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散文閱讀4篇(截至2024年)_第1頁
重慶市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散文閱讀4篇(截至2024年)_第2頁
重慶市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散文閱讀4篇(截至2024年)_第3頁
重慶市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散文閱讀4篇(截至2024年)_第4頁
重慶市歷年中考語文現代文之散文閱讀4篇(截至2024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匯編重慶市散文閱讀4篇自然的安慰(2024年重慶B卷) 2大美田園(2021年) 5石縫間的生命(2005年) 7音樂之伴(2004年) 8

自然的安慰(2024年重慶B卷)錢紅莉①距家兩三公里處,有一片菜地。每隔幾日,我總喜歡去逛逛,回來時仿佛沾了一身的靈氣。一日再去,菜地竟被碾平,變成千篇一律的草圃,失落得很。②那片郊區(qū)的菜地,作為農業(yè)文明的微縮景觀,似乎保全了幾欲失傳的二十四節(jié)氣,一年年地,一日日地加深著人與自然的關系。“春初新韭,秋末晚菘”,這八個字里,不僅有美味,還有農時,以及四季流轉。③十余年來,這菜地日漸變成我生活的根基,我的思緒唯有依靠它們,才能開出一點點花來。土地,森林,花朵,飛鳥,山嵐,河流……正是滋養(yǎng)人們靈氣的源泉。④從事書寫這門手藝,幾同于挖井,徒手開掘,緩慢笨拙,仿佛農業(yè)文明的一點點深耕。累了,自然想起那片菜地。對于一個逐漸失根的人,它是一種寄托。⑤今年夏天持續(xù)高溫,直接覆蓋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從37度的酷夏一夜過渡至深秋。辛丑年秋天,總歸不像個秋天!沒有往年身著長袖襯衫的舒緩漫長,令一個在農業(yè)文明里生長的軀體頗感不適。⑥近日,一切又都回來了,平凡的日子被寒露、霜降穩(wěn)穩(wěn)接住。這樣熟悉的持續(xù)感,讓印刻于中國人骨子里的東西又一次重回秋寒,總歸錯不了。這長久地賦予人精神上的季節(jié)性安穩(wěn),讓人的內心踏實,始終有一種恒定的東西存在。⑦霜降前后的農歷九月,應是農人們起山芋、點油菜的時節(jié)。你看,最早厘清人與天地關系的,并非哲學家,而是農民。應時而種,應節(jié)而收,正是在踐行某種哲學思想。⑧早前,我家附近這片菜地,同樣精準地遵循著農時。往年這時日,山芋禾子被鋤頭扒拉到地角,扭了一只幾米長的麻花,在秋風里滾著滾著,漸黃、漸枯……⑨夜讀白謙慎《傅山的世界》??吹礁瞪接幸粡垉皂摚阂恢昕堇系氖萏?,被攔腰折斷,傷口處支棱著仿佛有痛,旁枝竟然有花。我曾在一座古寺也見過一株半枯半新的老桃,一根樹樁,分開兩枝,一枝徹底枯了,另一枝上,新葉漸生粉花,熱鬧與枯寂同在,滋味殊異,唯獨不見苦相。佇立良久,那種視覺上的強烈刺激,讓人說不出什么好來,卻一直難忘。直至夜觀傅山冊頁。⑩秋風中的山芋禾子,亦如是,丑拙枯老,卻又與人親,與人近。?深秋后的土地,被潑上水,撒了菜籽,蓋上枯草。過幾日,憑空鉆出無數乳白的芽,青菜的,芫荽的,菠菜的……露臺上的花盆也清理出來種蒜,不出三五日,蒜瓣尖也會抽出嫩芽來。老梅樹旁的拉秧草被拔去了,葉叢中花苞點點。年年如此。世間,還有什么比植物更守信的?再無。這無端地讓人心安,仿佛有了恒久的依靠。?小區(qū)遍植鵝掌楸,樹冠下層的葉片漸黃,但并非失水的枯黃,而是富于生命力的黃,黃得蓬勃。綠化帶轉角處,總有雁來紅,群群簇簇,相擁相依,風一日日地寒了,它們紅得如此熱烈,用整個生命在紅。還有蔥蘭,綠葉叢中冒出點點的白,白得從不辜負人。年輕時,認為雞冠花粗拙老丑,如今透過中年的眼,反覺此花最具品質,倔強,頑強,凌寒不懼,縱然被嫌棄,照樣有底氣開花,多日不絕,猶如高山墜石的氣魄,挺好,不容易。?人心的孤獨,一年年被這些植物安慰著。久而久之,更加劇了精神上的依賴。?閑來散步,整個小區(qū)都籠在似有若無的桂花香里,有“不來常思君”的迂回曲折。正巧,朋友送來一枝桂花,剪了插瓶。深夜,香氣漸攏,是暖香了,似凌寒中劃亮一支火柴。(選自《湖南文學》2022年第1期,有刪改)【梳理主要內容】12.作者在全文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參照示例,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纠斫怅P鍵語句】13.