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2D/wKhkGWefIBiAJFSVAAJP3ikAJ44940.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2D/wKhkGWefIBiAJFSVAAJP3ikAJ449402.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2D/wKhkGWefIBiAJFSVAAJP3ikAJ449403.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2D/wKhkGWefIBiAJFSVAAJP3ikAJ449404.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2D/wKhkGWefIBiAJFSVAAJP3ikAJ4494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唐律疏議》對監(jiān)察官員受財行為的入罪門檻非常低,受財一尺即予處罰,而“一尺”的數額要求基本上等同于沒有數額限制。《唐律疏議》的上述規(guī)定A.強調對官員的輕罪重罰B.有助于推動吏治的清明C.凸顯監(jiān)察官的政治地位D.逐漸杜絕官員職務犯罪2、撒切爾夫人在《撒切爾夫人回憶錄:唐寧街歲月》中提到:在1980年5月13日我向國會提出縮減公務員人數的長程目標時,公務員的總人數已減為70.5萬人。往后4年內,我們期望能減為63萬人。為實現此目標,以下措施可行的是()A.辭退部分不稱職的公務員B.裁撤部分部門和壓縮機構C.只需減少錄用數量,無須太大變動D.提請議會,更改公務員任用的法律3、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市是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名城,圖1是在當地7世紀的考古遺址壁畫上出現了尺寸巨大的唐高宗在上林苑獵豹和武則天在曲江池劃龍舟的場景。這可以證明()
A.唐代對周邊國家影響力巨大B.絲綢之路是唐代主要商路C.獵豹和龍舟等影響當地生活D.唐代皇帝曾巡行西域地區(qū)4、商湯滅夏之后,稱頌禹“久勞于外,有功于民”,并且繼續(xù)祭祀夏朝確立的土神。周武王滅商之后,封武庚(紂王的兒子)于朝歌(今河南淇縣),以主殷商的祭祀。湯武旨在()A.承襲前代制度B.直接控制地方部族C.減少政局動蕩D.強化同源共祖觀念5、下圖是有關學者據史傳統(tǒng)計的西晉時期被察舉者的社會出身情況統(tǒng)計表(除去作為綏撫手段被察舉的蜀吳人士);據此可知,西晉時期。
A.社會階層的固化性被削弱B.察舉制可以有效選拔人才C.選官逐漸向下層士人傾斜D.孝廉成為入仕的主要途徑6、德國文學家歌德說,羅馬法“如同潛入水下的一只鴨子,雖然一次次將自己隱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卻從來沒有消失,而且總是一次次抖擻精神更=飽滿地重新出現”,對此的正確理解應是,羅馬法A.是近代歐洲大陸國家法律的基礎B.為歐洲近代社會確立了行為規(guī)范C.所維護的民主制度歷史影響深遠D.不斷地改變了歐洲歷史發(fā)展方向7、某朝建立之初,士紳和庶民的發(fā)型、服飾依舊崇尚“胡俗"。開國君主乃下詔恢復固有傳統(tǒng),規(guī)定土紳百姓必須束發(fā),官員戴烏紗帽,并依身份穿著官定的朝服款式、圖案及布料:國子監(jiān)生、生員亦各訂有衣冠。這位皇帝最有可能是A.推動漢化的北魏孝文帝B.開創(chuàng)大定之治的金世宗C.革除蒙元習俗的明太祖D.懷柔漢人的清順治皇帝8、下圖是畫家程十發(fā)1956年創(chuàng)作的中國畫。描繪了工農兵大家庭齊聚一堂;正在聽一位老媽媽放聲歌唱的歡樂景象。該作品旨在。
圖3《歌唱祖國的春天》A.說明婦女成為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B.宣傳黨開展合作化運動的方針政策.C.強調城鄉(xiāng)差別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D.倡導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社會風尚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機制的沿襲與變革情況:。朝代。
特點。
地方。
沿革情況。
秦。
傳承開創(chuàng)。
郡縣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縣制,形成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
漢。
漢承秦制。
西漢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稱);
東漢:州;郡、縣。
漢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來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基礎上,漢武帝頒布(3)“_____”,_______。
東漢時“州”由監(jiān)察區(qū)變?yōu)樾姓^(qū);成為郡以上的一級政區(qū)。
隋。
承前啟后。
州;縣。
隋廢郡;由州直轄縣。
唐。
發(fā)展完善。
道;州、縣。
州的行政權力萎縮;
監(jiān)察區(qū)“道”(4)________________。
10、中國古代的國家政治治理。
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zhí)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xié)調的國家制度。其中治理國家的政治制度體系是共中的一個重耍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綱。(將字母分別填入相應空格中)
A.削弱地方權力與加強中央集權的地方官制。
B.選擇標準的演變與不斷制度化的趨勢。
C.君主專制下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
D.由官員兼任到設立專門機構的演變趨勢。
E;“家國一體”政治特點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綱中的“二”展開論述;可選擇下列哪三則材料?(選字母)
11、(一)官員的選拔。制度時期內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襲的制度,____世代壟斷高官薦舉功勞制春秋。
戰(zhàn)國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____授予官職“以法為教”
