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7 細菌、真菌、病毒-2022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抓重點考典型(人教版)(原卷版)_第1頁
專題17 細菌、真菌、病毒-2022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抓重點考典型(人教版)(原卷版)_第2頁
專題17 細菌、真菌、病毒-2022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抓重點考典型(人教版)(原卷版)_第3頁
專題17 細菌、真菌、病毒-2022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抓重點考典型(人教版)(原卷版)_第4頁
專題17 細菌、真菌、病毒-2022年中考生物一輪復習抓重點考典型(人教版)(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七細菌和真菌(抓重點)第一節(jié)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2、細菌菌落較小,性狀大多光滑粘稠或干燥粗糙,顏色白或黃; 真菌菌落較大,形狀為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顏色有紅、褐、綠、黑、黃等。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菌落的流程有以下步驟:(1)制作培養(yǎng)基(2)高溫滅菌(3)冷卻接種(4)恒溫培養(yǎng)4、實驗步驟和目的(1)制作培養(yǎng)基(為細菌和真菌提供有機物)(2)高溫滅菌(殺死原有的細菌和真菌)冷卻接種(避免殺死接入的菌種)打開培養(yǎng)皿暴露在空氣中后蓋上(接種)(5)用無菌棉棒擦取手心后涂抹在培養(yǎng)基上(接種)5、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在生物圈中分布廣泛土壤、水體、空氣、工農業(yè)產品、人體及動物、極端環(huán)境細菌、真菌的生存條件:(1)基本條件:水分、有機物、適宜的溫度(2)特殊條件:氧氣有的細菌并不需要氧,這樣的菌叫做厭氧型細菌(如乳酸菌、破傷風桿菌、甲烷桿菌)。有的細菌則需要有氧條件,如醋酸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細菌

1、最早發(fā)現細菌的科學家是:列文虎克2、巴斯德的肉湯實驗向世人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3、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還有那些主要貢獻?(1)發(fā)現乳酸菌、酵母菌;(2)提出巴氏消毒法;(3)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4、細菌的分類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根據細菌外部形態(tài)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球形的叫做球菌;桿形的叫做桿菌;有些彎曲的或呈螺旋形的叫做螺旋菌。5、細菌結構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qū)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這樣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6、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細菌必須分解現成的有機物獲得所需的營養(yǎng)和能量。7、細菌的生活方式腐生:從動植物的遺體中獲取有機物。寄生:從活的動植物體吸收有機物,對寄主有害。共生:從活的動植物體吸收有機物,對動植物有利。8、細菌的生殖方式:細菌是靠分裂進行生殖的。9、芽孢:有些細菌在生長發(fā)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特別能夠耐受高溫和干燥。芽孢的形成對于產芽孢菌度過困境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小而輕的芽孢可隨風飄散,落在適當的環(huán)境中,又能萌發(fā)成細菌。10、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是利用低于100℃的溫度對物品進行消毒。能夠殺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見致病菌,而又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結構及營養(yǎng),溫度范圍為60一95℃。多用于鮮奶、啤酒、醬油、某些飲料等的殺菌。第三節(jié)真菌1、真菌的類型2、酵母菌(1)形態(tài):單細胞,橢圓形(2)細胞結構營養(yǎng)方式:無葉綠體,異養(yǎng)酵母菌的生殖:①出芽生殖。成熟的酵母菌細胞,向外生出的突起叫芽體,芽體逐漸長大,最后與母體脫離,成為一個新的酵母菌。②孢子生殖。當酵母菌發(fā)育到一定的階段時,一個酵母菌的細胞里會產生幾個孢子,每個孢子最終能發(fā)育成一個新個體。3、霉菌(1)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多細胞,菌體由菌絲構成青霉和曲霉的菌體是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構成的,都是多細胞生物,每個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但是沒有葉綠體。真菌屬于真核生物。組成霉菌的菌絲有兩種:在營養(yǎng)物質表面向上生長的,叫直立菌絲;深入到營養(yǎng)物質內部的,叫做營養(yǎng)菌絲。營養(yǎng)菌絲能夠從營養(yǎng)物質內吸收有機物,供霉菌利用。(4)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孢子繁殖: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的,在青霉和曲霉直立狀態(tài)的菌絲頂端,就分別生有青綠色和黑色等顏色的孢子。