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發(fā)展史PPT學習課件_第1頁
機器人發(fā)展史PPT學習課件_第2頁
機器人發(fā)展史PPT學習課件_第3頁
機器人發(fā)展史PPT學習課件_第4頁
機器人發(fā)展史PPT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器人創(chuàng)意設計與實踐,主講人:劉濤 Email:,工程訓練中心,1,機器人的發(fā)展歷史,一、第一階段 理論發(fā)展階段(1920年1948年)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科幻小說羅薩姆的機器人萬能公司 中首次提到Robota(捷克文“苦工,勞役”)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chuàng)造出“機器人”這個詞。 1939年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制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 ,功能很簡單。 1942年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 1948年諾伯特維納出版控制論,提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自動化工廠 。,2,機器人的發(fā)展歷史,一、第二階段 機器人技術發(fā)展階段(19

2、54年1978年) 1954年美國人喬治德沃爾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的機器人,并注冊了專利。 1959年德沃爾與美國發(fā)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制造出第一臺工業(yè)機器人。 成立了機器人公司-Unimation公司。 1962年-1963年傳感器的應用提高了機器人的可操作性。 1965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制出Beast機器人。,3,機器人的發(fā)展歷史,二、第二階段 機器人技術發(fā)展階段(1954年1978年)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們研發(fā)成功的機器人Shakey。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加藤一郎實驗室研發(fā)出第一臺以雙腳走路的機器人。 1973年世界上第一次機器人和小型計算機攜手

3、合作 ,誕生了美國辛辛那提米拉克龍(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機器人T3。 1978年美國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業(yè)機器人PUMA,這標志著工業(yè)機器人技術已經完全成熟。,4,機器人的發(fā)展歷史,二、第二階段 機器人技術發(fā)展階段(1954年1978年)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們研發(fā)成功的機器人Shakey。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加藤一郎實驗室研發(fā)出第一臺以雙腳走路的機器人。 1973年世界上第一次機器人和小型計算機攜手合作 ,誕生了美國辛辛那提米拉克龍(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機器人T3。 1978年美國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

4、工業(yè)機器人PUMA,這標志著工業(yè)機器人技術已經完全成熟。,5,機器人的發(fā)展歷史,三、第三階段 智能機器人技術發(fā)展階段(1984年至今) 1984年英格伯格再推機器人Helpmate 。 1998年丹麥樂高公司推出機器人(Mind-storms)套件。 1997年本田公司展示的阿西莫ASIMO。 1999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機器人愛寶(AIBO)。 2002年丹麥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塵器機器人Roomba 。 2006年 6月,微軟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6,機器人的發(fā)展歷史,三、第三階段 智能機器人技術發(fā)展階段(1984年至今) 1984年英格伯格再

5、推機器人Helpmate 。 1998年丹麥樂高公司推出機器人(Mind-storms)套件。 1997年本田公司展示的阿西莫ASIMO。 1999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機器人愛寶(AIBO)。 2002年丹麥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塵器機器人Roomba 。 2006年 6月,微軟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7,機器人定義,機器人的定義 歐美國家學者認為:機器人應該是由計算機控制的通過編排程序具有可以變更的多功能的自動機械。 日本學者認為:機器人就是任何高級的自動機械。 機器人定義:具有一定柔性或者某種生物特征的機器,統(tǒng)稱為機器人。,8,創(chuàng)造機器人的目的,創(chuàng)造機器人的目的 協助或取代人類勞動,解放人類 。,9,機器人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 智能,指感覺和感知,包括記憶、運算、比較、鑒別、判斷、決策、學習和邏輯推理等; 機能,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占有性等; 物理能,指力、速度、連續(xù)運行能力、可靠性、聯用性、壽命等。,10,機器人的分類,從行為特點分類:遙控機器人、自動機器人。 從應用領域分:民用機器人、工業(yè)機器人、軍用機器人、特種機器人。,11,KINDO-KINDO,12,QRIO與AIBO-SONY,13,NEC,14,ASIMO,15,ZMP,16,機器人的機械部分,機械原理 1、連續(xù)運動間斷運動槽輪 2、快速(慢速) 慢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