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飲料企業(yè)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飲料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相關的術語和定義、邊界范圍、核算步驟與方法、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報告格式與內容。本文件適用于飲料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的核算與報告。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13煤的發(fā)熱量測定方法GB/T384石油產品熱值測定法GB/T8170數(shù)值修約規(guī)則與極限數(shù)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0789飲料通則GB/T10792碳酸飲料(汽水)GB/T12143飲料通用分析方法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T22723天然氣能量的測定GB/T24789用水單位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T32150—2015工業(yè)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GB/T32151.25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第25部分:食品、煙草及酒、飲料和精制茶企業(yè)HJ1085排污單位自行監(jiān)測技術指南酒、飲料制造WB/T1135物流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飲料企業(yè)beverageindustryenterprise從事定量包裝的,供直接飲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沖調或沖泡飲用的,乙醇含量(質量分數(shù))不超過0.5%的飲料生產的企業(yè)。3.2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fā)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tài)成分。注:如無特別說明,本文件中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氫氟碳化物(HFCs)。[來源:GB/T32150—2015,3.1,有修改]23.3報告主體reportingentity具有溫室氣體排放行為的企業(yè)法人或視同法人的獨立核算單位。[來源:GB/T32150—2015,3.2,有修改]3.4設施facility過程。[來源:GB/T32150—2015,3.3]3.5核算邊界accountingboundary與報告主體(3.3)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的范圍。[來源:GB/T32150—2015,3.4]3.6溫室氣體源greenhousegassource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的物理單元或過程。[來源:GB/T32150—2015,3.5]3.7溫室氣體排放greenhousegasemission在特定時段內釋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以質量單位計算)。[來源:GB/T32150—2015,3.6]3.8化石燃料燃燒排放fossilfuelcombustionemission化石燃料在氧化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GB/T32151.25—2024,3.4]3.9過程排放processemission在生產、廢棄物處理處置等過程中除燃料燃燒之外的物理或化學變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GB/T32150—2015,3.8]3.10購入的電力、熱力產生的排放emissionfrompurchasedelectricityandheat企業(yè)消費的購入電力、熱力所對應的電力、熱力生產環(huán)節(jié)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注:熱力包括蒸汽、熱水等。[來源:GB/T32150—2015,3.9]3.11輸出的電力、熱力產生的排放emissionfromexportedelectricityandheat企業(yè)輸出的電力、熱力所對應的電力、熱力生產環(huán)節(jié)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GB/T32150—2015,3.10]3.12溫室氣體清單greenhousegasinventory工業(yè)企業(yè)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源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組成的清單。[來源:GB/T32150—2015,3.11]33.13活動數(shù)據(jù)activitydata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生產或消費活動量的表征值。注:如各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購入的電量、購入的熱量等。[來源:GB/T32150—2015,3.12]3.14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表征單位生產或消費活動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系數(shù)。[來源:GB/T32150—2015,3.13]3.15碳氧化率carbonoxidationrate燃料中的碳在燃燒過程中被完全氧化的百分比。[來源:GB/T32150—2015,3.14]3.16全球變暖潛勢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將單位質量的某種溫室氣體在給定時間段內輻射強迫的影響與等量二氧化碳輻射強迫影響相關聯(lián)的系數(shù)。[來源:GB/T32151.25—2024,3.12]3.17二氧化碳當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CO2e在輻射強迫上與某種溫室氣體質量相當?shù)亩趸嫉牧?。?二氧化碳當量等于給定溫室氣體的質量乘以它的全球變暖潛勢值。[來源:GB/T32151.25—2024,3.13]3.18報告期reportingperiod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的周期,通常一個周期為1年。3.19碳排放抵扣CO2emissiondeduction報告主體生產并輸出電力、熱力,以及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等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抵扣。