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0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4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9/20/wKhkGWexVeyAMjbKAAKxAEMYSAk104.jpg)
![山東濟寧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0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4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9/20/wKhkGWexVeyAMjbKAAKxAEMYSAk1042.jpg)
![山東濟寧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0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4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9/20/wKhkGWexVeyAMjbKAAKxAEMYSAk1043.jpg)
![山東濟寧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0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4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9/20/wKhkGWexVeyAMjbKAAKxAEMYSAk1044.jpg)
![山東濟寧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0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4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9/20/wKhkGWexVeyAMjbKAAKxAEMYSAk104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東濟寧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4年)【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薄疽摇孔岳捉谛写蠼?,江南群山,蒼翠萬疊,如列屏障,凡數(shù)十里不絕。自金陵以西,所未有也。是日,便風(fēng)張帆,舟行甚速,然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①,搖兀掀舞,才如一葉。過獅子磯,一名佛指磯,蘚壁百尺,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猶恨舟行北岸,不得過其下。旁有數(shù)磯亦奇峭,□皆非獅子比也。至馬當(dāng),所謂上元水府②。山勢尤秀拔,正面山腳直插大江。廟依峭崖架空為閣,登降者皆自閣西崖腹小石徑,捫蘿側(cè)足而上,宛若登梯。……舟至石壁下,忽晝晦,風(fēng)勢橫甚,舟人大恐失色,急下帆,趨小港,竭力牽抗,僅能入港。(選自陸游《入蜀記》,有刪改)【注釋】①二千斛舟:指載重二千斛的大船。斛,古代容量單位。②上元水府:長江水神廟之一。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沿溯阻絕溯:逆流而上 B.空谷傳響響:回聲C.凡數(shù)十里不絕絕:滅絕 D.猶恨舟行北岸恨:遺憾6.最適合填入下面句子□中的一項是()旁有數(shù)磯亦奇峭,□皆非獅子比也。A.故B.以C.乃D.然7.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兩篇文章都是先總體概寫江邊群山連綿的雄偉景象,后細致描繪山水和林巒。B.甲文著重抓住不同季節(jié)景物特征描寫,乙文著重刻畫一日內(nèi)不同時段的景物。C.同樣是寫江流迅疾的特點,甲文以正面描寫為主,乙文則以側(cè)面描寫為主。D.兩篇文章都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之情以及游賞過程中的人生感悟。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9.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緟⒖即鸢浮?.C6.D7.C8.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9.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窘馕觥?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實詞。C.“凡數(shù)十里不絕”是意思是(山巒連綿的景象)共數(shù)十里沒有中斷。絕:斷,表示聲音或景象等持續(xù)不斷,沒有中斷,不是“滅絕”的意思,錯誤;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虛詞用法。兩個句子意思分別為“旁邊還有幾個小石磯,也都很奇特陡峭”“然而都比不上獅子磯”。從句意上看,前后兩個句子形成的是轉(zhuǎn)折關(guān)系。從連詞角度考慮以下幾個字。A.“故”在句首,一般是“所以”的意思,表結(jié)果;B.“以”可以理解為“因為”,表因果;C.“乃”可以理解為“于是”“才”,分別表承接和條件關(guān)系;D.“然”作為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即“然而,但是”的意思,用來連接前后兩個相對立或相反的分句;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A.錯誤。乙文則主要描述了從雷江口到大江的景色,包括江南的群山和江面的浩渺,但并未細致描繪山水和林巒;B.錯誤。甲文確實著重描寫了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特征,但乙文并未著重刻畫一日內(nèi)不同時段的景物,而是主要描述了沿途的地理景觀和自然景觀;C.正確。甲文通過直接描述水流的速度和力量來展現(xiàn)江流的迅疾,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而乙文則通過描述大船在江面上的搖晃和舞動,以及船工們緊張的神情和動作,來間接表現(xiàn)江流的迅疾和危險,這是側(cè)面描寫的手法;D.錯誤。雖然兩篇文章都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之情,但甲文并未明確表達游賞過程中的人生感悟,而乙文則更多地描繪了旅途中的驚險和艱辛;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翻譯句子的能力。以直譯為主。重點的詞語:雖:即使;乘:騎;奔:飛奔的馬;御:駕著;御風(fēng):疾風(fēng),以:比;疾:快。【9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lǐng)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jù)語境斷句??山柚鷺?biāo)志性詞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位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這句話的意思是:青色的樹林和綠色的竹子,倒掛在石壁上,這種景象是圖畫也難以描繪的。斷句應(yīng)該在“青林綠筱”和“倒生壁間”之間,前者是主語,后者是謂語;“圖畫有所不及”是對前面景物的評價,故應(yīng)該單獨斷開。故斷句為:青林綠筱/倒生壁間/圖畫有所不及。【參考譯文】【甲】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在之上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jīng)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非常凄慘悲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從雷江口出行進入長江。江南的群山,林木蒼綠,山巒重疊,好像一列屏障??