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類型:山西專版B2024—2025學年高三考前模擬考試歷史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窩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圖1為學者繪制的陶寺文化美食宴飲排場分區(qū)復原圖。這說明陶寺文化A.已經具備文明社會特征B.統(tǒng)治者沉溺于奢侈享樂C.萌發(fā)早期天人合一觀念D.畜牧是肉食的主要來源2.東漢察舉由地方長官負責考察推薦,經三公府策試后授官,如東漢陽球舉孝廉,“至京師,試以章奏,拜郎中”;永元五年(93年),河南尹因舉薦不實被免職。這可用于佐證東漢選官A.薦舉程序規(guī)范嚴格B.打破世襲推動階層流動C.選拔標準德行優(yōu)先D.導致地方豪強壟斷仕途3.據研究,從魏晉至唐初,敦煌壁畫中的男女多著胡服,男衣短僅及膝,折襟翻領;女衣亦同而稍長,里面著長裙,披肩巾,俱穿胡靴。這一現象反映出A.絲綢之路的長盛不衰B.民族交融的發(fā)展C.儒家倫理受佛教沖擊D.中外文化的交流4.圖2為學者繪制的北宋“通漕四渠”示意圖。據圖可知,“通漕四渠”A.與隋朝大運河的路線基本相同B.解決了開封府面臨的政治壓力C.體現出北宋對南方的經濟依賴D.推動泉州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口5.清前中期,浙皖地方政府以及眾多民間人士多次聯手聲討徽州、寧國、池州、廣德和杭嘉湖山區(qū)的棚民,勒令其“種植雜糧煙、麻、麥、豆、山芋、茶、杉等物”而不準“種植苞蘆(玉米)”。這一現象折射出當時A.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突出B.全國性商業(yè)貿易網絡形成C.農業(yè)經營方式多元D.玉米在江南地區(qū)普遍種植6.1868年,江南制造局翻譯館創(chuàng)立后,十分注意對西方新式航道輿圖的翻譯與出版,特意“從外洋購得中國沿海各圖”。該做法旨在A.踐行中體西用的理念B.豐富國人近代地理知識C.服務經濟和國防建設D.便于制造新式運輸工具7.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流傳這樣的民謠:“軍閥混戰(zhàn)日延長,工農群眾苦難當。到處兵災和戰(zhàn)禍,幾多家破與人亡?!薄澳昴旯俦鴳?zhàn),到處土匪亂。戰(zhàn)的中國真難看,亂的人民不安然。”“田產又有兵匪憂,做個農民不如牛?!边@些民謠可以解釋A.工農革命的可行性B.民主共和的虛偽性C.軍閥割據的必然性D.國民革命的迫切性8.劉伯承曾回憶說,遵義會議以后,我軍好像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我軍一動,敵又須重擺陣勢,因而我軍得以從容休息,待敵部署就緒,我們卻又打到別處去了,弄得敵人撲朔迷離,到處挨打,疲于奔命。這表明紅軍A.軍事力量增強B.作戰(zhàn)靈活主動C.得到群眾支持D.完成戰(zhàn)略轉移9.1950年1月19日,“相聲改進小組”在北京正式建立。該小組組織研究和學習相聲史,進行時事教育,擴大相聲表演的地域范圍,力求將相聲從一門地方性、區(qū)域性藝術改造為全國性、民族性的藝術,甚至還承擔了成立“識字班”的任務。這些舉措A.是落實“雙百”方針的體現B.有利于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C.表明相聲是輿論宣傳主陣地D.旨在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10.1992年初,面對新舊體制轉換中日趨激烈的摩擦和改革中姓“社”姓“資”的爭論,鄧小平指出:“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一論述A.引領理論創(chuàng)新,為科學發(fā)展觀注入了思想源泉B.解放思想觀念,為建成小康社會進行輿論宣傳C.推動政策創(chuàng)新,為經濟體制轉型提供理論支撐D.打破理論禁區(qū),為加入世貿組織掃清政策障礙11.《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若(被傳人)找托詞不到案或企圖回避,則傳訊人得拘捕之”;“凡需要人證的,應在證人的門前高聲呼喚,通知他在第三個集市日到庭作證”;“對于債務有三十日的法定寬限期,期滿,債務人不還債,債權人可拘捕債務人并申請執(zhí)行”。這些規(guī)定體現了該法A.法律條文固定和僵化B.經濟利益上傾向貴族階層C.重視證據的立法原則D.追求程序規(guī)范的適時價值12.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統(tǒng)治時期,國家負責把驛道路線繪成地圖,設置里程碑、標志、路程、距離,驛道上設有驛站、旅店、招待所和給水站。這些舉措A.促進了軍政大權集中B.推動了對外貿易往來C.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D.強化了對邊疆的控制13.起初,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實行分派勞役制,把印第安人分別編在征服者名下,迫使他們?yōu)檎鞣吒N土地、采礦和服勞役。