3.20廢水厭氧處理排放emissionfromanaerobictreatmentofwastewater企業(yè)采用厭氧技術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時產生的甲烷排放。[來源:GB/T32151.25—2024,3.6]3.21轉移二氧化碳CO2transfer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全部隱含二氧化碳通過經濟活動所發(fā)生的排放轉移。注:如無特別說明,本文件中僅核算報告主體的產品中隱含的碳酸鹽與二氧化碳所發(fā)生的排放轉移。4邊界范圍4.1通則報告主體應以企業(yè)法人或視同法人的獨立核算單位為邊界,識別、核算和報告主體邊界內生產系4統(tǒng)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應避免重復計算或漏算。生產系統(tǒng)包括主要生產系統(tǒng)、輔助生產系統(tǒng)及附屬生產系統(tǒng),其中主要生產系統(tǒng)通常包括水/原料預處理、榨汁/提取/打漿/發(fā)酵/破碎/烘焙、澄清/稀釋/調配/混合、離心/濃縮/均質/脫氣/脫水、滅菌/過濾、吹瓶/灌裝/封蓋/包裝等,輔助生產系統(tǒng)通常包括動力、供電、供水、化驗、機修、庫房、運輸?shù)?附屬生產系統(tǒng)包括生產指揮系統(tǒng)(廠部)和廠區(qū)內為生產服務的部門,通常包含辦公、后勤、食堂、宿舍等;報告主體以一體化設備自制包裝容器并同時灌裝飲料(如吹灌旋一體、紙基復合包裝等)的,除非可單獨核算包裝容器制造過程的全部溫室氣體排放,否則自制包裝容器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應與飲料制造合并核算和報告。報告主體如同時從事前述以外的飲料相關產品生產活動(如瓶蓋、瓶坯、飲水罐等)且存在溫室氣體排放的,則應參照相關行業(yè)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標準進行核算并匯總報告,報告格式見附錄A。飲料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邊界示意圖見圖1?!鳼Y..................圖1飲料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邊界示意圖4.2核算與報告范圍4.2.1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凈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報告主體內的固定溫室氣體源排放以及用于生產的移動溫室氣體源排放。54.2.2過程排放過程排放包括生產過程和運輸過程。生產過程排放是指報告主體在飲料生產過程中使用二氧化碳、碳酸鹽等外購含碳原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輔助生產系統(tǒng)與附屬生產系統(tǒng)產生的氫氟碳化物排放。由于用于生產原料、提取溶劑等用途的二氧化碳可能來源于工業(yè)和非工業(yè)生產,因此,計算時僅考慮來源為工業(yè)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不考慮來源為空氣分離法及生物發(fā)酵法制得的二氧化碳。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和地下水開采中未回收及通過曝氣去除的同源二氧化碳排放不計入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用于冷媒(包括制冷劑和載冷劑)的氫氟碳化物逸散而所補充的量需被核算和報告,但其中不含檢修維保時回收冷媒的量。運輸過程排放是指當工廠與外設倉庫間的運輸采用外包服務時,需核算運輸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4.2.3廢水厭氧處理排放報告主體使用厭氧工藝處理廢水產生的甲烷排放4.2.4購入的電力、熱力產生的排放報告主體購入的電力、熱力所對應的生產環(huán)節(jié)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4.2.5輸出的電力、熱力產生的排放報告主體輸出的電力、熱力所對應的生產環(huán)節(jié)產生的氧化碳排放,此類排放應予以扣減。4.2.6回收的二氧化碳報告主體對飲料生產過程中損耗的二氧化碳進行回收,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應予以扣除。4.2.7轉移二氧化碳生產過程中使用二氧化碳以及碳酸鹽等外購含碳原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并非直接排放到大氣中,而是作為純物質或食品配料輸出報告主體之外的二氧化碳轉移活動。轉移二氧化碳單獨報告,不列入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含氣天然礦泉水與其他天然含氣或充入同源二氧化碳的飲料中的二氧化碳不計入轉移二氧化碳。4.3溫室氣體源識別4.3.1通則識別報告主體產生直接排放、間接排放與轉移的溫室氣體源,此時應考慮已經納入計劃的或新建的設施產生的溫室氣體源。對識別出的溫室氣體源加以分類,識別和分類的詳細程度宜與所采用的核算和報告標準(指南、規(guī)范)相一致,以確定主要溫室氣體源。飲料企業(yè)溫室氣體源類型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燒、生產過程、運輸過程、廢水厭氧處理,購入與輸出電力、熱力,以及轉移排放??紤]到不同類別飲料的差異,宜參考GB/T10789與《飲料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并根據(jù)報告主體的實際生產工藝與設備、設施詳細識別溫室氣體源;對于同一企業(yè)法人下的不同報告主體,還應注意各報告主體溫室氣體源識別標準的統(tǒng)一,以免企業(yè)法人匯總核算時出現(xiàn)遺漏。4.3.2常見溫室氣體源識別飲料企業(yè)常見溫室氣體源見表1。6表1飲料企業(yè)常見溫室氣體源溫室氣體源類型氣體種類溫室氣體源識別排放設施示例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碳凈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動車、食堂灶具等生產過程二氧化碳劑逸散的二氧化碳,及燃煤鍋爐脫硫脫硝使用碳酸鹽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取系統(tǒng)、脫硫脫硝設施、滅火器(系統(tǒng))等氫氟碳化物用于冷媒、滅火劑的氫氟碳化物的逸散火器(系統(tǒng))等運輸過程二氧化碳工廠與外設倉庫間采用外包服務進行運輸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車輛、船舶等運輸工具廢水厭氧處理甲烷排放廢水厭氧處理設施等購入電力二氧化碳購入電力隱含的二氧化碳排放各類用電設備設施購入熱力二氧化碳購入熱力隱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非自有能源設施供熱(能)的用熱設備設施輸出電力二氧化碳輸出電力隱含的二氧化碳排放光伏、風電等發(fā)電設施輸出熱力二氧化碳輸出熱力隱