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遼寧省丹東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在中國造園方面,一個好的造園家必須是一個優(yōu)秀的畫家。中國造園首先從屬于繪畫藝術,既無理性邏輯,也無規(guī)則。例如彎曲的徑、廊和橋,除具有繪畫美以外,沒有什么別的解釋。而就那些精美的漏窗、奇異的門洞以及千變萬化的鋪地來說,原因亦然。中國園林往往封以高墻。園內庭院亦由墻來分割,時而一邊時而兩邊沿墻設廊。除在坡地情況下,墻體作為分割園林與外界的手段十分必要。平整素白的墻面襯出成組薄磚片瓦疊砌的漏窗。漏窗的深度加強了形象美:陽光照耀其上,絢麗多變。不同角度的陽光又可使同一漏窗看起來完全不同。漏窗樣式亦變化無窮,一座園中極少出現(xiàn)雷同。中國南方園林中的墻面總要刷白,這可以巧妙襯出日月所射的竹影。白墻、綠葉、青瓦、木作,組成中國園林的基調。墻頂蜿蜒起伏,瓦做漏窗能減輕沉重感。有做法甚者,加以首尾,比擬游龍。墻少直行。它曲折波轉,或于亭側或于山邊終止;可以弧線優(yōu)美地停頓,或以一屏山石而續(xù)行。中國園林藝術不事炫耀,它以墻掩藏內秀而以門洞窗格后的一瞥以召喚游人。門洞窗格的造型多姿多彩,亦為中國園林特色所在。門洞形同月亮、花瓶或花瓣。沒有比通過這類門洞將美景引入眼底更誘人的畫框。窗格形象無窮,其花式細密,再嵌以半透明而尺寸不大的貝片。不過,上品乃屬簡潔有力紋樣,而絕非爭奇斗巧者。廉次材料甚至廢物的利用,使中國園林中的小徑鋪地趣味倍增。片石、殘瓦、卵石和碎瓷片拼成形色無窮的圖案。平面一般呈多邊形或四葉形對稱組合。也有不對稱者,其中最常見的是“冰紋式”。不過,若將圖案做成逼真的魚、鹿、蓮或鶴形,便又近庸俗。中國園林中另一半具有極大魅力的獨特成分是假山。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沒有對人工山有如此的熱情。誠然,在西方園林中,人們??砂l(fā)現(xiàn)巖石和洞穴,在日本園林中,發(fā)現(xiàn)石山或“散石”。但在所有這些地方,石頭均未經(jīng)受過水力侵蝕。中國假山多由經(jīng)過水侵蝕而形狀奇異的石灰石組成。這就是“湖石”,經(jīng)數(shù)百年水浪沖擊使成漏、瘦奇形,人們將其從湖底掘起。中國園林少不了假山,它們或峰、或岸、或丘、或穴,甚至統(tǒng)領全園。假山不僅是吸引穴居者和詩人的自然因素,而且在中國園林設計中不可或缺。它使植物、水與建筑群巧妙結合,作為自然與人類創(chuàng)造的中介,假山將前者生命的搏動,優(yōu)美地帶給后者的冷漠造作。(摘編自童寓《中國園林》)材料二:《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有認為是虛擬的,也有以為是寫實的;有認為是理想的,也有以為是現(xiàn)實的。但無論觀點如何,作為一種園林藝術,大觀園對蘇州園林特點的繼承和發(fā)揮,那種如人在圖畫中的總體感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正是葉圣陶在《蘇州園林》一文中,對江南園林所作的基本概括。蘇州園林一般可以從山水規(guī)劃、建筑布局、花木種植等角度來分析,而對大觀園的討論也不外乎這些方面。不過,大觀園除了元妃省親使用過一次外,主要就是寶玉和眾姐妹的日常居住環(huán)境。這樣,把自然景觀、人工建筑與人的日?;顒咏Y合在一起書寫,讓人物本身也組合在園林中成為一道風景,讓人與自然的關系得以充分展開,構成大觀園環(huán)境描寫的一種特色。大觀園體現(xiàn)了空間營構意義上的多層次美。第四十九回寫到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循著寶玉的視角,空間的角度不斷在改變,層次不斷在推進:“雖然門窗尚掩,只見窗上光輝奪目,心內早已躊躇起來,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一面忙起來揭起窗屜,從玻璃窗內往外一看,原來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的有一尺多厚?!薄俺隽嗽洪T,四顧一望,并無二色,遠遠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卻如裝在玻璃盒內一般。于是走至上坡之下,順著山腳剛轉過去,已聞得一股寒香撲鼻?;仡^一看,恰是妙玉門前櫳翠庵中有十數(shù)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這里,人所在的當下位置,把外與內、近與遠、前與后的空間層次,分隔得細膩而又富有想象力。這是因為,在人向外部世界的觀察中,也同時有向自身心靈、想象世界的努力開拓,像其中一句“自己卻如裝在玻璃盒內一般”即是。而蘇州園林園中有院的豐富格局,比如此段中“怡紅院”和“橈翠庵”分隔形成的不同特點,也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感。當然,上述的空間位置變化,基本是在水平面的,在垂直軸的高下方面,在自然與人工的整體結合上,也特別見出空間設計匠心。這一點,以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lián)詩悲寂寞”為代表。這里不僅有山水月色和建筑的綜合性設計,耐人尋味的還在于,當老祖宗帶著人在凸碧堂賞月,又讓女孩子在桂花樹下吹笛助興時,月色、桂花香和悠揚的笛聲,給人視覺、嗅覺和聽覺的全方位享受。而通過清點凸碧堂茶具,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茶杯,了解到是史湘云身邊丫鬟翠縷拿走的,又把凸碧堂的賞月活動自然過渡到史湘云和林黛玉的凹晶館月下聯(lián)詩。山上與近水的兩處空間,以人物活動的動態(tài)方式連接了起來。不過,蘇州園林畢竟是人工開發(fā)的一個個園區(qū),往往是在城市喧囂環(huán)境中建起的一個相對隔離的自然環(huán)境。其中雖然有構成自然一部分的元素,但其本質上的非自然性,使得這種美,也帶有很大的非自然性。所以,如何在自然和非自然中勉力達成一種協(xié)調,正是有關大觀園藝術審美中需要考慮的。(摘編自詹丹《蘇州園林和大觀園之美》)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園林中的漏窗、門洞和鋪地可以不按邏輯來設計,而是要體現(xiàn)出繪畫美。