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如皋市2020-2021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如皋市2020-2021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如皋市2020-2021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如皋市2020-2021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如皋市2020-2021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010頁,共=sectionpages1111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如皋市2020-2021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物理試題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關(guān)于粒子和宇宙的說法,正確的是()A.電子的空間尺度比原子核大B.雪花漫天飛舞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C.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說明原子是可分的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地球是宇宙的中心2.下列物體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A.一個蘋果 B.一頭大象 C.一個雞蛋 D.一張課桌3.如圖是小明利用重垂線檢查墻上的畫是否掛平的情景。當重垂線靜止時,發(fā)現(xiàn)重垂線與畫的長邊不重合,為了把畫掛平,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A.把畫的左邊調(diào)低一些B.把畫的左邊調(diào)高一些C.換用質(zhì)量較大的重錘D.調(diào)整重垂線,使重垂線與桌面垂直4.甲、乙、丙三個輕質(zhì)泡沫小球用絕緣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時的場景如圖所示,已知丙球與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乙兩球均帶正電 B.甲、乙兩球均帶負電C.甲球帶正電、乙球一定帶負電 D.甲球帶負電、乙球可能不帶電5.下列是關(guān)于重力和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四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A.質(zhì)量為9.8kg的物體,所受重力是1NB.1t木材和1t鋼鐵相比,鋼鐵受到的重力大C.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成正比D.質(zhì)量增大為原來的幾倍,重力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因此物體的質(zhì)量和重力是一回事6.由下列幾個實例聯(lián)想到的物理知識,其中錯誤的是()A.“孤掌難鳴”表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B.劃船時,使船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船槳C.點心師傅將包子皮捏出漂亮的花邊,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D.把雞蛋往碗沿上一磕,雞蛋就破了,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將木塊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實驗時,先在水平方向?qū)椈蓽y力計校正“0”點B.在木塊上加放鉤碼??商骄繅毫瑒幽Σ亮Υ笮〉挠绊慍.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等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D.實驗中難以做到勻速拉動木塊,這會導(dǎo)致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發(fā)生變化8.如圖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塊向右壓縮彈簧;釋放木塊,木塊沿水平地面向左運動;離開彈簧后,木塊運動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木塊所受彈力是由于木塊的形變產(chǎn)生的B.木塊離開彈簧后,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變大C.木塊在運動中速度最快的位置在離開彈簧之前D.彈簧恢復(fù)原狀過程中,產(chǎn)生的彈力變大9.一同學(xué)學(xué)習摩擦力時,老師說:汽車是靠摩擦力前進的;這個同學(xué)喜歡動腦筋,他想知道汽車前后輪的摩擦力方向是怎樣的?在他請教老師時,老師說:讓我們共同探究一下.他們共同做了一個實驗,老師在比較光滑的桌面上放兩輛能自由移動的小車,把一個小玩具車,在開動馬達后,拿在手上,然后慢慢地往下放(如圖所示),當玩具車與下面兩輛小車剛剛接觸時,發(fā)現(xiàn)下面的小車運動情況如圖所示A.則這個玩具車的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B.則這個玩具車的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C.則這個玩具車的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D.則這個玩具車的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10.如圖所示為擲出的實心球的運動軌跡,若球在最高點時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實心球?qū)ⅲǎ〢.保持靜止狀態(tài)B.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C.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D.豎直向下做加速直線運動11.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內(nèi)壁光滑的豎直圓筒,筒底固定一根彈簧。將一小球放置在彈簧上,靜止時位于A點(如圖乙)?,F(xiàn)將小球下壓至B點,并用此處的裝置鎖定(如圖丙)。解鎖后,小球向上彈出筒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乙中圓筒對桌面的壓力小于圖丙中的壓力B.圖乙中圓筒的重力與桌面對圓筒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圖丙中小球開始運動到脫離彈簧的過程中速度先變大后變小D.圖丙中小球開始運動到脫離彈簧的過程中速度一直變大12.一直升電梯運送重為G的小科上樓,經(jīng)歷先加速上升,再勻速上升,后減速上升的過程。如圖能正確反映這三個過程中,電梯底板對小科支持力大小變化情況的是()A. B.C. D.二、實驗題13.以下是課本上的幾個小實驗,請根據(jù)要求填空。(1)如圖甲,兩個表面光滑的鋁塊相互緊壓,會粘在一起,這說明分子之間存在;(2)如圖乙為比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總體積變化的實驗,要讓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在管的容積相同時應(yīng)選用內(nèi)徑較(粗、細)的玻璃管,試驗后發(fā)現(xiàn)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有;(3)如圖丙,是一個簡易驗電器,當帶電的塑料棒靠近輕質(zhì)鋁箔條的一端時,鋁箔條會偏轉(zhuǎn),這表明:帶電體具有的本領(lǐng),力能夠改變物體的,將塑料棒取走,鋁箔條由于不能立即停止轉(zhuǎn)動。