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突破卷-植被與土壤
(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
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
(2024?四川綿陽?模擬預測)山西興縣地處黃土高原森林草原區(qū),境內丘陵棋布,溝壑縱橫。下圖為
該縣自溝壑底部到丘陵頂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圖。1999年以來,該縣實施了大規(guī)模退耕還林還
草工程,大范圍坡耕地轉為林草地,在植被覆蓋率提高、水土流失減弱的同時,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現(xiàn)了明
顯干燥化趨勢。完成下面小題。
1.該區(qū)域谷底的典型自然植被的特征是()
A.植物垂直結構復雜B.樹葉縮小為針狀,抗旱抗寒
C.春季發(fā)葉,秋冬季落葉D.森林常綠,革質葉片
2.該區(qū)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過程是()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資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發(fā)加劇,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變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蓋率增加
A.②玲④今①玲③B.④今③玲①玲②
C.④9②少①3③D.④玲①玲③玲②
(2024?山西晉中?三模)青桿是我國特有的常綠喬木,主要分布于華北地區(qū)及西北地區(qū)東部,多生長
于海拔1400?2800米地帶,其凋落物按照分解程度分為未分解層、半分解層和已分解層。下圖示意祁連山
某山地(海拔1800?3670米)不同海拔青桿林凋落物各層占比,甲、乙、丙表示由低到高的不同海拔。據(jù)
此完成下面小題。
3.青桿林凋落物累積和分解最快的季節(jié)分別是()
A.春季夏季B.冬季春季C.秋季冬季D.秋季夏季
4.該山地未分解層凋落物()
A.距離表層土壤最近B.原形可被辨識出來
C.結構已不可分辨D.顏色仍保持綠色
5.與乙海拔相比,該山地丙海拔凋落物已分解層占比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坡度較大B.氣溫較高C.土壤濕度較大D.地勢較低
(2024?黑龍江吉林?二模)園林土壤(基本處于種植池、車庫頂部等位置)作為一種有別于自然土或
農田土的特殊土壤,其理化特性受人為因素的影響非常大。下圖為“不同城市園林土壤與自然土壤pH值對
比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6.與當?shù)刈匀煌寥老啾龋鞘袌@林土壤()
A.有機質含量更高B.土壤透水性更差
C.生態(tài)系統(tǒng)更穩(wěn)定D.土層垂直分層更多
7.天津園林土壤和自然土壤pH值相近的原因是()
A.所處區(qū)域自然土壤鹽堿化B.園林土壤退化不嚴重
C.利用偏酸性水灌溉堿性土壤D.自然土壤和園林土壤同源
(2024?廣東佛山?二模)三峽水庫蓄水運行后水位周期性地在145m和175m間波動,形成水庫消落帶。
調查發(fā)現(xiàn),隨著水庫運行,消落帶土壤趨于貧瘠。下圖示意三峽水庫消落帶植被生物量、種類占比和累積
淹水時長隨高程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8.與145~155米高程相比,消落帶155~175米高程的植被()
A.根莖耐淹性更強B.一年生草本生物量更多
C.群落物種更單一D.多年生草本優(yōu)勢更明顯
9.消落帶土壤趨于貧瘠,主要是因為庫區(qū)水位的漲落會()
A.降低有機質分解速度B.加快成土母質形成
C.加快土層養(yǎng)分的流失D.降低土壤的含水量
(2024?江西景德鎮(zhèn)?二模)干旱區(qū)的沙埋會影響土壤氧含量、鹽度、濕度、營養(yǎng)狀態(tài)、土壤溫度等,
不同程度的沙埋影響荒漠植物的生長和生存。下表示意梭梭的輕度沙埋和非沙埋生長參數(shù)差異(輕度沙埋
指沙埋深度小于植株高度的四分之一,非沙埋指植株未遭受沙埋),完成下面小題。
物種生長環(huán)境株高(m)地徑(cm)平均冠幅(cm)葉面積指數(shù)根冠比