“以吏為師”秦朝向官吏學習____而為官察舉制漢代含義察舉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漢武帝時期形成漢武帝時期內容察舉指先考察而后推舉,重點考察被舉者在鄉(xiāng)里的輿論評價和為官能力,然后推薦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歲舉)和____(無固定時間)??茷闅q舉,有人數規(guī)定,有具體標準,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等。內容察舉指先考察而后推舉,重點考察被舉者在鄉(xiāng)里的輿論評價和為官能力,然后推薦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歲舉)和____(無固定時間)常科為歲舉,有人數規(guī)定,有具體標準,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等。評價為兩漢政權選拔了大批人才評價為兩漢政權選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積____為官和____等也是兩漢官員選拔制度的重要補充此外,積____為官和____等也是兩漢官員選拔制度的重要補充九品中正制魏晉。
南北朝背景東漢末年政治與社會秩序大亂,豪強大族控制地方選人權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內容在各州、郡設置____、____,中正根據家世、道德和才能評定州、郡士人的資品,分為九等,寫出評語。獲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內容在各州、郡設置____、____,中正根據家世、道德和才能評定州、郡士人的資品,分為九等,寫出評語。獲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評價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____。但后來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評價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____。但后來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12、民族交融往往通過戰(zhàn)爭;和親、改革與管理、經濟交往等方式實現。按照這種分類;與下列事件對應,填寫在答題紙上(填寫序號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設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進藏⑤建立榷場⑥設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戰(zhàn)爭
和親
改革與管理
經濟交往
13、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秦漢時期田賦秦朝“收泰半之賦”;漢高祖實行十五稅一的稅率,漢景帝改為三十稅一人頭稅秦朝的主要有口賦。漢朝的分口賦、算賦。漢朝還征收________稅秦朝的主要有口賦。漢朝的分口賦、算賦。漢朝還征收________稅徭役秦漢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種秦漢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種隋唐時期隋朝主要向民眾征收租調役唐朝實行________制,租、調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實行________制,租、調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畝征收地稅,按人丁、資產征收戶稅,分夏、秋兩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畝征收地稅,按人丁、資產征收戶稅,分夏、秋兩次征收宋朝征收兩稅,但________繁雜多變,往往超過正稅數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還經常再派發(fā)各種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還經常再派發(fā)各種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襲唐朝的租庸調與兩稅法,分別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稅糧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賦稅分夏稅、秋糧兩次征收。正統(tǒng)年間,江南部分稅糧折銀征收送赴北京,稱“________”明朝后期,張居正在全國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張居正在全國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規(guī)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帝實行“________”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約2000年的人頭稅徹底廢除,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束縛進一步減弱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約2000年的人頭稅徹底廢除,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束縛進一步減弱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4、魏晉時期開始實行租庸調制。A.正確B.錯誤15、布雷頓森林體系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世界金融貨幣秩序。A.正確B.錯誤16、特別行政區(qū)與民族自治區(qū)是具有獨立主權的實體。A.正確B.錯誤17、《戰(zhàn)爭與和平法》標志國際法誕生;()A.正確B.錯誤18、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別是開創(chuàng)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確立和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的標志。A.正確B.錯誤19、特別行政區(qū)與民族自治區(qū)是具有獨立主權的實體。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徑簡表(部分)
