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古代漢語》《齊桓公伐楚》課件_第1頁
大學(xué)《古代漢語》《齊桓公伐楚》課件_第2頁
大學(xué)《古代漢語》《齊桓公伐楚》課件_第3頁
大學(xué)《古代漢語》《齊桓公伐楚》課件_第4頁
大學(xué)《古代漢語》《齊桓公伐楚》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齊桓公伐楚選自《左傳·魯僖公四年》【課文說明】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四年》,記敘了春秋初齊、楚兩大強國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在記武力交鋒的同時,本文側(cè)重寫尖銳的外交斗爭,十分典型地表現(xiàn)出《左傳》長于寫外交辭令的特點,把記事與記言有機融合起來。

戰(zhàn)爭的起因:

《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載:(齊桓公)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xí)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蔡亦怒,嫁其女?;腹劧?,興師往伐。

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

臨淄齊楚郢漢水江河淮水新蔡蔡魯宋陳鄭衛(wèi)許曹曲阜陶丘商丘宛丘朝歌新鄭無棣穆陵陘召陵齊桓公伐楚示意圖方城山二、課文講解第一段: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齊侯: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在五等爵中屬於侯爵,故其國君稱侯。

以:介詞,表憑藉。以:介詞,用,憑借;動詞,帶《國語·晉語》:“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敝T侯之師:指參加這次戰(zhàn)役的魯、宋、陳、衛(wèi)、鄭等國

侵:無鐘鼓進攻爲(wèi)侵。蔡:國名,姬姓,侯爵,在今河南汝南、上蔡等境內(nèi)。[辨義]侵,襲,伐

“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左傳·莊公二十九年》)“伐”是正式的戰(zhàn)爭,所以有鐘鼓,而且進攻的國家總要找一些理由,如:“無禮”、“貳于楚”等?!扒帧本筒灰魏卫碛?,只是“不宣而戰(zhàn)”。“襲”比“侵”更具有秘密性質(zhì),只是偷偷地進攻。

蔡潰,遂伐楚。

潰:水漏曰潰,故可引申來指兵敗。

潰:本義是決堤——潰敗《韓非子》:“千仗之堤,以螻蟻之穴潰?!?/p>

楚子使與師

楚子,楚成王,楚屬子爵,故其國君稱子。使,派譴使者,動詞。

與,介詞,同。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

處,居止也。

北海、南海泛指北方、南方,旨在說明齊楚兩國相距遙遠(yuǎn),非實指其地。一說齊臨渤海,古稱爲(wèi)北海,但楚不至南海,故非實指。使:1使,叫,讓?!盁o使滋蔓?!保ā蹲髠鳌る[公元年》)“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左傳·僖公三十年》)

2動詞,奉使命(外交上的)?!笆褂谒姆?,不辱使命。(《論語·子路》)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保ǖ谝弧笆埂?,動詞,第二“使”,名詞)[使者]派遣爲(wèi)代表的人,奉使命的人。

3連詞,假使。“上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風(fēng):牝(雌)牡(雄)相誘。

及《說文》:“逮也。從又從人。”及,趕上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

判斷句。

是:指示代詞作主語唯,句首語氣詞。風(fēng)馬牛,情馬牛。此句說發(fā)情的公馬和公牛與發(fā)情的母馬和母牛在強烈的求偶欲支配下會不顧一切地追逐,而齊楚兩國相距遙遠(yuǎn),就是情馬牛也追不上。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在北方,我在南方,相距很遠(yuǎn),本來互不相干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沒有料到您會踏入我們的國土。

虞:預(yù)料,料到,動詞作謂語;《說文》:“騶(zōu)虞也。白虎黑文,尾長于身。仁獸,從虍吳聲?!倍斡癫米ⅲ骸按俗旨俳瓒喽玖x隱矣?!薄!傲舷?、預(yù)料”是其假借義。

君之涉吾地:之,連詞,用于主謂之間,組成偏正結(jié)構(gòu)作賓語。

管仲對曰

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齊國國相。本來是齊國另一公子名糾的家臣,後投靠公子小白(齊桓公),輔佐他成就其霸業(yè)。昔召(shào)康公命我先君大(tài)公曰