輕度沙埋1.687.55188.90.720.43
梭梭
非沙埋1.775.32149.460.660.56
10.推測隨著沙埋深度的增加會導致土壤()
A.透氣性降低B.礦物質減少C.黏粒含量增加D.酸性逐漸增大
11.由表可知輕度沙埋使得梭梭()
A.抑制生長B.根系更為發(fā)達C.增加吸收土壤養(yǎng)分D.水分利用效率低
12.輕度沙埋后的根冠比變化,會產生的影響是()
A.淺層土壤鹽分降低B.光合作用減弱
C.地表升溫明顯D.地徑生長受限
(2024?甘肅?二模)地處黃土高原的某農場在冬小麥種植地就翻耕和留茬免耕兩種耕作模式對土壤有機質
的影響進行了長期的對比實驗,兩種模式下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碳儲量和總有機碳儲量的對比結果如下圖
所示。完成下面小題。
13.與翻耕相比,留茬免耕在任何深度中土壤微生物碳儲量都較高,是由于免耕可以()
A.增強土壤透氣性B.保護土壤結構
C.增強土壤透水性D.降低土壤溫度
14.與留茬免耕相比,翻耕土層10~40cm深處的總有機碳儲量較大,主要是因為翻耕時()
A.冬小麥殘茬翻入該層B.冬小麥根系生長加快
C.深層土壤貯水量加大D.深層土壤透氣性改良
(2024?天津河西?二模)下表為吉林公主嶺和湖南祁陽甲、乙兩地土壤的基本數(shù)據(jù)。完成下面小題。
地點性質有機質(g/kg)氣(g/kg)磷(g/kg)pH值
甲(公主嶺)22.81.401.3922.17.6
乙(祁陽)13.61.071.0722.15.7
15.與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B.成土母質中礦物質含量較少
C.以常綠林為主,枯枝落葉少
D.土壤化學風化和淋溶作用弱
16.兩地進行土壤改良和養(yǎng)護的正確做法是()
A.甲一土壤中摻入沙子,增加透氣性
B.甲一減少糧食種植面積,退耕還草
C.乙一土壤中補充熟石灰,增施有機肥
D.乙一引淡水灌溉,有效抑制蒸發(fā)返鹽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2024?北京東城?一模)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土壤主題學習探究活動。閱讀圖文資料,回
答下列問題。(18分)
活動一分析案例,認識不同區(qū)域土壤肥力差異。
同學們查找了黑龍江省望奎縣和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qū)土壤的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望奎縣土壤肥力高于東川
區(qū)。圖為某同學制作的相關資料卡片。
126°36'c
"C降水量/E
/N400
/\300
200
.11I
—|Hh|—ioo
4710(備
昆明
1
望奎縣某地景觀東川區(qū)某地景觀
(1)從氣候、地形角度分析望奎縣土壤肥力高于東川區(qū)的原因。(6分)
活動二一模擬實驗,探究土壤的形成因素
同學們進行了土壤模擬實驗,表為土壤模擬實驗報告(部分)。
實驗目預期結果分
實驗照片實驗過程
的析
1.取兩份相同的土壤樣本(180克),
其中一份放入30克剪碎的枯枝落葉;
2.兩份土壤樣本各澆入100毫升水,
飛表層攪拌均勻,蓋上保鮮膜;
3.將兩份土壤樣本同時放入38℃恒溫箱,連續(xù)觀察記錄20天
的變化。
⑵填寫實驗目的和預期結果分析,完善實驗報告。(6分)
實驗目的—;預期結果分析—o
活動三依據(jù)土壤形成因素,解密土壤養(yǎng)護技術
同學們了解到,秸稈覆蓋還田和免耕播種技術是指秋天收獲后,將秸稈均勻覆蓋在農田上,春播時不
用翻耕,播種機直接在農田上播種的農業(yè)耕作技術。
⑶說明秸稈覆蓋還田和免耕播種技術對養(yǎng)護土壤的作用。(6分)
18.(2024?遼寧?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不同植被恢復類型對土壤水分及其時空結構會產生極大影響,某研究機構在黃土高原上選擇了兩個坡
面進行對比實驗。兩坡地形條件基本相同,但降水略有差異。下圖示意甲、乙兩坡經過30年恢復后兩種植
被恢復類型地(搭荒草地和人工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變化。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
24-
乙坡?刺槐林地坡
?刺槐林地坡21-口搭荒草地坡
口樗荒草地坡18-
15?
