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理高考復習 專題03 大氣運動(講義)(原卷版)_第1頁
2025年地理高考復習 專題03 大氣運動(講義)(原卷版)_第2頁
2025年地理高考復習 專題03 大氣運動(講義)(原卷版)_第3頁
2025年地理高考復習 專題03 大氣運動(講義)(原卷版)_第4頁
2025年地理高考復習 專題03 大氣運動(講義)(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大氣運動目錄TOC\o"1-4"\h\u01考情透視·感悟高考 402知識導圖·思維領航 703情境導入·重溫考點 7題型一大氣受熱過程與氣溫 7典題研析·思維建模 8知識再現·查漏補缺 111.大氣受熱過程 112.氣溫高低及其影響因素 143.逆溫 17思辨延伸·命題預測 18考向01從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大氣受熱過程的原理 18考向02從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氣溫變化及影響因素 18題型二大氣運動與降水 20典題研析·思維建模 20知識再現·查漏補缺 221.熱力環(huán)流原理及應用 22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253.大氣降水 29思辨延伸·命題預測 31考向01從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角度,考查熱力環(huán)流及其應用 31考向02從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大氣的水平運動 32考向03從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降水分布及成因 32題型三世界氣候及其影響 33典題研析·思維建模 33知識再現·查漏補缺 351.氣候要素綜合分析 352.氣候的影響 42思辨延伸·命題預測 42考向01從區(qū)域認識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氣候特征及成因 42考向02從區(qū)域認識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氣候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43典題研析·思維建模 44題型四天氣系統(tǒng)與氣象災害 44知識再現·查漏補缺 481.常見天氣系統(tǒng)與特征 482.氣象災害 51思辨延伸·命題預測 53考向01從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天氣判讀 53考向02從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氣象災害 54考點要求年份命題統(tǒng)計命題情境和角度大氣受熱過程與氣溫2024廣東,3-4題,6分以云南西雙版納熱帶季雨林林冠層有效輻射月平均變化為情境通過有效輻射考查大氣輻射的影響因素和大氣受熱過程浙江1月,3-4題,4分以南美洲赤道附近的欽博拉索峰植被分布上限上升為情境通過植被上限上升考查溫度影響因素和影響安徽,9-11題,9分以我國某地面觀測站輻射通量觀測為情境通過輻射通量隨時間變化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2023全國乙,10-11題,9分以琿春和遼源的最高氣溫時刻與月均值偏離天數為情境通過氣溫偏離情況考查氣溫影響因素廣東,9-10題,6分以往返式探空氣球記錄的氣溫變化為情境通過太陽短波輻射的變化考查大氣削弱作用對太陽輻射的影響2022遼寧,14-16題,9分以云頂和古楊樹賽場氣象站監(jiān)測的氣溫日變化為情境通過不同氣象站氣溫對比考查氣溫影響因素浙江1月,24-25題,6分以我國某城市大氣散射輻射的日變化為情境通過大氣散射輻射的變化考查大氣的散射作用大氣運動與降水2024海南,5-6題,6分以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為情境通過空氣柱變化考查熱力環(huán)流湖南,15-16題,6分以西藏林芝地區(qū)兩次強降雨時的風向與風速為情境通過強降水考查山谷風熱力環(huán)流湖北,14-15題,6分以敦煌綠洲邊緣某年沙漠風和綠洲風的研究為情境通過沙漠風和綠洲風考查熱力環(huán)流廣東,13-14題,6分以珠穆朗瑪峰南坡某冰川區(qū)暖季上、下氣流運動狀況為情境通過上、下行氣流考查熱力環(huán)流廣西,18題,18分以瑞士中部高原萊芒湖的大風、層云與冰凍現象為情境通過大風和層云形成考查風的形成和降水條件福建,6-7題,6分以海南島東側大陸架水下監(jiān)測為情境通過海平面變化考查風的形成浙江6月