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22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限時規(guī)范特訓-1-1走近細胞-_第1頁
《金版教程》2022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限時規(guī)范特訓-1-1走近細胞-_第2頁
《金版教程》2022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限時規(guī)范特訓-1-1走近細胞-_第3頁
《金版教程》2022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限時規(guī)范特訓-1-1走近細胞-_第4頁
《金版教程》2022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限時規(guī)范特訓-1-1走近細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限時·規(guī)范·特訓(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52分)1.[2021·泰安模擬]病毒、藍藻、細菌和真菌的結構及功能有很大不同,但是它們()A.都能進行細胞呼吸B.都沒有核膜和染色體C.都能進行繁殖D.都能進行DNA分子的復制解析:都能進行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病毒不具有細胞呼吸,細菌不具有核膜和染色體,RNA病毒沒有DNA,所以不能進行DNA的復制。答案:C2.[2021·濱州質檢]據報道,科學家正在打造可適用于火星環(huán)境的“地獄細菌”,下列關于此類細菌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A.具有葉綠體,可以獨立完成光合作用B.具有耐寒、耐熱、抗干旱以及抗輻射等特征C.進行無性生殖,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D.無染色體,只能在分子水平上產生可遺傳的變異解析: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答案:A3.下列有關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B.一只變形蟲就是一個細胞C.精子不具有細胞結構,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但不是生命系統(tǒng)解析:病毒盡管不具有細胞結構,但屬于生物,具有生命特征;變形蟲是單細胞的原生動物,所以一個個體即是一個細胞;精子是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它是染色體數目減半、能夠游動的細胞;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統(tǒng)。答案:B4.下列各項中,與“神經細胞→神經組織→腦→神經系統(tǒng)→羊”的層次全都的是()A.分生區(qū)細胞→分生組織→根→莖→小麥B.骨骼肌細胞→骨骼肌→骨骼→運動系統(tǒng)→牛C.神經細胞→神經組織→腦→神經網→水螅D.上皮細胞→上皮組織→肺→呼吸系統(tǒng)→人解析:進行類比即可得出答案。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答案:D5.[2021·黃山模擬]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進展的過程,布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英國科學家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B.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fā)覺者和命名者C.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全部的細胞都來源于從前存在的細胞”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解析:建立細胞學說的是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細胞的發(fā)覺者和命名者是英國科學家虎克;從細胞結構上說,除病毒等少數種類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學說只說明白生物的統(tǒng)一性,沒說明生物的多樣性。答案:C6.[2021·啟東模擬]埃博拉病毒屬于RNA病毒,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fā)生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下列屬于埃博拉病毒、炭疽桿菌與酵母菌共性的是()A.遺傳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相同B.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C.均只含有一種細胞器D.均具有完整的結構解析:埃博拉病毒的遺傳物質為RNA,而炭疽桿菌和酵母菌的遺傳物質均為DNA,二者的基本組成單位不同;炭疽桿菌屬于原核生物,病毒和原核生物沒有染色體;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含任何細胞器;病毒雖然沒有細胞結構,但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一樣具有完整的結構。答案:D7.“陰性艾滋病”大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由此加重了人們的“恐艾”心理。關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HIV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在分類上屬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體內只有一種細胞器,所以其營寄生生活C.獵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將其接種在養(yǎng)分物質齊全的培育基上培育D.HIV不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解析:艾滋病病毒(HIV)沒有細胞結構,不是單細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沒有細胞器,也不會參與構成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這些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病毒營活細胞內寄生生活,不能在一般培育基上培育。答案:D8.[2021·金華調研]病毒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A.噬菌體不能侵染人體細胞B.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C.引起人類疾病的病毒都是RNA病毒D.含豐富糖類、氨基酸的培育基可培育病毒解析:噬菌體是細菌病毒,絕大多數病毒對宿主細胞的侵染具有專一性,噬菌體不能侵染人體細胞,A項正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沒有核糖體,B項錯誤;引起人類疾病的病毒有的是RNA病毒,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HIV等,有的是DNA病毒,如天花病毒、乙肝病毒等,C項錯誤;病毒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活細胞,所以只能用活細胞來培育病毒,D項錯誤。答案:A9.[2021·巢湖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物體內一切生命活動必需在細胞內才能完成B.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種子植物和龜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都相同C.多細胞生物依靠各種分化的細胞親熱合作,共同完成簡潔的生命活動D.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明顯的區(qū)分在于有無核物質解析: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或細胞的參與下進行的,不愿定在細胞內,如興奮在神經細胞間的傳遞;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種子植物和龜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基本相同,但植物無系統(tǒng)這一結構層次;多細胞生物依靠各種分化的細胞親熱合作,共同完成簡潔的生命活動;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明顯的區(qū)分在于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答案:C10.