偣残旭倲?shù)十里連綿的景象沒有中斷。從金陵向西,都未曾看到這樣的景象。這一天,順著風(fēng)張起風(fēng)帆,船行得非???。然而江面水面遼闊,白色的浪花像山一樣涌來。所乘坐的雖是載重兩千斛的大船,在江面上的搖晃和舞動,好像是一片樹葉。過了獅子磯,有一座山名叫佛指磯,長滿苔蘚的峭壁有百尺高。青色的樹林和綠色的竹子,倒掛在石壁上,這種景象是圖畫也難以描繪的。很遺憾船行駛在北岸,不能穿過山下。旁邊還有幾個小石磯,也都很奇特陡峭,然而都比不上獅子磯。到了馬當(dāng)山,這里正有所說的長江上水神廟。這里山勢尤其俊秀挺拔,正面山腳直插入長江。水神廟依靠著懸崖峭壁架空而建為樓閣。登或下的人都要走樓閣西邊懸崖旁的小石徑。攀援葛藤側(cè)著腳向上,好像登梯子……船行在石壁之下,白天忽然變得晦暗,風(fēng)很大,船上的人非常驚恐,變了臉色。急忙放下風(fēng)帆,趕快駛?cè)敫蹫?,用盡力氣牽拉,抵抗風(fēng)速,船僅能剛剛駛?cè)敫蹫?。?024年山東濟寧)【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緩,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乙】門北向,甃①石為路,路盡復(fù)為門,兩垂柳夾之,婀娜可愛。有堂亦北向,顏②曰“漱玉”。堂之后為池,白石為欄檻,水清碧可鑒毛發(fā),下視石子縱橫,如樗蒲③,中多龜魚。金鯽被水,大有徑尺者,游泳萍藻間,見人殊不畏。池上有楊柳合抱,長條下垂披拂,與萍藻相亂。蔭可一畝許,炎景卻避,涼風(fēng)灑然,游者徒倚不能去。池之東,循廊而南,為清皓之閣。級石而上,南山如畫屏,縈青繚碧,爭效于欄楯之下。下俯清流,曲折而東……閣上或書唐人詩,一聯(lián)云:“泉聲到池盡,山色上樓多?!憋L(fēng)景宛然。石磴北下,復(fù)長廊,廊西即大溪閣。跨溪水登閣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則閣如海市蜃樓矣。(選自王士禎《游漪園記》,有刪改)【注釋】①甃:砌。②顏:門上的匾額。③樗蒲:古代的一種棋類游戲。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日光下澈澈:清澈B.不可久居居:停留C.水清碧可鑒毛發(fā)鑒:照視D.蔭可一畝許許:表示約數(shù)6.下列句子中,加點“之”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乃記之而去A.何陋之有 B.已而之細柳軍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爭效欄楯之7.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同為游記散文,甲文主要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乙文則主要采用定點觀察的寫法。B.兩文都用水底的石和水中的魚來襯托潭水或池水的清澈,動靜結(jié)合,十分傳神。C.甲文寫潭上竹樹意在突出此地的幽僻,乙文寫池上楊柳意在突出此地景物繁雜。D.游覽過程中,隨著景物的變化,兩位作者的心情也都在隨之變化,由樂轉(zhuǎn)為憂。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斗折蛇行,明滅可見。9.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跨溪水登閣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則閣如海市蜃樓矣。【答案】5.A6.C7.B8.(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9.跨溪水登閣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則閣如海市蜃樓矣【解析】【5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詞義。A.有誤,“日光下澈”的意思是“陽光直照(到水底)”,澈;穿透。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詞語“之”的意義和用法。例句“乃記之而去”的意思是“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之,代詞,代這里的情景。A.不同,助詞,不譯,標(biāo)志賓語前置;B.不同,動詞,到;C.相同,代詞,代滕子京重修岳陽樓這件事;D.不同,助詞,的。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評析。A.有誤,乙文從“漱玉”堂寫到它后面的水池,再到清皓閣、大溪閣,可見主要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C.有誤,乙文寫池上楊柳意在突出此地“炎景卻避,涼風(fēng)灑然,游者徒倚不能去”;D.有誤,通過開頭的“婀娜可愛”到結(jié)尾的“風(fēng)景宛然”可知,乙文中作者的心情一直是快樂的。故選B。【8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重點詞:斗,蛇,名詞用作狀語,像北斗星,像蛇;明滅,時隱時現(xiàn)。【9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句子停頓。這句話的意思是“跨過溪水登臨閣樓的人不了解水,到這里就知道了,(因水汽氤氳)這閣樓就像是海市蜃樓了”,據(jù)此可得出答案:跨溪水登閣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則閣如海市蜃樓矣?!緟⒖甲g文】【甲】我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為之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疽摇砍鲩T向北,用石塊成的一條道路,路的盡頭又是一道門,門兩旁種著垂柳,婀娜多姿,非??蓯?。有間房屋也是北向,匾額上寫著兩個字“漱玉”。屋后面是一個水池,白玉石的欄桿,水清澈碧綠可看清人的頭發(fā),向下看石子縱橫交錯,像樗蒲一樣,其中有很多烏魚和游魚。金色的鯽魚在水中游動,有的大有一尺長,它們在浮萍綠藻之間游來游去,看見人一點兒也不害怕。池塘上有合抱粗的楊柳樹,長長的枝條隨風(fēng)飄拂,與浮萍綠藻交錯雜亂。樹蔭大約有一畝地,炎熱的天氣都退避了,涼風(fēng)習(xí)習(xí)很是舒服清爽,游人在樹下徘徊不愿離開。池塘的東面,沿著一條回廊向南,就是清皓閣。沿著石階向上走,南山像一面畫屏,青翠縈繞,碧色喜人,人們爭著來到欄桿楯下(觀賞)。向下俯視清澈的流水,婉娫曲折一路向東……閣上有的地方寫有唐人的詩句,有一聯(lián)是“泉聲到池盡,山色上樓多。”風(fēng)景多彩多姿。沿著石磴從北面下去,又是一道長廊,長廊西面就是大溪閣??邕^溪水登臨閣樓的人不了解水,到這里就知道了,(因水汽氤氳)這閣樓就像是海市蜃樓了。(2023年山東濟寧)【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碧熳訛閯樱娜菔杰?。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疽摇魁R景公時,師敗于燕、晉。晏嬰薦司馬穰苴。公以為將軍,穰苴曰:“臣素卑賤,人微權(quán)輕,愿得君之寵臣以監(jiān)軍。”公使莊賈往。苴與賈約:日中會于軍門。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①待賈。夕時賈始至。苴曰:“何后期?”賈曰:“親戚送之,故留?!避谠唬骸皩⑹苊眨瑒t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②,則忘其身。何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云何?”對曰:“當(dāng)斬!”賈始懼,使人馳報景公求救。未及返,遂斬賈以徇三軍。久之,公遣使者持節(jié)赦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問軍正曰:“軍中不馳,今使者馳,云何?”對曰:“當(dāng)斬!”苴曰:“君之使不可斬?!蹦藬仄淦汀④囍篑€、馬之左驂,以徇三軍。乃閱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yī)藥,身自撫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饗士卒,而自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于是病者皆求行爭出赴戰(zhàn)。