1503年,西班牙開始推行委托監(jiān)護制,規(guī)定委托監(jiān)護主不擁有土地所有權,所有權屬于西班牙國王,委托監(jiān)護主只對受其監(jiān)護的印第安人進行“監(jiān)護”。這一變化說明西班牙A.對拉美殖民地的控制趨于松弛B.意圖增加王室在殖民中的收益C.主動改善印第安人生存條件D.與土著白人的矛盾日益激化14.19世紀初,英國人大多認為工人患職業(yè)病是因為工人先天體弱,或工人不良的工作習慣和不講衛(wèi)生的生活方式。19世紀中后期,英國人卻認為治理職業(yè)病問題是政府職責所在;雇主也應承擔清除職業(yè)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環(huán)境等責任。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A.健康觀念深入人心B.企業(yè)社會責任增強C.文官制度初步建立D.工業(yè)文明發(fā)展需要15.1918—1920年,蘇俄大力提倡住房公社。住房公社通常由許多單獨的房間以及公共廚房、公共食堂、幼兒園、洗衣房等組成,居民的飲食、教育子女、洗衣等行為都需要在公共空間進行。這一舉措A.旨在建立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B.保障了蘇維埃公民的政治平等C.利于緩解嚴峻的社會經濟形勢D.奠定了工業(yè)化建設的物質基礎16.2010年,德國與法國合作編寫并出版了三卷本歷史教科書。在編寫者的有意安排下,教科書中僅有少量正文,大約四分之三的內容為地圖、圖片、文件、統(tǒng)計數據等歷史資料。這體現了編寫者A.構建共同記憶的追求B.消除德法矛盾的嘗試C.淡化二戰(zhàn)歷史的努力D.歷史教育功能的削弱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哪吒最早出現在印度史詩中,沿絲路隨佛經傳入中國后,其形象不斷演變。唐代敦煌壁畫中哪吒保留著犍陀羅藝術的希臘化面容,手持的法器融合波斯日月紋飾,承擔“鎮(zhèn)守西北,縛妖除疫”的軍事職能。宋代道教典籍《云笈七簽》首度將哪吒納入道教體系,稱其為“太乙救苦天尊座前童子”,泉州清源山哪吒石雕呈現道冠佛杵的造型。元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開辟公眾號三晉高中指南哪吒文學形象創(chuàng)作先河,《新編連相搜神廣記》中,哪吒被賦予“鎮(zhèn)守東海,降服蛟龍”的職能。至明代,神魔小說勃興推動哪吒形象完成關鍵躍升,《西游記》勾勒出“容顏俊美,相貌清奇”的少年戰(zhàn)神形象,《封神演義》第十二回至第十四回完整敘述哪吒傳說,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重構“剔骨還父”倫理敘事,父子沖突的儒家倫理困境實為對“天理一人欲”矛盾的具象化表達。明末畫家陳洪綬的哪吒畫像,呈現出夸張的肌肉線條和扭曲的動態(tài),強化了其叛逆氣質?!幾酝跣∶鳌赌倪感蜗笱葑兊奈幕U釋》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哪吒形象演變的趨勢。(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哪吒形象不斷演變的原因。(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山西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作了很多優(yōu)秀的紅色歌曲,如《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游擊隊歌》《救亡圖存歌》等,成為了開展社會動員的有力武器。當時,晉察冀邊區(qū)工農兵群眾多為文盲、半文盲,在此狀況下,口頭媒介的特殊作用便凸顯出來,歌詞中所包含的方言也讓群眾更易于接受。各基層黨組織也通過建立專業(yè)劇社、宣傳隊,組織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紅色歌曲,發(fā)揮動員作用,還在《晉察冀音樂》《抗戰(zhàn)日報》等許多刊物上刊登紅色歌曲。農村中廣泛自發(fā)成立歌詠隊,農民自行創(chuàng)作歌謠動員身邊群眾,“歌詠已經形成了晉察冀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當時流傳下來的抗戰(zhàn)歌曲激勵著人們?!幾酝鹾茞?、李雪楓《喚起與響應: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山西革根據地紅色歌曲的社會動員分析》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紅色歌曲迎來了繁榮發(fā)展的新階段?!墩归_愛國主義生產競賽》宣傳了愛國生產競賽運動政策,《我們要和時間賽跑》宣傳了國家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指導方針?!陡璩缮健贩从沉诵拗ú毓返氖论E,《老司機》從側面反映了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生的歷史時刻?!