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十三篇驚才絕艷的高考文言文滿分作文_第1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十三篇驚才絕艷的高考文言文滿分作文_第2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十三篇驚才絕艷的高考文言文滿分作文_第3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十三篇驚才絕艷的高考文言文滿分作文_第4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十三篇驚才絕艷的高考文言文滿分作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赤兔之死

2001年?南京考生蔣昕捷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guān)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quán)所害。其坐騎

赤兔馬為孫權(quán)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shù)日,不久將亡。孫權(quán)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

人乃伯樂之后,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于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

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嘆道:“昔日曹操作《龜雖壽》云:‘老驥伏楊,志在千里。烈

士暮年,壯心不已。'吾心知君念關(guān)將軍之恩,欲從之于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

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涼,后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

帝,臥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日:“后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

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jié)袁術(shù)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

為吾平生之大恥!后吾歸于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云,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

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楊之間。后曹操將吾贈予關(guān)將軍;吾曾于虎牢關(guān)前見其武勇,

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guān)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guān)將軍

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

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變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zhì)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

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guān)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日:“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

破而不可毀其節(jié)。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茍活于世間乎?”言

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孫權(quán)。權(quán)聞之亦泣:“吾不

知云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

后孫權(quán)傳旨,將關(guān)羽父子并赤兔馬厚葬之。

【點評】

此篇是2001年以“誠信”為話題的臨場作文,作者為南京考生。此篇讀罷令人拍

案稱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熟諳三國故事,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

其想象力實是豐富。二是立意高遠。文章將赤兔馬擬人化,讓它在同伯喜的對話中,顯

示對關(guān)羽與董卓、呂布兩類人物的褒貶,實現(xiàn)了“真英雄必講誠信”的主題;且以“鳥

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zhì)高”一聯(lián),“物猶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寫了人生當

擇善而從、堅守誠信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層樓。三是語言老到。通篇遣用《三國》

式淺易文言,整散錯綜,明白暢曉,文采飛揚,滴水不漏,這種老到的語言功夫,是一

般考生難以望其項背的。

【作者簡介】

蔣昕捷,南京人,原南京十三中理科班學生。2001年以文言文作文《赤兔之死》獲

滿分,盡管他的高考成績只有527分達不到江蘇省理科本一的最低省控線。但南師大決

定破格錄取他,并讓他進入南京師范大學后可自己選擇專業(yè)。他選擇了廣播與電視新聞

專業(yè)。2005年7月從南京師范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中國青年報工作,做過3年教育新聞報

道,現(xiàn)為冰點特稿部記者。

轉(zhuǎn)折

2003年?北京考生耿亮

嘗聞一說曰:鷹鷲之屬,本為同族,其名曰隼,日獵于蒼野之間。歲逢大旱,草木

盡枯,獐兔競死,群隼相腹。或搏蒼穹,徙鴻蒙,求索于重巒之巔;或斂翅羽,撲塵埃,

偏安于腐尸殍肉。則前者傲而化鷹,后者鄙而稱鷲也,

余聞此而有言曰:大旱之歲,乃隼族轉(zhuǎn)折之秋也c逢此時,志不同則前途殊也。歸

屬若何,唯志所謀。

夫天地萬物,轉(zhuǎn)折之奧非僅此一案,廣袤乾坤,何處不有。君曾見清泉流塞于大石

者乎?此泉之轉(zhuǎn)也。擇退者,蔽于石陰,遁于林洼,而不名于世,久之腐臭;擇進者,

遇阻無畏,旋而復(fù)擊百萬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見清風之阻于絕壁者乎?此

風之轉(zhuǎn)也。擇趨避者,散于群巒外,須臾而無形,頃刻而泯滅;擇挺進者,繼往削磨千

億載,乃得赤漠飛沙之掩白日。然則物之形貌,每決于何擇于轉(zhuǎn)折也。

而青史之上,舉大業(yè)者亦莫不有擇于轉(zhuǎn)折也。百里奚之舉,孫叔敖之仕,皆自其不

輟于逆境之苦。而史遷之心,篤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餒,于大辱之重折下毅然擇生,

終有絕唱之史、無韻之騷,令后世文客撫卷喟嘆。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盡報國

之忠,劍指中原,不勝不休。雖天大計于街亭,義不擇退,再四出師,終塑盡瘁之名,

而得千古慨嘆。

由此觀之,轉(zhuǎn)折者,多為困阻也。唯懷大志不言敗者,可轉(zhuǎn)而為人杰。其逢小挫輒

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載之間不可計數(shù),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乃知驊疆騁于浩野,必有

跌撲塵泥者,擇偃志者死,擇奮起者得利足;猿猱攀于絕壁,必有失手折臂者,擇灰心

者亡,擇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踞踣于疾風驟雨者,擇茍安者尋一穴而居,閉塞而昧昧

一生;擇傲立者跋淖而行,待霽虹如畫,而后登坦途,沐清風。不為斗米折腰,陶潛擇

歸隱,棄榮華,于是《歸去來兮》傳誦千古;臨刀戟而不屈,文天祥擇死國,棄官爵,

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余由是嘆曰:適轉(zhuǎn)折之地,擇何方而往,人各有愿,未可強加;然播義于四海,流

芳于后世,則非不畏困險、篤志憤發(fā)者莫屬也!

【點評】

此篇是2003年以“轉(zhuǎn)折”為題的臨場作文,作者為北京考生。從具體內(nèi)容和寫作

技巧來說,本文可謂引用傳說,開篇不凡;以“志”立論,意義深遠;縱橫擺闔,開掘

非淺;巧妙收束,題旨畢見?!拔难允俏易鳛橐粋€現(xiàn)代人對古代人懷著敬仰的回顧,是

對他們精神的繼承?!北疚淖髡摺本┛忌⒘寥缡钦f。學理科的又有如此之志趣,

“全才,,乎?“怪才,,乎?