召shào康公:即召公奭(shì),周成王時爲(wèi)太保,因其封在召(今陝西鳳翔縣),故稱召公?!翱怠笔瞧湔炋枴?/p>

先君:已故去的國君。大公:即姜太公,名尚。姜尚輔佐武王伐紂,統(tǒng)一天下以後受封到齊地。成了齊國第一代國君。大,讀爲(wèi)tài,後來寫作“太”。五侯九伯,女(rǔ)實征之

五侯九伯:五侯,五等侯:公、侯、伯、子、男。

九伯,九州之長。五侯九伯,泛指所有的諸侯。女(rǔ)實征之:你都可以征討他們。女同汝。

實,表期望、祈使的語氣詞。之,指代詞,指代五侯九伯。賜我先君履

履:踐踏,這裏是指可以征伐的版圖範(fàn)圍。杜注:履,所踐履之界?!队衿贰奥模`也?!薄墩f文》“履,足所依也。”履(踐)鞋疆界屨(jù)

:《說文》:“屨,履也。從履省,婁聲?!辟n我先君履——雙賓語

爾貢包茅不入

你們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

包茅,裹成捆的菁茅,是楚國的土産。王祭不共(gōng)共,供給,這個意義後來寫作“供”。

無以縮酒:沒有用來滲酒的東西??s酒是祭祀時的一種儀式,把酒倒進束茅,就像神飲了一樣。共(雙手舉物)供應(yīng)、供給共同、一起共徵《說文》:“徵,召也。”征召——求取——責(zé)問寡人是徵:我就是來索取這個的。

是,前置賓語,複指成份“之”省略。下句“寡人是問”同。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周昭王南巡時卻沒有生還。周昭王,姬姓,西周國王,康王之子,穆王之父,南攻楚國時,淹死在漢水之濱?!稜栄拧め屟浴罚骸罢鳎幸??!边h(yuǎn)行——征伐征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罪過。前一“之”放在主謂結(jié)構(gòu)中,其作用是取消主謂結(jié)構(gòu)的獨立性。後一“之”放在定中結(jié)構(gòu),表示修飾關(guān)系。君其問諸水濱:您還是到漢水邊上去打聽吧!其,表委婉的語氣詞。

諸,“之於”的合音字。

濱,水邊。

師進,次於陘(xíng):

次:臨時駐紮。次的本義是軍隊行軍途中臨時搭起的帳篷,故引申爲(wèi)駐紮之義。

陘:地名,在今河南偃城縣南。第一段進行了精彩的舌戰(zhàn):齊國進攻的理由:包茅不入;楚國的回答:寡君之罪。齊國進攻的理由:昭王南征不復(fù);楚國的回答:君其問諸水濱。記述了齊楚交鋒,第一次談判破裂。

參考譯文:春天,齊桓公統(tǒng)率諸候的軍隊侵入蔡國,蔡國的軍隊潰敗了,于是又去攻打楚國。楚王派使臣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海,我住在南海,真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不料您卻來到我的土地上,這是什么緣故呢?”管仲代表桓公回答說:“從前召康公曾命令我先君太公說:五等諸候,九州伯長,如有罪過,你都可以討伐,以便輔佐周王室。他還給我先君指定了管轄的區(qū)域: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你們應(yīng)該貢獻的包茅不按時送來,不供應(yīng)周王祭祀的用品,沒有滲酒的東西。這是我要向你征詢的;還有,昭王南巡而未能返回,這是我要向你質(zhì)問的?!背够卮鹫f:“貢品沒能按時進獻,這是我們國君的罪過,怎么敢不供應(yīng)呢!至于昭王南巡為何沒有返回,請你到水邊去問吧!”第二段: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屈完:楚國大夫。

如:往,到……去。《說文》:“如,從隨也。從女從口?!倍斡癫米ⅲ骸胺灿兴蝗?,皆從隨之引申也?!比缛纾ǜ?、跟隨)如同、好像前往、去齊侯陳諸侯之師:齊侯把參與交戰(zhàn)的諸侯國軍隊陳列出來,是想向楚國的使者屈完示威。與屈完乘而觀之:與屈完同乘一輛戰(zhàn)車閱兵。之,指代諸侯之師。之、適、如、赴、往、去之、適、如都是到某地去,同義詞。赴的本義是奔向,特指奔向兇險的地方。往也是到某地去,但是往不帶賓語。去的本義是離開某地。之的反義詞。反義詞:之—去;往—來

《戰(zhàn)國策》:“陳軫去楚之秦。”