(1)指出研究人員應從哪些方面選擇地形條件相似的兩個實驗點。(4分)
⑵據(jù)圖說出兩種植被恢復方式對土壤水分影響的差異,并分析原因。(6分)
⑶簡述選擇降水不同的甲、乙兩地進行對比實驗的意義。(4分)
19.(2024?湖南衡陽?三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草原圍封是通過設置圍欄把退化的草原保護起來,使其不受外界干擾,從而恢復自然、提升生物量的
方式。希拉穆仁草原位于陰山北麓,屬典型荒漠草原。當?shù)氐姆拍翉姸葧Σ菰寥赖睦砘再|、養(yǎng)分循
環(huán)和營養(yǎng)元素供應等產生影響。為保護希拉穆仁草原生態(tài),當?shù)亟洑v了一定時間的圍封,圍封內和圍封外
區(qū)域草原的土壤性質有著明顯差異。表示意相同草原類型的圍封內和圍封外區(qū)域土壤平均容重和總孔隙度
特征對比,圖示意希拉穆仁草原不同植物群落根系生物量。
草原區(qū)域深度/cm平均容重〃(g-cm-3)總孔隙度/%
圍欄內0~200.8952.53
圍欄外0~201.0149.62
注: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單位體積原狀土壤中所含有的干土重量。
總孔隙度:土壤孔隙體積占土壤總體積的比例。
⑴簡述希拉穆仁草原土層深度和土壤有機碳的關系,并說明原因。(6分)
(2)說明希拉穆仁草原設置圍封區(qū)對草原土壤理化性質的改善作用。(6分)
⑶有其他研究發(fā)現(xiàn),草原圍封的時間超過一定年限反而會導致草原土壤的生物量下降,請分析該現(xiàn)象產生
的原因。(6分)
單元突破卷-植被與土壤
(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
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
(2024?四川綿陽?模擬預測)山西興縣地處黃土高原森林草原區(qū),境內丘陵棋布,溝壑縱橫。下圖為
該縣自溝壑底部到丘陵頂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圖。1999年以來,該縣實施了大規(guī)模退耕還林還
草工程,大范圍坡耕地轉為林草地,在植被覆蓋率提高、水土流失減弱的同時,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現(xiàn)了明
顯干燥化趨勢。完成下面小題。
1.該區(qū)域谷底的典型自然植被的特征是()
A.植物垂直結構復雜B.樹葉縮小為針狀,抗旱抗寒
C.春季發(fā)葉,秋冬季落葉D.森林常綠,革質葉片
2.該區(qū)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過程是()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資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發(fā)加劇,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變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蓋率增加
A.②玲④今①玲③B.④今③玲①玲②
C.④9②少①3③D.④玲①玲③玲②
【答案】1.C2.D
【解析】L讀圖可知,該區(qū)域位于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qū),是溫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的過渡地帶,
植被是森林草原區(qū),而圖中喬木位于谷底,水分條件好,地勢較低,氣溫較高,水熱較充足的條件下,自
然植被應為溫帶季風氣候條件下的植被-落葉闊葉林,該植被具有在春季發(fā)葉,秋冬季落葉的特點,C正確;
熱帶雨林地區(qū)的植物垂直結構復雜,A錯誤;具有樹葉縮小為針狀,抗旱抗寒的特征的植被是針葉林,B錯
誤;森林常綠,革質葉片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特征,該地位于秦嶺一淮河以北,森林以溫帶闊葉林為主,
D錯誤。故選C。
2.退耕還林還草導致該地植被覆蓋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導致坡面地下水資源短缺;坡面含水量
下降,森林生長的水分條件變差,導致林地退化,林地稀疏;隨著林地的稀疏化,地面接收太陽輻射增多,
使蒸發(fā)加劇,土壤變干,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劇土壤的干燥化過程。所以發(fā)生的先后過程是
