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詩歌閱讀之語言類(答題模版)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詩歌閱讀之語言類(答題模版)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詩歌閱讀之語言類(答題模版)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詩歌閱讀之語言類(答題模版)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詩歌閱讀之語言類(答題模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型21詩歌閱讀之語言類

???Si

命題特點

鑒賞詩歌的語言,除了理解詩歌語言的字面意義之外,還要分析語言的表達效果,進而賞析詩歌表情

達意的語言特色。從歷年的高考試題看,對詩歌語言的鑒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品味關(guān)鍵詞(煉字).包括賞析詩眼

2賞析關(guān)鍵句(煉句)

3.賞析語言風格。

我們還要看到,詩歌鑒賞實際上不是只是鑒賞語言,它與表達技巧、鑒賞形象和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情

感價值觀有直接的關(guān)系。比方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鑒賞這句話,這是煉句試題,①

這句話意思是問我的哀愁有多少?就像那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無綿無盡。②這句詩運用了比喻絕設問的

修辭手法,把“愁”比喻成一江春水,又是一個設問句。③還是以景結(jié)情,用一句詩句來體現(xiàn)李煜的國恨

家仇,還有對往昔的追憶。修辭手法和以景結(jié)情其實也是表達技巧之一,也是表達詞人寫此首詞所要表達

的思想情感。所以說詩歌鑒賞是形象、語言、技巧和主旨融合在一起的,只是看從哪個角度去理解。

考點一煉字型語言類

古典詩歌煉字的規(guī)律

1、從位置上來說

五言詩的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七言詩的第二字、第五字、第七字,常常是詩人煉字的常見位置。

2、從詞性上來說

詩人煉字時常會在“動詞”和“形容詞”上下功夫,當然也有煉數(shù)詞、煉副詞的。

(1)煉動詞

動詞,如果用得精準,便具有凝練、形象、生動傳神的效果,詩歌中一些“多義”和“活用”的動詞,

往往是命題考查的重點。

在鑒賞詩歌時,一要重點關(guān)照動詞。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nèi)容。詩歌中的動詞,一是一般

動詞,二是活用動詞

①一般動詞

【例11陶潛:悠然“見”南山(聯(lián)系修飾語"悠然”考慮)“見”字表現(xiàn)出自然而然的悠閑。

【例2】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感受情趣)“鬧”字把無聲的姿態(tài)描摹得好像有聲音,寫

盡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

②活用動詞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將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活用為動詞來寫景抒情,豐富意蘊,

強化情感。這些詞,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

【例1】周邦彥“風老鶯雛,雨肥梅子”雛鶯在風中長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寫出了其形態(tài),又見出

其動態(tài)。

【例2】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與“綠”道出了感嘆時光匆匆,春光易逝的

這份兒“著色的思緒”。

以上詩句中的“老”、“肥”、“綠”、“紅”,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

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

例:云破月來花弄影。一一(張先《天仙子》)

“弄”字,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態(tài)。

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濺”“驚”二字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于國家分裂、國事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

心,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痛苦。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評價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境界全出?!闭埛治銎?/p>

妙處?

鬧,熱鬧。(步驟一)當它在詩句中與“紅杏”和“春意”組合在一起時,表現(xiàn)的正是春意盎然,春

光爛漫之意。此處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春光無限的意境之美,(步驟二)表達了詩人對明媚

春光的喜愛之情。(步驟三)

【例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早上五盤嶺①

岑參

平旦驅(qū)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①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中的“斗”“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征鮮明,請作簡要

分析。(4分)

①“斗”字,相斗之意,描寫了兩岸崖石聳峙欲錯,猶如兩獸相斗,凸顯了江崖陡峭、崢喋之勢。

②“攢”字,湊集、聚攏之意,描寫群峰相連,層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畫了峰巒密集、重疊之

態(tài)。

(2)煉形容詞

能達到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等效果。

例: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請分析“潛”字和“細”字的妙處。

潛,偷偷的;細,細細的,綿綿的。(步驟一)

