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走進國學_第1頁
三年級走進國學_第2頁
三年級走進國學_第3頁
三年級走進國學_第4頁
三年級走進國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走進國學

竹里館①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賞析】

這首詩描繪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以“幽

篁”、“深林”、“明月”三個詞寫自然景色。以“獨坐”、

“彈琴”、“長嘯”三個詞寫人物活動。短短兩句,抒發(fā)了安

閑自得之情;并使外景與內情交融無間、融為一體。全詩涪言

自然平淡且富有韻味。

【作者簡介】

王維(約692?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

父輩遷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濟).進十及第,官至尚書右丞,

世稱王右丞。王維詩明凈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

家。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卻常

隱居藍田輛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王維又是杰出的畫

家,通曉音樂,善以樂理、畫理、禪理融入詩歌創(chuàng)作之中。蘇

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

的著名代表。

春夜喜雨①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②。

【請你讀讀】

多好的春雨呵好像明白時節(jié)變化,

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應時而生。

伴隨著與風在夜里悄悄飄灑,

滋潤著萬物輕柔而寂然無聲。

野外的小路上空烏云一片漆黑,

只有江面小船還亮著一盞孤燈,

清晨觀賞細雨濕潤的處處春花,

朵朵沉甸甸的開遍美麗的錦官城。

【幫你懂得】

①這首詩是詩人住在成都草堂時寫的。

②錦官城:四川省成都市。由于古代成都曾經住過主持織

錦的官,因此叫錦官城。錦:一種彩色有花紋的絲織品。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

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

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

人稱之“詩史”。杜甫擅長各類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

有很大的影響c

⑥鄉(xiāng)儒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簡析】

這首詩寫自己回到久別家鄉(xiāng)時的喜悅與感慨,寫得生動含

蓄,富有生活情趣。

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年逾八十告老還鄉(xiāng)時,玄宗皇帝親

自作詩送別,還將鏡湖賜給他,太子與百官為他餞別,能夠說

是“衣錦榮歸”,但詩人沒有描寫那些為世俗所羨的情態(tài),只

是刻劃一個久客回鄉(xiāng)的普通人的真情實感。這一點與史籍記載

賀知章一生曠達豪邁、不慕榮利是一致的。

【作者簡介】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

(今浙江蕭山縣)人。唐代詩人。

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英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注釋】