這些孢子可以飄散到各處,每個孢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都能發(fā)育成一個新個體。(5)青霉和曲霉的比較蘑菇蘑菇的菌體是由菌絲構成的(1)蘑菇的細胞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2)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3)蘑菇的生殖:孢子生殖5、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真菌沒有葉綠體,異養(yǎng),利用現成的有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6、細菌和真菌的比較(1)細胞結構:細菌是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原核生物;真菌是單細胞或多細胞,有成形的細胞核,真核生物。(2)個體大?。杭毦鷤€體微??;真菌個體有小的也有大的。(3)繁殖方式:細菌分裂繁殖;真菌孢子繁殖。(4)營養(yǎng)方式:二者都是無葉綠體,異養(yǎng)。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細菌和真菌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1)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huán)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為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又為動物所食用,可見細菌和真菌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著重要的作用。(2)靠分解動植物的尸體,從中獲得有機物來維持生活的營養(yǎng)方式,這種現象叫做腐生。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有些真菌和細菌能夠從活的動植物體或人體吸收營養(yǎng)物質,這種現象叫做寄生。如人患腳氣、棉花枯萎病、水稻瘟病、小麥葉銹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真菌引起的。3、與動植物共生(1)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這種現象叫做共生。(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2)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類通過光合作用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可以為藻類提供水和無機鹽。(3)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質,而植物則為根瘤菌提供有機物。根瘤菌是細菌,原核生物。(4)在牛、羊、駱駝等草食動物的胃腸內,生活著一些細菌,可以幫助動物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而動物又可以為這些細菌提供生存的場所和食物。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既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酵母菌適于在溫暖(35℃左右)富含糖的液體環(huán)境中生存。有氧條件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并釋放能量。無氧條件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并產生二氧化碳。4、微生物在無氧時對有機物的分解稱為發(fā)酵。利用微生物生產產品的過程,就叫發(fā)酵。5、哪些食物是利用細菌或真菌發(fā)酵制作出來的?(1)醋酸菌發(fā)酵釀醋;(2)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饅頭或面包膨大和松軟,發(fā)酵制作面包、釀酒;(3)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夠把葡萄糖轉化為乳酸,發(fā)酵制作酸奶和泡菜;(4)制醬要用多種霉菌。6、食品腐敗的原因:食品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以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并在食品中生長繁殖,導致食品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品腐敗的依據: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食品保存方法牛奶——巴氏消毒法肉類罐頭——罐藏法蘑菇——脫水法咸魚——腌制法袋裝肉腸——真空包裝法臘肉——曬制與煙熏法果脯——滲透保存法有些真菌產生的可以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稱為抗生素。青霉素是一類抗生素類藥品。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產生的,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如肺炎、腦膜炎等,對真菌和病毒沒有治療作用。甲烷細菌可以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細菌的食物,在無氧條件下通過發(fā)酵將有機物分解產生甲烷或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凈化,甲烷可燃燒??茖W家把控制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內,使之生產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胰島素。