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部編版五四制語文七上01文言文(一)實詞
期末復習講義(機構適用)(學生版+教師版)
文言文(一)實詞
(一)古今異義
1.詞義擴大。(今義大于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中。)
如:“江”古代專指長江,現(xiàn)在泛指一切江水;“河”古代專指黃
河,現(xiàn)在泛指河流C
2.詞義縮小。
(1)“禽”古意是飛禽走獸的總稱,如“五禽之戲”,今指鳥類,
范圍縮小。
(2)“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屬,現(xiàn)代專指黃金或粕金等。
3.詞義轉(zhuǎn)移。
(1)“涕”古代指眼淚,現(xiàn)在指鼻涕。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
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去”古義指離開某地,今義為到某地去。
(3)“犧牲”古義指祭祀時用作祭品的牛羊豬等牲畜,是名詞。
現(xiàn)在轉(zhuǎn)移為動詞,是為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或利益的意思。
4.詞義弱化。
(1)“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現(xiàn)在則表示埋怨、責備。
(2)“餓”古義指嚴重的饑餓,已經(jīng)達到收到死亡威脅的地步。
今義僅是指一般的肚子餓,程度減弱了。如“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二
5.詞義強化
(1)“恨”古代多表示遺憾、不滿意,現(xiàn)在則表示仇恨、懷恨。
(2)“絕境”
絕境:古代表示與外界隔絕之地,現(xiàn)在表示走投無路之時。如:
人來此絕境
6.感彩的變化,
(1)“卑鄙”百代表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并無貶義,現(xiàn)在指
品質(zhì)惡劣,為貶義詞。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基廬
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一一《出師表》
(2)“謗”古義指議論、批評他人過失。如:“能謗譏于市朝。
今義指“惡意中傷工
(二)實詞其他特點
1.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考查的是最多的,四個實詞解釋之中,至少有兩個考查
是一詞多義。一個詞有多種含義,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
而且屬于不同詞類c學習一詞多義知識,為我們讀懂一篇文言文打好
夯實的基礎。
如:“畔”本義是田界,引申義為旁邊,如“河畔”“橋畔”,“畔”
與“叛”同音,又可借為背叛,如“親戚畔之”。
一詞雖然出現(xiàn)多義,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能有一個意思,這
就要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選擇來確定。
從語言環(huán)境推斷詞義,如: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拜訪
)顧野有麥場
(回頭看,看,看見(環(huán)顧,四顧
)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還,反而
)
2.通假字
所謂“通假”,就是指古代漢語書面語言中音同或音近的字通用
和假借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下表總結通假字規(guī)律。
序號
例詞
本字及詞義
例句
出處(原滬教版)
1
畔
同“叛”,背叛
親戚畔之
天時不如地利(六下)
2
曷
同“何”,什么
縛者曷為者也
橘逾淮為枳(六下)
3
熙
同“嬉”,戲弄
圣人非所與熙也
橘逾淮為枳(六下)
4
爾
同“耳”,相當于“罷了”
但手熟爾
賣油翁(七上)
5
有
同“又”,又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七上)
6
訕
同“屈”,彎曲
訕右臂支船
核舟記(七上)
7
衡
同“橫”,橫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七上)
8
簡
同“揀”,挑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七上)
9
反
同“返”,返回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七上)
10
惠
同“慧”,聰明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七上)
11
、
匚
同“無”,沒有
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七上)
12
厝
同“措”,放置
一厝朔東
愚公移山(七上
13
說
同“悅”,高興,愉快
公輸盤不說
公輸(七下)
14
褊
同“遍”,遍及,普遍
小惠未褊
曹劌論戰(zhàn)(七下)
15
孰
同“熟”,仔細
孰視之
鄒忌諷齊王納諫(七下)
通假字有兩個特點:
(1)讀音相通(有些字因語音演變今天看不出相通了,有些聲母
相同,有些韻母相同);
(2)字形相似。因此,當某個字用它的本義、引申義等義項都
