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應急供熱技術規(guī)范》編制說明_第1頁
《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應急供熱技術規(guī)范》編制說明_第2頁
《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應急供熱技術規(guī)范》編制說明_第3頁
《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應急供熱技術規(guī)范》編制說明_第4頁
《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應急供熱技術規(guī)范》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應急供熱技術規(guī)范》

編制說明

一、任務來源

本標準是中國工業(yè)節(jié)能與清潔生產(chǎn)協(xié)會2021年批準立

項的計劃,項目名稱為《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應急供熱技

術規(guī)范》。

起草單位:華北科技學院等

主要起草人:

二、制定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

近幾年來能源資源日趨緊張,節(jié)能環(huán)保成為各種技術發(fā)

展的推動力。結合當前新冠疫情,突發(fā)性能源供給問題更加

突出。2008年中國南方特大雪災,導致南方不僅僅供熱甚至

是供電都受到較大的影響。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國武漢等

地建立的應急醫(yī)院,為避免空氣交叉感染,冬季醫(yī)院等公共

場所被限制使用中央空調(diào)等進行供熱。2020年中印邊境對

峙,由于缺乏應急供熱設備,雙方超過20人凍死、凍傷,給

國家造成嚴重損失,2021年5月發(fā)生的甘肅馬拉松賽事中缺

少應急供熱物資和設施,導致21名隊員由于身體失溫而死

亡,類似案例不勝枚舉,教訓慘痛,由此可見,建立應急能

源供熱標準體系,對于規(guī)范應急供熱技術、設備研發(fā),引導

市場良性發(fā)展意義重大。

2

對于醫(yī)院、交通甚至是辦公等場所,為工作人員提供舒

適的室內(nèi)環(huán)境,是保障人員更好的進行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條

件,因此這些場合在特定環(huán)境下采用可循環(huán)利用的清潔能源

提供應急供熱需求是必然的。清潔能源如天然氣、大陽能、

風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能源提供應急供熱,不僅能夠有

效解決特殊場合的應急供熱需求,而且因供需時長短、限制

少、拆裝便捷等特點,能起到快速反映的作用,防止損失進

一步擴大。從節(jié)能的角度也能夠實現(xiàn)能源節(jié)省、無污染、環(huán)

境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等目標。對于特殊環(huán)境提供應急供熱具有重

大的意義。

針對建筑物如何配備清潔能源相關的應急供熱應用技

術的探索研究,當下備受業(yè)內(nèi)外人士的廣泛關注,如何判斷

建筑是否需要進行應急供熱,采用哪種類型的新型能源,其

設計和技術指導等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目前,燃氣催化燃

燒技術的應用特性,在諸多場景中都得以廣泛適用,其有關

產(chǎn)品已列入應急產(chǎn)品目錄,但由于缺乏相關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

加以約束、管理和指導,什么樣的場景可以適用,如何使用,

使用條件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亟待出臺燃氣催化燃燒應急供

熱技術的標準規(guī)范,其目的在于規(guī)范燃氣催化燃燒應急供熱

技術的設計、安裝、使用等要求,在技術上予以指導。

催化劑的發(fā)展有著漫長的歷史。1816年,Davy發(fā)現(xiàn)Pt能

促進甲烷和醇蒸汽在空氣中的氧化[1]。1835年,Berzelius首

3

先提出“催化”和“催化劑”的概念[2]。20世紀70年代,化

學工業(yè)和石油工業(yè)的興起加快了催化燃燒技術的發(fā)展進程。

然而,90年代開始,因加快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步伐而過度開發(fā)地球

資源,導致自然生態(tài)惡化,人們逐漸意識到能源綜合利用和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催化燃燒技術可有效預

防和控制對大氣的污染[3]。常見的烷類催化劑分為兩種:①

貴金屬催化劑;②非貴金屬催化劑。其中適合甲烷催化燃燒

的催化劑如圖1所示。貴金屬催化劑成本較高但催化性能最

佳,可以有效避免被高溫燒結和硫中毒,鉑系貴金屬催化劑

的活性順序為Pt>Ir>Os>Pd>Rh>Rd[4],大多數(shù)研究

以Pd和Pt為主,有高效、優(yōu)良的低溫催化性能[5]。其

載體一般采用Al2O3、SiO2等穩(wěn)定、比表面積大、惰性強、

熔點高的材料;鈣鈦礦型催化劑應用在甲烷催化燃燒方面

的研究眾多,發(fā)現(xiàn)單一鈣鈦礦不能滿足工業(yè)需求,進而研發(fā)