——摘編自王翠《從貴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徑的比較研究》材料二宋朝對在任官員的考核是對官員品德操守及才干績效的綜合評定。其中,“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位置。而“才干”的核驗要求官員填寫非常具體的“實跡”“實績”,以便日后核對??己酥贫仁┬羞^程中,日漸發(fā)展起程式化的傾向。較之規(guī)矩呆板的常規(guī)考核,監(jiān)察制度的實施相對活躍而有針對性。對于官吏的考察通過多條途徑進行:常規(guī)考課與特詔巡察并行、中央業(yè)務部門對地方相應機構考核與內部稽查并行、諸司、諸州互查互申、朝廷專使考察等??疾旖Y果向本人公開,以求得多種信息來源的相互印證?!幾栽婿吨腥A文明史》請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徑的變化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該變化趨勢的原因。
(2)據材料二,概括宋代對官員的考察機制的特點。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北魏孝文帝特別注重祭禮和婚禮。他把祭喪之禮提高到“勸孝為立教之本”的高度,通過立法矯正鮮卑賤老的舊俗,在人們心中熔鑄新的倫理道德。孝文帝太和七年(北魏孝文帝特別注重祭禮和婚禮。他把祭喪之禮提高到“勸孝為立教之本”的高度,通過立法矯正鮮卑賤老的舊俗,在人們心中熔鑄新的倫理道德。孝文帝太和七年(483477?481年),頒布詔令強調婚姻“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夫婦既親,然后父子君臣。禮義忠孝,于斯備矣”。孝文帝以儒家“明德、慎罰”的刑罰觀為據,經常躬自斷獄。孝文帝于太和元年至太和五年(492?494年)、十六年至十八年(484年)兩次組織修律,親自下筆定流徙限制,又屢詔改善獄政,限制枷杖,要求解決案件積壓問題。他擇人不拘出身和地域,為修律廣羅人才,法制改革收到取精用宏之效。孝文帝深知吏治好壞乃興廢之所由,于太和八年(493年)制定班祿制,同時降低計贓處死標準?!巴鞣ㄊ?,義贓二百匹大辟”改為“義贓一匹,枉法無多少皆死”。為釋滯時務,提高行政效率,太和十七年(499年)和二十三年(年)定官制,兩頒《職員令》,制定兩令“遠依舊籍魏晉,近采時宜南朝”,對百官職權和活動準則作出量和質的規(guī)定。
(1)根據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改革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幾脏囖如墩摫蔽盒⑽牡鄣姆ㄖ聘母铩吩u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4題,共24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支付方式越來越多,從以物易物到貨幣的出現,從現金到代金券的流行,從卡片支付到手機支付。這種變遷標志著人類交易活動趨于頻繁,也表現了人們交易中對支付便捷方式的訴求。
根據以上不同時代的支付方式演變過程,選取至少兩個以上支付方式,擬定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23、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材料關于傳統(tǒng),當代美國學者愛德華·希爾斯指出,它是圍繞人類的不同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一種對社會行為具有規(guī)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時也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積淀,它包括物質產品、思想觀念、慣例和制度。它使代與代之間、不同歷史階段之間保持了某種連續(xù)性和同一性,構成了一個社會創(chuàng)造與再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化密碼,并且給人類生存帶來了秩序和意義。關于傳統(tǒng),當代美國學者愛德華·希爾斯指出,它是圍繞人類的不同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一種對社會行為具有規(guī)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時也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積淀,它包括物質產品、思想觀念、慣例和制度。它使代與代之間、不同歷史階段之間保持了某種連續(xù)性和同一性,構成了一個社會創(chuàng)造與再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化密碼,并且給人類生存帶來了秩序和意義。
結合所學知識,圍繞“傳統(tǒng)”這個話題,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論題合理,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嚴密)——編自愛德華·希爾《論傳統(tǒng)》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fā)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制度須不斷生長,又定須在現實環(huán)境;現實要求下生長。制度決非憑空從某一種理論而產生,而系從現實中產生者。惟此種現實中所產生之此項制度,則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論與精神。理論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現實是此制度之血液營養(yǎng),二者缺一不可?!?/p>
——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1952年)根據材料,提取一個觀點。結合中國古代史或世界史的具體史實,就所提取的觀點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觀點,闡述須史論結合)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撰寫歷史文章需要參考歷史書目;某同學提供了一些參考書目,具體如下表:
根據所列參考書目,結合所學知識,擬定一個具體的文章名稱,并寫出文章概要。(要求:寫出所擬文章名稱,概要史實準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2題,共12分)26、簡述羅馬法的主要內容,評價它的作用、影響及利弊得失。27、史學界認為,16~18世紀是世界歷史的轉型時期。新興資產階級高舉“自由、平等和人權”的旗子,掀起了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民族獨立的一系列斗爭,在它的推動下,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進入嶄新的時代。(1)列舉16~18世紀歐美爆發(fā)“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民族獨立”的三個典型事件。
(2)1689年;英國采取了什么措施來限制國王的權力?開始確立起什么政治體制?
(3)“嶄新時代”的含義是什么?
(4)從你所列舉的典型事例中任選一個談談它的歷史意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B【分析】【詳解】
材料“《唐律疏議》對監(jiān)察官員受財行為的入罪門檻非常低,受財一尺即予處罰”體現的是唐朝法律對官員違法行為的嚴厲打擊,這有助于推動吏治的清明,B項正確;材料與輕罪重罰無關,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監(jiān)察官的政治地位,排除C項;在專制體制下,官員的腐敗行為不可能根除,排除D項。故選B項。2、C【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結合史料實證考查英國文官制度的發(fā)展。從材料中看到撒切爾夫人縮減公務員的目標是4年內從70.5萬人減為63萬人,縮減的人數不多,無須大的變化,最佳方案是減少新公務員的進入,4年內僅退休和離職的就有很多,故C項正確;辭退公務員和裁撤部門、壓縮機構都會引起不必要的騷動,不利于政局穩(wěn)定,不可取,排除A、B項;更改法律的結果成敗不定,也不可取,排除D項。3、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上的中亞名城,發(fā)現了7世紀時繪制的唐高宗上林苑獵豹和武則天曲江池劃龍舟的巨幅壁畫,可以用來證明唐代對周邊國家影響力巨大,A項正確;材料不足以說明絲綢之路是唐代主要商路,排除B項;材料并未體現獵豹和龍舟對當地人生活的影響,排除C項;唐代皇帝曾巡行西域地區(qū)與“唐高宗在上林苑獵豹和武則天在曲江池劃龍舟”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4、C【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湯、周武王在滅掉前朝后,安撫前代舊貴族,保留其信仰等做法,旨在減少政局動蕩,穩(wěn)定統(tǒng)治,C項正確;承襲前代制度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項;材料不足以說明商周統(tǒng)治者要直接控制地方部族,排除B項;商與夏、周與商屬于不同部落,并非同源共祖,排除D項。故選C項。5、A【分析】【詳解】
材料體現的是西晉時期下層士人被舉薦為官的人數比重較大,說明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局面受到削弱,A正確;察舉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B排除;從數據來看,當時的選官仍然向上層人士傾斜,C排除;魏晉時期的主要選官方式是九品中正制,D排除。故選A。6、A【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羅馬法的內容。根據所學內容可知;羅馬法的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代法律的先驅。故選A。
考點:古代希臘羅馬·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7、C【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明朝是在推翻元朝的基礎上建立的漢族王朝,因此根據材料“開國君主乃下詔恢復固有傳統(tǒng),規(guī)定士紳百姓必須束發(fā),官員戴烏紗帽,并依身分穿著官定的朝服款式、圖案及布料”可以判斷出是這位皇帝是除去蒙古習俗的明太祖,C正確;推動漢化的北魏孝文帝的說法與材料“開國君主乃下詔恢復固有傳統(tǒng)”相沖突,A排除;金世宗推動民族融合,與題干做法相反,而且其本身是少數民族政權,排除B;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而且清朝的開國皇帝是皇太極而非順治,排除D。8、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描繪了1956年工農兵大家庭齊聚一堂,正在聽一位老媽媽放聲歌唱的歡樂景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工農兵大家庭齊聚一堂,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D項正確;婦女成為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宣傳黨開展合作化運動的方針政策,當時三大改造已經完成,而且材料沒有體現出開展合作化的信息,排除B項;城鄉(xiāng)差別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故選D項。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國并行制;推行郡國并行制,使中央集權受到威脅,最終引發(fā)了七國之亂;后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強化了中央集權;唐朝時期州的行政權力萎縮,監(jiān)察區(qū)“道”逐漸演變?yōu)樾姓^(qū),權力擴大?!窘馕觥靠⑿兄仆菩锌⑿兄疲怪醒爰瘷嗍艿酵{“推恩令”中央集權得到加強逐漸演變?yōu)樾姓^(qū),權力擴大。10、略
【分析】【詳解】
(1)一;貴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時期的政治體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國一體”特點,所以1)應填E;二、根據材料中的皇權加強、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這里強調的是中央集權,所以二出應填C;且2)處應填A;三、標題是選官制度的演變,而中國的選官制度的標準經歷了從血緣到德才、門第和才學的演變,且不斷制度化,所以1)處應填B;四、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在封建社會初期往往由官員兼任,隨著歷史發(fā)展,后來設立專門機構進行監(jiān)察,所以1)處應填D。
