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練案[41]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41講宋明理學時間:25分鐘滿分: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1.(2018·山東濱州調研)王陽明認為:“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蓋人求得心,則一切外在之標準悉喪失其威權,而言語行為皆純由個人自決?!辈牧媳砻鱡q\x(導學號99522890)(D)A.將權威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B.繼承了程朱理學的綱常禮教C.追求自由平等反對君主專制D.為進步思潮產生奠定了基礎[解析]據材料“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蓋人求得心,則一切外在之標準悉喪失其威權,而言語行為皆純由個人自決”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找到的良知才是判斷是非的標準,故A項錯誤;王陽明繼承了程朱理學的綱常禮教,但材料中未體現,故B項錯誤;據材料“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蓋人求得心,則一切外在之標準悉喪失其威權,而言語行為皆純由個人自決”可知王陽明的思想有利于人們追求自由平等,但王陽明并不反對君主專制,故C項錯誤;據材料“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蓋人求得心,則一切外在之標準悉喪失其威權,而言語行為皆純由個人自決”可知王陽明的思想有利于人們追求自由平等,為進步思潮產生奠定了基礎,故D項正確。2.(2018·河南名校聯盟段考)朱熹曾指出:“仁義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則不求利(利益)而自無不利;循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害已隨之?!痹谶@里朱熹主張eq\x(導學號99522891)(C)A.天理與人欲不可兼得 B.仁義與天理是后天養(yǎng)成的C.天理與義利相輔相成 D.一切私利是社會混亂根源[解析]材料中并未涉及天理和人欲的關系,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中“仁義根于人心之固有”說明仁義是先天固有的,不是后天養(yǎng)成的,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中“循天理,則不求利(利益)而自無不利;循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害已隨之”說明天理與義利是相輔相成的,故C項正確;朱熹并未說明私利是社會混亂的根源,故D項錯誤。3.(2018·廣西欽州一模)宋理學家陸九淵認為:“物欲”和“意見”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剝落心蔽”、“發(fā)明本心”,用“讀書”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這說明他eq\x(導學號99522892)(B)A.強調倫理道德 B.主張心靈凈化C.反對格物致知 D.踐行知行合一[解析]根據題目中“剝落心蔽”、“發(fā)明本心”得出:陸九淵,主張心靈的凈化,強調內在的“發(fā)明本心”,故A項錯誤;根據前面的分析,故B項正確;題目中并未提到陸九淵反對什么,僅限于提到其主張什么,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踐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的觀點,并非陸九淵的觀點,故D項錯誤。4.(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評)二程認為,人性有“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區(qū)別,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體現,未受任何損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無疵的;后者則氣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氣”的侵蝕,產生弊端,因而具有惡的因素。這反映了二程繼承并發(fā)展了eq\x(導學號99522893)(A)A.孟子的性善論 B.孔子禮的思想C.荀子的性惡論 D.佛教的天命觀[解析]根據材料“二程認為,人性有‘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區(qū)別,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體現,未受任何損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無疵的”可知,二程的觀點與孟子的性善論有異曲同工之處,故A項正確;孔子的“禮”主張克己復禮,故B項錯誤;二程認為“天命之性是至善無瑕的”這顯然與荀子的性惡論是背道而馳的,故C項錯誤;材料中并沒有涉及天命觀,故D項錯誤。5.(2018·山東、湖北調研)漢唐統治者非常重視禮樂的教化作用,并為此設立了專門管理音樂的機構,宮廷音樂盛行。從宋朝開始,宮廷音樂一再衰敗,民間音樂卻如雨后春筍般繁榮發(fā)展。這反映宋代eq\x(導學號99522894)(C)A.專制皇權被不斷削弱 B.市民成為社會主流階層C.統治者重人倫輕禮樂 D.民間音樂市場開始形成[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古代中國的專制皇權是在不斷強化而非削弱,故A項錯誤;僅僅是宮廷音樂與民間音樂的對比并不能說明市民已成為社會的主流階層,這屬于明顯的以偏概全,故B項錯誤;到了宋代,隨著程朱理學的形成與不斷成熟,人倫日益取代禮樂成為統治者所最為關注的意識形態(tài),故C項正確;民間音樂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故D項錯誤。6.(2018·廣東深圳調研)唐初,匯集京城的儒經師尊各述己說,難能統一。貞觀七年(633),唐朝廷頒布五經《定本》于天下,令學人此后以《定本》作為傳習儒經的依據。貞觀十六年,孔穎達等人完成了《五經義訓》180卷,永徽四年(653)向全國頒布,作為每年全國科舉考試明經類的經典依據。材料表明唐朝eq\x(導學號99522895)(B)A.準備推行科舉取士制度B.采取行政手段統一學術思想C.研制各類學校統編教材D.順應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發(fā)展潮流[解析]材料強調統一的儒家思想“作為每年全國科舉考試明經類的經典依據”,而非準備推行科舉取士制度,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因為“儒經師尊各述己說,難能統一”,因此唐朝政府“以《定本》作為傳習儒經的依據”,采取行政手段統一學術思想,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統一的儒家思想“作為每年全國科舉考試明經類的經典依據”,而非各類學校統編教材,故C項錯誤;材料只涉及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故D項錯誤。