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課件:乙醇和乙酸 基本營養(yǎng)物質_第1頁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課件:乙醇和乙酸 基本營養(yǎng)物質_第2頁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課件:乙醇和乙酸 基本營養(yǎng)物質_第3頁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課件:乙醇和乙酸 基本營養(yǎng)物質_第4頁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課件:乙醇和乙酸 基本營養(yǎng)物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乙醇和乙酸基本營養(yǎng)物質第31講第九章

有機化合物考綱要求KAOGANGYAOQIU1.了解乙醇、乙酸的結構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2.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課時作業(yè)探究高考明確考向考點一乙醇和乙酸的結構與性質考點二基本營養(yǎng)物質——糖類、油脂、蛋白質內(nèi)容索引NEIRONGSUOYIN01考點一乙醇和乙酸的結構與性質1.乙醇、乙酸的結構和性質的比較知識梳理ZHISHISHULI物質名稱乙醇乙酸結構簡式及官能團CH3CH2OH—OHCH3COOH—COOH物理性質色、味、態(tài)無色特殊香味的液體無色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揮發(fā)性易揮發(fā)易揮發(fā)密度比水小

溶解性與

任意比互溶與

任意比互溶水水、乙醇化學性質2.乙酸乙酯的制取(1)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H2O。(2)實驗裝置(3)反應特點(4)反應條件及其意義①加熱,主要目的是提高反應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揮發(fā)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②濃硫酸的作用:作催化劑,提高反應速率;作吸水劑,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③可適當增加乙醇的量,提高乙酸的轉化率。④有冷凝回流裝置,可提高產(chǎn)率。(5)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6)實驗現(xiàn)象:在飽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具有香味的油狀液體。3.乙酸乙酯的水解反應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可發(fā)生水解反應。CH3COOC2H5+NaOH―→

(完全)CH3COONa+C2H5OH(1)乙醇與乙酸中均含有—OH,所以均能與Na反應生成氫氣(

)(2)醫(yī)用酒精的濃度通常為95%(

)(3)乙醇、乙酸與Na2CO3溶液反應均產(chǎn)生CO2(

)(4)制備乙酸乙酯時可用熱的NaOH溶液收集產(chǎn)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5)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乙酸乙酯和乙醇(

)(6)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飽和Na2CO3溶液加以區(qū)別(

)(7)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8)乙酸乙酯、油脂與NaOH溶液反應均有醇生成(

)辨析易錯易混·正誤判斷×××√×√√√(1)能否用Na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有水?應如何檢驗酒精中的少量水?提升思維能力·深度思考答案

不能。因為Na與乙醇也發(fā)生反應生成H2。向酒精中加入適量無水CuSO4,若無水CuSO4的顏色由白色變?yōu)樗{色,則酒精中含有水。(2)CH3COOH分別與NaOH、CH3CH2OH發(fā)生反應,CH3COOH分子中的斷鍵部位相同嗎?答案

不同。與NaOH反應的斷鍵部位是氫氧鍵,與乙醇反應的斷鍵部位是碳氧鍵。完成下列各步轉化的化學方程式,并指出反應類型。這些空常考易錯·強記背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氧化反應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復分解反應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題組一乙醇、乙酸的性質及應用解題探究JIETITANJIU1.下列關于乙醇和乙酸的說法錯誤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調(diào)味品的主要成分B.相同條件下,與金屬鈉反應的速率,乙醇比乙酸慢C.乙醇可由乙烯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制得,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得D.乙醇和乙酸之間能發(fā)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的逆反應為皂化反應√解析

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調(diào)味品的主要成分,A項正確;相同條件下,與金屬鈉反應時,—COOH易電離出氫離子,則乙醇比乙酸反應慢,B項正確;乙烯與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乙醇被強氧化劑氧化制得乙酸,C項正確;乙醇和乙酸之間能發(fā)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油脂在堿性溶液中的水解反應為皂化反應,D項錯誤。2.下列物質中不能用來區(qū)分乙酸、乙醇、苯的是A.金屬鈉 B.溴水C.碳酸鈉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解析

