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論說類_第1頁
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論說類_第2頁
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論說類_第3頁
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論說類_第4頁
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論說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專題訓(xùn)練……論說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日天時,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日勢住。非天時,雖十

堯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雖賁、育①不能盡人力。故得天時,則不務(wù)而自生;得人心,則

不趣而自動;目技能,則不急而自疾;得勢位,則不推進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

自然之道,行舞窮之令,故日明主。

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則臨千仞之溪,材非長也,位

高也。桀為天子,能制天下,非賢也,勢重也;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住卑也。

干鉤得船則修錨銖失船則沉非干鉤較錨銖重也有勢之與無勢也.故短之臨高也以位,不肖之

制賢也以勢。入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茗之,故安;眾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長,盡

所能,故忠。以尊主御忠臣,財長樂生而功名成。名實相持而成,形影相應(yīng)而立,故臣主同

欲而異使。人主之患在莫之應(yīng),故曰:一手獨拍,雖蘇無聲。人臣之憂在不得一,故曰:右

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c故日:至治之國.君若樣.臣若鼓.技若車,事若馬c故人

有余力易于應(yīng),而技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親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勢,

近者不親,而遠(yuǎn)者不結(jié),則名不稱實者也。圣人德若堯、癖,行若伯夷,而住不載于世,則

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jié)之以成,遠(yuǎn)者譽之以名,尊者

載之以勢。如此,故太山之功太立于國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堯之所以電中而守名,

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

(選自《韓非子-功名》)

【注】①賁、育:指孟賁、夏育,兩人都是戰(zhàn)國時期的衛(wèi)國人,著名的大力士。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

r?鉤得船則浮A錨銖B失船則沉C非『鉤D輕錨銖E重也F有勢之與無勢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技能”與“因人之力而敝之”(《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因”意思相同。

B.”天下一力以共載之”中的“載”與“我笑我言”(《氓》)中的“鏟意思相同。

C.“雖疾無聲”中的“疾”與成語“痛心疾首”中的“疾”意思不同。

D.南面,即君位,古代君主臨朝南面而坐,因此把為君叫作“南面為王”“南面稱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苜先闡明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條件有四項:天時、人心、技能和勢位。

B.文章指出君主處在君位,要建立功業(yè)長享聲名,需要擁有權(quán)勢,并得到臣下的配合。

C.本文以左右手不能同時畫兩種不同圖形為例,來表明君主的憂患在于不能專守一職。

D.“立功者又親近者3成名者皿近者““遠(yuǎn)者”若各存在一定的不足,會使君主“名不稱實”。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戊現(xiàn)代漢語。

(I)故得天時,則不務(wù)而自生:得人心,則不趣而自勸。

(2)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5.君主如何能使“太山之功長立于國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請根據(jù)原文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上在道,民有獻瓜果者,上欲以散試官授之,可于陸贄。贄上奏,以為:“爵

位恒宜慎惜,不可輕用。起端雖微,流弊必大。獻瓜果者,止可喝以錢帛,不當(dāng)酬以官。”

上曰:“試官虛名,無損于事?!百椨稚献啵渎栽唬骸白员d以來,財蛾不足以供賜,而職

官之賀興海:青朱雜沓于胥徒,金紫普施于輿皂。夫誘人之方惟名與利名近虛而于教為重利

近實而于德為輕。專實利而不濟之以虛,則耗匱而物力不給;專虛名而不副之以實,則誕謾

而人情不趨。今之員外、試官,頗同勛、散、爵號,雖則授無費祿,受不占員,然而突鉆鋒、

排患難者則以是賞之,弱筋力、展勞效者又以是酬之。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日,

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視人如草木,誰

復(fù)為用哉!令陛下既未令實利以未勸,又不重虛名而濫施,人無簫焉。則后之立功者,將曷

用為賞哉!“I

贄在翰林,為上所親信,居艱難中,雖有宰相,大小之事,上必與贄謀之,故當(dāng)時謂之

中相,上行止必與之俱.然贄數(shù)直諫,忤上意,盧杞雖貶官,上心庇之。贄極言杞奸邪致亂,

上雖私從,心頗不悅。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第二百三十卷,有刪改)

文本二:伏見唐宰相陸贄,才本王佐,學(xué)為帝師。論深切于事情,言不離于道德。智如

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shù)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

時。德宗以苛刻為能,而贄諫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為術(shù),而贄勸之以推誠:德宗好用兵,