【作者簡介】

耿亮,西安人,原北京一0一中學理科實驗班高三(一)班學生。耿亮的母親是西

安交通大學的教授,父親耿中行先生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后,后來到北京空軍第一研

究所工作。他在高三的時候從西安交大附中轉(zhuǎn)到北京101中學的,2003年高考以文言文

作文獲滿分,他在總分為750分的考試中,最終獲得570分,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錄

取,實現(xiàn)了他“上清華工科”的夢想。

吊屈原賦

2003年?陜西考生柳存定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郁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

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于考場

之上,端午佳節(jié),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

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

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終于郁郁而沉于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

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fù)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

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

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

者也,故莊宗雖有天下而終自戮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shù)?,以?/p>

色誘之,絲竹樂之,財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

于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憶及昔

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xiāng),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

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于情于理,竟何如

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千余載矣,夫兩千余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shù),今日光

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

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

不盡矣。

懷王于冥冥之中,定當后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

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

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點評】

此篇是2003年以“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為話題的臨場作文,作者為陜西考

生。全篇用文言文寫就,立意切題,分析政治與感情的關(guān)系精辟;且文筆流暢,標點準

確,顯示出雄厚的古漢語基礎(chǔ)知識;熟悉中國歷史,把古代人物與現(xiàn)代人物結(jié)合起來對

比,提升了主題;將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自然結(jié)合進文章,生動感人,乃歷年來很好

的文章?!妒酚洝防?,司馬遷為屈原和賈誼合寫一傳,可見這兩位歷史人物相似之處頗

多,此文作者即以“賈公”開頭,貼切而自然;而“我”的作賦,則順理成章。主體部

分緊緊圍繞“以感情親疏作為用人的標準,必將造成歷史悲劇”這一中心,縱論歷史,

深入剖析,很具說服力。嫻熟的文言筆法,讀來韻味十足。文中可見《屈原列傳》《諫

太宗十思疏》《伶官傳序》等課文的影子,足見考生對語文課本是熟悉的,文言基礎(chǔ)知

識掌握牢固,運用靈活,相關(guān)歷史知識掌握也很不錯。從對“賦”這種文體的要求來說,

且不說漢賦,就是唐宋的賦,句式和聲韻都應(yīng)該“合律”——即多用駢句并講究三仄。

而這首賦在形式上還不大像,因為作賦太難,考生在考場上能作到這個程度就難能可貴

了。不過后來者的借鑒宜審慎一些。

【作者簡介】

柳存定,原陜西莊浪一中理科考生。柳存定家住西去縣城十里的柳坪村,父母親都

是農(nóng)民,他是老大,還有一個妹妹,他的家庭屬于當今農(nóng)村最貧困的家庭。2003年參加

理科高考,獲得總分598分的優(yōu)異成績,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作文《吊屈原賦》得滿