病毒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病毒的發(fā)現(1)發(fā)現者:伊萬諾夫斯基(2)研究材料:煙草(3)猜想:煙草花葉病由什么引起的?細菌實驗結論:煙草花葉病是由比細菌還小的病原體引起的。病毒的形態(tài)、大小、種類形態(tài)大?。翰《颈燃毦〉枚?,要借助電子顯微鏡才看得到。有球狀、桿狀、蝌蚪狀。種類根據病毒寄主的不同:⑴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病毒,如流感病毒;⑵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⑶細菌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病毒怎樣生活?營寄生生活。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一旦離開活細胞,病毒的生命活動就會停止,變成結晶體,但是并沒有死,一旦外界條件適宜,便立即侵入活細胞,有開始新的生命活動。病毒的結構有什么特點?病毒的結構十分簡單,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植物√√√√√動物√√√病毒病毒無細胞結構6、病毒是怎樣繁殖的?自我復制。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里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這是它的繁殖方式??孔约旱倪z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寄主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病毒。7、病毒與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1)有害:病毒種類多、分布廣、寄生生活,會給人類、飼養(yǎng)動物、栽培植物帶來極大危害。例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SARS病毒、狂犬病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2)有益人類:①接種牛痘疫苗—預防天花②口服糖丸—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③接種特定疫苗—預防口蹄疫、禽流感、狂犬?、懿《驹谵D基因或基因治療中的作用(科學家讓某些病毒攜帶動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進入正常細胞,來達到轉基因或基因治療的目的。這時的病毒就成了攜帶基因的載體。)8、疫苗:就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的或無毒的病毒。1.某興趣小組對面包發(fā)霉進行研究,請根據實驗結果,分析霉菌生活需要的條件是()組別甲乙丙丁處理方法將面包片烤干,置于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放在溫暖環(huán)境里將面包片濕潤,直接置于塑科袋中,扎緊袋口,放在溫暖環(huán)境里將面包片濕潤,置于塑料袋中,扎緊袋口,放在冰箱內將空塑料袋,濕潤置于溫暖的環(huán)境中一周后實驗結果不發(fā)霉發(fā)霉不發(fā)霉不發(fā)霉A.水分、溫度B.溫度、有機物C.水分、有機物D.水分、溫度、有機物2.將某種細菌接種于已消毒的培養(yǎng)基上,加蓋后以不同方式處理,并置于不同溫度中,培養(yǎng)24小時后,觀察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培養(yǎng)基處理方法溫度觀察現象1接種細菌40℃全表面呈渾濁2接種細菌0℃全表面清晰3接種細菌100℃全表面清晰4接種細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X的圓紙片于其上40℃全表面呈渾濁5接種細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Y的圓紙片于其上40℃紙片周圍呈現一清晰區(qū),其余表面則呈渾濁A.1、4、5培養(yǎng)基中觀察到的渾濁現象是細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見的菌落B.將培養(yǎng)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時間,觀察到的現象都是全表面清晰C.依據實驗結果推測,如果人體感染該種細菌,可用抗生素Y進行治療D.以上實驗運用對照實驗方法,探究溫度、抗生素對該種細菌生活的影響3.在做饅頭時,將酵母菌加入生面團中,酵母菌會產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團膨脹。如圖表示溫度對二氧化碳產生量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酵母菌屬于多細胞真菌B.做饅頭時,用15℃~30℃溫水發(fā)面效果更好C.蒸饅頭時,面團中的酵母菌會被高溫殺死D.面團放到冰箱冷藏室(2℃~5℃)不會發(fā)酵,因為酵母菌會被凍死4.下列關于微生物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們從放線菌中提取出了青霉素 B.科學家能利用一些寄生性的細菌和病毒來治療疾病C.沼氣的應用是人們充分利用醋酸桿菌的結果 D.蘑菇、木耳、靈芝等細菌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藥5.勤洗手有利于防止疾病的發(fā)生,某洗手液上標注“有效抑制細菌”,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下圖所示實驗進行驗證,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設置了對照實驗,方案嚴謹科學B.實驗前配置的含有營養(yǎng)物質的培養(yǎng)基要進行高溫滅菌C.洗手后按指印的操作步驟相當于接種D.按指印后,培養(yǎng)基應再次進行滅菌處理6.對生物分類提出科學的分類方法——雙名法的科學家是()A.林奈 B.弗萊明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7.下列發(fā)酵食品與其制作所需的主要微生物對應正確的是(