乙酸和金屬鈉反應劇烈,乙醇和金屬鈉反應緩慢,苯和金屬鈉不反應,可以區(qū)分;乙酸、乙醇均溶于溴水,且不分層,苯可以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出來,出現(xiàn)分層,不能區(qū)分;乙酸和碳酸鈉反應放出氣泡,乙醇和碳酸鈉互溶不分層,苯不溶于碳酸鈉,出現(xiàn)分層,可以區(qū)分;乙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乙醇溶于石蕊溶液不分層,苯與石蕊溶液混合,出現(xiàn)分層,可以區(qū)分?!?.(2019·徐州模擬)山西老陳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譽。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4個氫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B.往食醋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將變紅C.往熱水瓶內(nèi)膽中加入適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D.制取乙酸乙酯時,乙酸分子中的氫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解析

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時,乙酸中的—OH被乙氧基(C2H5O—)取代。√1.羥基氫的活動性順序歸納總結>

>H—OH>C2H5—OH2.乙醇的化學性質與羥基的關系(1)與Na反應時,只斷裂a處鍵。(2)乙醇催化氧化時,斷裂a和c兩處鍵,形成碳氧雙鍵。(3)乙醇和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時只斷裂a處鍵。題組二乙酸乙酯的制取與拓展4.(2018·德州校級期末)下列關于酯化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CH3CH218OH與CH3COOH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H218OB.反應液混合時,順序為先倒乙醇再倒?jié)饬蛩嶙詈蟮挂宜酑.乙酸乙酯不會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D.用蒸餾的方法從飽和Na2CO3溶液中分離出乙酸乙酯√解析

A項,CH3CH218OH與CH3COOH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CH3CO18OCH2CH3和H2O,錯誤;B項,濃硫酸密度比乙醇大,溶于乙醇放出大量的熱,為防止酸液飛濺,加入藥品時應先在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邊攪拌邊振蕩試管將濃硫酸慢慢加入試管,最后再加入乙酸,正確;C項,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醇,錯誤;D項,乙酸乙酯與飽和Na2CO3溶液分層,因此應采取分液操作實現(xiàn)二者的分離,錯誤。解析

B和D中的導管插到試管b內(nèi)液面以下,會引起倒吸,C和D中,試管b中的試劑NaOH溶液會與生成的乙酸乙酯反應,B、C、D錯誤。5.(2019·貴陽高三調(diào)研)某課外興趣小組欲在實驗室里制備少量乙酸乙酯,該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以下四個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其中正確的是√解析

該酯化反應需要的溫度為115~125℃,水浴的最高溫度為100℃,A項正確;長導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酸和醇的作用,B項正確;乙酸丁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容易發(fā)生水解,C項錯誤;在可逆反應中,增加一種反應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D項正確。A.不能用水浴加熱B.長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純乙酸丁酯需要經(jīng)過水、氫氧化鈉溶液洗滌D.加入過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轉化率6.1--丁醇和乙酸在濃硫酸作用下,通過酯化反應制得乙酸丁酯,反應溫度為115~125℃,反應裝置如下圖,下列對該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題組三乙醇的催化氫化實驗7.如圖所示進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試管A中盛有無水乙醇,B中裝有CuO(用石棉絨作載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向試管A中鼓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空氣通過乙醇,形成乙醇和空氣的混合氣體(2)試管A上部放置銅絲網(wǎn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玻璃管B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相關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乙醇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爆炸黑色固體變紅02考點二基本營養(yǎng)物質——糖類、油脂、蛋白質有機物元素組成代表物代表物分子水溶性糖類單糖C、H、O葡萄糖、果糖_______________二糖麥芽糖、蔗糖________________多糖淀粉、纖維素__________