分60分,為當年全國六個作文滿分之一,全省兩個作文滿分之一。柳存定大學畢業(yè)以

后,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在讀研究生。

戍婦歌

2004年?貴州考生

妾對隆中坐,思君盼歸顏。唧唧槐上雀,飛上五銖錢。

深秋十三載,經(jīng)冬夏歷年。年年望鄉(xiāng)關(guān),日暮孤棹邊。

塢城埋青草,青冢塞上寒。自幼同連理,兩小無猜疑。

青梅傍竹植,竹馬兩相依。山西共植樹,山東采菊歸。

郎言不效古,但此常年期。至今東籬下,人面對菊花。

菊花猶未改,陶潛歸何處。十六人君門,妾自君家人。

朝耕南山陲,夜伴讀書聲。不求官侯達,不求門楣盈。

只愿長此往,攜手不分離。自為君家婦,出入守門庭。

為曉三重制,度化四德遺。居家理機務(wù),出家念家居。

尊貴亦尊貴,貧賤不能移。君夸婦賢德,雖苦亦有余。

只求家和氣,上下無相欺。草堂三秋葉,深閣四時春。

皇庭一紙書,征戍到梓門。門前凄凄草,門外犬吠聲。

官吏苦無何,老母跪致詞:“家中無男子,獨此不幸人。

若為從戍去,一去無消息?!惫倮艨酂o何,賤妾前致詞。

妾至夫君前,臨未無嗚咽:“君婦自此別,相期更何年。

臨別無甚言,數(shù)語君須記。一言征戍苦,朝晚自相顧。

無妾侍君身,衣食亦間疏。二言塞上寒,不似在家園。

行軍車馬后,煙火戍城前。三言男兒皇,勿以家為念。

男兒須自強,效古作前賢。自此別離后,天海各一邊。

天海雖相距,亦有心相連。何年秋雁過,足雁系平安。

君行復(fù)遲遲,妾懷惟君知。三步一回首,步步步相思。

行行復(fù)頓足,頓足復(fù)行行。疾趨至君前,凝噎已無音。

執(zhí)手看淚眼,一語謂夫君:“愿做湘神女,伴君塞上征?!?/p>

日暮鳴鴉晚,人歸頤草深。自此一別后,音書無通往。

妾在嶺南住,年年登高處。望穿湘江水,望斷嶺南路。

雜草蓬叢生,荒骨遺野路。君戍守邊澧,夜夜盡望鄉(xiāng)。

一聲茄笛怨,痛斷幾人腸。夫君愁腸斷,妾亦斷愁腸。

此時南山下,處處遍菊花?;ㄩ_人不在,花萎人自傷。

對話人憔悴,對人花凄涼。人花兩相映,迷惘共彷徨。

一載盼君歸,對鏡容顏失。衣鳳已飛去,空留題鏡詩。

二載盼君歸,旦暮念君癡。獨坐樓臺夜,黎衣俱已濕。

三載盼君歸,妝臨淚又垂。湘妃竹下逸,斷腸花上飛。

四載盼君歸,兩鬢漸依稀。依稀鬢發(fā)里,依稀闌夢中。

五載盼君歸,西山橫翠微。本是妾婦淚,洗卻山色嵬。

六載盼君歸,燕雀也無聲。冥冥枝上雀,黯黯隔年期。

七載盼君歸,流水更無音。無情悲花落,多情度傷悲。

別來十三載,載載念君歸。雁落添殘影,水流著江清。

人歸人散后,月下月痕深。與君歌戍婦,憑古可堪今。

一曲歌未盡,自看古今人。

【作者自述】

這是2004年高考全國卷II的考試作文,作文要求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為話

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這首《戍婦歌》采用了五言古詩的風格,類似于

《孔雀東南飛》的敘事形式,以一個丈夫被征召從軍的“戍婦”的口吻,講述了一段被

封建戰(zhàn)爭摧殘的愛情悲劇。女主人公“戍婦”與丈夫從小青梅竹馬,結(jié)為連理之后夫妻

更是恩愛甚篤,然而好景不長,無情的戰(zhàn)火打破了家庭幸福與寧靜,丈夫被朝廷的“一

紙詔書”征召從軍,從此“一去無消息”,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苦在十三年的守候中被

不斷放大。全詩通過對戍婦形象的塑造和戍婦對丈夫思念的描寫,控訴了封建戰(zhàn)爭對平

民百姓的摧殘,謳歌了戍婦堅貞不渝的愛情。全詩共154句,770余字。

【作者簡介】

姓名不詳,貴州省織金縣人。據(jù)作者介紹:“我在貴州省織金縣參加了這一屆的高

考,以這篇“古詩體”的詩歌《戍婦歌》獲得滿分。本人從小就對舊體詩詞有著濃厚的

興趣,一直以來堅持學習并且嘗試著進行創(chuàng)作,至今寫過百余首不同體裁、風格的舊體

詩詞作品。鑒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且希冀與志同道合的人把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發(fā)

揚下去?!?/p>

永遠的譚嗣同

2005年?四川考生唐漢霖

一百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滄海浮生、歲月

如潮,譚嗣同永在時間里輪回,吾國吾民永遠銘記。

春風無色黯河山,東航不敢望馬關(guān)。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鳥。

國破方知人種賤,馬關(guān)條約不忍看。連年戰(zhàn)亂烽火寒,三軍揮淚灑臺灣。

青山幽徑橫尸骨,騷路橋邊聞鬼哭。百年風雨血倒流,青山白骨無人收。

金鑾殿內(nèi)郁蒼蒼,君臣相顧淚沾裳。何處猶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訴興亡。

亡國條約亡國恨,何堪此時亡國聲?;厥坠蕠c山川,滿目蒼夷有誰憐?

南海舉子萬言書,石破天驚動地文。陳述維新與變法,雪雨紛紛繞宮門。

巨風吹浪紫焰開,雷霆波涌向天拍。皇都少年與袖斗,喚得日月不沉淪。

提倡西學廢料舉,西‘宮太后淚如雨。祖宗之法不能變,亡國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臺,風卷落花掃芳塵。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紅。

嗣同今年三十余,從此不見結(jié)發(fā)妻。國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請從嗣同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場吟哦萬人驚,三十三年化碧土。黃河嗚咽向天注,抽刀一斷斷紅塵。

可憐閨妻守空房,夜聞黃梅雨敲窗?;ü诓徽〈伴_,疑是君郎化蝶來。

但見池塘淡淡風,煙柳何處覓郎蹤。小徑一片殘花色,不是花紅是血紅。

卻把相思入哀箏,怨曲重招斷頭魂。曲中有恨細細思,君在黃泉可聞知?

纖指玉手十三弦,破鏡分飛幽恨傳。賤妾獨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鵑。

恍然湖上有歸船,一簾幽夢半湖萍。聞君江上和琴聲,翻作蝴蝶澆風鈴。

朱弦琴聲九天來,風吹庭竹蒙玉塵。陰陽相隔分歧路,和妻淺唱回五聲。

曲終人散魂已遠,畫船東去櫓聲遲。攀折柳條題血書,隨江悠悠隨君王。

“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

【點評】

這是一篇以“銘記與忘記”為話題的高考作文,作文借譚嗣同還魂,成就了一篇令

人拍案叫絕的考場佳作。佩服作者的真情,他將譚嗣同的一腔愛國情,一腔愛家意渲染

得令人落淚;佩服作者的深厚文學功底,他化詩用典,巧用修辭,不但使詩歌音韻鏗鏘,

雍容華貴,而且使詩歌極有歷史厚重感,極富文學的底蘊。詩前小序,高度概括,巧妙

入題;詩末后記,巧扣話題,凸現(xiàn)主旨,使詩歌首尾圓合,渾然一體。

【作者簡介】

唐漢霖,2005年四川考生。在高考中以一篇《永遠的譚嗣同》獲得滿分。并因此獲

得“2009高考滿分作文”——《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作者周海洋的欣賞。

珍瓏

2006年?福建考生佚名

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于戰(zhàn),未嘗敗績。世人疑為神也,詣之者甚蕃。然其