1.“百般紅紫”句:指萬紫千紅、爭奇斗艷的情景。

2.惟解:只明白。

【簡析】晚春是韓詩頗富奇趣的小品,歷來選本少有漏選

它的。然而,對詩意的懂得卻是諸說不一。

題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詩中所描寫的乃郊游即目所

見。乍看來,只是一幅百卉千花爭奇斗妍的“群芳譜”:春將

歸去,大概所有草本與木本植物(“草樹”)都探得了這個消

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渾身招數,吐艷爭芳,一剎時萬紫

千紅,繁花似錦??尚δ潜緛矸ι傧愕牧?、榆莢也不甘寂

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言“楊花榆莢”偏義于

“楊花”)O僅此寥寥數筆,就給讀者以滿眼風光的印象。

潑漢江

宋之間

嶺外音書斷,

經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注釋】

1、嶺外:大庾嶺之外,就是廣東。五嶺(在廣東、廣西北

部)之外,此指詩人被貶之所。

2、漢江:漢水中游的襄河。

【簡析】

這是久離家鄉(xiāng)而返歸途中所寫的抒情詩。詩意在寫

思鄉(xiāng)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xiāng),愈不敢問及家

鄉(xiāng)消息,擔心聽到環(huán)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

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

至美C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

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9

空軍濕人衣。

【注釋】

L荊溪:一名“滬水”,源出陜西藍田縣,北流至長

安東北入浦水,水清淺,故曰“白石出”。

2.元:原

3.濕:形容山嵐蒼翠欲滴,濕衣如雨。詩人借用美學的“通

感”手法,用觸覺的干濕來感知視覺的翠色。故蘇軾評曰“味

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感摩詰之畫,畫中有詩?!?/p>

【簡析】

這是一首抒寫旅愁歸思的詩。

前半首的久客思歸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點染而加濃了它

的悲愴色彩;后半首的風吹葉落之景,也因旅思鄉(xiāng)情的注入而

加強了它的感染力量。

山中

王勃

長江悲已滯,

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

山山紅葉飛。

【注釋】

1、滯:停頓。這里是說長江流得太慢了。

2、這句是說盼望回到萬里之外的家鄉(xiāng)。“萬里”是夸張

的說法。

3、況屬:況且遇上。屬:這里的意思是遇、逢。

【簡析】

這首詩是詩人客游蜀中(今四川)時寫的,是一首抒

寫旅愁歸思的詩。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晚上,滿山黃葉飄落,詩

人遙望長江,由于盼望早日返回家鄉(xiāng),仿佛覺得江水都流的太

慢了。前半首的久客思歸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點染而加濃了

它的悲愴色彩;后半首的風吹葉落之景,也因旅思鄉(xiāng)情的注入

而加強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之渙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簡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

一種曲調名。這首詩是一幅西北邊疆壯美風光的畫卷,又是一

首對出征將士滿懷同情的怨歌。

詩人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

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通常。在高山

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當羌笛的聲音

隨風傳來《楊柳枝》那熟悉的旋律,笛聲充滿了哀怨之情,那

是戍邊的軍士在吹奏送別曲吧。如今,只要吹起這支曲子,他

們的眼前會立即浮現妻兒的淚眼,慈母的愁容。詩人勸慰他們:

你們何必借《楊柳枝》來抒發(fā)滿腔的幽怨呢?要明白,春風是

吹只是玉門關的。詩人的本意并不在于夸張塞外的荒寒,說那

里沒有春風,而是借自然現象來暗喻安居于繁華帝都的最高統

治者不體恤守邊的士兵。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后遷居絳州(今山西絳縣)。唐代詩人。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注釋】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臥:躺。

【簡析】

這是盛唐邊塞詩中的一篇名作。這首詩以奔放的熱情給我

們成功地描繪了一幅塞上軍旅飲宴圖。詩歌一開頭就飽含激情,

以濃筆重墨為我們大筆書寫了軍旅宴會的熱烈氣氛,充滿了詩

情畫意。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從具有邊塞風味的葡萄酒

與酒具方面鋪排了宴會的無比盛大、排場;次句則從音樂的角

度渲染了宴會的熱鬧非凡。正當大家馬上暢飲之時,突然,由

馬上傳來了琵琶彈奏聲。(西域胡人有在馬背上彈奏琵琶的風

俗)“馬上催”的“催”字有不一致解釋,有的說是催飲,有

的說是催人出征,或者解釋為急促彈奏之意。三四句“醉臥沙

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兒人回”,這是在酣醉時的勸酒詞,是說,

醉就醉吧,醉臥在沙場上有什么呢,請不要見笑,從古至今征

戰(zhàn)的人有幾個是活著回來的。

王昌齡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

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zhàn)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

他為“飛將軍”。這里泛指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古代常憑借它來抵御匈奴

的南侵。

【簡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

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扒貢r明月漢時關”不能懂得

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

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

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zhàn)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

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使人聯想到

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暗贡R城飛

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意思是說:只要有李廣

這樣英勇善戰(zhàn)、忠心為國的統帥來鎮(zhèn)守邊庭,外敵就不敢輕

舉妄動。這兩句,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抒發(fā)戍邊戰(zhàn)士

鞏固邊防的愿望與保衛(wèi)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與民族

自豪感。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

不當與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

王昌齡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冰心在玉壺O

[注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辛漸:作

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里長江

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因此稱這

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

一帶,因此稱這一帶為楚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

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賞析】

“寒雨連江夜入吳“,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

了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

的黯淡氣氛,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人的心頭。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點出了送別的時間與地理環(huán)境。

