉,擁有健康的體魄。二、學生分析本班共有學生12人。按疾病類型分--自閉癥患兒5人,腦癱患兒2人,唐氏綜合癥患兒2人,智力落后患兒2人;按智力落后程度分——輕度3人,中度3人,重度6人。輕度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上拋、前拋沙袋的動作;中度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完成上拋、前拋沙袋的動作;重度學生在老師協(xié)助下能完成上拋、前拋沙袋的動作.其中自閉癥學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幾乎不看老師,不聽指令,經(jīng)常自言自語,下地跑跳、喊叫。腦癱學生走路困難,動作不協(xié)調(diào).學習中的突出困難是部分學生特別是自閉癥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教學常規(guī),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與教師交流和溝通差;腦癱學生動作協(xié)調(diào)性極差,做“接"的動作時,時常出現(xiàn)手眼不協(xié)調(diào)的狀況.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到自閉癥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由于他們與人很難有目光的交流,也不愿意去看他們不喜歡的沙袋;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就把他們喜歡的糖果放在沙袋的前面,這樣,他們在看糖果的同時也看到了沙袋。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A組:了解“接”的動作要領,能獨立接住上拋和前拋的沙袋。B組:初步了解“接”的動作要領,能獨立接住上拋的沙袋。C組: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接"的動作各步驟訓練.2、過程與方法:A組: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B組:提高學生的抓握能力.C組:提高學生的視覺追蹤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智障學生熱愛生活,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接"的動作要領.教學難點:能完成“接”的動作。五、設計思路這是一個在培智學校康復訓練課程學習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教學設計。目的是為智障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拋接沙袋的真實場景,拓寬他們的視野,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激情,改正其懶惰的生活習慣。在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再現(xiàn)事物的具體形象,充分發(fā)揮智障學生形象思維優(yōu)于抽象思維的這一特點,從觀察事物具體形象入手,讓智障學生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遷移到抽象思維。在教學設計中,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接"的動作分解成:眼看—-手動——握-—接,并把這些分解動作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既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也讓智障學生的課堂活起來了。本課的設計亮點是讓智障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來理解動作要領,突破教學重難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進一步“體驗”來理解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本節(jié)課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把所學知識轉(zhuǎn)化為生活中的一種能力,對智障學生的康復訓練起到引領作用。六、教學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充分練習上拋、前拋沙袋的動作,每個人準備一個沙袋。2、教師的教學準備:糖果、橘子、蘋果、餅干。3、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與布置:墻上粘貼一些小房子、水果、沙袋、糖果等用于學生視覺追蹤訓練;準備一些糖果、水果、餅干等使學生進行知識遷移.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課件、沙袋、小筐.七、教學流程(一)、常規(guī)訓練:師生問好、點名訓練。[設計意圖:通過點名訓練,指導自閉癥學生聽指令,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并使學生知道上課了,要集中注意力。](二)、檢查復習:上拋沙袋、前拋沙袋。師:同學們,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上拋和前拋沙袋的動作,你們都學會了嗎?生:學會了。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一起先做上拋沙袋;再做前拋沙袋。生分組做上拋和前拋沙袋。[設計意圖:通過檢查復習,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前面知識的掌握情況。](三)、情境導入:看視頻——教師拋接沙袋的場景(一位老師拋接沙袋,兩位老師對拋接沙袋,四位老師穿插拋接沙袋的場景。)