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課件201406剖析.ppt_第1頁
中國茶文化課件201406剖析.ppt_第2頁
中國茶文化課件201406剖析.ppt_第3頁
中國茶文化課件201406剖析.ppt_第4頁
中國茶文化課件201406剖析.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茶文化概說,何為茶? 中國茶文化的含義 中國茶文化的研究范疇,中國茶文化的含義,中國茶文化是典型的中介文化。它以物質(zhì)為載體,或在物質(zhì)生活中滲透著明顯的精神內(nèi)容。 中國是茶之故鄉(xiāng),無論原產(chǎn)地最早發(fā)現(xiàn)茶的用途、飲茶、人工種茶和制茶,都是從中國開始。,中國茶文化的研究范疇,研究茶在被應用的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文化和社會現(xiàn)象。 飲茶有道,藝茶有術。,中國茶文化的內(nèi)容,茶藝 茶道 茶的禮儀 茶的精神 茶在各階層人民中的表現(xiàn) 茶的相關文化現(xiàn)象,第一章 世界茶文化概論,第一節(jié) 日本茶道 第二節(jié) 韓國茶禮 第三節(jié) 英式紅茶文化,日本茶道,現(xiàn)在,日本流行的茶道-抹茶道 ,是在16世紀后期由茶道大師千利休創(chuàng)立。他主

2、張茶室的簡潔化,庭園的創(chuàng)意化,茶碗小巧,木竹互用。 同時,在中國明清泡茶道的影響下,也形成了日本的煎茶道。日本僧人隱元隆琦把中國當時的煎茶法帶回日本為日本的煎茶道的形成打下基礎。經(jīng)日本的煎茶道的始祖“賣茶翁”柴山菊泉(1675-1763)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穩(wěn)腳,再經(jīng)田中鶴翁、小川可進兩人的努力,最終確立煎茶道的地位。,日本茶道的精神,“和敬清寂”: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guī)、四則 : “和”不僅強調(diào)主人對客人要和氣,客人與茶事活動也要和諧。 “敬”表示相互承認,相互尊重,并作到上下有別,有禮有節(jié)。 “清”是要求人、茶具、環(huán)境都必須清潔、清爽、清楚,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寂”是指整個的茶事活動要安

3、靜、神情要莊重、主人與客人都是懷著嚴肅的態(tài)度,不茍言笑地完成整個茶事活動。400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 。,日本的茶圣千利休,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提出了“和敬清寂” 和:表現(xiàn)主人客人間的和睦 敬:表現(xiàn)上下關系的分明, 有禮有節(jié) 清:表現(xiàn)茶室、茶具清潔, 人心清凈 寂:所表現(xiàn)的是茶事上恬靜的氣氛和茶人們莊重的表情,日本茶室的禮儀,遵守時間 準備白色襪子 不要帶手表、戒指等首飾 進去茶室之前要洗手 茶室里不要踩榻榻米的線 茶室里不要說話,韓國的茶茶禮,基于儒家思想的冠昏喪祭時,以茶代酒進行儀式 茶禮:以喝茶的行為為主的禮儀,即禮儀、儀態(tài)和茶的諧調(diào),茶是英國大眾化飲料,每10人中有8人飲茶。

4、年耗20萬噸的茶葉,占世界茶葉貿(mào)易總量的20%,為西方各國之冠,堪稱“飲茶王國”。 英國茶一般加牛奶,有時也加糖,但更多的是加上橙片、茉莉等制成所謂的伯爵紅茶(Dukes black tea)、茉莉紅茶(black tea of jasmine)、果醬紅茶(black tea of jam)、蜜蜂紅茶(black tea of honey)等。茶點一般是現(xiàn)成的食品,有面包、黃油、果醬、糕點和餅干。在城鎮(zhèn)的旅館、茶館或小吃館、飯店、快餐館均有茶水供應。 在英國,茶可分為:紅茶 black tea; 綠茶 green tea;花茶 scented tea;茉莉花茶 jasmine tea;濃茶 s

