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教師到信息化教學設計師一是,華而不實。該類問題主要表現在作品過分追求絢麗的外表,忽視了作品內涵,即作品中蘊含的教學內容。例如,微課作品片頭酷炫十足,搶盡了風頭,但實際內容卻大相徑庭;又如在課件作品中,應用了較為復雜的動畫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反而成了累贅,殺雞用牛刀。二是,多而不精。該類問題主要表現在作品中過分追求技術手段,應用過多技術功能,無序堆積。例如,在微課作品中,短時間內充斥了背景音樂、轉場、畫中畫、過渡等多種特效效果,過于繁雜,讓人眼花繚亂,進而導致主體不明確,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三是,淡而無趣。該類問題主要表現在作品未能真正發(fā)揮技術在教學中的價值,比較平淡。例如,微課作品僅僅是教師使用錄屏軟件,錄制了一段講解PPT的過程,像是“念稿子”;又如部分教師使用互動白板軟件制作課件,卻沒有使用互動功能,還是像傳統PPT一樣,且課件內文字量較多,讓人索然無味。這類作品看似用了技術,但卻沒有發(fā)揮技術的價值。分析以上問題,可以看出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教育信息化的理解還不到位,對技術作用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利用技術手段來武裝自己的學科教學工作,仍停留在隔靴搔癢階段?;蛘哒f,教師離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仍存在差距,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還有待進一步加大提升。評審的同時,筆者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通過一個作品體現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雖然我面對的是一件件作品,但實際上評審的是作品背后的人——教師,一方面是評教師是如何設計制作該作品,另一方面還要評教師將如何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用該作品。問題來了,教師該如何解決,教師該如何轉型?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的認識,從理論、實踐與應用這三個層面予以闡述?!窭碚搶用妫簭慕處煹叫畔⒒虒W設計師的轉變從當前我國教育大背景來看,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斷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TPACK則是一個教師信息化能力的概念模型,從系統上闡明了教師應該在各類教學環(huán)境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理論、工具、方法)結合自身的教學能力(學科知識、教學法知識)開展更好的教學。從理論層面上回答了教師如何成為一名信息化教學設計師,即要求教師同時具備學科內容知識(CK)、教學法知識(PK)和技術知識(TK)這三個核心要素,由此也會產生了學科教學知識(PCK)、整合技術的學科內容知識(TCK)、整合技術的教學法知識(TPK)、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PACK)等四個復合要素?!駥嵺`層面:學習掌握數字型教學技術華東師范大學提出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微認證體系,共設計了30個微能力點供教師選擇學習。該體系分為四個維度和三個環(huán)境,即計劃與準備、組織與管理、評估與診斷、學習與發(fā)展四個維度,還有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混合學習環(huán)境、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三個環(huán)境。然而,對于一線教師而言,由于缺乏系統了解,選擇哪些適合的微能力點學習還存在困難。筆者設計了教師信息素養(yǎng)金字塔模型(如下圖),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去學習,從低級要求到高級要求分別是辦公技能、資源開發(fā)、學科軟件以及課堂應用等。教師信息素養(yǎng)金字塔模型①辦公技能要求。這是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基礎要求,信息化時代,我們離不開網絡與電腦,辦公技能實際上是面向所有職場人的,是必備技能。具體包括數字資源獲取、Office系列(如Word、PPT、Excel)軟件操作、圖片編輯、音視頻編輯、網盤、協同辦公等技術。②資源開發(fā)要求。網絡上資源雖然很多,但教師的教學資源不能完全引用他人,更需要自己開發(fā)制作,才能體現個人教學思想與價值。具體包括PPT課件、互動白板課件、微課、網絡教學平臺(如微信公眾號、UMU、學習通)。③學科軟件要求。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學科軟件應用,學科教師理應掌握這些專業(yè)的教學軟件。分學科來說,語文教師有紙條APP等、數學教師有網絡畫板和幾何畫板等,外語教師有口語100APP等,科學教師有NOBOOK等。④課堂應用要求。主要是指教師在線上、線下或混合式環(huán)境下授課所需要用到的各類技術。例如,面對面教學平臺有無線投屏技術、plickers,借助微信公眾號、UMU、雨課堂、學習通等平臺開展線上教學,還可以借助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展開直播教學。課堂應用是教師各類信息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駪脤用妫杭夹g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當教師掌握了各類信息技術技能,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之后,接下來就要將技術應用在實際的教學中,這也是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痛點與難點。那么該如何突破呢?筆者認為在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之前,教師需要理解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有哪些。總的來說,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增強互動。有了技術的支持以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更為便捷、有效,技術能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互動的效果也更為明顯。在網絡支持時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師生之間可以輕易實現同步或異步的互動。②指引發(fā)現。借助各類媒介教學資源,使得獲取知識的途徑更為全面、更為直接、更為深入。尤其是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習體驗更好。③生成創(chuàng)造。借助信息技術的手段、工具、平臺,采集教學數據的方式越來越多元,課堂可以方便的獲得各類生成性數據。也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習的創(chuàng)造熱情與欲望,挖掘潛能??梢赃@么說,技術在解決重難點中能發(fā)揮獨到的作用,很多時候重難點的突破離不開技術。教師應該積極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并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做到串聯“課前—課中—課后”,使得全過程學習得以實現。當然,廣大教師也不能忽視自身能力的提升,增強專業(yè)知識學習。只有具備扎實的學科功底,才能深入了解學科本質,思考學科問題,也才能更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來提升教學實效,才能夠根據本校教學環(huán)境、學生學情設計技教融合的教學策略,最大限度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最后,還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影電視劇發(fā)行合作合同
- 玻璃幕墻施工承包合同年
- 工程材料委托采購合同
- 工程合同與招投標
- 賣場商鋪租賃合同
- 燃氣工程勞務分包合同協議書
- 施工承包合同書協議
- 電纜橋架安裝施工合同
- 廣告材料采購合同
- 六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技術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領導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部編人教版語文小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主講教材解讀(集體備課)
-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某廠酸洗硫酸煙霧治理設施設計
- 數據結構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9 Sorting
- 信陽礦產資源概況
- EN779-2012一般通風過濾器——過濾性能測定(中文版)
- 形位公差測量方法
- 車轍防治指導意見(確定稿)
- 一個近乎完美的微信引流招生方案
- 門診特殊病種審批表
- T_CEC 102.1-2016 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信息交換 第1部分_總則_(高清-最新版)
- 國際形式發(fā)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