(2)根據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圖“,反映的是秦代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下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有關,故B項正確;“清掣簽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強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下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有關,故C項正確;都護府是漢、唐時期中原王朝為監(jiān)護邊境各族而設置的軍事機構,有利于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故E項正確;“清民間匾額”反映的是科舉制的發(fā)展,與君主專制下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無關,故A項錯誤;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歷史,當時還未產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故D項錯誤?!窘馕觥浚?)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11、略
【分析】【詳解】
①結合所學可知;西周至春秋實行官位世襲的制度,貴族世代壟斷高官;
②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為薦舉功勞制,即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
③結合所學可知;秦朝實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官員選拔制度,即向官吏學習律令而為官;
④⑤結合所學可知;漢代實行察舉制,察舉指先考察而后推舉;
⑥⑦結合所學可知;察舉制分???歲舉)和特科(無固定時間)??茷闅q舉,有人數規(guī)定,有具體標準,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等;
⑧⑨結合所學可知;積功勞為官和征辟等也是兩漢官員選拔制度的重要補充;
⑩??結合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設置資品、大中正,中正根據家世、道德和才能評定州、郡士人的資品,分為九等,寫出評語。獲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結合所學可知,九品中正制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后來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窘馕觥抠F族軍功大小律令考察推舉??铺乜乒谡鞅儋Y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權12、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征伐匈奴屬于戰(zhàn)爭方式;文成公主進藏屬于和親方式;設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設宣政院屬于改革與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場屬于經濟交往的方式?!窘馕觥繎?zhàn)爭:①征伐匈奴;和親:④文成公主進藏;改革與管理:②設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設宣政院;經濟交往:⑤建立榷場。13、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朝的分口賦;算賦。漢朝還征收財產稅。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實行租庸調制,租;調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兩稅法,按田畝征收地稅,按人?。毁Y產征收戶稅,分夏、秋兩次征收。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征收兩稅,但附加稅繁雜多變,往往超過正稅數倍。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初賦稅分夏稅;秋糧兩次征收。正統(tǒng)年間,江南部分稅糧折銀征收送赴北京,稱“金花銀”。明朝后期,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康熙帝規(guī)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帝實行“攤丁入畝”。【解析】財產租庸調兩稅法附加稅募役法金花銀一條鞭法攤丁入畝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4、B【分析】【詳解】
唐朝開始實行租庸調制,故題目錯誤。15、A【分析】【詳解】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二戰(zhàn)后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世界金融貨幣秩序。故正確。16、B【分析】【詳解】
特別行政區(qū)與民族區(qū)域自治區(qū)都是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遵循憲法的前提下實施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是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特別行政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離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統(tǒng)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qū)域,故該說法錯誤。17、B【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戰(zhàn)爭與和平法》國際法”可知,《戰(zhàn)爭與和平法》是荷蘭法學家格勞秀斯創(chuàng)作的政治類著作,而國家法誕生的標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故題目錯誤。18、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里斯提尼改革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進入黃金時期。因此題干表述正確。19、B【分析】【詳解】