)A.醬油——霉菌 B.食醋——乳酸菌C.泡菜——酵母菌 D.豆腐乳——白僵菌8.酵母菌能將葡萄糖徹底分解成()A.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乳酸 C.水和酒精 D.二氧化碳和醋酸9.生活中有很多食品都是通過發(fā)酵技術生產出來的,下面哪一組食品與發(fā)酵技術無關A.火腿和罐頭 B.味精和酸奶 C.啤酒和酸奶 D.四環(huán)素和青霉素10.下列各組生物中,生活環(huán)境和繁殖方式最為相似的是(

)A.海帶、柳樹B.葫蘆蘚、腎蕨C.木耳、銀杏D.紫菜、芒果11.種植大豆時,不需要施用氮肥就可以獲得高產的原因是()A.植物的根可自制氮肥 B.植物的根有吸收作用C.大豆根中有根瘤菌能固氮 D.葉片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氮氣12.圖甲為利用酵母菌釀制葡萄酒的實驗裝置,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測得一段時間內裝置中相關物質含量的變化如曲線乙所示,下列關于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乙中曲線①、②可分別表示裝置甲中O2濃度、酒精濃度的變化B.用裝置甲進行果醋發(fā)酵時,需同時打開閥a、bC.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需的適宜溫度均為30℃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用的菌種不全是原核生物13.下列關于細菌的描述,正確的是()A.有些細菌有鞭毛 B.細菌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C.當遇到不良條件時,可以形成孢子 D.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細菌是消費者14.下列關于發(fā)酵技術和食品保存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降低自身的呼吸作用是保存生活狀態(tài)食品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B.制作酸奶過程的實質是乳酸菌在適宜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乳酸C.白酒制作過程要經過霉菌的糖化和酵母菌的發(fā)酵等階段D.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是殺死食品中的微生物15.下列有關微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菌和真菌對人體可能有害,也可能有益B.抗生素是一些細菌產生的抑制另一些細菌生長繁殖的物質C.蘑菇和腐生細菌一樣,能分解枯枝敗葉,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huán)D.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屬于共生關系,根瘤菌為豆科植物提供水和無機鹽16.下列對生活中生物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制作酸奶的實質是乳酸菌在適宜條件下將牛奶中的蛋白質轉化成乳酸B.釀酒的過程是酵母菌先把淀粉分解為葡萄糖,再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C.各種醋的生產過程都離不開乳酸菌的發(fā)酵作用D.制作泡菜的壇子加水封口的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氣進入,保持壇內缺氧17.下列關于發(fā)酵技術和食品保存的敘述正確的是A.可以用青霉菌來制作腐乳B.白酒釀造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依靠酵母菌分解谷物中的淀粉C.真空包裝食品漲袋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D.保存新鮮果蔬時適當控制氧氣濃度主要是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動18.下列各組微生物可產生抗生素的是(

)A.某些病毒 B.青霉和某些放線菌C.醋酸菌 D.酵母菌和乳酸菌19.我們的腸道中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細菌,其中大腸桿菌對人體不僅無害,還能制造維生素,有益人體健康。大腸桿菌與人類的關系以及大腸桿菌的分類分別是()A.寄生原核生物 B.寄生真核生物C.共生原核生物 D.共生真核生物20.科研人員從錦斑蛾幼蟲(害蟲)身上分離出一種生物。該生物在實驗室培養(yǎng)過程中早期呈白色,隨后呈綠色。用顯微鏡觀察發(fā)現白色部分為菌絲,綠色部分為孢子。由此推測,該生物最可能是()A.細菌 B.真菌 C.動物 D.植物21.新型冠狀病毒與患者的肺泡細胞相比,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新型冠狀病毒()A.無葉綠體 B.無細胞結構C.無細胞膜 D.無細胞壁22.科學家用患花葉病的煙草榨出的汁液,通過可以濾去細菌的濾過器后,再用汁液去感染正常煙葉,結果發(fā)現煙葉還能患病,這表明(