雨后的清晨,天氣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一個“孤”字,

也形象地傳達了詩人如今的心境。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二句,寫的是詩人

對辛漸的叮嚀與托付之語。意思是說:你到達洛陽后,假

如有親戚朋友詢問我遭貶后的近況,你能夠告訴他們,就說

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

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

品格。這兩句詩并不僅僅是詩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詩人以凜

然的姿態(tài)對小人誹謗所進行的駁擊,表現出詩人不肯屈從于

惡勢力的頑強斗爭精神。

王維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解】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安西:指恚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鄰近。

3.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

岸。

4.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簡析】

本詩是一首送別詩?!拔汲浅昱葺p塵,客舍青青柳色

新”二句,展現一幅清新明朗、與諧悅目的藝術畫面。清晨綿

綿春雨飄然而降,沾濕了驛道上的灰塵,使得微塵不揚,路邊

的楊柳通過朝雨的洗滌潤澤,這清新怡人的新綠,使得客店上

空也變得蔥郁青翠。這里一個“新”字,一掃與離愁別恨相聯

的孤寂慘淡的情緒,而使詩歌的基調趨于樂觀開朗。“勸君更

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二句,是餞行時的送別辭:清您

再干下這杯酒吧,出了陽關要塞,可就再也不到老朋友了!從

詩人這熱情洋溢而又樸素自然的勸酒辭中,我們不僅能夠窺見

詩人珍視友誼、熱愛生活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能夠想象

到詩人臨風把盞的瀟灑倜儻的形象。這首詩飽含著依依惜別的

深情,真摯感人而不傷感,富于熱情與浪漫情調。

李白

忽聞岸上踏歌聲。

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

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簡析】

李白乘坐著小船正要離開,突然聽到岸邊傳來一陣陣踏歌

聲,(踏歌,是民間的一種歌唱方式,歌者手拉手,兩腳踏地

作為節(jié)拍邊走邊唱。),原先是汪倫與村民們手拉著手,邊走

邊唱地來為李白送行。這種樸實、歡快的送別場面是其他送別

詩中所看不到的。從這熱情洋溢的氣氛中,我們不僅能夠深切

地感受到詩人與汪倫相互間的親密關系,而且也能體會到他們

相互之間的深刻熟悉。

李白性格飄逸豪放,汪倫及村民們的踏歌相送也堪稱浪漫

獷達,這樣的送別方式一反通常送別哀愁、憂郁、依依不舍的

纏綿場面,正合詩人性格,因而也就足見汪倫對詩人的知心之

深。“桃花潭水深千尺”,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安?/p>

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

人尋味。

李白很善于把握受贈者的審美心理與藝術趣味。汪倫是一

個普通的村民,贈給他的詩,李白就使用了通俗易懂、清新活

潑而富于民歌色彩的語言。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注釋】

1.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

蛇山,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

鶴樓。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廣陵:即揚州。

4.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簡析】

這首詩是李白詩中歌頌真摯友誼與抒寫離別之情的代表

作,千百年來膾炙人口。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前兩句旨在點題,

引出了相互惜別的人物、地點、時令與友人耍前往的目的地。

“煙花三月”之際,長江流域正值“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

水綠如藍”的繁花似錦般的時期,沿路的碧水、晴天,更給友

人的揚州之行增興添色。在此“煙花三月”明媚艷麗的色彩既

是實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現出盛唐時代人們積極奮發(fā)的精神面

貌。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從詩人的眼

光與角度寫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順流而下,李白佇立樓前以目相

送,船越行越遠,船上的白帆逐步消逝在藍天盡頭遙遠的水天

相接處,最后只能看見長江仿佛是流向天邊……這兩句詩意蘊

深遠,李白在樓前佇立之久足見友誼之深長與心情之惆悵了。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注釋】

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與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