結合語境,理解第⑦段畫橫線句子的含義。你看,最早厘清人與天地關系的,并非哲學家,而是農民?!举p析表達效果】14.從修辭角度,賞析第?段畫波浪線句子的表達效果。深夜,香氣漸攏,是暖香了,似凌寒中劃亮一支火柴?!咎骄恳攵温洹?5.選文寫菜地作物生長時,在第⑨段引入傅山冊頁中的瘦桃、古寺老桃的內容,這樣安排有何作用?【關聯現實生活】16.參照示例,根據生活經驗再補寫兩例,表達植物給予你的啟迪或安慰。鵝掌楸,用蓬勃的黃訴說生命的精彩;蔥蘭,用純潔的白昭示從不辜負人的節(jié)操;雞冠花,用多日不絕的花期表達自我的倔強與頑強;________;________?!緟⒖即鸢浮?2.①讓人的思緒有了依靠,靈氣得到滋養(yǎng);②讓人感到恒久的依靠,讓人心安13.農民應時而種,應節(jié)而收,精準地遵循著農時,最懂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14.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桂花濃郁的香味給人的感受”比作“在凌寒中劃亮的一支火柴”,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桂花香味給“我”帶來了溫暖和光明,體現了植物給“我”帶來了安慰和精神寄托。15.插敘,交代了瘦桃、古寺老桃丑拙枯老的狀態(tài),但卻依舊透露著生命的氣息,頑強生長,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的頑強生命力的贊美,也體現了這些植物成了作者的精神寄托的原因,揭示了文章的主旨。16.①.例如:蓮花②.用亭亭玉立的姿態(tài)展示自我的高潔和傲岸【解析】【12題詳解】本題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內容。①空:結合第③段“十余年來,這菜地日漸變成我生活的根基,我的思緒唯有依靠它們,才能開出一點點花來。土地,森林,花朵,飛鳥,山嵐,河流……正是滋養(yǎng)人們靈氣的源泉”可知,郊區(qū)的菜地讓“我”的思緒有了依靠,這些自然之物滋養(yǎng)著人們的靈氣,由此可概括為:讓人的思緒有了依靠,靈氣得到滋養(yǎng);②空:結合第?段“深秋后的土地,被潑上水,撒了菜籽,蓋上枯草。過幾日,憑空鉆出無數乳白的芽,青菜的,芫荽的,菠菜的……露臺上的花盆也清理出來種蒜,不出三五日,蒜瓣尖也會抽出嫩芽來。老梅樹旁的拉秧草被拔去了,葉叢中花苞點點”“年年如此。世間,還有什么比植物更守信的?再無。這無端地讓人心安,仿佛有了恒久的依靠”可知,深秋的植物讓人心安,仿佛有了恒久的依靠,概括即為:讓人感到恒久的依靠,心安?!?3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句子。結合第⑦段“霜降前后的農歷九月,應是農人們起山芋、點油菜的時節(jié)。你看,最早厘清人與天地關系的,并非哲學家,而是農民。應時而種,應節(jié)而收,正是在踐行某種哲學思想”可知,哲學家會告訴我們哲學理論,但具體的實踐操作是由農民來完成,因為農民應時而種,應節(jié)而收,農民通過親身實踐得出了寶貴的經驗,他們能精準地遵循著農時,所以到了什么樣的時節(jié),該干什么農活,是他們的經驗厘清了人與天地的關系,踐行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4題詳解】本題考查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吧钜?,香氣漸攏,是暖香了,似凌寒中劃亮一支火柴”中的“似凌寒中劃亮一支火柴”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結合第?段“閑來散步,整個小區(qū)都籠在似有若無的桂花香里”“朋友送來一枝桂花,剪了插瓶”可知,這里將“桂花濃郁的香味給人的感受”比作“在凌寒中劃亮的一支火柴”,“在凌寒中劃亮的一支火柴”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光明,這里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桂花香味在孤獨的寒夜給“我”帶來的美好感受,讓“我”感受到溫暖和光明,讓“我”的內心得到安慰,結合第?段“人心的孤獨,一年年被這些植物安慰著。久而久之,更加劇了精神上的依賴”可知,這里體現了“我”在精神上對這些植物的依賴?!?5題詳解】本題考查句段作用分析。