講不通時,就可以考慮它是否通假。
(3)意義相關如“亡”同“無“,沒有
3.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為動詞,
如:一狼洞其中
(打洞
)
2.名詞作狀語,
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用船
)
3.動詞活用為名詞,如: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埋伏的
部隊,伏兵
)
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爾安敢輕吾射
(輕視
)
5.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如: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使……饑餓。使……窮困
)
6.動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對……感到詫異)
(2)不恥下問(以……
為恥)
(三)實詞推測
1.使用組詞法來推斷詞義
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文言文中很多單
音節(jié)實詞的含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節(jié)詞來表示。如文言中的
“書”可組詞為“書信二
如(1)吾更為武
()
更可組詞更改,更換,答案是更改。
(2)百姓有過()
過可組詞過錯,過失,過分,過去等,這里是過失,過錯比較契
合。
(3)齊人未附()
附一一歸附、歸順。
2.用成語聯(lián)想
成語中一般保留文言詞語的詞匯意義。我們可以借助成語記住一
些詞的詞義。如:
舉
大舉進攻
【解釋】大規(guī)模出兵,向敵方進攻。舉:興起,發(fā)動
詞語:?義。?辦。
例: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舉直錯枉
【解釋】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
舉:選拔
詞語:推?。薦?。
例: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練習(可以適當提示出成語)
(1)趙奢之倫制其兵一一()不倫不類、無與倫比(沒
有相類似或可比擬的)。
倫:類
(2)先涕泣不自勝()“喜不自勝”勝,“能承受”,
意思是喜歡得控制不了自己?!翱刂啤?/p>
O
(3)吾亦望汝副其心()
“副”是“符合”,與成語“名副其實”中的“副”同義。
3.根據(jù)形旁推測字義(這部分比較難,建議結合漢字構字法,學
生基礎差也可以僅作了解)
漢語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四種)為我們
推測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的幫助。根據(jù)字形推斷出詞的大概意義范疇,
再根據(jù)上下文,就可以確定詞的具體含義。通常來說,凡形旁從“禾”
與五谷有關;從“貝”與金錢有關。如:“不賂者以賂者喪”
賂即賄賂。
看到有人寫你多半會以為它是書名號的左半邊錯
了!它是一個漢字,讀作kudi。釋義古同“泠”,田間水溝。如粼,
形容山石間水流清澈。
其實這個“'”也是一個漢字!不過可千萬別把它讀成“點二
因為它其實是“主”的異體字,讀作zhti。古人讀書時斷句的符號。
而主的本義指燈芯C
一個“'”是漢字,四個“、”加在一起,變成“八、、”也是一個
漢字!當然,它也不讀“四點”,而是讀“hub”,意思和“火”是一
樣的。也讀作biao
表烈火。這下明白《說文》中為什么說,“然,燒也”了吧?看
字形就知道了:大家圍著篝火烤肉,旁邊還蹲了一條狗。
“它就讀作"pie",意思是"不二古代造字的時候常有這
樣的運用,比如把“廠'加到“戈”上面變成“戊”,意思就變戌了
“不動之戈”。
三個”加在一起就成了“鄉(xiāng)”,看起來像歪的“三”不過它
讀作“shdn”,意思是用羽毛來裝飾,須毛和畫飾的花紋,毛長c其
實我們看看也能明白,這個字長得就像是孔雀背后漂亮的羽毛大尾巴。
形,本義,動詞:著色加彩,突顯圖案。形,描畫,使其象物之形。
修,本義是紋飾。
升
g6ng
兩手捧物,今作“拱”。與雙手有關。
pan
古同“月”劈開一半的木柴,用作偏旁。
攵
pu
古同“支”與武器有關。
、
工
chud
同“走”,與走有關.
?—"▼
mi
古同“一”,覆蓋。
彳
ch1
(彳亍cha)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樣子。與行走,人的行為有關。
形旁從“車(金)、木、:?(水)、(火)、土”者詞義與五行有關;
從“I(刀)、弓、矛、戈、斤(斧)、殳(shu)”者與兵器有
關,
從“馬、牛、羊、豕、才、
鳥、蟲”者與動物有關。
從“(言)、L(走)、,1、(心)、彳(行)”者與人的行為有關。
其它還有:
皿一
器具、
幺一
絲麻、…
一房舍、
求一
毛皮、隹一
鳥雀、
歹
一死亡、
月
一肉、自一
鼻、
目一
眼、
尸一
身體……
“頁”的本義是頭,故以“頁”作意符的字都和頭、面的意義有
關:如“頂、頰、頸、頷”等;“斤”的本義是一種銳利的砍伐工具,
故以“斤”作意符的字大多和砍伐、截斷的意思有關,如“斫、斬、
斷”等;“手”旁的字大多同手的行為動作有關,如“拉、扯、推、
按、提、拔”等。。
用“王”作形旁的字,不都是與本義為一種大斧(有這種斧的人
有鎮(zhèn)壓之權,多與君主,天子有關)的王(皇、閏)有關,而絕大多
數(shù)是與玉石或玉器(理、琢、環(huán)、珍)有關。
用“示”作形旁的字,不是與看有關,而是與祭祀,祝愿,崇拜
(神、祗、社、視、祈、祖)有關。“示”的本義是貢獻祭品的靈石,
是名詞。?