出雙鈣鈦礦催化劑以提高性能,但由于復雜的生產(chǎn)工藝導致

原本廉價的催化劑成本變高;六鋁酸鹽催化劑有較高的耐熱

性能,但因其活性相對較低、起燃溫度較高,只能用于甲烷

燃燒的最后一級(1200℃)。

由此可見貴金屬催化燃燒是一種優(yōu)益的燃燒技術。然

而,前文提到的事故案例一樣就可以證明應急供熱技術尚

未被應用,貴金屬催化燃燒更未被應用到應急供熱領域。

目前,與應急供熱設備較為類似的供熱設備是應用到露營

4

活動中的便攜式取暖-烹飪一體式設備。經(jīng)過對幾家戶外公

司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類設備常以煤油為燃料[6,7]。國外有學者

表明煤油爐是導致非常規(guī)建筑火災,CO中毒,燒傷,燙傷

和死亡的主要原因[8-12]。而燃氣的應用也常以烹飪?yōu)橹鞴?/p>

為輔,且燃燒類型也未涉及到催化燃燒。因此,在滿足國

家對于建筑節(jié)能降耗的要求,滿足城市對于綠色建筑的規(guī)劃

需求的同時,推動清潔能源相關的應急供熱技術的推廣和應

用是必要的。

圖1甲烷催化燃燒催化劑種類

三、主要工作過程

本課題以制定燃氣催化燃燒應急供熱技術標準為目標。圍

繞該目標,課題的主要工作過程有如下以下幾方面:

(1)前期工作

2020年12月,確立制定作總體目標,構建組織機構,

確定參編單位及其人員,開展標準制定前期研究工作。

5

(2)燃氣催化燃燒技術研究

2020年1-5月,開展實地調(diào)研和相關技術研究。聯(lián)合華

北科技學院、北京工業(yè)大學對開泰利環(huán)保能源有限公司的

催化燃燒技術和設備進行實地調(diào)研,討論和分析當今市場現(xiàn)

有供熱體系對應急供熱的不足,論證燃氣催化燃燒技術的可

靠性,評估是否可以作為應急供熱新技術應用。以上內(nèi)容作

為本標準編制依據(jù),編制標準初稿。

(3)燃氣催化燃燒應急供熱技術標準開題會

2021年6月,收到中國工業(yè)節(jié)能與清潔生產(chǎn)協(xié)會的立

項通知書,并研討標準初稿。

(4)燃氣催化燃燒應急供熱技術標準數(shù)據(jù)和理論收集,

內(nèi)容修改

2021年11月,根據(jù)開題會中專家提出的相關問題,召

開由華北科技學院、北京工業(yè)大學、開泰利環(huán)保能源有限

公司研討會,主要討論燃氣催化燃燒技術與應急供熱技術

的結合方法和可行性,完成標準初稿。參會人員及所屬單

位如下:北京工業(yè)大學-潘嵩,華北科技學院-吳金順,中

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胡月波,吉林建筑大學-秦銘

遠。

(5)參編單位審核

2021年12月21日,召開全部參編單位審核會議,針對

當前草案進行細致審核,并提出修改建議與意見。參會人員

6

及所屬單位如下:

中國工業(yè)節(jié)能與清潔生產(chǎn)協(xié)會-王春蘭、全姝,華北科技

學院-吳金順、孔祥蕊,北京三興汽車有限公司-段馨蕊,新

興燃氣(天津)有限公司-趙公臺,江蘇匯能燃氣催化科技有

限公司-陳翠,北京天恒安科集團有限公司-陳微,北京工業(yè)

