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短文兩篇不求甚解》課件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3課《短文兩篇不求甚解》課件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3課《短文兩篇不求甚解》課件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3課《短文兩篇不求甚解》課件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3課《短文兩篇不求甚解》課件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不求甚解

培根的《談讀書》中提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边@些都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短文兩篇》的另一篇文章《不求甚解》,看看馬南邨對“不求甚解”有什么新見解?!安磺笊踅狻背鎏帲?/p>

出自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原意是讀書只領會要旨,不過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屬褒義。

今多謂學習或工作的態(tài)度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淺嘗輒止,含貶義。

1.了解作者,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2.理清文章論證思路,了解駁論的邏輯思路。3.樹立正確讀書觀,認識讀書的價值,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馬南邨(1912—1966)新聞記者、政論家、雜文作家。原名鄧拓,福建閩侯人。1944年初,他主持編輯了我國第一部《毛澤東選集》。主要作品有文論集《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雜文集《燕山夜話》、詩詞集《鄧拓詩詞選》等。與吳晗、廖沫沙合寫雜文《三家村札記》?!恫磺笊踅狻愤x自《燕山夜話》。20世紀60年代初,鄧拓應《北京晚報》之約,撰寫《燕山夜話》專欄雜文。這個專欄的雜文從古人讀書治學、科學研究、生產(chǎn)活動等方面為我們總結(jié)和介紹了一些可以借鑒的歷史經(jīng)驗;還對現(xiàn)實中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和錯誤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風提出了批評,對青年的學習給予了指導。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橫生的文章,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對當時的雜文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本文就是針對有些人對陶淵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寫的一篇駁論文。1.論證的方式:2.什么叫駁論文?

駁論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fā)表議論,批駁錯誤的反動的見解和主張。側(cè)重于駁論的議論文就是駁論文。立論和駁論。

駁論可以是鮮明地反駁一個錯誤的觀點,也可以是就別人論述的一個問題發(fā)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質(zhì)疑,進行商榷。議論文知識3.批駁的方法(1)直接批駁

(2)間接批駁——駁立結(jié)合①駁論點:抓住敵論點中的錯誤直接批駁。②駁論據(jù):指出敵論據(jù)中的虛偽、錯誤而證明其論點的荒謬。③駁論證: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揭穿對方的論據(jù)與論點之間沒有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其邏輯不能證明論點,論點不能從論據(jù)中推出。4.駁論文一般論證思路是什么?擺敵論的通俗說法是:樹靶子。擺敵論駁敵論立已論闡明()要訣()狂妄自大()馬南邨()王粲()勸jiè(

咬文jiáo()字huò(

)然貫通開卷有yì()

wàngchǎnjué嚼誡豁益càncūn豁然貫通:只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打開書本看一看,就會有收益。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指死摳字眼兒而不注重實質(zhì)內(nèi)容)。一下子完全搞通了?;砣?,開闊或通達的樣子。指極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求甚解:開卷有益:咬文嚼字:狂妄自大:第一部分(1):擺出了要批駁的靶子:“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第一層(2-4):從“不求甚解”的出處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指出“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第二層(5-6):提出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tài)度,并舉例加以說明。第三層(7-8):全面解釋“不求甚解”,指出讀書不是死摳字眼兒,不因某一局部而放棄整體。第三部分(9):提出自己的觀點,強調(diào)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第二部分(第2-8段):闡述不求甚解的真正意義。1.通讀課文,梳理文章思路。

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2.本文反駁的是哪種錯誤觀點?作者在文中拿什么來反駁對方的?

敵論點: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拿“讀書”一事來反駁。3.在批駁的過程中樹立了自己怎樣的觀點?1.一般人認為“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持什么態(tài)度?作者又是怎么理解“不求甚解”的?持什么態(tài)度?一般人認為“不求甚解”對任何事情都是不好的。對“不求甚解”持否定態(tài)度。作者認為一般人的觀點不盡然,對“不求甚解”持肯定態(tài)度。

他認為不求甚解有兩層意義:一是指要虛心,不要以為書一讀就懂;另一層含義是讀書“不要固執(zhí)一點,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確立這兩層含義的依據(jù)是陶淵明《五柳先生》中“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兩句話的全面理解,理清其相互聯(lián)系。2.本文要批駁的觀點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是什么?對方的觀點:

“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弊髡叩挠^點:

“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即:不能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

本文主要討論了該怎樣正確理解“不求甚解”的含義的問題。

主要用了引用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1)運用引用,道理論證。引用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論題,并加以分析,提出論點;引用陸象山的語錄,強調(diào)不因小失大,再次論證“不求甚解”(2)運用舉例論證。以普列漢諾夫為例,從反面論證讀書一定要虛心,不要死摳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實質(zhì)。以諸葛亮為例證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讀書人。(3)運用對比論證。普列漢諾夫和諸葛亮就是正反對比3.本文主要討論了什么問題,用了什么樣論證方式和論證方法?4.作者所選的列寧批評普列漢諾夫和諸葛亮的讀書方法事例有什么特點?兩個例子是為了證明什么觀點?列寧批評普列漢諾夫

從態(tài)度上說明諸葛亮的讀書方法

從方法上說明5.怎樣才能達到“活”讀書,理解“精神實質(zhì)”呢?

兩個例子是為了證明讀書要活讀。書必須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結(jié)

論樹靶子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不求甚解亮觀點立論得結(jié)論不能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引出處:全面分析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釋新義:虛心會意不求甚解舉例子:普列漢諾夫、諸葛亮(反例

正例)引語錄:陸象山重要的書必須反復讀《不求甚解》一文全面闡述了陶淵明“不求甚解”的兩層含義,并以此為根據(jù)對否定“不求甚解”的觀點進行反駁,指出讀書的要訣在于會意,讀書要虛心,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才能真正領會其精神實質(zhì)。

本文用遞進式的論證結(jié)構(gòu)逐層深深地剖析問題,并通過引用、對比、舉例等論證方法闡述方法,從而明辨是非,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文章見解獨到,文筆簡潔生動、說理明白曉暢。眾多的引證生動的故事,深刻的見解,娓娓道來,既開拓讀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識漫談之中,可謂別開生面,獨具一格。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學校舉行“好讀書,會讀書”宣傳活動,請你寫一篇文章,介紹好的讀書方法。(1)品讀法。就是在閱讀中對文章的某一點深入下去,這里的“一點”必須是文章的神韻所在。如《春》。(2)助讀法。就是利用書、報、光盤、磁帶上的精美的文章來幫助我們閱讀理解作品的一種方法,如配樂詩,電視散文等。(3)摘讀法、圈點法。把讀書過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