④今①玲③玲②,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影響植被的因素主要包括:熱量、光照、降水、地形、水源、土壤、風力、人類活動。
(2024?山西晉中?三模)青桿是我國特有的常綠喬木,主要分布于華北地區(qū)及西北地區(qū)東部,多生長
于海拔1400?2800米地帶,其凋落物按照分解程度分為未分解層、半分解層和已分解層。下圖示意祁連山
某山地(海拔1800?3670米)不同海拔青桿林凋落物各層占比,甲、乙、丙表示由低到高的不同海拔。據(jù)
此完成下面小題。
3.青桿林凋落物累積和分解最快的季節(jié)分別是()
A.春季夏季B.冬季春季C.秋季冬季D.秋季夏季
4.該山地未分解層凋落物()
A.距離表層土壤最近B.原形可被辨識出來
C.結構已不可分辨D.顏色仍保持綠色
5.與乙海拔相比,該山地丙海拔凋落物已分解層占比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坡度較大B.氣溫較高C.土壤濕度較大D.地勢較低
【答案】3.A4.B5.C
【解析】3.由材料可知,青桿是常綠喬木,春季隨著新葉長出,老葉脫落較多,凋落物累積最快;影響森
林凋落物分解的因素主要有氣溫、濕度、海拔、坡向、坡度等,夏季溫度高、濕度大,凋落物分解最快。B、
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
4.未分解層位于凋落物最上部,距離表層土壤最遠,A錯誤;未分解層由新凋落的葉、細枝、莖、樹皮、
果實等組成,凋落物的原形和結構尚可辨識出來,B正確,C錯誤;已分解層植物的顏色不可保持,D錯誤。
故選Bo
5.溫度越高、濕度越大,凋落物分解越快,己分解層所占比重越大。假如丙地坡度較大,坡度越大,堆積
物越容易被侵蝕,已分解層厚度較低,A錯誤;由材料“甲、乙、丙表示由低到高的不同海拔"可知,丙地海
拔高于乙地。所以丙地氣溫較低,B、D錯誤;該山地位于西北地區(qū),氣候相對干旱,降水較少,但海拔高
處土壤濕度較大,有利于凋落物的分解,所以丙海拔凋落物已分解層占比較大,C正確。故選C。
【點睛】祁連山的青桿林是我國非常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青桿,也稱為祁連圓柏,是我國特有的樹種,
主要分布在祁連山海拔較高的區(qū)域。這片青桿林有著極高的生態(tài)價值和科研價值。青桿樹生長緩慢,但生
命力極強,能夠在高寒、干旱的環(huán)境中生存,并形成獨特的森林景觀。青桿林不僅為當?shù)氐囊吧鷦又参锾?/p>
供了重要的棲息地,還起到了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等重要的生態(tài)功能。止匕外,青桿林還具有很高的科研價
值。由于青桿樹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和生理特性,使其成為研究植物生態(tài)、植物生理等方面的重要對象。同時,
青桿林也是研究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問題的重要基地。然而,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加,祁連山的青
桿林也面臨著一些威脅。例如,過度放牧、亂砍濫伐等人類活動破壞了青桿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導致其數(shù)量和
質量都受到了影響。因此,加強對青桿林的保護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2024?黑龍江吉林?二模)園林土壤(基本處于種植池、車庫頂部等位置)作為一種有別于自然土或
農田土的特殊土壤,其理化特性受人為因素的影響非常大。下圖為“不同城市園林土壤與自然土壤pH值對
比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6.與當?shù)刈匀煌寥老啾龋鞘袌@林土壤()
A.有機質含量更高B.土壤透水性更差
C.生態(tài)系統(tǒng)更穩(wěn)定D.土層垂直分層更多
7.天津園林土壤和自然土壤pH值相近的原因是()
A.所處區(qū)域自然土壤鹽堿化B.園林土壤退化不嚴重
C.利用偏酸性水灌溉堿性土壤D.自然土壤和園林土壤同源
【答案】6.B7.A
【解析】6.城市園林土壤受人為活動影響大,比如踩踏、清掃落葉等,有機質含量通常較低,A錯誤;城
市園林土壤可能因人為干擾,比如地面硬化等,使得土壤透水性更差,B正確;自然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相對更穩(wěn)
定,城市園林受人為影響大,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較差,C錯誤;一般來說自然土壤的土層垂直分層更明顯,城
