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光華中學2024年物理八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光華中學2024年物理八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光華中學2024年物理八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光華中學2024年物理八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光華中學2024年物理八上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單選題1.炒菜時,碘鹽不宜與油同時加熱,這是因為碘在高溫下很容易()A.凝華 B.汽化 C.升華 D.熔化2.為了探究音調(diào)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A.硬紙板接觸齒數(shù)不同的齒輪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C.改變薄塑料尺劃過梳子的速度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3.如圖是小孔成像示意圖。右側是實物﹣蠟燭,中間是可以左右移動開有小孔的擋板,左側是接收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B.蠟燭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虛像C.蠟燭在光屏上的像是燭焰的影子D.如果擋板往左移動,像會逐漸減小4.根據(jù)歐姆定律I=U/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這段導體的電阻就越小B.導體兩端的電壓越高,這段導體的電阻就越大C.導體兩端的電壓越高,通過這段導體中的電流就越大D.導體的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5.正常人平時步行的速度大約是()A.1.2cm/s B.12m/s C.1.2m/s D.1.2km/s6.光線從空氣射到平靜的水面,入射角為60°,則反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為()A.0° B.30° C.60° D.120°7.下面的光路圖中正確的是()A. B. C. D.8.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要進行估測,以下估測合理的是()A.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0.26m B.人步行的速度是10m/sC.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500g D.一支未用的2B鉛筆的長度約為30cm二、多選題9.下列關于噪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道路兩側多種樹可以減弱噪聲B.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C.禁止汽車鳴笛是在聲源處中減弱噪聲D.馬路邊住戶關閉窗戶可以減弱噪聲10.小明同學在完成探究“液體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操作后,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作出了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通過分析圖像他得到以下發(fā)現(xiàn),其中正確的是()A.甲液體的體積越大,其質(zhì)量就越大B.同種物質(zhì),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C.乙液體的密度為1g/cm3D.甲液體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比乙液體的大三、填空題11.如圖為中國海軍的“九江號”護衛(wèi)艦,退役后“九江艦”啟程“回家”,于2019年7月20日下午抵達九江湖口,9月29日,位于湖口縣石鐘山腳下的九江艦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成開放相儒同學在研學活動中想把旁邊的一些景物也拍進畫面中,他需要將相機離“九江號”_____(選填“近”或“遠”)一些,并且把鏡頭向_____(選填“內(nèi)”或“外”)調(diào)一些,才能成清晰的像。

12.甲、乙兩車作勻速直線運動,若兩車在相同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之比是2:3,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____;若兩車經(jīng)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是5:3,則速度之比是____;若兩車的速度和時間之比分別是1:2和2:3,則兩車的路程之比是_____.13.小紅用照相機給小剛照了一張全身相,小剛還想照一張半身照,則小紅應離小剛再________一些(選填“近”“遠”),同時將照相機的鏡頭________(選填“前伸”或“后縮”)。14.如圖甲所示,人游泳后從水中剛出來時,會感覺冷,尤其是有風吹過的時候,這是因為_____,如果人不小心感冒了,就要用體溫計測體溫,如圖乙所示的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_____。15.寒冷的冬天,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內(nèi)游客的嘴里不斷呼出“白氣”,這是________現(xiàn)象;冰雕作品的質(zhì)量會一天天減少,這是________現(xiàn)象.16.小明逛紫薇公園時看到一些現(xiàn)象。(1)亭子里有同學在拉小提琴,他用手指按壓琴弦的不同部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_;(2)冬日早晨,湖面上白氣裊繞,“白氣”形成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_;(3)陽光下,小明看見湖邊樹蔭下點點圓斑,湖水中的魚在藍天白云間游弋。他看見的上述“圓斑”、“魚”、“藍天”和“白云”四個景象中,與“海市蜃樓”成像原理相同的是_____,屬于虛像的有_____個。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如圖所示,光線BF2從凸透鏡射出后射到位于凸透鏡焦點的鏡面上,請畫出進入凸透鏡前的入射光線和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及折射光線。18.如圖所示,為了讓與水平面成°的太陽光豎直照射到深的井底,平面鏡應怎樣放置?作圖說明。(____)19.(10分)鼓面上撒些紙屑,如圖所示,敲鼓時,觀察到放在鼓面上的紙屑也會跳動起來,這個實驗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_____;同時可以看到,用力越大,紙屑跳動的幅度越大,聽到的鼓聲越響。請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提出一個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_____。五、計算題20.(6分)汽車駛出高速公路后,進入某國道,如圖為此國道某直線路段的一處測速儀,測速儀內(nèi)有能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傳感器.在汽車距離測速儀L=64m處以某一速度遠離測速儀時,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0.4s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已知此路段限速為80km/h,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試計算并說明汽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21.(6分)一種裝礦泉水的空瓶質(zhì)量為50g,用它裝滿礦泉水后總質(zhì)量為550g,則:(1)該礦泉水瓶的容積是多少mL?(2)若用該礦泉水瓶來裝家庭常用的醬油,裝滿后能裝多少g醬油?(ρ礦泉水=1.0×103kg/m3,ρ醬油=1.1×103kg/m3)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C【詳解】碘在加熱時,直接由固態(tài)變?yōu)榈庹魵?,屬于升華現(xiàn)象.2、D【詳解】A.硬紙板接觸齒數(shù)不同的齒輪,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不符合題意;B.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不符合題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齒上快慢不同的滑動時,梳子齒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不符合題意;D.