14.用手邊的鉛筆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實驗。(1)如圖甲所示,手指壓鉛筆尖感到疼,因為力的作用是;(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勻速拉動放在桌面上的一本書,然后在書下墊幾支圓鉛筆,再勻速拉動,如圖乙所示。根據(jù)橡皮筋的比較兩種情況下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滾動摩擦滑動摩擦(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3)如圖丙所示,用兩手指水平壓住鉛筆的兩端。鉛筆靜止時,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平衡力(選填“是”或“不是”);(4)如圖丁所示,在使用手搖式削鉛筆機削鉛筆時,筆刀和鉛筆之間是摩擦(選填“滾動”、“滑動”或“靜”)。三、填空題15.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成功發(fā)射,在遨游太空時與“天宮一號”飛行器順利完成對接,并開展了一系列空間實驗。開啟了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新階段。(1)“神舟十號”繞地球飛行時,神舟十號內(nèi)的宇航員(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航天員進入天宮一號后,他的慣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在天宮一號不能做到的是。(填字母)A.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B.用溫度計測溫度C.用秒表測時間D.用天平測質(zhì)量16.如圖所示,小華把一根筷子插在玻璃杯中間,裝滿糙米壓緊并加少許水后,居然可以用筷子把裝糙米的玻璃杯提起來,這是因為:用糙米,通過增大摩擦;糙米吸水后發(fā)漲,通過增大摩擦。若吸水糙米重2N,玻璃杯重1N,當筷子提著糙米、杯子在空中靜止時,糙米對筷子的摩擦力為N,方向。17.同學(xué)們準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擇了甲、乙兩種規(guī)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圖所示的圖像。圖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發(fā)生的是彈性形變。若要制作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yīng)選彈簧,若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應(yīng)選彈簧(選填“甲”或“乙”)。18.一個物體的質(zhì)量是5kg,當把它吊在空中靜止時,它受到的拉力是N,若使它以1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它受到的拉力50N(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使它以2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它受到的拉力50N(填“大于、小于、等于”),若上升的過程中,繩子突然斷了,物體將會。(取g=10N/kg)四、實驗題19.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水平桌面上的鉤碼所受的重力。彈簧測力計從圖示位置開始向上緩慢提升,其示數(shù)F與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試解答下列問題。(1)鉤碼所受的重力為N;(2)當h=4cm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N,此時桌面對鉤碼的支持力是N;(3)若鉤碼上升了16cm,則手拉彈簧測力計上升的高度是cm。五、作圖題20.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圖:如圖,排球離開手后在空中繼續(xù)飛行,不考慮空氣阻力,畫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圖。21.一人站在電梯上隨電梯一起勻速上升,如圖所示,在圖中畫出人的受力示意圖。()22.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圖:如圖所示,一物塊靜止在粗糙的斜面上,請畫出它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示意圖。六、計算題23.“玉兔號”是中國首輛月球車,2013年12月2日中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將嫦娥三號探測器送入軌道,質(zhì)量是140千克“玉兔號”巡視器順利駛抵月球表面,物體在月球上也會受到重力(月球重力),大小相當于地球上重力的,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進行了測試。已知月球車在勻速直線行駛的過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為車重的0.2倍。求:(g取10N/kg,結(jié)果保留整數(shù))(1)在月球上“玉兔號”月球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在地球上測試時“玉兔號”月球車受到的牽引力是多大?七、實驗題24.物理實驗興趣小組的幾位同學(xué)探究“重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系”的實驗,表中數(shù)是記錄的實驗結(jié)果。所測物品金桔香蕉蘋果雞蛋西紅柿質(zhì)量205080100130重力0.20.50.811.3(1)在探究過程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2)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判斷的依據(jù)是;(3)本實驗需要多次測量,其目的是。25.如圖甲是小華同學(xué)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并通過調(diào)整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卡片(選填“翻轉(zhuǎn)”或“旋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的兩個力能否平衡。(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shè)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xué)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A.小卡片容易扭轉(zhuǎn)B.小書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5)小華在探究活動結(jié)束后想到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包括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那如何探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二力平衡條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實驗方案: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鉤碼在(選填“水平方向”、“豎直方向”或“任意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結(jié)論:物體靜止時的二力平衡條件同樣適用于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6)利用圖丙裝置(選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7)若將木塊換成彈簧測力計,左右兩側(cè)各懸掛重5N的砝碼,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N。