靈石上放置祭品。給鬼神看并享受,后來又引申為動詞“給人看。
但"4”是“示”的左偏旁變形,以“示”為意符的字大都與鬼
神、祭祀、禍福有關,如“祈、社、神、?!钡龋弧澳尽笔恰耙隆钡?/p>
左偏旁變形,“木”旁的字都與衣物有關,如“褲、袖、衫”等。又
如“欠”和“攵”形體也相似,但“欠”旁的字與口有關,也就是和
口中出氣有關,如“歌、歇”等;“攵”旁的字與手的動作或人的行
為有關,如“收、改、教、救”等。
有些形聲字的意符已經(jīng)看不出表示意義范疇的意思了。如“理”
字,從“玉”(玉作左偏旁寫作王)“里”聲,本義是治玉,后引申為
“治理”“修理”“管理”義。
如《念奴嬌》"橘櫓灰飛煙滅”中的“櫓”:木制的船具?!安豢?/p>
之論”中的“刊”從形旁上看應該與“刀”有關(刊:削除,古代把
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再如
“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一句中“造”字的意義?!霸臁钡牧x符為
“工”,聯(lián)系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lián)的詞義應
該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義“制造”“成就”顯然與
文意不符。“過”也同理,也可譯為“拜訪”之義。
4.利用相似的語言結構推斷詞義(這部分較難,基礎一般的可以
僅作了解,不用練習)
古漢語講究工整、對仗,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處于對應位置的
詞語,我們往往可以根據(jù)其意義上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或者根
據(jù)詞性一致判斷,求得詞語的正確解釋。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見”和“被”同義,都是“被”的意思。
此外如“追亡逐北”(亡、北對應,均為潰敗。常用“敗北”,北
即敗,亡就是逃跑,追和逐都是動詞,詞義也相近。)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憂勞”對"逸豫”,詞義相反。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以”對應的“用”解釋為“被任用”,
則“以”亦可作此解?!爸摇焙汀百t”相對,“用”和“以”相對;“忠”
和“賢”同義,那么“用”和“以“同義,故"以”的意義就是“重
用,任用”的意思C)
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腰”與戴對應,動詞,腰戴,
詞性相同)
5.語法分析推斷法
(即根據(jù)詞在句中的語法功能推斷詞義)
根據(jù)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
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
詞充當。根據(jù)詞在句中的語法地位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詞
義。
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披和執(zhí)是動詞“堅”“銳”充當賓語應為名詞,
所以翻譯為堅硬的盔甲/銳利的兵器)
練習:
(1)塵土積三尺,雨雪,泥沒股。()
下雪(2)立謂所親日。()
親近的人
6.代入檢驗法
對于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解題方法莫過于將所
給的義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貫通文義。如果解釋準確無誤即為
正確答案。非選擇題代入整句話中,根據(jù)上下文,能解釋通順的一般
就是正確答案。
說說下列句中“絕”的含義。絕的含義有:斷;與世隔絕的;極;
盡。
(1)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佛印絕類彌勒()
(4)讀《易》至韋編三絕()
分析:(1)盡;忽然(屏障里頭)醒不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
了(2)與世隔絕的;率領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
方(3)極;佛印極像彌勒菩薩(4)斷。孔子研讀《周易》,(翻來覆
去地讀),使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都斷了好幾次。
例題
籠中鸚鵡
富商有段姓者,畜①一鸚鵡,甚慧,能迎客與誦詩。段剪其兩翅,
置于雕籠。熙寧②六年,段忽系獄③。及歸,問鸚鵡曰:“吾半年在
獄,身不由己,極其怨苦。汝在家有人喂飼,何其樂耶!"鸚鵡曰:
“君半年在獄,早已不堪④;吾多年在籠,何樂可言?”段大感悟⑤,
即日放之。
【注釋】①畜:養(yǎng)。②熙寧:宋神宗年號。③系獄:拘禁于牢房。
④堪:忍受。⑤感悟:感觸和覺悟。
1.
下列句中“何”的用法與“何其樂耶!”中“何”的用法相同的
一項是()
A.
何樂可言?
B.
吏呼一何怒!
C.
何憂令名不彰邪?
D.
潮頭更大,何耶?
2.
翻譯文中劃線句。
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3.
鸚鵡認為自己“何樂可言?”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
4.
下列各項對這則寓言主旨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
物質(zhì)條件再豐厚,也代替不了自由帶來的快樂。
B.
自由無論是對于人還是動物,都是最可貴的。
c.
不要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D.
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快樂。
練習(可以讓學生翻譯全文或者關鍵實詞)
(一)課外文言文(9分)
蒲松齡路旁搜奇
蒲留仙居鄉(xiāng)里,落拓①無偶,性尤怪誕,為村中童子師以自給,
不求于人。其作《聊齋志異》時,每臨晨,攜一大瓷罌②,中貯苦茗,
又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席,坐于上,煙茗置身畔。
見行者過,必強執(zhí)與語,搜奇說異??蕜t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
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潤色之。如是二十余年,此書方告成,故筆
法超絕。
【注釋】①落拓:落魄,窮困失意。
②罌:大腹小口的瓦器。
③淡巴菰:一種煙草。
無偶:無與匹比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4分)
(1)為村中童子師以自給()
(2)故筆法超絕()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3分)
下陳蘆席,坐于上,煙茗置身畔。
3.下列對文本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為村中童子師以自給,不求于人”是蒲留仙“性尤怪誕”的
具體表現(xiàn)。
B.“偶聞一事”中的“事”應指蒲松齡覺得有價值之事,而非所
有事情。
C.”此書方告成“既強調(diào)了成書的不易,也突出了蒲松齡的認真、
嚴謹。
D.