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鍋爐、蒸汽發(fā)生器等制熱設施轉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作為原料或純物質進入產品二氧化碳氣瓶(現(xiàn)調機用)等5核算步驟與方法5.1核算步驟報告主體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驟:a)確定核算邊界;b)識別溫室氣體源與溫室氣體;c)收集活動數(shù)據(jù);d)選擇和獲取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e)分別計算燃料燃燒排放量、過程排放量、廢水處理排放量、購入和輸出的電力及熱力等所對應的排放量、回收量,以及轉移二氧化碳量;f)匯總計算報告主體溫室氣體排放量;g)計算每萬元產值或每噸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5.2核算方法5.2.1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報告主體報告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等于核算邊界內所有的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過程排放量、廢水厭氧處理排放量及購入的電力和熱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和,同時扣除的二氧化碳的回收量以及輸出的電力和熱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按公式(1)計算。7E=E燃燒+E過程+E廢水+E購入電+E購入熱-E輸出電-E輸出熱-R回收………………(1)式中:E—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計)排放總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燃燒—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過程—過程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廢水—廢水厭氧處理過程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購入電—購入的電力產生的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購入熱—購入的熱力產生的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輸出電—輸出的電力產生的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輸出熱—輸出的熱力產生的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R回收—二氧化碳回收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5.2.2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5.2.2.1計算公式化石燃料燃燒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各種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總和,對于生物質混合摻燒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僅統(tǒng)計燃料中化石燃料(如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按公式(2)計算。E燃燒=……式中:E燃燒—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i—第i種化石燃料的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單位為吉焦(GJ);EFi—第i種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i—化石燃料類型代號。5.2.2.2活動數(shù)據(jù)獲取5.2.2.2.1通則化石燃料燃燒的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是各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與平均低位發(fā)熱量的乘積,按公式(3)計算。ADi=NCVi×FCi………(3)式中:ADi—第i種化石燃料的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單位為吉焦(GJ);NCVi—第i種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發(fā)熱量,對固體或液體燃料,單位為吉焦每噸(GJ/t),對氣體燃料,單位為吉焦每萬標立方米(GJ/104Nm3);FCi—第i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對于固體或液體燃料,單位為噸(t),對于氣體燃料,單位為萬標立方米(104Nm3)。5.2.2.2.2化石燃料消耗量化石燃料消耗量是指各燃燒設備分品種化石燃料實際消耗量,計量應符合GB17167的相關規(guī)定。企業(yè)應保留化石燃料實際消耗量的原始數(shù)據(jù)記錄或在企業(yè)能源消費臺賬或統(tǒng)計表中有所體現(xiàn),可參考公式(4)計算。Xi=Fi購入+(Fi期初-Fi期末)-Fi外銷………………(4)式中:Xi—第i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Fi購入—第i種化石燃料的購入量;8Fi期初—第i種化石燃料的期初庫存量;Fi期末—第i種化石燃料的期末庫存量;Fi外銷—第i種化石燃料的外銷量。5.2.2.2.3低位發(fā)熱量燃料低位發(fā)熱量的測定宜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測,也可采用與相關方結算憑證中提供的檢測值。如采用實測,化石燃料低位發(fā)熱量檢測應遵循GB/T213、GB/T384、GB/T22723等相關標準;其中,對于煤炭應在每批次燃料入廠時或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檢測,以燃料入廠量或月消費量加權平均作為該燃料品種的低位發(fā)熱量;對于油品可在每批次燃料入廠時或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測,取算術平均值作為該油品的低位發(fā)熱量;對于天然氣等氣體燃料可在每批次燃料入廠時或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測,取算術平均值作為低位發(fā)熱量。對于不能提供檢測報告的報告主體可采用附錄B中的表B.1中常用化石燃料低位發(fā)熱量推薦值。5.2.2.3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獲取燃料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5)計算。