犊碧疥犞琛房坍嬃说刭|勘探隊員戰(zhàn)天斗地、以苦為樂的建設者形象,《采伐歌》描繪了伐木工人火熱勞動的場景。《我是一個兵》表達了愛國主義精神,《勞動最光榮》提倡了熱愛勞動的美德。這些紅色歌曲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幾孕芫S娜《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建設的話語表達——以紅色歌曲為視角的分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抗日戰(zhàn)爭時期紅色歌曲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紅色歌曲的重要歷史作用。(8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海南農墾是以國有農場為主的全國第三大墾區(qū),也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多年來,海南農墾人披荊斬棘,開荒奮戰(zhàn),為國植膠;屯墾戍邊、鞏固祖國南疆,建成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1990年以后,在鞏固橡膠產業(yè)主導地位的同時,海南農墾大力發(fā)展熱帶高效農業(yè),加大對熱帶水果、花卉、南藥等產業(yè)的投入,建設了一批現代化的種植園和加工廠。2015年新一輪農墾完成墾區(qū)集團化、農場企業(yè)化、社會管理屬地化,實現體制機制根本轉換?!皥猿洲r墾姓農,以膠為本,種養(yǎng)結合,以工補農,全產業(yè)鏈打造現代農業(yè)大產業(yè)、大企業(yè)、大基地,堅決扛起天然橡膠、南繁育種、熱帶果蔬引種、保供穩(wěn)價的使命擔當,進一步發(fā)揮自貿港建設的戰(zhàn)略支撐作用”?!獡Z廣林、沈琦著《海南農墾發(fā)展史》等整理(1)根據材料,歸納海南農墾發(fā)展過程中呈現的變化。(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海南農墾凝結的時代精神。(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學者認為,大國關系可以分為七種:熱戰(zhàn)敵人關系、冷戰(zhàn)對手關系、惡性競爭關系、良性競爭關系、雙邊伙伴關系、傳統(tǒng)盟友關系和共同體成員關系。這七種大國關系的合作對抗程度及其為國際社會帶來的貢獻如圖3所示?!幾躁愔久簟缎滦痛髧P系的形態(tài)分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任意一種大國關系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據充分,表達清晰)2024—2025學年高三考前模擬考試歷史(山西專版B)答案1~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答案A命題透析本題以陶寺文化遺址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材料中宴飲存在“主位”“賓位”的分區(qū),且主位僅有二人,賓位人數眾多,此外還有“操作展示區(qū)”“樂器伴奏區(qū)”等分工場景,反映出禮儀秩序與社會協(xié)作,這符合文明社會中禮節(jié)、分工等特征,A項正確。材料中呈現宴飲分區(qū)布局,無法體現統(tǒng)治者沉溺于奢侈享樂,B項錯誤;“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材料中無相關思想或元素體現,C項錯誤;材料中雖有“肉類原料展示區(qū)”,但僅憑此無法判定畜牧是肉食的“主要來源”,也可能存在狩獵等其他途徑,D項錯誤。2.答案A命題透析本題以東漢選官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根據材料可知,東漢察舉制下的選官由地方長官考察推薦,再由三公府策試后授官,發(fā)現薦舉不實后嚴懲,說明東漢選官薦舉程序規(guī)范嚴格,A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薦舉對象來源,不能體現打破世襲與階層流動,排除B項;材料強調對濫舉者的嚴懲,并未涉及選官德行優(yōu)先,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東漢選官的影響,排除D項。3.答案B命題透析本題以魏晉至唐初的民族交融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根據材料可知,在魏晉至唐初時期的敦煌壁畫中,男女多著胡服,這突出了民族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交融不斷深入,B項正確?!敖z綢之路的長盛不衰”主要體現在貿易往來等方面,與材料現象的直接關聯性不強,A項排除;材料中并沒有提及儒家倫理和佛教的相關內容,未體現“儒家倫理受佛教沖擊”與服飾變化之間的關聯,C項排除;D項表述片面,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答案C命題透析本題以北宋水運交通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由材料可知,“通漕四渠”中有多條渠道通向南方,特別是東南方向,這反映了北宋時期南方經濟的重要性以及朝廷對南方物資的依賴。