這兩個字抓住了春雨柔軟連綿的特點;(步驟二)

運用擬人手法的運用,寓春雨以情趣,寫出了春雨只為潤物不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

雨之情。(步驟三)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勞停驛

歐陽修

孤舟轉(zhuǎn)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

【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

簡要分析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

解析:“荒”“瘦”二字,有地僻、田瘦之意,數(shù)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

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至?!盎摹薄笆荨倍郑藢こW盅?,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

而工穩(wěn),能傳達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

關(guān)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nèi)涵。

【例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币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例2】“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草枯以后,鷹的眼看得更清楚了,詩人卻不說看得清楚,而用

T“疾”(快),“快”比清楚更形象。雪融化以后,馬跑得更快了,詩人不說快,而用了“輕”,比“快”

形象。

(3)煉數(shù)詞

經(jīng)過精心提煉的數(shù)量詞可以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例: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曲江二首》

解析:落下一片花瓣都要減掉一層春色,而今,萬點飄墜,落花紛紛,更使人煩惱愁悶。通過前后對

照,描寫一片花飛,春殘之始,風飄萬點,春殘欲盡的殘春景色,抒發(fā)詩人滿腹的怨愁。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分析該詞中數(shù)詞“七八”“兩三”的妙處?

解析:七八顆星是寥落的疏星,兩三點雨是輕微的小雨,(步驟一)幾個數(shù)詞的運用使我們感到了夜

色微雨中一種輕柔的美,營造了一種恬靜、祥和的氣氛,(步驟二)表達了作者對豐收的喜悅之情以及他

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步驟三)

【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數(shù))枝開?!?/p>

解析:“一枝”比“數(shù)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開的特點,更能突出詩題中的“早”字。(補充)

據(jù)傳,齊己以詩求教于鄭谷,鄭谷將“數(shù)”改為“一”,齊己佩服不己,尊稱鄭谷為“一字師”。

(4)煉虛詞

副詞能夠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例: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閨怨》)

解柝少婦登翠樓時興沖沖,而因眼簾的柳色卻想起了丈夫,生發(fā)出傷感,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僅一“忽”

字就傳達得淋漓盡致。

【例】“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p>

解析:“自”與“空”這兩個副詞是本詩的詩眼,只有明白其含意,我們才能深切體會到祠堂前凄涼

冷落的氣氛,而詩人的萬千感慨也下是由此而生發(fā)的。

(5)疊詞

有突出意境、強化情感、增強韻律、渲染色彩等作用。疊詞中的擬聲詞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詩文生動、

形象,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李清照《聲聲慢》)

解析:三組疊詞,直抒胸臆,給人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詞人在彷徨中等待、尋覓,到頭來只有孤燈

單影相伴。千百種愁緒彌漫心頭和空中,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浪淘沙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①,春意闌珊。②

羅衾不耐五更寒。③夢里不知身是客,④一晌貪歡。⑤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注:①潺潺:形容雨聲。②闌珊:衰殘。③羅衾:綢被子。不耐:受不了。④身是客:指被拘汴京,

形同囚徒。⑤一晌:一會兒,片刻。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試分析潺潺的妙處?

解析:“潺潺”一詞擬春雨之聲,使讀者如聽春雨之淅瀝,想起乍暖之還寒;(步驟一)

冷雨淅瀝,落在簾外,聽在耳邊,冷在心中,(步驟二)

而這位亡國之君的家仇國恨便立刻涌上心頭(步驟三)。

(6)顏色詞

不僅能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而且能渲染氣氛、烘托心情、抒發(fā)感情。

一剪梅?舟過吳江

南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解析:從櫻桃紅了,芭蕉綠了,能感覺到時間的推移,時序的變化,(步驟一)

而在這紅了的櫻桃和綠了的芭蕉上,作者不僅要表達的是時序的變化,(步驟二)

更有一種青春易逝的傷感。(步驟三)

(7)詩眼

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xiàn)力最強的關(guān)鍵詞句。分析詩眼時,就注意從整體內(nèi)容分析詩眼,把