(選自《智囊全集》中華書局,2018年版,有刪改)【注釋】①立表下漏:立起計時的木表和漏壺。②援枹鼓之急:指戰(zhàn)況緊急之時。(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軍霸上軍:駐軍B.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營壘C.軍法期而后至期:約定D.遂斬賈以徇三軍徇:犒賞(2)下列句子中,加點“于”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日中會于軍門A.皆以美于徐公B.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箕畚運于渤海之尾D.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3)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周亞夫和司馬穰苴都屬于在外敵侵入邊境、軍隊又連吃敗仗的情形下臨危受命。B.兩文中的周亞夫和司馬穰苴既治軍嚴(yán)明又愛護士兵,恩威并用,堪稱“真將軍”。C.兩文都體現(xiàn)了進入軍營不能驅(qū)馳的營規(guī)和皇帝的使者傳詔時需手持符節(jié)的禮儀。D.兩文都注重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通過兩位下屬的表現(xiàn)刻畫將軍的形象。(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5)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三日而后勒兵于是病者皆求行爭出赴戰(zhàn)?!緟⒖即鸢浮浚?)D(2)B(3)A(4)文帝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眲谲姸Y儀完畢后辭去.(5)三日而后勒兵/于是病者皆求行/爭出赴戰(zhàn)。【參考譯文】【乙】齊景公時,齊國的軍隊被燕國和晉國打得大敗。晏嬰向景公推薦田直。景公任命他做了將軍,覆直說:"我的地位一向卑微低賤,人的資望輕微,權(quán)威就樹立不起來,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寵信、國家尊重的大臣來做監(jiān)軍才行。"于是景公派莊賈去做監(jiān)軍。覆直和莊賈約定說:"明天正午在營門會齊。"第二天穰直率先趕到營門,立起了木表和漫壺,等待莊賈。到了日暮時分,莊賈才到來。直說:"為什么約定時刻還遲到?"莊賈表示歉意地說:"親戚朋友給我送行,所以耽擱了。"穰直說:"身為將領(lǐng)從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應(yīng)當(dāng)忘記自己的家庭,來到軍隊宣布規(guī)章號令后就應(yīng)該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進軍戰(zhàn)況緊急時刻就應(yīng)當(dāng)忘掉自己的生命,還說什么送行呢?"于是把軍法官召來,問道:"軍法上對約定時刻遲到的人怎么說的?"回答說:"應(yīng)當(dāng)斬首。"莊賈害怕了,派人飛馬報告景公,請他搭救。報信人去后不久,還沒有來得及返回,莊賈就被斬首以向三軍巡行示眾。過了好長時間,齊景公派的使者才拿著符節(jié)來赦免莊賈,車馬飛奔直入軍營,覆直說:"將領(lǐng)在軍隊里,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問軍法官說:"駕著車馬在軍營里奔馳,軍法上是怎么說的?"軍法官說:"應(yīng)當(dāng)斬首。"使者異??謶?。直說:"國君的使者不能斬首。"就斬了使者的仆從,砍斷了左邊的夾車木,殺死了左邊駕車的馬,向三軍巡行示眾。士兵們安營扎寨,據(jù)井立灶,飲水吃飯,探間疾病,安排醫(yī)藥,覆直都親自過間并撫慰他們,還把作為將軍專用的物資糧食全都拿出來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平分糧食,把體弱有病者安置在一起,三天后重新整訓(xùn)軍隊,準(zhǔn)備出戰(zhàn),病弱的士兵都要求一同奔赴戰(zhàn)場,爭先奮勇地為他戰(zhàn)斗。(2022年山東濟寧)【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乙】過廣陵,入洞庭,浩浩蕩蕩,四無涯涘。晚見紅日落于水內(nèi),次早見炬火然灼水面,漸望漸高,乃明星也。吾游行天下,山吾皆以為卑,水吾皆以為狹,非果卑果狹也目能窮其所至則小之矣。物何大何小,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莫不小。蘇子瞻曰:“覆杯水于地,芥浮于水,蟻附于芥,茫然不知其所濟。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fù)與子相見!豈知俯仰①之間,有方軌②八達之路乎?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猶杯水也;舟猶芥也,人猶蟻也,吾烏③知蟻之附芥,不以為是乘桴④浮海耶?其水涸而去,不以為是海變桑田耶?四海雖廣,應(yīng)亦有涯,目力不至,則望洋而嘆。因所大而大之耳?!苯裨诙赐ィ崮苛ΩF焉,即以為洞庭為吾之??梢?。(選自《虞初新志》)【注】①俯仰:表示時間短暫。②方軌:兩車并行。③烏:怎么。④桴:小竹筏。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南極瀟湘 極:到達 B.薄暮冥冥 ?。浩冉麮.春和景明 景:景色 D.沙鷗翔集 集:停息7.下列句子中,加點“乃”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漸望漸高,乃明星也A.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B.乃悟前狼假寐C.乃不知有漢 D.蒙乃始就學(xué)8.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甲文選自《岳陽樓記》,其作者是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兩文都大量運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富有音樂美。C.乙文引用蘇軾講的故事,意在表明雖然洞庭浩瀚,但不能因為認(rèn)識有限而感嘆自身渺小。D.兩文在寫法上都是寫景、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甲文重在勸勉言志,乙文重在闡發(fā)哲理。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覽物之情,得無異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非果卑果狹也目能窮其所至則小之矣?!緟⒖即鸢浮?.【答案】C【解析】景,日光。7.【答案】C【解析】例句中“乃”之意為“是”。而備選答案中,A中“乃”:是;B中“乃”:才;C中“乃”:竟;D中“乃”:才。故選C.8.【答案】C【解析】A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原文中沒有“排比”;C不是感嘆自身的渺小,對世界的感知,是由認(rèn)識的寬度和廣度所決定的。9.【答案】(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解析】注意補出省略的內(nèi)容和語氣。10.【答案】非果卑果狹也/目能窮其所至/則小之矣?!窘馕觥扛鶕?jù)語句內(nèi)容,即可斷句?!緟⒖甲g文】【乙】過了廣陵,進入洞庭湖,廣闊的湖面一望無邊。傍晚,一輪紅日落到湖水里;早晨,一輪朝陽像火炬一般炙烤著湖面,冉冉升起,是明亮的星星。我游覽天下,那些山我覺得有些矮小,那些河我覺得有些狹窄。并不是這些山真的矮小,也不是這些河真的狹窄,是因為它們一眼就能看到盡頭,所以才覺得小罷了。事物如何區(qū)別大與小?蘇子瞻說:“把一杯水倒在地上,一顆芥子浮在水面上,一只螞蟻浮在芥子上,螞蟻四顧茫然,不知要到何處去。一會兒,水干了,螞蟻徑直爬走了,遇見其他螞蟻,大哭說:‘我差一點看不到你了!’哪里知道片刻之間,螞蟻所到的地方有并行兩輛馬車、四通八達的路嗎?”揣摩一下,四海之內(nèi)都在天地之間,就和那杯水一樣。船就像那顆芥子,人就是那個螞蟻。我們只知道螞蟻依附芥子可笑,不知道自己乘著船兒出海也和螞蟻一樣嗎?