5、trong tea ;淡茶 weak tea;檸檬茶 lemon tea。,英式紅茶文化,第二章 中國茶文化形成發(fā)展的概況,第一節(jié) 兩晉南北朝士大夫飲茶之風與茶文化的出現(xiàn) 第二節(jié) 唐人陸羽茶經(jīng)與中國茶文化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宋遼金時期茶文化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元明清三代茶文化的曲折發(fā)展,第一節(jié) 兩晉南北朝士大夫飲茶之風與茶文化的出現(xiàn),一、漢代文人與茶結緣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xiàn),是在兩晉南北朝,但若論其起源,還要追朔到漢代。 可考文獻僮約,該文記載了一個飲茶、買茶的故事。,二、兩晉南北朝的奢靡之風與“以茶養(yǎng)廉”,兩晉南北朝時期,一些政治家和有識之士提出“以茶養(yǎng)廉”,對抗奢靡之風。這一時期,茶的文化功能開始表

6、現(xiàn)出來, “以茶代酒”,“以茶養(yǎng)廉” 的精神開始傳承。 茶經(jīng)和晉書記載陸納以茶代酒的故事; 與陸納同時的桓溫也主張以茶代酒; 南北朝時,南齊世祖武皇帝也提倡以茶養(yǎng)廉,開了以茶為祭的先河。,【茶興于唐,盛于宋】,第二節(jié) 唐人陸羽茶經(jīng) 與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唐朝茶業(yè)勃興的原因,交通發(fā)達 文人推廣 僧道生活 氣候溫暖,陸羽茶經(jīng) 科舉制度,京杭大運河,麒麟湯,佛教:茶有三德,不眠 不積 不失,18,撰寫了茶經(jīng),為世界首部茶學專著; 創(chuàng)建了茶學,極大地促進了茶業(yè)生產(chǎn)與發(fā)展; 創(chuàng)立了茶道,帶來飲茶方式的革命和茶文化的崛起。,陸羽的偉大成就,二、宋代茶事,精制團茶與散茶 沖泡茶葉新技法:點茶法 湯社與斗茶 茶

7、具 宮廷茶文化與市民茶文化,宋代貢茶與宮廷茶文化,龍團鳳餅 北苑龍焙,龍鳳團茶,趙匡胤即位后的第二年,即下詔要求向朝廷貢茶,并且貢茶樣式必須“取象于龍鳳,以別庶飲”,就是要貴賤有別,使喝茶體現(xiàn)天子龍威。太平興國初年,朝廷特頒置龍鳳模,派貢茶特使到北苑造團茶,以區(qū)別朝廷團茶和民間團茶。 當時有名的貢茶基地是福建建安,產(chǎn)地境內(nèi)鳳凰山一帶稱北苑,故又稱所產(chǎn)之茶為北苑茶。并苑茶以龍鳳團茶(即以龍鳳圖案的模具壓制而成的餅茶)著稱。,點茶法,灸茶,是把茶餅放到炭火上去烘烤。 碾茶,把烘烤過的茶餅碾細。 羅茶,用細絹做的茶篩篩下碾好的茶。 候湯,就是煮開水。 誴盞 ,是把茶盛放到火上面灸熱。 點茶,是把煮好

8、的開水沖到裝有茶末的茶盞內(nèi),并把水與茶調(diào)勻。 在點茶過程運用注水。茶筅擊拂的技巧,使茶湯表面呈現(xiàn)如字、如樹、如云、如花、如鳥等畫象。分茶多為文人墨客所喜愛,但也傳入宮中。,茶具,宋代盛行斗茶,深顏色的茶具更能夠襯托斗茶所呈現(xiàn)的白色茶紋和泡沫,因此與唐代的青白色調(diào)比起來,宋代更鐘愛黑色的底色。所用茶具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福建建窯兔毫盞。其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xiàn),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于觀察茶面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蘇軾“來試點茶三昧乎,勿驚午盞兔毛斑”,黃庭堅“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都是詠此茶盞的名句。,斗茶之風,斗茶始于唐代,據(jù)考創(chuàng)造于出產(chǎn)貢茶聞名于世的福建