一個不懂得繪畫的人就沒有資格造園。B.中國園林中的漏窗以薄磚片瓦疊砌,可減輕重量;漏窗樣式也變化無窮,在不同角度陽光照射下,可呈現(xiàn)不同面貌。C.用爭奇斗巧的紋樣設計窗格,用逼真的動植物圖案裝飾鋪地,都不是造園最佳手段,上品園林應該避免繁復和庸俗。D.假山是中國園林必不可少的景觀,造園用的假山石必須經(jīng)過幾百年的水浪沖擊,形成各種造型,再從湖底打撈出來。2.根據(jù)材料二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把人物也組合在自然景觀、人工建筑中成為一道風景,讓人與自然的關系得以展開,這是《紅樓夢》環(huán)境描寫的特色之一。B.大觀園空間營構意義上的多層次美感是通過寶玉的審美視角逐步完整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可見寶玉有很高的審美素養(yǎng)。C.將“怡紅院”和“桃翠庵”分隔開形成不同特點,這種格局體現(xiàn)了蘇州園林園中有院的特點,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感。D.賈母帶人在凸碧堂賞月,而后黛玉同湘云在凹晶館聯(lián)詩,這里用人物活動的動態(tài)把高下不同的兩處空間連接起來了。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主要闡釋“中國造園從屬于繪畫藝術,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點。B.材料一探討的雖是中國造園話題,卻也不乏國際視野。談及假山的用石,便同外國園林進行了比較。C.材料二在行文過程中引用了《紅樓夢》原文語句,這樣既增強了文章論證的力度,也充實了文章內容。D.材料一與材料二均對園林的特點進行了闡釋,雖角度各有側重,但都體現(xiàn)出作者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4.材料一劃線句子有什么含義?請結合相關內容加以闡釋。5.大觀園與蘇州園林有哪些聯(lián)系?請結合材料二簡要概括?!敬鸢浮?.C2.B3.A4.①包含植物與水的自然是有生命的,人類的建筑群是冷冰冰的。②假山作為自然與人類創(chuàng)造的中介將二者結合起來,使建筑有了美感與活力。5.①追求人如在畫中的感覺。②蘇州園林一般可以從山水規(guī)劃、建筑布局、花木種植等角度來分析,而對大觀園的討論也不外乎這些方面。③大觀園中各場所分隔形成的不同特點,也符合蘇州園林園中有院的豐富格局。④追求自然和非自然中的協(xié)調,是蘇州園林與大觀園藝術審美中都要考慮的?!窘馕觥俊?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A.“一個不懂得繪畫的人就沒有資格造園”理解錯誤,曲解文意,原文材料一第一段說的是“一個好的造園家必須是一個優(yōu)秀的畫家”,選項把原文內容說反了。B.“中國園林中的漏窗以薄磚片瓦疊砌,可減輕重量”理解錯誤,偷換概念。原文材料一第四段“墻頂蜿蜒起伏,瓦做漏窗能減輕沉重感”“重量”和“沉重感”的概念不同。D.“造園用的假山石必須經(jīng)過幾百年的水浪沖擊”說法過于絕對。原文材料一第七段“中國假山多由經(jīng)過水侵蝕而形狀奇異的石灰石組成”,可見選項“必須”過于絕對。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B.“大觀園空間營構意義上的多層次美感是通過寶玉的審美視角逐步完整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理解錯誤,主觀臆斷。由原文材料二第三段“第四十九回寫到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循著寶玉的視角,空間的角度不斷在改變,層次不斷在推進”可知,材料二以第四十九回為例,大觀園循著寶玉的視角,空間的角度不斷在改變,層次不斷在推進,但并不能證明整個大觀園空間營造上的美感都是通過寶玉的視角展現(xiàn)出來的。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點”理解錯誤,于文無據(jù)。材料一文章的主旨就是“中國造園的繪畫美”,沒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點。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結合整句話理解句子中的“前者”和“后者”,根據(jù)劃線句子的前句“作為自然與人類創(chuàng)造的中介”可知,前者指自然,后者指建筑;然后再分析“搏動”和“冷漠”,結合整句話中的“它使植物、水與建筑群巧妙結合”可知,①包含植物與水的自然是有生命的,是搏動的,人類的建筑群是冷冰冰的,是冷漠的。“作為自然與人類創(chuàng)造的中介,假山將前者生命的搏動,優(yōu)美地帶給后者的冷漠造作”一句說出了假山的作用,假山是自然與人類創(chuàng)造的中介,它將二者巧妙地結合起來,通過自然界的植物和水使人類創(chuàng)造的建筑有了美感與活力?!?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二第一段“但無論觀點如何,作為一種園林藝術,大觀園對蘇州園林特點的繼承和發(fā)揮,那種如人在圖畫中的總體感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可知,大觀園與蘇州園林都追求人如在畫中的感覺。根據(jù)材料二第二段“蘇州園林一般可以從山水規(guī)劃、建筑布局、花木種植等角度來分析,而對大觀園的討論也不外乎這些方面”可知,蘇州園林一般可以從山水規(guī)劃、建筑布局、花木種植等角度來分析,而對大觀園的討論也不外乎這些方面。根據(jù)材料二第六段“這里,人所在的當下位置,把外與內、近與遠、前與后的空間層次,分隔得細膩而又富有想象力。這是因為,在人向外部世界的觀察中,也同時有向自身心靈、想象世界的努力開拓,像其中一句“自己卻如裝在玻璃盒內一般”即是。而蘇州園林園中有院的豐富格局,比如此段中‘怡紅院’和‘橈翠庵分隔形成的不同特點,也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感”可知,大觀園中各場所分隔形成的不同特點,也符合蘇州園林園中有院的豐富格局。