,24-25題,4分以沿100°E海平面氣壓年變化為情境通過氣壓系統(tǒng)判讀和氣壓年變化考查季風環(huán)流2023山東,17題,14分以某地焚風的發(fā)展變化研究為情境通過焚風考查熱力環(huán)流浙江1月,14題,3分以甲地下墊面附近“熱泡”上升運動為情境通過等壓線圖分布考查風向2022全國乙,9-11題,12分以我國一海濱城市不同高度的風隨時間的變化為情境通過釋放氣球的時間、海陸位置關系、氣壓場特點考查海陸風湖南,9-10題,6分以三類冬季強華南準靜止鋒及其風場變化為情境通過風向變化考查降水條件山東,16(1)題,4分以美洲中部附近表層風場和海平面氣溫分布為情境通過畫風向和地形對冷空氣的影響考查風世界氣候及其影響2024重慶,10-11題,6分以西班牙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過敏為情境通過花粉季天氣和油橄欖科植物考查地中海氣候特點重慶,9題,3分以我國東南沿海某地的建筑材料傳統(tǒng)復合灰漿為情境通過建筑物受損時間考查氣候類型及特點浙江6月,27題,16分以長江流域水汽輸入和輸出為情境通過長江流域降水考查氣候類型及特點浙江6月,14-15題,4分以北美大陸西岸中緯度兩沿海城市逐月降水量累計圖為情境通過降水季節(jié)變化考查氣候類型及特點2023遼寧,18題,18分以1981-2010年中亞及周邊地區(qū)中低層平均風場分布為情境通過降水成因、天氣系統(tǒng)、氣候特點考查氣候特點北京,17(1)題,4分以中國為巴哈馬提供農業(yè)技術支持為情境通過拿騷氣候特征考查氣候類型及特點2022北京,18(1)題,4分以黃河源園區(qū)的分布和氣候資料為情境通過天然植被類型和氣候特點考查氣候類型海南,19(1)(3)題,14分以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國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和氣候資料為情境通過比較氣候特點和自然帶判讀考查氣候類型及特點天氣系統(tǒng)和氣象災害2024河北,8題,3分以某年9月北大西洋熱帶海域颶風生產為情境通過颶風生產考查氣象災害天津,7-8題,6分以4月下旬某日華北崎嶇某市的一次鋒面天氣過程為情境通過鋒面高度位置和天氣過程判讀考查冷鋒天氣系統(tǒng)江西,14-16題,9分以某年3月份某氣旋移動過程引起風暴潮為情境通過氣旋移動及風暴潮生成考查氣旋天氣系統(tǒng)及影響江蘇,6-7題,4分以河套地區(qū)某干線位置移動為情境通過干線考查天氣系統(tǒng)及影響北京,6-7題,4分以成都部分氣象站點的最高氣溫和西南地區(qū)局部海平面氣壓分布為情境通過等壓線圖判讀天氣現象甘肅,9-11題,9分以2024年4月中旬波斯灣附近的暴雨帶為情境通過風向判讀、暴雨的影響及發(fā)生時間地點考查天氣系統(tǒng)判讀山東,16題,14分以我國沿海某區(qū)域某時段經歷的一次大范圍的濃霧天氣為情境通過濃霧形成考查天氣形成2023湖南,14-16題,9分以我國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經歷的一次較強的大氣污染為情境通過近地面風向和風速、空氣垂直運動考查天氣系統(tǒng)2022浙江6月,27題,10分以皖、蘇兩省干熱風日數分布與宿州氣候統(tǒng)計資料為情境通過干熱風考查氣象災害【命題趨勢】從高考題分布情況看,重難點主要集中在大氣的受熱過程、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與應用、大氣環(huán)流的分布及其對氣候的影響、氣候、天氣系統(tǒng)等幾個方面。主要考査的方向是結合生活中的區(qū)域場景、氣壓分布圖以及觀測數據進行考查等,綜合考查考生的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觀。題型一大氣受熱過程與氣溫【情境導入·重溫考點】2024年9月6日16時20分,今年第11號臺風“摩羯”(超強臺風級)在海南文昌沿海地區(qū)登陸。僅在幾個小時后的22時20分前后,臺風“摩羯”在廣東徐聞再次登陸。經過兩次超強臺風級別的登陸后,臺風“摩羯”依然維持著超強臺風級別,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結構依然完整,仍可見臺風眼。與夏季臺風相比,臺風“摩羯”雖“走得慢”,但強度更強,是近十年登陸我國最強臺風。思考:為什么臺風“摩羯”會這么強悍?(2024·廣東卷)有效輻射為下墊面向上長波輻射與大氣逆輻射的差值。如圖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雙版納熱帶季雨林林冠層向上長波輻射(L↑)及其上大氣逆輻射(L↓)的月平均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與7—9月相比,2—4月西雙版納熱帶季雨林林冠層之上的大氣逆輻射值較低,主要是因為2—4月期間(