居無定所,人尋而不得,皆郁郁而反。脾性怪異,不喜人眾,好冷清,一入棋,則物我

皆忘。年過半百,不欲默默無聞于后世,遂窮畢生心血,布一殘局,望后人破之。局成

之日,嘔血而亡,雙目凹陷,發(fā)盡白矣。千載百歲后,境隨時遷,局已失傳,世人尋之,

均不得。

時至乾隆十二年秋,局乍現(xiàn)于清覺寺。帝弘歷好弈,聞之,欣然前往。清覺寺建于

孤峰之巔,終年積雪,鳥獸不至。帝嘆曰:“地勢且險如此,則復(fù)棋局耶?”全寺上下,

陳設(shè)簡陋,人止一老僧而已。僧引帝至局前,見局雖古而不污,瑩白光亮。帝執(zhí)白,僧

執(zhí)黑,局開矣。

帝見局中白子似通未通,似死非死,甚怪。思忖良久,落子于“去”位七九路。僧

贊曰:“吾皇不爭小而爭大,不落'上'位落'去'位,智也!”遂以黑子應(yīng)之。帝落

子于“去”位八八路,笑曰:“朕君臨天下,豈為錨銖必較之人?”僧應(yīng)黑子,日:“請

恕老僧之鹿,吾皇可謂之'智'者,而不可謂之‘慧'也。"帝曰:“何也?"對日:

“佛祖之修證法門為'戒、定、慧',《楞嚴經(jīng)》云:'攝心為戒,因戒而定,因定發(fā)

慧。'吾皇之棋,張揚有余而收斂不足,此無‘戒'也。既無'戒',何來'定',何

來‘慧'?"帝不語,頗不以為然,落子“去”位七六路。如此十余回合,“去”位白

子盡死矣。僧曰:“《法句經(jīng)》云:‘勝者生怨,負者自鄙,去勝負心,無i爭自安。'

吾皇以為如何?”帝口;“喏。”

帝低首苦思,反擊'平'位七三路。僧贊曰:“不入旁門,直攻要害,妙!”遂應(yīng)

黑子,以攻勢化攻勢。良久,帝不落子,僧問曰:“吾皇何故躊躇?”帝曰:“若攻,

則七三路白子必死;若保,則失先手。是故躊躇。"僧日:“何不棄此子?”對日:“此

子乃進攻關(guān)鍵,棄之,則攻勢不存?!彼尖庠偃?,落子七四路,保子。然帝先手已失,

止十余回合,'平'位白亦盡死矣。僧曰:“經(jīng)中有云:'或有來求手足耳鼻,頭目肉

血,骨髓身分,菩薩摩訶薩見來求者,悉能一切歡喜施與。'此大善也!白子只求自保,

此無‘善‘。無'善',焉能勝?”帝棄子認輸。僧曰:“吾皇非破此局之人?!钡蹎枺?/p>

“然則何人可破此局?”僧不答,反問曰:"'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

不得、五陰盛',為人生八苦。吾皇以為,何為最苦?"帝曰:“求不得?!鄙θ眨?/p>

“八苦之源,皆為人也。人有欲,則有苦;人無欲,則無功。世人求有功亦求無苦,均

不得,誠不知其無'空'也。所謂'空'者,心中之空,人中之空,世中之空,無張無

斂是為空,無勝無負亦是為空。留空于心,則明得失;留空于人,則無勝??;留空于世,

則無苦有功皆可并存也。破此局之道,蓋留‘空‘耳!"

帝默然,有所悟。遂回宮,下旨撥款修寺。然峰巔已空,止余白雪。人尋寺,皆不

得。

【點評】

這是2006年福建省高考滿分作文,頗具才情。作者用《桃花源記》的手法,用文

言文作敘事載體,詮釋話題“留一點空白”。作者一揮而就,寫得精警深刻,文采斐然。

不用說,這是一個愛讀書,愛思考,具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寫作功

夫的考生。作者將歷史知識、圍棋戰(zhàn)法、佛教思想、哲理思考、辯論技藝巧妙地融于一

爐,使自己的優(yōu)勢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作者在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題旨的基礎(chǔ)上,展開合

理的想象,為我們講述了乾隆皇帝弘歷與一深居山林的善弈者的一場對弈的故事??芍^

是細膩入微,繪聲繪色。那流暢精練的文言語言、充滿刀光劍影的弈棋場面、一波三折

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精彩的人物對話、栩栩人生的人物形象、別致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