水干而去,不就覺得這是滄海變桑田嗎?天地雖然廣闊,也有邊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會看著這樣廣闊的景象而慨嘆,因為看不到邊際就覺得很大,現(xiàn)在,我在洞庭湖,極目四望,不見邊際,我覺得洞庭湖就是我的海呀?。?020山東濟寧)【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鳴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乙】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誠以德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賦于生初,而猶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驥之為驥,知之而性無所加,不知而性無所損。修其在已,聽其在人。辱于奴隸,弗顧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不計也。文公所說千里馬,食以千里則馬顯,食非千里則馬晦。一若千里之權(quán)不操于已而聽于人。雖馬猶是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選自《古文筆法百篇)岳麓書社1984年版)【注】驥:千里馬.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C)A.不以千里稱也稱:著稱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喂養(yǎng)C.才美不外見見:看見D.執(zhí)策而臨之臨:面對7.下列句子中加點“而”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A)例句:鳴之而不能通其意A.人不知而不慍B.康肅笑而遣之C野芳發(fā)而幽香D.乃記之而去8.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D)A.甲文是韓愈《雜說》中的一篇,“說”是古代用來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看法的文體。B.甲文分析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生動地表現(xiàn)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C.乙文認(rèn)為判斷是不是千里馬的標(biāo)準(zhǔn)是自身品德修養(yǎng),不能一味依靠別人賞識。D.甲乙兩文都將千里馬比作人才,重點闡述了應(yīng)如何對待人才,洋溢著不平之氣。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唉,難道(這世上)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rèn)識千里馬吧!10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一若千里之權(quán)/不操于已/而聽于人?!緟⒖甲g文】【乙】孔子說:“千里馬值得稱贊的不是它的氣力,而是稱贊它的品德。”品德是千里馬的品性中原本就具有的,它不像氣力,氣力雖然出生時就具有,但還有待于后天的培養(yǎng)。因此,把千里馬當(dāng)作千里馬,了解它不能使他的品性有所提升,不了解它也不會使它的品性受到損傷。品性的修養(yǎng)在于千里馬自己,而是否能使千里馬馴從則在于人。辱沒在喂馬的人手里,是沒照顧好。死在馬廄里,那是不愛惜?。怀圆伙?,力氣不足,才能不能體現(xiàn)出來,那是沒計算好食量啊。韓愈所說的千里馬,按日行千里的食量來喂養(yǎng)它,馬的本領(lǐng)就體現(xiàn)出來,不按日行千里的食量來喂養(yǎng)它,馬的本領(lǐng)就消失了。好像日行千里的權(quán)力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聽從于人的。這樣的千里馬雖然還是千里馬,但是它本來所擁有的東西不就會失去很多了嗎?。?019山東濟寧)【甲】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疽摇靠鬃又^伯魚①曰:“鯉乎,吾聞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其唯學(xué)焉。其容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祖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流聲后裔者豈非學(xué)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學(xué),其容不可以不飾。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愈明者,學(xué)也。譬之汙池②,水潦③注焉,雚葦生焉,雖或以觀之,孰知其源乎?!保ㄟx自《孔子家語》,有刪改)【注釋】①伯魚:孔子的兒子,名鯉,字伯魚。②汙(wū)池:水池。③水潦:雨水。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DA.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辭:推托 B.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治:研究C.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 見:了解 D.及魯肅過尋陽 過:拜訪7.下面句子中,加點“焉”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C例句:水潦注焉A.復(fù)到舅家問焉 B.且焉置土石C.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8.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DA.甲文選自《資治通鑒》,這是一部紀(jì)傳體史書,是由司馬光主持編寫的。B.古人都可以自稱“孤”,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可以親密地稱“卿”。C.孫權(quán)嚴(yán)厲批評呂蒙不愛學(xué)習(xí),并現(xiàn)身說法,使呂蒙認(rèn)識到讀書的必要性。D.孔子認(rèn)為:打扮外表讓人容貌光彩,學(xué)習(xí)讓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10.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以顯聞四方流聲后裔者豈非學(xué)之效也?【參考答案】6、D7、C8、D9.【答案】志士(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rèn)清事物怎么這么晚呢!【評分標(biāo)準(zhǔn)】“三日”“更”各1分,共2分。10.【答案】以顯聞四方/流聲后裔者/豈非學(xué)之效也?【評分標(biāo)準(zhǔn)】每處1分,共2分。【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對文言實詞含義的辨析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來準(zhǔn)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作出判斷。A.句意:呂蒙以軍中事務(wù)多推辭。辭:推辭。解釋不正確。B.句意: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xué)官嗎?治:研究。解釋正確。C.句意:只是應(yīng)當(dāng)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見:了解。解釋正確。D.句意: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過:到。解釋不正確。故選:D。(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來準(zhǔn)確辨析即可。例句句意為:小水坑的水流到它那兒。“焉”,指示代詞,那里;A.句意為:再去舅舅家問他怎么樣?!