上文告訴我們,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源于生活,但又應該高于生
活。
(二)閱讀下文,完成題目(9分)
蔡磷,字勉旃(zhGn),吳縣人。重諾責①,敦②風義③。有友
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歸之。愕然不
受,日:“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卒輦(nidn)
④而致之。
【注釋】:①諾責:諾信和責任
②敦:重視
③風義:情誼
④輦(nidn):車子,這里是“用車子運”的意思。
1.解釋加點字:(4分)
而翁知我()
卒輦而致之()
2.翻譯下列句子:(3分)
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
3.請根據(jù)這則短文的主題為本文取個四字標題
(2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3題(6分)
管仲棄酒
齊桓公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舉觴以飲之,管
仲半棄酒?;腹唬骸捌诙笾粒嫸鴹壘疲诶砜珊酰俊惫苤賹θ眨?/p>
“臣聞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棄,臣計棄身不如棄酒J
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J
【注釋】①具:準備
②身棄:死
1.選出“為”的解釋不相同的一項()(2分)
A.齊桓公為大臣具酒
B.生于淮北則為枳
C.為紙,為嶼,為堪,為巖
D.終為忠臣
2.“管仲半棄酒”的根本原因是擔心“
”(用文中的詞)(2分)
3.
對結尾句中“笑”的含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
分)
A.對管仲言語的認同
B.對管仲做法的理解
C.對管仲用意的贊許
D.對管仲膽小的嘲笑
(四)課外文言文閱讀(8分)
艾子有孫,年十許,慵劣不學,每加梭楚①而不俊②。其子僅有
是兒,恒恐兒之不勝杖而死也,責必涕泣以請。艾子怒曰:“吾為若
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無如之何c一旦,雪作,孫按③雪而
嬉,艾子見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戰(zhàn)之色可掬。其子不復敢言,
亦脫其衣跪其旁。艾子驚問曰:“汝兒有罪,應受此罰,汝何與焉?”
其子泣日:“汝凍吾兒,吾亦凍汝兒J艾子笑而釋之。
【注】①攝(jia)楚:檀,楸樹的別稱。楚,古書上指牡荊,
落葉灌木。這里指用棒棍打。②?。╭uan):悔改。③拉:同“團”,
把散碎的東西捏聚成團。④褫(chi):剝,脫下。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其子僅有是兒()
(2)使跪雪中()
2.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2分)
吾為若教子不善邪?
我替你教訓兒子不好嗎?
B、我因為你而教訓你兒子不好嗎?
C、我替你教訓兒子的不好!
D、我因為你而教訓你兒子的不好!
3.在教訓孫子一事中,面對兒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經(jīng)歷了如下
變化過程:(2分)
“”_""一笑
(五)課外文言文閱讀(8分)
孫泰
孫泰,山陽人也,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泰妻即姨妹
①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②為托,曰:“其長損一目,汝可取其女
弟③J姨卒,泰娶其姊?;蛟懼?,泰曰:“其人有廢疾,非泰不可適
眾皆服泰之義c嘗于都市遇鐵燈臺,市之,而命洗刷,卻銀也,
泰亟往還之。
【注釋】①姨妹:姨母的女兒
②二子:兩個女兒
③女弟:妹妹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少師皇甫穎
少()
(2)泰亟往還之
還()
2.對文中劃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那人身體有殘疾,不嫁我孫泰就能出嫁了。
B.那人身體有殘疾,不嫁我孫泰就不能嫁了。
C.其中一人身體有殘疾,不嫁我孫泰就不能嫁了。
D.其中一人身體有殘疾,不嫁我孫泰就能出嫁了。
3.孫泰“操守頗有古賢之風”的具體表現(xiàn):
①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4
分)
4.文中與“古賢之風”相照應的一個詞(字)是o
(2分)
(六)課外文言語段(9
分)
景公①之時,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②,坐于堂側(cè)陛③。
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
而天不寒J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之
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
也?!惫唬骸吧?!寡人聞命矣?!蹦肆畛鲷冒l(fā)粟與饑寒者。
【注釋】①景公: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
②裘:皮衣?③陛:殿堂的臺階。
L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1)公被狐白之裘()
(2)發(fā)粟與饑寒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加點字的落實。(3
分)
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
3.晏子勸說景公的目的是,縱觀全文,景公是
君主。(4
分)
(七)閱讀下列文言語段,完成下列小題。
都太尉①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都信:“君
往東廂任意選之?!遍T生歸白都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
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都公云:“正此好!”訪
之,乃逸少②,因嫁女與焉。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太尉,掌管軍政大權的官名。②逸少,晉代著名書法
家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導的族子。
1.
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遣門生與王丞殂書
書:信
B.
丞相語都信
語:對……說
C.
門生歸白都日
白:告訴
D.
如不聞
如:如果
2.
下列句子的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
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
B.
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
C.
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
D.
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
3.
下列說法與原文內(nèi)容不相符的一項是()
A.
《世說新語》是劉義慶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錄魏晉名
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虛清談,本文記錄的是王羲之的事跡。
B.