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向老師們那樣高高興興地玩沙袋。只要你們學會了“接”的動作,再經(jīng)過練習,你們也能像老師那樣玩了。[設計意圖:通過設計教師拋接沙袋的情景,豐富學生的生活常識,使學生了解沙袋的多種玩法,并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同時,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增強學生渴望“體驗”的情感;讓學生知道運動對于我們的健康成長很有必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四)、體驗中學習(授新):1、教師示范:接沙袋動作演示。2、演示講解:接的動作(眼看——手動——握——接)。[設計意圖:智障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是“小步子,多循環(huán)”。通過細化“接”的動作,使學生充分理解該動作要領,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知.]3、分步驟訓練:①視覺追蹤訓練;②眼手協(xié)調(diào)訓練;③握的動作訓練;④接的動作訓練.[設計意圖: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布訓練,有利于個別化教學的實施.]4、分組做動作A組:①學生自己接上拋沙袋。②兩人一組練習接前拋沙袋。B組:在老師指導下練習接上拋沙袋。C組: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視覺追蹤、眼手協(xié)調(diào)、握的訓練。[設計意圖: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時,充分照顧到全體學生,特別是自閉癥學生,是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5、知識體驗學習小結。(五)、律動:《巧巧手》.(同學間互相幫助)[設計意圖:智障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一般在十分鐘左右,自閉癥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不到一分鐘,在上課進行十多分鐘的時間時,學生容易出現(xiàn)由于注意疲勞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眾所周知,音樂具有緩解注意疲勞,提高專注力的作用,在此處設計一個同學伴隨優(yōu)美的兒歌旋律進行分組互的助律動活動,緩解學生的注意疲勞,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精力投入到練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六)、快樂練習:1、情境練習: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聽說同學們學習了一樣新本領,它們也想想向同學們學一學?,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為可愛的小動物們做精彩的表演吧。2、爭取禮物:小動物們看了你們的表演,非常高興.它們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同學們愛吃的禮物.但你們想要得到這些禮物,必須得接住它們。你們有信心嗎?3、看看誰的本領大:接沙袋比賽.4、放松練習:①拋水果。②拋糖塊。[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練習、知識遷移、爭取小禮物、競賽、游戲等多種不同形式進行本節(jié)所學動作的鞏固復習,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所學動作.](七)、課堂小結:回憶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八、教學反思在以往的康復訓練課中,教師只注重使用器材對學生進行動作矯正,一次又一次的動作矯正,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們也不盡全力練習,總是趁教師不注意時,偷懶.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我嘗試著把多媒體課件運用到康復訓練的教學中;經(jīng)過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使智障學生的康復課堂活起來。本課從學生的實際入手,讓學生通過觀察多媒體課件和教師的動作示范,了解拋接沙袋的方法,教育學生要愛鍛煉;在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采用集體教學、分組教學、個別輔導等教學手段;與此同時,在學生中找出做的好的學生,讓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及時表揚動作做得好的學生和進步大的學生。最為可喜的是自閉癥學生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拋接沙袋.本教學設計的主要特色是把多媒體課件運用到康復教學中來,不僅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還使枯燥的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鍛煉的欲望,在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聲中進行著動作矯正,心情非常愉悅,動作也更加協(xié)調(diào)了。接沙袋教學設計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智障學生的眼睛活起來,讓智障學生的耳朵活起來,讓智障學生的手腳活起來,從而使智障學生的課堂活起來?!