煉字和煉意結(jié)合起來鑒賞,這是我們閱讀鑒賞時必須注意的。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注】①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②毒龍:指世俗欲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

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解析:“詩眼”分別是“咽”、“冷”,“咽”為嗚咽之聲,冷有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

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把省?、“冷”兩

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色(意境)。

【方法小結(jié)】

步驟一、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釋義)

步驟二、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有明顯手法一定要指出

步驟三、點出該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意境、感情)

2.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橘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賞析“垂”“涌”的藝術(shù)性。

解析:“垂”有低垂之意,突出原野的廣闊,“涌”有波濤洶涌之意,寫出了江流的洶涌氣勢,頷聯(lián)

雄渾壯闊的夜色美景與首聯(lián)形成強烈的比照,襯托出詩人無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緒。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

法嗎?為什么?

同意。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

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

表現(xiàn)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4.請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鵬鵑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

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圜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詞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解析:表達了作者飄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

“又”為再一次的意思,今年又一次遠行在外,只能與家人天涯相望,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

飽含愁苦與無奈。

5.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端居(閑居)

唐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悠悠:杳渺難期,悵然若失。

素秋:秋天的代稱。清冷感覺。

說說“敵”的妙處。

解析:“敵”有對著、抵擋之意。(步驟一)寫出空床和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氛圍,而且突出了空

床難寢無法承受素秋的凄冷(步驟二)抒發(fā)了作者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步驟三)

6.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減字木蘭花

向子湮

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

真香妙質(zhì),不耐世間風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1)“斜紅疊翠”一句,“紅”“翠”和“斜”“疊”字對春景的描寫各有其妙,請簡要分析。(4分)

解柝“紅”“翠”點明了花葉的色彩,以“紅”借代花,以“翠”借代葉,含蓄而形象。“斜”“疊”

描寫花葉的形態(tài),“斜”字描繪出花朵的多姿,“疊”字則凸顯了枝葉的繁密。

7.請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好事近①陸游

流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

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熒四時足。

明日又乘風去,任江南江北。

①本詞寫于作者54歲時東歸江行途中。

賞析上片“映一蓑新綠”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處。(4分)

解析:“蓑”字勾連“新綠”,“新綠”如蓑,引人聯(lián)想,近觀長短參差,遠望綿延潤澤,形象生動。

“映”字體物甚細,將綠草與前句之白頻、紅蓼相映襯,構(gòu)成一幅深淺對比、冷暖交融的色彩豐富的美景,

足以怡悅?cè)诵摹?/p>

答題思路:

①肯定哪個好或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表層義和深層義;

③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描摹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考點二煉句型語言類

1.含義

“煉句”指錘煉語句,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杜甫“語不驚人

死不休”。詩人常常經(jīng)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貼切、最生動形象的詞

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煉句的意義在于:尺幅之內(nèi),含不盡之意。狀難寫之景

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而在言外。所以在鑒賞古代詩歌的時候,對這些“煉”出來

的古詩名句要好好品味鑒賞。

詩歌句意題型的考查,選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這類句子或者是含蓄地

交代詩歌主旨,或者是描寫生動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義深亥U。

一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

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jié)描寫等。理解一句詩一定要聯(lián)系上下句并

結(jié)合全詩進行。

2.常見的命題方式

(1)請對這首詩第某聯(lián)進行賞析。

(2)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某句的妙處。

(3)這句詩最具表現(xiàn)力,試簡要分析解答。

3.煉句??碱悇e

常考類別特色解讀

典例

內(nèi)容情感句

弄懂所給句子的基本意思,進而把握其內(nèi)容、情感的內(nèi)涵,這是賞析句子的前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借

廉頗自比,表達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和對宋室不能選用人才的慨嘆

語言特點句

倒裝,有錯位之美;對仗,有整飭之美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比珵榈?/p>

裝句,按現(xiàn)代漢語語法順序,應調(diào)整為“神游故國,應笑我多情,華發(fā)早生”