文章如鶴立雞群,脫穎而出。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樂語文賦

2007年-江西考生傅亙

挈竹植以逸致兮,披鶴里而登臺。攬清風以盈袖兮,樂語文而開懷。

樂語文也,勝景每覽,好懷常開。

若夫春也,初雷數(shù)聲,殘冰幾塊;近郊紫紅,遠山青黛;飛絮競逐,游絲相賽;粉

蝶戀花,黃蝶繞菜;簾外燕舞堪憐,柳底鶯穿可愛;鳥鳴春眠不覺,花落未掃猶在。

夏也,朝雨迷蒙,暮云諼遜;葉浮飄萍,波翻細麥;淺澗水靈,深林天籟;東海濤

驚,北澤浪駭;黃荷覆水景致,牛鷺留人風采;西園草盛徑迷,南嶺藤多路窄。

秋也,落日榴赤,流云梨口;薄霧可織,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涼槐;靜菊獨

傲,過雁相排;丹楓爛漫之極,白鶴野閑之太;碧落爽朗無云,銀河澄瑩如帶。

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蘇幕密遮,紅櫻輕擺;寒燭影煌,暖日杳靄;絲竹冬

T,舟樓矣欠乃;翠竹環(huán)繞地閣,臘梅暗發(fā)山脈;涼風遍地驟馳,瑞雪漫天撲蓋。

語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養(yǎng)人之態(tài)。

語文者,如桑前之所,泉后之宅;高朋座滿,雅客常來;美韻眾和,佳釀頻翻;歌

闌箸落,宴罷冠歪。

語文者,如同窗舊交,忘機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氣概;可與登楚岫,渡秦淮,游

周苑,醉蓬萊,攀絕壁之青松,撫窮鄉(xiāng)之古柏;指杏酒以約沽,臨陂路而議買。

語文者,如綺閣綠眉,雕樓青睞,霧寰杏眼,云鬢桃腮;可與之泛舟江南,系馬河

外;盡歷三湘,遍游九派;高歌土家,低吟苗寨,品笛中原,吹笳邊塞。

無語文也,則競夜無眠,終宵多。

苔痕侵壁隱憂,蛛網(wǎng)掛檐叵耐,盡懷低落之情,更無高馳之態(tài),若抑郁于前失,如

唏噓于新敗,顧瘦影以自憐,遣愁懷而無賴。以至傷途窮而路末,怨時蹇而命乖,向墻

隅以流涕,聞畫角而生哀。

嗟乎!草木一秋,人生幾載?每登高臨遠,觀云望海,必曰:“不登象牙之塔,何

愛雞肋之才?不付此生語文,何惜數(shù)尺病???”

故出師訪友,夜坐書齋;遺策常求,古書每猜;閱文沉醉,讀詩盡呆;眼澀流血,

骨瘦如柴;朝兢夕惕未休,口誦心惟不怠。

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遣懷,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

可開懷。

【點評】

本文以賦名篇,竭盡鋪排之能事,寫盡語文的千姿百態(tài),又用對比手法,說明有無

語文對人精神的價值所在,也道盡學習語文的艱辛和追求的苦況。最后歸結(jié)到語文“洵

(實在)為一泓清泉”,有可逸致可開懷的功能。全篇對仗工整,一韻到底。雖多有借

鑒,但作者本人加工推敲的痕跡明顯。作者古文功底豐厚,用詞造句老練,辭賦文體格

式相當熟練,四六句式運用自如,一些生僻古雅的詞藻也屢現(xiàn)筆端。雖個別地方有以辭

害意之嫌,如“青睞”一詞似有不當,但一個中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有如此之熱愛和積累,

絕對不可小覷。

智士程濟小傳

2007年-成都考生佚名

程濟,陜西朝邑人,少與同窗高翔言志,翔言:“愿為忠臣?!皾眨骸霸笧橹鞘?/p>

建文初,濟出仕,上本言燕王有反意,人皆不信。明年果反,人皆信服。建文特升為翰

林院編修。北兵素悍,南兵節(jié)節(jié)敗退。

建文四年六月,京城破,帝欲自盡,濟勸之,乃削發(fā)為僧,濟扮作道士,由宮中秘

道出。二人乃以師徒稱之。燕王入城,召素有名望者草詔以服眾,時高翔在京任監(jiān)察御

史,與方孝孺同被召,二人嚴詞以拒,王怒殺之,誅其親族。而名士重臣,如狀元胡廣,

學士解縉,編修楊榮、楊溥等,皆降之。濟聞之,嘆曰:“高君果遂生平之志?!毖嗤?/p>

百計尋帝,二人乃往云南投西平侯沐晟。

至云南,幸沐晟忠義,藏二人于隱蔽處。后沐晟卒,帝問濟:“沐晟以死,靠山失,

如何?”濟曰:“人心難測,此地不可再留。”乃隱于大理窮荒。

后帝靜極思動,與濟出游,路上聞燕王暴卒于榆木川,洪熙繼位。帝訪問確真,乃

釋然日:“從此可以無憂矣?!庇质?,洪熙又亡,宣德登基,帝愈放心,與濟一僧一

道,遍游天下。

十年后,宣德崩,正統(tǒng)即位,因其年幼,用楊榮、楊溥、楊士奇主政,時人稱為“三

楊閣老”。帝謂濟:“當日楊榮、楊溥與卿同為編修,今日權(quán)傾天下。以卿才智,若肯

改節(jié),今日首輔之位,舍卿其誰!”濟曰:“榮華富貴豈弟子所愿?求長伴師身旁,此

生足矣?!钡垲H有感慨。

一日,帝問濟:“我今年老,可歸否?”濟曰:“朝代已換,天下久定,人已老,

恩怨全消,何不歸?”帝乃至云南布政司堂言:“吾建文帝也,今年老欲歸,汝等可寫

本奏上?!北姽俦旧希枷拢哼M京辨認。

至京師,朝廷遣建文舊臣吳亮往辨,亮見帝,大哭,不能仰視。入內(nèi),恐難以取信,

自縊以明。正統(tǒng)感悟,命迎入大內(nèi),濟見帝得入宮,乃飄然而去。入內(nèi),正統(tǒng)以孫兒禮

拜之,因不便稱呼,乃稱太上老佛。后帝壽至八十九歲而崩,敕葬于北京西城外黑龍?zhí)叮?/p>

無墳無樹。

異史氏日:一子錯,滿盤輸。人的每一步對一生都很重要。建文純?nèi)手列?,惜靖難

初錯用李景隆、耿炳文,軍事失利。又因燕王為叔,處處忍讓,是徒惜仁名而遂至失國,

流亡一生。燕王甘冒大險,起兵反叛,僥幸獲勝,然大肆屠殺忠臣,興文字獄,兇暴過

甚,是以后人多同情建文而貶斥燕王,真可謂不以成敗論英雄,公道本自在人心。胡廣

以狀元之才名重于世,降燕姑且不論,據(jù)顧炎武考證其《五經(jīng)大全》全系雜抄他人著作

而成,是文章品行俱不佳,無可取也。解縉素無劣行,喪名降燕,終于獄中,為士林所

不齒,真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程濟追隨建文近四十載,矢志不渝,委曲

全主,終致主歸骨,比之介子推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稱智士,真無愧矣,可謂俯仰一生