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

江對峙,形同門戶,因此叫“天門”。

2.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因

止匕叫“楚江”°

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鄰近回旋向北流去。

【評析】

天門山從中間斷開,長江暢通奔流,碧綠的江水向

東流到這里回旋。

東西兩岸的東梁山與西梁山夾江對峙聳出來,有一

只掛著帆的小船從太陽那邊駛來。

這首詩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與江

水浩蕩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

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

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

蕩而出的氣勢。“碧”字明寫江水之色,暗寫江水之深;"回''字

描述江水奔騰回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后兩句

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

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與感情。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

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

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出來。

題詩后

賈島

兩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注釋]

此詩是描寫詩人作詩的辛苦。大凡佳句好詩總是得來不

易,詩人把全部生命都投注于詩的世界中。

【評析】

簡簡單單兩句詩想了幾年才覺得恰當,讀一讀,興奮得淚

水馬上就流了下來。

我寫了兩年我寫出這么兩句,你要是不喜歡,我就顛兒了,

我就當隱士去了。

池上

白居易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簡析】

彳鉆用白描的手法,將一"偷蓮”小童的憨態(tài)描繪得惟妙惟肖O

詩中最傳神的當是‘不解藏蹤跡’一句,寫盡小童頑皮、純真情態(tài)。

李矯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入竹萬竿斜。

【簡析】

這首詩讓人看到了風的力量:風,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

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通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

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送兄

七歲女

別路云初起,

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

不作一行飛。

【簡析】

離別的路上白云剛剛升起,分別處小亭子周圍的樹葉已

經稀疏了。令人嘆息的是人與大雁不一樣,不能排成一行行共

同飛向遠方。

第二部分經典誦讀

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或者飲食或者坐走長者先幼者后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如今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執(zhí)虛器如執(zhí)盈入虛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上漸相親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管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guī)道兩虧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將加入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

附:《弟子規(guī)》易解

◎總敘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弟子規(guī),圣人訓?!?/p>

《弟子規(guī)》是從《論語?學而篇》所摘錄出來的,完完全

全都是儒家的經典重要所在。這里講的“圣人訓”,我們狹義的

來講,能夠說就是孔老夫子;廣義來講,我們都曉得凡是古圣

先賢、列祖列宗,只要他們有好的典范,他們有立教于后世的,

值得我們后人學習的,我們都能夠稱之訓誨、訓勉。

【首孝弟,次謹信?!?/p>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

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慎重,要講信用。

【泛愛眾,而親仁。】

孟子說到人皆有惻隱之心?!度纸洝芬婚_端就講“人之初,

性本善與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同時親近有仁德的人,向

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有余力,則學文?!?/p>

假如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我們也不要讓時間

空過,更應該珍惜這個時間,好好地學習六藝等其他有有益的

學問來充實自己。人應當活到老,學到老,能學習的人,是最

快樂的??滴趸实鬯陶]他的子孫,他就提到人應該以勞,勞

動的勞,勤勞的勞,人應當以勞為福。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回答,父母

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p>

父母教誨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

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同意,不可強

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p>

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能溫席),

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唾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嚴

寒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后,

應該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將今

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p>

外出離家時,務必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

縻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

規(guī)律,做事有常規(guī),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擔憂。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

假如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

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公物雖小,也不能夠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有私品,品德

就有缺失,父母明白了一定很傷心。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p>

父母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

要小心慎重地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p>

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擔

憂。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不能夠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

母親蒙受恥辱。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p>

當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不喜

歡我們,或者者管教過于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

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分明的心意,努力改過并做得更好,

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p>

假使父母親有過失、有不對,為人子女基于盡孝,我們也

要勸父母不能夠這樣做,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tài)度要

誠懇,聲音務必柔與,同時與顏悅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p>

假如父母不聽規(guī)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比如父

母情緒好轉或者是高興時時,再繼續(xù)勸導;假如父母仍然不同

意,甚至生氣,如今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

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于不義,使父

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p>

父母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盡力地照顧,一旦病情加重時,

更要晝夜服侍,不能夠隨便離開。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p>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間(古禮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懷