)A.降水較多 B.云霧較少C.地表植被覆蓋度較低 D.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2.根據有效輻射變化可知,一年中該地熱帶季雨林的林冠層(

)A.表面的溫度保持恒定 B.熱量主要來自大氣層C.各月都是其上表層大氣的冷源 D.夏季對大氣加熱效果小于冬季(2024·安徽卷)如圖為我國某地面觀測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連續(xù)4天太陽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地面長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的通量逐小時觀測結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甲、乙、丙三條曲線依次表示(

)A.地面長波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B.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C.大氣逆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地面長波輻射D.大氣逆輻射、地面長波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4.觀測期間該地(

)①第1天晴朗無云

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大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氣透明度低

④可能經歷了降水過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該時段可能為(

)A.4月1日前后 B.6月1日前后 C.10月1日前后 D.11月1日前后1.大氣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原理及應用在判讀大氣受熱過程時要特別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氣受熱過程的實質,地面先吸收太陽輻射,然后把熱量傳給大氣,大氣通過逆輻射把熱量又還給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陽輻射,大氣輻射和地面輻射隨時都存在,只不過不同時刻強弱不同,且大氣輻射最強和地面輻射最強的時刻分別是大氣溫度最高和地面溫度最高的時刻;三是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白天一般主要考慮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慮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2023·全國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琿春與內陸的遼源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北京時間)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規(guī)定各日最高氣溫時刻與月均值相差超過1小時為偏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氣象臺站經度緯度1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1月偏離天數/天7月各日最高氣溫時刻均值7月偏離天數/天琿春130.35°E42.86°N約14時00分20.8約14時40分19.6遼源125.15°E42.90°N約13時20分14.4約13時50分17.26.琿春的最高氣溫時刻月均值滯后當地正午的時間長于遼源,原因是琿春(

