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卷01-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中圖版2024)(解析版)_第1頁
期中卷01-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中圖版2024)(解析版)_第2頁
期中卷01-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中圖版2024)(解析版)_第3頁
期中卷01-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中圖版2024)(解析版)_第4頁
期中卷01-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中圖版2024)(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中圖版2024)

期中卷01(第1-3章)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從認識地球到探索宇宙,中國航天夢正一步步實現。2022年9月1日,中國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和

劉洋進行了任務中的首次出艙活動,再一次帶領我們欣賞浩瀚宇宙。讀圖“八大行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

題。

1.中國探索宇宙的過程按時間順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2.兩名航天員出艙后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地軸和經緯網都清晰可見B.地球更像一顆藍色的“水球”

C.地球在自東向西做自轉運動D.透明的地球在散發(fā)耀眼的光芒

3.關于地球所處宇宙環(huán)境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地球是太陽系家族中一顆普通行星

第1頁共16頁.

B.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C.地球和太陽系其它大行星公轉方向一致

D.地球是人類目前所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答案】1.C2.B3.B

【解析】1.東方紅一號是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神舟五號飛船搭載航天員楊

利偉于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神舟

十四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因此中國探索宇宙的過程按時間順序是②③①,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地軸和經緯網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是人為畫出來的,A錯誤;地球更像一顆藍色的“水球”,B正確;地

球在自西向東做自轉運動,C錯誤;地球本身不發(fā)光不透明,D錯誤。故選B。

3.地球是太陽系家族中一顆普通行星,A正確;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B錯誤;地球和太陽

系其它大行星公轉方向一致,C正確;地球是人類目前所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D正確。根據題意要求選擇

說法錯誤的選項,本題選B。

2023年9月21日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四課開課,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面

向全國青少年進行了太空科普授課,從天地實驗差異中帶領大家感知宇宙奧秘、體驗探索樂趣,激發(fā)了廣

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完成下面小題。

4.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下列能證明地球形狀的證據是()

①地球衛(wèi)星照片②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③遠處駛來的帆船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下面關于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答案】4.B5.D

【解析】4.根據所學知識,地球衛(wèi)星照片能十分直觀地展現出地球的真實球體形狀,①正確;日月星辰的

東升西落與地球的自轉運動有關,不能證明地球形狀,②錯誤;遠處駛來的帆船,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

第2頁共16頁.

到船身,這能證明地球是球體,③正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也能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④正確。

綜上所述,①③④正確,②錯誤。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由于受觀測條件和科學技術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從③直覺“天圓地方”→②據

太陽、月球形狀推測地球是球體→④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實地球是球體→①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確證地球是球

體,后來進一步證實了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故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排序正確的是③→②→④→①,D正確,ABC錯誤。故選D。

讀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

6.有關四地經緯度位置的判斷,正確的是()

A.A地(50°S,40°E)B.B地(20°N,170°W)

C.C地(40°S,170°E)D.D地(0°,50°E)

7.有關四地所處半球位置的判斷,正確的是()

A.A地在南半球B.B地在西半球C.C地在東半球D.D地在東半球

【答案】6.C7.B

【解析】6.讀圖可知,A地的經緯度是(40°E,50°N),B地的經緯度是(170°W,20°S),C地的經緯度是

(170°E,40°S),D地的經緯度是(50°W,0°)。故選C。

7.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

以東、160°E以西是東半球,其余是西半球。根據上題分析過程判斷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讀圖可知,圖中

A地的經緯度是(50°N,40°E),位于北半球,東半球;B地的經緯度是(20°S,170°W),位于南半球和西半

球;C地的經緯度是(40°S,170°E),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D地的經緯度是(0°,50°W),位于赤道和西

半球。排除ACD,故選B。

小秦同學寒假隨爸爸在福州三坊七巷景區(qū)旅游,然后從該景區(qū)駕車前往福州站,爸爸利用車載導航地

圖進行導航,下圖為導航截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3頁共16頁.