26.小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華記錄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序號木塊放置情況接觸面情況接觸面所受壓力F壓/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拉/N1平放木板41.22平放木板61.83平放木板82.44平放棉布62.45平放毛巾62.8(1)在實驗操作中,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從而間接測出摩擦力大小,這樣做利用的是知識;(2)分析序號為1、2、3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F壓大小的關(guān)系式是;(3)通過分析序號為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4)某次實驗中拉動木塊由靜止到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0~3s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分析圖像可知:要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如果實驗時木塊受的拉力是1.8N,下列對木塊所處狀態(tài)的判斷,正確的是;A.始終靜止B.始終做勻速直線運動C.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27.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斜面實驗。讓同一小車滑到接觸面分別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觀察小車子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1)實驗應(yīng)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相同,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選填“轉(zhuǎn)換法”、“模型法”或“控制變量法”);(2)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在水平面上做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選填字母符號)。A.能用實驗直接驗證B.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28.小明和小華在十字路口等紅燈時看到一輛卡車、一輛小汽車和一輛摩托車并排停在白線的后面。綠燈一亮,三輛車同時啟動,小汽車沖在最前面,摩托車其次,卡車最慢。看到這一現(xiàn)象后,他們想到了一個問題:機動車啟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呢?通過對比分析,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可能與自身質(zhì)量有關(guān)。猜想2:可能與所受的牽引力和摩擦力有關(guān)。(1)提出猜想2的理論依據(jù)是:力是的原因;(2)小明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猜想1,小明多次改變磚塊的質(zhì)量,用彈簧測力計以恒定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動小車,使小車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記下2s內(nèi)小車離起點的距離s。請你指出該方案設(shè)計中存在的錯誤是;(3)小華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采用了圖乙的裝置探究小車啟動快慢與自身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小車所受摩擦力可以忽略),實驗時,小車沿水平方向做(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記下小車2s內(nèi)運動的距離s。若s越大,則表明小車啟動越;(4)小華正確實驗,測得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序號123456789小車和磚塊的總質(zhì)量m(kg)444888161616拉力的大小F(N)1241241242秒后小車離起點的距離s(cm)50100200255010012.52550①通過比較(填實驗序號)三次實驗可以論證猜想1。②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可得出當小車和磚塊的總質(zhì)量一定時,2秒內(nèi)小車運動的距離s與牽引力F成(選填“正比”或“反比”)。八、科普閱讀題29.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萬有引力牛頓發(fā)現(xiàn)的萬有引力定律是17世紀自然科學(xué)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和天體運動的規(guī)律統(tǒng)一了起來,對以后物理學(xué)和天文學(xué)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如圖所示,任意兩個物體間都有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相互吸引的力,這種力叫萬有引力,該引力大小與它們質(zhì)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中心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組成和其間介質(zhì)種類無關(guān),萬有引力的計算公式為,其中F表示兩個物體之間的r2引力,k表示萬有引力常量,m1表示物體1的質(zhì)量,m2表示物體2的質(zhì)量,r表示兩個物體中心之間的距離,兩個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在相距1米時的吸引力約為6.67×10﹣11N。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能離開太陽,地球?qū)ζ渖衔矬w的引力使物體不能離開地球。要離開地球,必須借助運載火箭發(fā)射,2018年12月8日,我國成功發(fā)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地球上物體受到的重力是萬有引力的表現(xiàn),重力大小幾乎等于物體與地球間的萬有引力。跟地球一樣,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體也會由于星球?qū)λ奈艿街赶蛟撔乔蚯蛐牡牧ΑH绻覀儼堰@些力也叫重力的話,那么,物體在某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不僅跟物體本身的質(zhì)量有關(guān),還跟該星球的質(zhì)量、半徑等因素有關(guān),由于不同的星球質(zhì)量和半徑各不相同,所以,同一個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1)下列現(xiàn)象的成因,與萬有引力無關(guān)的是。A.月球繞地球運動而不能飛離地球B.鐵絲很難被拉斷C.行星繞太陽運動而不能飛離太陽D.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落向地面(2)我們?nèi)我鈨蓚€同學(xué)之間也有引力,但我們的行動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這是因為我們之間(質(zhì)量/距離)較小,導(dǎo)致引力較小。(3)“嫦娥四號”探測器由地球飛向月球的過程中,地球?qū)μ綔y器的引力(變大/變小/不變)。(4)我們知道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約為10N,如果地球半徑約為6.67×106m,地球質(zhì)量約為kg。