把伞?,代詞,指方仲永的情況;B.句意為: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把伞保睦?;C.句意為:齊國這樣的大國很難預(yù)測,害怕有埋伏在那里?!把伞?,那里;D.句意為:(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濉逖伞?,語氣助詞,無意;故選:C。(3)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BCD都正確;A.有誤,《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故選:A。(4)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做該題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義為輔。句中重點詞有:即,就應(yīng)該。更,重新。見事,認(rèn)清事物。故譯為:和一個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rèn)清事物這么晚啊。(5)本題考查學(xué)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根據(jù)句意:可是他最終能夠有好的名聲,名播四方,流芳后代的原因,這難道不是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嗎?.可劃分節(jié)奏為:以顯聞四方/流聲后裔者/豈非學(xué)者之效也?【參考譯文】【甲】當(dāng)初,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dāng)權(quán)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xué)習(xí)!”呂蒙用軍中事務(wù)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quán)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xué)官嗎?只是應(yīng)當(dāng)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wù)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jīng)常讀書,(我)自認(rèn)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眳蚊捎谑蔷烷_始學(xué)習(xí)。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rèn)清事物這么晚??!”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jié)為朋友才分別?!疽摇靠鬃訉Σ~說:“孔鯉??!我聽說可以讓人整天不覺厭倦的,大概只有學(xué)習(xí)吧!那個人容貌不值得看,勇力不值得怕,祖先不值得稱道,家族姓氏也不值得一說,可是他最終能夠有好的名聲,名播四方,流芳后代的原因,這難道不是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嗎?因此君子不能不學(xué)習(xí),容貌不能夠不修飾。不修飾就是不禮貌,不禮貌就會失去別人的親近,就沒有了別人對你的忠誠,沒有了忠誠也就沒有了禮,失去了禮也就不能自立。能夠使人在遠處就發(fā)出光彩的,是修飾的結(jié)果;走近看起來更加耀眼的,是學(xué)習(xí)的成效。譬如污水池,小水坑的水流到它那兒,葦子長在那里,即使有人看到它,誰又知道它的源頭呢?”(2018山東濟寧)【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董仲舒,廣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①相授業(yè),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xué)士皆師尊之。
(選自《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p>
【注】久次:入學(xué)的先后順序。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他一項是(
)(2分)A.錄畢,走送之走:跑
B.先達德隆望尊望:聲望
C.援疑質(zhì)理質(zhì):質(zhì)問
D.色愈恭,禮愈至至:周到
【答案】6.C【解析】A句意: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走:跑。B句意:前輩德高望重。望:聲望C句意:提出疑難,詢問道理.質(zhì):詢問
。D句意: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至:周到。故選:C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7.下列句子中,加點“以”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書假余A.蒙辭以軍中多務(wù)B.先帝不以臣卑鄙
C.策之不以其道D.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答案】7.D【解析】例句: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以:因為。A句意:呂蒙把軍營中事務(wù)繁多為理由加以推托。以:把B句意: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以:因為C句意: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以:按照
D句意:不敢一個人獨自享用,必定用來分(賞賜)給別人(旁邊的人).以:把故選:B本題主要考查點是一詞多義.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8.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序,文體名,一般陳述創(chuàng)作主旨、創(chuàng)作經(jīng)過等;贈序一般是親友遠行時所作,內(nèi)容多事一些安慰、勉勵的話。
B.宋濂二十歲之后更加仰慕圣賢之道,向有學(xué)問的前輩請教,有事遇到前輩的訓(xùn)斥或提問,一句話都不敢答復(fù)。
C.從乙文來看,董仲舒年輕時就潛心研究《春秋》,后人將《春秋》與《詩經(jīng)》《尚書》《禮記》《大學(xué)》合稱“五經(jīng)”。
D.董仲舒研究學(xué)問非常癡迷,三年都無心觀賞花園里的風(fēng)景,他在室內(nèi)掛上簾子讀文章,任何人都見不到他?!敬鸢浮?.A【解析】
A.正確;B.有誤,有事遇到前輩的訓(xùn)斥,一句話都不敢答復(fù);C.有誤,“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D.有誤,上門求學(xué)的人很多,不能一一親授,弟子之間便依學(xué)輩先后輾轉(zhuǎn)相傳,有的人甚至沒見過他的面;故選:A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分析。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譯文:
【答案】等到他高興時,(我)就又向他請教。(“俟”“焉”各1分)【解析】重點詞有:俟:等待;焉:兼詞,于之,向他。句意: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本題主要考查點是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10.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xué)士皆師尊之。