隨著南方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特別是江南地區(qū)的經濟繁榮,北宋朝廷通過“通漕四渠”將南方的物資運往都城開封,以滿足朝廷和北方地區(qū)的需求,C項正確。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連接了多個重要城市,而北宋的“通漕四渠”則是為了服務開封的漕運需求而設,其路線和走向與隋朝大運河存在顯著差異,A項錯誤;“通漕四渠”主要是經濟功能的體現,即通過水運將南方的物資運往都城,而北宋開封府所面臨的政治壓力主要來自于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且“解決了”表述絕對,B項錯誤;“通漕四渠”主要是服務內河漕運,與外貿港口無直接聯系,D項錯誤。5.答案A命題透析本題以清代浙皖地方政府和士人對棚民的種植要求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材料中的棚民喜愛在山上種植苞蘆(玉米),地方政府和民間人士勒令其改種其他作物,是因為種植苞蘆(玉米)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不良影響,A項正確。材料主要圍繞浙皖地區(qū)對棚民種植作物的限制,與全國性商業(yè)貿易網絡的形成無關,B項錯誤;材料重點在于對棚民種植苞蘆的限制,并未體現農業(yè)經營方式的多元,C項錯誤;材料僅提及浙皖地區(qū)棚民種植苞蘆引發(fā)爭議,不能由此推斷出“玉米在江南地區(qū)普遍種植”,D項錯誤。6.答案C命題透析本題以江南制造局翻譯館的做法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民族危機嚴重的情況下,江南制造局翻譯館進一步了解西方新式航道和中國沿海各國的情況,目的是為經濟和軍事建設服務,C項正確。中體西用主張以中國倫常經史之學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術為應用,與材料做法不符,排除A項;B項非主要目的,排除;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7.答案D命題透析本題以20世紀20年代初的民謠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材料反映了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zhàn)給百姓帶來的苦難,軍閥勢力成為阻礙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毒瘤和百姓苦難的根源,因此,打倒軍閥的國民革命亟需提上日程,D項正確。在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單純依靠工農力量開展革命是行不通的,只有國共合作進行國民革命才是可行的,A項錯誤;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zhàn)不能體現“民主共和的虛偽性”,B項排除;民謠反映的是軍閥割據帶來的后果,排除C項。8.答案B命題透析本題以遵義會議后紅軍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根據材料可知,遵義會議后,紅軍通過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不斷調動和打擊敵軍,使紅軍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B項正確。材料僅涉及紅軍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未涉及紅軍軍事力量增強和完成戰(zhàn)略轉移,排除A、D兩項;材料未體現群眾支持,排除C項。9.答案B命題透析本題以“相聲改進小組”的舉措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由材料時間“1950年”及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相聲改進小組”的舉措有利于宣傳新思想、新文化,提高民眾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覺悟,進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B項正確?!半p百”方針于1956年提出,A項錯誤;僅憑材料無法得出“相聲是輿論宣傳主陣地”,C項說法夸大化,排除;從材料中“進行時事教育”等可知,舉措的主要目的并非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D項錯誤。10.