9、建州茶鄉(xiāng)。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農(nóng)、茶客們比新茶優(yōu)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有比技巧、斗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一場斗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市民、鄉(xiāng)民所關注。唐叫“茗戰(zhàn)”,宋稱“斗茶”,具有很強的勝負的色彩,其實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第四節(jié) 元明清茶文化的曲折發(fā)展,宋代茶文化繁榮發(fā)展,但是也有不少敗筆。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過精、過細,形式掩蓋了內(nèi)容。自元以后,茶文化的發(fā)展進入了千曲百折和百舸爭流的階段。,二、明代茶文化的發(fā)展,茶葉產(chǎn)區(qū)進一步擴大。 茶葉栽培和茶園管理技術提高,制茶技術發(fā)生跨時代變革。 茶類有所發(fā)展,黃茶、黑茶、青茶、

10、花茶出現(xiàn)。 貢茶制度改革。,茶夾銘,我無老朋,朝夕惟汝。世間清苦,誰能及子。逐日子飯,不辨幾種。每夕子酌,不問幾許。夙興夜寐,我愿與子終始。子不姓湯,我不姓李;總之一味,清苦到底。 解釋:我沒有稱得上知音的老友,朝夕相處的只有你;若談到世間的清苦,哪一個能比得上你!早晨起身,夜晚睡覺,我都愿與你相伴始終。其實,你不姓湯,我也不姓李;只因你我有相同的命運,更有相同的性味,這就是:清苦到底!,大益茶道院,第三章 茶藝與茶道精神,第一節(jié) 中國茶藝,第一節(jié) 中國茶藝,沖泡三要素選茶擇水備具雅境,“茶藝”正是沖泡、飲茶的技巧和藝術有機融合而成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作為一個整體的藝術門類看待。而這種形式也正是

11、通過茶來完成一種心靈語言與與肢體語言對話形式。茶藝,即是修行的載體,也是一門表演藝術。茶藝是用茶和茶具及水沖泡出來的編年史,它承載著歷史也體現(xiàn)了當下的人文精神。,沖泡三要素,茶葉用量 水溫 時間,選茶,茶藝的第一功夫是識茶,即能準確地品評茶葉的品質(zhì),說出其產(chǎn)地。 評定茶葉品質(zhì)的優(yōu)次和等級的高低叫評茶。要評的是茶的形、色、香、味。,茶是“吸天地靈氣,納日月光華”的天賜靈草,被譽為“嘉木”、“靈芽”、“瑞草”、“佳人”,茶道審美中,人們通過對茶的色、香、味、形等直觀外在形態(tài)的認識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因為有了斑斕的色澤,清幽的芳香,多姿的外形,茶的美才變得具體、生動、形象、感人,孕育成高雅、不染凡塵的審

12、美意象。,擇水,品水文學是茶道開出的奇花異卉。擇水固然重要,但古人將此事復雜化了,為孰是天下第一水爭論上千年也實在小題大作。但無論合理與不合理,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文化。茶是靈魂之飲,水是生命之源。 茶中有道,水中也有道。,雅境,品茗環(huán)境包括品茶時由人、事、景、物等共同構成的場所。歷代茶人十分注重品茗環(huán)境的選擇,或青山翠竹,小橋流水,或琴棋書畫,幽居雅室,追求的是一種天然的情趣和文雅的氛圍;好茶、甘泉、清器,天高氣爽,再有兩三佳客,構成了飲茶環(huán)境的最佳組合。 品茗的環(huán)境不僅在景,在物,而且在事體,在人品 。,第一節(jié) 民間茶道 第二節(jié) 民俗與飲茶習俗 第三節(jié) 區(qū)域文明與茶館文化,第四章 民間茶