市園林土壤受人為活動破壞,土層垂直分層不一定更多,D錯誤。故選B。
7.天津所處區(qū)域自然土壤本身就榮喲出現(xiàn)鹽堿化,而園林土壤的灌溉也容易導致鹽堿化,所以園林土壤和
自然土壤pH值相近,A正確;園林土壤退化不嚴重與pH值相近關系不大,B錯誤;如果利用偏酸性水灌溉
堿性土壤,會使園林土壤pH值降低,與自然土壤差異會變大,C錯誤;根據(jù)材料可知,園林土壤理化特性
受人為因素的影響非常大,自然土壤和園林土壤同源不能很好地解釋二者pH值相近,D錯誤。故選A。
【點睛】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總稱。包括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和燥紅土等土類。我國熱帶、
亞熱帶地區(qū),廣泛分布著各種紅色或黃色土壤的酸性土。高溫多雨、濕熱同季的特點,使土壤的風化和成
土作用均很強烈,生物物質的循環(huán)十分迅速。鹽基高度不飽和,pH一般在4.5-6。同時鐵鋁氧化物有明顯積
聚,土壤酸瘦。可通過正確施肥,注意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墒┯檬?,調節(jié)pH來減少某些重金屬元素
危害。東南丘陵地區(qū)的酸性紅壤適宜種植茶樹等酸性作物。
(2024?廣東佛山?二模)三峽水庫蓄水運行后水位周期性地在145m和175m間波動,形成水庫消落帶。
調查發(fā)現(xiàn),隨著水庫運行,消落帶土壤趨于貧瘠。下圖示意三峽水庫消落帶植被生物量、種類占比和累積
淹水時長隨高程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8.與145~155米高程相比,消落帶155~175米高程的植被()
A.根莖耐淹性更強B.一年生草本生物量更多
C.群落物種更單一D.多年生草本優(yōu)勢更明顯
9.消落帶土壤趨于貧瘠,主要是因為庫區(qū)水位的漲落會()
A.降低有機質分解速度B.加快成土母質形成
C.加快土層養(yǎng)分的流失D.降低土壤的含水量
【答案】8.B9.C
【解析】8.根據(jù)圖示可知,與145-155米高程相比,消落帶155-175米高程的植被累積淹水時長短,說明
該范圍植被根莖耐淹性更弱,A錯誤;據(jù)圖示生物量曲線可知雖然在145-150米高程內以多年生草本為主,
但該區(qū)域生物量小,而生物量較大的155-175米高程范圍內是以一年生草本為主,所以推斷與145~155米高
程相比,消落帶155~175米高程的植被一年生草本生物量更多,B正確;該區(qū)域生物總量更多,群落物種更
豐富,C錯誤;該區(qū)域一年生草木總體生物量更大,優(yōu)勢更明顯,D錯誤,故選B。
9.庫區(qū)水位的反復漲落增強了流水侵蝕作用,加快了土層養(yǎng)分的流失,導致土壤趨于貧瘠,C正確;有機
質分解速度主要與微生物活動和氣溫有關,與庫區(qū)水位的漲落關系不大,A錯誤;成土母質遠離消落帶土壤,
且成土母質與土壤肥力關系不大,B錯誤;庫區(qū)水位的漲落不會降低土壤的含水量,D錯誤。故選C。
【點睛】水庫削落帶防治在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加強對削落帶生態(tài)環(huán)境管理與規(guī)劃、大力建設植被生態(tài)工
程、建立預防預警監(jiān)測系統(tǒng)。鼓勵庫區(qū)兩岸農村在出露期耕種會導致庫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
(2024?江西景德鎮(zhèn)?二模)干旱區(qū)的沙埋會影響土壤氧含量、鹽度、濕度、營養(yǎng)狀態(tài)、土壤溫度等,
不同程度的沙埋影響荒漠植物的生長和生存。下表示意梭梭的輕度沙埋和非沙埋生長參數(shù)差異(輕度沙埋
指沙埋深度小于植株高度的四分之一,非沙埋指植株未遭受沙埋),完成下面小題。
物種生長環(huán)境株高(m)地徑(cm)平均冠幅(cm)葉面積指數(shù)根冠比
輕度沙埋1.687.55188.90.720.43
梭梭
非沙埋1.775.32149.460.660.56
10.推測隨著沙埋深度的增加會導致土壤()
A.透氣性降低B.礦物質減少C.黏粒含量增加D.酸性逐漸增大
11.由表可知輕度沙埋使得梭梭()
A.抑制生長B.根系更為發(fā)達C.增加吸收土壤養(yǎng)分D.水分利用效率低
12.輕度沙埋后的根冠比變化,會產生的影響是()
A.淺層土壤鹽分降低B.光合作用減弱
C.地表升溫明顯D.地徑生長受限
【答案】10.A11.C12.A
【解析】10.由材料"干旱區(qū)的沙埋會影響土壤氧含量、鹽度、濕度、營養(yǎng)狀態(tài)、土壤溫度等”進行推測,沙
埋深度增加,土壤受上覆沙層的重力壓實下,孔隙度減少,透氣性降低,A正確;沙埋不會影響土壤的組成