答案C命題透析本題以1992年鄧小平的論述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當時面對新舊體制轉換中的摩擦以及改革中姓“社”姓“資”爭論,“三個有利于”標準打破了這種禁錮,推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明確特區(qū)姓“社”不姓“資”,肯定特區(qū)體制創(chuàng)新,為十四大決策和經濟體制轉型提供理論支撐,C項正確。科學發(fā)展觀強調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提出的,而材料中的“三個有利于”標準是1992年提出的,主要是解決經濟體制改革初期的思想障礙和體制轉型方向問題,與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內涵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不能簡單地說為其提供思想源泉,A項排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提出的戰(zhàn)略目標,與“三個有利于”標準提出的時間和背景不符,B項錯誤;中國加入WTO主要涉及貿易規(guī)則、關稅減讓、市場準入等一系列國際貿易規(guī)則,“三個有利于”標準主要是針對國內改革觀念和體制問題,對解決國內姓“社”姓“資”爭論有重要意義,“三個有利于”標準不是政策范疇,與“為加入世貿組織清掃政策障礙”沒有直接關系,D項排除。11.答案D命題透析本題以《十二銅表法》的規(guī)定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材料中的規(guī)定對被傳人不到案可拘捕、規(guī)范證人通知程序、明確債務寬限期和執(zhí)行程序,都是在適時確保法律程序規(guī)范,體現了追求程序規(guī)范的適時價值,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法律條文固定和僵化,A項排除;材料并未涉及貴族和平民經濟利益的對比,B項錯誤;材料的重點不是該法對平民的益處,而是聚焦于法律程序的規(guī)范,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2.答案C命題透析本題以阿拉伯帝國的舉措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阿拉伯帝國時期,國家驛道路線繪成地圖,并做詳細的標注。這些舉措便于政令傳達,方便了民眾的生活,推動經濟的發(fā)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C項正確。材料突出國家服務意識,而非進行權力的集中,排除A項;驛道有利于方便經濟貿易往來,但推動對外貿易過于絕對化,排除B項;材料未表明驛道是在邊疆地區(qū),無法體現邊疆治理,排除D項。13.答案B命題透析本題以西班牙對印第安人的管理方式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由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在分派勞役制下,西班牙王室主要從征服者所獲得的收益中獲取稅收和分成,而在委托監(jiān)護制之下,土地所有權屬于西班牙王室,這有利于王室從殖民活動中獲取更多收益,B項正確。從分派勞役制到委托監(jiān)護制,西班牙對印第安人的管理逐漸加強,以便更有效地掠奪財富,強化對殖民地的統(tǒng)治,A項錯誤;C項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與材料時間及主旨不符,排除。14.答案D命題透析本題以英國工業(yè)化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19世紀英國處于工業(yè)革命快速發(fā)展階段,工業(yè)生產規(guī)模不斷擴大,生產方式和勞動條件使得職業(yè)病成為突出問題。從工業(yè)社會整體發(fā)展來看,為保證勞動力的質量和數量,維持工業(yè)生產的可持續(xù)性,必然要求政府和雇主承擔起治理職業(yè)病的責任,D項正確。材料主要強調的是人們對職業(yè)病產生責任認知的變化,而非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健康觀念的深入人心”無法解釋這一變化,A項錯誤;“企業(yè)社會責任增強”是這一變化的表現而非原因,B項錯誤;文官制度與職業(yè)病責任認知的變化沒有直接關聯,C項錯誤。15.答案C命題透析本題以蘇俄住房公社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1918—1920年,蘇俄正處于國內戰(zhàn)爭時期,推行的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住房公社這種居住模式將公共資源集中使用,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嚴峻的社會經濟形勢,C項正確。住房公社主要是應對經濟困難的舉措,不能建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A項錯誤;住房公社涉及的是居住模式,與公民政治平等無關,B項錯誤;當時蘇俄還未進行工業(yè)化建設,D項錯誤。16.