【答案】10.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xué)士皆師尊之?!窘馕觥扛鶕?jù)句意來劃分:句意:他出入時的儀容舉止,無一不合乎禮儀的矩度,學(xué)生們都師法、敬重他。本題考查學(xué)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句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yīng)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yīng)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緟⒖甲g文】【乙】董仲舒,廣川郡人。從年輕時,董仲舒即鉆研《春秋》,孝景帝時拜為博士。董仲舒廣授學(xué)生,在教室里掛上簾幕,教授經(jīng)學(xué)。跟隨他受業(yè)的弟子有許多人,按照入學(xué)先后順序,再轉(zhuǎn)相傳授,有些學(xué)生甚至沒見過他的面。據(jù)說董仲舒在鉆研學(xué)問期間,三年中沒有進出過住宅后的花園,他治學(xué)心志專一到如此程度。他出入時的儀容舉止,無一不合乎禮儀的矩度,學(xué)生們都師法、敬重他。(2017山東濟寧)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庇谑侨氤娡?,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啤!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孰:仔細B.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蔽:缺點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指責(zé)D.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間:間或,偶然11、下列句子中,加點“于”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A.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B.相與步于中庭C.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D.萬鐘于我何加焉1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1)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13、閱讀下面的短文,用斜線(/)給畫線的部分?jǐn)嗑洌ㄏ迶?處)。(3分)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guān)頭以閨房小語破之快哉?。ㄟx自《古文觀止》)【參考答案】10.(2分)B11.(2分)D12.
(1)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就又問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誰美?”(2)幾個月以后,還偶爾有人來進諫;一年以后,就是想進諫,也沒什么可說的了。(4分)13.
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guān)頭/以閨房小語破之/快哉(3分)(2016山東濟寧)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A.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黃發(fā):借指老人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絕境:無助的境地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具:全,部D.余人各復(fù)延到其家延:引領(lǐng)11.下列句子中,加點“之”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D.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1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2)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3.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線(/)給畫線的部分?jǐn)嗑?。?分)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獨立,世俗轉(zhuǎn)孤為姑。江側(cè)有一石磯,謂之澎浪磯遂轉(zhuǎn)為彭郎磯云彭郎者小姑婿也。(歐陽修《歸田錄》)【參考答案】10.答案:A解析:B、與世隔絕的地方。C、詳細。D、延請。11.答案:D解析:A、助詞,起湊足章節(jié)作用,不翻譯。B、助詞,用在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C、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王攻宋”之間,不翻譯。D、和例句中的“之”一樣,代人。12.答案:(1)(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2)(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解析:(1),注意“平曠”“儼然”“屬”等詞語的翻譯。(2),注意“乃”“無論”的翻譯。13.答案:謂之澎浪磯/遂轉(zhuǎn)為彭郎磯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解析:理解全段全句意思后再斷句。一般在分句后,主謂間等地方停頓。(2015山東濟寧)【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疽摇抗苤?、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虻?,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選自《韓非子·說林上》)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②食之不能盡其材B.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②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C.①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D.①老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寫法?!布住澄淖髡咭浴扒Ю锺R”寓▲, 在韓愈看來,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 是因為他相信▲(填寫一個成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6分)【參考答案】7.答案:D評分:共3分。答對得3分。8.答案:①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②現(xiàn)在的人卻不承認(rèn)自己愚昧、不知道學(xué)習(xí)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評分: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9.答案:人才根本原因是“不知馬”;老馬識途要善于向動物、自然學(xué)習(xí),掌握自然規(guī)律。評分:共6分。每問3分。填空1分,回答2分。意思對即可?!緟⒖甲g文】【乙】管仲和隰朋跟隨齊桓公攻打孤竹國,春天前去,冬天返回,歸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便放開老馬在前面走,大家跟在后面,終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大家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螞蟻上的浮土高一寸,下面一仞深的地方就會有水?!庇谑蔷虻?,結(jié)果找到了水。憑借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聰明,碰到他們不知道的,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xué)習(xí);現(xiàn)在的人不知道用他們的愚蠢之心去向圣人的智慧學(xué)習(xí),不也是錯了嗎?