13、文化,湖州人,湖州是我國古老的產(chǎn)茶勝地之一,也是茶對陸羽創(chuàng)作茶經(jīng)的地方,被稱為陸羽的“第二故鄉(xiāng)”和“中國茶文化發(fā)祥地”。 著名綠茶:顧渚紫筍 苕溪是陸羽結廬著書之處。據(jù)統(tǒng)計,東苕溪的德清縣三合鄉(xiāng)的幾個村莊,如:上楊、下楊、三合幾村,僅750戶人家,3800人,每年每戶平均飲茶可達2.84公斤,人均年飲茶1015碗。,湖州人的打茶會,打茶會,是已婚婦女們的聚會。一般先預約某家主持。 所謂打茶,即以茶為題說一些贊頌、吉慶的話,也可以茶敘姐妹友好情誼。 這種茶會,對茶、器、水以及烹飲的技藝有一定要求。,云南茶道,昆明九道茶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國西南地區(qū),以云南昆明一帶最為時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

14、為常見,多用于家庭接待賓客,所以又稱“迎客茶”。溫文爾雅是飲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飲茶有九道程序而得名。 白族三道茶 三道茶是白族招待賓客用的飲茶方式,也稱三味茶,即一苦二甜三回味。,昆明九道茶,品茶(客人評論選取茶葉) 溫杯 投茶 沖泡 瀹茶 勻茶 斟茶 敬茶 喝茶,白族三道茶,第一道茶,“清苦之茶”,寓意“要立業(yè),先要吃苦。” 茶品為散沱茶。茶杯為小盅,以小口品飲。 第二道茶,“甜茶”,寓意“苦盡甘來”。 茶品為清淡的感通茶。茶杯為大若小碗的杯子。內(nèi)放紅糖、核桃、桂皮等配料。 第三道茶,“回味茶”,寓意“回味無窮”。 茶品為蒼山雪綠茶,茶盅內(nèi)放入蜂蜜、炒米花、核桃仁粒、花椒末、辣椒末、姜絲等

15、配料。茶湯煮沸后傾入茶盅六七分滿。飲茶時,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配料均勻混合,一邊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第三節(jié) 區(qū)域文明與茶館文化,巴蜀是我國古老原始文明地區(qū)之一,也是重要的古文明發(fā)源地。 巴蜀是我國最古老的的產(chǎn)茶勝地之一。 茶事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川茶館,頭上晴天少,眼前茶館多 四川茶館以成都最有名,街頭老茶館,四川茶館的社會功能:擺龍門陣、民間會社聯(lián)誼站、民間法院、經(jīng)濟交易所,杭州茶室特點: 一、名茶、名水、佳境、真趣 二、西湖茶室多仙氣、佛氣、儒雅 三、杭州山水自成茶室文化的自然氛圍,第四節(jié) 北京茶館文化,“北京談不到茶文化”?“媚俗之氣” 五代帝都、宮廷茶文化 賜茶禮儀 國不可一日無君

16、,君不可一日無茶 北京茶館特點:種類繁多、功用齊全、文化內(nèi)涵豐富,第五章 普洱茶,什么是普洱茶?,國家標準給普洱茶的定義是,普洱茶必須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國家質(zhì)檢總局規(guī)定,普洱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是:云南省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昆明市等11個州市所屬的639個鄉(xiāng)鎮(zhèn)。,普洱茶與大葉種茶?,阿薩姆茶是普洱茶么?(張宏達教授) 為什么? 大葉種茶的生長環(huán)境、氣候、土壤因素決定其適制性? 普洱茶地理標志的重要性:產(chǎn)地,制作工藝的不可復制性。 移種到肯尼亞、南非呢?,普洱茶的源起?,“普洱茶”這個茶的名詞,是由民間在普洱長期