作答時可從內容上和結構上來分析。第⑨段內容上描寫了傅山冊頁中的瘦桃被攔腰折斷,傷口處支棱著仿佛有痛,旁枝竟然有花,古寺老桃,半枯半新,一根樹樁,分開兩枝,一枝徹底枯了,另一枝上,新葉漸生粉花,熱鬧與枯寂同在,滋味殊異,唯獨不見苦相。這一段是插敘,交代了雖然瘦桃、古寺老桃經過歲月的洗禮,變得丑拙枯老,但它卻依舊不放棄,頑強生長,從而引出了下文第⑩段“秋風中的山芋禾子,亦如是,丑拙枯老,卻又與人親,與人近”的感悟;同時這與第?段“透過中年的眼,反覺此花最具品質,倔強,頑強,凌寒不懼,縱然被嫌棄,照樣有底氣開花,多日不絕,猶如高山墜石的氣魄,挺好,不容易”相照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的頑強生命力的贊美,這也進一步表明作者孤獨的內心正被這些植物安慰著,這些植物成了作者的精神寄托,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升華了文章的主旨。【16題詳解】本題考查仿寫句子。結合“鵝掌楸,用蓬勃的黃訴說生命的精彩;蔥蘭,用純潔的白昭示從不辜負人的節(jié)操;雞冠花,用多日不絕的花期表達自我的倔強與頑強”可知,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句式結構是:植物名+用+(植物的特點)+兩個字的動詞+表示啟迪和安慰的內容。例如:菊花,用迎接風霜的身姿宣揚不屈服的傲骨。(2024年重慶B卷)大美田園(2021年)王本道①千百年來,“田園”這兩個字,在國人的思想情感與文化積淀中有著特殊的意蘊。雖然自幼在城里長大,但自打脫離童稚后,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乘車駛離市區(qū),眼前出現坦蕩開闊的原野,寧靜曠達的村落,裊裊升空的炊煙,我的心總會沉入一場迷離縹緲的夢境。對田園的眷戀,已經深入我的骨髓。②今年入夏以來,我約了三兩好友,利用休息日出離市區(qū),每天踏著晨光,映著晚霞,在遼河盤錦水鄉(xiāng)徜徉。這里一馬平川,坦蕩如砥,大小河流交錯如織。在稻田間的阡陌穿行,清風徐來,水波澹蕩,周遭世界綠得無拘無束,飛揚灑脫,一縷縷甜絲絲的清香在微風吹拂下掠過鼻息。那是正在生長的莊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并夾帶著泥土的芬芳,田園歲月的純凈與醇厚,是這些氣息的混合。田水清清,粉蝶紛飛,陽光渾樸天真,稻秧恣意茁長。雖然還沒有到水稻揚花的季節(jié),但可以想象出一束束稻穗上那朵朵乳白色小花的淡雅,它在農民的心里有種淳樸的香甜。雖然是綠肥紅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卻不乏有高低錯落的野花,鮮紅、橘紅、粉紅、淡紫、潔白,星星點點,纏纏綿綿,與天邊稀疏的云朵連成了一片。身旁的溝渠里,田水在嘩嘩地流淌,時而有青蛙呱呱的叫聲傳來,這情景很容易讓人想到以往在電影里或圖畫上看到的江南水鄉(xiāng):一位農人頭戴斗笠,手牽一頭水牛徐徐而行,稻田中淺水漫漫,倒映著老人和水牛移動的身影,姍姍可愛。據唐人《云仙雜記》中記載,“淵明嘗聞田水聲,倚仗久聽,嘆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時剖胸襟,一洗荊棘,此水過吾師丈人矣?!倍犓麂瑵M目雙色瑩瑩,令他身心頓爽。③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有著很深的田園情結。無論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都是一種高雅的精神享受。,一種理想生存方式的詩意表現。具有共同文化傳統(tǒng)的人們都有其共有的生存態(tài)度,即使離開故土,但其心靈深處依然有一種執(zhí)拗的田園情結。人們如眷戀母親一樣的眷戀田園,不僅僅因為那是自己的家園。那里有自己的親人,更因為那里有熟悉的青山秀水,有彌漫著成熟莊稼氣味的田壟。田園承載著記憶,承載著鄉(xiāng)愁,滋養(yǎng)著人們的精神之根,是血脈和心靈的安住之所。④臨近中午,我們走出水光瀲滟,一碧萬頃的田疇,進入一片蘆蕩之中。此時,天空煥發(fā)出這個季節(jié)愜意的火熱和光輝。放眼四望,稠密的蘆葦,連綿在天地之間。走在蘆蕩的小徑之上,葦葉蔥蘢,宛如輕紗織成的帳幔,清風吹拂,蘆桿搖曳,發(fā)出的沙沙聲,伴隨著潺潺的水聲,合成一支美妙動聽的樂曲。我們置身其中,只能看到頭頂的藍天一線。