)A.降水多 B.受海洋影響強 C.風力強 D.受山地影響強7.遼源冬季偏離天數少,說明遼源冬季多(

)A.雨雪天氣 B.溫帶氣旋 C.晴朗天氣 D.冷鋒過境氣溫高低及其影響因素氣溫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1、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①熱量→積溫→氣溫→熟制、生長期、播種期、采收期、單產。②晝夜溫差→糖分積累→品質;氣溫高低→生長日期長短→品質。③氣溫災害(高溫早災、低溫凍害)→播種、生長和產量。④氣溫高低→品種差異→喜溫作物和喜涼作物。2、對河流的影響(河流水量、汛期、結冰期)①氣溫對河流水量的影響:受冰雪融水補給的河流,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水量大;冬季氣溫低,冰雪不融化,則水量少或斷流。如我國新疆的塔里木河,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少。②氣溫對河流汛期的影響:在降雪較多地區(qū),冬季降雪多,初春冰雪融化,河流會有春汛。如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氣溫回升導致冬季積雪融化,形成春汛。③氣溫對河流結冰期的影響:冬季氣溫低于0℃的地區(qū),河流有結冰期,而且緯度越高結冰期越長,在由低緯流向高緯的地方,還會出現凌訊。冬季氣溫高于0℃的地區(qū),河流無結冰期。3、影響生物的多樣性:適宜的溫度會導致生物大量繁衍和生存;氣溫越低,生物生長越慢,但有機質積累多,品質高。4、影響自然帶的地域分異,也是雪線、林線的重要影響因素:氣溫高的地區(qū)一般雪線較高、林線較高。5、對工程建設的影響:①對工人影響:高溫中暑;低溫凍傷;需增加預防衣物,增加投資成本。②對建設工期:施工較慢,延長建設工期,工作效率低。③建設物質:對建設材料需要達到耐高溫或耐低溫要求,增加建設難度和成本。6、對建筑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墻體的厚度和房間大小上。氣溫高的地方,往往墻壁較薄,房間較大,利于空氣流通,降低室溫;反之則墻壁較厚房間較小,起到保溫作用。如中國陜北窯洞。(2021·廣東卷)輻射逆溫是低層大氣因地面強烈輻射冷卻導致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象。黃河源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輻射逆溫現象多發(f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冬季易加強輻射逆溫的地形是(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9.黃河源地區(qū)輻射逆溫常出現的時間和天氣狀況是(

)A.日落前后,大風呼嘯 B.正午時刻,雨雪交加C.午夜時分,濃云密霧 D.日出之前,晴朗無風10.黃河源地區(qū)冬季輻射逆溫多發(fā)是由于(

)A.鋒面氣旋多 B.下沉氣流盛行 C.準靜止鋒強 D.熱力對流強盛逆溫考向01從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大氣受熱過程的原理下表為天山南坡柯奇卡爾冰川末端1、3、5、7月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地面反射輻射均值及地表反照率(地面反射輻射/總輻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月份太陽輻射(W·m-2)地面反射輻射(W·m-2)反照率1400.7216.40.543544.6238.40.445576.3145.20.257553.1125.80.231.與7月相比,該地5月太陽輻射總量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太陽高度 B.白晝長短 C.冰雪反射 D.天氣狀況2.與3月相比,該地5月地表反照率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蓋率高 B.冰雪快速融化 C.太陽輻射量少 D.大氣逆輻射弱考向02從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氣溫變化及影響因素為研究不同下墊面的地表溫度日變化特征,研究小組根據深圳某校園內8月22日(晴天)實測數據,繪制出了瀝青路面、水泥路面、草地三種下墊面和近地面氣溫日變化(部分)曲線圖(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最可能反映大氣的溫度曲線是(

)A.甲 B.乙 C.丙 D.丁4.白天,對下墊面溫度影響存在負相關的因子最可能是(

)A.大氣溫度 B.太陽輻射C.空氣濕度 D.風力風速5.曲線丙在11:00~12:00時溫度出現短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蒸散發(fā)吸熱 B.出現短時間陰天C.水汽冷凝后放熱 D.地面反射率較高題型二大氣運動與降水(2024·廣東卷)下圖為珠穆朗瑪峰南坡某冰川區(qū)暖季上、下氣流運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若暖季上、下行氣流常在圖中P地附近交匯,則該地(

)A.大氣下沉氣流增強 B.冰面的流水作用減弱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風焚風效應減弱2.近30年來,該地區(qū)暖季午間下行氣流勢力呈現增強趨勢,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A.年均氣溫趨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C.年降水量趨于增加 D.湖泊效應增強(2024·湖北卷)科研小組利用多套測風系統(tǒng),觀測記錄了敦煌綠洲邊緣某年沙漠風和綠洲風的風速、風向與頻次,并對表層沙粒采樣分析。結果發(fā)現,當地冬季白天以沙漠風為主,晚上沙漠風和綠洲風頻次相當;自沙漠向綠洲方向風速呈減小趨勢,綠洲風風速衰減幅度比沙漠風小。如圖示意采樣點及其沙粒分選系數。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當地冬季晝夜主要風向成因的說法,合理的是(