根據(jù)材料二最后一段“其中雖然有構成自然一部分的元素,但其本質上的非自然性,使得這種美,也帶有很大的非自然性。所以,如何在自然和非自然中勉力達成一種協(xié)調,正是有關大觀園藝術審美中需要考慮的”可知,追求自然和非自然中的協(xié)調,是蘇州園林與大觀園藝術審美中都要考慮的。(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秋向此時分肖復興二十四節(jié)氣中,有秋分和春分相對應,它們分別又是和立秋、立春相關聯(lián)的。也就是說,立秋和立春是秋天與春天的開始,秋分和春分則是說秋天和春天都各自過去一半了。所謂“分”,是均等的平分。俗話說的平分秋色,是這個意思;清詩里說的“雁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也是這個意思。秋分到了,意味著深秋來臨,和夏天里的仲夏是一種相同的氣候象征。這時候是秋天最好的時候,不冷不熱,涼爽宜人,即便人們常說是“一場秋雨一場寒”,那秋雨再涼,也是爽快的。在北京,這是一年四季最好的季節(jié),秋高氣爽,陽光明亮,卻不再灼人。有歌在唱:“那段盛夏燦爛過,長過一聲葉落……”,葉落了,也是金黃色的,絳紅色的,可以作為書簽,夾在季節(jié)的記憶里。在北京,這時候是水果上市的時候,即便在以往交通不發(fā)達的日子里,沒有南方水果,北京自己的水果品種也已經(jīng)不少?!侗逼斤L物類征》引《春明采風志》中記載,就有“雅爾梨、沙果梨、白梨、水梨、蘋果、林擒、沙果、檳子、秋果、海棠、歐李、青柿、鮮棗、葡萄、晚桃、桃奴。又有帶枝毛豆、果藕、紅黃雞冠花、西瓜”。這些水果中,有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見不到了,比如林擒果,如今到哪兒能買到?這時候,北京城大街上會應時應令擺出許多大小攤子,專門賣水果,叫做“臨節(jié)果攤兒”。當然,最集中也最熱鬧的,當屬前門外的果子市。這是一條小街,北起鮮魚口,南至珠市口,不過長一里地,卻是果攤兒鱗次櫛比,批發(fā)兼零售,如同現(xiàn)今西紅門外的新發(fā)地?!抖奸T記略》一書中說:“果子市在前門東……列燈火如晝,出諸果陳列,充溢一市?!边@時候,北京大街上還有一景,便是賣糖炒栗子的?!抖奸T瑣記》里說:“每將晚,則出巨鍋,臨街以糖炒之。”《燕京雜記》里說:“每日落上燈時,市上炒栗,火光相接,然必營灶門外,致礙車馬?!蹦鞘乔迥┟癯鯐r的情景了,巨鍋臨街而火光相接,乃至妨礙交通,想必很是壯觀。而且,一街栗子飄香,是這時節(jié)最熱烈而濃郁的香氣,蓋過了這時節(jié)的桂花香味撲鼻。在老北京,這時候,大街上另有一景,是賣兔兒爺?shù)?。這種兔兒爺是用黃土加水和泥做成的,燒干之后,涂上顏色,大小不一,造型不一,有的騎馬,有的騎虎,有的穿著戲裝,扎著靠旗,摞成小山一樣,堆放在攤子上賣,有竹枝詞說“瞥眼忽驚佳節(jié)近,滿街爭擺兔兒山。”這里說的佳節(jié),是指中秋節(jié),秋分節(jié)氣是緊緊挨著中秋節(jié)的。今年更是如此,秋分過后四天,便是中秋節(jié)。在以前的日子里,這時節(jié)不僅是月餅上市的時候,更是少不了兔兒爺列陣的。這是屬于我們中國的民間神話傳說,是月宮里和嫦娥、吳剛、桂花樹四位一體的搗藥的玉兔,大小也是一尊神仙,是要請回家供奉的呢。如今的北京,這時節(jié)水果琳瑯滿目的情景依然還在;雖然不再是巨鍋臨街火光相接,已經(jīng)改成電火爐,但糖炒粟子香飄滿街的情景依然還在。只是,兔兒爺有些淪落了。前兩天逛前門,在楊梅竹斜街上看到一家小店,店門的窗戶上寫著“北京兔兒爺”幾個紅色大字,專門賣兔兒爺,其它地方還真的少見。如今,各種新潮的變形金剛之類的玩偶占據(jù)了市場。但兔兒爺這種帶有我們民族與民俗特色的玩意兒,卻是有故事可以娓娓道來的,是和節(jié)氣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呀。又想起了那句詩:“雁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鼻锟梢韵虼藭r分,雁也可以在明日去,但是有些東西,不要也一起遠去了呀!文本二在漫長的農業(yè)社會中,中國總結出獨有的二十四節(jié)氣,農事稼穡、辛酸苦辣都融合在一節(jié)一氣之中,它并不是一種風花雪月,而是自然界節(jié)律變化的體現(xiàn),與老百姓的生存息息相關。二十四節(jié)氣就像一本書,并且它不是枯燥的教科書,而是包羅了豐富的民俗,如同百姓生活的縮影,是我們的祖先用生命和情感總結出來的。這些民俗不僅是生活的外在體現(xiàn),也是文化的升華,化在生活之上,與今天依然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影響著我們對于未來和過去的認知。我們每個人都是從二十四節(jié)氣的更替里走過來的,誰也逃脫不了,沒有二十四節(jié)氣的時間流轉,就沒有我們自己經(jīng)過的生命,沒有一天天、一年年的年歲增長,我們生命的形成也是跟二十四節(jié)氣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對節(jié)氣的認識,實際上也是對自身生命的一種認識。就像春分節(jié)氣是生機勃勃的氣象,大暑節(jié)氣如同人的壯年時期,秋分節(jié)氣恰如人的中年,大雪節(jié)氣宛如人生暮年,二十四節(jié)氣也對應著人生的四季。(節(jié)選自肖復興《憶老北京的節(jié)氣物語》)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詩句“秋向此時分”為題,富有詩意美;同時也巧妙點明了文章圍繞“秋分”來選取典型材料的特點。B.文章依次寫了秋分時節(jié)水果品類、果子市、糖炒栗子、兔兒爺?shù)?,真實生動地折射出老北京的生活風貌。C.二十四節(jié)氣濃縮了農事稼穡、特色風物、民風民俗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與今天仍然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D.兩則文本的表達方式各有側重,分別抒寫了秋分時節(jié)世俗生活氣象和作者對秋分節(jié)氣的豐富體驗及深刻感悟。7.