行進之中,蘆蕩深處不斷“撲棱棱”地飛出一只只大鳥,朋友告訴我說,眼前飛起又旋即隱沒的是白鷺,而那直翔云天的是蘆鷹……“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詩人寫下的描繪田園風光的詩句真的是浮動著顏色呢?、菸野碘?,無論是陶淵明、孟浩然、王維等眾多的田園詩人,抑或是當今世界的后來人,憧憬田園之美是多少人共同的精神追求。這是一種對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態(tài)度的否定,對那種真正人性的、樸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呼喚。從這個意義上說,田園不僅可以“養(yǎng)目”,更可以“洗心”“養(yǎng)心”。⑥正午時分,夏日的碧眼在嫣然的云朵間笑意盈盈,陽光在無垠的天地間迷離閃爍。此時,我心中長滿了馥郁的鮮花,萋萋的芳草,濃密的莊稼……(選自《天津日報》2020年8月11日,有改動)13.下面是對本文思路的梳理,請你根據第②段和第④段。在方框中補上合適的內容。(4分)14.請結合全文,理解第⑥段中畫線句子的含義。(4分)此時,我心中長滿了馥郁的鮮花,萋萋的芳草、濃密的莊稼15.結合語境,按要求賞析詞句。(6分)(1)雖然是綠肥紅瘦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卻不乏有高低錯落的野花。(賞析加點詞語的妙處)(3分)(2)走在蘆蕩的小徑之上,葦葉蔥蘢,宛如輕紗織成的帳幔,清風吹拂,蘆桿搖曳,發(fā)出的沙沙聲,伴隨著潺潺的水聲,合成一支美妙動聽的樂曲。(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的妙處)(3分)17.文中說,中國人心中始終有一種田園情結,田園可以“洗心”“養(yǎng)心”。對此,你有何看法?請結合全文和你的生活體驗談一談。(5分)【參考答案】13、穿行田間,欣賞美景(或:稻田景色,美麗怡人);

進入蘆蕩,感受美好(或:蘆蕩風光,生機勃勃)。14.美好的田園風光(2分)

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2分)。15.(1)(3分)“綠肥”與“紅瘦”對比(答成“引用”“借代”“形象化”均可)(1分),寫出了盛夏綠葉茂盛、花朵較少的季節(jié)特征,襯托了后文看到各色野花的欣喜(2分)。(2)(3分)運用比喻,把蘆蕩比作“帳?!?,把聲音比作“樂曲”(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蘆葦的茂盛稠密,聲音的美妙動聽(1分),表達了作者對蘆蕩風光的喜愛(1分)。16C17.示例:走進田園,感受田園之美,能使人擯棄拜物的、浮躁的、急動近利的生活態(tài)度。追求真正人性的、樸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和生存方式,凈化人的心靈;回歸田園就是要回到精神的家園,回到血脈和心靈的安住之所,精神得到滋養(yǎng)(3分),我也有這樣的感受,周末我來到鄉(xiāng)村,那里風清水靜、禾秀蛙鳴,心中的煩悶一掃而光,感覺心曠神怡,內心寧靜(2分)。(2021重慶A)石縫間的生命(2005年)林希①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②是那不定的風把那無人采擷的種子撒落到海角天涯。當它們不能再找到泥土,它們便把最后一線生的希望寄托在這石縫里。盡管它們也能從陽光中分享到溫暖,從雨水里得到濕潤,而唯一那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壤卻要自己去尋找。它們面對著的現實該是多么嚴峻。③于是,大自然出現了驚人的奇跡,不毛的石縫間叢生出倔強的生命。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歲枯榮。它們沒有條件生長寬闊的葉子,因為它們尋找不到足以使草葉變得肥厚的營養(yǎng),它們有的只是三兩片細瘦的薄葉;更有的,它們就在一簇一簇瘦葉下又自己生長出根須,只為了不向母體吮吸一點乳汁,便自己去尋找那不被覺察到的石縫。⑤或者就是一團一團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們的莖葉里涌動著苦味的乳白色的漿汁,它們的根須在春天被人們挖去做野菜。而石縫間的蒲公英,卻遠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長得那樣茁壯。