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谥袑W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海南省海口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海南省??谥袑W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海南省海口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海南省??谥袑W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初一期末考試試卷?歷史說明:本卷為開卷考試卷,答題時可參閱教材或其他資料,必須獨立完成,不得傳遞資料或討論,否則以作弊論處??荚嚂r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選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列關于“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的歸納,最接近歷史真相的是()A.推行分封制,地方勢力膨脹 B.推行世襲制,皇帝能力低下

C.王朝末期統(tǒng)治殘暴或朝政腐敗 D.沒有處理好與犬戎部族的關系2.某課題組在探究“春秋戰(zhàn)國歷史”的過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商鞅變法”、“百家爭鳴”“鐵器的使用和推廣”。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大變革的時代B.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 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D.民族關系的發(fā)展3.如→右圖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項措施,該措施實施的根本目的是()A.使政令順利推行全國B.鞏固封建國家的統(tǒng)一C.促進各地文化的交流D.推動鑄幣技術的發(fā)展4.下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A.秦王嬴政時期B.秦始皇統(tǒng)治時C.秦二世統(tǒng)治時D.西漢建立初期5.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象征,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秦長城的起止點是(

)A.臨洮—咸陽 B.東?!]西 C.臨洮—函谷關 D.臨洮—遼東6.下圖選自某書的部分章節(jié)目錄。據(jù)此判斷,該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第二章消滅項羽,建立漢朝第三章確立典章,設立制度第四章休養(yǎng)生息,發(fā)展經濟秦始皇B.漢獻帝C.漢高祖D.漢武帝7.《漢書·景帝紀》記載:“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yè),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边@表明當時()A.經濟恢復社會穩(wěn)定B.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C.鹽鐵專賣平抑物價D.進入西漢王朝鼎盛時期8.漢武帝時,將京畿以外地區(qū)分為十三州部,設刺史,每年定期巡視所部郡國。漢武帝此舉是為了()A.分化王國力量B.提升儒學地位C.監(jiān)察地方勢力D.拓展統(tǒng)治范圍9.“他以堅韌不拔的勇氣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終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務。從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地方政權相繼歸漢,橫貫東西的絲綢之路亦由此開辟”?!八敝傅氖?)A.漢武帝B.張騫C.班超D.甘英10.下圖是絲綢之路示意圖,圖中的第一個方框和最后一個方框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它們是()

A.長安、大月氏 B.洛陽、安息 C.成都、大秦 D.長安、歐洲11.東漢初年,劉秀整頓吏治,合并郡縣;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允許北方少數(shù)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社會出現(xiàn)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歷史上稱為()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12.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朝臣不能正常地執(zhí)行職權。由此導致()A.百家爭鳴出現(xiàn)B.東漢政治腐敗走向衰亡C.民族政權并立D.藩鎮(zhèn)割據(jù)形成13.下列敘述與史實相符合的是()A.秦朝時有人在紙上繪畫 B.東漢時有人閱讀《史記》

C.西漢時有人信奉道教 D.西漢時有人閱讀《傷寒雜病論》14.曹操的詩句“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記錄了戰(zhàn)爭給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東漢末年,曹操為統(tǒng)一北方打下基礎的戰(zhàn)役是()A.赤壁之戰(zhàn)B.淝水之戰(zhàn)C.官渡之戰(zhàn)D.巨鹿之戰(zhàn)15.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各種聯(lián)系。下列幾組歷史事件,主要體現(xiàn)因果聯(lián)系的是(

)A.八王之亂——西晉衰落B.秦朝暴政——黃巾起義C.黃巾起義——西漢滅亡 D.官渡之戰(zhàn)——三國鼎立16.東晉的政治特點是門閥士族把持朝政,而著名的士族有來自瑯琊的王氏、來自穎川的庾氏、來自陳郡的謝氏,據(jù)歷史知識,分析這些中原士族紛紛南渡的原因是()A.漢末軍閥割據(jù),中原地區(qū)遭受戰(zhàn)爭破壞B.五胡亂華,北方戰(zhàn)亂不止C.南方經濟發(fā)展,江南社會安定D.孝文帝改革,中原經濟恢復發(fā)展17.成語典故是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下列史實與成語典故匹配的是(

)A.巨鹿之戰(zhàn)——投鞭斷流 B.官渡之戰(zhàn)——退避三舍C.赤壁之戰(zhàn)——東山再起 D.淝水之戰(zhàn)——草木皆兵18.學習歷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屬于純事實表述的是()A.商紂王荒淫無度,給武王伐商創(chuàng)造了機會B.項羽的剛愎自用導致了垓下悲歌C.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D.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數(shù)字19.右圖是出土于南京市的南朝青瓷蓮花尊,是同時期同類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我們可以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是(

)A.南朝社會安定 B.南方經濟已經超過北方C.文學藝術達到頂峰 D.南方制瓷工藝高超20.以下是一位同學繪制的某單元的知識結構示意圖,其中①處應為()

A.人口遷徙B.孝文帝改革 C.大運河的開通 D.經濟重心的南移二、材料分析題(共3小題,21題12分,22題13分,23題15分,共40分)21.秦漢是我國古代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鞏固的重要時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1)觀察材料一示意圖,回答秦朝在地方實行什么制度?該制度有何影響?(4分)材料二: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膨脹,對皇權構成嚴重威脅。漢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時千乘百騎,和天子一樣威風。(2)材料二反映了漢初社會的哪一問題?漢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決這個問題?(4分)材料三:秦漢疆域圖觀察材料三,西漢疆域與秦朝疆域相比,在西北地區(qū)有什么重大變化?并寫出該變化的影響。(4分)22.堅定文化自信,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中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部分)①王羲之《蘭亭集序》②司馬遷《史記》③賈思勰《齊民要術》④顧愷之《女史箴圖》⑤華佗“麻沸散”(1)請將材料一中的科技文化成就按照下表主題進行分類,將序號填寫到下面表格空白處。(只填序號即可,每空多填、少填、錯填均不得分)(4分)農學醫(yī)學史學藝術材料二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泛流行,據(jù)載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傳染病,其中傷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醫(yī)學,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寫出了傳世醫(yī)學巨著,確立了辨證論治的中醫(yī)臨床基本原則,做長沙太守時為方便百姓看病初一、十五他都在大堂上為百姓看病,后人尊稱他為“醫(yī)圣”。閱讀材料二,張仲景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質值得傳頌?(6分)材料三:在古代農業(yè)社會時代,中國是一個科技文化極為發(fā)達的國家.且在許多方面都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成果。而且從對外來講,古代科學技術長期領先于世界,對推動世界文明的進程和科技發(fā)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腥A民族在確立古代科技文化發(fā)展的方向和道路上,表現(xiàn)出鮮明的實用性特點。以能否直接服務于國家、應用于實際、直接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作為判斷科學技術價值的標準。(3)依據(jù)材料三,概括我國古代科技文化的特點。(3分)2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長期分裂時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時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政權更迭篇】材料一朝代更迭示意簡圖(1)觀察上面材料一示意圖,請你寫出①、②、③所對應的政權名稱。(3分)【民族關系篇】材料二(孝文帝)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薄猍北齊]魏收:《魏書》(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哪一項改革措施?(2分)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孝文帝改革有什么歷史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