)A.冬季白天,綠洲“冷島效應”顯著 B.冬季白天,綠洲“熱島效應”顯著C.冬季夜晚,綠洲“冷島效應”顯著 D.冬季夜晚,綠洲“熱島效應”顯著4.綠洲風對當地綠洲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明顯,是因為綠洲風有利于(

)A.降低綠洲居住區(qū)噪音污染 B.給綠洲地區(qū)帶來豐富的降水C.沙物質從綠洲運移回沙漠 D.增加綠洲地區(qū)陽光照射強度1.熱力環(huán)流原理及應用本考點屬于高頻命題點,往往以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及等溫線、等壓線、等降水量線圖為背景,考查熱力環(huán)流、大氣環(huán)流的基本原理及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等知識點。把握大氣環(huán)流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熱力環(huán)流形成過程的四個關鍵點【易錯警示】(1)高壓的氣壓值不一定高于低壓(2)只有熱力作用形成的氣壓中心或氣壓帶符合熱低壓、冷高壓。常見熱力環(huán)流示意影響海陸風使濱海地區(qū)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增多。山谷風在山谷和盆地,夜間的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熱力環(huán)流與風層,阻礙了空氣的垂直運動,易造成大氣污染。城市熱島環(huán)流一般將綠化帶布局在氣流下沉處或下沉距離以內,將衛(wèi)星城或污染較重的工業(yè)布局于氣流下沉距離之外。局部熱力環(huán)流強勁的原因分析分析過程:①大氣環(huán)流(背景風)對一個區(qū)域影響小,局部熱力環(huán)流才能強。②下墊面受熱狀況差異大:水平溫差大,則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則風力大,則局部熱力環(huán)流強盛。水平溫差小,則水平氣壓梯度力小,則風力小,局部熱力環(huán)流微弱。③地形封閉,受外界影響小例如:分析金沙江干熱河谷段冬春季谷風勢力強的原因:該地河谷地形相對封閉,受季風干擾??;山高谷深,相對高差大,山坡和河谷受熱狀況差異大;冬春季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加之山坡植被稀少地面裸露,山坡與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氣溫差大,于是谷風勢力強勁。理解大氣環(huán)流帶來的影響(1)影響氣候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其移動使各氣壓帶、風帶控制或交替控制的地區(qū)具有不同的水熱特征,從而形成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如圖所示(以北半球為例)。(2)影響動物遷徙太陽直射點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水熱條件變化→水草(食物)分布變化→野生動物遷徙。(3)影響海洋航行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會影響洋流的流向,進而對海洋航行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海洋航行中盡可能做到順風順水。(4)影響海洋漁業(yè)捕撈受盛行風影響的地區(qū),海域風浪大,不利于捕魚作業(yè);受低壓帶控制的地區(qū),多陰雨天氣,不利于捕魚作業(yè);受高壓帶影響的地區(qū),海域風浪小,多晴朗天氣,方便捕魚作業(yè)。(2024·甘肅卷)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熱干燥的波斯灣附近出現多個雷暴雨團,形成暴雨帶,迪拜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160毫米,約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類極端天氣過程的形成與中緯度西風帶的南移波動有關。下圖示意暴雨時該區(qū)域500百帕高度氣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甲處500百帕高度的風向為(

)A.西北風 B.東南風 C.東北風 D.西南風(2024·福建卷)位于海南島東面大陸架的海底觀測站(水深38m)觀測到的底層水溫及其海平面變化見下圖(不考慮天文潮汐的影響,取觀測站觀測到的海平面平均值為海平面零面)。據此完成下題。6.7月13日~7月16日,影響觀測站觀測到的海平面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風能開發(fā)的區(qū)位分析(1)自然因素:有風:風力資源豐富;有地:土地資源豐富,平坦廣闊。(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需求大小、資金、技術狀況、政策、基礎設置(交通、電網等)風電開發(fā)特點:優(yōu)點—可再生、清潔無污染、成本較低、分布廣;缺點—受季節(jié)影響風速不穩(wěn)定、占地多、儲存、輸送困難。(2024·湖南卷)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區(qū)出現了兩次強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風為該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風影響了降雨的時空變化,使降雨呈現明顯的時段特征。如圖示意兩次強降雨時距地面10米處的風向與風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第一次和第二次強降雨可能出現的時段分別為(

