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_第1頁
2024年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_第2頁
2024年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_第3頁
2024年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_第4頁
2024年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

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篇1

教學設(shè)想:

這篇文章字詞難度不大,除了一些重點詞句,其他都比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開篇

提出嗜學,然后圍繞這個中心詞,層層展開,并采用對比法,點明求學應有的態(tài)度和精神。在教

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子,然后,由字詞理解

到內(nèi)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觀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主要貫穿朗讀,以朗讀帶

動文章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古代勸學名言導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綺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

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說明了

苦難并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于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二、介紹作者以及寫作背景1.介紹作者。

學生自讀課文注釋①,教師適當補充。

2.介紹本文的體裁特點。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

序之分。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

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zhì)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間以言

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寫

法。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句,疏通課文內(nèi)容

1.教師播放朗讀帶,學生聽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能否流暢地朗讀課文和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有極大的關(guān)系。因此,要求學生至少將課

文讀上兩遍,而且必須是以讀得流暢無斷續(xù)現(xiàn)象為標準。要求學生在自由朗讀時,注意結(jié)合課文

注釋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詞語和句子。

3.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段。

Q)指名學生朗讀第1段,然后要求學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難以把握的字詞。

(2)要求學生結(jié)合課文注釋自行翻譯第1段。

(3)教師評點學生翻譯,特別提醒學生對重點字詞的掌握。

4.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2段。

Q)學生齊讀第2段,然后標注出其中的重點字詞。

(2)學生結(jié)合注釋自讀第2段后,向老師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3)指名學生翻譯全段。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3段。

Q)要求學生筆譯第3段。

(2)學生相互檢杳,討論對方翻譯中的不足之處。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翻譯的內(nèi)容。

然后教師進行評價,要求學生按照信、達的標準修改自己的譯文。

(4)學生齊讀第3段。

6.學生齊讀全文。

四、品讀課文,鑒賞課文內(nèi)容

1.請學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

2.細讀第1段,從中找出一個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詞語。

3.默讀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寫出自己讀書時條件的艱難的?請引用課文中的原句回

答。

4.提問:請復述作者讀書時的勤奮的情形,想一想:這勤奮和前面所說的艱難的生活條件

有什么聯(lián)系嗎?請談?wù)勀愕目捶ā?/p>

5.提問:與作者讀書時相比,現(xiàn)今太學生的讀書條件怎樣?文章是如何進行對比的?

6.提問:通過這種對比,作者得出的結(jié)論是什么呢?請用課文原話回答。

7.請簡要介紹馬生,談?wù)勛髡邔︸R生所持的態(tài)度。

8.讀完這篇文章,你對學習有什么感受嗎?

五、學習遷移

學生交流討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讀書要勤奮、專心,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請結(jié)合你的經(jīng)歷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六、布置作業(yè)(略)

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序的有關(guān)知識

2、學習古人的勤奮好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1、了解"書序"和"贈序"的區(qū)別

2、學習文章用對比手法表現(xiàn)主題的手法

3、掌握重點實詞的用法,積累相應的文言知識

三、教學難點

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寫法

(四)聽錄音,疏通文意,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自主完成以下內(nèi)容

1、學生自瀆課文后,分組活動

①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句,結(jié)合課下注釋,小組內(nèi)討論解決

②回憶學過的文言常識,積累常用文言詞

2、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教師總結(jié)

①讀準字音(出示幻燈片3)

嗜叩問叱咄俟負篋曳屣轍裂媵人餒衾戰(zhàn)編袍

②重點的實詞

無從:沒有辦法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以是:因此

患:擔心,擔憂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叱咄:訓斥,呵責

援疑質(zhì)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弓I,提出質(zhì),詢問窮冬:冬末

沃灌:澆洗炸然:光彩耀眼的樣子維袍敝衣:破舊的衣服媼,舊絮敝,破舊

③通假字(出示幻燈片4)

⑴同舍生皆被綺繡

⑵四支僵勁不能動

④古今異義詞(出示幻燈片4)

⑴媵人持湯沃灌

⑵右備容臭

⑶走送之

送東陽馬生序的教案篇3

1、知識目標:

⑴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

⑵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

⑶理解本文的思想內(nèi)容,明確作者通過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年輕時代的求學經(jīng)歷啟發(fā)馬生,以

達到勸學的目的。

⑷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⑴復述課文,掌握作者求學的主要經(jīng)歷,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⑵體會本文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并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⑶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3、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克服困難、勤心求學的精神和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努