無所愧,從來不作劇新文。

【點評】

故事新編已不新鮮,文言文寫作亦不新鮮,而用文言文創(chuàng)作故事新編,則屬另辟溪

徑。作者的文言文功底比較扎實,遣詞造句像模像樣,若即若離地記敘出燕王朱棣弒君

篡位的故事,并賦予其新的含義步?jīng)Q定一生。結(jié)尾模仿《聊齋志異》的筆法,直

接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點評,評價中肯,頗有見地,既收束全文,又點明話題,這是文

章最大的亮點。

吊李白歌并序

2007年?浙江考生高志遠

余嘗客九江,舟行適當涂,其間有太白酒樓者,遂乃登臨。但寒流清泄,遠山憔悴;

風煙掩抑,支離草際,則太白墜舟之地也。江水泱泱,名流跡往;其高才品性,故老遺

聞,多能道者。又讀太白文字,雖作世道茫然,終為杯土,然率性凈直,不知悲觀語,

真仙人矣!嗟乎!萬物不得其恒,能于得志而保其潔,失意而終其志者,復(fù)古至今,而

又有幾人能像謫仙之流歟?往雖必然,可謝后人,遂歌以吊之。

狂哉太白仙,悲也李青蓮。長安肆中識爾面,當涂江心慕君顏。玉柱煙鬢雛鳳眼,

劍眉入云天。頑身腰懸劍,舞影自翩蹬。敢以斗酒詩百篇,自稱酒中仙。

憶昔少年時,壯志離蜀滇。謝屐逐野路,扁舟濟江湖。浩宇長風連天幕,丘山短歌

懷作古。歌罷酬酒倚疊崎,可以思絕峨嵋?guī)p。奠愁湖上人莫愁,飛燕堂前舊飛燕。地柱

崩倒東南陷,天姥連天勢拔岳。名山兮多險。飛瀑兮生煙。

荏苒十年,遍于諸侯,君還記否?莫將余情聽殘漏,只為社稷報君侯,老夫鬢發(fā)已

先秋,年少壯志尚未酬。渭陰眾聞“蜀道難”,潁陽獨嘆“將進酒”。酒醉更深愁更愁,

心寄明月月如鉤。文章易成功難就,檻外空余水悠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一腔報國心,供奉為翰林。醉倒酒肆中,天子

呼不應(yīng)。世間文人情,千秋萬歲名。便臥龍廷草狂書,書生只筆卻強胡。詩成妝濃凝香

露,清平三調(diào)宜圣主。便為圣主念朝朝,只為貴妃情暮暮。朝朝暮暮志如許,豈隨霓裳

羽衣曲。落日城頭土分爨,學劍便為隨雕鞍。匹夫猶能臨死難,丈夫豈可醉酒酣。投筆

請纓斬樓蘭,人幕志在青海灣。兵敗須臾如山倒,忠心反被逐深山。誰與嘆,誰與嘆?

空有志,在邊關(guān)。塵衣袖風鬢絲亂,當涂江頭獨潸然c秋心有淚流如水,杯酒無味醉同

歡。

君不見黃金臺,幾人歡笑幾心寒。縱令蜀國多名山,直教中原少薦才。寶玉難從奪

其白,英雄不可侮其概。昆山璞玉自切磋,清水芙蓉去雕琢。酵眼看花花寥落,醉人更

比花寂寞。月斷風曉楚天闊,月既無言入城郭。

天何如之蒼蒼兮,乘大鵬以振八裔;地何如之茫茫兮,摧中天而折其翼。仰仙人之

瀟灑兮,望環(huán)佩之陸離。其心也不悔兮,豈在乎功利。終其生于黃土兮,歷萬世而自然。

成其名于后世兮,乃傲岸而得之。祿高官兮濟世,雖富貴兮不汲汲。人兮,鬼兮,仙兮,

千古而成矣。醒兮,醉兮,夢兮,謫仙死而誰涕。

謫仙生時,不得其志。將泣于文,將興于山,自適也。即萬古仰之,而今安在哉?

然其處世為人,豈不為我輩圭皋乎?故日:成矣太白,不朽太白!

【點評】

此文是2007年浙江考生的考場作文。李白站在詩歌美學的巔峰之上,鐫刻于今人

的集體想象之中,我們不斷以各種角度解讀他,以各種方式追思他。試看這篇出神入化

的擬古駢文,方知作者已將這樣的熱愛融入了自己的血液。本文惟妙惟肖地模擬李白的

文風,虬勁滄??穹挪涣b,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表現(xiàn)出雄厚的古文功底與修養(yǎng)。作者更

如謫仙附體,哀嘆一生動蕩壯志難酬的苦悶,既表達了對李白詩才的贊嘆,又從精神高

度理解他的心境,可謂從最高的意義上向李白致敬。筆意縱橫,大氣磅礴,言辭凝練,

格調(diào)俊逸,非一般人所能為。

悲中行

2008年-四川考生陳信天

戊子歲,四月初八。川靜其波,鳥罷其鳴。一場無情的天災(zāi)襲來,舉國慟哭。在災(zāi)

難面前,我們選擇堅強;在悲痛中,我們選擇堅強。汶川堅強,四川堅強,中國堅強!