而贄以消兵為先;德宗好聚財,而贄以散財為急。至于用人聽言之法,治邊馭將之方,罪已

以收入心,改過以應(yīng)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數(shù)??芍^

進苦口之樂石,針害身之膏肓。使德宗盡用其言,則對理可得而復(fù)。

(節(jié)選自蘇軾《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禮子》)

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

夫A誘B人C之D方E惟F名G與H利【名J近K虛L而M于N教0為P重Q利R近

S實T而U于V德W為X輕

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字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訪于陸贄,與“徑造廬訪成“(《促織》)兩句中的“訪”字含義相同。

B.內(nèi)相,唐德宗開始,雖朝廷有宰相主政,而翰林學(xué)士常值宿內(nèi)廷,向皇帝提出建議,

參裁可否,故號稱內(nèi)相。明朝時內(nèi)相為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尊稱。

C.“上雖貌從”與“貌恭而K心服”(《諫太宗十思疏》)兩句中的“貌”字活用情況相同“

D.“貞觀”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出自“天地之道,貞觀者也”。他開創(chuàng)了政治清明、經(jīng)

濟復(fù)蘇、文化繁榮的初唐局面,史稱“貞觀之治”。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贄不贊成用官位來酬報給唐德宗進獻瓜果的人,認(rèn)為只能賜給他們錢帛,但是第

宗覺得試官只有個虛名,對事情是沒有什么損害的。

B.唐德宗非常信任器重陸贄,無論什么事,都與陸贄商量,無論到哪里去,都有陸贄

伴隨,所以陸贄敢于直言諫凈,不懼違背德宗的意旨。

C.蘇軾贊賞陸贄對上可以糾正皇帝的錯誤,對下能夠貫通天下人的心志。陸贄提出了

很多方面的合理建議,像苦口良藥般可以醫(yī)治也病。

D.唐德宗沒能完全按陸贄的進言去實行,貞觀之治的盛況難以再現(xiàn)。蘇軾進札子的目

的是建議宋哲宗讀陸贄的奏議,從中學(xué)習(xí)治國之術(shù)。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戊現(xiàn)代漢語。

(1)今陛下既未有實利以敦勸,又不重虛名而濫施,人無藉焉。

(2)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shù)不疏。

10.文本一第一段中陸贄的奏議屬于文本二中提到的哪個方面的奏議?在這個方面陸贄的主

要觀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1.ACF2.B3.C4.(1)所以掌握了天時,不努力莊稼也會自行生長;獲得了人心,就算

不督促民眾也會自我勉勵。

(2)堯做一個普通的百姓,不能管理好三戶人家,不是他的德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

了。5.①處于君位,有權(quán)勢;②得到臣下的配合。

【解析】1.本題考查學(xué)生準(zhǔn)確斷句的能力。

句意:「鈞的重物有船載就能浮起來,很輕的東西沒有船載就會下沉,不是「鈞的東西輕,

很輕的東西重,而是因為有船這個“勢”和沒有船這個“勢”(是不一樣的)。

“干鉤得船則浮'"'錨銖失船則沉”是并舉成分,應(yīng)在中間斷開,即A處;

“非T鉤輕錨銖重也”是對前面兩個并舉成分的原因分析,應(yīng)在“非”前斷開,即C處:

“非干鉤輕錨銖重:也”是判斷句,句末語氣詞“也”表判斷,故應(yīng)在“也''后斷開,即F處。

2.本題考備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辨析一詞多義,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

代文化常識的能力C

A.正確?!耙颉钡囊馑际恰耙揽浚柚湟?依靠技能"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

B.“意思相同”錯誤。擁戴。/動詞詞頭,無義。句意:全天下的人合力來擁戴他。/邊笑邊說

話。

C.正確?!凹病保嚎焖?、迅疾。:痛苦。句意:雖然迅疾卻沒有響聲。/形容極其傷心或悔恨。

D.正確。

故選B。

3.本題考查學(xué)生現(xiàn)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來表明君主的憂患在于不能專守一職”張冠李戴。根據(jù)原文“人臣之憂在不得一,故日: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可知,本文以左右手不能同時畫兩種不同圖形為例,來表

明人臣的憂患在于不能專守一職。

故選C。

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掌握;“劣”,努力耕種,種植;“趣”,通“趨”,督謳;“勸”,勉勵。

(2)“匹夫”,普通的百姓;“正”,管理;“肖”,有德才;“卑”,低下。

5.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有勢之與無勢也”“故短之臨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賢也以勢”可知,要處于君位,有權(quán)