下圖為用顯微鏡觀看的兩個視野,其中標注黑色的細胞為主要觀看對象。由視野甲到視野乙時,操作過程正確的是()①轉動粗準焦螺旋②轉動細準焦螺旋③調整光圈④轉動轉換器⑤移動玻片A.①②③④ B.⑤④③②C.③①⑤④ D.④⑤②③解析:分析兩圖可知,由視野甲轉到視野乙,即物鏡從低倍鏡轉換到高倍鏡。由低倍鏡轉換到高倍鏡的具體操作是:先將要觀看的細胞移至視野的中心,然后轉動轉換器換到高倍鏡下,調整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光明,再調整細準焦螺旋使圖像清楚即可觀看。答案:B11.關于藍藻和酵母菌的比較,錯誤的是('')A.二者的標志性區(qū)分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B.這兩種細胞都能在核糖體上合成蛋白質C.藍藻中有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體,酵母菌沒有D.在細胞分裂時,酵母菌有染色體的復制解析:藍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它們的細胞的主要區(qū)分是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無論是原核細胞還是真核細胞,都具有合成蛋白質的核糖體。藍藻細胞雖然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其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無葉綠體,它含有藻鹽素和葉綠素。酵母菌含有染色體,進行細胞分裂時需要進行染色體的復制。答案:C12.小芬利用顯微鏡觀看人的血細胞,使用相同的目鏡,但在兩種不同的放大倍數下,所呈現(xiàn)的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則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觀看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被觀看到C.若玻片右移,則甲的物像會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楚的物像解析:隨著物鏡放大倍數的增大,視野變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視野較乙視野亮;甲是在低倍鏡下看到的圖像,若置于高倍鏡下,視野范圍變小,故甲中所觀看到的細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被觀看到;由于在顯微鏡下觀看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物像均向左移動;物像需要在低倍鏡下調整清楚后再移到高倍鏡下,并調整細準焦螺旋至圖像清楚。答案:A13.下圖為兩種生物的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示兩種細胞中都有兩種核酸B.變形蟲細胞內食物泡的形成體現(xiàn)了膜的選擇透過性C.細菌細胞鞭毛運動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供應D.細胞壁是系統(tǒng)的邊界,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質不能自由通過解析:變形蟲屬于單細胞的真核生物,細菌屬于單細胞的原核生物,兩種細胞內都有DNA和RNA;變形蟲細胞內食物泡的形成體現(xiàn)了膜的流淌性;細菌中無線粒體;細胞壁具有全透性,不是系統(tǒng)的邊界。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48分)14.(12分)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兩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________,屬于真核細胞的是________。推斷的主要依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兩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兩細胞的差異性表現(xiàn)在甲無________、__________,而乙有;甲只有________________,而乙還有其他細胞器。解析:(1)圖甲是原核細胞,圖乙是真核細胞,它們的最大差別在于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2)它們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DNA分子。(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無核膜、染色體。答案:(1)甲乙甲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而乙有(2)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DNA分子(3)核膜染色體核糖體15.(20分)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就所同學物學問回答以下問題:(1)下列生物中,與引起“發(fā)熱伴血小板綜合征”的“新型布尼亞病毒”病原體有明顯區(qū)分的是________。①大腸桿菌'②發(fā)菜'③藍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綿'⑧SARS病原體'⑨細菌(2)下圖是幾種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①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的是________,它在結構上不同于其他兩種圖示的顯著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需在________內才能進行。②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________,它在結構上不同于真核細胞的最顯著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過程的物質基礎是由于其內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類營______________生活的生物。解析:(1)①大腸桿菌、②發(fā)菜、③藍藻、⑨細菌均屬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綿均屬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而⑥HIV、⑧SARS病原體是病毒,無細胞結構。(2)病毒是一類無細胞結構的生物,只有在活的寄主細胞內才能進行增殖;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顯著的差異在于真核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真正的細胞核;只要有色素和相關的酶,不論原核細胞還是真核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2)①C'沒有細胞結構'活細胞'②A、B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③B藍藻'藻藍素和葉綠素'自養(yǎng)16.(16分)探究分析:試驗一: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池塘水并加少許棉纖維,然后蓋上蓋玻片,先后用顯微鏡的低倍鏡和高倍鏡觀看,所看到的圖像如圖甲。試驗二:用顯微鏡觀看人體的組織切片,看到的圖像如圖乙。試驗三:用顯微鏡觀看植物表皮,看到的圖像如圖丙。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試驗一所看到的圖像中的生物,有病毒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病毒________細胞結構,所以說生物的生命活動有的可以不需要細胞參與,你認為對嗎?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過試驗一與試驗二中的圖甲與圖乙的比較,你能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圖甲、圖乙、圖丙中看到的細胞形態(tài)相同嗎?________。這說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試驗三(即圖丙),看到的是葉表皮的保衛(wèi)細胞的兩種不同形態(tài),同樣,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神經細胞伸出的突起有的達1米左右,以上這些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病毒不是細胞生物,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