(2014山東濟寧)【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乙】蘇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fā)憤為學(xué),歲余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悉焚常所為文,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jīng)》、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shù)千言。至和、嘉祐間,與其二子軾、轍皆至京師。翰林學(xué)士歐陽修上其所著書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xué)者競效蘇氏為文章。(《宋史·蘇洵傳》)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①無從致書以觀②閉戶益讀書8.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②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xué)者競效蘇氏為文章。9.宋濂和蘇洵的讀書經(jīng)歷有哪些異同?對你有什么啟發(fā)?(6分)【參考答案】7.答案:①得到。②更加(發(fā)奮)。評分:共2分。每小題1分。8.答案: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書。②(蘇洵的文章)流傳出來后,士大夫爭著傳閱,一時之間學(xué)習(xí)寫作的人都搶著模仿蘇洵文章的寫法。評分: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9.答案:第一問:同—讀書都很勤奮刻苦;異—宋濂幼時家境貧寒,蘇洵讀書很晚。第二問:非勤奮刻苦不能讀書;只要學(xué)習(xí),就為時未晚。評分:共6分。第一問4分,異、同各2分;第二問2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乙】蘇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歲的時候開始發(fā)憤學(xué)習(xí),一年多后去考進士,又去考茂才異等,都沒有考中。于是蘇洵將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燒,關(guān)門閉戶更加苦讀詩書,終于精通六經(jīng)及百家之說,寫文章一會兒就寫了幾千字。至和、嘉祐年間,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一同來到京師,翰林學(xué)士歐陽修將蘇洵所做的二十二篇文章上呈給朝廷。(蘇洵的文章)流傳出來后,士大夫爭相傳閱,一時間,學(xué)習(xí)寫作的人都搶著模仿蘇洵文章的寫法。(2013山東濟寧)【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乙】宋昭公出亡(1),至于鄙(2),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發(fā)政舉事,無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數(shù)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麗者!’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3)得反國。(節(jié)選自劉向《新序》)注釋:(1)出亡:失國后逃亡。(2)鄙:邊境。(3)卒:終于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3分)(1)四境之內(nèi)
四境之內(nèi)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私
(3)諂諛者眾也
諂諛
3.用現(xiàn)代漢語分翻譯下列句子。(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9.【甲】文寫鄒忌以
說理的方法委婉進諫;【乙】文則認(rèn)為宋昭公失國逃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炯住俊疽摇績晌慕o我們的啟示是:
(5分)
【參考答案】7.①全國范圍內(nèi)(的人)。
②偏愛。③奉承拍馬。8.①由此看來,大王您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谒运握压隽藝悄軌蛐盐?,最終得以重振國家。9.設(shè)喻(類比)
諂諛者眾也
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批評和建議,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阿諛奉承者蒙蔽,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緟⒖甲g文】【乙】宋昭公亡國后出逃,到達了邊境,感慨說道:“我知道亡國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沒有一個不說:‘我們君主圣明!’侍從妃子數(shù)百人,披著衣服站立,沒有一個不說:‘我們君主長得英俊!’朝內(nèi)朝外都不能使我聽到我的過失,因此到了這個地步!”在宋昭公看來,做君王的離開國家失掉社稷,是因為說諂媚的話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國家后能夠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國家。(2012山東濟寧)【甲】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乙】戴安道就范宣學(xué),視范所為:范讀書亦讀書,范抄書亦抄書。惟獨好畫,范以為無用,不宜勞思于此。戴乃畫《南都賦圖》,范看畢咨嗟,甚以為有益,始重畫。【注釋】①戴安道就范宣學(xué):戴安道和范宣均為我國晉代人名。②咨嗟:贊嘆。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①賢于材人遠矣賢:②不宜老思于此老思:8.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得為眾人而已耶?②范看畢咨嗟,甚以為有益,始重畫。9.[甲]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天資非凡最終“泯然眾人”的實例,說明了;[乙]文則直接寫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師生之間的過程。(4分)【參考答案】7.①勝過,超過②勞神,費心思(4分)8.①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②范宣看后,贊嘆不已,認(rèn)為大有益處,才開始重視畫畫。(4分)9.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虛心學(xué)習(xí),相互切磋(4分)【參考譯文】【甲】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遣年問,我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里見到他,(他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l“(池已經(jīng))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蓖醢彩f:仲永的通曉、領(lǐng)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才能是上天賦予的,遠勝過其他有才能的人。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乙】戴安道登門向范宣學(xué)習(xí),處處模仿范宣的做法,范宣讀書,他也讀書,范宣抄書,他也抄書。唯獨喜歡繪畫,范宣認(rèn)為沒有用處,不應(yīng)該在這方面費心勞神。戴安道于是畫了《南都賦圖》,范宣看了,贊嘆不已,認(rèn)為很有好處,這才重視繪畫。(2011山東濟寧)【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疽摇刻镒訛橄啵隁w休,得金百鎰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對曰:“所受俸祿也?!蹦冈唬骸盀橄嗳瓴皇澈酰恐喂偃绱?,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親也,盡力至誠,不義之物,不入于館②。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碧镒永M走出,造朝還金,退請就獄。王賢其母,說其義,即舍田子罪,令復(fù)為相,以金賜其母?!对姟发墼唬骸耙藸栕訉O承承兮?!毖再t母使子賢也。【注釋】①鎰:二十兩。②館:這里指家。③《詩》:這里指《詩經(jīng)》。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①陳太丘與友期行期行:②田子為相,三年歸休歸休:8.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②宜爾子孫承承兮。9.【甲】【乙】兩文在為人處世方面各說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4分)?【參考答案】7.答案:①相約同行。期,約定。②退休回家。評分:共4分,答對一個詞語得2分。8.答案:①友人感到慚愧,便從車?yán)锵聛?,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孫,謹(jǐn)慎小心啊。評分:共4分。每個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9.答案:甲文:做人要講誠信;乙文:為官不貪,忠于國家才能盡孝。虛心接受批評,知錯就改。評分:共4分。