7.(2018·河南中原名??荚u)東晉高僧慧遠曾說:“道法之與名教,如來之與堯、孔,發(fā)致雖殊;潛相影響,出處誠異,終期則同?!睎|晉道士葛洪著《抱樸子》有內、外兩篇,“其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yǎng)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這說明eq\x(導學號99522896)(A)A.儒、道、佛出現合流的趨勢B.佛、道挑戰(zhàn)了儒學正統地位C.儒、道、佛的終極目標一致D.東晉最終實現了三教合歸儒[解析]材料中高僧認為佛教與儒學“出處誠異,終期則同”,東晉道士著《抱樸子》的外篇“屬儒家”,反映出東晉儒、道、佛出現合流的趨勢,故A項正確;材料反映出佛、道與儒學的融合,而非挑戰(zhàn)儒學,故B項錯誤;儒、道、佛的終極目標不一致,故C項錯誤;材料只反映出東晉儒、道、佛出現合流的趨勢,沒有體現出“合歸儒”,故D項錯誤。8.(2018·廣東肇慶一模)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提到:“一種自覺的精神,亦終在(宋代)士大夫社會中漸漸萌出。所謂自覺精神者,正是那輩讀書人漸漸自己從內心深處涌現出一種感覺,覺得他們應該起來擔負著天下的重任?!背霈F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eq\x(導學號99522897)(B)A.傳統儒學注重道德品質修養(yǎng)B.理學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C.宋代科考中刻意增加了“經世致用”的內容D.“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口號的社會影響[解析]材料強調的是社會責任感,不是道德品質修養(yǎng),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中“所謂自覺精神者,正是那輩讀書人漸漸自己從內心深處涌現出一種感覺,覺得他們應該起來擔負著天下的重任”得出理學家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故B項正確;材料中并未涉及科舉考試內容的變化,故C項錯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明末清初顧炎武提出的,與題目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0分)9.(2017·江蘇連云港、徐州、宿遷模擬)儒學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發(fā)展。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eq\x(導學號99522898)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天下并爭于戰(zhàn)國,儒術既絀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于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yè)而潤色之,以學顯于當世?!抉R遷《史記·儒林列傳》材料二(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裝進陰陽的框架,加上一個最高的主宰“天”,成為一種神秘的天人感應論。他所強調的不是從道德倫理意義上探討人格的完善,而是著重論證君臣父子、夫妻之間“三綱”論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學領域,他的大一統思想卻有利于國家的鞏固,而且適應于歷史發(fā)展的潮流?!獜堌M之《儒學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其特點》材料三不返本開新,不接續(xù)源頭活水,綜合創(chuàng)新便會食多不化,推陳出新就會迷失方向;不綜合創(chuàng)新,不引進眾家異說和外來文明,返本開新便會泥古不化,推陳出新就會乏力蒼白;不推陳出新,不致力于內部創(chuàng)造,返本開新就會徒說空話,綜合創(chuàng)新也會主體不明。因此,“三新”之說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則儒學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庶幾可以順利進行?!茬婅b《儒學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三種途徑》(1)據材料一,分析儒學在戰(zhàn)國后期成為“顯學”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8分)(2)據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政治影響。(6分)(3)據材料三,概括儒學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途徑,并結合所學知識,以程朱理學為例加以說明。(6分)[答案](1)原因:門徒的游說;學者的堅持;孟子、荀子的發(fā)展。思想:孟子:“仁政”“民貴君輕”;荀子:“王道”“君舟民水”等。(2)特點:兼采各家思想;帶有神秘色彩。影響:有利于加強君權;有利于國家統一。(3)途徑:返本開新、綜合創(chuàng)新、推陳出新相結合。說明:融合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以理為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新材料產業(yè)基金投資合作協議
- 墻紙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地產交易免責協議書
- 2025年度交通事故人身傷害賠償執(zhí)行合同
- 科技創(chuàng)新在中國商業(yè)領域的戰(zhàn)略布局
- 新疆天池計劃面試時間
- 買商用房合同范本
- 農行買賣合同范本
- 網游之忠犬養(yǎng)成計劃
- 沙龍活動的多維價值展現
- 招標代理機構遴選投標方案(技術標)
- 證件使用協議書(2篇)
- 三級安全教育試題(公司級、部門級、班組級)
- 貧血醫(yī)學教學課件
- 肺栓塞患者護理查房課件
- 委托書之工程結算審計委托合同
- 《如何有效組織幼兒開展體能大循環(huán)活動》課件
- (完整版)重力式擋土墻專項方案
- 花城版四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
- 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查房課件
- 山東省2024屆科目一模擬考試100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