8.如果在導航儀上按“+”號圖標后,地圖的()

A.內容變簡略B.方向發(fā)生變化

C.比例尺變大D.比例尺變小

9.北斗系統(tǒng)在車載導航儀電子地圖中廣泛應用,與傳統(tǒng)紙質交通地圖相比,車載導航儀電子地圖的優(yōu)點是

()

①可以任意改變比例尺大小②可隨意調節(jié)圖幅大小③能實時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駛路線④可快速選擇出

行最佳路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8.C9.D

【解析】8.如果圖幅大小不變,代表的實際范圍越小,則比例尺越大,圖上內容越詳細。如題目所說,在

導航儀上按“+”號圖標后,地圖的信息將更加詳細,所以范圍縮小了,比例尺將變大。方向不會變化,排

除ABD,故選C。

9.電子地圖可以非常方便地對普通地圖的內容進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圖。車載導航

儀電子地圖信息量大,保存時間長,數據可以隨時更新,可以隨意改變比例尺大小、任意范圍的繪圖輸出,

能實時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駛路線,可快速選擇最佳出行線路。車載導航儀屏幕大小即圖幅大小,圖幅大小

第4頁共16頁.

并未改變。故①③④正確,②錯誤。故選D。

梅嶺古道如越南嶺山脈,被譽為古代的京廣線,曾是我國南北交通的要道。隨著現代交通狀況的改善,

先后又有323國道和韶贛高速經過該地區(qū)。讀南嶺地區(qū)局部等高線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0.關于梅嶺古道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最高點的海拔未超過500mB.南坡比北坡更陡

C.冬季南坡溫度比北坡溫度更低D.圖上距離是2.5厘米,則實際全長約2.5km

11.三條經過南嶺的道路中,需要開鑿較長隧道的是()

A.323國道B.梅嶺古道C.韶贛高速D.都不需要開鑿

12.323國道在經過南嶺時,向西繞行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A.繞過河流,不必造橋B.沿等高線修建,坡度較緩,降低成本

C.連接城鎮(zhèn),便于出行D.少占耕地,保護農田

【答案】10.D11.C12.C

【解析】10.圖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梅嶺古道最高處在500米以上,A錯誤。南坡的等高線比北

坡的等高線稀疏,所以南坡比北坡緩,B錯誤。冬季南坡的氣溫比北坡要高,因為南坡朝陽,C錯誤。根據

比例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量算可知,實地距離是2.5千米,D正確。故選D。

11.讀圖可知,韶贛高速穿越的山區(qū)面積最廣大,需要開鑿較長的隧道,C符合題意。323國道和梅嶺古道

基本上沿等高線修建,穿過的山脊地形少,基本不用開隧道,排除ABD,故選C。

12.讀圖可知,圖中323國道經過處,村鎮(zhèn)密集,323國道在經過南嶺時,向西繞行考慮的主要因素是連接

城鎮(zhèn),方便出行,C正確。不必造橋、坡度、少占耕地不是主要因素,ABD錯誤,故選C。

【陸地地形判讀】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第5頁共16頁.

13.圖示區(qū)域的地形是()

A.盆地B.山峰C.山谷D.高原

14.下列是某同學沿MN一線繪制的地形剖面圖,正確的是()

A.B.C.D.

【答案】13.A14.D

【解析】13.讀圖可知,該地區(qū)海拔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地形,A正確。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

間高,四周低為山峰,B錯誤。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C錯誤。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上,

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D錯誤。故選A。

14.讀圖可知,沿著MN線,左右高,中間低,而且是盆地地形,符合沿MN線地形剖面簡圖的只有D

選項,故選D。

《航拍中國》片頭中寫道:“你見過什么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千米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千米

的澎湃?是四季輪回的天地?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讀中國疆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15.下列有關我國地理位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第6頁共16頁.