和質地,即礦物質、黏粒含量不會,BC錯誤;土壤的酸堿度主要受降水的影響,干旱地區(qū)的土壤呈堿性,
沙埋深度增加土壤的濕度增加,并不會影響到土壤的酸堿度的變化,該地土壤應為堿性土,D錯誤。故選A。
11.讀表可知,輕度沙埋后,梭梭的株高更矮,但地徑、平均冠幅、葉面積指數(shù)均要更高,由此可知,輕
度沙埋使梭梭生長狀況更好,說明梭梭能夠從土壤中汲取的養(yǎng)分及水分更多,C正確,AD錯誤;輕度沙埋
后梭梭的平均冠幅、葉面積指數(shù)均高于非沙埋,根冠比低于非沙埋,說明輕度沙埋后的梭梭地面生物量生
長優(yōu)于地下生物量(根系),植物根系沒有更發(fā)達,B錯誤。故選C。
12.讀表可知,輕度沙埋后梭梭的根冠比下降,是由于平均冠幅增加,遮陽作用明顯,冠層下地表降溫明
顯,蒸發(fā)減弱,淺層土壤鹽分降低,A正確,C錯誤;平均冠幅增加,光合作用增強,B錯誤;地徑更大,
說明輕度沙埋后生長更快,D錯誤。故選A。
【點睛】土壤的鹽堿性與降水的關系十分密切,但并不是所有地區(qū)的土壤的鹽堿性都是受降水量來決定。
土壤之所以有酸堿性,是因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氫離子和氫氧離子。當氫離子的濃度大于氫氧離子的濃
度時,土壤呈酸性;反之呈堿性;兩者相等時則為中性。
(2024?甘肅?二模)地處黃土高原的某農場在冬小麥種植地就翻耕和留茬免耕兩種耕作模式對土壤有機質
的影響進行了長期的對比實驗,兩種模式下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碳儲量和總有機碳儲量的對比結果如下圖
所示。完成下面小題。
13.與翻耕相比,留茬免耕在任何深度中土壤微生物碳儲量都較高,是由于免耕可以()
A.增強土壤透氣性B.保護土壤結構
C.增強土壤透水性D.降低土壤溫度
14.與留茬免耕相比,翻耕土層10~40cm深處的總有機碳儲量較大,主要是因為翻耕時()
A.冬小麥殘茬翻入該層B.冬小麥根系生長加快
C.深層土壤貯水量加大D.深層土壤透氣性改良
【答案】13,B14.A
【解析】13.翻耕更能增加土壤透氣性,A錯誤;免耕秸稈還田條件下,土壤擾動較少有利于微生物在土壤
表層繁殖、積累,并保護土壤結構,B正確;改良土壤微生物生存環(huán)境需要儲水而不是透水,C錯誤;免耕
土壤水分含量高,溫度變化較小,D錯誤。故選B。
14.免耕時,表層土壤總有機碳儲量有所增加,這主要歸因于在免耕條件下,土壤結構得到改善,有機質
的分解與流失較少。而翻耕能夠把麥茬翻入土壤深層,并隨時間分解,從而提高土壤10-40cm土層總有機
碳含量,A正確;冬小麥根系生長加快是碳儲量的結果,并不屬于原因,B錯誤;深層土壤的貯水量并不會
隨著翻耕增加,C錯誤;深層土壤的透氣性改良并不會增加有機碳的儲量,D錯誤。故選A。
【點睛】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是判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有機質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枯枝落葉,有機質的支
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導致的流失等。
(2024?天津河西?二模)下表為吉林公主嶺和湖南祁陽甲、乙兩地土壤的基本數(shù)據(jù)。完成下面小題。
地點性質有機質(g/kg)氣(g/kg)磷(g/kg)pH值
甲(公主嶺)22.81.401.3922.17.6
乙(祁陽)13.61.071.0722.15.7
15.與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B.成土母質中礦物質含量較少
C.以常綠林為主,枯枝落葉少
D.土壤化學風化和淋溶作用弱
16.兩地進行土壤改良和養(yǎng)護的正確做法是()
A.甲一土壤中摻入沙子,增加透氣性
B.甲一減少糧食種植面積,退耕還草
C.乙一土壤中補充熟石灰,增施有機肥
D.乙一引淡水灌溉,有效抑制蒸發(fā)返鹽
【答案】15.A16.C
【解析】15.由材料可知,乙為湖南祁陽,氣候濕熱,生物循環(huán)快,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機質含量
低,A正確;有機質的多少與成土母質中礦物質含量無關,B錯誤;乙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以常綠林
為主,但常綠林的養(yǎng)分循環(huán)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枯枝落葉,C錯誤;乙地濕熱,降水多,土壤化學風化作
用和淋溶作用強,D錯誤。故選A。
16.由材料可知,甲地位于東北,土壤類型為黑土,土質較疏松,不需要摻入沙子。摻入沙子,增加透氣