因為堅強,我們不怕災(zāi)難;因為堅強,我們明天更美好!一序

汶水東流不復(fù)西,神仙難改地震襲。川蜀兒女多苦難,一片荒城盡眼底。

映現(xiàn)當年唐山景,盡是殘垣與斷壁。秀麗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兩異。

都道零八年歲好,為何災(zāi)難緊相逼。江山如畫景色美,怎奈蒼天生妒忌。

北國剛受冰凍災(zāi),天府又遭夷平地。川靜其波鳥罷鳴,齊哀滿目皆瘡痍。

江天五月漸陰沉,滿腔悲痛灰色彌。油綠麥田無人收,萬千蒼生宿路隅。

平生有淚不輕彈,今朝聞此淚如泥。武候諸葛若有知,不堪目視亦掩泣。

彭祖壽延八百載,可知人命僅須臾。州州郡郡華夏土,一磚一瓦似金玉。

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萬事吉?;▋旱蛑x來年開,來年風景更旖旎。

茂年男兒體健壯,安能袖手聞羌笛。理會百姓疾與苦,血汗合流同舟濟。

綿薄微力不足道,奇跡因愛八方聚。竹絲管弦為君鳴,可敬可贊可歌泣。

臥薪含悲建家園,蜀山青青蜀水碧。龍的傳人誰可勝,只手亦有撐天力。

漢羌一家愛無疆,我齒你唇永相依。興旺歲月定輪回,紅霞當空雄雞啼。

紅燭數(shù)盞列堂前,潛心默祈哀思寄。白云蒼狗命難料,生者奮進逝者息。

青史銘刻五一二,永記今朝萬人罹。川蜀兒女多堅強,還把災(zāi)難視蟋蟻。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遠方。惟見山河齊悲兮,黯然神傷。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遠方。還看萬眾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奮起兮。多難興邦,中華堅強!

【說明】

這首詩是2008年四川的高考滿分作文,今年四川以“堅強”為話題,寫一篇文體

不限的文章。該考生以歌行體和楚辭體寫汶川地震,并且這是一首藏頭詩,第一列排下

來分別是地震災(zāi)區(qū)的地名,可見其才華橫溢!

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

2009年?湖北考生海洋

清宣統(tǒng)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廣州起義暴發(fā)。起義之

軍百二十人持槍械攻入廣州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歧聞風而逃。然義軍終因寡不敵眾,

數(shù)百清軍圍之,起義軍多戰(zhàn)死。旋革命黨人潘達微見而憐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

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黃花崗。九十七年之后,時值臘月,會天大雪,余滯于廣州,遂至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門,百感并至,賦詩一首,詩日:

赤焰難明赤縣天,百年群魔舞翻趾。國土已破何人見,金甌早缺有誰憐?

皇祚不復(fù)天威去,天朝迷夢化為煙。五口通商香港失,斷鴻聲中夷艦現(xiàn)。

圓明園中盡烈火,太和殿里無君顏。水師已覆巨艦沉,黃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樓上條約訂,馬關(guān)之約逆臣簽。大沽臺上炮聲隆,將士陳尸國門前。

新鬼啾啾舊鬼哭,京洼難日見炊煙。宣戰(zhàn)詔書何處尋?言說帝后西秋彌。

辛丑條約庚子恨,落日秋風哭寶劍。六十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空向長河咒逝川,不盡國愁在斯年。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民窮國敝割土地,償銀賠款年復(fù)年??蓱z越女夜夜哭,半國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義士,興中會中復(fù)青天。烈火已燃錘與鐮,今將炮火滅清廷。

槍聲驚破五羊城,英雄無懼揮寶劍。提攜玉泉為國死,何得英名在人間。

悲歌一曲從天落,壯士不再歌易水。曉見江山有炊煙,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幾何,荒草斜陽土坯間。白云片片魂悠悠,黃花遍野使人愁。

義軍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載史書。黃花崗上土一杯,埋沒荒煙蔓草間。

起事何知一死難,的盧青驍勞鞍韓。青天白日滿地紅,鑲開碑上覆墓間。

行人往往悲舊事,含憤長憶孫逸仙。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見人間少帝制。百越之人總不忘,秋風秋雨濕黃花。

愁看長江東逝去,卻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憤鉤沉,但看祖國煥新顏。

滄桑浮沉憶浮生,舌輩發(fā)奮應(yīng)向前。歲月如潮歌似夢,百年彈指一揮間。

紅塵夢里憶壯舉,烈士陵前有愧顏。吾儕不曾歷戰(zhàn)火,無復(fù)見此漫硝煙。

和平歲月憶往事,史海滄茫不親見。今春南嶺雪滿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橫飛四塞驚,草木含情風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lián)Q新天。

英雄何只黃花崗,無數(shù)忠魂紅旗間。百兆國子懷先輩,萬里江山動后人。

召公甘為社稷死,感君總能多奉獻。至今天下傳英名,不使君沒蔓草間。

今之河山多錦繡,不復(fù)沉淪如從前。工廠遍地多鐵馬,信息時代在眼前。

民眾康樂少悲苦,難以再見愁容顏。吾今立于陵門口,思緒紛飛感萬千。

聊詢一詩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見。

后記:今日之生活,皆先輩流血而成,今中國多烈士之陵,何止黃花崗耶?然吾平

生只至黃花崗,愧矣。今年之秋,料黃花崗之黃花,立于秋風之中透香中華乎?