勢。

由原文“以尊主御忠臣,則長樂生而功名成……故臣主同欲而異使。人主之患在莫之應(yīng)”“故

古之能致功名者,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jié)之以成,遠(yuǎn)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可知,要

得到臣下的配合。

參考譯文:

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條件有四項:一是天時,二是人心,三是技能,四是勢位。不順

應(yīng)天時,即使十個弟也不能使冬天里黏出一個穗子:違背人心,即使是孟賁、復(fù)育這樣的勇

士也不能逼迫人使出全部的力氣。所以掌握了天時,不努力莊稼也會自行生長;獲得了人心,

就算不督促民眾也會自我勉勵;依靠技能,就算你不著急也會淞快成功:有了威勢和地位,

即使你不追求也會建立功名。事情就像水自然向下流,就像船浮在水面上。遵守自然的規(guī)律,

推行暢通無阻的法令,所以叫做英明的君主。

只有才能沒有勢位,即使是賢德的人也不能制服無德無才的人。所以將一尺長的木材樹

立在高山上,那么它就可以俯視千仞深的山澗,不是木材長高了,是它處的地位很高。夏桀

做了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他的德才好,是他的權(quán)勢重:堯做一個普通的百姓,不能管理

好三戶人家,不是他的償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了。千鈞的重物有船載就能浮起來,很

輕的東西沒有船栽就會下沉,不是千鈞的東西輕,很輕的東西交,而是因為有船這個“勢”

和沒有船這個“勢''(是不一樣的)。所以短的東西因為地位高而俯視千仞,無德無才的人因

為權(quán)勢可以控制賢德的人。君主,全天下的人合力來擁戴他,所以地位鞏固:大眾同心且共

同擁立他,所以他尊貴。臣子堅守自己的所長,盡自己的所能,因此叫做忠。以尊貴的君主

驅(qū)使忠臣,那么君主就可以長久安樂地生活,而功名也可建立。名和實相互依賴而形成,形

和影相互對應(yīng)而出現(xiàn),所以臣子和君主目標(biāo)一致而使命不同。君主的憂患在于沒有人響應(yīng)他,

所以說一只手單獨拍打,雖然迅疾卻沒有響聲。人臣的憂患在于不能專守一職,所以說:右

手畫圓形,左手畫方形,不能同時畫成兩種圖形。所以說:治理得很好的國家,君主就好比

鼓槌,臣子就好比鼓,技能就好比車子,政事就好比馬。因此人有多余的力量就容易響應(yīng)君

主的號召,而有了超人的技能就容易辦成事。想為君主立功的人力量不夠,和君主親近的人

誠信不夠,要擁戴君主成名的人沒有權(quán)勢,貼身的人不貼心,而關(guān)系遠(yuǎn)的人不來結(jié)交,那么

君主的名聲和實際就不相符了。圣明的人的道德如同堯、海,而行為如同伯夷,但他的地位

不被世人所擁戴,就不能立功,也不能成名。所以古代能功成名就的人,大家都來幫他出力,

貼身的人用真心來和他結(jié)交,關(guān)系遠(yuǎn)的人用好名聲來稱譽他,地位尊貴的人用權(quán)勢來擁戴他。

像這樣的話,那么像泰山一樣的豐功偉績就會長期樹立在國家之中,像太陽月亮一樣的光輝

名聲就會永久地著于天地之間。這就是堯處在君位上能夠保住名聲,舜處在臣位上能夠做出

功績的原因。

6.EIQ7.A8.B9.(I)現(xiàn)在陛下既沒有實際的利益來敦促勸勉人們,又不重視虛無的名譽

而不加節(jié)制地施加于人,人們行事便無所依憑了。

(2)智慧與子房(張良)相當(dāng)而文才卻要勝過他,辯才與賈誼相當(dāng)而方法卻不似他粗疏。

10.(I)屬于“用人聽言之法”這個方面的奏議,屬于官職任用這一方面。(2)主要觀點是陸

贄認(rèn)為應(yīng)該考慮名譽與利益并重來使官員順服并為國效力。

【解析】6.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誘導(dǎo)人們的方法,只有名譽與利益,名譽接近虛無但對教化來說卻是重要的,利益接

近實際但對德行培養(yǎng)來說卻是次要的。

“夫誘人之方”是句子的主語,當(dāng)句子較長時可在主語后斷開,即E處斷開;