A.位于東半球、北半球B.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C.大部分位于中、高緯度地區(qū)D.位于亞洲東部

16.“960萬平方千米的遼闊”“300萬平方千米的澎湃”說明了我國()

①疆域遼闊②海陸兼?zhèn)洧勖娣e狹?、芎0毒€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7.“四季輪回的天地”“冰與火演奏的樂章”是因為我國()

A.跨經度范圍廣,有時差B.南北跨緯度范圍廣

C.跨寒、溫、熱三帶,光熱條件好D.山區(qū)面積廣大

【答案】15.C16.A17.B

【解析】15.結合所學知識和讀圖可知,我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A正確;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南

部少數地區(qū)位于熱帶,沒有寒帶,B正確;我國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沒有在高緯度地區(qū),C錯誤;我國

位于亞洲東部,D正確。依據題意,故選C。

16.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300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大

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說明我國疆域遼闊,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綜上所述,①②正確;③④錯誤,

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7.我國國土疆域遼闊,各地區(qū)之間差異很大,如“四季輪回的天地,冰與火的樂章”反映的是我國大部分位

于北溫帶,四季分明,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的特點,B正確;與跨經度范圍廣,有時差無關,A錯誤;

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qū)位于熱帶,沒有寒帶,C錯誤;與山區(qū)面積廣大

無關,D錯誤。故選B。

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寫道“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結合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讀

圖,完成下面小題。

18.讀上圖,推測“渝州”屬于現在的()

A.①B.②C.③

19.上圖中經過省區(qū)④的特殊緯線是()

A.北極圈B.北回歸線C.南回歸線

第7頁共16頁.

20.上圖中省區(qū)③的簡稱是()

A.粵B.鄂C.黑

【答案】18.B19.B20.C

【解析】18.渝是重慶市的簡稱,所以說“渝州”屬于現在的重慶市,三峽也位于重慶境內。①代表湖北省,

簡稱鄂;②代表重慶市,簡稱渝;③代表黑龍江省,簡稱黑;④代表廣東省,簡稱粵。故B符合題意,排

除AC,故選B。

19.讀圖可知,④省區(qū)為廣東省,根據所學知識,廣東省被北回歸線穿過,故選B。

20.讀圖可知,③為黑龍江省,簡稱黑,故選C。

人口老齡化是指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以上,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讀中國老齡人口(65歲及以上)與世界平均老齡人口占比圖,(注:老齡人口百分比

是65歲及以上人口占本國總人口的百分比。)完成下面小題。

21.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是()

A.1965年B.1999年C.2020年D.2025年

22.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社會問題有()

A.生育率大幅度提升B.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

C.國防兵源增多D.長效帶動經濟發(fā)展

23.下列四幅漫畫中,能體現人口數量過多帶來資源危機的有()

第8頁共16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21.B22.B23.C

【解析】21.由題干可知,一個國家或地區(qū)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以上,65歲及以上老年

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為人口老齡化,由圖可知,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是1999年,B正確,ACD

錯誤。故選B。

22.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社會問題有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勞動力不足等,B正確;人口老齡化不會導致生育率

大幅度提升,A錯誤;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比重減少,國防兵源不足,C錯誤;社會養(yǎng)老負擔重,勞動力不

足會抑制經濟發(fā)展,D錯誤。故選B。

23.漫畫①民工荒,反映的是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并不是人口數量過多帶來的問題,①錯誤;地球上的自

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漫畫②水井的變遷,反映了人口急劇增加,造

成了水資源短缺,②正確;漫畫③不堪重負的地球,反映了人口急劇增長,給資源和環(huán)境造成了空前的壓

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③正確;漫畫④拖不住了,反映的是人口增長速度過慢,

人口老齡化使得養(yǎng)老負擔加重,④錯誤。綜上所述,C②③正確,①④錯誤,排除ABD。故選C。

我國是統(tǒng)一和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4.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是()

A.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南、西南地區(qū)

B.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集中分布在東部和南部

C.在某個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沒有其他民族居住

D.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25.郵票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第9頁共16頁.