)A.17日00:00—01:00

18日12:00—13:00 B.17日07:00—08:00

18日12:00—13:00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 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8.兩次強降雨時谷地風速差異顯著,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擋 B.東南風影響 C.氣溫變化 D.摩擦力作用(2024·浙江6月選考)甲、乙兩地為北美大陸西岸中緯度沿海城市。下圖為兩地逐月降水量累計圖。完成下面小題。9.與甲地相比,乙地(

)A.雨季持續(xù)時間較長 B.冬季降水比例較高 C.夏季降水概率較高 D.降水季節(jié)變化較小10.影響兩地降水季節(jié)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陸位置 D.大氣環(huán)流3.大氣降水掌握“降水類”相關題目的思維流程影響降水的因素影響因素分布規(guī)律大氣環(huán)流低氣壓帶控制下降水多,高氣壓帶控制下降水少;西風帶影響下降水多,信風帶影響下降水少;受海風影響降水多,受陸風影響降水少天氣系統(tǒng)氣旋、低壓槽、鋒面控制下,氣流上升,氣溫下降導致水汽飽和,降水多;反氣旋、高壓脊控制下,氣流下沉,氣溫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結,降水少下墊面海陸位置一般而言,近海地區(qū)降水多,內陸地區(qū)降水少;迎風岸降水多,離風岸降水少地形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最大降水量通常出現在山腰處洋流暖流增濕,降水多;寒流減濕,降水少地面性質植被茂盛、水域面積大,水汽充足,降水多;反之,降水少人類活動城市熱島效應形成雨島效應;興修水庫、人工造林可增加局部空氣濕度和降水考向01從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的角度,考查熱力環(huán)流及其應用由于湖陸熱力差異,鄱陽湖周邊形成明顯的湖陸風環(huán)流。湖陸風起、止時刻具有季節(jié)變化。下圖是鄱陽湖某監(jiān)測站2010-2015年湖陸風起止時刻及其頻次統(tǒng)計圖,四條曲線表示湖風開始、湖風停止、陸風開始、陸風停止時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四條曲線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A.陸風開始、湖風停止、陸風停止、湖風開始B.陸風停止、湖風開始、陸風開始、湖風停止C.湖風開始、陸風停止、湖風停止、陸風開始D.湖風停止、陸風開始、湖風開始、陸風停止2.與冬季相比,鄱陽湖夏季湖風起、止時刻(

)A.開始晚,結束晚 B.開始早,結束早C.開始早,結束晚 D.開始晚,結束早考向02從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大氣的水平運動“大氣河”是指中緯度地區(qū)大氣中長條狀強水汽輸送通道,通常與溫帶氣旋冷鋒前的低空急流有關?!按髿夂印碧鞖鈦硪u時,會帶來暴雨、洪澇等災害。圖為某次“大氣河”天氣時海平面等壓線圖。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最有可能為“大氣河”經過的區(qū)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4.圖示時刻,“大氣河”的水汽輸送方向為(

)A.由東北向西南 B.由西北向東南C.由西南向東北 D.由東南向西北考向03從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降水分布及成因某研究團隊經過多年觀測發(fā)現,在全球持續(xù)變暖情境下,青藏高原區(qū)域降水呈現顯著的增加趨勢。下圖為該研究團隊繪制的青藏高原降水量與氣溫變化統(tǒng)計圖。圖中陰影表示內部變率引起的降水變化范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在全球變暖趨勢下,青藏高原降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A.大氣熱源效應增強 B.高寒植物得到恢復C.高山雪線海拔上升 D.永久性凍土層變厚6.引起青藏高原降水的大氣環(huán)流主要為(