下列對本文引用手法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北平風物類征》引用《春明采風志》中關于水果的記載,列舉非常詳盡,展現(xiàn)了老北京水果品類之豐富。B.文章引用《都門瑣記》《燕京雜記》的記載,重現(xiàn)了清末民初時賣糖炒栗子的場景,蘊含著濃郁的生活氣息。C.文本一開篇與結尾引用詩句“雁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為文章平添詩意,也都表達了嘆惋和希望的情感。D.作者善于旁征博引,引詩詞、歌謠、俗語等,豐富了文章內容;引文獻資料,使文章富有歷史和文化的意蘊。8.相比果子市、糖炒栗子,作者為何用較多筆墨寫兔兒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9.請結合兩則文本,從內容方面點評下面這首書寫秋分的歌謠。秋分晝夜均,寒暑平一半微涼,一半秋陽一半熱烈,一半清朗一場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黃,蟬噤荷殘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秋燥養(yǎng)陰,紅柿當季甜棗滿倉,石榴清肺聞果香,念舊事祭秋月,豎俏蛋人生恰如秋分,生活恰如其分一半煙火,一半清歡一半清醒,一半釋然【答案】6.D7.C8.①兔兒爺是屬于我們中國的民間神話傳說,是月宮里和嫦娥、吳剛、桂花樹四位一體的搗藥的玉兔,是有故事的,是和節(jié)氣密切聯(lián)系的,是帶有我們民族與民俗特色的。②如今的北京,秋分時節(jié)水果琳瑯滿目、糖炒栗子香飄滿街的情景依然還在,兔兒爺卻淪落了。③通過對秋分時節(jié)兔兒爺列陣生動細致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對代表秋分民俗的兔兒爺?shù)南矏?,對其淪落的惋惜,表達了對保護我們民族民俗文化傳統(tǒng)的深情厚望。9.①歌謠點明了秋分這一節(jié)氣的自然節(jié)律特點,晝夜平分,冷熱均衡。②歌謠書寫了秋分節(jié)氣特有的諸多的風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祭秋月,豎俏蛋”等等,有的是百姓生活的縮影,如“聞果香,念舊事”;有的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如“秋燥養(yǎng)陰”“石榴清肺,早臥晚起”。③歌謠書寫了秋分這一節(jié)氣帶給人的生活與生命的體驗?!叭松∪缜锓郑钋∪缙浞?;一半煙火,一半清歡;一半清醒,一半釋然”,生命的絢爛與淡泊,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樂悲傷,恰如秋分,均衡存在,對此,我們既需要擁有清醒的認知,亦能釋然接納?!窘馕觥俊?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D.“作者對秋分節(jié)氣的豐富體驗及深刻感悟”錯誤,材料二,書寫的是對二十四節(jié)氣的體驗和感悟,不是秋分。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引用手法的分析鑒賞的能力。C.首尾引用同樣的詩句,用意不同,開篇“俗話說的平分秋色,是這個意思;清詩里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借以闡釋“秋分”之“分”的含義,結尾“秋可以向此時分,雁也可以在明日去,但是有些東西,不要也一起遠去了呀”,借此表達一種嘆惋和希望。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中相關內容的能力。結合“這是屬于我們中國的民間神話傳說,是月宮里和嫦娥、吳剛、桂花樹四位一體的搗藥的玉兔,大小也是一尊神仙,是要請回家供奉的呢”“兔兒爺這種帶有我們民族與民俗特色的玩意兒,卻是有故事可以娓娓道來的,是和節(jié)氣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可知,兔兒爺是屬于我們中國的民間神話傳說,是月宮里和嫦娥、吳剛、桂花樹四位一體的搗藥的玉兔,是有故事的,是和節(jié)氣密切聯(lián)系的,是帶有我們民族與民俗特色的。結合“如今的北京,這時節(jié)水果琳瑯滿目的情景依然還在;雖然不再是巨鍋臨街火光相接,已經(jīng)改成電火爐,但糖炒粟子香飄滿街的情景依然還在。只是,兔兒爺有些淪落了”可知,如今的北京,秋分時節(jié)水果琳瑯滿目、糖炒栗子香飄滿街的情景依然還在,兔兒爺卻淪落了?!斑@種兔兒爺是用黃土加水和泥做成的,燒干之后,涂上顏色,大小不一,造型不一,有的騎馬,有的騎虎,有的穿著戲裝,扎著靠旗”,通過對秋分時節(jié)兔兒爺列陣生動細致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對代表秋分民俗的兔兒爺?shù)南矏?,對其淪落的惋惜,結合結尾“但是有些東西,不要也一起遠去了”的一嘆,表達了對保護我們民族民俗文化傳統(tǒng)的深情厚望?!?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文中信息理解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結合“所謂‘分’,是均等的平分。俗話說的平分秋色,是這個意思”“晝夜均,寒暑平/一半微涼,一半秋陽”分析可知,歌謠開頭點明了秋分這一節(jié)氣的自然節(jié)律特點,晝夜平分,冷熱均衡。結合“二十四節(jié)氣就像一本書,并且它不是枯燥的教科書,而是包羅了豐富的民俗,如同百姓生活的縮影,是我們的祖先用生命和情感總結出來的。這些民俗不僅是生活的外在體現(xiàn),也是文化的升華”分析,歌謠書寫了秋分節(jié)氣特有的諸多的風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祭秋月,豎俏蛋”等等,有的是百姓生活的縮影,如“聞果香,念舊事”;有的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如“秋燥養(yǎng)陰”“石榴清肺,早臥晚起”。結合“對節(jié)氣的認識,實際上也是對自身生命的一種認識”可知,歌謠書寫了秋分這一節(jié)氣帶給人的生活與生命的體驗?!