EFi=CCi×OFi×………式中:EFi—第i種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CCi—第i種燃料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單位為噸碳每吉焦(tC/GJ);OFi—第i種燃料的碳氧化率,%;44/12—二氧化碳與碳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注:報告主體可采用本標準提供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推薦值,見附錄B表B.1;具備條件的報告主體可對單位熱值含碳量和氧化率開展實測,或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測,也可采用與相關方結算憑證中提供的檢測值。5.2.3過程排放量5.2.3.1計算公式過程排放包括生產過程排放和運輸過程排放,其中工業(yè)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排放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和氫氟碳化物排放,運輸過程溫室氣體排放是指工廠與外設倉庫間采用外包服務進行運輸產生的排放,按公式(6)計算。E過程=E過程CO2+E過程HCF+E運輸過程………………(6)式中:E過程—過程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過程CO2—過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過程HCF—過程氫氟碳化物排放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E運輸過程—工廠與外設倉庫間的運輸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5.2.3.1.1過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工業(yè)生產過程二氧化碳排放包括碳酸鹽在消耗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外購工業(y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損耗的二氧化碳和提取等工藝過程中損耗的二氧化碳,按公式(7)計算。E過程CO2=…式中:E過程CO2—過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i—碳酸鹽i的消耗量,單位為噸(t);EFi—碳酸鹽i的排放因子,以噸二氧化碳每噸(tCO2/t)計;PURi—碳酸鹽的純度,%;9i—碳酸鹽種類代號;ADj—外購工業(yè)生產的二氧化碳使用量(不含用于提取溶劑的二氧化碳),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α—二氧化碳的損耗比例,%;ADS—外購工業(yè)生產的用于提取溶劑的二氧化碳損耗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注:(ADj×α)只在使用缺省值計算時使用,如報告主體按照5.2.3.2.2核算損耗值則直接使用核算數(shù)據(jù)。如核算用于滅火劑的二氧化碳逸散量,則可按報告期內充裝量或新滅火器購入量計算。5.2.3.1.2過程氫氟碳化物排放量制冷、空調等設備、設施中用于冷媒(包括制冷劑和載冷劑)的氫氟碳化物逸散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按公式(8)計算。E過程HCF=ADr×GWPr……(8)式中:E過程HCF—過程氫氟碳化物排放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r—制冷設備冷媒逸散量,單位為噸(t);GWPr—冷媒r的全球變暖潛勢值。注:如核算用于滅火劑的氫氟碳化物逸散量,則可按報告期內充裝量或新滅火器購入量計算。5.2.3.1.3運輸過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工廠與外設倉庫間的運輸如采用外包服務,則運輸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按公式(9)計算。E運輸過程=∑i(Mi×Di×Ti)×10-3……………(9)式中:E運輸過程—工廠與外設倉庫間的運輸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Mi—第i種運輸方式運輸?shù)娘嬃现亓?單位為噸(t);Di—第i種運輸方式的運輸距離,單位為千米(km);Ti—第i種運輸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每噸·千米(kgCO2e/t·km);i—運輸方式代號。5.2.3.2活動數(shù)據(jù)獲取5.2.3.2.1碳酸鹽消耗量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定期檢測碳酸鹽的化學組成、純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或采用供應商提供的商品性狀數(shù)據(jù)。一些常見碳酸鹽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還可以直接參考附錄B中的表B.2缺省值。對于每種碳酸鹽的純度可自行或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定期檢測,或采用供應商提供的數(shù)據(jù),如果沒有,可使用缺省值98%。5.2.3.2.2二氧化碳損耗量使用工業(yè)生產的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其使用量宜根據(jù)臺賬或統(tǒng)計報表來確定,如果沒有,可采用供應商提供的發(fā)票或結算單等結算憑證上的數(shù)據(jù);用于提取溶劑的二氧化碳損耗量,以報告期內提取系統(tǒng)的充注量計算,充注量根據(jù)臺賬或統(tǒng)計報表確定?;蛘?其總損耗量以總使用量減去以產品形式轉移的二氧化碳(見5.2.8)的總量來確定,如報告主體無法進行計算或統(tǒng)計,則二氧化碳作為原料時的損耗比例可參考附錄B中的表B.3缺省值。5.2.3.2.3氫氟碳化物逸散量冷媒逸散量以報告期內設備的冷媒充注量計算,充注量根據(jù)臺賬或統(tǒng)計報表確定,如未統(tǒng)計,則可10采用供應商提供的發(fā)票或結算單等結算憑證上的數(shù)據(jù)。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獲取根據(jù)冷媒中含氟化合物類型來確定,常見氫氟碳化物的全球變暖潛勢值GWP參考附錄B中的表B.4。5.2.3.2.4運輸重量和運輸距離工廠與外設倉庫間的運輸如采用外包服務,則運輸重量和運輸距離以統(tǒng)計報表確定;如未統(tǒng)計,則可采用服務商提供的發(fā)票或結算單等結算憑證上的數(shù)據(jù)。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可參考附錄B中的表B.6或WB/T1135等其他標準中的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注:計算運輸重量時應以運輸包裝的毛重而非產品的凈重(凈含量)計算。