都太尉看不起王丞相家,所以派遣門生前往王家?guī)退x婿。
C.
王氏眾子侄皆彬彬有禮,只有王羲之一人放蕩不羈。
D.
王羲之善書法,性格奔放,不矯揉造作,得到了鄭太尉賞識c后
即以“坦腹”、“坦腹東床”、“東床”指女婿。
4.
請把文言文材料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訪之,乃逸少,因嫁女與焉。
課后作業(yè)
三人成虎
龐蔥與太子質(zhì)①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p>
“三人言市布虎,王信之乎?”王日:“寡人信之J龐蔥曰:“夫市之
無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
于三人矣,愿王察之J王曰:“寡人自為知②?!庇谑寝o行,而讒言
先至,后太子罷質(zhì)③,果不得見。
(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
【注釋】①質(zhì):做人質(zhì)。
②自為知:自己知道辨別.
③罷質(zhì):結束做人質(zhì)。
1.解釋加點字
①今一人言市有虎
②夫市之無虎也明矣
2.翻譯句子
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
3.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高風亮節(jié)
律①知武②終不可脅,白單于③。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
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氈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
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瓶④,莪乳乃得歸。別其官屬
⑤,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縻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⑧
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⑨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
還,須發(fā)盡白。
(《漢書
蘇武傳》)
【注釋】:①律:衛(wèi)律,生漢朝,因懼株連而逃降匈奴。②武:
蘇武,西漢人。天漢元年奉命出使匈奴。③單于:匈奴首領。④瓶:
公羊。靴乳:公羊產(chǎn)了小羊。⑤別其官屬:把他的隨行人員隔離起來。
⑥縻食:公家的糧食,即匈奴分給的糧食。⑦去(jfl):同“弄”收
藏。⑧漢節(jié):代表漢朝的節(jié)杖。⑨節(jié)旄:節(jié)杖上裝飾的髡牛毛尾。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白單于
()
(2)乃幽武置大窖中
()
(3)武既至海上
()
(4)杖漢節(jié)⑧牧羊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氈毛并咽之。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3.蘇武牧羊終不屈,表現(xiàn)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崇高氣節(jié)。文言文(一)實詞
(一)古今異義
1.詞義擴大。(今義大于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中。)
如:“江”古代專指長江,現(xiàn)在泛指一切江水;“河”古代專指黃
河,現(xiàn)在泛指河流C
2.詞義縮小。
(1)“禽”古意是飛禽走獸的總稱,如“五禽之戲”,今指鳥類,
范圍縮小。
(2)“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屬,現(xiàn)代專指黃金或銷金等。
3.詞義轉(zhuǎn)移。
(1)“涕”古代指眼淚,現(xiàn)在指鼻涕。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
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去”古義指離開某地,今義為到某地去。
(3)“犧牲”古義指祭祀時用作祭品的牛羊豬等牲畜,是名詞。
現(xiàn)在轉(zhuǎn)移為動詞,是為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或利益的意思。
4.詞義弱化。
(1)“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現(xiàn)在則表示埋怨、責備。
(2)“餓”古義指嚴重的饑餓,已經(jīng)達到收到死亡威脅的地步。
今義僅是指一般的肚子餓,程度減弱了。如“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5.詞義強化
(1)“恨”古代多表示遺憾、不滿意,現(xiàn)在則表示仇恨、懷恨。
(2)“絕境”
絕境:古代表示與外界隔絕之地,現(xiàn)在表示走投無路之時。如:
人來此絕境
6.感彩的變化°
(1)“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并無貶義,現(xiàn)在指
品質(zhì)惡劣,為貶義詞。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
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一一《出師表》
(2)“謗”古義指議論、批評他人過失。如:“能謗譏于市朝。
今義指“惡意中傷工
(二)實詞其他特點
1.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考查的是最多的,四個實詞解釋之中,至少有兩個考查
是一詞多義。一個詞有多種含義,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
而且屬于不同詞類,學習一詞多義知識,為我們讀懂一篇文言文打好
夯實的基礎。
如:“畔”本義是田界,引申義為旁邊,如“河畔”“橋畔”,“畔”
與“叛”同音,又可借為背叛,如“親戚畔之二
一詞雖然出現(xiàn)多義,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能有一個意思,這
就要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選擇來確定。
從語言環(huán)境推斷詞義,如: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拜訪
)顧野有麥場
(回頭看,看,看見(環(huán)顧,四顧
)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還,反而
)
2.通假字
所謂“通假”,就是指古代漢語書面語言中音同或音近的字通用
和假借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下表總結通假字規(guī)律。
序號
例詞
木字及詞義
例句
出處(原滬教版)