特別行政區(qū)與民族區(qū)域自治區(qū)都是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遵循憲法的前提下實施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是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特別行政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離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統(tǒng)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qū)域,故該說法錯誤。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6分)20、略
【分析】【詳解】
(1)趨勢:根據材料一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徑的變化趨勢是進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多;宰相出身從以門第;戰(zhàn)功為主到以科舉選拔為主;入仕途徑多樣化。原因結合所學內容可從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世家大族的衰落;科舉制的發(fā)展等方面進行總結概括。
(2)特點:根據“監(jiān)察制度的實施相對活躍而有針對性”得出得出考核和監(jiān)察相結合;根據“宋朝對在任官員的考核是對官員品德操守及才干績效的綜合評定”得出注重對德才的綜合考核;根據“要求官員填寫非常具體的‘實跡’’實績’”得出重視文檔資料;根據“考核制度施行過程中,日漸發(fā)展起程式化的傾向。較之規(guī)矩呆板的常規(guī)考核”考核走向程式化;根據“對于官吏的考察通過多條途徑進行”得出監(jiān)察形式多樣化;根據“考察結果向本人公開,以求得多種信息來源的相互印證”得出考察結果力求公開公正。【解析】(1)趨勢:進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多;宰相出身從以門第;戰(zhàn)功為主到以科舉選拔為主;入仕途徑多樣化。
原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世家大族的衰落;科舉制的發(fā)展。
(2)特點:考核和監(jiān)察相結合;注重對德才的綜合考核;重視文檔資料;考核走向程式化;監(jiān)察形式多樣化;考察結果力求公開公正。21、略
【分析】【詳解】
(1)特點:依據材料“北魏孝文帝特別注重祭禮和婚禮;通過立法矯正鮮卑賤老的舊俗,在人們心中熔鑄新的倫理道德”,得出注重禮制和倫理道德;依據材料“經常躬自斷獄”,得出以儒家思想來斷案;依據材料“兩次組織修律,親自下筆定流徙限制,又屢詔改善獄政,限制枷杖,要求解決案件積壓問題。他擇人不拘出身和地域,為修律廣羅人才,法制改革收到取精用宏之效”,得出修訂法律,解決案件積壓;光羅人才;改革效果明顯。
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鮮卑貴族內部的矛盾尖銳;漢文化對鮮卑族的影響;農民起義不斷;外部矛盾尖銳等。
(2)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為隋唐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加速了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解析】(1)特點:注重禮制和倫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來斷案;修訂法律,解決案件積壓;光羅人才;改革效果明顯;
原因:鮮卑貴族內部的矛盾尖銳;漢文化對鮮卑族的影響;農民起義不斷;外部矛盾尖銳等。
(2)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為隋唐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加速了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五、論述題(共4題,共24分)22、略
【分析】【詳解】
本題相對開放,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據材料中的內容可提取主題為論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推動支付方式的變革。闡述時選取宋元、明清時期,從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角度進行論述。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為市場提供了大量的產品,城市貿易及對外貿易的繁,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所以,紙幣、白銀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最后再總結,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為社會的進步和支付方式變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其他的角度言之有理亦可?!窘馕觥渴纠唬赫擃}:政策推動支付方式的變革。
闡述:可選取秦漢的貨幣政策;明朝張居正的改革,新中國成立后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等角度展開論述。
示例二:論題:思想觀念的變化影響支付方式的變革。
闡述:可選取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新時期思想;消費、價值等觀念的變化進行闡述。
示例三:論題:時代的進步(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推動支付方式的不斷革新。