5.2.4廢水厭氧處理排放量5.2.4.1計算公式廢水厭氧處理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當量,按公式(10)、公式(11)計算。式中:E廢水ECH4廢水GWPCH4式中:ECH4廢水TOWSEFR注:如核算E廢水=ECH4廢水×GWPCH4×10-3………………(10)—廢水厭氧處理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廢水厭氧處理過程甲烷排放量,單位為千克甲烷(kgCH4);—甲烷的全球變暖潛勢值,根據(jù)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值,取27.9。ECH4廢水=(TOW-S)×EF-R………………(11)—廢水厭氧處理過程甲烷排放量,單位為千克甲烷(kgCH4);—廢水厭氧處理去除的有機物總量,單位為千克化學需氧量(kgCOD);—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機物總量,單位為千克化學需氧量(kgCOD);—甲烷排放因子,單位為千克甲烷每千克化學需氧量(kgCH4/kgCOD);—甲烷回收量,單位為千克甲烷(kgCH4)。出甲烷排放量為負值,則計為0。5.2.4.2活動數(shù)據(jù)獲取5.2.4.2.1通則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包括廢水厭氧處理去除的有機物總量(TOW)、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機物總量(S)以及甲烷回收量(R)。5.2.4.2.2廢水厭氧處理去除的有機物總量如果報告主體有廢水厭氧處理系統(tǒng)去除的化學需氧量(COD)統(tǒng)計,可直接作為廢水厭氧處理去除的TOW的數(shù)據(jù);如果沒有去除的COD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則按公式(12)計算。TOW=W×(CODin-CODout)………………(12)式中:TOW—有機物總量,單位為千克化學需氧量(kgCOD);W—厭氧處理過程產生的廢水量,采用報告主體計量數(shù)據(jù),單位為立方米(m3);CODin—厭氧處理系統(tǒng)進口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濃度,采用報告主體監(jiān)測值的年度平均值,宜參照HJ1085規(guī)定的頻率進行監(jiān)測,單位為千克化學需氧量/立方米(kgCOD/m3);CODout—厭氧處理系統(tǒng)出口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濃度,采用報告主體監(jiān)測值的年度平均值,宜參照HJ1085規(guī)定的頻率進行監(jiān)測,單位為千克化學需氧量/立方米(kgCOD/m3)。注:如企業(yè)僅產生生活污水并使用化糞池處理,則TOW以生化需氧量(BOD)核算,公式為:TOW=企業(yè)人口數(shù)×人均BOD×0.001×工作天數(shù),企業(yè)人口數(shù)和工作天數(shù)采用企業(y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人均BOD數(shù)據(jù)可參考附錄B中的表B.7。5.2.4.2.3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機物總量采用報告主體計量數(shù)據(jù),若報告主體無法統(tǒng)計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機物總量,可使用缺省值:0。11注:如企業(yè)僅產生生活污水并使用化糞池處理,則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機物總量以kgBOD為單位計算。5.2.4.2.4甲烷回收量如報告主體進行甲烷回收,則采用實際計量數(shù)據(jù),或根據(jù)企業(yè)臺賬、統(tǒng)計報表來確定;如未回收,則按0計算。5.2.4.2.5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獲取甲烷排放因子(EF)按公式(13)計算。EF=Bo×MCF………(13)式中:EF—甲烷排放因子;Bo—厭氧處理廢水系統(tǒng)的甲烷最大生產能力,單位為千克甲烷/千克化學需氧量(kgCH4/kgCOD);MCF—甲烷修正因子,表示不同處理和排放的途徑或系統(tǒng)達到的甲烷最大產生能力的程度,也反映了系統(tǒng)的厭氧程度。注:對于廢水厭氧處理系統(tǒng)的甲烷最大生產能力,優(yōu)先使用國家公布的數(shù)據(jù);如果沒有,可采用缺省值0.25kgCH4/kgCOD;對于甲烷修正因子,可參考附錄B中的表B.5給出的推薦值;具備條件的報告主體可開展實測,或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進行檢測。如企業(yè)僅產生生活污水并使用化糞池處理,則參考附錄B中的表B.7給出的缺省值。5.2.5購入和輸出的電力產生的排放量5.2.5.1計算公式對于購入電力消耗所對應的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購入電量乘以該區(qū)域電網平均供電排放因子得出,按公式(14)計算。E購入電=AD購入電×EF購入電…………………(14)式中:E購入電—購入的電力消費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故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購入電—購入電量,單位為兆瓦時(MWh);EF購入電—省級電網年平均供電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兆瓦時(tCO2/MWh)。注:報告主體采購的綠電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為0,但必須提供電力交易協(xié)議(PPA)或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GEC)或合同能源管理證明,購入電量為購入總電量減去購入的綠電量。對于輸出電力所對應的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輸出電量乘以該區(qū)域電網平均供電排放因子得出,按公式(15)計算。E輸出電=AD輸出電×EF輸出電…………………(15)式中:E輸出電—輸出的電力消費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輸出電—輸出電量,單位為兆瓦時(MWh);EF輸出電—省級電網年平均供電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兆瓦時(tCO2/MWh)。注:報告主體光伏發(fā)電、風電等自備電源的余量上網的電力屬于輸出電力范圍。5.2.5.2活動數(shù)據(jù)獲取購入和輸出電力的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以結算電能表為準,如果沒有,可采用電費發(fā)票或者結算單等憑證上的數(shù)據(jù)。