油脂油C、H、O植物油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_____脂肪C、H、O動物脂肪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_____蛋白質_______________S、P等酶、肌肉、毛發(fā)等氨基酸連接成的高分子

1.糖類、油脂、蛋白質的化學組成知識梳理ZHISHISHULIC6H12O6C12H22O11(C6H10O5)n易溶易溶不溶不溶C、H、O、N、2.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性質有機物特征反應水解反應糖類葡萄糖

蔗糖

產(chǎn)物為________與______淀粉遇碘單質(I2)變____色產(chǎn)物為________油脂

酸性條件下:產(chǎn)物為______、____

________;堿性條件下(皂化反應):產(chǎn)物為_____、高級脂肪酸鹽蛋白質①遇濃硝酸變___色②灼燒有_________氣味生成氨基酸藍葡萄糖果糖葡萄糖甘油高級脂肪酸甘油黃燒焦羽毛3.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用途(1)糖類物質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是動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醫(yī)療輸液、合成藥物等;纖維素可用于造紙,制造纖維素硝酸酯、纖維素乙酸酯、黏膠纖維等。(2)油脂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等質量的糖類、油脂、蛋白質完全氧化時,油脂放出的熱量最多。油脂用于生產(chǎn)高級脂肪酸和甘油。(3)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在工業(yè)上有很多用途,動物的毛、皮、蠶絲可制作服裝,大多數(shù)酶是一類特殊的蛋白質,是生物體內(nèi)重要的催化劑。(1)糖類、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2)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產(chǎn)物中均既有電解質也有非電解質(

)(3)油脂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可發(fā)生水解反應,且產(chǎn)物相同(

)(4)淀粉和纖維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產(chǎn)物都是葡萄糖(

)(5)纖維素在人體內(nèi)可水解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體的營養(yǎng)物質(

)(6)淀粉、纖維素和油脂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7)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為C6H12O6,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8)棉、麻、羊毛及合成纖維完全燃燒都只生成CO2和H2O(

)辨析易錯易混·正誤判斷×××××√√×1.淀粉和纖維素的通式均為(C6H10O5)n,兩者互為同分異構體嗎?為什么?提升思維能力·深度思考答案

不是,兩者通式雖然相同,但n值不同,故二者不是同分異構體。2.你能用哪些簡單的方法鑒別淀粉溶液和雞蛋清溶液?答案

(1)滴加碘水,變藍的是淀粉溶液;(2)滴加濃硝酸,變黃的是雞蛋清溶液;(3)蘸取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雞蛋清溶液。解析

①淀粉遇碘單質變藍,可利用碘水鑒別淀粉溶液;②蛋白質遇濃硝酸變黃,可用濃硝酸鑒別蛋白質溶液;③葡萄糖溶液在堿性條件下與新制Cu(OH)2懸濁液共熱生成紅色沉淀。題組一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性質及應用解題探究JIETITANJIU1.(2018·柳州模擬)鑒別淀粉、蛋白質、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別使用的試劑和對應的現(xiàn)象正確的是A.碘水,變藍色;新制Cu(OH)2,紅色沉淀;濃硝酸,變黃色B.濃硝酸,變黃色;新制Cu(OH)2,紅色沉淀;碘水,變藍色C.新制Cu(OH)2,紅色沉淀;碘水,變藍色;濃硝酸,變黃色D.碘水,變藍色;濃硝酸,變黃色;新制Cu(OH)2,紅色沉淀√2.下列有關有機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為發(fā)生了加成反應②利用糧食釀酒經(jīng)歷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學變化過程③淀粉、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④石油的分餾和煤的干餾都發(fā)生了化學變化⑤淀粉遇碘變藍色,葡萄糖能與新制Cu(OH)2發(fā)生反應⑥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滴加飽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體析出,所以蛋白質均發(fā)生了鹽析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②⑤⑥√解析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為發(fā)生了氧化反應,錯誤;②利用糧食釀酒經(jīng)歷了淀粉水解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分解轉化為乙醇的化學變化過程,正確;③淀粉、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正確;④石油的分餾是物理變化,煤的干餾是化學變化,錯誤;⑤淀粉遇碘變藍色,葡萄糖含有醛基,能與新制Cu(OH)2發(fā)生反應,正確;⑥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滴加飽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體析出,其中前者是鹽析,后者是變性,錯誤,答案選B。解析