叭松∪缜锓?,生活恰如其分;一半煙火,一半清歡;一半清醒,一半釋然”,人生沒有絕對的輝煌與落寞,應該是多面均衡的,生命的絢爛與淡泊,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樂悲傷,恰如秋分,應均衡存在,對此,我們需要智慧與胸懷,既需要擁有清醒的認知,亦能釋然接納。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鄭襄公十一年,楚莊王伐宋,宋告急于晉。晉景公欲發(fā)兵救宋,先使解揚如宋,令宋毋降。過鄭,鄭與楚親,乃執(zhí)解揚而獻楚。楚王厚賜與約,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許。於是楚登解揚樓車。遂負楚約而致其晉君命呼宋曰:“晉方悉國兵以救宋,慎毋降楚,晉兵今至矣?!背f王大怒,將殺之。解揚曰:“君能制命為義,臣能承命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無隕。”莊王曰:“若之許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苯鈸P曰:“所以許王,欲以成吾君命也。”楚王于是赦解揚使歸。晉爵之為上卿。(節(jié)選自《史記》第四十二卷,有刪改)材料二:晉孝武帝太元三年,秦將彭超請攻沛郡太守戴逯于彭城,秦王堅從之。謝玄帥眾萬余救彭城,軍于泗口,欲遣間使報戴逯而不可得;部曲將田泓請沒水潛行趣彭城,玄遣之。泓為秦人所獲,厚賂之,使云南軍已敗,泓偽許之。既而告城中曰:“南軍垂至,我單行來報,為賊所得!”秦人殺之。彭超置輜重于留城,謝玄揚聲遣后軍將軍何謙向留城。超聞之,釋彭城圍,引兵還保輜重。(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第一百零四卷,有刪改)材料三: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治樓船數(shù)百艘,盡銳攻洪都。太祖從子朱文正堅守,三月不能下。洪都圍久,內外隔絕,文正遣千戶張子明告急于應天從水關潛出夜行晝止半月始得達。太祖問友諒兵勢,對曰:“兵雖盛,戰(zhàn)斗死者不少。今江水日涸,賊巨艦將不利。援至可破也。”太祖謂子明:“歸語而帥:堅守一月,吾自取之?!边€至湖口,為友諒所獲。厚饋與金,令誘城中降,子明佯諾。至城下,大呼:“已見主上,令諸公堅守,救且至!”賊怒,攢槊殺之。追封忠節(jié)侯。太祖自將救之,友諒撤圍,遇于康郎山,風起,乃縱火焚友諒舟,其弟等皆燒死。友諒驟中流矢,貫睛及顱死。(節(jié)選自《明史》第一百二十三卷、一百三十三卷有刪改)10.材料三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文正遣千戶A張子明告急B于應天C從水關D潛出E夜行晝止F半月始H得達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所以許王”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兩句中的“所以”含義不同。B.釋,文中意為“放下、放棄”,與成語“愛不釋手”“冰釋前嫌”中的“釋”含義相同。C.“歸語而帥”與“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兩句中“而”含義相同。D.槊,長矛,“攢槊殺之”表明了張子明結局;《赤壁賦》中“橫槊賦詩”體現(xiàn)曹操豪情。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解揚認為“信”是執(zhí)行君王的命令,楚莊王認為“信”是不違背諾言,二者見解不同。B.部曲將田泓主動請纓,認為可以通過水路偷偷前往彭城,與城內守將戴逯取得聯(lián)系。C.陳友諒建造數(shù)百艘高大戰(zhàn)船,率領精銳部隊攻打洪都,長達數(shù)月,仍沒能取得成功。D.張子明在前往應天的途中被陳友諒抓獲,他為了送情報,佯裝投降,最終不幸被殺。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楚王厚賜與約,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許。(2)泓為秦人所獲,厚賂之,使云南軍已敗,泓偽許之。14.解揚、田泓、張子明三人有哪些共同的優(yōu)秀品質?請結合三則材料簡要概述?!敬鸢浮?0.CEF11.B12.D13.(1)楚莊王給了他豐富的賞賜并和他約定,讓他反著說(推翻原來的說法、改變說法),使宋國盡快投降,多次要求他才答應。(2)田泓被前秦人抓住,給他豐厚的財物,讓他說南方來的軍隊已經(jīng)投敵,田泓假裝答應了他們。14.①盡職擔當,為了完成使命不畏犧牲。②沉著機智,都成功騙取了圍城敵軍的信任。③忠誠堅定,面對利益的誘惑沒有變節(jié)投敵。【解析】【1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朱文正派遣千戶張子明到應天去向朱元璋告急。張子明從水路悄悄離開,晚上前進,白天停止,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到應天。“文正遣千戶張子明告急于應天”,狀語后置句,中間不斷開,故在C處斷句;“從水關潛出”,“從水關”修飾“潛出”,語意完整,中間不斷開,故在E處斷句;“夜行晝止”,并列短語,中間不斷開,作張子明的謂語,“半月始得達”主語也是張子明,故在F處斷句。故三處需要斷句的是CEF?!?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和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用來……的。句意:我答應你的原因。/老師,是用來傳授知識、教授學業(yè)、解答疑惑的人。B.錯誤。放下、放棄。/放下、放棄。/消融、消除。句意:放棄了對彭城的包圍。/喜歡得舍不得放手。/比喻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反感,在某一時刻,像冰一樣融化,消失。C.正確。均指你的。句意:回去告訴你的統(tǒng)帥。/這個地方,你的母親曾經(jīng)站在這里。D.正確。故選B【1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張子明在前往應天的途中被陳友諒抓獲”錯誤,結合原文“還至湖口,為友諒所獲”可知,張子明回去經(jīng)過湖口時,被陳友諒的軍隊抓住。