5.2.5.3排放因子獲取電力排放因子應根據(jù)報告主體生產地址選用國家主管部門最新發(fā)布的省級電網排放因子進行計算,2021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見附錄B中的表B.8。5.2.6購入和輸出的熱力產生的排放量5.2.6.1計算公式報告主體購入的熱力所對應的熱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16)計算。12E購入熱=AD購入熱×EF購入熱…………………(16)式中:E購入熱—購入的熱力所對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購入熱—外購熱力,單位為吉焦(GJ);EF購入熱—年平均供熱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報告主體輸出的熱力所對應熱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17)計算。E輸出熱=AD輸出熱×EF輸出熱…………………(17)式中:E輸出熱—輸出的熱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輸出熱—輸出的熱力,單位為吉焦(GJ);EF輸出熱—年平均供熱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吉焦(tCO2/GJ)。5.2.6.2活動數(shù)據(jù)獲取報告主體凈購入熱力數(shù)據(jù)以結算熱能表或計量表為準,如果沒有,可采用供應商提供的供熱量發(fā)票或者結算單等結算憑證上的數(shù)據(jù)。非熱量單位可按GB/T32151.25中的方法進行換算。5.2.6.3排放因子獲取熱力供應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優(yōu)先采用供熱單位的實測值,或國家主管部門最新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如均無,則按0.11tCO2/GJ計算。5.2.7二氧化碳回收量如報告主體進行二氧化碳回收,則采用實際計量數(shù)據(jù),或根據(jù)企業(yè)臺賬、統(tǒng)計報表來確定;如未回收,則按0計算。5.2.8轉移二氧化碳5.2.8.1計算公式報告主體使用二氧化碳和碳酸鹽作為原料時以產品形式轉移的二氧化碳,按公式(18)計算。E轉移=+GD氣體……………式中:E轉移—轉移二氧化碳,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ADs—進入產品的碳酸鹽s的消耗量,單位為噸(t);EFs—碳酸鹽s的排放因子,以噸二氧化碳每噸(tCO2/t)計;PURs—碳酸鹽的純度,%;s—以碳酸鹽為原料的產品種類;PDt—含有二氧化碳的產品產量,單位為噸(t);CD%—產品中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t—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產品種類;GD氣體—以(壓縮、液化)氣體狀態(tài)轉移的二氧化碳,單位為噸二氧化碳(tCO2)。其中,CD%按GB/T12143中的蒸餾滴定法檢測;如按GB/T10792中的減壓器法檢測,則CD%按公式(19)換算。CD%=×100…………………式中:CD%—產品中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K—產品的平均二氧化碳容積倍數(shù)(20℃)。135.2.8.2活動數(shù)據(jù)獲取5.2.8.2.1碳酸鹽對于用作原料的碳酸鹽全部計入轉移二氧化碳,進入產品的碳酸鹽的總消耗量根據(jù)報告主體的臺賬或統(tǒng)計報表的使用(投料)量來確定。碳酸鹽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可以根據(jù)碳酸鹽的化學組成、分子式及碳酸(氫)根離子的數(shù)目計算得到。有條件的報告主體,可自行或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定期檢測碳酸鹽的化學組成、純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或采用供應商提供的商品性狀數(shù)據(jù)。一些常見碳酸鹽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還可以直接參考附錄B中的表B.2缺省值。每種碳酸鹽的純度,可自行或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定期檢測,或采用供應商提供的數(shù)據(jù),如果沒有,可使用缺省值98%。5.2.8.2.2二氧化碳含有工業(yè)生產的二氧化碳的飲料產品產量根據(jù)報告主體的臺賬或統(tǒng)計報表確定,產品平均二氧化碳含量根據(jù)檢驗檢測報告(應遵循5.2.8.1中規(guī)定的檢測方法)或質量統(tǒng)計報表確定,有條件的報告主體,可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機構定期檢測產品的二氧化碳含量。以氣瓶等形式轉移的二氧化碳,按氣瓶充裝量計算,充裝量可根據(jù)供應商提供的標簽、檢測報告確定,自行充裝的根據(jù)臺賬或統(tǒng)計報表確定。6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6.1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報告主體可參考GB17167、GB/T24789或其他適宜的標準、規(guī)范進行溫室氣體排放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6.2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措施報告主體應加強溫室氣體數(shù)據(jù)質量管理工作,包括但不僅限于:a)建立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的規(guī)章制度,包括負責機構和人員、工作流程和內容、工作周期和時間節(jié)點等,指定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工作;b)根據(jù)各種類型的溫室氣體源的重要程度對其進行等級劃分,并建立企業(yè)溫室氣體源一覽表,對于不同等級的溫室氣體源的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和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的獲取提出相應的要求;c)對現(xiàn)有監(jiān)測條件進行評估,不斷提高自身監(jiān)測能力,并制定相應的監(jiān)測計劃,包括對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的監(jiān)測和對燃料低位發(fā)熱量等參數(shù)的監(jiān)測,定期對計量器具、檢測設備和在線監(jiān)測儀表進行維護管理,并記錄存檔;d)建立健全溫室氣體數(shù)據(jù)記錄管理體系,包括數(shù)據(jù)來源,數(shù)據(jù)獲取時間以及相關責任人等信息的記錄管理;e)建立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內部審核制度,定期對溫室氣體排放數(shù)據(jù)進行交叉驗證,對可能產生的數(shù)據(jù)誤差風險進行識別,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f)建立相關工作人員培訓與考核制度,確保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編制人員具備相應專業(yè)技術能力與管理能力或具備相應職業(yè)技能(如碳排放管理員)。