答案A命題透析本題以德法兩國合作編撰教科書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思路點撥根據材料可知,德法兩國合作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文篇幅相對有限,反而大量采用地圖、圖片等資料,這是因為正文不可避免地會摻雜編寫者的主觀意圖,而地圖、圖片等資料則相對客觀,更加貼合歷史本來面貌,有利于引導公眾號三晉高中指南學生尊重兩國歷史、淡化歷史分歧。由此可見,編寫者意在通過豐富的歷史資料引導雙方基于共同認可的史實構建對歷史的共同記憶,A項正確。編寫者的做法是為了客觀地進行歷史教育,不是為了消除德法矛盾,且德法矛盾不可能通過編寫教科書加以消除,B項錯誤;用豐富資料編寫教科書并非淡化二戰(zhàn)歷史,而是以不同形式呈現歷史,有利于強化人們對二戰(zhàn)的歷史認識,C項錯誤;德法共同編寫教科書有利于強化歷史教育功能,D項錯誤。17.命題透析本題以哪吒形象演變?yōu)楸尘安牧?,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歷史探究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答案要點(1)趨勢:本土化;世俗化;人格化。(6分,言之成理即可)(2)原因: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儒家思想的影響;佛道融合的推動;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明清時期思想領域變化的促進。(8分,言之成理即可)18.命題透析本題以紅色歌曲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歷史探究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答案要點(1)特點:產生于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以宣傳抗日救亡為主;呈現形式易被群眾接受;創(chuàng)作方式多樣;廣泛流傳,經久不衰。(6分,言之成理即可)(2)作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提振民族精神,激發(fā)愛國熱情;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開展社會動員;記錄歷史,傳承紅色精神。(8分,言之成理即可)19.命題透析本題以海南農墾發(fā)展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歷史探究的能力,同時體現了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答案要點(1)變化:性質,從軍政企社混合實體向市場主體轉變;管理體制,由國家農墾系統(tǒng)(政府)管理到企業(yè)化運營的轉變,由中央到廣東省再到海南省和屬地轉變;產業(yè)結構,從相對單一(以種植橡膠為主)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發(fā)展模式,從單純的農業(yè)生產向全產業(yè)鏈打造現代農業(yè)大產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測試工具的選擇策略與市場趨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軟件缺陷的定位與管理方法及試題及答案
- C語言函數應用試題及答案詳解
- 2025年嵌入式開發(fā)環(huán)境試題及答案推廣
- 2024年春七年級數學下冊第9章分式9.2分式的運算第3課時分式的通分課時作業(yè)新版滬科版
- ARM架構在嵌入式開發(fā)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餐飲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桌面木板采購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JAVA異步編程策略試題及答案
- 林權轉租合同協(xié)議書
- YOLO目標檢測算法的改進與優(yōu)化
-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課件
- 大數據與商業(yè)決策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學做鹵菜簽合同協(xié)議
- GB/T 15340-2025天然、合成生膠取樣及其制樣方法
- 公路法知識培訓課件
- 《鄉(xiāng)土中國》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
- 馬拉松方案策劃
- 2025年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學生組)
- 畢業(yè)設計(論文)-基于PLC的自動上料系統(tǒng)設計
- 武裝部面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