)A.煙草花葉病原體不存在于花葉病煙草的榨出汁液中B.煙草花葉病原體不能濾出細菌濾過器C.煙草花葉病由比細菌還小的病原體引起的D.他榨取的汁液不是花葉病的煙草,而是正常煙葉23.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A.有細胞結構 B.無葉綠體,營寄生生活C.只能生活在活的動植物細胞內 D.所有的病毒都是對人類有害的24.細菌、真菌和病毒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病毒能繁殖后代,屬于生物B.細菌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能將簡單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D.有些病毒既能獨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細胞內25.比較大腸桿菌、酵母菌、黑藻葉片細胞和人體口腔上皮的細胞結構,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A.只有口腔上皮細胞不具有細胞壁 B.只有黑藻葉片細胞具有葉綠體C.只有大腸桿菌不具有細胞核 D.只有酵母菌具有細胞質26.新冠病毒于2020年再次引起全世界醫(yī)學界的關注,下列有關該病毒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蛋白質外殼與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B.結構簡單,由一個細胞構成C.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存 D.主要攻擊人體呼吸系統(tǒng),導致多種器官衰竭27.2019年12月,武漢發(fā)現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是在人體中發(fā)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新型冠狀病毒在宿主細胞內的生命活動主要表現為()A.取食和消化 B.生長和發(fā)育 C.繁殖新個體 D.游動和生長28.如圖是四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正在全球發(fā)生的新冠肺炎,是由如圖③所示的微生物類型導致,它沒有細胞結構B.①②③④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都扮演了分解者的角色C.①通過分裂進行增殖,②④通過孢子進行增殖,③通過復制進行增殖D.從細胞結構來看,①沒有成形的細胞核,②④有成形的細胞核29.廣泛分布在自然界的病毒、細菌、真菌都屬于微生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細菌和真菌都屬于異養(yǎng)生物B.病毒、細菌、真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都是作為分解者而存在C.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繁殖后代D.真菌常常通過形成芽孢度過惡劣的環(huán)境,這也是繁殖后代的方式30.下列關于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菌與真菌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病毒進入寄主細胞,利用細胞的遺傳信息和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C.某些細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體,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D.一些細菌生活在牛、羊胃腸內,不但不引起牛、羊患病,還對牛、羊有好處31.下列有關細菌、真菌、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A.細菌、真菌、病毒一旦進入人體,就會使人患病B.細菌、真菌、病毒的營養(yǎng)方式都是寄生生活C.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蘑菇、木耳、靈芝等均屬于真菌D.將煮熟的食物放入冰箱中保存是為了殺死食物中的細菌真菌32.引發(fā)新冠肺炎疫情的“罪魁禍首”是新型冠狀病毒,下列關于病毒的描述正確的是()A.病毒的細胞結構很簡單,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B.病毒可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C.病毒個體十分微小,可以利用自身的遺傳物質和營養(yǎng)物質繁殖下一代D.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的或滅活的病毒可以制成疫苗33.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病毒營寄生生活,對人類有害無益 B.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C.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34.下列關于細菌、真菌和病毒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A.細菌能形成芽孢進行快速生殖 B.真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C.病毒結構簡單,屬于原核生物 D.地衣是細菌與藻類共生形成的35.1958年,我國著名醫(yī)學家余賀,利用噬菌體成功地防止了綠膿桿菌對燒傷病人的感染,成為我國微生物學界的一段佳話。下列關于噬菌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噬菌體是細菌病毒 B.噬菌體形體極其微小,結構簡單C.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 D.噬菌體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36.我國衛(wèi)生部前段時間發(fā)出緊急通告,“封殺兩種美國進口的花生醬,原因是這兩種花生醬受到一種病原微生物污染,這種病原微生物為單細胞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你認為這種生物最可能是A.衣藻 B.細菌 C.病毒 D.真菌37.我國科技工作者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準確而深入的研究為戰(zhàn)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下列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敘述不正確的是(