6.3數(shù)據(jù)修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修約應符合GB/T8170的規(guī)定。報告主體可對排放量與主要溫室氣體源存在至少兩個數(shù)量級差異的非主要溫室氣體源予以忽略,但決定是否忽略前應充分評估當存在多個此類溫室氣體源時其合計排放量對總排放量的影響。147報告格式與內容7.1報告格式報告主體應按照附錄A的格式對以下內容進行報告。7.2報告內容7.2.1報告主體基本信息報告主體基本信息應包括報告主體名稱、單位性質、報告期、所屬行業(yè)、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填報負責人與聯(lián)系人信息,視同法人的獨立核算單位還應說明其所屬法人的基本信息(至少包括:主體名稱、單位性質、所屬行業(yè)、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及隸屬關系)。報告主體基本信息還應包括核算依據(jù)、核算邊界、主營產品及工藝流程,以及溫室氣體源識別情況的詳細說明(必要時可附圖表)。7.2.2溫室氣體排放量報告主體應報告在核算和報告期內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并分別報告燃料燃燒排放量、過程排放量、廢水厭氧處理排放量、購入和輸出的電力及熱力產生的排放量,以及需要扣除的回收二氧化碳排放量。對于轉移二氧化碳,報告主體可僅報告轉移二氧化碳的量,不必報告具體的溫室氣體源及活動數(shù)據(jù)、相關計算系數(shù)等。7.2.3活動數(shù)據(jù)及來源報告主體應報告其在報告期內生產所使用的各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和相應的低位發(fā)熱量;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各種碳酸鹽與碳氫氟化合物的消耗量與二氧化碳回收量,使用外包服務的運輸過程中的運輸距離和運輸重量;廢水厭氧處理去除的有機物總量、厭氧處理產生的廢水量、厭氧處理系統(tǒng)進口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濃度、厭氧處理系統(tǒng)出口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濃度、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機物總量、甲烷回收量;凈購入使用的電力和熱力,輸出的電力和熱力。7.2.4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及來源報告主體應分別報告各項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所對應的單位熱值含碳量、碳氧化率、碳酸鹽排放因子、二氧化碳損耗比例、運輸方式排放因子、廢水厭氧處理系統(tǒng)的甲烷最大生產能力、甲烷修正因子、區(qū)域電網年平均供電排放因子以及熱力供應的排放因子等計算參數(shù),并說明數(shù)據(jù)來源、參考出處以及予以選定的理由。如果企業(yè)生產飲料之外的其他產品(見4.1),則應按照相關行業(yè)的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標準的要求報告其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及來源。7.2.5其他報告內容報告主體應報告外購綠色電力的使用情況,并可依據(jù)企業(yè)、主管部門、證券交易所及其他相關方的要求或自愿報告其他與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的內容。如核算和報告企業(yè)價值鏈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可參考附錄C編制。15(資料性)報告格式模板飲料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報告主體名稱(蓋章)(報告年度)16依據(jù)中國飲料工業(yè)協(xié)會(CBIA)發(fā)布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飲料企業(yè)》(T/CBIA013),本報告主體核算了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并填寫了相關數(shù)據(jù)表格。現(xiàn)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一、企業(yè)基本情況二、溫室氣體排放量三、活動數(shù)據(jù)及來源四、排放因子數(shù)據(jù)及來源五、其他報告內容本報告真實、可靠,如報告中的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本企業(yè)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定代表人(簽字):(企業(yè)蓋章)附表1報告主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報表附表2報告主體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一覽表附表3報告主體排放因子和計算系數(shù)17附表:表A.1報告主體二氧化碳排放報表溫室氣體源類別溫室氣體本身質量/(t)CO2當量/(tCO2e)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工業(yè)生產過程排放量運輸過程排放量廢水厭氧處理產生的甲烷排放量購入電力產生的排放量輸出電力產生的排放量購入熱力產生的排放量輸出熱力產生的排放量回收量企業(y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不包括購入、輸出電力和熱力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購入、輸出電力和熱力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轉移二氧化碳表A.2報告主體活動水平數(shù)據(jù)一覽表消耗量/(t,104Nm3)低位發(fā)熱量/(GJ/t,GJ/104Nm3)化石燃料燃燒a無煙煤煙煤褐煤洗精煤洗中煤其他煤制品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一般煤油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焦油粗苯焦爐煤氣高爐煤氣轉爐煤氣18表A.2(續(xù))消耗量/(t,104Nm3)低位發(fā)熱量/(GJ/t,GJ/104Nm3)化石燃料燃燒a其他煤氣天然氣煉廠干氣生產過程b數(shù)據(jù)單位碳酸鹽消耗量t二氧化碳消耗量t氫氟碳化物逸散量t運輸過程數(shù)據(jù)單位運輸距離km運輸重量t廢水厭氧處理數(shù)據(jù)單位廢水厭氧處理去除的有機物總量kgCOD厭氧處理過程產生的廢水量m3厭氧處理系統(tǒng)進口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濃度kgCOD/m3厭氧處理系統(tǒng)出口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濃度kgCOD/m3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機物總量kgCOD甲烷回收量t購入與輸出電力和熱力數(shù)據(jù)單位電力購入量MWh電力輸出量MWh熱力購入量GJ熱力輸出量GJ回收數(shù)據(jù)單位回收的CO2量ta報告主體應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業(yè)實際消耗的其他能源品種;b報告主體應自行添加未在表中列出但企業(yè)實際消耗的其他含碳原料。