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池上》教案_第1頁
小學一年級語文《池上》教案_第2頁
小學一年級語文《池上》教案_第3頁
小學一年級語文《池上》教案_第4頁
小學一年級語文《池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一年級語文《池上》教案

【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

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

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池

上》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池卜》教案

一、積累引入,以舊帶新。

1、師:初夏時節(jié),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讓人想起詩人楊萬里的名

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u”說到池塘、荷花,你們還想到哪

些詩句呢?

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于池塘或荷花的詩句。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里發(fā)生的事,它的題目就叫《池

上》。(板書詩題:池上)理解題目含義。

4、簡介作者白居易。

(1)學生匯報自己知道的關于白居易的生平、詩作、詩風。

(2)教師小結: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zhàn)亂,對社

會*暗和人民疾苦有較深的了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tǒng)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

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

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設計意圖:

由詩人楊萬里的《小池》巧妙的為本課進行鋪墊,以舊帶新,降低學習難度,提

高學習興趣°計學生搜集關于詩人的生平和關于荷花的詩句,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和處理

信息的能力。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池上況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初讀情況。

(1)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

①讀準后鼻音:撐、艇、萍;指導“艇”字的寫法及結構。

②學習新詞:浮萍,白蓮,蹤跡,理解詞義,練習書寫。

(2)齊讀古詩。

(3)學生簡單說說池堵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兒。

(一個小孩偷采白蓮。)

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1)學生結合前后句和插圖,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2)小組內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fā)、補充。

5、集體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設計意圖:

課標要求第二學段的學生要“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

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本

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通過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艇、浮萍、蹤、不解”的含義,聯系上下文理

解古詩的意思,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一一小娃偷采蓮。

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2、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學生對荷花池

和嬌嫩蓮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蓮的?

①學生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蓮圖。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蓮蓬,而不

經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撐船去采池中蓮蓬。

②讓學生為“小娃偷采白蓮圖”起個題目。

③看圖,指導學生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c

④朗讀前兩句,思考:你最欣賞其中哪個字?

(“偷”,結合自己小時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

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⑤配樂再次

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后兩行一一景美童心純

1、提問:小娃“偷采白蓮”不會被發(fā)現嗎?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一道浮萍己經

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體會小娃純真、質樸,練習讀出情趣。

設計意圖: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通過學生親身想象“偷采白蓮”兒童的心里,使

作者情,學生情,詩中情水乳交融,激發(fā)共鳴。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帶著理解,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池上》賞詩會一一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式誦讀古詩。

3、熟讀成誦「

設計意圖:

課標要求第二學段的學生要能“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

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通過熟讀成誦,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u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

2、默寫《池上》。

3、依據《池上》這首詩歌的內容,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池上》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現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的質樸、純真的童心之

美。

二、教學重點:

①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C

②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三、教學難點: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真的純真與快樂,弓古詩意境產

生共鳴。

②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讓學生把課堂中或課外學到的而且會背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大家一起

分享。

2、導入: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就是《池上》。(板書

課題)

3、簡介作者

詩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號香山居士,他是我國唐代有名詩人。他一生寫詩3600多

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學c

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

看一看一觀察課本插圖,圖文對照,揣摩詩意。

說一說用自己的話說詩句大意、詩句之美。

寫一寫寫出詩意美的感受。

2、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

⑴解字詞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葉子扁平,橢圓形或倒卵形,表

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葉子的下面生須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詩句

(3)明大意

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采了白蓮蓬回來賞玩。他還不懂得該怎樣去隱藏自己不被

人發(fā)現,那小船輕輕劃過,蕩開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條清清楚楚的水路。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通過讀來感悟詩的意境U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美。

1、讀詩

⑴學生練讀。

⑵評價指點:朗讀要歡快,抒情,要讀出小娃的調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讀

2、說詩

⑴提出問題。

讀了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學習成果說出來與大家一起

分享嗎?