闡述:言之有理即可23、略
【分析】【詳解】
根據題目要求,首先需要擬定論題,根據材料“它是圍繞人類的不同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一種對社會行為具有規(guī)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可以擬定論題為“傳承傳統(tǒng)對維護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然后結合所學西方人文主義的發(fā)展、英國憲政、中國儒家文化相關知識進行闡述,如:傳統(tǒng)是圍繞人類的不同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任何文明的延續(xù)都不能脫離傳統(tǒng)。對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傳承,14、15世紀產生了文藝復興時期批判封建神學的人文主義,在此基礎上出現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從而塑造了西方文化基因;近代英國“光榮革命”后,傳承了議會傳統(tǒng)、憲政和君主制傳統(tǒng),構建了符合英國國情的君主立憲制,保證了英國政局的長期穩(wěn)定和國家崛起。當代中國對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傳承,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大一統(tǒng)歷史傳統(tǒng)的傳承,有利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可見,傳統(tǒng)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無法割裂的血脈,傳承傳統(tǒng)對維護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示例二繼承傳統(tǒng)須與時俱進傳統(tǒng)是能使歷史階段保持連續(xù),促進文明延續(xù),但繼承傳統(tǒng)須與時俱進,傳承傳統(tǒng)和推動革新要相輔相成。古希臘人文精神反對迷信,喚醒了人類的自我意識,文藝復興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啟蒙運動提倡理性,體現了人文精神的與時俱進;近代英國“光榮革命”后,在傳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確立近代議會制、內閣制,實現了由專制走向民主、人治走向法治。當代中國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精神,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中國在繼承傳統(tǒng)大一統(tǒng)傳統(tǒng)的基礎上,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推進了我國政治文明建設。最后進行總結:總之,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要注意克服傳統(tǒng)的消極因素和不符合時代的落后因素,才能更好的推進歷史的發(fā)展。【解析】示例一傳承傳統(tǒng)對維護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傳統(tǒng)是圍繞人類的不同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任何文明的延續(xù)都不能脫離傳統(tǒng)。對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傳承,14、15世紀產生了文藝復興時期批判封建神學的人文主義,在此基礎上出現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從而塑造了西方文化基因;近代英國“光榮革命”后,傳承了議會傳統(tǒng)、憲政和君主制傳統(tǒng),構建了符合英國國情的君主立憲制,保證了英國政局的長期穩(wěn)定和國家崛起。當代中國對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傳承,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大一統(tǒng)歷史傳統(tǒng)的傳承,有利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梢姡瑐鹘y(tǒng)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無法割裂的血脈,傳承傳統(tǒng)對維護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示例二繼承傳統(tǒng)須與時俱進傳統(tǒng)是能使歷史階段保持連續(xù),促進文明延續(xù),但繼承傳統(tǒng)須與時俱進,傳承傳統(tǒng)和推動革新要相輔相成。古希臘人文精神反對迷信,喚醒了人類的自我意識,文藝復興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啟蒙運動提倡理性,體現了人文精神的與時俱進;近代英國“光榮革命”后,在傳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確立近代議會制、內閣制,實現了由專制走向民主、人治走向法治。當代中國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精神,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中國在繼承傳統(tǒng)大一統(tǒng)傳統(tǒng)的基礎上,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推進了我國政治文明建設??傊?,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要注意克服傳統(tǒng)的消極因素和不符合時代的落后因素,才能更好的推進歷史的發(fā)展。24、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題首先要根據材料內容總結論點,再結合所學圍繞論點展開論述即可。根據“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可知政治制度要針對現實進行適當的調整。結合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和完善等相關內容進行論述,言之有理即可。從其他的角度總結論點展開論述亦可。【解析】示例一。