性主要是針對黏性重通氣性差的紅壤,A錯誤;減少糧食種植面積退耕還草,屬于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不
是土壤改良和養(yǎng)護的方法,B錯誤;乙地為紅壤,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且呈酸性,補充熟石灰,增施有機肥
可以改良肥力,C正確;鹽堿地的改良方法是引淡水灌溉,抑制蒸發(fā)返鹽,乙地土壤鹽堿化并不嚴重,D錯
誤。故選C。
【點睛】影響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質(決定了土壤礦物質成分和養(yǎng)分狀況)、生物因素(有機質的提
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對有機質的分解速度)、氣候因素(濕熱地區(qū)土壤化學風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強,冷濕
環(huán)境有利于土壤有機質的積累),時間因素(影響土壤層的厚度)以及人為因素等。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2024?北京東城?一模)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土壤主題學習探究活動。閱讀圖文資料,回
答下列問題。(18分)
活動一分析案例,認識不同區(qū)域土壤肥力差異。
同學們查找了黑龍江省望奎縣和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qū)土壤的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望奎縣土壤肥力高于東川
區(qū)。圖為某同學制作的相關資料卡片。
望奎縣某地景觀東川區(qū)某地景觀
(1)從氣候、地形角度分析望奎縣土壤肥力高于東川區(qū)的原因。(6分)
活動二一模擬實驗,探究土壤的形成因素
同學們進行了土壤模擬實驗,表為土壤模擬實驗報告(部分)。
實驗目預期結果分
實驗照片實驗過程
的析
1.取兩份相同的土壤樣本(180克),
其中一份放入30克剪碎的枯枝落葉;
2.兩份土壤樣本各澆入100毫升水,
表層攪拌均勻,蓋上保鮮膜;
3.將兩份土壤樣本同時放入38℃恒溫箱,連續(xù)觀察記錄20天
的變化。
⑵填寫實驗目的和預期結果分析,完善實驗報告。(6分)
實驗目的—;預期結果分析—o
活動三依據(jù)土壤形成因素,解密土壤養(yǎng)護技術
同學們了解到,秸稈覆蓋還田和免耕播種技術是指秋天收獲后,將秸稈均勻覆蓋在農田上,春播時不
用翻耕,播種機直接在農田上播種的農業(yè)耕作技術。
⑶說明秸稈覆蓋還田和免耕播種技術對養(yǎng)護土壤的作用。(6分)
【答案】⑴望奎縣比東川區(qū)年均溫低,分解作用緩慢,有利于有機質積累;望奎縣比東川區(qū)降水量小,淋
溶作用弱,土壤養(yǎng)分流失少;望奎縣比東川區(qū)地勢平坦,水土流失較少等。(6分)
(2)實驗目的:主要探究生物對土壤形成的影響。預期結果分析:在其他因素相同情況下,枯枝
落葉多,土壤的有機質來源豐富,影響土壤有機質含量。(6分)
⑶秸桿還田,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減少蒸發(fā),增加土壤水分;保護土壤免受風蝕和水蝕,減少養(yǎng)分流
失等。(6分)
【分析】本題以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的土壤主題學習探究活動為材料,設置3道小題,涉及影
響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養(yǎng)護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
力,體現(xiàn)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yǎng)。
【詳解】(1)結合有機質積累和分解(流失)等角度展開分析。對比兩地氣溫曲線可知望奎縣比東川區(qū)年
均溫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機質分解作用緩慢,有利于有機質積累;對比兩地降水量可知望奎縣比東川區(qū)
降水量小,淋溶作用弱,土壤養(yǎng)分淋溶流失的量更少;從地形角度看,望奎縣位于平原地區(qū),地形平坦,
比而東川區(qū)起伏不平,因此望奎縣水土流失較少等。
(2)結合實驗過程可知,該實驗主要是對比了含枯枝落葉的土壤和不含枯枝落葉的土壤在相同的濕度和溫
度條件下的變化差異,因此實驗目的是主要探究生物對土壤形成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生物是土壤