短鹩|懸在空中球》課題:《跳起觸懸在空中球》教學目的:1、初步發(fā)展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識。教學要求:高層次:完全掌握動作要領,會做動作。中層次:基本能夠理解動作要領,并練習做動作.低層次: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動作。教學重點:掌握跳起觸懸在空中球的動作要領。教學難點:能根據(jù)動作要領做動作.教具:氣球、呼啦圈教學手段:直觀、游戲教學過程:一、準備部分(課堂常規(guī))1、報告人數(shù)。2、師生問好。3、宣布內(nèi)容。4、熱身運動。教法:1、聽從指揮。2、有節(jié)奏進行.要求:1、隊形整齊。2、精神飽滿.組織:二、基本部分(一)、跳起觸懸在空中的球。教法:1、講解動作方法.2、分解練習。3、糾正指導。要求:1、按規(guī)則進行.2、跳起時間掌握好。組織:(二)、游戲《步步為營》教法:1、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和規(guī)則。2、學生進行游戲.3、小結。要求:1、教育學生團結互助。2、按規(guī)則進行.組織:三、結束部分放松要求:充分放松關節(jié).板書設計:(略)課后回顧: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們的彈跳能力很好,基本能彈跳起來,按規(guī)定內(nèi)容完成的不錯且效果很好。(完)常規(guī)與隊列訓練教學目標通過常規(guī)與隊列訓練,使學生初步掌握課堂常規(guī)和基本的隊列指令,并能按老師要求完成指令動作,為參與課堂教學、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和人際交往打下基礎。教學重點動作要領及其準確性。教學難點動作指令的理解。教學時間6課時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組織學生進入康復訓練室.2、引導學生規(guī)范擺放自己的鞋襪.二、課堂常規(guī)練習1、排隊(聽令完成)。2、師生問好.師:同學們好!生:老師好!(有口語者用口語表達)3、點名4、立正、稍息.三、隊列練習1、排隊練習。A、橫排。B、豎排.2、“立正、稍息”訓練。(注意動作提示與幫助)3、“向左看齊”訓練。(注意動作提示與幫助,并用手勢或眼神方向,以后逐漸減少提示。)4、“向右看齊”訓練。(注意動作提示與幫助并用手勢或眼神方向,以后逐漸減少提示,加強表揚等強化手段.)5、“向前看齊”(注意動作提示與幫助并用手勢或眼神方向,以后逐漸減少提示。)四、休息(聽音樂)五、課堂訓練(一) 分組訓練1、 常規(guī)2、 隊列(二) 個別化訓練1、 “立正”、“稍息”2、 問好:老師好3、 道別:老師再見六、訓練小結。獎、評注意事項1、課堂強化訓練。2、以個別教學為主。3、語言訓練融合到常規(guī)與隊列練習中。4、 主輔課老師分工合作.5、 充分調(diào)動家庭輔教人員的參與積極性。教學情況小結對精細動作訓練的認識在我們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幾乎每個孩子都有精細動作的訓練內(nèi)容,那么,究竟精細動作有什么作用,能起到什么樣的效果呢?不同的孩子,相同的精細動作訓練,會起到不同的效果,比如搭積木、插棒等訓練對于剛入校,程度稍差的孩子而言,他的作用就是:手眼協(xié)調(diào)性訓練;對于多動的孩子而言,是靜心訓練;而對于學能的孩子而言,難度似科更大一些,需要聽指令去完成某項任務,如按顏色插棒,按形狀串珠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實際運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孩子的精細能力和注意力。
一、筷子促進手部的精細動作發(fā)展使用筷子實際上是鍛煉手的復雜而精細的動作,必須用力得當,且動作協(xié)調(diào),才能夾起食物并送至口中??曜有枰褂檬植康牧α浚馐菉A菜這個動作就需要牽動多個關節(jié).不僅是五個手指的動作,而且還要加上手腕、肘關節(jié)的配合。琛琛八周歲了,已經(jīng)很習慣自己用小勺子進餐。他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小肌肉協(xié)調(diào)能力,能夠嘗試進一步的精細動作訓練,可以進行使用筷子的訓練。老師為他準備了一個新的用餐工具——筷子。纖細小巧的兩根棍子讓琛琛充滿了好奇。他一把抓住筷子就往眼前的菜里戳,結果自然是無功而返。于是老師示范正確的持筷方法:先將筷子對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夾注兩根筷子的上部,將下面一根筷子的底部靠在無名指上并用拇指壓牢,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夾住上面一根筷子。持筷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夾取的成功,在老師的指導下,琛琛糾正了拿筷子的姿勢,顫顫悠悠地去夾菜,豈料,小手一抖,剛夾住的菜又掉了。但是第一次的嘗試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想要用筷子夾住菜,或?qū)⒉藠A到自己的碗里,再放到嘴里,除了小手熟練的精細動作外,還需要手和眼的親密合作。訓練孩子用筷子扒、挑、夾食物,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貴在堅持。千萬不能一開始就給孩子很大的壓力,讓孩子看到筷子就有恐懼感,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并逐步增加孩子使用筷子的頻率,讓孩子逐漸適應這個轉(zhuǎn)換的過程。
在前幾天的訓練中,琛琛使用筷子還是比較費勁,好幾次都按耐不住想中止訓練.但老師指導他先完成夾容易的食物,比如炒雞蛋、豆腐干等等,琛琛順利夾取食物后,信心大增,逐漸能熟練使用筷子.