17、販賣交易而形成?!捌斩琛边@一茶的名詞出現(xiàn)的歷史是相當漫長的。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普洱茶就銷往四面八方,聲名遠播。同時也進入了皇宮朝廷。據(jù)史書記載:“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普茶名重天下,京師尤重之”。 在唐代,普洱茶已名重天下,在宋、明兩個朝代,普洱茶的地位得到了穩(wěn)固發(fā)展和加強,萬歷云南通志記載,車里司(今勐海)專管貢茶及各勐土司實行茶引。“新篡”云南通志中記載:“普洱”之名在華茶中所占的特殊位置,遠非安徽、閩浙可比。 以上為真嗎?,第六章 茶與相關文化,第一節(jié) 茶與詩詞、對聯(lián)、諺語第二節(jié) 茶與美術、書法第三節(jié) 茶歌茶舞茶戲曲,一、茶與畫 茶進入畫家視野,最早可上涉到唐代閻立本的蕭

18、翼賺蘭亭圖,世界上最早的茶畫。,1、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畫面有五位人物,中間坐著一位和尚即辨才,對面為蕭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畫面上,機智而狡猾的蕭翼和疑慮為難的辨才和尚,其神態(tài)維妙維肖。畫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風爐旁,爐上置一鍋,鍋中水已煮沸,茶末剛剛放入,老仆人手持 “茶夾子”欲攪動“茶湯”,另一旁,有一童子彎腰,手持茶托盤,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矮幾上,放置著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這幅畫不僅記載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實,而且再現(xiàn)了唐代烹茶、飲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4、 陸羽烹茶圖(元)趙原 該畫以陸羽烹茶為題材,用水墨山水畫反映優(yōu)雅恬靜的環(huán)境,遠山近水,有一山巖平緩突出水

19、面,一軒宏敞,堂上一人,按膝而坐,傍有童子,擁爐烹茶。畫前上首押“趙”字,題“陸羽烹茶圖”,后款以“趙丹林”。畫題詩:“山中茅屋是誰家,兀會閑吟到日斜,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5、盧仝烹茶圖(南宋)劉松年 該畫生動地描繪了南宋時的烹茶情景。畫面上山石瘦削,松槐交錯,枝葉繁茂,下覆茅屋。盧仝擁書而坐,赤腳女婢治茶具,長須肩壺汲泉。,茗園賭市圖,7、趙佶 文會圖(宋) 作者趙佶,宋徽宗皇帝,1101年即位,在位29年,輕政重文,一生愛茶,嗜茶成癖,常在宮廷以茶宴請群臣、文人,有時興至還親自動手烹茗、斗茶取樂。親自著有茶書大觀茶論,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喜歡收藏歷代書畫,擅長書法、人物花鳥

20、畫。 描繪了文人會集的盛大場面。在一個豪華庭院中,設一巨榻,榻上有各種豐盛的菜肴、果品、杯盞等,九文士圍坐其旁,神志各異,瀟灑自如,或評論,或舉杯,或凝坐,侍者們有的端捧杯盤,往來其間,有的在炭火桌邊忙于溫酒、備茶,其場面氣氛之熱烈,其人物神態(tài)之逼真,不愧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郁郁乎文哉”時代的真實寫照。,16、惠山茶會圖 明 文征明縱21.9厘米,橫6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17、品茶圖 明 文征明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畫中茅屋正室,內(nèi)置矮桌,文征明、陸子傅對坐,桌上只有清茶一壺二杯。側尾有泥爐砂壺,童子專心候火煮水。根據(jù)書題七絕詩,末識:“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陸子傅對訪,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話也?!?清。吳昌碩和黃士陵之茶印 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字倉石,又字昌碩。工詩文,擅石鼓文書法,任西冷印社首任社長,是海派繪畫藝術的杰出代表人物。 吳昌碩先生也作有茶印如茶、茶禪、茶苦,均大氣磅礴,渾厚古樸,蒼茫質(zhì)拙,意入秦漢,雖一二文字,但味幽韻深,是茶印中不可多的精品。,吳昌碩先生之作有茶印如茶、茶禪、茶苦,均大氣磅礴,渾厚古樸,蒼茫質(zhì)拙,意入秦漢,雖一二文字,但味幽韻深,是茶印中不可多的精品。,第七章 茶馬古道,一、簡介,1.茶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