故選D?!?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與約”,與之約,與他訂立盟約或和他約定;“反其言”,反著說;“趣”,通“促”,趕緊、趕快。(2)“為……所”,被;“厚賂”,豐厚的財物;“云”,說。【1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結合原文“君能制命為義,臣能承命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無隕”“所以許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可知,盡職擔當,為了完成使命不畏犧牲。結合原文“泓為秦人所獲,厚賂之,使云南軍已敗,泓偽許之。既而告城中曰:‘南軍垂至,我單行來報,為賊所得!’”可知,沉著機智,都成功騙取了圍城敵軍的信任。結合原文“還至湖口,為友諒所獲。厚饋與金,令誘城中降,子明佯諾。至城下,大呼:‘已見主上,令諸公堅守,救且至!’”可知,忠誠堅定,面對利益的誘惑沒有變節(jié)投敵。參考譯文:材料一:鄭襄公十一年,楚莊王討伐宋國,宋國向晉國告急。晉景公想派軍救援宋國,先讓解揚去宋國,讓宋國不要投降,解揚路過鄭國,鄭國和楚國關系親密,就抓住解揚獻給楚國。楚王賞賜給解揚厚禮并與他約定,讓他說反話,叫宋國趕快投降,楚王多次要挾解揚,解揚才答應。于是楚王讓解揚登上樓車,但是解揚違背與楚人的約定,傳達了晉君給他的命令,大聲向宋國人喊道:“晉國正結集全國的軍隊來救援宋國,千不要投降楚國,晉軍馬上就要趕到了!楚王非常生氣,要殺死解揚。解揚說:“國君以制定命令為本分,臣下以執(zhí)行命令為信用。我接受我國國君的命令出國辦事,寧死也不以讓君命受損”。莊王說:“你已經(jīng)答應了我,之后又背叛,你的信用在哪兒呢?”解揚說:“我答應你的原因,就是想用來完成我國國君的命令。”于是楚王赦免了他,讓他回晉國。晉國授予他上卿的爵位材料二:晉孝武帝太元三年,前秦將領彭超請求攻打在彭城的沛郡太守戴逯,前秦王苻堅聽從了他的意見。兗州刺史謝玄率領一萬多兵眾救援彭城,駐扎在泗口,想要派遣伺機行事的使者去向戴逯報告,但找不到合適的人。軍中將領田泓請求潛水去彭城,謝玄派他去了。田泓被前秦人抓獲,前秦人送給他很多財物,讓他報告說南軍已經(jīng)失敗,田泓假裝同意。但到達后卻告訴城里的人說:“南軍快要到達了,我獨自前來報告,被敵人抓獲,你們努力吧!”前秦人把田泓殺掉了。彭超將裝備放到了留城,謝玄揚言派遣后軍將軍何謙開赴留城。彭超聽說后,放棄了對彭城的包圍,率兵返回留城保護裝備。材料三:元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建造數(shù)百艘樓船,以全部精銳部隊攻打洪都,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堅守洪都,陳友諒攻打了三個月也沒有攻下。洪都被圍困的時間長了,內外的聯(lián)系斷絕,朱文正派遣千戶張子明到應天去向朱元璋告急。張子明從水路悄悄離開,晚上前進,白天停止,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到應天。朱元璋問他關于陳友諒兵勢的情況,張子明回答說:“陳友諒的士兵雖然多,但是戰(zhàn)死了不少,現(xiàn)在江水日益干涸,對敵人的大型戰(zhàn)艦很不利,援軍到了就可以擊破?!敝煸皩堊用髡f:“回去告訴你的統(tǒng)帥,再堅守一個月,我將親自去攻打陳友諒?!睆堊用骰厝ソ?jīng)過湖口時,被陳友諒的軍隊抓住,給了他很多錢,讓他誘使城中的人投降,張子明假裝答應,到城下大聲呼喊“我已經(jīng)見到了主上,他讓各位堅守,援軍很快就會到了?!辟\人很生氣,用槊殺死了張子明,他后來被追封為忠節(jié)侯。朱元璋親自率軍救援洪都,陳友諒放棄圍城撤軍,在康郎山遇到了朱元璋的軍隊,當時起風了,朱元璋的軍隊于是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艦船,陳友諒的弟弟等人都被燒死。陳友諒突然被流箭射中,箭從眼睛穿入到達腦顱而死。(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秋思陸游半年閉戶廢登臨,直自春殘病至今。帳外昏燈伴孤夢,檐前寒雨滴愁心。中原形勝關河在,列圣①憂勤德澤深。遙想遺民垂泣處,大梁②城闕又秋砧?!紓渥ⅰ舰倭惺ィ褐笟v代帝王。②大梁:北宋都城開封的古稱。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圍繞“秋思”二字展開,塑造了一個體弱多病卻依然心憂國家、情系天下的愛國詩人形象。B.詩人久病纏身,閉門謝客,“昏燈”“寒雨”渲染了凄清的意境氛圍,也影射出人世間的世態(tài)炎涼。C.詩人心念山川壯美、關河依舊的中原,期盼南宋統(tǒng)治者如歷代圣明君主一般憂心國事,澤被天下。D.詩人最后以“秋砧”縈繞都城開封之景收束全詩,流露出揮之不去的濃濃愁緒,言有盡而意無窮。16.本詩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均出現(xiàn)了“遺民”形象,兩首詩中的“遺民”形象及塑造“遺民”的用意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敬鸢浮?5.B16.(1)本詩中“遺民”形象:(身在舊都故土),但被外敵統(tǒng)治,痛苦垂淚,思念流離失所的親人。詩人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了對遺民的同情,以及對故國的思念。(2)辛詞中的“遺民”形象:在佛貍祠前擂鼓祭祀,歡度社日,已經(jīng)安于異族統(tǒng)治,不思收復。詩人通過這一形象地塑造,告誡南宋統(tǒng)治者,收復失土,刻不容緩;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復;警醒百姓不忘國恥家恨?!窘馕觥俊?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影射出人世間的世態(tài)炎涼”錯誤,結合“帳外昏燈伴孤夢,檐前寒雨滴愁心”可知,帳外昏暗的燈光伴著孤獨的夢,屋檐前的寒雨滴下愁緒。描繪了一幅畫面感強的秋夜難眠圖,用“昏燈伴”“寒雨滴”襯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狀和愁苦之深。