它們因山風的兇狂而不能長成高高的軀干,它們因山石的貧瘠而不能擁有眾多的葉片,它們的莖顯得堅韌而蒼老,它們的葉因枯萎而失去光澤;它們的根竟似那柔韌而又強固的筋條;它們已經不能再去為人們作佐餐的野菜,卻默默地為攀登山路的人準備了一個可靠的抓手。它們就是這樣地被環(huán)境規(guī)定著,又被環(huán)境改變著,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盡管無情,但生物的適者都是戰(zhàn)勝環(huán)境的強者,生命現象告訴你生命的本質就是拼搏。⑥如果石縫間只有這些小花小草,也許還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而最為令人感嘆的,就在那石巖的縫隙間,還生長著參天的松柏,昂首挺胸,傲然挺立。它們使高山有了靈氣,使一切的生命在它們面前顯得蒼白遜色。它們每生長一寸都要經過幾度寒暑,幾度春秋。然而它們終于長成了高樹,伸展開了繁茂的枝干,團簇著永不凋落的針葉。它們聳立在懸崖斷壁上,聳立在高山峻嶺的巔峰,只有那盤結在石崖上的樹根在無聲地向你訴說,它們的生長是一次多么艱苦的拼搏。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縫間尋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會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為永遠的死寂,飛鳥無處棲身,一切借花草樹木賴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絕跡,那里便會淪為永無開化之日的永遠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貪戀于黑黝黝的沃土,它們又如何完備自己駕馭環(huán)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變得更加堅強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試想,那石縫間的野草,一旦將它們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們一定會比未經過風雨考驗的嬌嫩的種籽具有更為旺盛的生機,長得更顯繁茂;試想,石縫間的蒲公英,一旦它們的種籽,撐著團團的絮傘,隨風飄向濕潤的鄉(xiāng)野,它們一定會比其它的花卉生長得更茁壯,更能經暑耐寒;至于那頑強的松柏,它本來就是生命的崇高體現,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給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樣。⑧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飄落在石縫間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尋求最艱苦的環(huán)境。⑨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哲學的,是生物學和哲學的統(tǒng)一。它又是美學的,作為一種美學現象,它展現給你的不僅是裝點荒山枯嶺的層層蔥綠,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壯麗的心靈世界。⑩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懾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變得神奇輝煌。21.請簡要分析第①段和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2.閱讀⑤、⑥段,按照表格中的提示,在空白處填上相應的文字。(4分)類別石縫間的生命 葉 根 環(huán)境 作者的感悟蒲公英 枯萎 生物的適者都是戰(zhàn)勝環(huán)境的強者,生命的本質就是拼搏。松柏 盤結 懸崖斷壁上,高山峻嶺的峰巔 23.作者在第⑨段中說,石縫間的生命“是生物學與哲學的統(tǒng)一”,它“又是美學的”。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其深刻含義。