【點評】

該作文共1080字(含標點符號),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紹了該詩歌的

寫作背景一一2008年作者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百感并至,賦詩一首?!痹姼?/p>

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后記約70字,也是文言文寫作。“形式和內(nèi)容表現(xiàn)上都堪

稱一流。”武漢某省級示范高中閱卷老師介紹,該作文采用古詩詞的形式,雖然是采用

的歷史題材,但表達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內(nèi)容并不空洞。另一位老師表示,作為中學

生,能選擇這種文體寫作,并運用得比較成熟,說明這名學生讀了很多書,有一定的古

典文學功底。

【作者簡介】

周海洋,19歲,湖北武漢人,就讀于武漢市漢南二中,應(yīng)屆高中畢業(yè)生,以題為《站

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的高考滿分作文一鳴驚人,以文言文式的寫作形式成為人們關(guān)注

的焦點。很多人猜測周海洋的高考作文是“早有準備”,對此他表示,自己確實早有準

備,但卻是長年累月的積累,而不是在考試前刻意準備范文。不少人稱周海洋是“90

后怪才”,可他自己卻不這么認為,所謂“術(shù)業(yè)有專攻”,他只是更擅長文言文而已。

憑著高考作文獲得了滿分,三峽大學表示愿意破格錄取周海洋,但周海洋高考分數(shù)僅370

分,但最終在2009年9月26日,被三峽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專科錄取。

士運論

2010年?福建考生楊華

余讀《左傳》、《漢書》、《三國志》,尋尋覓覓以求運道,成功諸法,然每見古

之名士不得其主未嘗不廢書而嘆焉。至如三國之李蕭元作《運命論》曰:“夫治亂,運

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余未嘗不涕泗橫流,扼腕嘆息日:“古今之士、之賢、

之圣豈受制于三者乎?至如仲尼受困陳蔡,李廣難封,哀哉?!焙笥囡栍[古今賢士之文,

遠近名圣之跡,乃釋懷,有三嘆作焉:一日士運在此不在彼,再曰士運在勤不在求,三

日士運在我不在他。謂予弗信,請見陳詞如下:

昔者仲尼學富五車、胸藏禮樂,遍施仁義欲以正道援天下于溺,學于那子、師襄、

老聃之徒欲以廣其聞,周游天下欲以布其道。其志壯哉,其行壯哉,其言壯哉。然其時

運不濟,命運多舛,遍歷七十國而不一遇其主,豈不嘆哉!然其尊庠序之教,而有顏回

出;修古之圣典,而有六藝作。其志彰矣,不然以我百代后一孤陋書生,豈得聞其名而

后深贊哉。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比擞胁粭売趬阎局蓝蟊赜胁恢?/p>

處得之。此余所謂“士運在此不在彼。”

戰(zhàn)國之時,齊有孟嘗田文,趙有平原趙勝,楚有春申黃歇,魏有信陵無忌。當是時,

有志之士投之則中,未有不得意之人。余以為弗是也,孟嘗之徒獨養(yǎng)雞鳴狗盜之徒,未

有匡扶國家之才賢。是故蘇秦散盡資才而不說聽其言,后起六國而權(quán)傾天下。曩時其所

孜孜求之而不得,當時盡有矣;曩時其所蹬踝之公卿門,當時盡開矣。富埒人主,權(quán)衡

國君,誰得而當之?是矣王勃曰:“老當益壯,守(寧)移白道之心;窮且益堅,不墜

青云之志?!贝朔怯嗨^“士運在勤不在求”乎?

伯牙遇子期乃暢其意,相如因得意逐名漢武,商鞅得景監(jiān)方說秦王。士運在人手乎?

奈何以我之力,以我之學,以我之滔滔雄辯需假人之手?余思淳于髡聞之必仰天大笑,

疑纓索絕。俞伯牙有繞梁之音,司馬相如蘊絕世之才,公孫鞅敢冒天下之大不題而變法。

韓退之云:“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竊以為余為千里馬亦先已于伯樂矣。“士運在

我不在他”昭矣。

《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毖蕴煜陆阅绞サ??!哆\命論》曰:“木秀于

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庇秩眨骸巴ㄖ篂榇ㄑ?,

塞之斯為淵焉,升之于云則雨施,沉之于地則土潤,體清以流(洗)物,不亂于濁;受

濁以濟物,不傷于清?!庇衷唬骸笆且允ト颂幐F達如一也?!笔且卜?。余閭閭于此,欲

作沛然之辭以廣余意,終日孜孜不倦于古今典籍,所為何事?所擁何志?張載《日知錄》

志日(《近思錄》記張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

太平?!?/p>

綠色生活

2010年?江蘇考生王云飛

呱呱小兒,但飲牛潼[dbng],至于弱冠,不明犍口小n]狀。優(yōu)優(yōu)[cT]之豚,日食

其耙[bd]。咱[J1]其成立,未識研猴[JidnJia]。每嚙狹:月需[ni6chdnndo],然竟不

知其斐[qiin]兔。方彼之時,空[zhU]詫之態(tài),非困困[hudnhul]之中所得見也。

今北方久方久u],灌酒今譽方4nguTzhduyuan],■[b今]土弗域[f6],嘉[ddo]天

憔[hCi]日。土地皴[cQn]崩,罅[xid]可容人。南疆霞需[pdngpei],海水肆虐,當此

之高,茅舍盡走。欲苫Cshan)不能,啼口立揪揪[jiD]。

凡此異態(tài),非天之咎。

君不見斷[zhu6]便[pidn]焚樟,―[hCi]之懸山己[ql],睇眄[miGn]之下,萬山盡不[w

訶,百尺菖[ydn]管,化?&竹著。於彼幼蛇,窗上可不盈寸,巴蛇王虺[huT],盡化伴[p

6n]羞。旅[lu]氣蜉蜉,上格瑤池,貧地薇賈,以豐其黃[zT]。然千丈方圓,萊版不生,

九天之上,星河不見。

嗚呼!漫山設(shè)根,遍地盡聚。此天災(zāi)也?人禍也!河海夥[yT]然,濁水仍傾,此天

災(zāi)也?人禍也!新木[算W竹,髓[gu6]譽[Ju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