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_第1頁
教科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_第2頁
教科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_第3頁
教科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_第4頁
教科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時間在流逝》教學設計

課題時間在流逝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5

1、科學概念目標

(1)古人利用天體的運動規(guī)律來計時。

(2)在一定的條件下,燃香變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勻的,可以用來大致地計時。

2、科學探究目標

(1)能搜集古人計時方法的資料并進行交流。

學習

(2)能觀測記錄燃香時間的相關數(shù)據(jù)。

目標

(3)能就“蠟燭可以計時嗎”這一問題結合實驗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有關注計時方法的意識和興趣。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了解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計時工具。

重點通過觀測、記錄及分析、研討,探究燃香變短的速度是否均勻。

難點觀察、推測影響燃香長度變化的因素,給自己的觀測數(shù)據(jù)提供合理的解釋。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1、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它總是在我們吃飯、認識到時間流逝

睡覺、學習、游戲的時候,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之快,認識到時

朱自清在《匆匆》中這樣寫道:播放錄音。聽錄音間與人們的生活

2、轉瞬即逝的時間,與人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聯(lián)密切相關。進而

系?思考在現(xiàn)代計時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回答。比如每天6:30按時起工具的使用之

床,高鐵6:51發(fā)車,每天19:00按時收看新聞聯(lián)交流前,人們是如何

播……計時的研究焦

3、如果有人問現(xiàn)在幾點了,你怎樣才能準確回答?點。

目前:回答

只需看一眼鐘表就知道現(xiàn)在幾點了。

4、思考

過去的人們并沒有我們今天使用的鐘表。在鐘思考

表發(fā)明之前,人們是怎樣安排生活和勞作的呢?

講授新課一、根據(jù)自然現(xiàn)象判斷時間讓學生知道自然

1、展示課件圖片,讓學生回答現(xiàn)在幾點了,并說現(xiàn)象可以幫助人

出推測的理由。們判斷時間。

時間理由猜測

快十支了名太柏都快剎星謂上了

傳足地過十支了現(xiàn)或是上年第三節(jié)錦對問

2、在沒有任何L時工具的情況下,我們能根據(jù)哪

些自然現(xiàn)象去判斷時間。

預測:

(1)春:冰雪融化夏:綠樹成蔭交流

秋:谷穗金黃冬:白雪皚皚

(2)早晨:旭日東升,匿光萬道,白天開始

中午:烈日當空,驕陽似火

傍晚舊落西方,斜暉脈脈

夜晚:皓月當空,銀光滿地

3、小結

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

使用的時間單位一一天。

資料卡片:古代埃及人對一天的劃分

(展示文字圖片)閱讀

思考:白天和晚上每小時的時間怎么不一樣

長?分析

明確:

因為古埃及人在確定時間時,是把從日出到日

落這段時間確定為白晝,從天黑到天亮這段時間確

定為夜晚,白晝和黑夜各被分為12小時。但是,

例如夏季的白晝比夜晚要長,而此時的白晝和夜晚

仍然分別被分為12小時,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時

的時間經(jīng)常會不一樣長。

二、古人利用太陽計時

1、古人利用太陽進行計時的方法和事例有哪些?

具體方法指導:

糠立方眩

拽裳青科―閔裱―科|一去的青料

電觸.4■機、由1?克、完*

搜集、閱讀、

做召回讀祀隸交流

2、圭表和日唇都是利用太陽和影子的關系制作的

太陽鐘。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利

(1)日辱用觀察、閱讀,

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陽的移動與陽光下物體比較用太陽進行

影子的變化有關系,而且這種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于計時的方法。教

是制造出了計時工具。這一類計時工具在西方被稱師要求學生仔細

為太陽鐘,在中國被稱為日凸。閱讀資料再總結

日展是由居針和懸面組成。懸面上有時間刻比較,這樣可以

度,唇針在唇面中央與唇面垂直。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

常見的口屏有牛頓鐘、立式口晝、水平口鼻和考問題的能力。

赤道日暮等。立式日居是安置在墻上的,地立日另外,利用規(guī)范

唇的唇面必須嚴格水平,赤道日唇的唇面為赤道句式進行匯報,

面??梢耘囵B(yǎng)學生完

牛頓小時候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時,在整、準確表達的

棍影的終點放一塊石頭做記號,記下時間,人們把這能力。

個太陽種稱之為“牛頓鐘”。

工作原理:

“日”是太陽,“唇”是陰影,"日昏”就是太

陽的陰影。日展是利用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時,投向展

面的懸針影子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來計時的。

(2)圭表

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fā)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種

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

圭表直立于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做

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

做圭。

工作原理:

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xiàn)了表的影子,

根據(jù)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

三、研究一炷香的時間

陰天或沒有太陽的時候,日辱和圭表無法計本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

時。于是人們有想出另外一些方法計時。比如一袋滲透科學的探究

煙的時間、一盞茶的時間、一炷香的時間等。方法,要求學生

一炷香為什么能用來計時?說說你的猜想。在教師給出問題

1、實驗材料猜測的基礎上,進行

檀香、香座、火柴、直尺、記號筆、秒表小組內交流討

2、實驗方法準備論,并做出合理

①取一支香,分別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的假設(挑選方

處做標記。操作案);然后制訂

②燃香并記錄香燃燒到每個標記的時間。計劃,實驗驗證

3、注意事項假設;討論后得

①選用檀香,煙經(jīng),味道好出結論,并相互

②每次計時,秒表要清零交流。

③注意用火安全

④小組分工合作,做好實驗記錄

4、燃香時間記錄表

記錄,分析

燃舌的長度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一整支

測事時間7牛35號15017蹲22045苛3。金。2芍

我的發(fā)現(xiàn)成一定的參件千(無風.看我粗鋪由“).

,■一專修的看嫌疑的速度大致布方.嫉烯所

用的時向人唾一做,可"用末葉樹。

回答課堂知識的總結

四、研討

與延伸

1、古人曾用過哪些方法計時?這些方法為什么能

幫助人們計時?

明確:古人用太陽計時、燃香計時等。

2、蠟燭可以用來計時嗎?

提示:

實驗方法與要求和燃香實驗相同。課后同學進

行實驗,下節(jié)課分享實驗結果。

五、課堂練習

練習完成達標測評

(一)選擇題

1.下面三種計時工具中,最早出現(xiàn)并被廣泛應用的

是()

A.機械鐘B.原子鐘C.日展

2.暑假外出的一天,爸爸發(fā)現(xiàn)太陽快到頭頂了,我

認為這時候可能是()

A.11時左右B.12時左右C.13時左右

3.古代人們制作的利用太陽計量時間的儀器是

()

A.日愚B.滴漏C.渾天儀

(-)判斷題

1.口唇和圭表都可以稱為太陽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