二、運用積木、插棒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張某,男,5歲,患有多動癥,不能靜坐,并且小動作較多,有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按我們平時的訓練程序,先給孩子測驗,結果發(fā)現(xiàn),由孩子多動而直接導致靜心程度差,動手能力也同樣,動作特別快,拿起插棒不知該往何處放,很盲目地在盒蓋上來回環(huán)轉(zhuǎn)。對待這個孩子,應該從最簡單的搭積木開始訓練。我首先找來半箱積木,教孩子搭積木,并給他做一次示范,孩子起初只能搭3—4塊,之后,我采用蒙氏訓練法,把積木放在室內(nèi),給孩子一張空桌子,讓他坐在椅子上,自己隨便去搭,但孩子注意力持續(xù)的時間有限,中間有時需強化物刺激.如此一直持續(xù)整整兩星期,在孩子極其排斥搭積木時,我就讓他適量串糖葫蘆、插棒,但這些只能是少量穿插,還是搭積木為主。后來終于自己邁開了第一步,能一次搭起18塊積木薄板.插棒是這個孩子非常喜歡的,一次能插六十多個,但這時的插棒屬于自由插的階段,孩子在整個插棒盒上到處插,較分散,這樣持續(xù)了將近3個星期后,孩子開始有意識零零星星兩三個、三四個并排插在一起,最多能持續(xù)十多個插在一起。在插棒的過程中,我曾試圖協(xié)助他一個挨一個地插,但均告敗。值得慶幸的是,后來孩子在自己插的過程中卻無意識學會了有序插棒.如果訓練的內(nèi)容長時間保持不變,孩子的興趣就會減弱,我在他能有序插棒后,拿來珠子和繩子,讓他練習串珠,開始他拿珠子和拿繩子的手不能很好地配合,繩子好不容易從洞中穿過,左手卻不會放開珠子去捏繩子頭,或者串珠之前繩子頭太長或太短,但在強化訓練之后,他進步很大,僅靠老師的語言提示,就能自己串珠。
在整個搭積木、插棒、串珠的過程中,對孩子的鼓勵與表揚是絕對不能缺少的,要時時處處留心孩子的點滴進步,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三、運用生活中的教具,提高腦癱兒童的動手能力寧寧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因腦癱引起四肢發(fā)育不良,右手幾乎拿不住東西,針對孩子的情況,給她安排的精細訓練,第一周拾豆豆。先找一個塑料碗以及一些黃豆,讓孩子把這些小黃豆一個一個地拾到碗中,可以給孩子計時,看她一分鐘能拾多少個。這種游戲能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和手指的靈活性.第二周:定形撕紙。將白紙在縫紉機上軋成條狀或者圓形、三角形、長方形以及其他圖形的針腳孔,教她沿著針腳孔撕成各種形狀。這種訓練能鍛煉她的手眼協(xié)調(diào),提高動手能力。第三周:花樣穿珠。老師為孩子準備一些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的珠子,和孩子比賽穿珠子.先告訴孩子穿珠子的時候,要運用顏色和形狀間隔交叉地穿,看誰穿得最漂亮、最快。剛開始,孩子做得不會太熟練,老師要慢一點,讓孩子獲勝,以激發(fā)他的興趣玩下去。這種游戲能鍛煉孩子手的小肌肉動作,發(fā)展思維能力。第四周:開關小盒子。找一些用各種方法能打開蓋子的小盒子,在里面裝一些小物品,蓋好盒子,然后用手搖動盒子,讓孩子聽里面發(fā)出的聲音,告訴孩子里面有許多好東西,要盡量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打開盒子.這種游戲能訓練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訓練這幾個孩子從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動手能力訓練過程中,我深深的認識到,訓練的方法、手段很重要。但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更為重要,作為一名特教老師,必須時時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堅信孩子能成功。在沒有達到目的之前,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奇跡可能就在下一次出現(xiàn)。
3-6歲手部精細動作1。有規(guī)律穿珠
教具準備:線、小珠各3顆(紅、黃)
教學目的:練習穿珠,訓練手眼協(xié)調(diào)性。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教具操作過程(按紅、黃、紅、黃)
3。
請孩子有規(guī)律的穿珠
2。放線入瓶
教具準備:玻璃瓶一個(瓶口較?。⒚€一根1米左右
教學目的:訓練手眼協(xié)調(diào)性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教師站立一只手拿毛線將毛線對準瓶都放如瓶中。
3。
請孩子來操作
3.蘋果
教具準備:紅色、綠色橡皮泥若干
教學目的:提高孩子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將紅色橡皮泥“團”圓形,綠色制作葉子,粘貼在一塊成一個蘋果.