力學習,早日成才。

1、翻譯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本文作者執(zhí)著的求學之志和殷殷勸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寫作方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形象說理的技巧。

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

1、誦讀法。本文語言簡練生動,通俗流暢,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于成誦。要充分調(diào)動學

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誦讀作為本課教學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

的理解,并達到熟讀成誦。教師應提示學生不僅要反復誦讀,而且要切實掌握誦讀文言文的三種

方法L是"疏通文意的讀法",要求讀得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二是“推究文理的讀法”,

旨在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

三是"品味意境的讀法",旨在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讀得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并

茂。這三種讀法是誦讀的三種境界,力求達到第三種境界。

2、討論點撥法。本文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jīng)歷,動之以情,曉之

以理,學生有較濃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小組討論解決,

也可請教別的小組成員或向老師提問。

3、復述法。教師要求學生復述文章內(nèi)容,說說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克

服的,以及他能夠這樣做的原因,借此梳理行文脈絡(luò),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4、品讀法。重點鑒賞本文借事說理的寫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5、延伸拓展法??梢园驯疚呐c荀子的《勸學》進行比較,體會比喻說理和借事說理的不同;

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

多媒體、文字資料、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2課時

第一課時

R教學要點H

導入新課,作者及文體簡介;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復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

文。

R教學步驟H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歷史上艱難求學的故事有很多,大家能列舉一二嗎?(學生回答:孫康映雪、車胤

囊蟲、王冕苦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在困境中求學不輟的故事。(教師板書文題)

二、作者及文體簡介

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資料內(nèi)容如下:

1、關(guān)于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xiàn)浙江義烏)人。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

學,曾受業(yè)于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港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

卷,于學無所不通?!痹谖覈糯膶W史中,宋濂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

承儒家封建道統(tǒng)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jīng)""師古",取法唐宋,割乍頗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

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zhì)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障稱他為"開國文臣之

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2、關(guān)于文體

序,是一種文體,分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

贈序創(chuàng)于唐初,用于臨別贈言,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柳宗元的《送辭存義序》,多為贊頌、

勉勵、祝愿、惜別之辭。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清字音,把握句讀。

2、學生自讀課文,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標記。

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指導學生積累字詞。

資料內(nèi)容如下:

⑴辨明字音:

嗜(shi)叱咄(chidud)俟(si)負篋曳屣(qiexT)I?(jun)§§(ying)^(ye)編袍

敝衣(yM)屣(xi)

⑵辨析多音字:

冠:(guan)力口冠臭:(xiu)容臭舍:(she)舍棄

(guan)冠軍(chud)臭味ishe)學舍

數(shù):(shCi)數(shù)尺

(shu)數(shù)落

(shud)數(shù)請之

⑶通假字:

四支僵勁不能動(通"肢")

同舍生皆被綺繡(通"披",穿)

⑷古今詞義變化:

走送之(古義:跑。今義:走路、步行)

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今義:飯湯、菜湯、湯汁)

⑸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huán)(腰掛,名詞用作動詞)

⑹一詞多義:

之:弗之?。ㄖ复?讀書”這件事)

走送之(代詞,指"書")

益慕圣賢之道(結(jié)構(gòu)助詞,的)

當余之從師也(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獨立性)

蓋余之勤且艱苦此(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獨立性)

以:無從致以觀(表目的,來)

計日以還(表修飾,不譯)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以:因為,介詞;以:把,介詞)

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因為,連詞)

以衾擁覆(介詞,用)

⑺重點詞語:

無從致書以觀稍逾約益慕圣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之夕M矣其欣悅

日再食

⑻成語:

仔細分析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并找出詞義相同的選項。

例:德隆望尊援疑質(zhì)理

①A、望而生畏氏大失所望C、望文生義D、望子成龍E、德高望重

②A、理所當然B、理直氣壯C、理屈詞窮D、至理名言E、日理萬機F、不可理喻

⑼文化常識:

人生由小到大的順序是:孩提、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按“讀課文一釋字詞一譯文句”的步驟進行。如有

疑難,小組內(nèi)討論解決。教師巡視各組,答疑解惑,指導點撥。

四、復述課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要求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

教師提示學生:

⑴以《宋濂的求學故事》為題。

⑵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話來復述,合理概括其求學經(jīng)歷,抓住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

難,是如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