(5)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它的質(zhì)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直徑約為地球的4倍,則同一個物體在海王星上受到的重力(大于/等于/小于)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答案第=page1010頁,共=sectionpages1111頁答案第=page1111頁,共=sectionpages1111頁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ADCBDCAB題號1112答案CA1.C【詳解】A.在微觀粒子中,空間尺度從小到大的排列是:電子、原子核、原子、分子,所以電子的空間尺度比原子核小。故A錯誤;B.雪花漫天飛舞是宏觀固體顆粒的機械運動,而不是微觀分子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B錯誤;C.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比原子更小的電子,說明原子是可分的,故C正確;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錯誤。故選C。2.A【詳解】A.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是:G=mg=0.2kg×10N/kg=2N,故符合題意;B.一頭大象的質(zhì)量可達5t=5000kg,受到的重力大約是:G=mg=5000kg×10N/kg=50000N,故不符合題意;C.一個雞蛋的質(zhì)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是:G=mg=0.05kg×10N/kg=0.5N,故不符合題意;D.一張課桌的質(zhì)量在1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是:G=mg=10kg×10N/kg=100N,故不符合題意.3.A【詳解】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如果這幅畫的長邊和重垂線是平行的,則畫是豎直的(即放正),否則畫不豎直;所以為了把畫貼正,應(yīng)調(diào)整畫的位置,使畫的長邊與重垂線平行,也就是需要將畫的左邊調(diào)低一些,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4.D【詳解】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丙球與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即丙帶負電,因為甲丙相互排斥,因此甲帶負電,甲乙相互吸引,乙可能帶正電,可能不帶電.A.甲、乙兩球均帶正電與分析不相符;B.甲、乙兩球均帶負電與分析不相符;C.甲球帶正電、乙球一定帶負電與分析不相符;D.甲球帶負電、乙球可能不帶電與分析相符;5.C【詳解】A.質(zhì)量為9.8kg的物體所受重力G=mg=9.8kg×9.8N/kg=96.04N不等于1N,故A錯誤;B.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在同一地點,其重力相同。所以1t木材和1t鋼鐵受到的重力相等,故B錯誤;C.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物體所受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故C正確;D.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物體質(zhì)量與重力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故D錯誤。故選C。6.B【詳解】A.“孤掌難鳴”,表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離開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而單獨存在,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劃船時,用漿向后劃水,槳給水一個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對槳和船也施加了一個向前的力,這個力就是船前進的動力,則使船前進的施力物體是水,故B錯誤,符合題意;C.點心師傅將包子皮上捏出漂亮的花邊,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把雞蛋往碗沿上一磕,雞蛋就破了,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雞蛋對碗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碗對它的作用力,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7.D【詳解】A.因?qū)嶒炛幸厮椒较蚶矬w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在水平方向上讀數(shù),故實驗前要把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上調(diào)零,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B.在木塊上加放鉤碼,來增大壓力,此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C.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D.滑動摩擦力大小只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物體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無關(guān),故D錯誤,D符合題意。故選D。8.C【詳解】A.木塊在地面上受到向左的彈力,施力物體是彈簧,是由于彈簧發(fā)生了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A錯誤;B.木塊離開彈簧后,木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沒有變,所受滑動摩擦力是不變的,故B錯誤;C.釋放木塊后,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要大于木塊的滑動摩擦力,所以木塊會向左做加速運動,當彈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時,木塊的速度最大,彈簧繼續(xù)恢復(fù)原長的過程中,彈力小于滑動摩擦力,木塊做減速運動,所以木塊的速度先變大,后變小,木塊速度最快的位置在離開彈簧之前,故C正確;D.彈簧恢復(fù)原狀過程中,彈簧的形變逐漸減小,則彈簧的彈力減小,故D錯誤。故選C。9.A【詳解】從小車的運動情況可看出,小車受到玩具車車輪施加的力的作用,從而改變了兩個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前輪下面的小車向前運動,說明玩具車車輪給它施加了向前的摩擦力作用,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車同時給玩具車前輪施加了向后的摩擦力作用,即前輪受摩擦力方向向后;同理:后輪下面的小車向后運動,說明玩具車后輪給它施加了向后的摩擦力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車同樣給后輪施加了向前的摩擦力作用,即后輪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前.故B.C.D錯誤,A正確;10.B【詳解】圖中實心球運動到最高點時,仍然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若此時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小球?qū)⒀厮较蛴业姆较蜃鰟蛩僦本€運動,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1.C【詳解】A.