每問2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乙】田子擔(dān)當(dāng)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獻給他的母親。母親問他說:“你怎么得到這些金子的?”他回答說:“這是我當(dāng)官的俸祿。”母親說:“當(dāng)宰相三年,難道不吃飯?像這個樣子當(dāng)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順的兒子侍奉父母應(yīng)該努力做到十分誠實。不應(yīng)該得到的東西,不要拿進家門。作為國家的臣子不忠誠,也就是當(dāng)兒子的不孝順。你把這東西拿走?!碧镒雍軕M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還金子,然后請求君王讓自己接受處分。君王認(rèn)為他母親很賢慧,因田子母親的深明大義而高興,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當(dāng)上宰相,把金子賞給了他的母親?!对娊?jīng)》說:“教育你的子孫時要謹(jǐn)慎小心啊?!闭f的是賢惠的母親使子孫賢德。(2010山東濟寧)【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疽摇棵献由贂r,誦①,其母方②織。孟子輟然③中止,乃復(fù)進。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fù)得?!逼淠敢莸读哑淇棧源苏]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fù)喧矣。(選自《韓詩外傳》卷九)注釋:①誦:背誦。②方:正在。③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④喧:遺忘。⑤引:拿來。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①人恒過然后能改恒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織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復(fù)喧矣。10.【甲】【乙】兩文在表達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11.你認(rèn)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獨特的地方?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3分)【參考答案】8.①常常犯錯誤②割斷9.①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②從此以后,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10.甲文以議論為主,語言精練,分析透辟;乙文以敘述為主,用引刀裂織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11.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問1分,第二問2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乙】孟子小時候,在他背誦的時候,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繼續(xù)背誦下去。孟子的母親知道他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nèi)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么中斷背書?”孟子回答說:“有所遺忘,(后來)又想起來了?!保ㄟ@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布,以這件事作為警告。從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2009山東濟寧)【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乙】子曰:“吾與回(顏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保ā墩撜Z))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①談笑有鴻儒鴻儒②人不堪其憂不堪9.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10[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是;〔乙)文顏回采用的學(xué)習(xí)方法是課上,課下鞏固、發(fā)揮;他安心于尊師悟道,將學(xué)問做好做透。(4分)11.劉禹錫和顏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對此,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體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3分)【參考答案】8.答案:①博學(xué)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②無法忍受。評分:答對一個詞語得2分,共4分。9.答案:①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②課余(我)考查顏回私下里的言行,(發(fā)現(xiàn)他)也算得上能夠充分發(fā)揮(我課上講的內(nèi)容),他并不愚鈍。評分:每小題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0答案:托物言志傾聽、思考、記憶評分:每空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1.答案:劉禹錫:陋室不陋;顏回:不改其樂。安貧樂道。評分:共3分。態(tài)度2分,品質(zhì)1分,意思對即可?!緟⒖甲g文】【乙】孔子說:我整天和顏回討論學(xué)問,他從來沒有提出異議,像個愚蠢的人。等他回去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fā)現(xiàn)他對我所講授的內(nèi)容也能充分發(fā)揮,顏回并不愚蠢啊。”孔子說∶“顏回,賢德啊,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顏回,賢德啊!”(2008山東濟寧)【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乙】曾子(名參)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給一座城)焉,曰:“請以此修衣?!痹硬皇?。反,復(fù)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v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鬃勇勚?,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jié)也?!保ㄟx自《說苑》)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②縱子有賜,不我驕也賜驕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9.【甲】文中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乙】文中贊揚了曾子不受別人施舍的高貴品質(zhì)。(4分)10.請你從【甲】【乙】兩文中提煉一個為人處世的基本準(zhǔn)則。(3分)【參考答案】7.答案:①禍患,災(zāi)難通“避”,躲避②賞賜傲視
評分;大對一個詞語得1分,共4分。8.答案:①不僅賢人有之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②先生您又不是向別人索要(城),別人主動送您一座城,為什么不接受呢?
評分: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9.答案:舍身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婚協(xié)議書美國
- 醫(yī)藥研發(fā)合同2024年
- 個人私家車租賃合同
- 二手合法房屋買賣合同
- 電子身份認(rèn)證系統(tǒng)開發(fā)授權(quán)協(xié)議
- 手房買賣學(xué)區(qū)房補充協(xié)議
- 電影拍攝聘用合同
- 企業(yè)年度慶典活動方案
- 單元主題二“滄海桑田”-地表形態(tài)的形成與演變-高中地理單元教學(xué)設(shè)計
- 買賣合同-油脂油料省間調(diào)撥合同8篇
- 大學(xué)學(xué)院學(xué)生獎助資金及相關(guān)經(jīng)費發(fā)放管理暫行辦法
- 神木市孫家岔鎮(zhèn)神能乾安煤礦礦山地質(zhì)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fù)墾方案
-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
- 2023年R2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操作證考試題及答案(完整版)
- 無為市人民醫(yī)院城東醫(yī)院建設(shè)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九年級物理實驗記錄單
- 非煤礦山安全應(yīng)急預(yù)案
- 高一英語閱讀理解專練20篇
- 2022年湖北省高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真題-音樂學(xué)科
- 博朗IRT6520中文說明書家用版
- 旅行社運營實務(wù)電子課件 1.1 初識旅行社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