混合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熱至沸騰,有紅色沉淀生成,說明淀粉已經(jīng)水解;另取混合液加入碘水,由于混合液中含過量的NaOH溶液,與I2反應導致無法判斷是否水解完全。題組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實驗探究3.某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用以檢驗淀粉水解的情況: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沒有水解

D.淀粉已發(fā)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4.(2019·嘉峪關校級調(diào)研)現(xiàn)有三個實驗方案,用以檢驗淀粉的水解情況:方案甲:結論:淀粉尚未水解方案乙:結論:淀粉完全沒有水解方案丙:結論:淀粉已經(jīng)水解根據(jù)上述操作、現(xiàn)象,首先回答結論是否正確,然后簡要說明理由:(a)方案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方案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方案丙______。

不正確,因為最終溶液變藍色,只能說明溶液中還有淀粉剩余,但不能說明淀粉還沒有開始水解

不正確,淀粉水解溶液呈酸性,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因此不能推斷淀粉沒有水解正確03探究高考明確考向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熱;再加入銀氨溶液,未出現(xiàn)銀鏡,則蔗糖未水解(

)(2017·江蘇,13C)(2)糖類化合物也稱為碳水化合物(

)(2017·全國卷Ⅱ,7A)(3)蛋白質是僅由碳、氫、氧元素組成的物質(

)(2017·全國卷Ⅱ,7C)(4)乙醇和水都可與金屬鈉反應產(chǎn)生可燃性氣體,則乙醇分子中的氫與水分子中的氫具有相同的活性(

)(2017·全國卷Ⅱ,10B)(5)用乙酸浸泡水壺中的水垢,可將其清除,則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2017·全國卷Ⅱ,10C)(6)植物油氫化過程中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2017·全國卷Ⅲ,8A)(7)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

)(2017·全國卷Ⅲ,8B)1234×√√××××2.(2017·全國卷Ⅰ,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纖維制造的是A.尼龍繩 B.宣紙 C.羊絨衫 D.棉襯衣√1234解析

A項,尼龍繩的主要成分是聚酰胺纖維(錦綸),屬于合成纖維,正確;B項,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錯誤;C項,羊絨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錯誤;D項,棉襯衣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錯誤。3.(2018·全國卷Ⅰ,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蔗糖、果糖和麥芽糖均為雙糖B.大多數(shù)酶是具有高選擇催化性能的蛋白質C.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chǎn)物均為葡萄糖1234√解析

果糖屬于單糖。解析

A是生成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離乙酸乙酯的操作,D是蒸發(fā)操作,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未涉及。4.(2018·全國卷Ⅰ,9)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234√04課時作業(yè)1.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古代文獻中就記載了燒酒制備工藝“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以燒酒復燒二次,價值數(shù)倍也”。這里用到的分離方法可以用于分離下列哪組物質A.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B.四氯化碳和水C.乙醇和水 D.氯化鈉和硝酸鉀√解析