A.內蒙古自治區(qū)B.吉林省C.西藏自治區(qū)D.云南省

【答案】24.D25.B

【解析】24.我國民族分布不均勻。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居住”,D正確;漢族

地區(qū)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qū)也有漢族居住,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BC錯誤;少

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北部地區(qū),A錯誤。所以選D。

25.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少數民族為朝鮮族,朝鮮族特色舞蹈長鼓舞。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故

排除ACD,所以選B。

第Ⅱ卷

二、解答題(共50分)

26.下圖為“部分經緯網圖”,超級飛俠樂迪需要到A、B、C、D這四個地點遞送禮物,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0分)

(1)A點的緯度是,經度是。從A點到B點需要朝(方向)前進。

(2)D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低、中、高緯度中的緯度。B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半球。

(3)“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現象,可能發(fā)生在A、B、C、D四點中點所在的緯線。

(4)樂迪如果沿著A點所在的經線一直往北走,最終能回到A嗎?(能/不能)

(5)樂迪發(fā)現B點所在的緯線比A點所在的緯線。(長/短/一樣長)

(6)與D點所在經線能組成經線圈的經線的經度是。

【答案】26.(1)40°N20°W東南

(2)南低東

(3)C

(4)不能

(5)長

第10頁共16頁.

(6)160°W

【解析】26.本題以經緯網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四個小題,涉及經緯網的定位、定向、緯線和經線的特點

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依據位置,A點位于經度向西增大的西經,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故A點的經緯度是40°N,20°W;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從A點到B點需要朝東南方向。

(2)D點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位于20°S上;南北緯0°-30°之間稱為低緯度,南北緯30°-60°之間稱為

中緯度,南北緯60°-90°之間稱為高緯度,D點地處0°至30°的低緯度地區(qū);在地球儀上,人們把20°W以

東、160°E以西稱為東半球,160°E以東、20°W以西之間稱為西半球,可以看出,B點(經度為0°)位于

東半球。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赤道周長大約4萬千米,也就是八萬里,在赤道上可體驗“坐地日行八萬里,巡

天遙看一千河”的現象,讀圖可知:C點位于赤道上,可以體驗到坐地日行八萬里。

(4)根據所學指示可知,沿A點一直往北走可以到達北極點,不能回到A點。

(5)依據位置,B點位于北緯20°,A點位于北緯40°,緯線長度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故B地所在的緯

線比A點所在的緯線更長。

(6)依據經線圈的特點,與D點所在經線(20°E)能夠組成經線圈的經線的經度是160°W,兩條經線度數相

加等于180°,方向相反。

27.讀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題目。(16分)

(1)圖示區(qū)域的地形類型主要是。

(2)寫出數字代表的山體部位:①:、②:、③:、④:。

(3)適合攀巖的山體部位是(寫序號),該部位的相對高度是米。

第11頁共16頁.

(4)可能發(fā)育河流的是山體部位(寫序號),甲處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向流。

(5)兩組同學從甲地出發(fā),分別沿a線路和b線路登山。距離更近的線路是,坡度更緩的路線是線

路,理由是。

(6)小明通過測量發(fā)現,②點到④點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實地距離是。②點、④點能不能互相看

見?。為什么?。

【答案】27.(1)丘陵、盆地

(2)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3)④50-150

(4)②北南

(5)baa路線等高線稀疏

(6)6千米不能山脊兩側的點互相看不見

【解析】27.本題以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涉及地形類型的判斷,海拔與相對高度、比例尺的計算,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等高線的特點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掌握程度。

(1)由圖可知,圖中區(qū)域海拔多在200米至500米之間,并且地勢呈中間低、四周高的特點,地形類型主

要是丘陵和盆地。

(2)依據位置,圖中字母①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地形;②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地形;③

在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④處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

(3)以上各地區(qū)中,適合攀巖的山體部位是④代表的陡崖;圖中區(qū)域等高距是50米,根據陡崖相對高度

(ΔH)計算方法:(x-1)d≤ΔH<(x+1)d(d是等高距,x是重疊的等高線條數)可以看出,該處陡崖有

兩條等高線重疊,其相對高度是在50米--150米之間。

(4)依據位置,圖中②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因此兩虛線處有可能發(fā)育形成小河的是②處;依據