表達技巧句

一般而言,高考選取的句子,都是在表達上有特色的句子,鑒賞時要看出其在

表達上的特別之處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

瘦?!币郧锶站栈ㄓ魅讼荩凳境鱿嗨贾?,耐人尋味

行文結(jié)構(gòu)句

高考所選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處:首句,有點題、開篇、奠定基調(diào)之妙;中間

句,有轉(zhuǎn)折文意、承上啟下之用;尾句,或卒章顯志,或另辟蹊徑,尤其是以景結(jié)

情句,有含蓄雋永之妙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潺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用于開篇,

交代時間、地點,點明季節(jié)特征,渲染出一種悲涼氣氛,為全詩奠定感情基調(diào)

考題引路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

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

【讀懂大意】紅木的案幾旁,縷縷暖香飄得輕;寬敞的考場里,清晨早就坐滿

了人。凝神靜氣看試卷啊,猶如戰(zhàn)士銜枚向前沖;筆走紙上如有神啊,好像春蠶食

葉聲不停。鄉(xiāng)里選賢才,首要條件是德性;殿試通過后,即在朝廷為公卿。吾今慚

愧體力衰,多病不堪耗精神;鑒別裁定望仔細,有賴群公多費心。

【審題要點】賞析這一句精妙之處

【考題解析】本詩為作者唱和詩中的名篇,于嘉祐二年(1057)作。此年正月,

歐陽修權(quán)知禮部貢舉。他用行政手段來提倡古文,反對時文,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的勝利打下了基礎。此詩描繪進士就試場面,氣氛熱烈。三四句寫舉子在闈中作文

情狀,生動傳神。尾聯(lián)希望群公精選賢能,表達了堅持文風改革的決心。

【答題步驟】第一步:理解意蘊。試題下發(fā)后,舉子們奮筆疾書,一片沙沙的

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

第二步:多角度賞析。本題主要從修辭手法角度賞析。首先,點出修辭,本句

“下筆春蠶食葉聲”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其次,具體分析,將考生們寫字的聲音比

作春蠶嚼桑葉的聲音,生動地寫出考生們應考的情形,以聲音襯托考場的寂靜、莊

嚴;最后,點出這樣寫所表現(xiàn)出的詩人的情感——看到才華橫溢的考生們內(nèi)心流露

出的喜悅之情。

【答案】①用春蠶食葉聲描摹考場內(nèi)考生落筆紙上的聲響,生動貼切;②動中見

靜,對比出考場的莊嚴寂靜;③強化詩人充滿希望的喜悅之情。

考點三語言風格型語言類

語言特色

一般可表述為: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

調(diào)婉約、簡練生動,有節(jié)奏感、有音樂美、有藝術(shù)感染力等。

詩歌語言風格方面的常識:

1、雄渾: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吞宇宙,氣度豁

達,氣慨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

如: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王昌齡《出塞》);黃河遠上白云間。(王之渙《出塞》);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

城。(孟浩然《臨洞庭》);

2、豪放:豪邁奔放,謂之豪放。情感激蕩,格調(diào)昂揚;想象奇特,夸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曠達;

傲骨嶙峋,狂蕩不羈。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白發(fā)三千丈,緣愁是個長。如:(李白《秋

浦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沉郁: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沉則不浮,郁則不薄。”例杜甫之詩的“三吏”、

“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

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彼木鋵懥怂姆N景色,有動景,有靜景,有近景,有遠景,有實景,有虛景,色

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

5、質(zhì)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

淡不等于簡陋和寒倫,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xiàn)了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歸園田

居(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6、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

7、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發(fā),或欲

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8.簡潔:特點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

9、雋永:語意深長,耐人咀嚼。

10、晦澀:主要指語言艱澀、冷僻、難懂。

11、工麗: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

煉字

答題思路:

①肯定哪個好或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表層義和深層義;

③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描摹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關(guān)注作用,可從如下角度分析:

(1)從“描物”的角度:分析該字突出景物特點方面的作用。

(2)從“造境”的角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