1
畔
同“叛”,背叛
親戚畔之
天時不如地利(六下)
2
曷
同“何”,什么
縛者曷為者也
橘逾淮為枳(六下)
3
熙
同“嬉”,戲弄
圣人非所與熙也
橘逾淮為枳(六下)
4
爾
同“耳”,相當于“罷了”
但手熟爾
賣油翁(七上)
5
有
同“又”,又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七上)
6
訕
同“屈”,彎曲
訕右臂支船
核舟記(七上)
7
衡
同“橫”,橫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七上)
8
簡
同“揀”,挑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七上)
9
反
同“返”,返回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七上)
10
惠
同“慧”,聰明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七上)
11
、
匚
同“無”,沒有
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七上)
12
厝
同“措”,放置
一厝朔東
愚公移山(七上
13
說
同“悅”,高興,愉快
公輸盤不說
公輸(七下)
14
褊
同“遍”,遍及,普遍
小惠未褊
曹劌論戰(zhàn)(七下)
15
孰
同“熟”,仔細
孰視之
鄒忌諷齊王納諫(七下)
通假字有兩個特點:
(1)讀音相通(有些字因語音演變今天看不出相通了,有些聲母
相同,有些韻母相同);
(2)字形相似。因此,當某個字用它的本義、引申義等義項都
講不通時,就可以考慮它是否通假。
(3)意義相關如“亡”同“無“,沒有
3.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為動詞,
如:一狼洞其中
(打洞
)
2.名詞作狀語,
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用船
)
3.動詞活用為名詞,如: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埋伏的
部隊,伏兵
)
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爾安敢輕吾射
(輕視
)
5.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如: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使……饑餓。使……窮困
)
6.動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對……感到詫異)
(2)不恥下問(以……
為恥)
(三)實詞推測
1.使用組詞法來推斷詞義
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文言文中很多單
音節(jié)實詞的含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節(jié)詞來表示。如文言中的
“書”可組詞為“書信二
如(1)吾更為武
()
更可組詞更改,更換,答案是更改。
(2)百姓有過()
過可組詞過錯,過失,過分,過去等,這里是過失,過錯比較契
合。
(3)齊人未附()
附一一歸附、歸順。
2.用成語聯(lián)想
成語中一般保留文言詞語的詞匯意義。我們可以借助成語記住一
些詞的詞義。如:
舉
大舉進攻
【解釋】大規(guī)模出兵,向敵方進攻。舉:興起,發(fā)動
詞語:?義。?辦。
例: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舉直錯枉
【解釋】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
舉:選拔
詞語:推?。薦?。
例: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練習(可以適當提示出成語)
(1)趙奢之倫制其兵一一()不倫不類、無與倫比(沒
有相類似或可比擬的)。
倫:類
(2)先涕泣不自勝()“喜不自勝”勝,“能承受”,
意思是喜歡得控制不了自己?!翱刂啤?/p>
O
(3)吾亦望汝副其心()
“副,,是,,符合,,,與成語“名副其實,,中的“副”同義。
3.根據(jù)形旁推測字義(這部分比較難,建議結合漢字構字法,學
生基礎差也可以僅作了解)
漢語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四種)為我們
推測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的幫助。根據(jù)字形推斷出詞的大概意義范疇,
再根據(jù)上下文,就可以確定詞的具體含義。通常來說,凡形旁從“禾”
與五谷有關;從“貝”與金錢有關。如:“不賂者以賂者喪”
賂即賄賂。
看到有人寫你多半會以為它是書名號的左半邊“《工錯
7!它是一個漢字,讀作kuGi。釋義古同“泠”,田間水溝。如粼,
形容山石間水流清澈。
其實這個“'”也是一個漢字!不過可千萬別把它讀成“點二
因為它其實是“主”的異體字,讀作zhU。古人讀書時斷句的符號。
而主的本義指燈芯,
一個“'”是漢字,四個“'”加在一起,變成“小”也是一個
漢字!當然,它也不讀“四點”,而是讀“hub”,意思和“火”是一
樣的。也讀作biao
表烈火。這下明白《說文》中為什么說,“然,燒也”了吧?看
字形就知道了:大家圍著篝火烤肉,旁邊還蹲了一條狗。
“它就讀作"pi?!保馑际恰安还糯熳值臅r候常有這
樣的運用,比如把aJ"加到“戈”上面變成“戊”,意思就變成了
“不動之戈
三個“/”加在一起就成了“鄉(xiāng)”,看起來像歪的“三”不過它
讀作“shdn”,意思是用羽毛來裝飾,須毛和畫飾的花紋,毛長,其
實我們看看也能明白,這個字長得就像是孔雀背后漂亮的羽毛大尾巴。
形,本義,動詞:著色加彩,突顯圖案。形,描畫,使其象物之形。
修,本義是紋飾。
升
g6ng
兩手捧物,今作“拱與雙手有關。
pan
古同“月”劈開一半的木柴,用作偏旁。
攵
pu
古同“支”與武器有關。
、
a
chud
同“走”,與走有關。
i~7
mi
古同“一”,覆蓋。
彳
chi
(彳亍chCi)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樣子。與行走,人的行為有關。
形旁從“專(金)、木、3(水)、(火)、土”者詞義與五行有關;
從“I(刀)、弓、矛、戈、斤(斧)、殳(shU)”者與兵器有
關,
從“馬、牛、羊、豕、才、
鳥、蟲”者與動物有關。
從“(言)、之(走)、,1'(心)、彳(行)”者與人的行為有關。
其它還有:
皿一
器具、
一幺—
絲麻、
一房舍、
求一
毛皮、隹一
鳥雀、
歹
一死亡、
月
一肉、自一
鼻、
目一
眼、
尸一
身體……
“頁”的本義是頭,故以“頁”作意符的字都和頭、面的意義格
關:如“頂、頰、頸、頷”等;“斤”的本義是一種銳利的砍伐工具,
故以“斤”作意符的字大多和砍伐、截斷的意思有關,如“斫、斬、
斷”等;“手”旁的字大多同手的行為動作有關,如“拉、扯、推、
按、提、拔”等。。
用“王”作形旁的字,不都是與本義為一種大斧(有這種斧的人
有鎮(zhèn)壓之權,多與君主,天子有關)的王(皇、閏)有關,而絕大多
數(shù)是與玉石或玉器(理、琢、環(huán)、珍)有關。
用“示”作形旁的字,不是與看有關,而是與祭祀,祝愿,崇拜
(神、祗、社、視、祈、祖)有關?!笆尽钡谋玖x是貢獻祭品的靈石,
是名詞。?