“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以燒酒復燒二次,價值數(shù)倍也”,這里用到的分離方法屬于蒸餾。A項,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均是固體,不能蒸餾分離,錯誤;B項,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實現(xiàn)分離,錯誤;C項,乙醇和水互溶,需要蒸餾,正確;D項,氯化鈉和硝酸鉀均是固體,不能蒸餾分離,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A項,乙醇與活潑金屬反應,是羥基參與反應,與官能團有關;B項,乙醇和氧氣在Cu的催化下反應,是羥基被氧化為醛基,與官能團有關;C項,乙醇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是羥基被氧化,與官能團有關;D項,乙醇在空氣中燃燒,所有的化學鍵都斷裂,與官能團無關。2.乙醇的下列反應與其官能團無直接關系的是A.乙醇和活潑金屬反應B.乙醇和氧氣在Cu的催化下反應C.乙醇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D.乙醇在空氣中燃燒√1234567891011121314153.(2018·衡水一模)下列與有機物結構、性質相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B.乙醇分子中含有氫氧根,一定條件下能與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C.苯和硝酸反應生成硝基苯,乙酸和乙醇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二者反應類型

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苯分子中沒有與乙烯分子中類似的

碳碳雙鍵√解析

羥基與氫氧根不同,B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4.固體酒精因儲存和運輸方便而被廣泛使用。其制備方法之一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將酒精加熱到60℃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硬脂酸溶解在其中B.上述過程中,有酸堿中和反應發(fā)生C.上述過程中,加入NaOH發(fā)生皂化反應D.常溫下,硬脂酸鈉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A項,溫度升高,硬脂酸的溶解度增大,將酒精加熱到60℃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硬脂酸溶解在其中,正確;B項,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屬于酸堿中和反應,正確;C項,皂化反應是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硬脂酸不是油脂,錯誤;D項,常溫下,硬脂酸鈉以酸根離子和鈉離子存在于水中,故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生成乙醇鈉,是乙醇分子中羥基中的O—H鍵斷裂;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無水硫酸銅作檢驗試劑,若變藍則表明乙醇中含水;乙醇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可被氧化成乙酸;甲烷、乙烯、苯都不溶于水,但乙醇卻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5.(2018·南寧一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乙醇與金屬鈉反應時,是乙醇分子中羥基中的O—H鍵斷裂B.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無水硫酸銅,若變藍則含水C.乙醇在一定條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無色不溶于水的有機化合物√1234567891011121314156.(2018·鄭州高三模擬)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和應用正確的是A.油脂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B.福爾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鮮產(chǎn)品C.乙醇、糖類和蛋白質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D.合成橡膠與光導纖維都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解析

A項,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正確;B項,福爾馬林可防腐,可用于保存動物標本,但不能用于食物防腐,錯誤;C項,乙醇不屬于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錯誤;D項,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機高分子材料,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7.(2016·全國卷Ⅰ,7)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用灼燒的方法可以區(qū)分蠶絲和人造纖維B.食用油反復加熱會產(chǎn)生稠環(huán)芳烴等有害物質C.加熱能殺死流感病毒是因為蛋白質受熱變性D.醫(yī)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濃度為9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A項,蠶絲屬于蛋白質,灼燒時具有燒焦羽毛的氣味,人造纖維是以天然纖維為原料經(jīng)過溶解、紡絲加工制得的化學纖維,灼燒時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正確;B項,食用油經(jīng)過反復加熱,可發(fā)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變化,這些變化不僅使食用油的營養(yǎng)價值降低,還會產(chǎn)生對人們身體有毒害作用的不飽和脂肪酸聚合物、雜環(huán)胺和稠環(huán)芳烴等物質,正確;C項,病毒由遺傳物質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加熱可使蛋白質變性而殺死病毒,正確;D項,醫(yī)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體積分數(shù)為75%,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8.(2019·西安模擬)乳酸的結構簡式為

。下列有關乳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乳酸中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官能團有2種B.1mol乳酸可與2mol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C.1mol乳酸與足量金屬Na反應可生成1molH2D.有機物

與乳酸互為同分異構體√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乳酸中含有的官能團是羥基和羧基,都能發(fā)生酯化反應,A項正確;1mol乳酸只含有1mol羧基,只能和1mol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羥基不與NaOH反應,B項錯誤;羧基和羥基都可以和Na反應產(chǎn)生氫氣,C項正確;