)①赤道低氣壓帶

②盛行西風帶

③東北信風帶

④西南季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題型三世界氣候及其影響(2024·重慶卷)花粉日歷可以反映一年內不同時期空氣傳播的花粉數量,常用于指導花粉過敏癥的預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濱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時,出現了對油橄欖花粉過敏癥狀。治愈后在該地區(qū)內陸山地又出現對該花粉的過敏癥狀。如圖為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日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加的斯油橄欖科植物花粉季天氣狀況為(

)A.低溫少雨 B.高溫少雨 C.低溫多雨 D.高溫多雨2.該游客再次出現花粉過敏癥狀,可能是因為內陸山地油橄欖科植物(

)A.花粉更易傳播 B.植株更加高大 C.附生植物更多 D.開花日期更晚3.(2024·甘肅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環(huán)南極海域表層海水中葉綠素光合作用所需的營養(yǎng)素含量豐富,但陸地物質輸入匱乏、鐵元素不足,導致該海域光合作用潛力無法充分發(fā)揮,成為典型的高營養(yǎng)素—低葉綠素海域。凱爾蓋朗海臺是一個頂面平坦寬闊的海底高地,位于46°S—64°S之間,寬200—600千米,北部最高處有島嶼分布。研究表明,該海臺東側海域葉綠素水平顯著高于周邊其他海域。下圖示意凱爾蓋朗海臺及周邊等深線。(1)描述圖中島嶼的氣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2)推測環(huán)南極海域葉綠素水平變化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1.氣候要素綜合分析本考點屬于高考命題的熱點,多以區(qū)域圖、統(tǒng)計圖及相關材料為命題載體,考查氣候類型的判斷、特征描述、成因分析和分布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等內容。氣候成因的分析思路氣候類型的判斷(1)氣候類型的判斷思路不同氣候類型的形成、分布及特點受特定的地理條件影響,因此,在判斷氣候類型時,要從其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入手,具體可按如下思路分析:(2)氣候類型的判讀技巧①定位法:根據地理位置判斷氣候類型。先依據經度或海陸位置判斷是大陸東岸的季風環(huán)流模式,還是大陸西岸的三圈環(huán)流模式;再依據氣候的緯度分布位置判斷溫度帶。②定性法:根據區(qū)域自然特征(如氣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動物、水文、土壤等)和氣候成因來判定氣候類型。如地中海氣候典型植被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熱帶草原的典型動物是斑馬等。③定量法:根據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氣候類型。從材料中提取氣溫和降水要素信息進行判斷,以“溫”定帶(溫度帶),以“水”定型(氣候類型)。a.以“形”定球(半球):6、7、8月氣溫高→北半球;12、1、2月氣溫高→南半球b.以“溫”定帶(溫度帶):熱帶:終年皆高溫,>15℃;亞熱帶:冷季最低溫,0℃<T<15℃寒帶:冷季最低溫,<0℃c.以“水”定型(氣候類型):年雨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氣候(年多雨);熱帶沙漠氣候,冰原、苔原氣候(年少雨)夏雨型: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冬雨型:地中海氣候小結:(2024·重慶卷)中國傳統(tǒng)復合灰漿由膠凝材料、填料、添加物組成。其中膠凝材料通常由碳酸鹽巖燒制而成。糖水灰漿是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傳統(tǒng)復合灰漿,其膠凝材料由蠔殼燒制而成,其他材料包括河砂、糯米、紅糖等。當地居民發(fā)現,該地河砂含鹽量較高,需用淡水清洗后使用,否則因天氣變化,建筑物易受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過去,當地直接使用河砂作為填料修建的建筑物容易受損。建筑物受損多發(fā)生在(