以整體為研究對象,圖乙、丙對桌面的壓力相等,都等于圓筒、彈簧和小球的總重力,故A錯誤;B.圖乙中圓筒、彈簧和小球的總重力與桌面對圓筒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D.釋放后,小球開始運動到脫離彈簧的過程中先是彈力大于重力,到達A點時彈力等于重力,然后到脫離彈簧前重力大于彈力,所以小球的速度先變大,后變小,故D錯誤,C正確。故選C。12.A【詳解】一開始支持力等于重力,加速階段,支持力大于重力;勻速上升階段,為平衡狀態(tài),支持力等于重力;后減速上升,支持力小于重力,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3.引力細間隙/空隙吸引輕小物體運動狀態(tài)具有慣性【詳解】(1)[1]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會粘在一起,這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使它們不分開。(2)[2][3]因為分子間存在著間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別進入了對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了;實驗中,通過觀察玻璃管內(nèi)液面高度的變化反映液體體積的變化,當體積變化一定時,橫截面積越小,長度變化越大,所以為了讓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應(yīng)該選取內(nèi)徑較細的玻璃管。(3)[4][5][6]當帶電的塑料棒靠近靜止的鋁箔條一端時,鋁箔條會旋轉(zhuǎn)起來,說明鋁箔條受到了帶電塑料棒的吸引力的作用,這表明帶電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本領(lǐng);鋁箔條受到引力作用,由靜止變?yōu)檫\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將塑料棒取走,鋁箔條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不能立即停止轉(zhuǎn)動。14.相互的伸長長度小于是滑動【詳解】(1)[1]手指壓鉛筆尖,手對鉛筆尖有力的作用,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鉛筆尖對手有反作用力,手感到疼。(2)[2][3]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勻速拉動放在桌面上的一本書,這是滑動摩擦力,勻速時,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而然后在書下墊幾支圓鉛筆,再勻速拉動,是滾動摩擦力,同樣勻速此時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可以比較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來比較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的大小,而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又與伸長的長度有關(guān),故可以比較橡皮筋的伸長的長度間接判斷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的大小問題;從日常生活經(jīng)驗可以得出,比如推笨重的桌子,有輪子時很容易就推動了,而沒有輪子,很難推動,故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3)[4]鉛筆靜止時,對筆進行受力分析,筆受到了兩手指給其向左向右的壓力,筆靜止,那么向左向右的壓力相同,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也是相同的。(4)[5]在使用手搖式削鉛筆機削鉛筆時,鉛筆不動,筆刀向后滑動,那么筆刀和鉛筆之間是滑動的,故筆刀和鉛筆之間是滑動摩擦力。15.受非平衡力不變D【詳解】(1)[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神舟十號”繞地球飛行時,其運動方向時刻在發(fā)生改變,則運動狀態(tài)時刻發(fā)生改變,故神舟十號內(nèi)的宇航員受非平衡力作用。[2]慣性是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而質(zhì)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位置無關(guān),所以航天員進入天宮一號后,他的質(zhì)量不變,慣性不變。(2)[3]A.物體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不能測量物體的重力,但可以測量拉力,故A不符合題意;BC.溫度計、秒表的使用都不受重力影響,因此在太空中都可以進行測量,故BC不符合題意;D.天平的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利用的是左右兩個托盤受到的壓力相等來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由于在太空中的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所以物體對天平?jīng)]有壓力,無法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故D符合題意。故選D。16.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壓力3豎直向下【詳解】[1]糙米表面比較粗糙,用糙米,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2]糙米吸水后發(fā)漲,糙米之間相互擠壓,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3][4]當筷子提著糙米、杯子在空中靜止時,杯子和糙米整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兩個力大小相等,所以筷子對糙米的摩擦力為糙米對筷子的摩擦力與筷子對糙米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糙米對筷子的摩擦力為3N,方向豎直向下。17.甲乙【詳解】[1]由圖像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甲的伸長量大,彈簧較靈敏,可以用來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2]在相同拉力作用下,乙的伸長量小,勁度系數(shù)較大,適合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18.50等于等于先上升再下降【詳解】[1][2][3]物體的重力G=mg=5kg×10N/kg=50N當物體靜止或勻速下降、勻速上升時,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拉力都等于50N。[4]若上升的過程中,繩子突然斷了,物體由于慣性會先上升一段距離,又因為重力的作用而豎直下落,故物體將會先上升再下降。19.4.531.522【詳解】(1)[1]鉤碼離開桌面后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再變化,此時示數(shù)即為鉤碼所受重力大小,故鉤碼所受的重力為4.5N。(2)[2]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由圖象知:當h=6cm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5N,則每伸長1cm所需拉力為=0.75N/cm則當h=4cm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0.75N/cm×4cm=3N[3]當h=4cm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3N,此時鉤碼受重力、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桌面的支持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支持力等于重力減去拉力,即F支=G-F拉=4.5N-3N=1.5N(3)[4]由圖象知,手拉彈簧測力計上升的高度是16cm,鉤碼移動的距離s=16cm-6cm=10cm即將鉤碼移動的距離比彈簧測力計少6cm,則當鉤碼上升16cm時,手拉彈簧測力計上升的高度是s'=16cm+6cm=22cm20.