父母教養(yǎng)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務必調整改變,不能貪圖享

受,應該戒絕酒肉。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jié),不可草率馬虎,也不能

夠為了面子鋪張浪費,才是真孝順。祭拜時應誠心誠心,對待

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

◎出則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或者飲食或者坐走長者先幼者后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p>

當哥哥姊姊的要友愛弟妹,做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

弟姐妹能與睦相處,一家人與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

在其中了。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p>

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務,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包

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沖突、怨

恨的情況自然消失不生。

【或者飲食,或者坐走。長者先,幼者后。】

良好的生活教育,要從小培養(yǎng);不論用餐就座或者行走,

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yōu)先,年幼者在后。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p>

長輩有事呼喚人,應代為傳喚,假如那個人不在,自己應

該主動去詢問是什么事,能夠幫忙就幫忙,不能幫忙則代為轉

告。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p>

稱呼長輩,不能夠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

不能夠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p>

路上遇見長輩,應向前問好,長輩沒有事時,即恭敬退后

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p>

古禮:不論騎馬或者乘車,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者下

車問候,并等到長者離去稍遠,約百步之后,才能夠離去。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p>

與長輩同處,長輩站立時,晚輩應該陪著站立,不能夠自行就

坐,長輩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能夠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與尊長交談,聲音要柔與適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不清晰,

也是不恰當的。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p>

有事要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務必稍慢一些才

合乎禮節(jié)。當長輩問話時,應當專注聆聽,眼睛不能夠東張西

望,左顧右盼。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p>

對待叔叔、伯伯等尊長,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通常孝敬

恭順,對待同族的兄長,要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謹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如今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為人子應早起,把握光陰及時努力,若經常晚睡、甚至熬

夜,不但對身體健康不好,也影響白天正常的作息。歲月不待

人,青春要珍惜。早晨起床后,務必洗臉、刷牙、漱口使精神

清爽,有一個好的開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養(yǎng)成良好的

衛(wèi)生習慣,才能確保健康。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要注重服裝儀容的整齊清潔,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

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系緊,否則容易被絆倒,一切穿

著應以穩(wěn)重端莊為宜?;丶液笠旅毙m都有放置定位,避免造

成臟亂,要用的時候又要找半天。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

考慮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才是持家

之道。日常飲食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

要挑食,不能夠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飽,避免過量,以免增加

身體的負擔,危害健康,飲酒有害健康,未成年人不能夠飲酒,

成年人飲酒也不要過量,試看醉漢瘋言瘋語,丑態(tài)畢露,惹出

多少是非G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園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走路時步伐應當從容穩(wěn)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緩;站立時

要端莊有站相,須抬頭挺胸,精神飽滿,不能夠彎腰駝背,垂

頭喪氣。問候他人時,不論鞠躬或者拱手都要真誠恭敬,不能

敷衍了事。進門時腳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時身體也不要站得

歪歪斜斜的,坐的時候不能夠伸出兩腿,腿更不能夠抖動,這

些都是很輕浮、傲慢的舉動,有失君子風范。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執(zhí)虛器如執(zhí)盈入虛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進入房間時,揭簾子、開門的動作都要輕一點、慢一些,

避免發(fā)出聲響。在室內行走或者轉彎時,應小心不要撞到物品

的棱角,以免受傷。拿東西時要注意,即使是拿著空的器具,

也要像里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慎重以防跌倒或者打破。進入

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能夠隨便。做事不要急急

忙忙慌慌張張,由于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而猶豫退縮,

也不能夠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凡是容易發(fā)生爭吵打斗的不良場所,要勇于拒絕,不要接

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響。一些邪惡下流,荒誕不經的事也要

謝絕,不聽、不看,不要好奇地去追問,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

性。

將要入門之前,應先問:“有人在嗎?”不要冒冒失失就

跑進去。進入客廳之前,應先提高聲音,讓屋內的明白有人來

To假如屋內的人問:“是誰呀?”應該回答名字,而不是:

“我!我!”讓人無法分辨我是誰?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

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同意。假如沒有

事先征得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借來的物品,要愛

惜使用,并準時歸還,以后如有急用,再借就不難。(諺語:好

借好還,再借不難。)

◎信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開口說話,誠信為先,承諾他人的情況,一定要遵

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承諾,至于欺騙或

者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

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該說的就說,不改說的絕對不說,

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行,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要花

言巧語,好聽卻靠不住.奸詐取巧的語言,下流骯臟的

話,與街頭無賴粗俗的口氣,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

任何情況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fā)表意見,對情

況熟悉得不夠清晰明白時,不能夠任意傳播,以免造成不良后

果。不合義理的事,不要輕易承諾,假如輕易允諾,會造成做

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進退兩難。說話時要口齒清晰,

咬字應該清晰,慢慢講,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遇到他

人來說是非,聽聽就算了,要有智慧推斷,不要受影響,不要

介入是非,事不關己不必多管。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看到他人的優(yōu)點或者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縱

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步趕上??匆妱e人的

缺點或者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

點,有則改之,無責加勉。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與才能技藝的培養(yǎng),

假如感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激勵奮發(fā)圖強。至于外表

穿著,或者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擔

憂自卑。假如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失就生氣,聽到別人

稱贊自己就歡喜,那么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

反而逐步疏遠退卻了。反之,假如聽到他人的稱贊,不但沒有

得意忘形,反而會自省,唯恐做得不夠好,繼續(xù)努力;當別人

批判自己的缺失時,不但不生氣,還能歡喜同意,那么正直誠

信的人,就會逐步喜歡與我們親近了。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

無心之過稱之錯,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錯便是罪惡。知

錯能改,是勇者的行為,錯誤自然慢慢地減少消失,假如為了

面子,死不認錯,還要去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

◎泛愛眾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只要是人,就是同類,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

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生萬物滋長的,應該不分你我,互相合

作,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德行高尚者,名望

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

的人,處理情況的能力卓著,聲望自然不凡,然而人們之因此

欣賞佩服,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由于他很會說大話。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皆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當你有能力能夠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

到自己,舍不得付出。關于他人的才華,應當學習欣賞贊嘆,

而不是批判、嫉妒、毀謗。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

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或者者輕視他們。不要喜新厭舊,關于

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貪戀新朋友或者新事物。關于正在忙碌的

人,不要去打攪他,當別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

閑言閑語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與不安。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guī)道兩虧

別人的缺點,不要去揭穿,關于他人的隱私,切忌去張揚

贊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贊之后,必定會

更加勉勵行善。張揚他人的過失或者缺點,還會給自己招來災

禍。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規(guī)過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

假如有錯不能互相規(guī)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財務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辨清晰明白,多給別人,自

己少拿一些,才能廣結善緣,與人與睦相處。情況要加到別人

身上之前,先要反省問問自己:換作是我,喜歡不喜歡,假如

連自己都不喜歡,就要立刻停止。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受人恩惠要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應該

寬大為懷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過去就算了,

不要老放在心上,處罰自己,苦惱自己。至于別人對自己的恩

德,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常思報答。對待家中的奴婢與仆人,

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莊并以身作則,盡管品行端莊很重要,但

是仁慈寬大更可貴,假如仗勢強逼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

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沒有怨言。

◎親仁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同樣是人,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卻是良莠不齊。跟著潮流

走的俗人多,仁慈博愛的人少,假如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

家自然敬畏他,由于他說話公正無私沒有隱瞞,又不討好他人,

因此大家才會起敬畏之心。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真是再好只是了,由于他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

錯也跟著減少。假如不肯親近仁人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

由于不肖的小人會趁虛而入,跑了親近我們,日積月累,我們

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影響,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余力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本分,

一味死讀書,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

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反之,假如只是

一味地做,不肯讀書學習,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做事,蒙蔽

了真理,也是不對的。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心到,口到。三者缺一不

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學問,要專一,要專

精才能深入,不能這本書才開始讀沒多久,又欣羨其他的書,

想看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