靈石上放置祭品。給鬼神看并享受,后來又引申為動詞“給人看。
但“本”是“示”的左偏旁變形,以“示”為意符的字大都與鬼
神、祭祀、禍福有關,如“祈、社、神、祝"等;'力”是“衣”的
左偏旁變形,“彳”旁的字都與衣物有關,如“褲、袖、衫”等。又
如“欠”和“攵”形體也相似,但“欠”勞的字與口有關,也就是和
口中出氣有關,如“歌、歇”等;“攵”旁的字與手的動作或人的行
為有關,如“收、改、教、救”等。
有些形聲字的意符已經(jīng)看不出表示意義范疇的意思了。如“理”
字,從“玉”(玉作左偏旁寫作王)“里”聲,本義是治玉,后引申為
“治理”“修理”“管理”義。
如《念奴嬌》"橘櫓灰飛煙滅"中的“櫓”:木制的船具。“不刊
之論”中的“刊”從形旁上看應該與“刀”有關(刊:削除,古代把
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再如
“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一句中“造”字的意義。“造”的義符為
“上”,聯(lián)系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lián)的詞義應
該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義“制造”“成就”顯然與
文意不符?!斑^”也同理,也可譯為“拜訪”之義。
4.利用相似的語言結構推斷詞義(這部分較難,基礎一般的可以
僅作了解,不用練習)
古漢語講究工整、對仗,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處于對應位置的
詞語,我們往往可以根據(jù)其意義上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或者根
據(jù)詞性一致判斷,求得詞語的正確解釋。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見”和“被”同義,都是“被”的意思。
此外如“追亡逐北”(亡、北對應,均為潰敗。常用“敗北”,北
即敗,亡就是逃跑,追和逐都是動詞,詞義也相近。)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憂勞”對“逸豫”,詞義相反。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以”對應的“用”解釋為“被任用”,
則“以”亦可作此解?!爸摇焙汀百t”相對,“用”和“以”相對;“忠”
和“賢”同義,那么“用”和“以“同義,故"以”的意義就是“重
用,任用”的意思C)
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腰”與戴對應,動詞,腰戴,
詞性相同)
5.語法分析推斷法
(即根據(jù)詞在句中的語法功能推斷詞義)
根據(jù)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
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
詞充當。根據(jù)詞在句中的語法地位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詞
義。
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披和執(zhí)是動詞“堅”“銳”充當賓語應為名詞,
所以翻譯為堅硬的盔甲/銳利的兵器)
練習:
(1)塵土積三尺,雨雪,泥沒股。()
下雪(2)立謂所親曰。()
親近的人
6.代入檢驗法
對于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解題方法莫過于將所
給的義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貫通文義。如果解釋準確無誤即為
正確答案。非選擇題代入整句話中,根據(jù)上下文,能解釋通順的一般
就是正確答案。
說說下列句中“絕”的含義。絕的含義石:斷;與世隔絕的;極;
盡。
(1)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佛印絕類彌勒()
(4)讀《易》至韋編三絕()
分析:(1)盡;忽然(屏障里頭)醒不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
了(2)與世隔絕的;率領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
方(3)極;佛印極像彌勒菩薩(4)斷??鬃友凶x《周易》,(翻來覆
去地讀),使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都斷了好幾次。
例題
籠中鸚鵡
富商有段姓者,畜①一鸚鵡,甚慧,能迎客與誦詩。段剪其兩翅,
置于雕籠。熙寧②六年,段忽系獄③。及歸,問鸚鵡曰:“吾半年在
獄,身不由己,極其怨苦。汝在家有人喂飼,何其樂耶!"鸚鵡曰:
“君半年在獄,早已不堪④;吾多年在籠,何樂可言?”段大感悟⑤,
即日放之。
【注釋】①畜:養(yǎng)。②熙寧:宋神宗年號。③系獄:拘禁于牢房。
④堪:忍受。⑤感悟:感觸和覺悟。
【譯文】
有一個姓段的富商,養(yǎng)了一只鸚鵡,十分聰明,能接待客人并誦
詩交談,于是這個姓段的人剪了鸚鵡翅膀上的羽毛,把它養(yǎng)在雕刻精
美的籠子里面。熙寧六年,姓段的這個商人突然因為出事進了監(jiān)獄。
等到回來對鸚鵡說:“我在監(jiān)獄半年,處處不得自由,是何等的痛苦。
你在家里有人喂養(yǎng),是多么的快樂?。 丙W鵡說:“你只在監(jiān)獄里呆了
半年就已經(jīng)覺得痛苦不堪了。而我在這籠子里待了好多年了,又有什
么快樂可言?”