“惟名與利'’是句子的謂語、賓語部分,其中“名與利”是并列結(jié)構(gòu),即在I處斷開:

“名近虛而于教為重利近實而于德為輕”兩句結(jié)構(gòu)一致,各自斷開,即在Q處斷開。

故應(yīng)在EIQ三處斷開。

7.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

A“含義相同”錯誤?!霸L”,詢嘰/拜訪。句意:向陸贄詢問。,直接到成名家里來找他。

B.正確。

C.正確?!懊病本鶠槊~活用作狀語,表面上。句意:德宗雖然表面上認(rèn)同。/表面上恭順而

不是內(nèi)心里說服。

D.正確。

故選Ao

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所以”強加因果。陸贄秉性正直貞剛,敢于直言諫i爭,并不是因為德宗信任器術(shù)他才敢于

直言諫錚。

故選B。

9.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I)“敦勸”,敦促勸勉:“濫”,過多:“藉”,依憑。

(2)“過”,勝過:“術(shù)”,方法:“疏”,粗疏。

10.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本一“上在道,民有獻瓜果者,上欲以散試官授之,訪于陸贄。贄上奏,以為……”,德宗

想要授予進獻瓜果的人以官職,陸贄加以規(guī)勸;而文本二”至于用人聽言之法,治邊馭將之

方,罪己以收入心,改過以應(yīng)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

數(shù)”可見這屬于“用人聽言之法”這個方面的奏議,屬于“惜名器以待有功“,是官職任用這一

方面。

由“夫誘人之方,惟名與利。名近虛而于教為理,利近實而于德為輕。專實利而不濟之以虛,

則耗匱而物力不給;專虛名而不副之以'文,則誕漫而人情不趨……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

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視

人如草木,誰復(fù)為用戰(zhàn)!今陛下既未有實利以敦勸,又不垂虛名而濫施,人無藉焉。則后之

立功者,將為用為賞戰(zhàn)!”可見主要觀點是,陸贄認(rèn)為應(yīng)該考慮名譽與利益并重來使官員順

服并為國效力。

參考譯文:

文本一:

德宗在路途中行進,百姓中有進獻瓜果的,德宗準(zhǔn)備投給他散試官的頭銜,向陸贄詢問,

陸贄呈上奏章,認(rèn)為:”授給爵位通常應(yīng)該慎重珍惜,不能輕易封喝。事情的發(fā)端雖然微小,

但相沿下來的弊端必定很大。對于進獻瓜果的人,只能賜給錢離,不應(yīng)該用官位來酬報。”

德宗說:“試官只是個虛名,對事情沒有損害?!标戀椨殖噬献嗾拢嗦蚀笾率钦f:“自從

戰(zhàn)事興起以來,財貨與賦稅不足以供給對將士的賞賜,于是以職官為賞賜的辦法便興起了;

身著青、緋色朝服的人混雜在官府衙役中間,金魚袋和紫衣普遍賞賜給地位微賤的人們。誘

導(dǎo)人們的方法,只有名譽與利益.,名譽接邁虛無但對敵化來說卻是亞要的,利益接邁實而、但

對德行培養(yǎng)來說卻是次要的。只給人實際利益而不以虛無的名譽加以補益,就會耗盡資財使

物力難以供給:只給人虛無的名譽而不以實際利益相配,就會近乎欺騙使人心不能歸附。如

今的員外、試官,與勛官、散官、爵號很類似,雖然段給這種官銜不用消耗薪俸,也不占去

名額,但是對于那些沖鋒陷陣、排憂解雉的人,是用這種官銜耒獎賞他們的,對于那些竭盡

全力、做出功績的人,也是用這種官銜來酬報他們的。倘若進獻瓜果的人也被授予試官的官

銜,那么他們必然會相互談?wù)撜f:'我們舍生忘死才得到官銜,這些人因進獻瓜果而得到官

銜,這是國家把我們的性命看,浮同瓜果一樣了。'把人看得如同草木,誰還能為國家效力呢!

現(xiàn)在陛下既沒有實際的利益來敦促勸勉人們,又不重視虛無的名譽而不加節(jié)制地施加于人,

人們行事便無所依憑了。那么,對以后立下功勞的人,將用什么作為獎賞呢!”

陸贄供職翰林院,受到德宗的親近信任,在艱難的日子里,雖然有宰相,但是無論大事

小事,德宗必定要與陸贄商量,所以當(dāng)時人們把他叫作內(nèi)相,德宗無論到哪里一定要有陸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