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課時作業(yè)10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一、選擇題1.10世紀初,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的是(B)A.楊堅B.耶律阿保機C.元昊D.松贊干布解析: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10世紀初,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的是耶律阿保機;A項建立的是隋朝;C項建立的是西夏;D項是吐蕃的松贊干布。2.11世紀前期,西夏建立。它的建立者是(B)A.耶律阿保機 B.元昊C.趙匡胤 D.完顏阿骨打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相關史實的精確識記。依據(jù)已學學問可知,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夏在宋的西北,史稱西夏,B項符合題意,解除A、C、D三項。3.12世紀前期,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金,并且快速強大起來,滅掉遼,隨后又滅掉(A)A.北宋B.南寧C.西夏D.后周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政權并立時代的學問。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2世紀初期,金建立,金先滅了遼,于1127年滅亡北宋,北宋滅亡后,南宋建立。南寧、西夏、后周不是被金所滅。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是A。4.統(tǒng)一是中國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主流。我國歷史上結束了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分裂局面,實現(xiàn)大統(tǒng)一的朝代是(D)A.秦朝B.隋朝C.清朝D.元朝解析:結合所學學問,秦朝、隋朝出現(xiàn)在五代十國、遼、宋、夏、金之前,故A、B不符合題意。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滅南宋,1279年完成統(tǒng)一,故我國歷史上結束了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分裂局面,實現(xiàn)大統(tǒng)一的朝代是元朝,故選D。清朝出現(xiàn)在元朝之后,C不符合題意。5.元軍進攻臨安時,他招募軍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財產(chǎn)充作軍費;到元軍大營談判時,他遭到扣留,威猛不屈……從容就義。他是(B)A.張騫 B.文天祥C.成吉思汗 D.司馬遷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臨安是南宋的都城,元軍進攻臨安時,南宋聞名的抗元將領文天祥被俘后堅貞不屈,英勇就義,B符合題意,A是西漢人物,C是統(tǒng)一蒙古的人物,D是西漢人物。6.“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边@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區(qū)劃方面的重大創(chuàng)新是(C)A.設立宣政院 B.建立三省六部制C.推行行省制度 D.設立刺史解析: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時期建立的,解除B項;刺史設立于西漢,解除D項;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心設立的全國最高佛教機構,解除A項;結合所學可知,C項符合題意。7.成吉思汗被毛澤東稱為“一代天驕”,下列屬于他的歷史功績的是(B)A.修建長城B.統(tǒng)一蒙古C.建立元朝D.開發(fā)江南解析:依據(jù)課本所學可知,我國北方蒙古高原上,居住著很多游牧部落,12世紀時,各部落之間混戰(zhàn)不已,鐵木真經(jīng)過多年征戰(zhàn),戰(zhàn)勝四周各部,統(tǒng)一蒙古,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會議,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從今,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zhàn)的局面,B項符合題意;修建長城的是秦始皇,A項不符合題意;忽必烈建立了元朝,C項不符合題意;開發(fā)江南不是成吉思汗的成就,D項不符合題意。8.元朝初年,行御史臺對行省官的糾劾,經(jīng)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糾劾,行御史臺官因糾劾行省官而反遭誣陷和人身迫害的現(xiàn)象也較為常見。后來,元世祖正式下達詔令,“行御史臺勿聽行省節(jié)度”,行御史臺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漸漸削減。這一改變表明(B)A.行御史臺與行省長期驚慌對立B.元朝初年監(jiān)察制度漸漸完善C.行御史臺代表著中心限制行省D.行省成為行御史臺監(jiān)察重點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監(jiān)察制,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實際問題的實力。依據(jù)材料所述,元朝初年,行御史臺對行省官的糾劾,經(jīng)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糾劾,并遭誣陷和迫害,這種現(xiàn)象較常見,后元世祖正式下達詔令“行御史臺勿聽行省節(jié)度”,行御史臺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漸漸削減,這種改變表明白元朝初年監(jiān)察制度在漸漸走向完善,B項正確;“行御史臺與行省長期驚慌對立”,材料無法表明,解除A項;C項“限制”表述錯誤,解除;D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解除。9.空間觀念是歷史學習的一項基本實力素養(yǎng)。