大學-潘嵩,蘇州開泰利有限公司-李磊,北京星航機電裝備

有限公司-葛軍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胡月波,

吉林建筑大學-王春青、秦銘遠,科瑞特空調(diào)集團有限公司-

吳寶貞,遼寧科技大學-周衛(wèi)紅,廊坊世能新科技有限公司-

于志民。

7

(6)專家評審

2022年1月初,找國內(nèi)相關技術方面的知名專家對該文

件草案進行全文評審。1月20日,編制團隊召集主要主編成

員對專家評審意見進行詳細解讀后,對文件進行再一次修改。

參會人員及所屬單位如下:北京工業(yè)大學-潘嵩,蘇州開泰利

有限公司-李磊,華北科技大學-吳金順,吉林建筑大學-秦銘

遠。

8

四、制定標準的原則和依據(jù),與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標準的

關系

(一)編制原則

本標準的編制以“結合實際、技術可行、方法科學、操

作性強”為原則,以國家應急管理部政策和相關國家標準、

行業(yè)標準為依據(jù),以實際應急供熱場景為基礎。本標準與現(xiàn)

行法律、法規(guī)和強制性標準沒有沖突。

(二)編制依據(jù)

本標準根據(jù)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

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起草,引用了下列文件

中的條文。

GB50168-201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

驗收標準

9

GB/T12137-2015氣瓶氣密性試驗方法

GB/T13611-2018城鎮(zhèn)燃氣分類和基本特性

GB/T13869-2017用電安全導則

GB/T18883-2020室內(nèi)空氣質量標準

GB/T36503-2018燃氣燃燒器具質量檢驗與等級評定

GB/T37228-2018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突發(fā)事件響應要求

GB/T51218-2017機械工業(yè)工程設計基本術語標準

TSG23-2021氣瓶安全技術規(guī)程

DB13/T2030-2014低溫催化燃燒器

本標準與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標準并無沖突。本標準的內(nèi)

容根據(jù)GB/T1.1-2020中給出的規(guī)則編寫,在編寫過程中結

合我國國情,充分考慮全國各地年平均最低氣溫、燃氣催化

燃燒的適用性、應急供熱的普及性,以規(guī)范清潔能源、清潔

燃燒、清潔供熱作為標準的功能導向,所包含的內(nèi)容充分體

現(xiàn)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可行性。能夠有效提高應急管理

部門對應急供熱的實施效率。

五、主要條款的說明,主要技術指標、參數(shù)、實驗驗證的

論述

本標準共九章,分別為范圍、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

定義、基本要求、催化燃燒應急供熱設備技術參數(shù)、配備和

調(diào)用要求、安裝、驗收與檢驗要求、運行使用要求、安全要

求。

10

(一)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供熱技術的術語

和定義、一般要求、技術要求以及判定要求。

本文件規(guī)定了應急場地內(nèi)(如應急方艙、避難所、帳篷、

崗亭、山洞等)的快速、便攜供熱的技術要求,其他形式建

筑的應急供熱設備可參考本規(guī)范進行制定。

本文件適用于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參與應急供熱方案的政

府、組織和個人。

說明:

今年來,自然災害、傳染病、緊急疏散等突發(fā)事件頻頻

發(fā)生,在寒冷環(huán)境下,這些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的供熱方案和策