與乳酸中的羥基位置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D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9.實驗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向試管a中先加入乙醇,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濃硫酸,再加冰醋酸B.試管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實驗過程中發(fā)生倒吸現(xiàn)象C.實驗時加熱試管a的目的是及時將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應速率D.可將飽和碳酸鈉溶液換成氫氧化鈉溶液√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向試管a中加入試劑的順序為乙醇、濃H2SO4(搖動)、冰醋酸,A項正確;乙醇、乙酸與水互溶,則試管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倒吸現(xiàn)象,B項正確;實驗時加熱試管a的目的是增大反應速率并及時將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動,C項正確;試管b中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隨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同時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而氫氧化鈉能與乙酸乙酯反應,試管b中不能用氫氧化鈉溶液代替飽和碳酸鈉溶液,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0.分離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實驗操作流程圖如圖所示。在上述實驗過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離操作分別是A.①蒸餾②過濾③分液

B.①分液②蒸餾③結晶、過濾C.①蒸餾②分液③分液

D.①分液②蒸餾③蒸餾√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乙酸乙酯是一種不溶于水的有機物,乙酸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乙酸鈉,易溶于水,乙醇與水可以任意比互溶,所以操作①是分液;甲是乙酸鈉和乙醇,乙醇易揮發(fā),所以操作②是蒸餾;乙是乙酸鈉溶液,加入硫酸生成了乙酸和硫酸鈉,乙酸易揮發(fā),所以操作③是蒸餾,D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聚乙二醇滴眼液成分

主要成分:聚乙二醇,丙二醇適應癥

用于暫時緩解由于眼睛干澀引起的灼熱和刺痛癥狀用法用量

根據(jù)病情需要滴眼,每次1~2滴,使用前搖勻注意事項

如發(fā)生溶液變色或渾濁,請勿使用,為避免污染,請勿接觸滴嘴藥理作用

屬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親水性和成膜性,在適宜濃度下,能起類似人工淚液的作用貯藏

室溫保存11.(2019·湖南湘潭一中等六校聯(lián)考)聚乙二醇滴眼液的商品標簽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乙二醇的結構簡式為HOCH2CH2OH),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A.乙二醇與丙二醇互為同系物B.聚乙二醇和丙二醇均為無毒、易溶于水的有機物C.乙烯、乙二醇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D.一定條件下,乙二醇與足量乙酸充分酯化所得產(chǎn)物的分子式為C6H12O4√解析

乙二醇與丙二醇的結構相似,組成上相差一個CH2,互為同系物,A項正確;聚乙二醇和丙二醇可以作為滴眼液,說明二者均為無毒、易溶于水的有機物,B項正確;乙烯含有碳碳雙鍵,乙二醇含有羥基,二者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均是被氧化,C項正確;乙二醇與足量乙酸充分酯化所得產(chǎn)物的分子式為C6H10O4,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2.某石油化工產(chǎn)品X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X是制取聚乙烯的單體B.Y+乙酸―→W是酯化反應,也是取代反應C.Y能與鈉反應產(chǎn)生氫氣D.W能與NaOH溶液反應,但不能與硫酸反應√解析

X是乙烯,Y是乙醇,Z是乙醛,W是乙酸乙酯,由此可知A、B、C三項均正確;酯在酸、堿溶液中均能發(fā)生水解反應,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3.(2018·邯鄲一模)增塑劑DCHP可由環(huán)己醇制得。環(huán)己醇和DCHP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環(huán)己醇

DCHPA.DCHP的分子式為C20H24O4B.環(huán)己醇和DCHP的一氯代物均有4種C.1molDCHP水解時消耗2molNaOHD.環(huán)己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由結構簡式可知DCHP的分子式為C20H26O4,A項錯誤;DCHP的結構對稱,含6種H,則其一氯取代物有6種,B項錯誤;1molDCHP分子中含2mol酯基,在堿性環(huán)境下水解,消耗2molNaOH,C項正確;環(huán)己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為四面體構型,則不可能共平面,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