觀點:政治制度要針對現實進行適當的調整。
闡述:政治制度只有結合時代環(huán)境不斷調整;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命力。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秦漢時實行三公九卿制,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實行二府三司制,通過不斷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君主專制不斷加強,政權的鞏固一定程度上對社會的穩(wěn)定;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7世紀中期,英國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革命后的英國保留了君主制和貴族制的傳統(tǒng),但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限制王權,結束王權專制,確立議會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后來根據現實需要,確立了責任內閣制,不斷進行議會改革,逐步形成了君主統(tǒng)而不治、議會至上的政治格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也是根據現實進行不斷調整的結果。
綜上;政治制度適應社會變化不斷進行調整,舊有的政治制度才不斷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示例二。
觀點:政治制度不能脫離原有的精神理論。
闡述:政治制度建立在一定的精神理論基石之上;法家思想提出中央集權;郡縣制,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秦朝實行“中央、郡、縣”三級,漢朝增加州及監(jiān)察區(qū),唐朝在州之上設“道”,元朝推行行省制度,雖歷代對地方管理方式不同,但都未改變秦以來中央對地方垂直管理的制度,未脫離中央集權制度的精神理論,這為中華文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與繁榮奠定了基礎。啟蒙運動時期提出社會契約、人民主權、三權分立的思想,美國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制定了1787年憲法,通過聯(lián)邦制、三權分立、民主共和三原則,把這些思想貫徹其中,最終實現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此后美國的社會制度雖有微調,但都未脫離這一核心,這也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社會的穩(wěn)定奠定了基礎。
綜上;合理的政治制度會適時而變,但不會脫離其原有精神理論。
示例三。
觀點:政治制度既要與理論結合;也要符合現實。
闡述:在中國封建社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長期保存在政治體制之中,但在不同的朝代,為了適應現實需要,政治制度也會不斷地發(fā)展創(chuàng)新。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漢朝的內外朝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明朝的廢丞相設內閣等,都是不同的朝代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的指導下,根據現實需要為加強皇權作出的嘗試,并將皇權一步步推向頂峰。在近代的英國,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的精神滲透在社會的制度中,從《大憲章》對王權的制約,經過1689年《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確立議會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再經責任內閣制,議會對內閣的制約,到1832年及以后議會改革,民眾獲得選舉權對議會權力的制約,都是權力制約與平衡精神的體現,同時不同時期權力制約的變化又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需要。
綜上,任何的政治制度,都以理論為內核,并根據現實的變動而變動。25、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唐代科舉制與士大夫之間的關系,考查學生獲取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Ethyl-4-methoxyamphetami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試劑-MCE-8599
- 2025年度商業(yè)門面使用權轉讓合同
- 2025年度電梯應急救援預案制定與演練合同
- 2025年度解除租賃合同解除條件爭議調解協(xié)議書
- 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管控制度
- 科技發(fā)展趨勢宇宙生命探索與地球應用
- 個人房屋租賃給企業(yè)合同范例
- 兩子女離婚財產分割合同范本
- 2025屆畢業(yè)生就業(yè)實習合同協(xié)議
- 個人委托代理合同書樣本
- 二零二五版電商企業(yè)兼職財務顧問雇用協(xié)議3篇
- 課題申報參考:流視角下社區(qū)生活圈的適老化評價與空間優(yōu)化研究-以沈陽市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統(tǒng)》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T-CISA 402-2024 涂鍍產品 切口腐蝕試驗方法
- DB11-T 291-2022日光溫室建造規(guī)范
-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淄博市高二(下)期末英語試卷(附答案詳解)
-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選修4-6初等數論初步全套課件
- 紀檢知識答題測試題及答案
- 創(chuàng)傷急救-止血、包扎課件
- 大數據背景下網絡輿情成因及治理
- 道教系統(tǒng)諸神仙位寶誥全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