(用原文句子回答,可作刪改)(6分)⑴生物學:⑵哲學:⑶美學:24.第⑥段中劃線的“參天的松柏,昂首挺胸,傲然挺立”一句中,加點的詞語寫出了松柏的精神,表現了作者的感情。(4分)25.我們生命的種子也許會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也許會飄落在貧瘠的石縫間,該怎樣面對自己的艱難遭遇,該怎樣看待自己成長歷程中的磨難,聯系本文,談談你的認識。(50字以內)(4分)【參考答案】21.第一段開篇點題,(1分)奠定感情基調(開啟下文),(1分)末段照應開頭,(1分)收束全文,升華主題。(1分)(意合即可)22.蒲公英根:柔韌而強固(1分)環(huán)境:山風的兇狂,山石的貧瘠(1分)松柏葉:團簇、永不凋零(1分)感悟:生命是一次多么艱苦的拼搏(1分)23.⑴生物學:適者生存。(一切生物的適者都是戰(zhàn)勝環(huán)境的強者)(2分)⑵哲學:生命的本質就是拼搏。(或生命是崇高的,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或生命是一次多么艱苦的拼搏。)(2分)⑶美學:它展現的不僅是裝點荒山枯嶺的層層蔥綠,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壯麗的心靈世界。(2分)24.倔強成長(頑強生存);崇敬、贊嘆(每空2分,均意合即可)25.答題要點:應表明態(tài)度(2分)及怎樣鍛煉、完善自己。(2分)如:在逆境中應不畏艱難,樹立信心,從而發(fā)現自我、認識自我,錘煉自己,直至取得人生的成功。(4分)(2005年重慶中考試題)音樂之伴(2004年)張抗抗音樂是有年齡的。在我們幼年的時候,音樂也許曾經是保姆。旋律的構成簡單而稚拙,但每個音符都舒緩、柔和、溫厚和淳樸。那節(jié)奏是搖籃式的,在搖晃著的歌謠里,我們的骨節(jié)一寸寸放大著,成長著,卻分不清保姆和音樂,是怎樣各司其職又互為其主。少年時代,音樂輕捷的腳步,是我們第一個悄悄欽慕的戀人。我們在深夜與它相約,聆聽它的傾訴和呼喚。樂曲中每一處細微末節(jié),哪怕一個小小的顫音,也會讓我們心跳臉紅。那歡喜是純真無邪的。無論哪一種音樂都會使我們歡欣。但可惜那時我們太年輕,心里喜歡著,卻無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奧妙。當我們成為沉穩(wěn)和成熟些的青年時,浮游蕩漾在空氣中的音樂,也漸漸沉淀下來。那時我們開始思考音樂,努力試圖去讀解和領悟,并試圖與音樂對話。音符變得立體,有一種輻射和擴張的趨勢,暗藏著你聽得見或是聽不見的聲音。音樂不再僅僅是一種情緒,而有了實在和具體的內容,成為可視可感的語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學。你發(fā)現音樂世界其實是一條深不可測的隧道,內壁懸綴著抽象的音符,不可復制也不可臨摹,往往當你開口或是動手將其制作成曲譜時,它們卻已消失。你只能將其烙刻在腦子里,一遍遍碾磨成體內血液流淌的聲音。被瑣事雜事俗事纏身的中年,歲月匆促,音樂在生活中已是顯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純粹是一種娛樂和休閑。那時候音樂有點像一個分手多年的舊情人,只是在百無聊賴的日子里,會偶爾下決心安排一次有禮貌而有節(jié)制的約會。多少有點兒可有可無的意思,但若是真正割斷情絲,又是不甘的。在憂傷的樂曲中,重溫往昔的纏綿和恩愛,畢竟還有一種依稀的幸福感。音樂對于老年,若不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擯除得很徹底很堅決的。沒有音樂的老年,也許枯澀也許灰暗但也許恰是因他的內心飽滿滋潤,而無須依賴音樂的澆灌。人到了老年,對音樂的選擇變得十分挑剔。若是喜歡的音樂,必是自己靈魂的回聲,是真正屬于自己的。除了自己認定的那種之外,天下的音樂都是不堪入耳的噪聲。所以老年的音樂,由于排除了功利的雜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種寧靜透明的質感。人走向生命盡頭時,音樂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戀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祗,而只是一個忠實的人生伴侶。所以音樂具有著極其博大而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