姓段的富商大有感觸并有所覺悟,當天就釋放了鸚鵡。
1.
下列句中“何”的用法與“何其樂耶!”中“何”的用法相同的
一項是()
A.
何樂可言?
B.
吏呼一何怒!
C.
何憂令名不彰邪?
D.
潮頭更大,何耶?
2.
翻譯文中劃線句。
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3.
鸚鵡認為自己“何樂可言?”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
4.
下列各項對這則寓言主旨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
物質(zhì)條件再豐厚,也代替不了自由帶來的快樂。
B.
自由無論是對于人還是動物,都是最可貴的。
C.
不要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D.
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快樂。
【答案】1.
B
2.
姓段的富商大有感觸并有所覺悟,當天就釋放了鸚鵡。
3.
自己多年被關在籠中(沒有自由)
4.
C
練習(可以讓學生翻譯全文或者關鍵實詞)
(一)課外文言文(9分)
蒲松齡路旁搜奇
蒲留仙居鄉(xiāng)里,落拓①無偶,性尤怪誕,為村中童子師以自給,
不求于人。其作《聊齋志異》時,每臨晨,攜一大瓷罌②,中貯苦茗,
又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席,坐于上,煙茗置身畔。
見行者過,必強執(zhí)與語,搜奇說異??蕜t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
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潤色之。如是二十余年,此書方告成,故筆
法超絕。
【注釋】①落拓:落魄,窮困失意。
②罌:大腹小口的瓦器。
③淡巴菰:一種煙草。
無偶:無與匹比
【譯文】
蒲松齡在鄉(xiāng)里居住的時候,極其落魄,性格尤其奇怪放誕,以做
村里的小孩的老師來養(yǎng)活自己,不求他人。他作《聊齋志異》的時候,
每天早晨會拿著一個大瓷罐,里面放著濃茶,又準備了一包煙草,放
在過往人多的大路旁。下面鋪著蘆席,(他)坐在上面,煙和茶放在
身邊。見行人走過,一定強拉著他跟他說話,隨他知道什么,談論些
稀奇古怪的事。行人渴了蒲松齡就讓他喝茶,或者給他奉上煙,一定
讓他暢快地談論才罷。偶然聽說了一件事,回去之后再加工潤色。這
樣過了二十多年,這本書才完成了,所以筆法非常絕妙。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4分)
(1)為村中童子師以自給()
(2)故筆法超絕()
【答案】
1.(1)擔任,充當
(2分)
(2)所以(2分)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3分)
下陳蘆席,坐于上,煙茗置身畔。
3.下列對文本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為村中童子師以自給,不求于人”是蒲留仙“性尤怪誕”的
具體表現(xiàn)。
B.“偶聞一事”中的“事”應指蒲松齡覺得有價值之事,而去所
有事情。
C.“此書方告成“既強調(diào)了成書的不易,也突出了蒲松齡的認真、
嚴謹。
D.
上文告訴我們,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源于生活,但又應該高于生
活。
【答案】(9分)
2.下面鋪著蘆席,(他)坐在上面,煙和茶放在身邊。(陳、于)
(3分)
3.
A(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題目(9分)
蔡磷,字勉旃(z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印刷服務合同
- 手破碎機設備買賣合同
- 聘用出納合同增加多場景
- 生產(chǎn)車間承包合同協(xié)議
- 機械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河北化工醫(yī)藥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學生物課堂教學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yè)學院《數(shù)據(jù)挖掘與決策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界面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宜春學院《需求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水質(zhì)工程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家校共育之道
- 公司EHS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
- 社區(qū)健康促進工作計劃
- 《作文中間技巧》課件
- 2025年度移動端SEO服務及用戶體驗優(yōu)化合同
- 中小學《清明節(jié)活動方案》班會課件
- 廣東省2025年中考物理仿真模擬卷(深圳)附答案
- 新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1單元第3課時《8、7加幾》作業(yè)
- 特殊教育學校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 寧夏銀川一中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五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物聯(lián)網(wǎng)安裝調(diào)試員(初級工)職業(yè)資格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