略還需完善。通常,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人們會被安排在臨時

場所進行休養(yǎng),包括應急方艙、避難所、帳篷、崗亭、山洞

等。而催化燃燒技術是一種清潔、便攜的技術,且可以應用

到供熱行業(yè)中。因此,本規(guī)范的重心在應急場地內(nèi)應急供熱。

(二)基本要求

2.1適用條件:表明對受災者的應急供熱應以什么為前

提,在何時何地可以使用應急供熱設備供熱,使用應急供

熱設備應該首先滿足何種要求。

2.2環(huán)境要求:保證人員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使用應急供熱

設備。

2.3技術性指標要求:表明燃氣催化燃燒的技術要求,

11

應考慮到燃燒能源、燃燒技術、使用場地、場地能源等問

題。其中,應急供熱技術被規(guī)定為催化燃燒技術的應用,

主要是因為催化燃燒是一種完全無焰燃燒,盡管其他種類

的燃燒方式例如多孔介質燃燒、輻射管內(nèi)燃燒等燃燒方式

已經(jīng)達到了較高的燃燒效率和較低的污染物排放,但與催

化燃燒技術相比仍有較高的風險。在應急供熱技術中,應

首先確保設備的安全性。另外,催化劑被規(guī)定為貴金屬催

化劑,是因為盡管貴金屬催化劑的成本較高但催化性能最

佳,可以有效避免被高溫燒結和硫中毒,通常鉑系貴金屬

催化劑的活性較鈣鈦礦性和六鋁酸鹽催化劑的活性更高。

(三)催化燃燒應急供熱設備技術參數(shù)

3.1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進行供熱等級劃分:≤-20℃(Ⅰ

級),≤-10℃(Ⅱ級),≤0℃(Ⅲ級),≤10℃(Ⅳ級)。

說明:

等級劃分是結合全國冬季普遍最低氣溫給出劃分條

件。增加≤10℃(Ⅳ級)是因為2021年5月甘肅黃河石林

百公里越野賽事故發(fā)生時的環(huán)境溫度給出,在環(huán)境高于0℃

時,應急供熱設備仍然是必要的。

3.2單個應急供熱設備質量≤10kg。

說明:

設備為了具有靈活、輕便的特征,不應有過重的重

量。

12

3.3單一熱源面積范圍:250mm×200mm-400mm×

350mm;取暖面積應占整個人體正面投影面積的50%。

說明:

設備的熱源面積的配備應該根據(jù)環(huán)境的不同而不同,

應該既滿足基礎的供熱,又不能有過重的質量。因此設置4

個型號等級。

根據(jù)下圖2表示紅外線能量會朝上方的一個半球形空

間內(nèi)發(fā)散,因此,能量照射到的面積大于熱源面積,可較

為容易的達到人體正面投影面積的50%。若應急場地內(nèi)人員

較多,無法滿足所有人員50%供熱面積時,應增加設備數(shù)

量。

應急供熱設備的熱源面積主要是根據(jù)普通人體正面寬

度確定,在先前的研究中使用250×200mm熱源測試人員熱

舒適性,大部分受試者認為寬度較小,僅能滿足一條腿的

供熱,但也可以滿足基礎的熱舒適效果,因此根據(jù)實驗結

果綜合考慮,將最大的熱源面積增加至400mm×350mm。

圖2微元束輻射能量的空間幾何性質[13]

13

3.4供熱溫度:低溫供熱300-350℃,中溫供熱350-

450℃,高溫供熱450-500℃。且規(guī)定的溫度范圍應不低于

燃燒室平面面積的80%。

說明:

(1)用紅外熱成像儀器對不同溫度的熱源實測,見圖

3,分為三種類型供熱溫度。

(2)用中溫供熱(350-450℃)燃燒板做實驗,將燃燒

板劃分成25×20個等分小塊,每個小塊內(nèi)插一

根K型熱電偶,待燃燒板穩(wěn)定燃燒后,測量每個

小塊內(nèi)的溫度,最終得出結論大于350℃的面積

為88.67%,大于400℃的面積為67.38%,因此確

定正常燃燒的面積應不小于80%。

300-350℃350-450℃450-500℃

圖3熱源溫度測試

3.5中型熱源的中溫供熱的時長最短為2小時;針對

人員長時間滯留場所可進行間歇供熱。

說明:

14

當前無相關資料可查,因此購買市面常規(guī)燃氣瓶,進

行燃燒時長實驗,燃氣瓶耗盡時長范圍在2-3小時。

文獻[14]中表示在夜間帳篷內(nèi)停止燃燒爐供熱15-20分

鐘后,室內(nèi)溫度會降低至零下,因此,有受災者需要長時

間逗留時,應采用間歇供熱方式。

3.6設備的預熱時間應不超過5分鐘。

說明:

對催化層進行預熱時間實驗,首先實驗確定催化層預

熱成功的溫度(120℃),然后收集達到該溫度的時間,如

表1。因催化層的催化劑種類不同,活性不同,且在實際應

用中也會根據(jù)環(huán)境不同而有不同時長,因此將預熱時間設

置為不超過5分鐘。

表1催化層的預熱時間

實驗編123456789平

號均

達到2′2′2′2′2′2′2′2′1′2′

120℃的31454123140402035818

時間

3.7催化劑壽命應≥8000小時。

在文獻[15]中,很多廠家的催化劑壽命均以8000小時為

基礎。因此,課題組在開泰利環(huán)境能源有限公司進行了催

15

化劑壽命實驗,從2020年4月7日至2021年4月7日進

行了為期一年的實驗,通過24小時不間斷的燃燒,結果表

明催化劑未失活,一年間的燃燒溫度沒有明顯變化。

3.8紅外線能量應以轉動、振動激發(fā)態(tài)產(chǎn)物為主,電子

激發(fā)態(tài)產(chǎn)物為輔。

說明:

根據(jù)公式1[16],能級差ΔE越大,則吸收光譜的頻率越

高(即波長越短。通常,轉動躍遷ΔE<0.05eV,是遠紅外

光或微波照射;振動躍遷ΔE=0.05~1.0eV,是短波光能

(中紅外區(qū));電子能級躍遷ΔE=1~20eV,是可見光、紫外

線、波長更短的光譜。

Δ?=?2??1=h?

(1)

式中:Δ?為能極差;

h為普朗克(量子)常數(shù),h=6.624×10-34J·s;

ν為光的頻率,s-1;

E1、E2分別為初能級和終能級的能量

3.9紅外線波長應在3-10μm,必要時可存在小于3μm

波長。

說明:

對Pt-Al2O3負載式貴金屬催化層進行紅外線光譜測試,測

試結果如下圖:

16

圖4紅外線能量波長分布

3.10η1的Ⅰ級效率為≥95%。關于紅外線輻射效率η2

計算方法,包括球面輻射測試和平面輻射測試[17],應急供

熱設備的有效能量利用為燃燒板正面輻射能量,因此計算

輻射能量即可確定η2。

[18]

3.10.1η1的效率的設定參考文獻,文中表明非對稱平

面燃燒室的最大燃燒效率可達52.4%,對稱平面燃燒室的最

大燃燒效率可達98.5%,因此,確定催化燃燒的Ⅰ級燃燒效

率應大于95%。

3.10.2球面輻射測試

目的:確定輻射加熱器的凈正面輻射效率(NFRE)。

方法:劃分輻射能量分布的網(wǎng)格,并假設每個網(wǎng)格表面

單元的熱流是均勻的。通過半球面耗散的凈功率根據(jù)下式:

??

′′′′

???=∑∑??????

?=1?=1

式中:q”ij——局部熱流;

17

A"ij——元素表面積。

催化燃燒供熱器的燃氣功率表達式為:

1273????+????

????=v?1×

3.6273+??101.3

式中:φgas——燃氣燃燒功率,KW;

Q1——0℃、101.3kPa狀態(tài)下試驗燃氣的低熱值,

MJ/m3;

V——實測燃氣流量,m3/h;

tg——燃氣溫度,℃;

Pamb——大氣壓力,kPa;

Pm——燃氣相對靜壓力,kPa;

S——溫度為tg時的飽和水蒸氣壓力,kPa。

催化燃燒器背面無輻射能,因此NFRE的表達式為:

?

????=??×100%

????

3.10.3平面輻射測試

目的:可視化加熱器前面的熱流分布,并確定加熱器的

凈平面輻射效率(NIPRE)。

方法:燃燒板所在平面作為基礎平面,每間隔10cm繪

制一個平行于基礎平面的平面,每一個平面內(nèi)進行大小為

1cm×1cm得網(wǎng)格劃分,通過平面耗散的凈功率見下式:

??′′′′

???=∑?=1∑?=1??????

則NIPRE的表達式為:

18

?

?????=??×100%

????