《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豈不穀是爲(wèi)?先君之好是繼

難道爲(wèi)了我嗎?(只是)爲(wèi)了繼承先君建立的友好關(guān)係罷了。按,這裏是說各諸侯參戰(zhàn)不是看在桓公本人的面子,而是看重齊國已故國君的面子。

不榖,不善,諸侯國君的謙稱詞。這裏作“爲(wèi)”的前置賓語,依靠指代詞“是”複指提前?!跋染谩笔莿釉~“繼”的前置賓語,也是依靠指代詞“是”複指提前。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惠,表謙敬的副詞,用在對話中,表示對方的行爲(wèi)給自己帶來了恩惠。徼,本義爲(wèi)“尋”,這裏用其引申義——求。“邀”的通用字,在求取義上二字通用。邀(迎候)—約請—希求、謀取。徼福,即求福。

徼福於敝邑之社稷:是指齊國沒有讓楚國滅亡。

敝邑,對他人謙稱自己的國家。

《說文》:“敝,敗衣?!?/p>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榖神,宗廟社稷是一個國家政權(quán)的象徵。故社稷可用來代指國家的政權(quán)。辱收寡君:

辱,表謙敬的副詞。相當(dāng)於說承蒙。

寡君,對聽話人謙稱自己的國君。

此句是說:承蒙您收納了我國的國君(針對“與不榖同好”句而言的)。以此衆(zhòng)戰(zhàn),誰能禦之:禦:抵禦。何城不克:什麼樣的城池不能攻克?以德綏諸侯:憑仁德之心安撫諸侯。

以,介詞,表憑藉。

綏:安撫。本義《說文》:“綏,車中把也,從糸從妥。”《論語·鄉(xiāng)黨》:“升車必立正,執(zhí)綏?!背匠且誀?wèi)城,漢水以爲(wèi)池

方城,山名,在今河南葉縣南。

此兩句爲(wèi)了強調(diào)介詞賓語,而把介賓提前。

意爲(wèi):您要是來硬攻,我們楚國人民會以方城山作爲(wèi)城牆,以漢水作爲(wèi)護城河,萬衆(zhòng)一心,與您拼過魚死網(wǎng)破。

雖衆(zhòng),無所用之。

雖:雖然,即使。讓步轉(zhuǎn)折連詞。

無所用之:沒有用他的地方。

所,輔助性代詞,與“用之”一起構(gòu)成一個名詞性的結(jié)構(gòu),一起作動詞“無”的賓語。

屈完及諸侯盟誓—盟

《左傳》:遂置姜氏于城穎而誓之曰:“不到黃泉…”(無儀式,個人決心)

“屈完及諸侯盟”(有儀式,關(guān)系一方或多方的諾言)

第二輪舌戰(zhàn):齊國的威脅:誰能御之,何城不克?楚國的回答:方城為城,漢水為池。楚國使者屈完在外交談判中柔中有剛,據(jù)理力爭。最終的結(jié)果是齊楚召陵結(jié)盟——楚國歸順齊國,承認(rèn)其霸主地位。

參考譯文:這時齊國的軍隊又向前開進,駐扎在陘邑。夏天,楚王派屈完到齊營來。齊軍向后撤退,駐扎在召陵,齊桓公命令諸候的軍隊擺成陣勢,然后讓屈完和他同乘一輛車,檢閱了一番。齊桓公對屈完說:“這難道是為了我個人?這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友好關(guān)系罷了。跟我們和好吧,怎么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的恩惠,使我們的國家得以保全。您不顧蒙受恥辱收容我們,這是我們國君的衷心愿望?!饼R桓公又說:“我用這么多的軍隊去打仗,誰能抵擋得住!我用這么多的軍隊去攻城,哪一座城攻不下來!”屈完回答說:“你若用恩德來安撫諸候,誰敢不服從?你若想依仗武力,我們楚國就將以方城山作為城墻,以漢水作為護城河。您的軍隊雖然眾多,也是無濟于事的?!庇谑牵昃秃椭T候訂立了和好的盟約。

一、文字【古今字】1.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大—太)2.王祭不共(共—供)3.女實征之(女—汝)二、詞彙【古今異義詞】1.師進,次於陘。

(次,臨時駐紮)2.楚子使屈完如師。(如:往,到……去)3.屈完及諸侯盟。(盟,訂立盟約)4.西至於河。(河,黃河。特指)【古今同形異構(gòu)詞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