有機質的中澳來源,因此預期結果分析為在其他因素相同情況下,枯枝落葉多,土壤的有機質來源豐富,
影響土壤有機質含量。
(3)秸桿還田,秸稈可以為土壤提供有機質,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免耕不會使土壤變得很疏松,可以
降低土壤的透氣性,減少蒸發(fā),增加土壤水分;免耕的土壤更加緊實,還可以保護土壤免受風蝕和水蝕,
減少養(yǎng)分流失等。
18.(2024?遼寧■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不同植被恢復類型對土壤水分及其時空結構會產生極大影響,某研究機構在黃土高原上選擇了兩個坡
面進行對比實驗。兩坡地形條件基本相同,但降水略有差異。下圖示意甲、乙兩坡經過30年恢復后兩種植
被恢復類型地(播荒草地和人工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變化。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
24「乙坡.刺槐林地坡
,刺槐林地坡21■口播荒草地坡
口樗荒草地坡18-
15-
(1)指出研究人員應從哪些方面選擇地形條件相似的兩個實驗點。(4分)
(2)據(jù)圖說出兩種植被恢復方式對土壤水分影響的差異,并分析原因。(6分)
⑶簡述選擇降水不同的甲、乙兩地進行對比實驗的意義。(4分)
【答案】(1)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山坡坡長。(4分)
(2)差異:播荒草地土壤水分含量顯著高于人工刺槐林地,降水越多差異越顯著。
原因:黃土高原降水較少,人工刺槐林植株高大,蒸騰作用強。(8分)
⑶降水差異影響土壤水分含量;在不同降水條件下,兩種植被類型涵養(yǎng)水源能力的差別一致,可排除降水
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4分)
【分析】本題以不同植被恢復類型對土壤水分及其時空結構分布圖為材料設置題目,涉及地貌考查、土壤
的影響因素等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詳解】(1)不同地形的坡度越大,坡長越長,土壤中的水分流速越快,越不易存留;不同的坡向會對光
照的接收產生不同的效果,從而使土壤蒸發(fā)產生差異;海拔高度越高,氣溫越低,土壤水分蒸發(fā)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道210西安過境公路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深??碧皆O備租賃協(xié)議
- 濟鋼股份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刨花流量計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螺旋式普通晶閘管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薄層液基細胞涂片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黑金屬水基防銹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圓煙灰缸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全國粵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五課《插入對象》教學設計
- 生產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版校園樂器銷售代理與服務協(xié)議3篇
- DB11-T 1004-2023 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檢查評定技術規(guī)程
- 2024-2025年天津河西區(qū)七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預制板粘貼碳纖維加固計算表格
- 2025年海南農墾自然資源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筆試題
- 2023CSCO兒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診療指南
- 醫(yī)療垃圾轉運流程
- 礦棉板模板施工合同
- DB31∕T 1148-2019 水量計量差錯的退補水量核算方法
- 2025蛇年元旦晚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