(四)配備與調(diào)用要求

4.1配備和調(diào)用要根據(jù)當?shù)貞惫芾聿块T級別要求分

級配備。

說明:

根據(jù)國家標準GB/T37228-2018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突

發(fā)事件響應要求,對應急管理級別有明確要求。

4.2應急供熱事故級別,應由寒冷預警級別和施救人數(shù)

共同決定。

應急供熱事故級別寒冷預警級別施救人數(shù)設備調(diào)用臺數(shù)

Ⅰ級紅色>30>15

Ⅱ級橙色10-305-15

Ⅲ級黃色3-102-5

Ⅳ級藍色<3<2

說明:

寒冷預警級別參考2006年頒布的《國家突發(fā)環(huán)境事件

應急預案》第3.3預警及措施要求。施救人數(shù)級別參考

2006年頒布的《國家突發(fā)環(huán)境事件應急預案》第1.3節(jié)事

件分級要求,以該分級要求將應急供熱事故分成四級,該

部分與草案第5.1.6內(nèi)容分級一致。設備調(diào)用臺數(shù)至少要

保證每兩人一臺設備。

(五)安裝、驗收與檢驗要求

5.1為確保快速部署,應減少安裝、驗收的繁瑣程度。

5.2驗收應在供應商提供設備后仔細驗收.

19

5.3年檢應包括日常檢查,月檢,年檢,確保設備正常

和安全運行。

(六)運行使用要求

運行使用要求應主要確保人員按照設備正常的操作方

式運行,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所有的操作均由場地管

理人員安排,用戶應聽從管理制度并注意設備的操作規(guī)

程。

(七)安全要求

包括人員安全,和設備使用安全,并給出事故發(fā)生時

的處理辦法。

(八)附錄A應急供熱設備的選型關系表

是正文部分關于設備分級的整合,并增加了功率范

圍。

說明:

功率是通過實測所得,實測1500mm×200mm燃燒板的

每小時燃氣消耗量為0.8m3/h,天然氣熱值8000-9000大

卡,則每小時消耗6400-7200大卡能量,換算成千瓦為

7.4-8.4KW,約為8KW。將面積分別換算成不同面積分別為

250mm×200mm-0.6KW,300mm×250mm-1.0KW,350mm×

300mm-1.4KW,400mm×350mm-1.8KW。

(九)附錄B抽樣驗收設備外觀完好概率≥95%,電氣

線路和燃氣管路的抽樣檢驗完好概率≥99%。

20

說明:

對于應急供熱設備而言,除燃燒室外的外觀的完好與

否不會直接影響到設備的使用,微小的掉漆、裂痕等不會

引起安全隱患,因此概率大于95%即可。關于能源線路的檢

驗涉及到安全和設備的正常使用,在應急場所更應該保證

安全性能,因此能源線路的抽樣檢查應≥99%。

六、意見分歧的處理依據(jù)和結果

第一次會議2021-11-14

1.關于標準內(nèi)容和題目不相符。在最初稿中,很大篇幅

是關于針對燃氣催化燃燒設備研發(fā),缺少關于應急供

熱的技術性要素。關于室內(nèi)環(huán)境參數(shù)計算是否合理問

題。在最初稿中,根據(jù)室內(nèi)負荷計算確定應急供熱熱

源的大小和方式。經(jīng)討論分析,確定應急供熱應不包

含繁瑣和復雜的計算過程,并且對于某些場地,冷風

滲透和冷風侵入量過大,負荷計算將不被認為是合理

方法。

2.缺少附錄。

3.在初稿中涉及到關于應急設備設計和輻射能量計算的

內(nèi)容,認為與本要求標題不符,經(jīng)討論后刪除該部分

內(nèi)容。

第二次會議2021-12-21

1.原標題為燃氣催化燃燒應急供熱技術標準,因該文件

21

的正文部分不僅設計到工程標準,行業(yè)標準,還涉及到

技術標準,最終改為燃氣催化燃燒紅外輻射應急供熱技

術規(guī)范。

2.建議增加設備選型內(nèi)容,或依據(jù)表格即可了解如何確

認設備的選型,增加附錄A,應急供熱設備選型關系表。

3.針對檢查和驗收方面內(nèi)容,只有關于設備的檢查和驗

收,應該增加關于燃氣的檢查和驗收內(nèi)容。

4.原文件中的以“應急供熱體系”為主,討論后發(fā)現(xiàn)體系

一詞涉及的內(nèi)容較多,可能還包括通風系統(tǒng)等不應該在

應急條件中涉及的內(nèi)容,因此改為“應急供熱系統(tǒng)”且

該系統(tǒng)內(nèi)僅包括應急供熱設備和自然通風。

5.整體文件中刪除關于大型應急供熱設備的內(nèi)容。認為

目前便攜式的應急供熱設備才是首選,大型應急供熱設

備盡管已經(jīng)有了雛形,但技術尚未完善,故刪掉。原文

件中涉及到的關于大型應急供熱設備的內(nèi)容全部刪除,

其中包括一些意見分歧,因刪掉在編制說明中不再重復

說明。

6.應增加在運輸過程中的應急。當已經(jīng)發(fā)生應急供熱事

件時,不應將時間浪費在運輸過程中,應該有相對應的

放行規(guī)劃。

第三次會議2022-1-20

1.詳細解讀兩位專家對該文件草案的修改意見。

22

2.范圍中應急供熱與便攜取暖、應急取暖系統(tǒng)概念多重

且混亂不清晰。將全文類似的詞匯全部統(tǒng)一成應急供熱。

3.術語和定義繁瑣且缺乏科學性。刪減了在各標準中已

經(jīng)非常通用的詞匯的定義,僅保留與應急供熱相關的術

語和定義。對其中含有數(shù)值的術語重新參考資料進行定

義。

4.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

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格式進行撰寫,修改格

式。

七、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說明采標程度,以

及與國內(nèi)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

尚未檢索到關于應急供熱方面標準。

八、作為推薦性標準或者強制性標準的建議及其理由

本標準作為推薦性標準,主要為當今應急管理體系增加

應急供熱方面技術策略和應急供熱物資,增強應急管理部門

和相關供應方之間的協(xié)作,增強受災人員的生存幾率。應急

供熱方案既參考國家標準內(nèi)容,也有推薦性標準內(nèi)容,標準

的目的重在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最合理安全的供熱設備并滿

足人員的基礎供熱。促進清潔能源、清潔燃燒技術、高效供

熱的發(fā)展和應用。

九、強制性標準實施的風險點、風險程度、風險防控措施

23

和預案

十、實施標準的措施

1、加強標準宣貫,組織召開監(jiān)測機構標準宣貫會,對監(jiān)

測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在今后組織的關于催化燃燒和供

熱研討會上宣貫本要求,提高催化燃燒技術在暖通空調(diào)領域

的發(fā)展,增強人們對應急供熱的認識。

2、加大實施力度。標準實施后,相關應急管理部門和應

急供熱設備供應商應嚴格執(zhí)行標準,加快應急供熱設備的研

發(fā)和生產(chǎn)。根據(jù)后續(xù)使用狀況出具相關合理推動標準的應用。

十一、其他應說明的事項

參考文獻

[1]高正中,戴洪興.實用催化:催化[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2.

[2]杜娟,田成文,范慶偉.催化燃燒技術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節(jié)能,2006,25(2):37-39.

[3]林培琰,伏義路.環(huán)境催化——大氣污染控制和預防的化學[J].自然雜志,1996,018(003):131-

135.

[4]嚴河清,張?zhí)?王鄂鳳,etal.甲烷催化燃燒催化劑的研究進展[J].武漢大學學報,2005(02):33-38.

[5]TheveninP.Catalyticcombustionofmethane[D].Stockholm:KTH-KungligaTekniska

H?gskolan,2002.

[6]SnowPeak.[Snowpeakglowstove(KH-100BK)][EB/OL].[2022Jan24].https://ec.snowpeak.co.jp/.

[7]newalpaca.[Naturalventilationopentypekerosenestove(TS-77JS-C)][EB/OL].[2022Jan

24].https://alpaca.co.jp/.

[8]KimemiaD,VanNiekerkA,GovenderR,etal.BurnsandfiresinSouthAfrica'sinformalsettlements:

24

Haveapprovedkerosenestovesimprovedsafety?[J].Burns,2018,44:969-979.

[9]KimemiaD,VermaakC,PachauriS,e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