故選B?!?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結合“遙想遺民垂泣處,大梁城闕又秋砧”可知,想象中原移民在被外敵侵占的地方悲苦哭泣,北宋的故都大梁城外又響起秋天搗洗衣服的聲音,讓人思念流離失所的親人。表達了詩人的故國之思(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希望南宋朝廷能夠恢復中原的愿望。詩人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了對遺民的同情,以及對故國的思念。結合“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可知,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燾的行宮下,神鴉叫聲應和著喧鬧的社鼓。當年淪陷區(qū)的人民與異族統(tǒng)治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烽煙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風平浪靜,淪陷區(qū)的人民已經(jīng)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竟至于對異族君主頂禮膜拜,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實際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實。詩人通過這一形象地塑造,以此正告南宋統(tǒng)治者,收復失土,刻不容緩,如果繼續(xù)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警醒百姓不忘國恥家恨。(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永在《望海潮》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寫出水邊樹木的靜態(tài)美和江水的動態(tài)美。(2)杜甫在《客至》中,表面寫老朋友來訪突然、草堂距街市較遠、酒食簡單,而實則顯出主客深厚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在古詩文中可以表達不同情感,如李密《陳情表》中用“__________”寫出了自己的孤獨無依;歸有光《項脊軒志》中用“__________”描寫樹影搖動的幽雅可愛,抒發(fā)自己的喜悅之情?!敬鸢浮浚?)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2)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3)形影相吊風移影動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將以“龍行龘龘,欣欣家國”為主題,創(chuàng)新“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傳播,與全球華人相約除夕,共享一臺精彩紛呈、情真意切的文化盛宴。主題中的“龘”字,吸引了眾多網(wǎng)友注意。②據(jù)《康熙字典》記載,“龘”音同“沓(dá)”?!褒埿旋擙摗毙稳蔟堯v飛的樣子,昂揚而熱烈。從上古圖騰到吉祥瑞符,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龍逐漸演變?yōu)橹腥A民族的精神象征與文化符號。2024年央視春晚以“龘”字為題眼,用“龘”之姿生動描摹出14億中華兒女奮發(fā)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主標識由中國探月工程、中國行星探測工程標識的設計者顧永江設計,他在繼承傳統(tǒng)書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富有現(xiàn)代氣息的“再加工”,金屬質感的色彩光澤讓“龘”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充滿了科技感。③《康熙字典》中像“龘”這樣“疊羅漢”的漢字并不少見,往往是由多個相同(2~4個)的漢字(或字符)在字形美觀的前提下組成漢字。④有些因為不常用,大多數(shù)人并不知道它們的存在。⑤近些年來,隨著網(wǎng)絡用語的流行,不少生僻字被網(wǎng)友賦予新的用法和含義,成為網(wǎng)絡熱詞,才得以“重見天日”,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再次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不由得讓人感嘆,中國漢字具有強大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18.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①句中的三處引號使用正確,都表強調;③句中兩個括號位置正確。B.②句中“沓(dá)”也讀“沓(tà)”,讀(tà)時可表示懈怠不振,如“紛至沓來”。C.④句中加點的關聯(lián)詞“因為”應該放在“有些”的前面,即句首位置。D.⑥句中加點的成語“重見天日”可以換成“東山再起”或“卷土重來”。19.請結合上述語段信息,分析春晚主標識的寓意?!敬鸢浮?8.C19.①作為春晚標識的主視覺符號,“龘”字由三個繁體的“龍”字組成,寄托著國人對龍年的美好憧憬,傳遞出龍的傳人奮發(fā)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②采用傳統(tǒng)篆刻字體,體現(xiàn)中國書法的藝術感,蘊含著對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熱愛,體現(xiàn)文化自信。③“龘”字造型酷似一枚芯片,將古代漢字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融合了古今之美,象征著未來的融通。