指向標判定方向,結合圖示河流流動的箭頭方向,可判定,圖中甲處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

(5)依據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沿a線路和b線路登山,距離更近的是b線路,比較容易攀登的

是a線路,理由是a線路等高線稀疏、坡度更緩。

(6)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2千米,②點到④點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則實地距離

是3×2千米=6千米;②點、④點不能互相看見,因為②點和④點中間隔著山脊,視線被擋住。

28.版圖無小事,一點不能少。為了增強維護國家領土安全和版圖完整的意識,某中學舉行了“祖國在我心

中”地理知識競賽活動。據圖回答問題。(12分)

第12頁共16頁.

(1)我國陸地總面積約平方千米,位于亞洲東部,東臨洋。

(2)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qū),也是我國位置最西的省區(qū),②省地表崎嶇,簡稱是,③省古稱中

原,省會是。

(3)與中國相比,⑤國的海陸位置的特點是;⑥國的海陸位置特點是,這種海陸位置的特點的局

限性表現在。

(4)為維護國土安全,西藏南部地區(qū)的拉則拉哨所修建于海拔4088米的懸崖上,它位于中國與⑦(陸

上鄰國)的邊境線上。

(5)海防安全同樣重要。釣魚島自古就屬于中國的固有海島,它位于我國島嶼④的東北海域。我國的

最南端領土是位于南海中的。

(6)電影《長津湖》以真實戰(zhàn)爭為背景,當時我國志愿軍奔赴的國家也是⑧國的鄰國。

【答案】28.(1)960萬太平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貴/黔鄭州

(3)島國內陸國不便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不便于同海外各國的友好往來。

(4)印度

(5)臺灣島曾母暗沙

(6)朝鮮

第13頁共16頁.

【解析】28.本題以某中學舉行“祖國在我心中”地理知識競賽活動為材料,涉及我國的領土面積、優(yōu)越的地

理位置、省區(qū)簡稱、位置、省會、鄰國、海洋國土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象我國疆域和領土的掌握程度,

結合地圖識記。

(1)我國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

洋。鄰國⑤是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與其相比我國緯度位置的優(yōu)越性是緯度較低,熱量充足。

(2)①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qū),也是我國位置最西的省區(qū);②是貴州省,地表崎嶇,

其簡稱是貴或黔;③是河南省,古稱中原,省會是鄭州。

(3)與中國相比,⑤菲律賓的海陸位置的特點是島國,與中國相比,⑥是蒙古,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屬于

內陸國,這種海陸位置的特點的局限性表現在沒有臨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外貿易的發(fā)展,不便于發(fā)

展海洋事業(yè),不便于同海外各國的友好往來。

(4)為維護國土安全,西藏南部地區(qū)的拉則拉哨所修建于海拔4080米的懸崖上,它位于中國與⑦所示印

度的邊境線上,印度是我國鄰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5)釣魚島自古就屬于中國的固有海島,它位于我國島嶼④臺灣島的東北海域。我國的最南端領土是位于

南海中的曾母暗沙。

(6)今年國慶熱映電影《長津湖》以真實戰(zhàn)爭為背景,當時我國志愿軍奔赴的國家也是⑧所示韓國的鄰國

朝鮮。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2013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突破2億,到2050年將達到全國人口的1/3,“銀發(fā)潮”對經濟發(fā)

展產生深遠影響。

材料二:

第14頁共16頁.

(1)材料一中“銀發(fā)潮”體現的我國人口問題是。結合圖二可知,該人口問題會引發(fā)等社會經濟問題。

(2)從圖一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兩個省級行政區(qū)是①(名稱)和⑤(簡稱)。圖中斜線

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此線北端的a是黑龍江省的,南端的b是云南省的,該線東南地區(qū)人口

密度(大/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