⑵學生練說。

⑶教師引導指點。

①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等。

②詩歌描寫了一位天真機靈、調皮可愛的小娃形象,通過他的動作、細節(jié),表現

了純真美好的童趣。

3、寫感受

⑴提出問題U

寫下自己對詩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體會。一兩句也行/

⑵交流評價。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中,我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

讓學生在讀中產生獨特體驗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闡述自己的

見解。讀、說、想、寫貫穿整個環(huán)節(jié)。

(四)讀背體會,總結全詩

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背通,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古詩的美。

設計理念:古詩要能熟讀成誦。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池上》,并默寫。

2、用自己的話把詩的大意寫出來。

3、發(fā)揮想象力,為《池上》配上一副畫。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池上》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人的讀書方式一一吟誦°

2、了解吟誦的簡單規(guī)則:平長仄短、依字行腔。

3、能正確標出平聲、仄聲、入聲的吟誦符號,并按照規(guī)則吟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了解吟誦的基本規(guī)則,能正確標出平聲、仄聲、入聲的吟誦符號,按照規(guī)則吟誦

古詩。

教學媒體:課件、吟誦音頻、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對比朗讀,引入吟誦之門

1、出示古詩《池上》。

師:孩子們,老師這里有一首你們一年級的時候學過的詩,誰能用你認為最美的

聲音來讀一下。(點2名同學展示朗讀)。

2、師:這兩個同學讀得真美呀,聽你們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池鮮艷的荷花,還

有一個頑皮的小孩,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一讀,你們愿意給老師這個機會嗎?(師展

示吟誦)

3、師:你們覺得張老師讀的與剛才兩位同學讀的有什么不同嗎?(有停頓、有拖

延.....)是的,這就是古人讀書的方式,今天我們把它叫做一一吟誦°

二、尋找鑰匙,打開吟通之門

1、了解吟誦的基本規(guī)則一一依字行腔

師:孩子們,你們想知道老師剛剛的讀法和我們平時的讀法為什么不一樣嗎?(想)

那是因為,在這些普普通通的文字的讀音中藏著許多秘密,而老師這里有一把開啟聲

音秘密的鑰匙,你們想不想要?這把鑰匙的名字叫做“依字行腔”。

(1)什么叫做依字行腔?就是按照字本來的讀音來讀。聲調向上,就往上讀;聲

調向下,就往下讀;聲調平的,就平著讀;聲調拐彎,就拐著彎讀。

(2)師:有人說,漢字的聲調就是最美的樂譜。所以,我們在座的各位小朋友都

是小小的音樂家。不信,咱們來試試?

(3)出示“春天春陽春水春樹”,示范依字行腔,點名展示。再示范讀“涼姜一一

涼姜中心學校一一涼姜中心學校歡迎你”。

(4)名字也可以這樣讀“李白”“白居易”“張居先”。同桌之間吟誦名字。

(5)瞧,有了“依字行腔”這把鑰匙,是不是能把我們普通的‘文字變得像歌曲

一樣美美的。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地美美地吟一吟《池上》這首詩。

(6)指名吟誦。師生吟誦。

2、了解吟誦的規(guī)則一一平長仄短

師:同學們,吟誦就是這么簡單,但是要讀出古詩文的韻味,僅僅有“依字行腔”

這把鑰匙是遠遠不夠的。老師這里有第二把鑰匙,第二把鑰匙的名字叫做“平一一仄”

(板花平一一仄),領讀“平一一”“仄”。

(1)剛才老師在吟誦時,就是根據“平長仄短”的規(guī)則來誦的。什么是平仄?平

就是平聲,仄就是仄聲,它們屬于古時候的聲調。古今聲調是相通的。我們今天的普

通話中有四個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普通話中的“一、二聲”相當于古

時候的平聲,需要讀長;三、四聲相當于古時候的仄聲,需要讀短。(師吟誦:小娃撐

小艇。學生跟讀)

(2)除了平聲、仄聲,還有非常特別的一類字叫“入聲字”,不管它聲調是什么

都要讀短,比仄聲還要短。而詩句末尾押韻的字要讀得長,比平聲更長。(師吟誦:偷

采白蓮回。學生跟讀)

(3)認識吟誦符號。師:為了方便同學們吟誦,老師用一些吟誦符號為《池上》

做了標注°(平聲用一短橫:韻字用一長橫;仄聲用一短豎;短豎加點表示入聲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