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登鸛雀樓的讀后感_第1頁
古詩登鸛雀樓的讀后感_第2頁
古詩登鸛雀樓的讀后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登鸛雀樓的讀后感TOC\o"1-2"\h\u9649第一章走進《登鸛雀樓》:古詩背后的文化底蘊 129381第二章《登鸛雀樓》內容剖析:簡潔而深邃的詩意 115377第三章我的初讀感受:驚嘆于古詩的磅礴大氣 113633第四章從詩句“白日依山盡”看自然景象的描寫 222121第五章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深度感悟:哲理的啟示 226869第六章與其他登高詩的對比:《登鸛雀樓》的獨特之處 215029第七章這首詩對當代生活的意義:激勵不斷進取 39978第八章回味《登鸛雀樓》:經典永流傳的原因 3第一章走進《登鸛雀樓》:古詩背后的文化底蘊《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經典詩作。在古代,鸛雀樓可是個非常有名的地方,它是當時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游覽勝地。這首詩背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精神追求。就像唐代那個繁榮昌盛的時代,文化藝術蓬勃發(fā)展,詩人們熱衷于游歷名山大川,在自然中尋找靈感。鸛雀樓坐落在黃河之畔,黃河在中華文化里是母親河,孕育了無數(shù)的華夏文明。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看到眼前的壯麗景色,心中涌起無限的感慨,從而創(chuàng)作出這首千古絕唱。這不僅僅是一首簡單的寫景詩,更是那個時代文化的一個縮影,它承載著古人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宇宙、對人生哲理的摸索精神。第二章《登鸛雀樓》內容剖析:簡潔而深邃的詩意《登鸛雀樓》的詩句非常簡潔,“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倍潭潭畟€字,卻描繪出了一幅宏偉壯觀的畫面。詩的前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把夕陽西下,白日慢慢消失在山的那一邊,黃河奔騰不息流向大海的景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這讓我想起了李白在《將進酒》中描寫黃河的句子“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都是對黃河那磅礴氣勢的贊美。王之渙筆下的黃河,與夕陽相互映襯,一靜一動,畫面感極強。而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則是一種升華,從單純的寫景轉變成了富有哲理的表達。它簡潔地告訴人們,想要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就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高度。這種詩意的表達既不晦澀難懂,又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第三章我的初讀感受:驚嘆于古詩的磅礴大氣當我第一次讀到《登鸛雀樓》的時候,就被它的磅礴大氣所震撼。那種宏大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展開,白日緩緩落下,余暉灑在大地上,黃河滔滔不絕地流淌,仿佛能聽到那洶涌澎湃的水流聲。這和我以前讀過的一些婉約派的詩詞有很大的不同。婉約派詩詞多是描寫細膩的情感,像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側重于內心的情感世界。而《登鸛雀樓》則是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天地之間,給人一種胸懷天下的感覺。我仿佛能看到詩人站在鸛雀樓上,迎著風,眺望遠方,心中充滿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未知的摸索欲望。這種大氣磅礴的感覺,讓我對這首詩一讀再讀,每次讀都有新的體會。第四章從詩句“白日依山盡”看自然景象的描寫“白日依山盡”這一句對自然景象的描寫簡直是入木三分。詩人僅僅用了五個字,就把夕陽西下的畫面完美地勾勒了出來。白日,這個詞給人一種明亮而宏大的感覺,與后面的“依山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山,是靜止的,它像一個巨大的屏障,承載著即將落下的太陽。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山都有著特殊的意義。比如在陶淵明的《飲酒·其五》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是詩人寧靜田園生活的一種背景。而在《登鸛雀樓》里,山是太陽下落的依托。太陽逐漸靠近山邊,光線也開始變得柔和起來,那種漸漸消逝的感覺,就像是時間在悄悄溜走。這一句詩讓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麗,也讓我體會到詩人對自然細致入微的觀察。第五章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深度感悟:哲理的啟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兩句詩蘊含著非常深刻的哲理。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就像我們的視野被局限在一個小范圍內。比如在學習上,當我們只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我們的知識視野就很狹窄。但是如果我們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就像想要看到更廣闊的風景一樣,我們就需要不斷努力,去閱讀更多的書籍,參加更多的學習活動,這就相當于更上一層樓。這兩句詩不僅僅是在說登高望遠的事情,更是在鼓勵人們要有進取精神。就像很多成功的企業(yè)家,他們從一個小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開始,不斷學習新的管理知識、拓展業(yè)務領域,就是為了讓自己的企業(yè)發(fā)展得更好,看到更廣闊的市場前景。這就是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最好的詮釋。第六章與其他登高詩的對比:《登鸛雀樓》的獨特之處與其他登高詩相比,《登鸛雀樓》有著它獨特的魅力。比如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倍鸥Φ倪@首詩更多的是通過登高看到的景象,抒發(fā)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憂國憂民的情懷。而《登鸛雀樓》雖然也描寫了登高所見的景色,但它更側重于從景色中提煉出哲理。再看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表達的是一種孤獨和對歷史、宇宙的感慨。《登鸛雀樓》則不同,它簡潔明快,用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給人以啟示。它不像其他登高詩那樣情感過于沉重或者復雜,而是以一種簡潔而有力的方式,讓讀者在領略自然美景的同時還能收獲到人生的智慧,這就是它獨特之處所在。第七章這首詩對當代生活的意義:激勵不斷進取在當代生活中,《登鸛雀樓》依然有著重要的意義?,F(xiàn)代社會發(fā)展迅速,競爭非常激烈,如果我們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要有不斷進取的精神。就像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在創(chuàng)業(yè),他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但是如果他們能牢記“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哲理,就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放棄。例如那些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人,他們一開始可能只是有一個小小的創(chuàng)意,但是為了讓這個創(chuàng)意變成現(xiàn)實,他們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拓展人脈,尋找投資,一步步地把自己的事業(yè)做大做強。這首詩就像是一盞明燈,激勵著人們不斷超越自己,去追求更高的目標,去摸索更廣闊的世界。第八章回味《登鸛雀樓》:經典永流傳的原因《登鸛雀樓》能夠成為經典,流傳至今,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它的詩句簡潔易懂,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能夠很容易地理解詩中的含義。不像有些古代詩詞,用詞生僻,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它描繪的景象非常壯觀,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只要讀過這首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