元史載:“國家置中書省以治內,分行省以治外?!睆臍v史空間上來看,這里的“內”是指(A)A.大都四周的河北、山西、山東B.蒙古汗國初建時的斡難河源一帶C.女真部落活動的東北地區(qū)D.淮水以南原南宋統(tǒng)治區(qū)解析:元朝時期設立行省管理地方,中書省負責管轄“腹里”,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東以及大都旁邊,故A項正確;蒙古汗國初建時的斡難河源一帶主要是嶺北行省管轄,故B項錯誤;女真部落活動的東北地區(qū)主要是遼陽行省管轄,故C項錯誤;淮水以南原南宋統(tǒng)治區(qū)主要是江浙行省管轄,故D項錯誤。10.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國庶務,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但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調動行省所屬軍隊須皇帝批準。這表明元朝(A)A.地方擁有適度權力B.地方缺乏實際權力C.行省權力集中專斷D.君主專制得以加強解析:材料反映了行省駕馭地方上的經(jīng)濟、軍事和行政等大權,但是其官吏的選用與所屬軍隊的調動權則分別由中書省、吏部與皇帝掌管,體現(xiàn)了其權力受到肯定的限制,說明元朝地方擁有適度的權力,故A項正確;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擁有地方的經(jīng)濟、軍事和行政等大權,“缺乏實際權力”的表述與題意不合,故B項解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備官吏的選用與軍隊的調用權力,因此“權力集中專斷”的表述不合題意,故C項解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權力范圍,“君主專制得以加強”不合題意,故D項解除。11.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C)A.藏族B.滿族C.回族D.白族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回族形成的史實,唐朝以來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和漢、蒙、畏兀兒等民族長期雜居、通婚,元朝時期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12.14世紀中葉,元朝滅亡。其主要緣由是(B)A.民族沖突漸漸加劇B.階級沖突尖銳C.部分蒙古貴族回遷D.外部勢力入侵解析:隨著時間推移,元朝的民族沖突漸漸減弱,解除A項;“部分蒙古貴族回遷”是在元朝滅亡之后,解除C項;D項不符合史實,解除;結合所學可知,B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隨著遼統(tǒng)治區(qū)域不斷擴大,尤其是得到燕云十六州后,為了更好地處理各種民族地區(qū)事務,遼太宗確立了一種“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則,形成了南北兩套行政體系,南北面官。北面官運用契丹族官制,官員基本為契丹族人擔當,駕馭軍、政事務,是遼朝最高權力機構。由于官署住地在皇帝御帳北面,所以稱北面官。北面官是遼的最主要機構,下又分南北兩個不同的部門,北樞密院管兵部,南樞密院管吏部。北南樞密院是遼朝最高行政機構,也稱南北衙。南面官是效仿唐朝設立的三省六部等一套官署機構,用以管理漢族人事務。南面官多為漢人主事要職,又稱漢官,官員多穿漢服。他們的辦公地點位于皇帳南面,所以稱南面官,下設漢樞密院、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及御史臺、翰林院等。——摘編自《漫談遼代官制》(1)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遼朝官制改革的緣由并概括遼朝官制的特點。(2)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遼朝官制改革的影響。答案:(1)緣由:遼代疆域不斷拓展;境內民族關系困難;契丹族和漢族的溝通日益親密,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增加;少數(shù)民族政權治理漢地閱歷缺乏。特點:貫穿“因俗而治”的原則,形成契丹、漢兩套行政體系;契丹文化與漢文化并行交叉,以契丹族行政系統(tǒng)為主;官僚體系設置較細致,分工明確。(2)影響:緩和民族沖突,推動民族溝通與融合;穩(wěn)定社會秩序,鞏固遼朝對漢地的統(tǒng)治,推動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后世供應了借鑒。解析:(1)第一小問依據(jù)材料“隨著遼統(tǒng)治區(qū)域不斷擴大”“為了更好地處理各種民族地區(qū)事務”的信息從遼代疆域不斷拓展、境內民族關系困難、契丹族和漢族的溝通日益親密以及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增加等角度回答;其次小問依據(jù)材料“因俗而治”“南北兩套行政體系”等信息歸納回答。(2)依據(jù)材料和所學從緩和民族沖突、推動民族溝通與融合、穩(wěn)定社會秩序以及鞏固遼朝對漢地的統(tǒng)治角度分析回答。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金太宗生前,在女真政治家宗干的主持下,欲廢除女真舊俗,整頓朝廷的勃極烈制度,減弱由宗翰(粘罕)等把持的元帥府權力,在全國實行漢官制改革,未及行而死。熙宗即位后,繼承了太宗改革的遺志,廢除朝廷的國相勃極烈制,置三師(太師、太傅、太保)、尚書省,由尚書省左、右丞相兼領中書、門下二省,由三師并領三省事。頒行新官制和“換官格”,實行新的法制《皇統(tǒng)制》,創(chuàng)建猛安謀克屯田軍,實行“計口授地”,基本上完成了金政權封建改革,廢除了多種制度并存,而把州縣制和女真猛安謀克制統(tǒng)一在封建政權之下。海陵王于天德二年(1150)下令廢除行臺尚書省,政令統(tǒng)一于朝廷。正隆元年(1156)又廢除中書、門下二省及領三省事,只置尚書省,尚書省直屬皇帝?!幾园讐垡椭骶帯吨袊ㄊ贰?1)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金代漢官制改革的特點。(2)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金代漢官制改革的作用。答案:(1)廢除女真原有的制度;仿效中原漢族王朝的官制;強化中心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