3。
請孩子來操作
4.切橡皮泥
教具準備:
木刀、砧板、橡皮泥
教學目的:練習“縫"的動作,提高生活自理,手眼協(xié)調(diào)性。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將橡皮泥搓成長條及“切"的動作.
3.
請孩子來操作
5.捧米
教具準備:
米若干、2個盛米容器
教學目的:練習“捧"的動作,訓練雙手的配合能力..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雙手“捧"的動作
2.
展示將米從一個容器中捧入另一個容器中
3。
請孩子來操作
6。剪紙條
教具準備:
剪刀、紙條
教學目的:練習“剪”的動作,訓練三指的靈活性及雙手的配合能力.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剪”紙條的動作
3.
請孩子來操作
7。剝大蒜
教具準備:
大蒜若干、小碟兩個
教學目的:練習“剝”的動作,加大剝的難度。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剝”大蒜的動作。
3.
請孩子來操作
8。彈紙團
教具準備:
彩色紙團5種
教學目的:
練習“彈指”訓練手指的獨立性及靈活性.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食指、大拇指彈珠的動作
3.
請孩子來操作
9。二指夾彈珠
教具準備:彈珠5顆
教學目的:練習使用二指夾物,訓練二指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食指、中、指(做小白兔樣)
2.
展示二指“夾”彈珠的動作
3.
請孩子來操作
10.蝸牛
教具準備:橡皮泥若干
教學目的:提高孩子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將橡皮泥“搓”成長條,再“卷”成蝸牛狀,加上觸角,成蝸牛.
3.
請孩子來操作
11.折紙
教具準備:彩色紙一份
教學目的:學習折紙,訓練手的靈巧性。
教學過程:1。
展示教具.
2.
展示將紙對折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3.
請孩子來操作
小班折紙《扇子》小班折紙《扇子》活動目標:學習用正折。反折的方法折扇子;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的興趣?;顒訙蕚?長方形每人一張,木偶小豬一個?;顒舆^程:1.引起興趣.嚕嚕嚕,嚕嚕嚕,熱死我了!(教師):我們該用什么方法去幫助它呢?(幼兒回答)2.觀察講解并示范.(1)觀察(出示紙扇)瞧,老師用什么辦法?(紙折的扇子)(2)教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療設備協(xié)議供貨合同模板
- 輪渡碼頭電力系統(tǒng)升級合同
- 鞋廠裝修租賃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包裝行業(yè)企業(yè)職工生育保險集體勞動合同
- 醫(yī)院裝修專業(yè)工人合同
- 農(nóng)業(yè)技術服務合同協(xié)議
- 公司內(nèi)外墻抹灰勞務合同書
- 狄育的離婚協(xié)議書
- 三農(nóng)項目評估與實施指南書
- 購房合同擔保人房子擔保書
- 《人工智能基礎》課件-AI的前世今生:她從哪里來
- GB/T 6329-1996膠粘劑對接接頭拉伸強度的測定
- 2023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19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第二冊全冊學案
- 202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單招真題政治試卷(原卷+解析)
- 2022年中國電信維護崗位認證動力專業(yè)考試題庫大全-下(判斷、填空、簡答題)
- 國家標準圖集16G101平法講解課件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數(shù)學好玩(全套)》公開課件
- 電機工程學報論文格式模版
- 2022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及測試題3套(含答案)
- 東方十所村整體搬遷安置項目征收補償安置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