表A.3報告主體排放因子和計算系數(shù)單位熱值含碳量/(tC/GJ)碳氧化率/%化石燃料燃燒無煙煤煙煤褐煤洗精煤19表A.3(續(xù))單位熱值含碳量/(tC/GJ)碳氧化率/%化石燃料燃燒其他煤制品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一般煤油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焦油焦爐煤氣高爐煤氣轉爐煤氣其他煤氣天然氣煉廠干氣生產過程數(shù)據(jù)單位碳酸鹽的排放因子tCO2/t二氧化碳的損耗比%氫氟碳化物全球變暖潛勢值/運輸過程數(shù)據(jù)單位運輸方式碳排放因子kgCO2e/t·km廢水厭氧處理數(shù)據(jù)單位廢水厭氧處理系統(tǒng)的甲烷最大生產能力kgCH4/kgCOD甲烷修正因子/電力與熱力數(shù)據(jù)單位電力tCO2/MWh熱力tCO2/GJ20附錄B(資料性)相關參數(shù)缺省值表B.1常用化石燃料相關參數(shù)推薦值化石燃料種類計量單位低位發(fā)熱量/(GJ/t,GJ×104Nm3)單位熱值含碳量/(tC/GJ)燃料碳氧化率固體燃料無煙煤t26.7c27.4b×10-394%b煙煤t19.570d26.1b×10-393%b褐煤t11.9c28.0b×10-396%b洗精煤t26.334a25.41b×10-390%b其他煤制品t17.460d33.60b×10-398%b石油焦t32.5c27.5b×10-398%b焦炭et28.435a29.5b×10-393%b液體燃料原油t41.816a20.1b×10-398%b燃料油t41.816a21.1b×10-398%b汽油t43.070a18.9b×10-398%b柴油t42.652a20.2b×10-398%b煤油t43.070a19.6b×10-398%b液化天然氣t51.498a15.3b×10-398%b液化石油氣t50.179a17.2b×10-398%b焦油t33.453a22.0c×10-398%b氣體燃料焦爐煤氣104Nm3179.81a13.58b×10-399%b高爐煤氣104Nm333.00d70.8c×10-399%b轉爐煤氣104Nm384.00d49.60d×10-399%b其他煤氣104Nm352.270a12.2b×10-399%b煉廠干氣t45.998a18.2b×10-399%b天然氣104Nm3389.31a15.3b×10-399%ba《中國能源統(tǒng)計年鑒2021》;b《省級溫室氣體清單指南(試行)》;c《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及2019修訂版;d《中國溫室氣體清單研究》;e使用蘭炭作為燃料的,可參考使用焦炭的數(shù)據(jù)取值。21表B.2常見碳酸鹽排放因子碳酸鹽排放因子/(tCO2/t碳酸鹽)CaCO30.440MgCO30.552Na2CO30.415BaCO30.223Li2CO30.596K2CO30.318SrCO30.298NaHCO30.524FeCO30.380表B.3二氧化碳損耗比例生產流程建議損耗比例損耗范圍一次灌裝30%20%~40%二次灌裝60%40%~60%表B.4氫氟碳化物全球變暖潛勢值類別GWP100HFC-2314600HFC-32771HFC-1253740HFC-134a1530HFC-143a5810HFC-152a164HFC-227ea3600HFC-236fa8690HFC-245fa962注:來自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值。表B.5甲烷修正因子MCF值MCF推薦值MCF范圍0.50.4~0.622表B.6各類運輸方式的排放因子運輸方式類別運輸方式排放因子/(kgCO2e/t·km)輕型汽油貨車運輸(載重2t)0.334中型汽油貨車運輸(載重8t)0.115重型汽油貨車運輸(載重10t)0.104重型汽油貨車運輸(載重18t)0.104輕型柴油貨車運輸(載重2t)0.286中型柴油貨車運輸(載重8t)0.179重型柴油貨車運輸(載重10t)0.162重型柴油貨車運輸(載重18t)0.129重型柴油貨車運輸(載重30t)0.078重型柴油貨車運輸(載重46t)0.057電力機車運輸0.010內燃機車運輸0.011鐵路運輸(中國市場平均)0.010液貨船運輸(載重2000t)0.019干散貨船運輸(載重2500t)0.015集裝箱船運輸(載重200TEU)0.012表B.7生活廢水中BOD5、MCF及最大CH4產生能力缺省值BOD5(g/人/天)MCF最大CH4產生能力400.80.6kgCH4/kgBO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物業(yè)費減免與物業(yè)設施維護保養(yǎng)合同
- 2025年度車輛置換與二手車鑒定評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廚房改造工程設計與施工監(jiān)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美食街租賃管理合同
- 2025年度企業(yè)高管職務晉升與薪酬調整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個人隱私保護與授權訪問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駕駛員車輛事故預防與責任承擔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買賣合同更名及貸款利率調整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飛機抵押擔保合同
- 2025年度個人專利授權使用合同樣本3篇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新版中國食物成分表
- 2024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 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技術投標文件
- 專題24 短文填空 選詞填空 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分類匯編
- 再生障礙性貧血課件
- 產后抑郁癥的護理查房
- 2024年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電能質量與安全課件
- 工程項目設計工作管理方案及設計優(yōu)化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