)A.無細胞結構 B.無遺傳物質 C.有蛋白質外殼 D.寄生生活38.下列有關微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微生物代謝類型多,代謝強度高B.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速度極快C.微生物結構復雜,多數是多細胞生物D.微生物個體小,種類繁多39.觀察下列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圖,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丙、丁都具有遺傳物質B.乙可以用于蒸饅頭、釀酒,丁寄生在動物的活細胞中C.丙是由菌絲構成的,圖中的a是該生物產生的種子D.甲和丁都通過分裂繁殖后代40.依據生物的某些特征,將生物進行下圖的分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新型冠狀病毒屬于類群1B.蘑菇和酵母菌屬于類群2C.大腸桿菌屬于類群3D.類群1、2、3的共同特點是:不能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41.如圖A~D是四種生物,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是單細胞真菌___________,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是通過___________的方式進行繁殖,可以利用它來制作___________。(一種食品)(2)圖中B與A、D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B無成形的___________,還有特殊結構___________和________;生殖方式是_________,當環(huán)境條件惡劣時細胞壁增厚形成休眠體_________。(3)圖中________是病毒(填字母),它的結構簡單一般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組成,因此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___細胞里。(4)圖D中的生物主要依靠產生______來繁殖后代,產生部位____(填D圖中的序號)。42.下圖所示的幾種微小生物體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從細胞結構看,如果將C歸為一類,A、B、D歸為另一類,你的分類依據為___________。(2)A屬于動物,它在細胞的基本結構上與BCD三種生物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而E最簡單,它沒有細胞結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3)B能進行光合作用,因為其細胞結構中有___________,它所屬的類群是___________。(4)C分布廣泛,一是與它靠___________生殖有關,二是與利用芽孢度過不良環(huán)境有關。(5)蒸出的饅頭暄軟多孔,是因為有[

]___________參與的結果。(6)ABCD四種單細胞生物都能獨立完成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生長和繁殖等生命活動,但E只能___________。43.依據所示的幾種微生物形態(tài)結構示意圖回答。(1)引發(fā)腮腺炎的生物類群是________。(填字母)(2)利用________可以生產青霉素;蒸出的饅頭軟而多孔,是因為有_參與的結果。(填字母)(3)屬于真菌的是B、C和______(填字母),它們的營養(yǎng)方式均為_____。(4)A與B相比較,在其細胞結構上的主要不同點是________。(5)上述五種微生物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其生物體構成為________和________,繁殖方式為________。44.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手會沾染上許多細菌.假設:常洗手可以減少手指沾染的細菌數目,不洗手時手指會沾染有較多的細菌,影響身體健康.甲、乙兩同學利用盛有滅菌肉汁蛋白胨固體平面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裝置,分別進行了細菌培養(yǎng)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______同學設計合理,理由是______.45.小強打掃完教室后,說“真干凈啊!”小麗就在一邊說“才不是,教室里面到處都是細菌和真菌?!睘樽C明誰說對了,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請你幫助完成:材料用具:2個裝有同樣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放大鏡。提出問題:打掃后的教室里有細菌和真菌嗎?做出假設:______實驗步驟:①將兩個培養(yǎng)基高溫消毒,目的是______。②打掃完教室后打開1號培養(yǎng)皿,暴露在教室空氣中10~15分鐘,再蓋上,封好。2號培養(yǎng)皿不做任何處理。設置2號培養(yǎng)皿的目的是______。③將兩個培養(yǎng)皿放在______(相同,不同)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實驗結果:在放大鏡下觀察,發(fā)現1號培養(yǎng)皿長出了細菌和真菌的菌落,2號沒有長出菌落。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結論:______。46.某校生物科技小組的同學觀察后發(fā)現:夏天腐爛的水果——香蕉上常常會招引來許多果蠅。一部分同學認為是由于香蕉腐爛時產生的酒味招引來許多果蠅,另一部分同學認為是由于香蕉的香味招引來許多果蠅。請你根據他們所觀察到的現象和討論的主題內容,完成下列探究活動:①材料器具:兩個廣口瓶(或罐頭瓶)、濾紙、牛皮紙、橡皮筋、米酒、香蕉味的香精、滴管、剪刀、放大鏡②你提出的問題是:___________。③制定和實施計劃:____________。A.把兩個廣口瓶清洗后涼干,往兩個廣口瓶中分別在瓶底上鋪墊上濾紙。B.用滴管吸取一定量的香蕉味的香精和米酒分別滴灑在兩瓶中的濾紙上。在這一步驟中,你的設計的目的是。C.用牛皮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