【詳解】排球離開手后仍在空中繼續(xù)飛行,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過重心畫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21.【詳解】因為人站在勻速上升的電梯上,受重力和支持力為平衡力;過重心作豎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力(即支持力);如圖所示22.【詳解】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從木塊的重心開始,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并標明G,即為物體所受重力示意圖;物塊靜止在粗糙的斜面上,有沿斜面向下運動的趨勢,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從物體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如圖所示23.(1)233N;(2)280N【詳解】解:(1)“玉兔號”月球車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為“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為(2)月球車在地球上行駛過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為月球車在勻速直線行駛的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牽引力與摩擦阻力相等,即答:(1)在月球上“玉兔號”月球車受到的重力是233N;(2)在地球上測試時“玉兔號”月球車受到的牽引力是280N。24.天平彈簧測力計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是一個定值,為10N/kg尋找普遍規(guī)律,避免結(jié)論的偶然性【詳解】(1)[1][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需要測量物體的重力及質(zhì)量的大小,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彈簧測力計和天平。(2)[3][4]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是一個定值,為10N/kg,故可得出結(jié)論: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4)[5]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需要多次測量,其目的是尋找普遍規(guī)律,避免結(jié)論的偶然性。25.相反鉤碼個數(shù)旋轉(zhuǎn)不在同一直線上將小卡片從中間剪開D任意方向不變能5【詳解】(1)[1][2]小卡片兩端通過滑輪各掛一個鉤碼,兩個鉤碼由于重力通過繩子對小卡片施加了兩個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實驗時,可以通過調(diào)整鉤碼個數(shù)來改變拉力的大小。(2)[3][4]如果將卡片翻轉(zhuǎn)一個角度,它受到的兩個力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沒有發(fā)生改變,松手手小卡片是可以平衡的。如果將它旋轉(zhuǎn)一個角度,此時它受到的兩個國不在同一直線上,松手手卡片不能平衡。此實驗步驟中,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兩個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是驗證不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是否平衡。(3)[5]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兩個更小的卡片,觀察兩個更小卡片是否平衡。(4)[6]小華實驗用的小卡片重力小,可以忽略,懸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響;小明實驗用的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車和桌面之間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實驗要受到摩擦力影響,所以小華的實驗方案好,故D正確。(5)[7][8]探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二力平衡條件,為了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應(yīng)該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鉤碼在任意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此時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且等于物體的重力,則可以得出結(jié)論:物體靜止時的二力平衡條件同樣適用于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6)[9]因為小卡片很輕,重力可不計,左右兩側(cè)各通過一個定滑輪,定滑輪的位置雖然不等高,但是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時,小卡片還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照樣能完成實驗。(7)[10]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顯示的是其一端所受到的拉力,當它的左右兩側(cè)各懸掛重5N的砝碼,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5N。26.二力平衡f=0.3F壓2,4,52.0C【詳解】(1)[1]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摩擦力,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兩個力大小相等,所以可以通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間接測出摩擦力大小,這樣做利用的是二力平衡知識。(2)[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分析序號為1、2、3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F壓的比值均相等,即所以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F壓大小的關(guān)系式是(3)[3]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可知,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需保證壓力大小不變,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2、4、5三組實驗中,壓力大小相等,接觸面不同,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4)[4]由圖像可知,木塊與接觸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為2.0N,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8N,要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拉力至少要等于最大靜摩擦力,即至少要用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