改變吹筆帽的力度,振動幅不同,響度不同,是研究響度跟振幅的關系,符合題意。故選D。3、D【解析】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小孔不一定是圓形的;故A錯誤;B.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實際光線匯聚而成的,是實像,故B錯誤;C.蠟燭在光屏上的像是實際光線匯聚而成的,故C錯誤;D.由圖像可知當擋板往左移動時,匯聚在光屏上的像的大小會逐漸變小,故D正確。4、C【解析】試題分析: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屬性,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大小無關,故AB錯;對于同一段導體來說,電阻是一定的,導體兩端的電壓越高,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就越大,故C正確;電阻與電壓和電流大小無關,故D錯;應選C.考點:電阻;電壓;電流5、C【詳解】人步行的速度大約為1.2m/s,故C接近實際。選C。6、B【詳解】光線從空氣射到平靜的水面,入射角為60°,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為60°,則反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為90°﹣60°=30°故選B。7、D【詳解】A.A圖中兩條都是入射光線沒有反射光線,故A錯誤;B.B圖中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角應該大于折射角,故B錯誤;CD.圖中凹透鏡對光線應該有發(fā)散作用,故C錯誤,D正確。故選D。8、A【詳解】A.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20cm,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長度大于20cm,在26cm左右,即0.26m左右,故A符合題意;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故B不符合題意;C.成年人的質(zhì)量在65kg左右,中學生的質(zhì)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為20cm,達不到30cm,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二、多選題9、ACD【詳解】A.道路兩側多種樹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正確;B.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錯誤;C.禁止汽車鳴笛是在聲源處中減弱噪聲,即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故C正確;D.馬路邊住戶關閉窗戶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正確。故選ACD。10、AD【詳解】A.從圖中可以看到,甲液體的體積越大,其質(zhì)量就越大,A正確;B.同種物質(zhì),比如說水和冰,它們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據(jù),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也不同,B錯誤;C.從圖中可以看到,乙液體的質(zhì)量是40g時,其體積是80cm3,則密度是C錯誤;D.從圖中可以看到,甲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即甲液體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比乙液體的大,D正確。故選AD。三、填空題11、遠內(nèi)【詳解】[1][2]想把旁邊的一些景物也拍進畫面中,即像變小,則由凸透鏡成實像的規(guī)律可知,物距應變大,像距應變小,所以他需要將相機離“九江號”遠一些,并且把鏡頭向內(nèi)調(diào)一些。12、2:33:51:3【詳解】(1)設運動時間是t,兩車速度之比(2)設路程是s,兩車速度之比(3)∵,∴兩車速度之比路程之比s甲:s乙=v甲t甲:v乙t乙=根據(jù)兩車間的路程與時間關系,應用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可以求出兩車的速度之比與路程之比.13、近前伸【詳解】[1][2]照完全身照后再照半身照,像變大,則根據(jù)凸透鏡成像原理可知,應減小物體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同時增大光屏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具體為小紅應離小剛更近一些,同時將照相機的鏡頭前伸。14、水蒸發(fā)吸熱36.9℃【詳解】[1]游泳的人從水中上岸后身上沾有水,水蒸發(fā)會從皮膚上吸熱,導致體表溫度降低,所以會感到有些涼;風一吹,加快了水分的蒸發(fā),所以會感到冷,所以這是因為水蒸發(fā)吸熱。[2]由圖知:體溫計上1℃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0.1℃,即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此時的溫度為36.9℃。15、液化升華【解析】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氣”,是由嘴中呼出的水蒸氣遇冷發(fā)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xiàn)象;寒冷的冬天,冰雕作品的質(zhì)量會一天天減少,這說明由冰直接變成了水蒸氣,所以是升華現(xiàn)象。16、音調(diào)液化“魚”3【詳解】(1)[1]音調(diào)與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用手指去按壓琴弦的不同位置,改變了琴弦的振動頻率,改變了琴聲的音調(diào)。(2)[2]冬日早晨,湖面上白氣裊繞,“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3][4]陽光下,小明看見湖邊樹蔭下點點“圓斑”,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太陽的實像;在湖邊看見湖水中的“魚”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湖中的“藍天”、“白云”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海市蜃樓”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勻的空氣中發(fā)生的折射現(xiàn)象,故與“海市蜃樓”成像原理相同的是看到水中的“魚”,屬于虛像的有3個。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分析】(1)凸透鏡有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2)光的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是: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驹斀狻科叫杏谥鞴廨S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由此畫出BF2的入射光線;通過平面鏡反射的光線過凸透鏡的焦點,再經(jīng)凸透鏡平行于主光軸射出,如圖所示:。18、【詳解】第一步畫出豎直向下反射光線;第二步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MN;第三步過O點做MN的垂線即為平面鏡的位置。由于∠AOB=45°+90°=135°,所以入射角∠AOM=67.5°,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等于90°-67.5°=22.5°,所以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等于45°+22.5°=67.5°。平面鏡的位置如圖所示:19、振動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嗎【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fā)出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據(jù)此提出問題?!驹斀狻縖1]如圖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紙屑,敲鼓時看到紙屑上下跳動,是鼓面把紙屑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2]用力越大,紙屑跳動的幅度越大,聽到的鼓聲越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