)A.2月 B.6月 C.10月 D.12月5.(2021·河北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以采集和狩獵(圍獵)為主要謀生方式。20世紀70年代初,在我國北方某地發(fā)現一處舊石器中期古人類遺址(下圖)。該遺址地處山前沖積-洪積平原區(qū),遺址北面為巖石裸露的山地(北山)。研究表明,古人類在該遺址區(qū)生存階段正值冰期。(1)指出冰期氣候對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生存的主要威脅。(2)簡析冰期氣候下古人類選擇該遺址區(qū)生存的原因。2.氣候的影響考向01從區(qū)域認識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氣候特征及成因全球各地氣候復雜多樣,各具特色。下圖為世界某城市氣溫與降水統(tǒng)計圖(圖中序號為月份)。該城市年內各月降水天數大多在8天左右,相差不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該城市的氣候類型為(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C.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2.該城市各月平均降水天數相差不大,說明該城市(

)A.瀕臨海洋,終年吹暖濕西風 B.空氣濕潤,空氣對流較旺盛C.瀕臨水域,鋒面系統(tǒng)常過境 D.位于山頂,地形抬升降水多考向02從區(qū)域認識和綜合思維的角度,考查氣候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第31屆和33屆夏季奧運會分別在里約熱內盧和巴黎舉行,時間分別為里約時間8月5—21日和巴黎時間7月26日至8月11日。帆船運動是借助風帆推動船只在規(guī)定距離內競速的一項水上運動,對風速、水流速度以及能見度均有一定要求,二者分別位于里約熱內盧的瓜納巴拉灣和法國第二大城市兼海港馬賽舉行。下圖為里約熱內盧及馬賽地理位置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避開酷暑是運動員水平發(fā)揮的關鍵,兩次運動會舉行日期稍微有差別,共同的影響因素是(

)A.海陸位置 B.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C.洋流 D.地形4.帆船比賽放在馬賽而非巴黎的塞納河,考慮的因素主要有(

)①大氣環(huán)流的差異

②沿岸洋流的分布③氣溫的高低

④比賽場地的開闊程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題型四天氣系統(tǒng)與氣象災害(2024·天津卷)4月下旬某日,華北地區(qū)某市經歷了一次鋒面天氣過程,氣象小組利用該市近地面到3千米高空風場圖(下圖),研究該天氣系統(tǒng)。完成下面小題。1.經研究,繪制出的不同時刻鋒面高度位置圖與實際相符的是(

)A.

B.

C.

D.

2.上圖所示時段,該市最有可能經歷的天氣過程是(

)A.疾風驟雨氣壓升高 B.陰雨綿綿氣溫升高C.云淡風輕氣溫降低 D.濃云密布氣壓降低(2024·江西卷)下圖示意某年3月份某氣旋從初生到成熟的發(fā)展過程。甲、乙、丙分別是氣旋發(fā)展過程的三個時刻。此次氣旋移動過程引起的風暴潮導致部分區(qū)域的海水水位發(fā)生明顯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P甲、P乙、P丙分別為甲、乙、丙三個時刻氣旋中心氣壓值,按大小順序排列,依次是(

)A.P甲>P乙>P丙 B.P甲>P丙>P乙 C.P丙>P乙>P甲 D.P丙>P甲>P乙4.此次氣旋移動過程中,乙時刻渤海海峽出現(

)A.偏東風,低水位 B.偏東風,高水位 C.偏西風,高水位 D.偏西風,低水位5.圖示區(qū)域中①②③三地按風暴潮導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最可能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2023·廣東卷)露點溫度是指氣壓不變、水汽無增減情況下,未飽和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圖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氣象站記錄的一次較強降水過程相關信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此次降水過程呈現的天氣變化依次是(

)A.風雨交加、凍雨夾雪、雪花紛飛 B.疾風驟雨、雪花紛飛、凍雨夾雪C.雪花紛飛、風雨交加、凍雨夾雪 D.風和日麗、凍雨夾雪、和風細雨7.此次天氣過程形成的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