【解析】【1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標點、詞語的用法及辨析語病的綜合能力。A.“①句中的三處引號使用正確”錯誤,結合“‘2024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可知,“2024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是節(jié)目名稱,故①第一處引號應改為書名號;“③句中兩個括號位置正確”錯誤,③句中第一處括號位置錯誤,結合“往往是由多個相同(2~4個)的漢字”可知,“2~4個”解釋說明“多個”,應緊跟在被解釋詞語“多個”的后面。B.“讀(tà)時可表示懈怠不振,如‘紛至沓來’”錯誤,“紛至沓來”中的“沓”意為“多而重復”。D.“成語‘重見天日’可以換成‘東山再起’或‘卷土重來’”錯誤,“重見天日”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陽。比喻脫離黑暗,重見光明。“東山再起”指失勢后重新恢復地位;“卷土重來”指失敗之后重新恢復勢力?!皷|山再起”“卷土重來”與語境不符,不可以換。故選C?!?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圖文轉換能力。首先找全構圖要素,一一寫出來,盡量遵循一定的順序,比如自上而下由高到低從左至右由中間向四周等等,力求條理清楚層次井然。比如:作為春晚標識的主視覺符號,“龘”字由三個繁體的“龍”字組成。然后明確寓意,即構圖要素單獨的意思,組合在一起有什么含義等等。理解內涵時別忘了參考主題和徽標的名字,從中體會深層含義或者指向。作為春晚標識的主視覺符號,“龘”形容龍騰飛的樣子,昂揚而熱烈,寓意著民族精神的振奮與自豪。這也與新時代中國崛起的氣勢相契合,展現(xiàn)出了國家欣欣向榮的發(fā)展態(tài)勢。同時采用傳統(tǒng)篆刻字體,這一古老的字體承載了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傳統(tǒng)。并且“龘”字造型酷似一枚芯片,充滿了科技感,將古代漢字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合,融合了古今之美,象征著未來的融通。(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土壤本身是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可為土壤生物提供多樣的生存環(huán)境。你知道嗎?我們平時不怎么留心觀察的土壤是會呼吸的。挖開土壤,會看見里面有大量植物根系,以及蚯蚓、螞蟻等動物;①,比如數(shù)量眾多的真菌、細菌等微生物。這些土壤生物要生存,需要食物來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它們的食物一方面來自植物死亡后的凋落物,另一方面來自其他土壤生物的排泄物或死亡后的殘體。它們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消耗這些有機物,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地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土壤呼吸維持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樣性,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②:土壤淹水,通氣不暢,會影響到土壤呼吸;土壤受污染,生物活動受到抑制甚至危害,土壤呼吸也會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長狀況也與土壤呼吸密切相關。正因為如此,土壤呼吸始終處于高度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中,而且由于土壤的范圍極其廣大,③,就可能引發(fā)蝴蝶效應,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和土壤中碳庫的重大變化。當下,各行各業(yè)都在為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而努力,因此,要準確評估區(qū)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環(huán),必須各類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呼吸過程和機理準確理解,才能做到精準地認識、科學地預測現(xiàn)狀及未來。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1.從上面材料中篩選、整合必要信息,給“土壤呼吸”下定義,不超過45字。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0.還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土壤生物)/土壤呼吸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土壤呼吸(它)的微小變化21.土壤呼吸是指土壤生物進行新陳代謝活動、消耗有機物,吸收氧氣并釋放(產生)二氧化碳的過程。22.改后:要準確評估區(qū)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環(huán),必須對各類生態(tài)系統(tǒng)土壤呼吸過程和機理準確理解,才能做到精準認識現(xiàn)狀,科學預測未來?!窘馕觥俊?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處,前面的語境是挖開土壤后有植物根系以及蚯蚓等動物,其后是“比如數(shù)量眾多的真菌、細菌等微生物”,也就是說還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真菌、細菌等微生物。故此處可以填: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